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舞的歷史

中國舞的歷史悠久。如今的一些中國舞蹈,如長袖舞,至少早在初就存有記錄了。中國舞蹈藝術在唐代達到了頂峰,但後來衰落了。近代舞蹈重新興起,現今中國舞蹈的發展也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穿長窄袖舞衣的初唐舞俑。
中國歷史
中國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代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古國時代
三皇五帝
銅石並用時代
黃河文明長江文明遼河文明珠江文明

前21世紀—前17世紀

前17世紀—前11世紀

前11世紀

前256年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年
東周
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前5世紀
戰國 前5世紀—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

220年
西楚 前206年—前202年
西漢 前202年—9年
9年—23年
更始政權 23年—25年
東漢 25年—220年
三國
220年—280年

220年—266年
蜀漢
221年—263年

222年—280年

266年—420年
西晉 266年—316年
東晉
317年—420年
五胡十六國
304年—439年



420年

589年
420年—479年 北魏
386年—534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西魏
535年—557年
東魏
534年—550年
557年—589年 北周
557年—581年
北齊
550年—577年
581年—619年
618年—907年
武周 690年—705年




907年

979年
後梁
907年—923年
十國
南唐
吳越
前蜀後蜀
荊南
南漢北漢
907年—979年

(契丹)

916年—1125年

西遼
1124年—1218年
後唐
923年—937年
後晉
936年—947年
後漢
947年—951年
後周
951年—960年

960年

1279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西夏
1038年—12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1115年—1234年
蒙古帝國 1206年—1368年
1260年/1271年—1368年
北元 1368年—1388年
1368年—1644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
後金 1616年—1636年
1636年/1644年—1912年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1912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至今
中華民國
臺灣時期 1949年至今
相關條目
中國歷史年表

先秦時期

編輯

中國原始時代舞蹈是華夏文化初始形態,而且此時期舞蹈的作用與後來的舞蹈有很大不同。這時期主要是通過舞蹈來反映狩獵農耕生活,戰爭,或者性愛生殖,以及祭祀祈禱等活動[註 1][1]:157。而關於樂舞的產生,《詩經·毛詩序》曰:「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句話是說,舞蹈呢,實在是因為單單說話表明不了心意,嗟嘆也不能充分的表達情感,甚至詠歌仍嫌不足,不知不覺中就手舞足蹈了。

早在五帝時期,以具史詩性的樂舞的形式出現。黃帝時期有樂舞《雲門大卷》;堯帝時期有樂舞《大章》;舜帝時期有樂舞《大韶》;禹帝時期有樂舞《大夏》;商湯時期的樂舞《大濩》;周武王時期的樂舞《大武》。這六部樂舞也被稱為「六代之樂」,歸為雅舞,多由良家出身的舞生表演,分文武兩類。它們有很重要的一個作用是用來教化貴族子弟。因年代久遠,我們無從知道它們的真實面目,但是從《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記載的吳季札在魯國觀樂舞的讚嘆中可略知一二。 僅在《呂氏春秋·仲夏記·古樂》一篇中,就有這樣三則故事:帝顓頊在登上帝位的時候,聽到四面八方熙熙淒淒鏘鏘的風聲很好聽,就命令部下「飛龍」仿效八風之音創作了《承雲》,用來祭祀天帝。

到了帝嚳的時候,他則命令臣下「咸黑」創作《聲歌》——《九招》、《六列》、《六英》。又命令「倕」創製了吹苓等樂器,吹打起來,十分動聽,引來錦雉隨之起舞。帝嚳很高興,就用來歌頌上蒼的功德。而堯則命「質」作樂,「質」模仿山林溪谷之音製作了樂歌,又用麋鹿的皮蒙在土缶上作成鼓敲打起來,還重擊輕打石刀石斧,模仿天帝玉磬的聲音,以致百獸隨樂起舞。

中國樂舞的第一個高峰時期是周代雅樂舞蹈,西周周武王之弟周公對公元前26世紀到前11世紀流傳的歷代樂舞的整理更是文化史中的空前壯舉。《左傳》中說,國之大事,在祀在戎。這個祀,指的就是對上天與祖宗的祭祀,而在祭祀中表演大型莊重的樂舞則是祭祀儀式中極其重要的一部份。如《詩經》中的《頌》是貴族在家廟中祭祀鬼神、讚美治者功德的樂曲,在演奏時要配以舞蹈。周公制禮作樂,除了為了紀念其父兄建周滅紂之樂舞的「大武」之外,周公還把傳說中的帝王從黃帝堯舜到商湯等五帝的樂舞整理與大武並稱為「六代舞[註 2]。在「制禮」的同時「作樂」,用「樂」這種聲形諧和的藝術型式來表現禮。為雅樂舞蹈前聲,也是周代雅樂的主要內容。之後,雅樂在其他東亞文化的廣泛流傳[1]

