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討論:關注度 (運動員)/存檔一

足球員的關注度指引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現時WP:BIO對運動員的收錄準則為「廣為人知、獲得廣泛高度讚譽、具有特別出色表現的運動員。」本人認為這項準則過於簡單,而且依賴編者的主觀判斷。「廣為人知、獲得廣泛高度讚譽」也沒有說明是指世界層面、國家層面還是城市層面。目前中文維基百科足球員的條目數量極多,顯然有大量球員未符合以上收錄標準。我提議為足球員訂立更客觀的標準,例如:

  1. 是否曾入選國家隊?(是否包括U16/17/18/19/20/21?)
  2. 對不同地區的處理是否一視同仁?(例如每位巴西國家足球隊的球員都有一定的關注度,但老撾國家足球隊則不一定。)
  3. 是否曾參與頂級/二級/三級聯賽?
  4. 對不同地區的聯賽的處理是否一視同仁?(例如英格蘭足球冠軍聯賽香港甲組聯賽同為第二級別聯賽,但前者的重要性明顯較高。)
  5. 是否曾獲得重要的個人獎項?

另外亦可參見英維: Wikipedia:Notability_(sports)#Association_football英語Wikipedia:Notability_(sports)#Association_football

我認為同一套準則不能適用於所有運動,因此先以足球員來開始討論。日後再討論其他運動。 --英秀一心留言2019年10月15日 (二) 10:10 (UTC)

@英秀一心Itcfangye:法維的對應規則《fr:Wikipédia:Notoriété_dans_le_football》比英維更詳細,也更面面俱到,從球會到國家隊、從球員到教練幾乎無不涉及。如果要參考的話,我會強烈建議參考法維的規則。
以下是法維《WP:足球知名度指引》對閣下以上問題的回答:
  1. 大國家隊上過陣的球員可以收錄,僅僅為國青隊上過陣的球員則必須為第一/二/三類國家球員。
  2. 並非對所有國家一視同仁。國家/地區分為四類,想要更改某個國家的分類,就必須到足球工作組的咖啡廳發起討論。
  3. 國家/地區分類不同,所屬聯賽旗下球員/俱樂部的准入標準也不同。例如:
  • 第一類國家/地區:在這些國家的任何甲級聯賽出戰最少十場比賽,或在這些國家的任何乙級聯賽出戰最少30場比賽的球員,都可以收錄。累計三個賽季參加這些國家的丙/丁級聯賽而未能升級的球會,或者累計五個賽季參加第五/第六級聯賽而未能升級的球會,都可以收錄。第六級聯賽以下的球會不能收錄。
  • 第四類國家/地區:必須為這些國家的任意一支大國家隊上過陣(包括國際友誼賽)的球員才能收錄,僅僅為國青隊上過陣的球員不能收錄。球會必須參加這些國家的甲級聯賽最少一個賽季之後才能收錄,乙級和以下級別聯賽的球會不能收錄。
  1. 同理,並不對所有國家/地區的聯賽一視同仁,一切按照國家分類決定。
  2. 除第一類國家/地區的甲/乙級聯賽的賽季神射手以外,其他個人獎項不納入考慮。
若有其他疑問,我會盡力回答。【粵語文學大使殘陽孤俠#不考慮原文發音的還能叫譯名嗎?# 2019年10月16日 (三) 04:14 (UTC)
請留意bio是WP:N的下級標準。也就是說,就算不符合bio規定,只要符合通用關注度的話,就可以收錄。因此,如果要修訂bio的話,應該將重點放於收錄哪一些可能不符合通用關注度,但是屬於有需要的內容。換個角度來說,通過修訂反過來意圖刪除符合通用關注度,但是不符合bio的條目是不可能的,這一點要先說明清楚。—AT2019年10月16日 (三) 17:36 (UTC)

