傳說佛滅百餘年後,於阿育王時,優婆毱多英语Upagupta門下有五弟子,因各有異執,摩訶僧祇(大眾)、曇摩崛多(法藏)、彌沙塞(化地)、迦葉維(飲光)、薩婆多(說一切有)紛然並立,於是律藏生五部之別,稱為律分五部。佛滅二百年後分為十二部,佛滅四百年後分作十八部[1][2][3]

五部律藏

编辑

附於律藏中的佛傳,根據《佛本行集經》,摩訶僧祇師稱為《大事英语Mahāvastu》,薩婆多師名《大莊嚴》,迦葉維師名《佛往因緣》,曇無德師名《釋迦牟尼佛本行》,尼沙塞師名《毘尼藏根本》。

五部分為十八部

编辑

根據《出三藏記集·律分為十八部記錄》[3]

歷史研究

编辑

律分五部之說,出自於法顯摩訶僧祇律私記》、《大集經·虛空目分》、《大比丘三千威儀》、僧祐出三藏記集》、《舍利弗問經》、《佛本行集經》。據信是支謙作的〈法句經序〉中,已有「五部沙門」一詞,道慈〈後出中阿含經記〉提到「五部異同」,又鳩摩羅什譯出的《佛藏經》亦提及「如來在世三寶一味,我滅度後分為五部」。

至唐朝時,義淨三藏遊歷天竺後,說天竺相承,大綱唯四,大眾部(分出七部)、上座部(分出三部)、根本說一切有部(分出四部)、正量部(分出四部),總成十八部,在天竺時沒有聽過五部之說。又謂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之三部,法藏、化地、飲光,不行於五天竺,唯烏長那國龜茲于闐雜有行者[5][6]

印順法師認為分別說者重律,而分出「化地、法藏、飲光」三家律,銅鍱部位於海島,與印度長年疏隔,故傳者從略。大眾部律不繁重,雖分派而通用一律。犢子部重論義,或許起初是與說一切有部同用一律。分別說之三家,加上大眾、說一切有,成為五部。後來犢子部別成一律,即成六家。由於取捨不同,而有以大眾部或說一切有部作為五部根本之差別。古今未見五、六之別,造成把大眾部律記載成是從犢子部所出的訛誤[7]

