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匝道

由ClayM300在話題「支路」或許不應該重定向到「匝道」上作出的最新留言:3 年前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公路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公路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公路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回應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中,有關「匝道」一詞的討論 編輯

  • 「匝道」在香港最近似的慣用名稱,應為「附屬路段」、「接駁路段」或/及「引線」等,但不是「幹路」(C-D Road,或譯「集散道」)。因本人並非主修工程學,為免內容有不必要之誤導故,故特意掛有「專家擴充」和「小作品」模板,希望各較資深的「維基人」,可以協助邀請更適合的專業人士,或自行改善這篇條目。--Jonathan Leung (留言) 2008年5月9日 (五) 19:39 (UTC)回覆
  • 另外,本人看到另一「新條目推薦」中有如下內容(本人亦有同感)特節錄如下,供各「維基人」參酌:

...在下覺得這是中文維基的最大缺點之一:中文維基的其中一個弊病就是不勇於創建獨立條目矯枉過正的合併主義,使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遠遠被外語維基(如英文、日文)所拋離...明明是很具有潛質的資訊,卻受到過多的限制而變得既沒質又沒量(甚至因字數少而被刪除),實在讓編者與讀者都感到氣餒。

  • 各位須知,費心去創建具有參考價值的新條目,比酌量增刪原條目要困難許多倍(特別是如同本人般的「上班一族」,連私人時間都缺乏的情況之下,還要再抽空去寫作。)所以,請各位以平常心待別人。只要內容正確,沒有違反維基百科的宗旨就成了,別太執意於小節。共同努力,建立令我們自豪的中文維基百科。--Jonathan Leung (留言) 2008年5月9日 (五) 19:39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不通過 編輯

~移動自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最後修訂
 

(:)回應︰匝道在香港應作引道(ramp)而不是幹路(distributor road)。若對於名稱沒有意見,建議使用noteTA進行全文轉換。—Baycrest (作客) 2008年5月10日 (六) 07:08 (UTC)回覆

「支路」或許不應該重定向到「匝道」 編輯

在中國大陸的交通運輸組織學課程里,城市道路分為快速路主幹路次幹路,支路,其中支路是次幹路與街坊路的連接線,解決局部交通問題,以服務功能為主。這可能是語言習慣造成的誤會。——ClayM300留言2020年11月28日 (六) 02:40 (UTC)回覆

返回 "匝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