提議一些臨時規則

有兩位用戶都認為「為大國家隊上陣最少一場比賽」依然太寬鬆。因此本人準備了以下臨時規則,供各位討論。

以下規則基於法維對應規則起草,並且吸收了樓上用戶的意見。

《足球員關注度指引》草案

國家分類

分類 國家/地區
第一類 歐洲:德國、英格蘭、西班牙、法國、意大利

南美 :巴西

第二類 非洲:南非、阿爾及利亞、喀麥隆、科特迪瓦、埃及、摩洛哥、尼日利亞、塞內加爾、突尼斯。

北美:美國、墨西哥。

南美:阿根廷、智利、哥倫比亞、烏拉圭。

亞洲: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亞、南韓、日本。

歐洲: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克羅地亞、丹麥、蘇格蘭、希臘、匈牙利、以色列、挪威、尼德蘭、波蘭、俄羅斯、塞爾維亞、瑞典、瑞士、土耳其、烏克蘭。

第三類 非洲:安哥拉、貝寧、博茨瓦納、布基納法索、布隆迪、佛得角、中非、剛果(布)、剛果(金)、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加蓬、甘比亞、幾內亞比紹、赤道幾內亞、肯尼亞、利比里亞、利比亞、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里、毛里塔尼亞、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尼日爾、烏干達、盧旺達、塞拉利昂、索馬里、蘇丹、坦桑尼亞、乍得、多哥、贊比亞、津巴布韋。

北美: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古巴、危地馬拉、海地、洪都拉斯、牙買加、尼加拉瓜、巴拿馬、薩爾瓦多、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南美: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巴拉圭、秘魯、委內瑞拉。

亞洲:阿富汗、巴林、孟加拉國、柬埔寨、中華人民共和國、北朝鮮、阿聯酋、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拉克、伊朗、約旦、科威特、黎巴嫩、馬來西亞、阿曼、烏茲別克斯坦、巴基斯坦、菲律賓、卡塔爾、新加坡、敘利亞、中華臺北、塔吉克斯坦、泰國、土庫曼斯坦、越南、也門。

歐洲: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白俄羅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塞浦路斯、愛沙尼亞、芬蘭、格魯吉亞、愛爾蘭、北愛爾蘭、冰島、哈薩克斯坦、立陶宛、盧森堡、北馬其頓、摩爾多瓦、黑山、威爾士、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

大洋洲:新西蘭。

第四類 非洲:科摩羅、吉布提、留尼旺、萊索托、毛里求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爾、斯瓦士蘭、桑給巴爾、南蘇丹

北美: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庫拉索(原荷屬安的列斯)、阿魯巴、巴哈馬、巴巴多斯、伯利茲、百慕大、多米尼克、格林納達、瓜德羅普、圭亞那、法屬圭亞那、開曼群島、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美屬維爾京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馬提尼克、蒙特塞拉特、波多黎各、多明尼加、聖基茨和尼維斯、法屬聖馬丁、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荷屬聖馬丁、蘇里南、博奈爾

歐洲:安道爾、法羅群島、直布羅陀、科索沃、列支敦士登、馬爾他、聖馬力諾。

亞洲:不丹、緬甸、汶萊、關島、吉爾吉斯斯坦、老撾、澳門、馬爾代夫、蒙古、尼泊爾、巴勒斯坦、斯里蘭卡、東帝汶、北馬里亞納群島

大洋洲:斐濟、庫克群島、所羅門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巴布亞新幾內亞、薩摩亞、美屬薩摩亞、塔希提、湯加、瓦努阿圖、基里巴斯、紐埃、圖瓦盧

以下狀況援引WP:GNG

  • 既不是國際足聯成員,也不是任何大洲足聯成員的足球協會。
  • 已經解散且沒有法定繼承者的足球協會。

球員

球員准入規則如下表:

準則 國家/地區分類
第一類 第二類 第三類 第四類
大國家隊 為大國家隊出賽最少10場(包括首發和替補),
其中最少5場必須為非友誼賽
可以收錄
為國家預備隊/青年隊(U17及以上)
出賽最少10場(包括首發和替補),
其中最少5場必須為非友誼賽
必須符合WP:BIOWP:GNG,否則不能收錄
第一級職業聯賽 累計奪得兩次冠軍,或兩次稱為賽季最佳射手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第一級職業聯賽已累計出賽20場或以上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否則
不能收錄
第一級職業聯賽已累計出賽10場或以上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第二級職業聯賽 累計奪得兩次冠軍,或兩次稱為賽季最佳射手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第二級職業聯賽已出賽20場或以上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國內盃賽 曾奪得最少兩次冠軍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曾奪得最少兩次亞軍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國際賽事 曾參加大洲足聯冠軍聯賽(例如歐冠亞冠
(入選大名單但未上陣者不算)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 球員不分男女,一視同仁。
  • 以上「職業聯賽」及「國內盃賽」以管轄聯賽/盃賽的足協所屬的分類為準,而非以球員國籍所屬的分類為準。
  • 不能收錄(獨立成文)的球員可以加入《曾入選某國家隊/地區代表隊的球員列表》

足球變體(如室內足球、沙灘足球等)運動員的准入規則如下表:

變體 准入規則
沙灘足球 為大國家隊出賽最少10場。
室內足球
電動輪椅足球 限世界冠軍(包括世錦賽法語FIPFA冠軍和殘奧冠軍)。

俱樂部

俱樂部准入規則如下表:

國家/地區所屬分類 准入規則
第一類 累計最少在第一/第二級聯賽存在兩個賽季
或者
累計奪得最少兩次低級別(第六級或以上)聯賽冠軍
或者
累計最少在第三/第四級聯賽存在四個賽季
或者
累計最少在第五級/第六級聯賽存在六個賽季
第二類 累計最少在第一/第二級聯賽存在兩個賽季
或者
累計奪得最少兩次低級別(第四級或以上)聯賽冠軍
或者
累計最少在第三級聯賽存在四個賽季
或者
累計最少在第四級聯賽存在六個賽季
第三類 累計最少在第一/第二級聯賽存在兩個賽季
或者
累計奪得最少兩次第二級聯賽冠軍,但因故無法升級
或者
累計最少在第二級聯賽存在六個賽季
第四類 累計最少在第一/第二級聯賽存在兩個賽季
  • 若甲國足協俱樂部參加乙國足協管轄的聯賽,則以乙國所屬分類為準,而不以甲國所屬分類為準。例如:假設未來再有加拿大球隊參加美國USL冠軍聯賽,則以美國足協所屬的第二類作為基準,而不以加拿大足協所屬的第三類作為基準。因此這支新球隊只需要在USL冠軍聯賽累計存在兩個賽季即可收錄,而不需要等到累計兩次奪得USL冠軍聯賽冠軍。(不過老實說,自從去年渥太華暴怒差點喪失參賽資格之後,估計可預計的將來都不會再有加拿大球隊申請加入USL冠軍聯賽了。)

聯賽賽季

國家/地區所屬分類 准入規則
所有分類 只收錄已經累計存在超過兩個賽季的第一級聯賽的賽季

主教練

暫時只收錄主教練,不收錄從來沒當過主教練的助理教練,除非符合其他知名度規則。

主教練准入規則如下:

準則 國家/地區分類
第一類 第二類 第三類 第四類
國家隊 執教大國家隊最少10場比賽
其中最少5場必須為非友誼賽
可以收錄
執教國家預備隊/青年隊
(U17及以上)最少30場比賽
可以收錄
第一職業聯賽 累計奪得兩次冠軍
(常規賽冠軍或季後賽冠軍)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第一級職業聯賽已累計執教兩個賽季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第一級職業聯賽已累計執教一個賽季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第二級職業聯賽 累計奪得兩次冠軍
(常規賽冠軍或季後賽冠軍)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第二級職業聯賽已累計執教兩個賽季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國內盃賽 曾奪得最少兩次冠軍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曾奪得最少兩次亞軍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國際賽事 執教期間球隊曾入圍大洲足聯冠軍聯賽
(例如歐冠亞冠)累計最少兩次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
不能收錄

裁判員

以上。【粵語文學大使殘陽孤俠#不考慮原文發音的還能叫譯名嗎?# 2019年10月30日 (三) 08:06 (UTC)