襄公二十九年,吳國的公子季札訪問魯國,請求觀看周朝的舞蹈。當他觀看舞《大武》時,說:「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觀看舞《韶濩》時,說:「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觀看舞《大夏》時,說:「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修之?」觀看舞《韶箾》時,說:「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也就是說舜帝時的樂舞《韶箾》中表現的舜帝的盛德已大到象天那樣無所不覆,象大地那樣無所不承載!達到了頂點。盡善盡美觀賞到此達到止境了!即使還有別的樂舞,公子季札也不敢再請求觀賞了! 昔日孔子在齊國聽舜帝時代創作的樂舞《韶》樂後,「三月不知肉味」,感嘆道,「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又說《韶》樂是「盡美矣,又盡善也。」而為讚揚武王伐紂的功績而創作的《武》樂則是 「盡美矣,未盡善也。」也由此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孔子對樂舞的評判標準——盡善盡美。這些舞蹈都屬於雅舞,還有八佾等。民間祭祀的巫舞儺舞等,見於楚地。

秦漢

編輯

兩漢舞蹈百技紛呈,是俗樂舞文化的高峰。[2]早在秦始皇即把民間的角牴戲引入宮廷,後來漢武帝大興角牴百戲就是延續秦制,發展至東漢已成為極為豐富的宮廷舞樂百戲,富豪貴族的家庭宴會也多是雜技的成份的綜合性演出。漢代舞蹈有即興歌舞和宴飲中的「對舞」,即是女子長袖對舞、男女長袖對舞、男子寬袖對舞和男子短袖對舞。一般宴會中是由主人先舞,客人再起舞為報,還有舞劍舞刀舞棍、干舞、戚舞、長袖舞和巾舞等,舞姿舞容都很考究[註 3]

用作娛樂的稱為雜舞,多則由屬賤民的女樂舞優(或稱舞妓、舞姬、舞伎等)表演,但亦有皇族喜愛舞蹈者學習。著名的有漢朝趙飛燕《掌上舞》。民間則有由勞動動作演變而來的舞蹈。漢代還有百戲,當中亦包括舞蹈。

魏晉南北朝

編輯

魏晉南北朝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時代,這時期的民間舞名稱之為「雜舞」,融合了漢、魏以來的雜舞,江南的「吳歌」荊楚的「西曲」等歌舞,形成「清商樂」和漢族的「清商樂」相平行,而少數民族的「胡樂」、「胡舞」及外國樂舞如「天竺樂」、「龜茲樂」、「疏勒樂」、「安國樂」、「高麗樂」、「康國樂」、「高昌樂」等,隨著民族文化的交流而形成漢族樂舞「西涼樂」。各民族共同創造的舞蹈文明在這個時期顯示了其藝術的自覺,為隋唐樂舞文化的新高峰奠定了基礎。唐代舞蹈文化燦爛輝煌,達到了藝術巔峰,因南北朝朝野崇信佛道也出現以宗教為背景的宗教樂舞[註 4]

隋代

編輯

隋文帝匯輯當時流傳各地的漢族傳統舞、少數民族舞、外國傳入的各類樂舞計七部,稱七部伎;而後來更增加疏勒樂康國樂,改稱為九部樂。隋唐帝曾徵各地散樂及舞蹈進行表演,此後成慣例於每年正月演出用來招待突厥客人[1]

唐代

編輯
 
初唐壁畫上的舞姬

到唐朝時,唐人把舞蹈視為抒情和展示才華,表示禮節的手段能文能武、能歌善舞的文化素養。著名代表人物有善作曲能伴舞的唐玄宗、以善舞「霓裳羽衣」的楊貴妃和以驚鴻舞聞名的梅妃江采蘋,親自排練過聲勢浩大的破陣樂唐太宗李世民;即興善舞以抒情的詩人李白。唐代的宗教樂舞也很發達,如鶴舞和花舞等禮佛娛人的舞蹈在佛寺中很常見;祭祀巫舞巴楚之地到中國西北荒村都很興盛,唐代宮廷的驅儺是種面具神舞,繼承漢代的宮儀規模亦即為盛大[1]

