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模板

該條目大量使用法輪功媒體來源,因此掛模板並無問題。關於引用內容,維基百科明確規定不能照抄除非能證明不侵權。--CHEM.is.TRY 2014年9月22日 (一) 19:33 (UTC)

有其他第三方媒體的佐證報導。三退既然是「大紀元網站」,當然會用到一些適合的來源以說明。Wetrace留言2014年9月23日 (二) 01:15 (UTC)

輪子的存在降低了整個維基社區的智商

我不是黨員,也退了黨。去台北故宮博物院旅遊,被門口的輪子糾纏,非讓你退不可,不退不放你走。那就退吧。現在已經有兩億人退黨了,按這種搞法,搞到六十億都不難。111.118.114.45留言2015年6月19日 (五) 18:41 (UTC)

此君標題的論句,足證發論者智商低於維基水準,因為自代表維基社群並涉違反維基原則。此用戶不用維基戶名留言,本不想對過客鳥多言。不過想到可能有些智商水準類似此位的,需要在維基提升,因此我也就多說幾句。說自己不是黨員被糾纏退黨,怎麼個糾纏法?腿長在自己身上,別人綁架你了嗎?還是要抓你進監獄不讓你回大陸?他們沒這本事和權力吧?一群老百姓你怕啥,你感覺被侵權了,去報警啊!此條目說的是,兩億人退出黨團隊,而非就是黨,建議你還是看清楚點,不用編自己退黨,可以說自己退隊什麼的,或許還能唬住一些人。看維基的人多數智商都高過你目前這水平。你要留言,也別太丟臉。--維基準天使-詩琳童留言2015年11月1日 (日) 14:54 (UTC)
「足證發論者智商低於維基水準」「看維基的人多數智商都高過你目前這水平。」屬於極其主觀的個人觀點,沒有貼任何可靠來源來證實。且邏輯有嚴重問題:使用IP編輯無法證明該用戶智商低下,若想反對請貼可靠來源證明此邏輯成立。若無法證實,這些話就是明顯的人身攻擊,需移除。另,我個人曾經無聊三退過二十多次,每次都代表十多個人。因此我懷疑三退人數有巨大的水分。李博翰留言2016年6月15日 (三) 21:32 (UTC)

回復樓上,很多維基用戶並沒有賬號,也不常留言,這不代表大家沒有留言的權利。其實樓主反映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三退」活動缺乏客觀性。很多人是因為法輪功的宣傳和騷擾不得不參與其中的,好比街上發小廣告的,硬生生向你懷裡塞傳單,這種方式的活動本身就沒有可信性。維基百科應該是自由,中立,客觀的,然而整個條目的內容根本是從法輪功網站照搬的,無法反應其他意見。除了法輪功自己的聲明,沒有第三方證據能證明他們的可信度。比如三退人數這個最根本的問題。連最基本的統計,核實的手段都沒有,怎麼就敢隨隨便便說一個數字?如果按照法輪功的說法,很多人匿名退黨,那一個人可以匿名退黨無數次。這種質量的條目當然是拉低了維基百科的智商,而你不過是在搞人身攻擊而已。樓主提出條目現實問題,而你的反駁依據則是對樓主本身智商的懷疑,所以你的反駁是不成立的。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04.33.83.206對話貢獻)於於 2016年3月28日 (一) 05:19加入。

對條目中立性的些許疑問

整個條目,至少在我這行字的版本裡,是真的完全沒有五毛中共方針對問題的反駁,完全是法輪功方在唱獨角戲,整篇看下來總覺得有些宣傳的味道,我認為為了保證條目的中立性,至少應該給反方予以申辯的餘地(比如對人數的懷疑對宣傳行為的失當的吐槽),或許在改變現狀之前也應該掛上模板提請讀者注意(然而中共方主流媒體貌似完全沒有提及這一話題,看起來其本身就已經是敏感詞的樣子了(笑))。--碇真嗣的右手留言2015年10月7日 (三) 16:14 (UTC)

(:)回應--共黨當局沒有回應的問題,歷史上不少,今天也不少。如果您有合適的第三方可靠來源,歡迎依據維基百科方針編輯進來。感謝!Wetrace 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留言2015年11月1日 (日) 16:25 (UTC)
有關法輪功的一系列界面,甚至包括大紀元得過的幾個小獎,都是中文維基中立性與準確性的災區。這些頁面有一些活躍用戶在維護,而質疑的聲音往往持續不了多久,也沒有人願意花時間重構與添加新內容。--X0bear0留言2015年10月31日 (六) 07:34 (UTC)
上面這位維友恐怕有失偏頗。在我看來,你用「災區」這個詞,已經遠離中立,何談質疑中立性?在我看來,你所說的相關條目,在內容等方面,編輯爭議不少甚至發生不少編輯戰。這個可查看記錄。質疑的聲音不是留在討論頁嗎?這裡又不是網絡論壇。之所以是目前的狀況,只能說內容本身是能立起來的,雖說可能還有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但是也是符合標準的。--維基準天使-詩琳童留言2015年11月1日 (日) 15:04 (UTC)

宣傳問題

1.爲什麼要專門開一個二級標題介紹李洪志對此看法?而且完全是他個人的話,沒有第三方分析。2.31個來源10個屬於法輪功背景網站大紀元,一個屬於同類網站新唐人電視臺,已經超過1/3,拋開此網站一貫的浮誇風格不談,也屬於利益相關。剩下來源還有好幾個屬於第一手來源(比如美國兩院官方網站)還屬於主要爲第三方來源?3.國際關注、各界著名人士聲援和參與三退、部分公開三退名人三章明顯宣傳。且對中共態度隻字未提。4.「三退的意義及具體實施」完全是法輪功方面的宣傳語調,爲什麼不進行壓縮或者參考第三方報道? 以上。個人不支持在維基百科上任何形式、對任何組織的宣傳-- M26パンーシン重戰車SCR-510Хорошо 中華民國 104年 2016年1月16日 (六) 09:11 (UTC)

(:)回應--您好,謝謝您的指教:
  1. 其他用戶的編輯,「三退」是大紀元時報九評社論引發,有個「退黨網站」;法輪功學員參與鼓勵推動,也許因此其他用戶引用李先生的看法。
  2. 其他用戶引用了大紀元報導的三退人物說法作為例子。那也是要「改善來源」,不當然然是「宣傳」。
  3. 美國兩院官方網站,是事實決議。
  4. 關於中共態度,中共極少對「三退」公開表態。印象中九評共產黨條目有,也可以貼過來。
以上,在下也不支持在維基百科上任何形式對任何組織的宣傳。歡迎改善條目。Wetrace參與WP:人權專題 響應胡佳倡議為中國人權捍衛者建立維基條目 2016年1月16日 (六) 09:18 (UTC)
來源方面,在下會試著再多找第三方來源替代原先使用的大紀元;但畢竟是大紀元九評引發的,所以還是會保留一些必要說明的。Wetrace參與WP:人權專題 響應胡佳倡議為中國人權捍衛者建立維基條目 2016年1月16日 (六) 09:26 (UTC)

