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留郡
沿革
編輯漢朝
編輯漢景帝中六年(前144年),立梁孝王之子桓邑侯劉明為濟川王,分梁國置濟川國,都濟陽(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1]。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濟川王坐殺人廢,國除為濟川郡。後潁川郡尉氏縣改屬濟川郡。元朔中,削梁國寧陵、傿二縣,別屬濟川郡。
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改濟川郡為陳留郡,移治陳留(今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東南陳留城)[2]。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陳留郡屬兗州刺史部。
漢元帝永光三年(前41年),立皇子劉康為濟陽王,改陳留郡為濟陽國。建昭五年(前34年),徙封濟陽王為山陽王,復為陳留郡。漢成帝時,河南郡酸棗縣改屬陳留郡[3]。至此,陳留郡領十七縣(侯國):陳留、小黃、成安、寧陵、雍丘、酸棗、東昏、襄邑、外黃、封丘、長羅、尉氏、傿、長垣、平丘、濟陽、浚儀[4]。轄境相當於今河南省民權縣、寧陵縣以西,開封市、尉氏縣以東,延津縣、長垣縣以南,杞縣、睢縣以北之地。
漢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省併成安、長羅二縣。漢章帝建初初,梁郡菑縣(改為考城縣)改屬陳留郡。建初四年(79年),以傿、寧陵二縣益梁國,以長垣縣益濟陰國。後長垣縣還屬陳留郡。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析置己吾縣。後削陳國圉、扶溝二縣,別屬陳留郡。至此,陳留郡領十七縣(侯國):陳留、小黃、雍丘、酸棗、東昏、襄邑、外黃、封丘、尉氏、長垣、平丘、濟陽、浚儀、考城、己吾、圉、扶溝。[5]
魏晉十六國
編輯魏文帝黃初三年(222年),進封襄邑公曹峻為陳留王,改陳留郡為陳留國。黃初五年(224年),降封陳留王為襄邑王,復為陳留郡。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進封襄邑王為陳留王,復置陳留國[6]。
曹魏前後,因民戶凋敝,省併陳留、東昏、平丘、己吾、圉、考城、扶溝七縣。至此,陳留國領十縣:小黃、浚儀、封丘、酸棗、濟陽、長垣、雍丘、尉氏、襄邑、外黃,移治小黃(今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東北)[7]。
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以陳留國轉封魏帝曹奐[8]。西晉後期,復置考城、扶溝二縣。晉惠帝永康元年(300年),立趙王司馬倫之子司馬馥為濟陽王[9],分陳留國濟陽、外黃、考城三縣置濟陽國。光熙元年(306年),進封東嬴公司馬騰為東燕王,分濮陽郡、陳留國置東燕國,酸棗、長垣二縣改屬東燕國。至此,陳留國領七縣:小黃、浚儀、封丘、雍丘、尉氏、襄邑、扶溝。永嘉之亂後,國除為陳留郡,移治浚儀縣倉垣城(今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北)[10]。
十六國時期,陳留郡(建昌郡)先後為後趙(322年-350年)、冉魏(350年-351年)、東晉(351年-359年)、前燕(359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東晉(384年-387年)、翟魏(387年-392年)、後燕(392年-398年)、東晉(398年-399年)、後秦(399年-416年)所有,曾復置陳留縣。後趙武帝建武元年(335年),改陳留郡為建昌郡,改屬洛州。晉穆帝永和七年(351年)收復建昌郡後,復稱陳留郡,還屬兗州,後屢失陷。[10]
晉安帝義熙十二年(416年),東晉再次收復陳留郡,為區別於僑置的陳留郡,改稱北陳留郡。晉恭帝元熙元年(419年)至二年(420年),北陳留郡為劉裕宋國二十郡之一[11]。
南北朝
編輯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復北陳留郡為陳留郡[12]。至此,陳留郡領六縣:酸棗、小黃、雍丘、白馬、襄邑、尉氏[13]。
北魏明元帝泰常七年(422年),攻佔南朝宋陳留郡[14][15]。後復置封丘縣。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小黃縣併入濟陽郡外黃縣。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封丘縣併入酸棗縣。北魏文成帝興安元年(452年),尉氏縣併入滎陽郡苑陵縣。北魏孝文帝太和中,復置小黃縣。太和十八年(494年),廢陳留郡,領縣併入滎陽郡、東郡等鄰郡。[16]
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分滎陽郡等郡復置陳留郡,屬司州,分小黃縣復置浚儀縣,郡治浚儀縣大梁城(今河南省開封市市區)。孝昌四年(528年),分東郡、陳留郡置陽夏郡。至此,陳留郡領五縣:浚儀、封丘、小黃、開封、尉氏[16]。轄境為今開封、封丘縣一帶。
東魏孝靜帝天平元年(534年),分司州置梁州,陳留郡改屬梁州,分陳留郡開封、尉氏二縣置開封郡。至此,陳留郡領三縣:浚儀、封丘、小黃[16]。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封丘、小黃二縣併入浚儀縣;廢開封郡,其所領尉氏縣併入開封縣,改屬陳留郡。至此,陳留郡領二縣:浚儀、開封。[10]
北周滅北齊後,改梁州為汴州,陳留郡仍屬之[10]。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陳留郡,領縣直屬汴州[17]。
唐朝
編輯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汴州為陳留郡,治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市區),領六縣:開封、浚儀、陳留、雍丘、封丘、尉氏。燕光烈帝聖武元年(756年),改陳留郡為汴州。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復改為陳留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為汴州。燕昭武帝順天元年(759年),復改為陳留郡。唐肅宗寶應元年(762年),復改為汴州,陳留郡之名不再作為行政區劃名稱。[18]
