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評審 馄饨已經經過一群維基百科人同行評審並已經存檔
同行評審的存檔中可能含有可以改善這個條目的信息。
          本条目页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飲食专题 (获评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飲食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飲食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Note icon
本主题曾进行同行评审
中国专题 (获评丙級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中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中国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Note icon
本主题曾进行同行评审
台灣专题 (获评丙級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灣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灣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關於名稱

编辑
  • 湖北一帶,俗稱包面。
  • 江西一帶,俗稱清湯。

這是從網上看到的,我也不知道對不對,有沒有湖北、江西當地的華人,能給明確的答案?

云吞在有些地方就是指餛飩。另外,文中餛飩不必注上英文吧?又不是来自于英语国家的词汇--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43 2005年5月25日 (UTC)
湖北是叫餛飩,但有人也叫水饺,而把北方称之水饺的称之为“北方水饺”。--Icemanpro 16:13 2005年5月25日 (UTC)
湖北有些地方的确是叫包面,我太太是湖北人,他们那里就是这样叫的。--肉丝跑蛋 (留言) 20:46 2005年5月26日 (UTC)

关于形状

编辑

馄饨有好多种形状。有的是直接用手指捏,有的是先卷成筒再像饺子那样把两端捏在一起成圆形,还有的卷筒,但是只在两头折一下。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形状?

还有关于扁食,馅是砸出来的,不是剁的,能算成馄饨么?--Alexcn 16:01 2005年5月25日 (UTC)

  • 據我所知,還有方型及三角形,即餛飩皮對折,其實我本來就想說明,但找不到圖片,不易形容。至於餡的製作方式,剁碎與砸是手工,另外還有使用機械絞碎的方式。關於這兩點,我再另立兩個段落來說明吧。謝謝你的意見。--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talk) 16:14 2005年5月25日 (UTC)
  • 想了很久,還是想不出外型該如何寫,沒有圖片真的很麻煩 >.<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talk) 17:09 2005年5月25日 (UTC)
  • 我有照片,但是不在身边,要等我一个月后回家才能拿到:-p馄饨的形状和饺子最大的差别用建筑学的术语讲就是“建构”与“非建构”,又扯远了^.^--3dball 18:34 2005年5月25日 (UTC)
  • 饺子打摺就建构了。Tian 19:51 2005年5月26日 (UTC)管理员大人,麻烦处理摺(pleat)与折(fold)的汉字显示问题。Tian 19:55 2005年5月26日 (UTC)
  • 讲馅料创新的段落并非广告。Tian 20:28 2005年5月26日 (UTC)
    • 創新馅料全世界各地很多食店都有,為何只提其中一家? 況且寫得太詳細,連"堂食外賣"等都寫出來, 不太合適。請改變一下寫法。 Peterpan 20:47 2005年5月26日 (UTC)
      • 冤枉啊,什么店名我都没写啊,一家也没提!!!为了清白,我还不用人家打招牌的‘特色馄饨‘之说,绞尽脑汁想出用‘风味’。写‘堂食外卖‘并无不妥啊,说的是这种食品多平民多普及啊。Tian 21:17 2005年5月26日 (UTC)
      • 可能是在下不太熟悉某些用詞引起的誤會。我以為寫的是一家叫「風味大馄饨店」 (好像「xx大飯店」之類)專賣特色馄饨。如有冒犯,仍請包函。 Peterpan 21:37 2005年5月26日 (UTC)
  • 饺子打褶也不够建构,因为它是靠面粉本身的粘性,而打褶只是个形式,并未有利于粘的牢靠,这个褶就像斗拱,而非的呀:-)--3dball 20:40 2005年5月26日 (UTC)

建議

编辑
  • 各位的認知都是對的,只因各地差異太大,造成看法不同。你改我,我改你,改來改去沒什麼意義,我建議以地理位置為主來區分,將「稱呼」、「餡料」、「湯料」、「作法」、「種類」融合在其中。

下面是我建議的分類,請各位看看有沒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以下內容皆為舉例)

湖北

编辑

俗稱餛飩,也有人稱為水餃或包麵

常見的吃法(名稱、特色)

编辑

餛飩湯、餛飩麵

常見的餡料

编辑

豬肉...等等

常見的湯料

编辑

雞湯...等等

製作方法

编辑

XXXXXXX

四川

编辑

俗稱抄手

常見的吃法(名稱、特色)

编辑

紅油抄手

常見的餡料

编辑

豬肉...等等

常見的配料

编辑

辣油

製作方法

编辑

XXXXXXX

廣東

编辑

俗稱雲吞

常見的吃法(名稱、特色)

编辑

鮮蝦雲吞

常見的餡料

编辑

常見的湯料

编辑

XXXXX

製作方法

编辑

XXXXXXX

台灣

编辑

......

常見的吃法(名稱、特色)

编辑

......

常見的餡料

编辑

......

常見的湯料

编辑

......

製作方法

编辑

......

補上面的簽名--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talk) 23:10 2005年5月27日 (UTC)

  • 這樣的方式有考慮以下幾點:
  1. 每個段落即為一個主體,一目瞭然。若分散在各段落,往後增加其它地區後,頁面會很長,不易流覽。且目前有人介紹一些知名的店面,很適合這樣的分類方式。
  2. 此分類方式可適用目前已有的義大利,或是往後增加日韓、歐美等等。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talk) 23:10 2005年5月27日 (UTC)

我建議反過來組織,以便突出各地相同之處。不然會有太多重覆。

常見的吃法(名稱、特色)

编辑

共通的吃法(放湯,放麵)

湖北特色

编辑

俗稱餛飩,也有人稱為水餃或包麵 餛飩湯、餛飩麵

四川特色

编辑

俗稱抄手 紅油抄手

廣東

编辑

俗稱雲吞 鮮蝦雲吞

常見的餡料、配料

编辑

碎豬肉...等等

四川特色

编辑

辣油

廣東特色

编辑

鮮蝦

常見的湯料

编辑

雞湯...等等

四川特色

编辑

辣油

廣東特色

编辑

鮮蝦

可以做个表格

编辑

兼顾两种线索,且不占篇幅 --Louer 23:15 2005年5月27日 (UTC)

扁肉不是扁肉燕

编辑

闽南语中扁肉可以叫扁食但不能叫肉燕。福州地区扁肉燕简称肉燕,又可以叫扁食,但与扁肉是两样东西。

返回到“馄饨”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