整個條目根本是法輪功自說自話

先不說所謂「三退」本身就是法輪功組織的政治鬧劇,根本沒有可以考證的第三方監督的參與程序。內容來源也大多來自於法輪功本身,毫無中立性。 既然條目是關於退出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活動,內容就不應該僅限於法輪功方面的單方面說法。共產黨8000萬黨員,結果參與三退的就2億,而且這個數字根本沒有辦法考證,連法輪功自己都承認這個數字是猜測。 在 中國大陸沒有退黨一說,很多黨員也多年不交黨費,不參與共產黨的組織活動,當然,這些人里也很少會給法輪功去打電話來匯報自己新的政治面貌。整個「三退」 根本就是形式大於實際,缺乏可信性。僅有的「中共回應」只有短短的兩段,而且一段來自於法輪功本身。既然缺少中共的官方態度,是不是要考慮收錄第三方態度 呢?比如很多人對於法輪功對三退人數宣傳的質疑?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04.33.83.206對話貢獻)於2016年3月28日 (一) 05:11加入。

@104.33.83.206您好,(1)內容來源並非大多來自FLG本身,(2)三退人數,是包括「退團」、「退隊」,曾入少先隊的少說也有幾億人吧。(3)第三方可靠來源可以引述的。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16年8月23日 (二) 11:22 (UTC)
@Wetrace我曾特意去找質疑、批評或者反對三退的資料,很遺憾,我沒找到符合第三方可靠來源要求的資料,如果真有的話,至少在中文媒體中我沒找到。只有凱風網會提法輪功的事情。反邪教宣傳網站的內容來自凱風網。線下宣傳(海報、展板等)偶爾會提一提法輪功,但那種宣傳都是機關、社區一類搞的。在中國的學術論文中能找到一些法輪功相關的資料,「法輪功」這種精神疾病但是很明顯不會客觀,而且沒有講三退的。估計香港和台灣應該能有相關的學術論文,只不過得讓其他人來找了。
這當然不代表「三退」無可質疑,舉個例子,三退人數肯定是有水分的,而且我剛才就隨手退了三次黨(查詢密碼1608240540305751、1608240582369351和1608240610437171),一共10個人,很明顯都算入總數了。如果不信的話可以親自試一下。只要願意的話還可以天天退。現在的問題是找不到來源來證明「缺乏審核和監督」、「數據摻水」,所以想完善和中立也沒法下手。都說中國的統計局愛造假,其實大紀元的數據也值得懷疑。
另外,只要有資料的話,還是優先把批評、質疑等聲音補上比較好(不過資料可能不太好找)。正面內容寫得太多就像新聞聯播了(專門宣傳自己的好,專門揭外國的短)。
混社群也有幾個星期了,也泡過一陣子互煮客棧,以後我還是多乾乾老本行吧。--vjudge1留言舉報封禁 2016年8月24日 (三) 06:50 (UTC)
(:)回應-@Vjudge1您好,謝謝您的意見:
  1. 三退的數據,在下認為是個估算值,在下覺得數字大趨勢比較關鍵。
    1. 在下去問過FLG的人關於這數字,他們在街頭或電話勸說時,很強調「必須對方同意」才能幫忙代退。在下於臺灣經過很多景點,常看到FLG人在跟陸客勸退,還真是蠻常見有人答應的。
    2. FLG勸退強調的是,精神上退出中共,是個精神運動;他們為了讓大陸人能安心安全退,大陸人可以自己上網去操作,也確實可能出現大陸人惡作劇或多次重複操作,但這種的佔比,我個人以為應該不大,當然其他人可能有不同看法。
    3. 印象中,退黨中心有做過三退數據分析報告,在下沒有詳細查閱過;在下當時改善條目時,主要就是尋找第三方可靠來源撰寫。
  2. 中共對三退的正式回應,確實相當少啊。在下基本上也都是引用有限的第三方可靠來源。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16年8月24日 (三) 14:47 (UTC)

俄羅斯經濟分析研究院

查無此機構,Andrey Illarionov英語Andrey Illarionov現為俄羅斯反普京政府的異議人士,並為卡托研究所的全球自由與繁榮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所有宣稱其為普京親信與「研究院」成員的內容將被刪除。—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Sqchen對話貢獻)於2016年8月23日加入。[1]

(:)回應--Sqchen您好,那是莫斯科回聲電台的報導中所提。也許此人後來不贊同普京的走向吧?條目中沒說他是「親信」。臺灣的馬英九總統,也有多位重要的顧問,後來公開反對他;美國共和黨小布希總統的國務卿包威爾也曾公開支持民主黨總統人選歐巴馬。不過,媒體介紹這些顧問時,都還是經常會提及他們曾經的角色。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16年8月23日 (二) 08:44 (UTC)
@Sqchen您好,Andrey Illarionov的英文版條目[2],可以看到
  1. 他曾任普京總統的經濟顧問(former economic policy advisor to the President of Russia, Vladimir Putin.....On 12 April 2000, Illarionov assumed the office of Vladimir Putin's senior economic adviser within the Russian presidential administration and in May 2000 he became the person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Russian president (sherpa) in the G8. ),
  2. 也提到他曾任研究院的所長(He has created the "Institute for Economic Analysis" and was its director from 1994 to 2000. I)。
  3. 您的刪除不大合理,但謝謝提醒再查證一下機構的適當翻譯名稱。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16年8月23日 (二) 09:52 (UTC)

The Speaker

The speaker不是任何意義上的主流媒體,註冊地址在加拿大,該文章內的數據仍然來自法輪功退黨網站。大紀元提供的翻譯是胡說八道,每月退黨數字居然比原文還漲了一倍。在此全部刪除。

Why Over 1.5 Million People Per Month Have Been Renounc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大紀元中文翻譯—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Sqchen對話貢獻)於2016年8月23日加入。

這部分應當再檢視一下,是可能出錯,再查證。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16年8月23日 (二) 09:54 (UTC)


捷克通訊社

所謂「捷克通訊社」實際上是斯洛伐克門戶網站之一topky.sk。其來源仍然是法輪功退黨機構負責人易蓉,只能作為法輪功組織言論的補充來源。—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Sqchen對話貢獻)於2016年8月23日加入。

(:)回應--@Sqchen您好,謝謝意見。但您這一查證沒注意到,在門戶網站[3]所轉載的新聞中,旁邊有個供稿欄位,寫了「ZDROJ(來源): ČTK」(ČTK)捷克《捷通社》,因此這篇文章確實是「捷通社」採訪的新聞。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16年8月23日 (二) 11:19 (UTC)

其他刪除疑問

@Sqchen您好,美國之音等報導凌鋒等幾人相關言論,不知何以您刪除了些[4]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16年8月23日 (二) 11:19 (UTC)