唐朝是中國舞蹈發展的繁盛時期,不僅有自娛的民族舞蹈還有大量的表演性舞蹈,朝廷設教坊司,專門訓練舞優,唐皇室亦有不少成員喜愛舞蹈,唐代對歌舞的分類比前代更為細膩有按風格特點來分的健舞軟舞類別,軟舞動作偏柔,健舞則剛健有力,常會以刀劍等兵器作為道具;有以結構的嚴謹和統一歸類的歌舞大曲,楊太真(楊貴妃)其中霓裳羽衣舞最為著名,據說就是唐玄宗在夢中看到仙女們的翩翩舞姿,又聽到仙樂飄飄,而記載流傳下來的;有以故事情節歸類的歌舞戲;有從用途和表演方式歸類且用於宮廷朝會、宴饗的九部樂、十部樂、立部伎等。尚有一些名舞不能歸類,如讚美龍女的凌波曲是盛唐著名舞人謝阿蠻依舞曲編舞表演的,深得唐玄宗楊貴妃的喜愛;唐懿宗的伶官李可及編創的「菩薩蠻舞」是表現佛國仙女的美音妙舞,其他不能歸類的名舞如「何滿子」、「嘆百年」等都是在當時興盛有深遠影響力的[1]。健舞著名有公孫大娘刀舞

五代至宋

編輯

五代時還有一種纏足的舞蹈,由南唐李後主所創,宮嬪窅娘以帛束足呈新月狀,跳舞時有凌雲之姿。唐宋時坊間的妓院亦常有舞蹈表演。

宋代的宮廷樂舞雖衰退但完善了宗法禮教,所以宋朝宗廟祭祀一直保存著雅樂舞蹈。宋代的雅樂舞現保存在文獻中的有《大善樂舞》、大順樂舞、《大慶樂舞》、《大定樂舞》、《天盛樂舞》、《大和樂舞》、《大昭樂舞》和《大熙樂舞》等。宋代的《燕樂》是隊舞,男子隊有拓枝隊、劍器隊、異域朝天隊等;女子隊有菩薩蠻隊、拂霓裳隊、菩薩獻香花隊、彩雲仙隊等。宮廷隊舞在宋初尚為興盛,宋代文人喜好填詞,士大夫家有家伎歌女善歌舞,如北宋寇準喜好拓枝舞,傳說每宴必有拓枝歌舞表演。宋代的趙構在晚年時留下一部舞蹈動作譜《德壽宮舞譜》[1]

宋代燕舞比起民間的舞蹈已大為遜色,宋代是民間舞蹈興起的時代,既有節日的社火舞隊,又有日常在市集街坊的賣藝演出。竹馬旱船舞獅等在宋代已極為興盛,有些則為後來的戲曲所吸收,如《抱鑼》、《舞鮑老》等。有些民間舞蹈傳入日本如《龍舞》、《九連環》、《撲蝴蝶》等;而有些燕樂舞傳入朝鮮並作為宮廷樂舞保存下來,其中有《五羊仙》、《獻仙桃》、《拋球樂》、《蓮花臺》等。宋代舞蹈走向市井也使明清以後的中國舞蹈演變成武藝和民間娛樂整合發展的新型式[1]

元明清

編輯

自元、明、清以來,舞蹈藝術從兩方面得到繼承與發展,一是戲曲表演「打」即是武術動作,即元雜劇稱為「科」在京劇稱為「做」的「武舞」。另一方面是在民族文化活動中的長足發展,元、明、清時期民俗活動、民間舞蹈如高蹺旱船舞獅舞龍、各種鼓舞和《秧歌舞》等,不但具有地方風情也有群眾性[1]

元代雜劇中吸收了宋代宮廷隊舞的音樂和舞蹈,同時也吸收元代戲曲與民間舞蹈的生動舞姿[1]