參考文獻

编辑
  1. ^ 法顯摩訶僧祇律私記》:「佛泥洹後,大迦葉集律藏為大師宗……。大迦葉滅後,次尊者阿難……。次尊者末田地……。次尊者舍那婆斯……。次尊者優波崛多……。於是遂有五部名生。初曇摩崛多別為一部,次彌沙塞別為一部,次迦葉維復為一部,次薩婆多。……於是五部並立紛然競起,各以自義為是。時阿育王言:我今何以測其是非?於是問僧,佛法斷事云何?皆言法應從多。王言:若爾者,當行籌知何眾多。於是行籌,取本眾籌者甚多。以眾多故,故名摩訶僧祇。」
  2. ^ 吉藏《三論玄義》:「而羅婆多傳(薩婆多傳?)有異世五師,有同世五師。異世五師者,一迦葉、二阿難、三末田地、四舍那婆斯、五優婆掘多,此五人持佛法藏,各得二十餘年,更相付屬,名異世也。同世五師者,於優婆掘多世,即分成五部,一時並起,名同世五師。一曇無德、二摩訶僧祇、三彌沙塞、四迦葉維、五犢子部。又大集經亦明五部。而文殊師利經、部執論及羅什分別部論,此三皆明二十部。所以有五部,復有二十部不同者,取其始終異執,故有二十,取其當世盛行,故但說五部。而言五部一時起者,則與上二十部義相違,或可見聞各異故也。」
  3. ^ 3.0 3.1 僧祐出三藏記集·新集律分為十八部記錄第六》:「佛滅度二百年後,薩婆多部分出婆蹉部。婆蹉部又分出三部,一者法盛、二者名賢、三者六成。彌沙塞部分出中間見。迦葉維部分出二部,一者僧伽提,二者式摩(一本三摩提)。摩訶僧祇部四百年時分出六部,一者維跡、二者多聞、三者施設、四者毘陀、五者施羅、六者上施羅。又一本曇無德部(此十八部見有同異文煩不復備寫)。」
    道宣《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如古三藏流傳云五部初分二百年後何者是邪薩婆多中出分四部迦葉遺分出二部彌沙塞中分出一部四百年後僧祇部中分出六部唯曇無德部始終不分。」
    法礪《四分律疏》:「佛涅槃後,優波離等,撰佛遺言,載傳竹帛,次第任持,乃至毱多。一百餘年,並以秉宗無二,所化眾生不相是非,但為一部大毗尼藏,備傳於世。然優波毱多有五弟子,各執一見,以為揩准,至傳聖教不能均融齊一。於是離分,遂為五典,各自相傳,並流季世。究其宗旨,無非佛說,如破金杖為金用,總別之教,咸可受持……。第四分為五部者,依三藏傳云一百年後分五部,二百年後分為十二部,四百年後分十八部。分五部者,憂波毱多在世末後,育王大集論師,共論佛法。是時諸人各情見不同,為所偏執。毱多不能刊正,遂分此藏,以為五典,如釋論云毱多即受持十誦,在罽賓國流通,故名罽賓律師。此亦一經所明,大集經云佛告憍陳如,我涅槃後……。分為十二部者,薩婆多部中分出婆蹉,婆蹉部中復出三部,一名法上,二名賢,三名六識,此本末合五。迦葉遺中分出二部,一僧伽提,二淺摩提,本末合三,以三配五合八。彌沙塞部分出一部,名中間見。以二配八,合為十部。曇無德僧祇此二不分,通前合有十二部。分十八部者,但僧祇部中分出六部,一名唯迹,二名彌多,三名施設,四名毗陀,五施羅,六名止施羅。六兼十二,合十八部。文殊問經為二十部。……」
  4. ^ 《十八部論》:「彼彌沙塞部根本見者,無過去未來世,唯有現在及無為……。如是等根本見同。此等諸中間見者,有過去未來世……」
    《異部宗輪論》:「其化地部本宗同義,謂過去未來是無,現在無為是有……。此等是彼本宗同義。其末宗異義者,謂說實有過去未來……」
  5. ^ 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諸部流派生起不同,西國相承大綱唯四(一、阿離耶莫訶僧祇尼迦耶,唐云聖大眾部,分出七部,三藏各有十萬頌,唐譯可成千卷;二、阿離耶悉他陛攞尼迦耶,唐云聖上座部,分出三部,三藏多少同前;三、阿離耶慕攞薩婆悉底婆拖尼迦耶,唐云聖根本說一切有部,分出四部,三藏多少同前;四、阿離耶三蜜栗底尼迦耶,唐云聖正量部,分出四部,三藏三十萬頌。然而部執所傳多有同異,且依現事言其十八。分為五部,不聞於西國耳)。……凡此所論,皆依根本說一切有部,不可將餘部事見糅於斯。此與《十誦》大歸相似。有部所分,三部之別:一法護、二化地、三迦攝卑。此並不行五天,唯烏長那國及龜茲、于闐雜有行者。然《十誦律》亦不是根本有部也。」
  6. ^ 玄奘《大唐西域記》:「烏仗那國……律儀傳訓,有五部焉:一法密部,二化地部,三飲光部,四說一切有部,五大眾部。」
  7. ^ 印順《印度之佛教》:「蓋分別說之上座,初與大眾及餘上座鼎立為三。分別說者重律,又出化地,法藏,飲光三家律。其銅鍱部之傳於海南者,與大陸之關係不深,故傳者略之。大眾部律務要略,雖分派而律唯一。餘上座又分說一切有及犢子二派,犢子重論義,疑初與說一切有者同用一律。於分別說三家,加大眾、一切有為五部,為大陸佛教律典之初分。迨後犢子別成一律,即成六家。大眾及薩婆多學者,習聞五部之說,乃以犢子入五部中,而自居於根本、綜貫之位。古今未見五、六之別,乃疑惑於大眾及犢子之間。大眾及薩婆多學者,習聞五部之說,乃以犢子入五部中,而自居於根本、綜貫之位。古今未見五、六之別,乃疑惑於大眾及犢子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