可笑的是輪子讓人退黨退了十幾年,中國共產黨的黨員依然還是有八千萬人

相當懷疑三退里有多少人是真的是這三個組織里的人,還兩億。真心可笑。──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魚頭炮討論貢獻)於2017年4月22日 (六) 07:31加入。

同理,相當懷疑八千萬人中有幾個是真心信黨的,有幾個人敢跟黨團組織說「我要退黨」?想當年,有朋友幫我聲明退了黨。但是,我照樣是黨員,每個月自動被扣掉黨費,這讓我很是不舒服。最後,提着兩袋禮物去看我的單位黨書記,跟他說我要退黨,不交黨費。他讓我寫個報告,並愛護式地警告我:退黨意味着叛黨,共產黨搞政治運動整人,你的前途怎樣要想清楚。我當然拒絕寫報告授人口實。反正黨費是自動被扣除的,書記也不願意上級知道有人退黨。我的同事不少退黨的退團的,帶過紅領巾的老人家,就聲明退隊。就說我表哥當過紅衛兵,也聲明退了。所以,我就非常相信有兩億人退出了共產黨的組織以及附屬組織,要知道中國有十四億人,兩億人算啥?上小學有幾個沒帶紅領巾的?從小入隊被要求宣誓做「共產主義接班人」,雖然後來不帶紅領巾了,但是沒聲明宣誓作廢吧?一個毒害了中國數千萬人的集權納粹組織,看清它的時候,自然會想着遠離,劃清界限。這可笑嗎?真心覺得你太年少不懂。如果你也不小心說了幾句真話就被秘密失蹤、警告,甚至更慘,相信你會贊同這個覺醒運動的提議。維基準天使-詩琳童留言2021年2月3日 (三) 05:49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三退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8月2日 (三) 01:48 (UTC)

三退我覺得純屬是一個笑話

我朋友都以發布三退聲明上新唐人電視台為樂趣 HayashiCHN留言2019年8月11日 (日) 14:50 (UTC)

你哪位朋友發布三退聲明上了新唐人電視台?麻煩閣下發個電視台的那個鏈接在這裡,我也去看看怎麼樂趣,好不好?都能上電視台,你也不必保護隱私吧?否則,我不得不質疑你在編笑話的動機。維基準天使-詩琳童留言2021年2月3日 (三) 05:21 (UTC)

用戶以小作品為由刪除3萬多字元

「小作品」不是理由。刪除3萬多字元,大量第三方可靠來源內容。確實沒有經過討論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3日 (三) 01:34 (UTC)

您好,那是條目存廢討論,沒有通過。一個人在其中留言改小條目,也沒有獲得共識,何況,刪除的是第三方可靠來源。以「沒通過的存廢討論」為由,刪除3萬多字元成小條目,更會讓人不解與懷疑。請提出方針。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3日 (三) 04:01 (UTC)
第一,存廢討論關閉理由是「請求理由消失」,即在問題解決的情況下保留條目。第二,社群已經通過小作品化方針,用戶改為小作品正是依據這一點。--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2月3日 (三) 04:17 (UTC)
反對。討論的小作品化方針,最後定論到底是什麼?我怎麼感覺還是有不同的?閣下能否具體指出依據了小作品化方針中的哪一個部分?如果是指內容「違法方針」的沒有來源,那麼刪除的3萬多字元里有大量第三方可靠來源內容,這與小作品方針也不符吧?不是說拿個「小作品」就可任意開鍘的。維基準天使-詩琳童留言2021年2月3日 (三) 05:12 (UTC)
違反了WP:POV方針因此小作品化,並不是因為條目是小作品才刪除的這些內容。--Yining Chen留言|簽名2021年2月3日 (三) 06:09 (UTC)
(:)回應照您的說法,那豈不是任何條目,您認為不符合您認為的中立,就可以以「小作品化」為名,刪除所有可靠來源?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3日 (三) 08:31 (UTC)
(!)意見--Yining Chen,您的說法, 至少是誤解了方針,甚至可能涉嫌「WP:遊戲維基規則」。那個刪除討論,「根本沒有表決」是否要小作品化。其次,中立性,是要看 第三方可靠來源的分布情況,您認為不符合您認為的中立,可以找第三方可靠來源加入,而非以此理由整個小作品化。您以「中立性」為由小作品化,跟您說的存廢討論程序根本不符;如果中立性不能因此廢除條目,當然也不可因此「被小作品化」,否則形同架空了編輯方針與支柱。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3日 (三) 06:18 (UTC)
(?)疑問--DavidHuai999, Yining Chen兩位好,關於兩位的看法,在下補充如下:
  1. 這條目已經存在很多年。尤其可疑的是,8月10日提起存廢討論,依照程序應該走好幾天,讓社群用戶有機會討論;提刪的用戶,卻在8月10日同一天,就整個「小作品化」;接著就以「請求理由消失」關閉討論。---這種作法,讓社群用戶失去討論機會。
  2. 刪除方針[5]的「小作品化」,是「刪除之外的選擇」,應該是這條目,要刪除的狀況,考慮有關注度保留,才小作品化,進行「明顯違反非原創研究、中立的觀點、可供查證等方針,此時可將條目中大部分或全部(違反方針的)內容移除或替換,使之滿足相關方針。」這一條目,根本沒有走存廢討論的合理討論期間,存廢討論只進行5-6小時,就被處理掉,相當可疑。
  3. 而且,關閉討論的,也並不是管理員,而是個別用戶。沒有合理的討論期間、沒有管理員的參與,程序不合理,架空社群最重要的討論,形成濫用方針。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3日 (三) 06:28 (UTC)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3日 (三) 06:25 (UTC)
口口聲聲說第三方可靠來源,但正是你這些所謂的「第三方可靠來源」導致條目立場偏向一方。這並不是添加更多來源就能解決的問題。對於頑疾就得根治。維基不是新聞收集處,隨便一個消息來源就能往上填的。總有刁民想刪除我的用戶頁留言2021年2月3日 (三) 13:43 (UTC)
(:)回應-維基當然不是新聞收集處,但條目是依照方針長期累積。刪除三萬多字元的理由,竟然一句所謂「不中立」,根本沒有具體討論與說理,這就不符合「明顯」的定義了;更何況、程序上、實質上,這樣的刪除,都是違反方針。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3日 (三) 15:54 (UTC)

2021年1月民主黨上台

關於「三退」條目

@Wetrace不顧此前已初步達成的共識,將頁面版本回退至此前被認定為不中立的版本,並聲稱該頁面「有大量可靠來源」,是中立的;因此希望在此對該頁面進行進一步討論。此前認定的不中立版本:Special:PermanentLink/64083550;經修改後,更加中立的版本:Special:PermanentLink/64083427。--Yining Chen留言|簽名2021年2月3日 (三) 02:46 (UTC)