舞蹈發展在清代是一個比較衰落的時期,舞蹈漸被戲曲融合而失去獨立表演藝術的地位,且這時期纏足方式為折骨纏,變成把女性足部束至不良於行,使女性跳舞興趣銳減,令宮廷雜舞衰落,只有以男性舞生所表演的雅舞以及民間勞動相關的舞蹈如秧歌、宗教舞蹈如儺舞等仍然有發展。而融入戲曲中的舞蹈卻以身段毯子功唱做念打中的兩項)的形式發展,自成了一套訓練體系與表演方法。但宮廷舞蹈仍流行佾舞隊舞。佾舞主要用來祭祀神靈,分為文舞和武舞。文舞又叫《文德之舞》,武舞又叫「武功之舞」。一般是在祭祀開始時舞「武功之舞」,武舞生左手執干,右手執戚。祭祀中間及結束時跳「文德之舞」,文舞生右手執羽,左手執,兩邊還有執節者,指揮舞隊。清代宮廷隊舞又叫《慶隆舞》,是從《蟒式舞》、《瑪克式舞》演化而來,本為滿族傳統舞蹈,入宮後用於皇帝宴饗巡酒。因舞蹈藝術呈衰落之勢,因此民間社會沒有專業的舞蹈演出團體,但仍有於燈節和迎神賽會的舞蹈活動,作為自娛性、群眾性的娛樂,民間舞蹈並常與技藝組織在一起,形成綜合性的表演隊伍,稱為走會花會,其中著名有《秧歌》、《高蹺》、《獅舞》、《胯鼓》、《旱船》、《小車》、《竹馬》、《大頭和尚》等民間舞蹈[3]

復興

編輯
 
現代仿唐舞蹈表演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建國以後,由當時北京中央戲劇學院舞蹈團人員建立的一套復古的中國舞體系[4]。當時的舞蹈工作者展開了探尋中國舞蹈根源的工作,從戲曲武術古籍石窟壁畫中尋找動作元素,糅合當時由蘇聯傳入的芭蕾舞訓練方式,逐漸還完中國傳統舞蹈的面貌。其中的不少元素如水袖的運用類似戲曲的影子,文化大革命時期由於國家動亂和限制失去了原有的內涵,改革開放後開始重新復興和向多元化的發展。

進入1990年代誕生了諸如《太極印象》、《神話中國》、《秋水伊人》、《紅扇》、《傳音》、《不眠夜》、《潮汐》、《兩個身體》等新穎的作品。同時中國舞蹈樂團開始向國際進軍開始了國際化,獲得眾多國際獎項。進入21世紀大型舞蹈劇開始興起,例如有《媽勒訪天邊》、《大夢敦煌》、《霸王別姬》、《瓷魂》、《一把酸棗》這樣偏向中國古典舞風格的民族舞劇,或有《大紅燈籠高高掛》這樣具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劇,也有《雷和雨》這樣個性表達的現代舞劇漸漸獲得觀眾喜愛。

現在中國的舞蹈獎項有全國舞蹈比賽、桃李杯舞蹈比賽、中國舞蹈荷花獎(設於1998年[5])、CCTV電視舞蹈大賽、文華獎、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除了以上還有孔雀杯舞蹈比賽、全軍舞蹈比賽、中國藝術節、全國舞劇觀摩演出等比賽獎項。而諸如舞林大會之類的現代選秀節目中中國舞也漸漸來到了舞台之上。[6]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甘肅秦安大地灣地畫以及青海大通縣孫家寨出土的紋飾陶盆顯示
  2. ^ 六代大舞外尚有『六小舞』即帔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其他尚有象舞、萬舞)都是周代官廷雅樂舞蹈常見的,而在民間及貴族家庭的樂舞稱散舞,少數民族的稱之的四夷舞,儺舞、巫舞則是具有宗教色彩的舞蹈。
  3. ^ 在漢代的畫像石便有大量刻劃。四川成都羊子山東漢墓文物有描繪宴會後管樂齊鳴的雅舞及雜舞的技藝表演[1]
  4. ^ 雲岡龍門敦煌等遺跡留下不少的天宮樂舞和民族樂舞的畫面[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通鑑文化編輯部,廖慧玲主編. 《圖說中華文明史》. 通鑑文化. 2008年6月. ISBN 9789866790690 (中文(臺灣)). 
  2. ^ 傳統舞蹈之中國舞蹈. 中國僑網. [2010-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5) (中文). 
  3. ^ 清朝舞蹈史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7-08(簡體中文)
  4. ^ 中國傳統舞蹈-中國古典舞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文)
  5. ^ 《新编读报手册 4 第2版》. 杜榮進,許乃征主編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 第756頁. 
  6. ^ 改革开放30年:舞蹈创作的发展与繁荣. [2015-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0).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