人口
編輯長官
編輯陳留太守(前34年-9年)
編輯- 薛宣,字贛君,東海郯人,漢成帝時在任。[21]
- 逢信,字少子,平陵人,漢成帝陽朔四年(前21年)出任。[22]
- 嚴普,漢成帝永始三年(前14年)被殺。[23]
- 劉不惡,後更名容,字子麗,勃海人,漢哀帝建平四年(前3年)離任。[22]
- 耿豐,茂陵人,漢哀帝建平四年(前3年)至元壽元年(前2年)在任。[22]
- 蕭由,字子驕,東海蘭陵人,漢平帝元始中在任。[24]
- 劉立,漢孺子居攝中在任。[25]
陳留太守(23年-222年)
編輯- 馬嚴,字威卿,扶風茂陵人,漢光武帝建武二年(26年)至六年(30年)在任。[26]
- 富宗,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年(44年)伏誅。[27]
- 玉況,字文伯,京兆杜陵人,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47年)離任。[28]
- 召馴,字伯春,九江壽春人,漢章帝元和二年(85年)離任。[29]
- 魯丕,字叔陵,扶風平陵人,漢和帝永元三年(91年)至六年(94年)在任。[30]
- 周防,字偉公,汝南汝陽人,漢安帝時在任。[31]
- 朱頡,南陽宛人,漢安帝時在任。[32]
- 楊舜。[33]
- 楊任。[34]
- 冷宏。[35]
- 梁讓,安定烏氏人,漢順帝漢安元年(142年)見任。[36]
- 宋訢。[37]
- 袁湯,字仲河,汝南汝陽人。[38]
- 吳文章。[39]
- 程封。[40]
- 左敏,河南平陰人,漢桓帝時在任。[41]
- 韋毅,漢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坐臧自殺。[42]
- 馮岱,字德山。[43]
- 文穆,漢靈帝時在任。[44]
- 淳于□,漢靈帝中平二年(185年)見任。[44]
- 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人,漢獻帝中平六年(189年)見任。[45]
- 劉翊,字子相,潁川潁陰人,漢獻帝初平中在任。[46]
-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漢獻帝興平中領。[47]
- 棗祗,漢獻帝建安初在任。[48]
- 夏侯淵,字妙才,沛國譙人,漢獻帝建安初在任。[47]
陳留相(222年-224年)
編輯陳留太守(224年-232年)
編輯陳留相(232年-289年)
編輯陳留內史(289年-310年代)
編輯- 張偉,梁國人。[57]
- 呂豫。[58]
- 胡毋輔之,字彥國,泰山奉高人。[57]
- 王讚,晉懷帝永嘉四年(310年)見任。[59]
- 王玄,字眉子,琅邪臨沂人,晉懷帝永嘉末在任,屯尉氏。[60]
- 焦求,晉懷帝永嘉末在任。[61]
- 荀邃,字道玄,潁川潁陰人,晉愍帝建興中在任。[62]
陳留太守(310年代-335年)
編輯陳留內史(351年-359年)
編輯陳留太守(359年-384年)
編輯北陳留內史(-420年)
編輯- 檀韶,字令孫,高平金鄉人,晉安帝義熙初領。[66]
- 檀祗,字恭叔,高平金鄉人,晉安帝義熙初領。[67]
- 向靖,字奉仁,小字彌,河內山陽人,晉安帝義熙三年(407年)至六年(410年)領,戍堂邑。[66]
陳留內史(420年-422年)
編輯陳留太守(422年-494年)
編輯陳留太守(526年-577年)
編輯- 李延慶,隴西狄道人,北魏末在任。[71]
- 鄭頂,字寧伯,滎陽開封人。[72]
- 趙季和,東魏孝靜帝天平四年(537年)為西魏所俘獲。[72]
- 趙剛,字僧慶,河南洛陽人,西魏文帝大統中在任,郡城為東魏所攻陷。[73]
- 薛玄景,河東汾陰人。[74]
- 裴禮和,河東聞喜人。[75]
- 徐遠,字彥遐,廣寧石門人,北齊文宣帝天保初,為御史所劾,免。[76]
陳留郡守(577年-583年)
編輯陳留郡太守(742年-762年)
編輯- 裴寬,河東聞喜人,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在任。
- 裴敦復,唐玄宗天寶初(742年—743年)在任。
- 韋恆(743年,未任)
- 張利貞,唐玄宗天寶初(743年—744年)在任。
- 李彥允,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見任。
- 徐惲,東海人,唐玄宗天寶中(745年)在任。
- 韋陟,唐玄宗天寶中(746年)在任。
- 薛江童,唐玄宗天寶中(747年)在任。
- 陸景融,吳郡人,唐玄宗天寶中(748年—749年)在任。
- 元彥沖,唐玄宗天寶九載(750年)至十二載(753年)在任。
- 王濬,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年)出任。
- 李□,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見任。
- 郭納,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降於安祿山。
- 張介然(755年)
- 李庭望(755年)
- 李隨(756年,河南節度使)
- 李祗,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年)在任。
- 李巨,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年)在任。[77]
國主
編輯註釋及徵引文獻
編輯參考書目
編輯-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 ^ 《漢書地理志彙釋》
- ^ 錢大昕,《廿二史攷異》
- ^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
- ^ 4.0 4.1 《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
- ^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
- ^ 《三國志·卷二十·魏書二十·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
- ^ 7.0 7.1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 ^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
- ^ 《晉書·卷五十九·列傳第二十九》
- ^ 10.0 10.1 10.2 10.3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 ^ 《宋書·卷二·本紀第二》