  • 以不中立為由對其小作品化是不合理的操作。就算不中立,去掉觀點部分不就好了?為什麼事實部分也要刪除?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1年2月3日 (三) 06:11 (UTC)
    「經修改後,更加中立的版本」是「經刪減後減少非中立敘述的版本」。歷史和實施章節是宣傳稿風格,可以改寫或刪減。其他章節也可以中立化,似乎缺乏大幅刪減的必要性。不中立掛{{POV}}、{{Primarysources}}就好。--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3日 (三) 18:22 (UTC)
  • 我對DavidHuai1999的詭異主張表示遺憾。那不是正常的溝通態度。在客棧討論問題是看看各種方法哪裡可取,但他一如既往地除了正當化自己的做法以外什麼都不做,顯然是無意達成共識的。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1年2月4日 (四) 01:37 (UTC)
    • 我對UjuiUjuMandan的詭異主張表示遺憾。那不是正常的溝通態度。在客棧討論問題是看看各種方法哪裡可取,但他一如既往地除了正當化自己的做法以外什麼都不做,顯然是無意達成共識的。--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2月4日 (四) 05:21 (UTC)
  • 同上上,除了把大紀元此類不太可靠的來源的內容作為事實的問題以外,其它內容未見明顯違反NPOV之處。有可靠來源,但敘述不太中立的內容可以改寫,也可以掛{{POV-statement}}或{{POV-section}},來源問題可以在對應來源掛{{psi}}。之前的存廢討論在沒有明確指出條目中違反NPOV之處時就移除條目中大量有來源的內容,將條目「小作品化」,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舉動,現在顯然不能做為社群共識的依據。——BlackShadowG留言維基百科20歲生日快樂! 2021年2月4日 (四) 03:25 (UTC)
  • @YFdyh000BlackShadowG:小作品化版本是去年8月存廢討論之後穩定下來的,敝人與@Yining Chen則是根據討論共識和方針指引,協助恢復至穩定版本。條目內容問題可以和當時根據小作品化方針改善條目的@GZWDer討論。--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2月4日 (四) 05:21 (UTC)
    很多內容改善後可保留,刪除內容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如果自己無法解決,掛維護模板也是可以考慮的。--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4日 (四) 05:27 (UTC)
    假定善意,推測DavidHuai1999是邏輯不大好。發起討論當然是要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而您一直在說你的辦法有道理,對共識毫無幫助。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1年2月4日 (四) 08:44 (UTC)
    假定善意,推測UjuiUjuMandan是邏輯不太好。我不是討論發起人,我只是恰好過來發表我的看法。--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2月5日 (五) 14:59 (UTC)
  • 即使有可靠的來源,但只對事實的部分進行說明是否也是一種違反WP:NPOV的行為?而條目過長,如進行修改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可以從編輯記錄和討論頁看出該條目已有多年的爭議,但始終無人修改。因此本人認為刪除不中立的內容應是合理的。不能因為「先到先得」就將不中立內容置之不理,僅靠懸掛維護模板解決問題。--Yining Chen留言|簽名2021年2月4日 (四) 06:15 (UTC)
    您說的應該是第一手的新聞稿內容,那應該適度刪減、簡單描述或者放棄(如果非常不可靠)。而「國際關注」等部分是有可靠來源的,敘述可中立化。--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4日 (四) 06:32 (UTC)
    參閱了頁面存廢討論的記錄,在此次存廢討論中,僅一人表示需要(◇)刪後重建,一人表示需要(○)保留,隨後Steven Sun就將條目小作品化,隨後關閉了存廢討論,此次討論明顯沒有社群的足夠參與,其結果顯然不能代表社群的初步共識,同時,根據WP:CON共識是可以改變的,過去的共識可被挑戰,也並非必須遵守。。且移除的大量內容大部分均有來源支持,且移除者亦沒有說明遭到移除的內容到底哪裡違反了中立性方針,無故移除有來源支持的內容無異於內容審查。基於上述原因,我已將條目恢復到內容被大量移除前的版本並懸掛上了中立性模板。至於條目中的不中立內容,請各位在此逐一進行討論並進行適當處理。--BlackShadowG留言維基百科20歲生日快樂! 2021年2月5日 (五) 11:24 (UTC)
    澄清一下,@GZWDer根據WP:STUBIFY對條目作出小作品化改善,@Steven Sun在存廢討論告知條目已改善,@MintCandy(Rowingbohe)則是表示「刪後重建」的用戶,在條目小作品化改善後以「請求理由消失」保留條目並關閉討論。--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2月5日 (五) 14:59 (UTC)
    然而之前的討論中,在對條目小作品化前並沒有徵求社群的廣泛意見,因此,這次討論依然不能很好地反映社群共識。同時,根據WP:CON共識是可以改變的,過去的共識可被挑戰,也並非必須遵守。,現在已有充分的理由對共識構成了挑戰。另,恢復後的條目我已經對其中的少量不當用詞進行了中立化處理,如果各位認為條目還存在別的中立性或其它問題也可以在此提出或自行修正。這種無意義的政治性議題,我也沒興趣再參與了。——BlackShadowG留言維基百科20歲生日快樂! 2021年2月5日 (五) 15:50 (UTC)
Wetrace轉貼過來條目討論頁之前發表的意見。來看看之前這次離奇的 存廢討論[6]
(!)意見--Yining Chen,您的說法, 至少是誤解了方針,甚至可能涉嫌「WP:遊戲維基規則」。那個刪除討論,「根本沒有表決」是否要小作品化。其次,中立性,是要看 第三方可靠來源的分布情況,您認為不符合您認為的中立,可以找第三方可靠來源加入,而非以此理由整個小作品化。您以「中立性」為由小作品化,跟您說的存廢討論程序根本不符;如果中立性不能因此廢除條目,當然也不可因此「被小作品化」,否則形同架空了編輯方針與支柱。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3日 (三) 06:18 (UTC)
(?)疑問--DavidHuai999, Yining Chen兩位好,關於兩位的看法,在下補充如下:
  1. 這條目已經存在很多年。尤其可疑的是,8月10日提起存廢討論,依照程序應該走好幾天,讓社群用戶有機會討論;提刪的用戶,卻在8月10日同一天,就整個「小作品化」;接著就以「請求理由消失」關閉討論。---這種作法,讓社群用戶失去討論機會。
  2. 刪除方針[7]的「小作品化」,是「刪除之外的選擇」,應該是這條目,要刪除的狀況,考慮有關注度保留,才小作品化,進行「明顯違反非原創研究、中立的觀點、可供查證等方針,此時可將條目中大部分或全部(違反方針的)內容移除或替換,使之滿足相關方針。」這一條目,根本沒有走存廢討論的合理討論期間,存廢討論只進行5-6小時,就被處理掉,相當可疑。
  3. 而且,關閉討論的,也並不是管理員,而是個別用戶。沒有合理的討論期間、沒有管理員的參與,程序不合理,架空社群最重要的討論,形成濫用方針。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3日 (三) 06:28 (UTC)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3日 (三) 06:25 (UTC)
小作品化WP:刪除方針中「刪除之外的其他選擇」,任何用戶都可以將條目中大部分或全部(違反方針的)內容移除或替換,使之滿足相關方針。雖然提到管理員以「允許改善後保留」結案,但這其實是管理員結案的做法,沒有要求只能由管理員結案。據WP:CLOSEAFD,非管理員亦可關閉存廢討論。該指引也提到,共識相當明顯的情形(eg.快速保留、快速刪除,或已轉交侵權、請求理由已消失)可以提前關閉討論。根據討論情況,條目在小作品話改善後,有明顯的保留條目共識,也沒有用戶對小作品化提出任何異議。--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2月6日 (六) 05:03 (UTC)
那麼現在不是有異議了嗎。--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7日 (日) 03:28 (UTC)
根據WP:CLOSEAFD,如果對存廢討論結果有異議,請移步至WP:DRV提出。--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2月7日 (日) 05:17 (UTC)
前提是AFD結果有共識。以及共識可以改變,現在顯然小作品化沒有共識。--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7日 (日) 05:24 (UTC)
(!)意見-
  1. 情況很清楚的是,之前的所謂討論,竟然只在「幾個小時內,從開啟到關閉」(一般的討論從掛上模板、進入存廢討論,會跑相當多天。),根本無法讓社群有合理的討論、甚至被發現的機會。如果這樣能行,'這種作法,將成為繞過方針、變相審查言論的方法。'可能涉嫌「WP:遊戲維基規則」
  2. 刪除3.5萬字元幾乎整個條目,刪除的用戶,並未具體指出哪個來源、哪個部分是有問題的,而幾乎全部刪除。關於中立性,應該是去找第三方可靠來源來加入,而不是無合理理由就刪除其它。
  3. 如果這種變相刪除法能進行,那麼,一個主要對A不利的議題與事實事件,可能因為第三方可靠來源與事實都對A不利,條目看起來,就「不中立」?那就用這種方法變相刪除了?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19日 (五) 00:32 (UTC)

(※)注意: 討論於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續)關於「三退」條目。「小作品化」成為「無理由變相刪除條目」的漏洞?繼續,請不要再操作以免兩邊重複。謝謝--MINQI留言2021年2月23日 (二) 11:28 (UTC)

(*)提醒-樓上MINQI您好,請勿再[8],已經提醒過「刪除他人留言」作法是維基百科社群的大忌。此討論並未限制繼續留言討論。依據WP:破壞方針:「破壞他人留言:擅自刪除或修改別人在討論頁中有簽名的留言及評語,歪曲其意思。除了含有人身攻擊或侵權的討論留言我們需要將其刪除外,請尊重任何一位維基人在維基百科討論中的意見。」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28日 (日) 02:19 (UTC)
(*)提醒Wetrace閣下,您好。在下已明確說明刪除理由,此理由合理正當。且在下貼出新討論鏈接以邀請閣下及其他後續希望討論編者於新討論發布意見。閣下依舊如此提醒恐怕違反WP:AGF。閣下已於新討論繼續討論(且該討論由閣下在客棧開啟),且在下並非主動刪除閣下意見而是回退另一閣下的回退並做出說明,閣下現在突然拋出如此觀點,難免WP:GAME之嫌疑--MINQI留言2021年2月28日 (日) 07:37 (UTC)

(續)關於「三退」條目。「小作品化」成為「無理由變相刪除條目」的漏洞?

(*)提醒-用戶DavidHuai1999以「討論已存檔,請勿編輯」[9]為由,回退刪除在下於條目討論頁的留言。那麼,在下只好再把這個討論,拉回客棧繼續討論。這一個討論,之前被機器人從客棧搬遷到條目討論區(議題爭議狀態還在持續中,因為幾天沒有再留言);這並不代表 後續不能繼續在條目區討論,在下於是接續做了討論的再總結,卻被DavidHuai1999回退。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19日 (五) 14:20 (UTC)