- ^ 《宋書·卷三·本紀第三》
- ^ 《宋書·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 ^ 14.0 14.1 14.2 《宋書·卷九十五·列傳第五十五》
- ^ 15.0 15.1 《魏書·卷二十九·列傳第十七》
- ^ 16.0 16.1 16.2 16.3 《魏書·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
- ^ 《隋書·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 ^ 《續漢書·志第二十一·郡國三》
- ^ 《舊唐書·卷三十八·志第十八》
- ^ 《漢書·卷八十三·薛宣朱博傳第五十三》
- ^ 22.0 22.1 22.2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 ^ 《漢書·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
- ^ 《漢書·卷七十八·蕭望之傳第四十八》
- ^ 《漢書·卷八十四·翟方進傳第五十四》
- ^ 《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第十四》
- ^ 《後漢書·卷三十三·朱馮虞鄭周列傳第二十三》
- ^ 《後漢書·卷一下·光武帝紀第一下》
- ^ 《後漢書·卷七十九下·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下》
- ^ 《後漢書·卷二十五·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
- ^ 《後漢書·卷七十九上·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上》
- ^ 朱公叔鼎銘
- ^ 《三國志·卷二十四·魏書二十四·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裴註引《陳留耆舊傳》
- ^ 《隸釋·楊信碑》
- ^ 《後漢書·卷六十四·吳延史盧趙列傳第五十四》章懷註引《陳留耆舊傳》
- ^ 《後漢書·卷六十三·李杜列傳第五十三》
- ^ 《後漢書·卷六十四·吳延史盧趙列傳第五十四》
- ^ 《後漢書·卷四十五·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補註引《漢紀》
- ^ 《太平御覽》
- ^ 《隸釋·天下碑錄》
- ^ 《後漢書·卷七十八·宦者列傳第六十八》
- ^ 《後漢書·卷七·孝桓帝紀第七》
- ^ 《後漢書·卷六十八·郭符許列傳第五十八》
- ^ 44.0 44.1 《蔡邕集》
- ^ 《後漢書·卷五十八·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張邈任陳留太守至少到興平元年(194)<<資治通鑑,漢紀五十三,興平元年(194)>>.......會陳留太守張邈叛操迎呂布,操乃引軍還......
- ^ 《後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列傳第七十一》劉翊死在上任途中,實際太守仍是張邈,至少到興平元年叛變曹操為止。
- ^ 47.0 47.1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
- ^ 《三國志·卷十六·魏書十六·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裴註引《魏武故事》
- ^ 49.0 49.1 《三國志·卷十二·魏書十二·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 ^ 《三國志·卷二十一·魏書二十一·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
- ^ 《三國志·卷二十五·魏書二十五·辛毗楊阜高堂隆傳第二十五》
- ^ 《晉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三》
- ^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
- ^ 《晉書·卷九十一·列傳第六十一》
- ^ 《晉書·卷四十五·列傳第十五》
- ^ 《晉書·卷五十·列傳第二十》
- ^ 57.0 57.1 《晉書·卷四十九·列傳第十九》
- ^ 《晉書·卷七十七·列傳第四十七》
- ^ 《晉書·卷五·帝紀第五》
- ^ 《晉書·卷四十三·列傳第十三》
- ^ 《資治通鑒·卷八十八·晉紀十》
- ^ 《晉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九》
- ^ 《資治通鑒·卷九十一·晉紀十三》
- ^ 《資治通鑒·卷九十九·晉紀二十一》
- ^ 《資治通鑒·卷一〇一·晉紀二十三》
- ^ 66.0 66.1 《宋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五》
- ^ 《宋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七》
- ^ 《魏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
- ^ 《魏書·卷八十八·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 ^ 《魏書·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六》
- ^ 《魏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
- ^ 72.0 72.1 《周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八》
- ^ 《周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五》
- ^ 《魏書·卷四十二·列傳第三十》
- ^ 《魏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五十七》
- ^ 《北齊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七》
- ^ 《唐刺史考全編》
- ^ 《漢書·卷十四·諸侯王表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