在下被刪除的留言,轉貼於此。副知相關參與討論者@YFdyh000BlackShadowGYining ChenMintCandy:,在客棧繼續討論

(!)意見-
  1. 情況很清楚的是,之前的所謂討論,竟然只在「幾個小時內,從開啟到關閉」(一般的討論從掛上模板、進入存廢討論,會跑相當多天。),根本無法讓社群有合理的討論、甚至被發現的機會。如果這樣作法能行,'這種作法,將恐被被利用成為繞過方針、變相審查言論的方法。'可能涉嫌「WP:遊戲維基規則」
  2. 刪除3.5萬字元幾乎整個條目,刪除的用戶,並未具體指出哪個來源、哪個部分是有問題的,而幾乎全部刪除。關於中立性,應該是去找第三方可靠來源來加入,而不是無合理理由就刪除其它。
  3. 如果這種變相刪除法能進行,那麼客觀上將形成可被利用的漏洞。例如,一個主要對A不利的議題與事實事件,可能因為第三方可靠來源與事實都對A不利,條目從A的角度看起來,就「不中立」?那就用這種方法變相刪除了?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19日 (五) 00:32 (UTC)
(*)提醒-在下上述於條目討論頁的留言第一次被移除[10],其他用戶認為不妥而恢復後,又一次被另位用戶移除[11](該用戶又自己留言)。之前已經提醒過「刪除他人留言」作法是維基百科社群的大忌。這類討論並未限制繼續留言討論。依據WP:破壞方針:「破壞他人留言:擅自刪除或修改別人在討論頁中有簽名的留言及評語,歪曲其意思。除了含有人身攻擊或侵權的討論留言我們需要將其刪除外,請尊重任何一位維基人在維基百科討論中的意見。」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28日 (日) 02:29 (UTC)
(:)回應-
  1. 一組討論,只是從客棧被機器人移回條目討論頁,並不意味不能繼續發言。您擅自刪除他人發言,相當不當,這在維基百科是大忌
  2. 前面的討論過了天數被歸檔,那您為何一直沒有回應其他用戶的提示?多位用戶都表達提醒「小作品化,並無共識」,在下之前也留言說明主要問題,但您仍然沒有具體回應。而且,您所謂提出「小作品化」方針,是為了「避免條目被整個刪除」,但實際上這個條目根本沒有要被刪除(有人提刪,不代表會通過)、也沒有走完合理正常的程序,因此「條目不會被刪除」,也就根本沒有「被小作品化,已保留條目」的需要。
  3. 反而是,您刪除3萬多字元所謂「小作品化」,形同「實質刪除條目」。況且,您幾乎從頭到尾、經過這麼長時間、經過多位用戶討論提問,您仍未說明:刪除3萬多字元的實質理由,究竟哪些內容,具體怎樣違反方針。這樣的作法,無論您主觀上怎麼想,但客觀上恐怕架空多項方針,例如刪除方針、可供查證方針、可靠來源方針。
  4. 在您這樣都未交代情況下,您卻聲稱在下「擾亂、遊戲維基規則」,這實在非常奇怪。您「不說明具體理由刪除3.5萬字元、幾乎廢掉條目」的作法,比較可能被疑慮構成「遊戲維基規則」。您刪除在下在討論區留言的作法,比較可能被疑慮涉及「擾亂」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20日 (六) 01:40 (UTC)
Wetrace歪曲事實、惡意推定,遊戲方針與指引使用,遊戲共識形成程序。--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2月20日 (六) 03:13 (UTC)
(:)回應-(1)在下沒有歪曲事實,更沒有惡意推定;您認為哪裡構成,就請基於事實具體分析,希望別給在下扣帽子。在下就是一直「善意推定」、跟著討論很久,但經過這麼長時間,您沒有實質的回應,被刪除的可靠來源內容;三退條目,從「被提刪、被刪除3萬多字元所謂小作品化、5小時從提刪到關閉討論」,多位用戶也在客棧都已經提出了問題。(2)就請您具體說明刪除的3萬多字元內容[12],一筆一筆的說,哪裡違反方針不能存在?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20日 (六) 03:18 (UTC)
現詳細說明Wetrace上述行為:
  1. 歪曲事實:Wetrace聲稱敝人刪除文字、沒有實質回應;事實是,小作品化版本在去年8月存廢討論後就穩定下來,敝人協助回退到穩定版本,在客棧發表看法時也有回應少數用戶的質疑。
  2. 惡意推定:包括敝人在內的一些用戶已經解釋小作品化其實是存廢討論中保留條目的方式,Wetrace沒有做到「假定他們的行為是為了改善維基百科而不是傷害它」。
  3. 遊戲方針與指引使用:試圖強行曲解方針,無視社群慣用標準。
  4. 遊戲共識形成程序:故意拖延或冗長辯論,拖到討論存檔後再編輯存檔的討論繼續發言。
  5. 遊戲對擾亂行為的制裁:歪曲解讀其他編者的行為。對應第1、2點。
--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2月20日 (六) 04:03 (UTC)
(:)回應-DavidHuai1999您好,您以上仍然並未「詳細說明」,在形式上繼續繞、堅持己見;沒有實質回應。
  1. 您仍然抓著去年那個所謂存廢討論,「去年8月未完成的存廢討論--從提刪 到用戶自行關閉討論 僅5小時」,就以「小作品化」理由刪除3萬多字元,幾乎全部刪除內容,條目變相淘空;這根本不是您所說的「社群慣用標準」。已經經過在下等人一再討論,多位用戶也質疑您對規則的解釋不當,但您仍然堅持。「曲解方針」的人,並非在下,「無視社群慣用標準」也非在下。
    1. 來看您提出的遊戲共識形成程序--反覆強推某一明顯不被社群共識接受的觀點,事實上阻礙了基於方針能形成的解決方案。 (上面您所謂「存廢討論」,多位用戶都提出質疑;後續您沒有繼續回應,於是討論串被機器人移去條目討論頁。)
    2. 再來看方針中寫的濫用程序:有意識使用由某些方針所規定的、社群贊同的程序,用以推進明顯非方針原意的目的。----我們先不談用戶主觀出發點,我們就談客觀上發生的現象,如果「5小時未完成的存廢討論」,可以繞過方針,以「自認不中立」理由,刪除幾乎全部可靠來源內容變成「小作品」、也不用實質討論內容了,這很讓人擔憂架空多個方針本意?程序與條目都被損害了。
  2. 經過這麼長時間討論,您仍沒具體說明,被刪除的3萬多字元究竟違背哪些方針;在下是就客觀上的作法分析問題,而且「善意推定」並不是「視為善意」。
  3. 您說在下「故意拖延或冗長辯論,拖到討論存檔後再編輯存檔的討論繼續發言」。---這可能反映您(1)違反善意推定、惡意看待他人。(2)沒有回應討論中提問的人,是您。(3)您對規則理解有誤,且刪除他人留言。實際上,客棧的條目討論,即便搬移到「條目本身討論頁」,仍可繼續討論。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20日 (六) 04:22 (UTC)
敝人強調的觀點基於方針指引和社群共識,即使它不被少數用戶完全認同。反觀Wetrace,該用戶長期習慣於反覆強推某一明顯不被社群共識接受的觀點,事實上阻礙了基於方針能形成的解決方案。--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2月20日 (六) 04:51 (UTC)
(:)回應-您仍然沒有基於方針來具體說明,「那個開啟到關閉5小時的討論」、還有「被刪除的3萬多字元可靠來源」。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20日 (六) 04:55 (UTC)
Wetrace通過歪曲事實、惡意推定的方式歪曲解讀其他編者的行為,讓他們看起來是無理取鬧、行為不端或罪有應得的。--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2月20日 (六) 05:43 (UTC)

排版很亂,下方很像是當前討論(至少應放在上面、摺疊),我先刪減了。繼續討論很簡單,條目討論頁新開一節或子節就好,移除他人留言不是首選,@DavidHuai1999Wetrace。我沒收到Ping。請各位重新發表條目內容的問題,而非留言存檔的問題,混在一起很難讀。--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20日 (六) 04:44 (UTC)

謝謝YFdyh000的建議,您提到的 用折疊、或貼回上方,都是挺好方式,讓查閱脈絡較完整。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20日 (六) 04:48 (UTC)
@Wetrace:我希望在此闡明自己的觀點:該條目的存廢討論程序沒有違反現行方針,一名用戶提出了對條目進行修改,修改後,原提刪者(即本人)和其他用戶均認為該條目已不符合原提刪理由,因此依照WP:SK#1對該條目進行快速保留,該程序無任何問題。並非為某些用戶所稱「繞過方針」,「涉嫌遊戲維基」。而刪除30000字節的理由,根據WP:DUEWP:BALANCE,只有在描寫兩方面事物時比例平衡,才能足夠中立。我剛剛就該條目以往版本進行檢查,全篇沒有任何一處文字反對「三退」,也就是,反對「三退」的文字在本文中所占比例為0。這難道就是「平衡」?對於此條目,若編者無充裕時間,添加30000字節有關反對「三退」的文字幾乎不可能,因此為使其符合維基百科核心方針之一的WP:POV,對其進行小作品化。按照某些用戶的說法,難道這也變成了「變相刪除條目」,「利用方針漏洞」?--Yining Chen留言|簽名2021年2月20日 (六) 09:45 (UTC)
除非相關內容是明顯的宣傳,不然我反對「小作品化」來解決中立問題。如果條目只有正面沒有負面就需要刪減,有大量條目符合該條件。削減宣傳成分並加掛{{pov}}應該更優先考慮,而不是有效內容一刀切使其達到所謂中立。--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20日 (六) 11:23 (UTC)
(:)回應-Yining Chen您好,
  1. 幾乎把整個條目刪除的作法,是很有問題的;此外,增訂小作品方針的善意初衷,是「條目會被刪除的情況下,進行保留」。但是,第一,該條目並不會被刪除、達不到被刪除的標準;第二,即便是「刪除」程序,都要經過多長時間的投票討論,而且管理員不是只看票數,還要考量方針與合理性。然而,這一個案「從提刪、到關閉討論僅5小時」,卻能刪除掉幾乎全部條目,卻不去依照編輯原則,對具體內文提出疑問。
  2. 實際上原條目中是有批評內容的。中立性,是反映第三方可靠來源。如果您對內容是否中立有看法,您可以提出第三方可靠來源編輯與討論。否則,維基百科任何條目,只要「不符合誰認定的中立」,就走所謂「提刪,加上小作品化方針,幾個小時自己關閉討論,聲稱達成共識,所有人必須遵循」,這種流程,那維基百科大量條目都可以「被小作品之名」,行「刪光之實」,甚至客觀上恐怕被利用達成言論審查。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20日 (六) 12:46 (UTC)
(:)回應原條目有批評性?閣下指的是大家新修改前還是修改後的?就算修改後,原條目依舊含有大量宣傳性內容。Wikipedia:維基百科不是什麼#維基百科不是宣傳工具很明確地指出:「請勿於維基百科:1.作任何遊說、宣傳或招攬,包括商業、政治、科學、宗教、國家、體育或其他性質。條目當然可以客觀地描述某人或事物,但必須符合中立觀點。如有觀點或意見希望得到其他人支持,請移駕至個人博客或論壇。2.發表評論。雖然有些話題,尤其涉及時事或政治,會教人情緒高漲及想談論評價,不過維基百科並非合適場所。條目篇幅分布必須平衡,撰文角度有理,不失中立,尤其是新聞動態。而且,短時間內會過時的題材並不適合維基百科,編者當多加留意。」--MINQI留言2021年2月20日 (六) 13:50 (UTC)
(:)回應-MINQI您好,(1)被刪除3萬多字元前,就有批評與負面內容了。(2)「宣傳內容」怎麼定義?那就一一討論。而不是幾句話就全部刪掉。客棧之前討論時,也有用戶質疑,評論內容被刪除、事實內容也都被大量刪除。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21日 (日) 04:36 (UTC)
(:)回應:1.在下沒看到合理比例的批評負面內容。甚至連部分造假內容(十佳律師造假、孟偉哉老先生被造謠)也未正確標識或指正。明顯違背「條目篇幅分布必須平衡,撰文角度有理」。2.請問既然閣下都不清楚如何定義「宣傳內容」, 那麼閣下如何加入觀點非宣傳內容甚至確立中立?「宣傳」:任何產品,服務或公司的為提高公眾可見度或知名度所使用的方式;它也可能指訊息從其來源到大眾的轉移。「公開聲明三退的部分名人」(名人效應)、評價中的李洪志自我言論、學者和民主人士段落明顯屬於遊說、宣傳(明顯違背中立觀點,且還沒論來源大多來自不可靠媒體:大紀元、明慧網、北京之春)全文約80%為觀點,這不是變宣傳甚至輿論陣地?3.什麼是事實內容也都被大量刪除?請問閣下是否分清事實與觀點?說過的話是觀點,說這話是事實,不能因為說過這話所以這話是事實吧?--MINQI留言2021年2月21日 (日) 09:31 (UTC)
(:)回應--MINQI您好,
  1. 您可以自行尋找第三方可靠來源添加編輯,而不是全部刪除。此外,您認為「合理比例的批評負面」,多少是合理比例?要統一套用在所有維基百科條目嗎?
  2. 您所謂「部分造假內容(十佳律師造假、孟偉哉老先生被造謠)」,是「誰定義造假」呢?您可以透過第三方可靠來源加上,讓讀者一起看到。實際上在下剛剛看到,您之前加上去了,那就來討論事實如何、討論您添加的來源是否可靠,為何要刪除全部呢?這也就說明了,條目應該透過可靠來源編輯與交流討論,而不是無具體理由變相幾乎全部刪除。
  3. 關於您所謂「宣傳」,您若認為部分涉及「宣傳」問題,可以在條目討論頁提出斟酌、部分調整、彼此交流,但怎麼會是這個條目幾乎全部刪除呢?第三方可靠來源,民主人士與學者的評價看法,怎麼就是您認為的「遊說」了?照這個標準,所有條目都不能放正負內容,否則就是「遊說、反遊說」?
  4. 您所謂「來源大多來自不可靠媒體:大紀元、明慧網、北京之春」。這說法根本不符合事實,條目3萬多字元有大量的第三方可靠來源,都被所謂「小作品化」刪除了。
    1. 其次,依據WP:可靠來源#自行出版物與可疑來源作為其本身內容來源,在方針規定的一些情況下,是可以少量使用與退黨相關的大紀元。
    2. 再者,條目被加上了許多中共610辦公室相關的凱風網,這顯著不是第三方可靠來源。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28日 (日) 02:05 (UTC)
(:)回應
  1. 是可以添加,但請問添加了就平衡了麼?這種爭議巨大的無論如何都需要40%至50%的相對觀點吧?請問,您認為「合理比例的批評負面」,多少是合理比例?另,請閣下列出之前原文的負面內容及比例。
  2. 所謂「部分造假內容(十佳律師造假、孟偉哉老先生被造謠)」不是所謂而是基於事實的內容,我列出的來源已充分證明。我添加的內容可靠,不代表閣下認為可靠(閣下不所謂麼),且請問閣下因此要求加入不可靠內容合理麼?請問閣下因存在不合閣下的可靠內容存在而要求加入大量與之相對爭議內容合理麼?要不是在下添加原文段落合理可靠麼?
  3. 「「來源大多來自不可靠媒體:大紀元、明慧網、北京之春」說法根本不符合事實」是閣下觀點。閣下而且在斷章取義,在下說的是「公開聲明三退的部分名人」(名人效應)、評價中的李洪志自我言論、學者和民主人士段落大部分來自於這些媒體。
  4. 「宣傳」是事實性行為,閣下不要因自身價值觀而強行解釋。現在那麼就按閣下見解解釋,什麼能稱為「宣傳」?所謂的「第三方可靠來源」,請閣下說明如何可靠並列出對應的社群共識。請閣下解釋何種才能被稱為「遊說」。
  1. 可以少量使用。請問60%以上是少量麼?
  2. 請列出在下添加的凱風網內容並查看該內容原始來源並列出。

小作品化說白了是針對巨大爭議內容並不讓條目刪除的最後手段。當然可以不斷加入雙方爭議內容如維吾爾族種族滅絕等條目。但因此大家專注於此,合理麼?大家編輯維基的目的、初衷是什麼?我想肯定不是作為攻擊不同政體、搶奪輿論陣地吧(當然不排除有部分編者,畢竟異見者也是申請政治避難的理由,這裡可能非善意推定)?現在大家都在專注於平衡這些巨大爭議甚至不惜加入大量所謂可靠來源的事實性(看起來像事實)的觀點,為了什麼?小作品化更像是妥協,就巨大爭議內容擱置,只中立介紹發生的事與物的內容(讓事實自己說話——POV方針條目)--MINQI留言2021年2月28日 (日) 09:22 (UTC)

您認為整個刪除程序是否有問題?哪一步違反了WP:SK#1WP:AFD是否規定「只允許管理員關閉討論」?另外,您從該條目過去版本中能找出8000字節(約占全文24%)所謂「批評內容」嗎?如果反對內容在全文沒有占比,那麼我相信任何一個人都會說這是不中立的。這難道是「不符合誰認定的中立」嗎?--Yining Chen留言|簽名2021年2月20日 (六) 15:20 (UTC)
(:)回應-(1)YiningChen您好,五個小時的未完成所謂存廢討論(詳如前述),以及程序的進行,不符合方針的本意,在下在上面已經說的很清楚。其他用戶之前客棧討論也說明,共識跟異議的關係。(2)反對的內容,有意見的用戶若看到,可以閱讀第三方可靠來源來編輯增添,而不是以比重為由,刪掉幾乎整個條目。依照這種作法與定義行之,客觀上,恐怕維基百科上大量條目都可以「被小作品之名,實質淘空刪除」了。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21日 (日) 04:36 (UTC)
為何要讓讀者來為文章的不中立負責任?現階段條目是否仍保留了主要內容?刪去的內容在使文章中立的前提下並未影響文章的可讀性。您反覆圍繞幾個從根本上就不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是否可以被認為是在遊戲維基規則?--Yining Chen留言|簽名2021年3月1日 (一) 09:45 (UTC)
@Yining Chen:「…… 如果反對內容在全文沒有占比,那麼我相信任何一個人都會說這是不中立的」相當於「如果一本傳記中的負面記載不超過20%,那麼我相信這本傳記是不中立的」。條目不會因刪減了正面或負面描述而更加完善,只是讓條目更無用了而已。違反方針幾乎是底線,不違反方針不等於行為恰當,也不等於行為有共識支持,這似乎在WP:GAME。--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21日 (日) 04:50 (UTC)
實際上,負面內容根本並非「全文沒有佔比」,而且多名用戶都添加過負面內容,這都是要回歸方針WP:可靠來源、WP:可供查證。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2月28日 (日) 02:21 (UTC)
請您現在舉出一例原文中的負面內容。--Yining Chen留言|簽名2021年2月28日 (日) 04:13 (UTC)

以「小作品化」為由移除條目中大量有來源支持的內容,這已無異於內容審查,並違反WP:GAME。如果條目中真正存在語句不中立的問題,可以用{{不中立語句}}標註問題所在並指明該如何修改,而不是在未指出不中立之處前就大量刪除內容。——BlackShadowG留言維基百科20歲生日快樂! 2021年2月24日 (三) 10:48 (UTC)

平心而論,那些被移除的內容確實不怎麼樣,來源和格式等均有一定的問題,因此我認為無須執著於還原這些內容,而是應該直接重寫。--AT 2021年3月1日 (一) 10:51 (UTC)
重寫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目前的問題應該先得到解決,這個方針的漏洞必須先補上,否則將來編者仍然能像這次一樣,僅經過幾個小時的沒有明確共識的存廢討論就以「小作品化」為由大量刪除條目內容以審查觀點。——BlackShadowG留言維基百科20歲生日快樂! 2021年3月6日 (六) 01:03 (UTC)
(1)此條目後來有許多用戶參與編輯添加,一些格式等可能不適合需要修整,可以以既有的第三方可靠來源資料整理。(2)核心問題之一,是上面用戶也關切的疑慮---「漏洞必須先補上,否則將來編者仍然能像這次一樣,僅經過幾個小時的沒有明確共識的存廢討論就以「小作品化」為由大量刪除條目內容」---客觀上出現恐怕審查觀點的現象。(3)實際上,本案部分用戶幾小時所謂的「存廢到小作品化」討論,效力與程序都有問題,對方針的詮釋大有問題。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3月9日 (二) 12:55 (UTC)
您認為這是一個「方針 漏洞 」嗎?您在指哪個方針?WP:DP還是WP:CLOSEAFD?或者您指的是WP:NPOV?條目的問題,為何要與「方針的漏洞」聯繫起來?您反覆提到「審查」這個詞語,並進行惡意推定,顯然違反了WP:AGF。而您仍在反覆圍繞幾個根本不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使討論中心模糊,違反了WP:GAME。而您避開這些個人存在的問題,只顧反覆強調「方針漏洞」,只能讓您的言論顯得更加不可信。--Yining Chen留言|簽名2021年3月9日 (二) 13:29 (UTC)
(:)回應-Yining Chen您好,(1)關於漏洞疑慮,在下前面已經寫的很清楚,也有其他用戶表達疑慮關切。(2)什麼是您所提的「個人存在的問題」?在下上面說的都很清楚了,在下沒有迴避什麼、也沒有惡意推定,在下點出問題一再詢問,沒獲得實質的回答,堅持幾乎刪除全條目的用戶一直繞在那5小時結束的「討論」,也因此其他用戶就討論這問題。因此,Yining Chen您若認為討論程序與可能漏洞問題,是「模糊問題」,那您指責的應該是「堅持幾乎刪除全條目、繞在那5小時結束的討論的用戶,而不該反過來、以不正確的因果關係指責其他回應者。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3月9日 (二) 14:37 (UTC)
您沒有在迴避問題?您是否對文章中具體的「反面內容」閉口不談?依照AGF,我假定您沒有在迴避問題,那您就是找不到相應的反面內容吧?既然是這樣,那您也承認文章的中立性問題,對它進行更改有什麼問題?而對於五小時的AFD,您自始至終也沒有指出它哪一點出現了問題,也沒有指出究竟哪裡出了漏洞。如果您認為大家對存廢討論的關注不夠,那您應該想辦法改進AFD,而不是對着一個完全符合流程的討論指出問題。--Yining Chen留言|簽名2021年3月10日 (三) 12:12 (UTC)
(:)回應-Yining Chen您好,(1)在下並非像您所說對反面內容閉口不談,前面有討論過。相對的,在下一再詢問,具體哪些內容不符合方針了,但一直沒有得到具體的回應。(2)在下沒有所謂「承認中立性問題」的問題,而是提醒,依據方針,如果您認為有中立性問題,應該是您要去搜尋第三方可靠來源去編寫、或者您掛上中立性模板並且在討論頁提出具體理由,而非「強制別人怎麼做,否則就要刪除其它內容」。(3)「5小時超短存廢討論與奇怪結論」的流程,是否「完全符合流程」?很有疑問,而當如果有用戶堅持這樣的流程跟結果,要拘束整個社群所有人,就顯然更有問題,形同架空了其它方針。以上,迴避問題的,並非在下。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3月11日 (四) 05:25 (UTC)
@Yining Chen:我似乎看不懂您的意思。5小時的存廢討論及處理方案從引發當前討論爭議看,顯然是不充分代表共識的,應視作無效的關閉和處理方案。「小作品化」同上,至少此案中不是共識下的處理方案。--YFdyh000留言2021年3月11日 (四) 07:13 (UTC)

以下為之前的討論

返回 "三退/存檔1"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