討論區



  • @Erquanmen:至今沒有其他人就此發言。不如就暫時援引WP:GNG,容後再議,如何?具體如下:
現行條文

有些足協既不是國際足聯成員、也不是任何大洲足聯的成員(如摩納哥)。這些狀況另行商議。

提議條文

以下狀況暫時援引WP:GNG

  • 既不是國際足聯成員,也不是任何大洲足聯成員的足球協會。
  • 已經解散且沒有法定繼承者的足球協會。



  • 甲/乙/丙/丁級聯賽應寫作第一/二/三/四級聯賽,以避免跟英超/英甲、中超/中甲這種名稱混淆。另外,中文地區都屬於第三、第四類,按此標準可能很多既有條目都不夠格了,一律用「符合通用關注度」來判斷是否收錄,還是乾脆中文地區單拎出來搞個分類?(此處沒有要助長系統性偏見的意思)--Kezpe留言 2019年10月31日 (四) 07:21 (UTC)
  • 這個我也很為難,但目前最好的做法似乎就是通用關注度來判斷是否收錄了。那些已經有相當歷史的球隊,怎麼也不會缺可靠的二手來源吧?
    另一種做法是專門為中國大陸制定一個「第2.5類」,收錄累計最少在中甲聯賽存在四個賽季或者累計最少在中乙聯賽存在六個賽季的球隊,但不收錄任何從來沒進入過中超、中甲和中乙的業餘球隊。不過這樣港澳臺的用戶可能會不滿。【粵語文學大使殘陽孤俠#不考慮原文發音的還能叫譯名嗎?# 2019年11月2日 (六) 22:54 (UTC)
  • 不贊成針對中文地區另搞分類。過去的存廢討論好像在中文地區的足球員上好像也沒甚麼爭議,通用關注度已經足夠判斷是否收錄。--英秀一心留言2019年11月4日 (一) 04:39 (UTC)

  • 我覺得所謂「不能收錄」在字義上有問題。在足球員規定下,那些主題可能的確是「不能收錄」,但是如果滿足其他條件,例如符合通用關注度,那就沒有所謂「不能收錄」的情況出現。下級關注度主要是用於收錄一些通用關注度難以涵蓋但是在該主題內具備重要性的條目,而不是用來篩選出一些不應收錄的條目,甚至藉此反過來作出提刪。—AT2019年10月31日 (四) 08:06 (UTC)
同S君。「必須符合WP:BIO,否則不能收錄」等同架空GNG,不合常理。—AT2019年11月6日 (三) 16:56 (UTC)
@ATSanmosa蟲蟲飛:已更新。【粵語文學大使殘陽孤俠#不考慮原文發音的還能叫譯名嗎?# 2019年11月6日 (三) 18:15 (UTC)
暫時沒其他問題了。Sanmosa 災難固首發於荃灣 2019年11月6日 (三) 22:52 (UTC)

@ItcfangyeSanmosaATErquanmen英秀一心、@Kezpe蟲蟲飛:各位還有其他問題嗎?沒有的話我就公示了。【粵語文學大使殘陽孤俠#不考慮原文發音的還能叫譯名嗎?# 2019年11月9日 (六) 16:53 (UTC)

(!)意見:中文維基要獨立於法文維基,請刪去「暫時援引法維對應規則的國家分類(嚴格來說是足協分類)。」--蟲蟲飛♡♡→♡℃留言 2019年11月10日 (日) 02:11 (UTC)
(+)支持:謝謝修正﹗--蟲蟲飛♡♡→♡℃留言 2019年11月12日 (二) 01:29 (UTC)
@Cedric_tsan_cantonais:《通用關注度》以外的收錄標準只要提供證據就可以了,可以刪去這句:「不符合以上條件,但符合《維基百科:關注度 (組織與公司)》者,在第二/第三手來源充足的前提下,仍可收錄。」--蟲蟲飛♡♡→♡℃留言 2019年11月13日 (三) 13:36 (UTC)
@蟲蟲飛:已更新,但我覺得這句可刪可不刪。【粵語文學大使殘陽孤俠#不考慮原文發音的還能叫譯名嗎?# 2019年11月14日 (四) 23:18 (UTC)
@Cedric_tsan_cantonais:或者改為「不符合以上條件,但符合《維基百科:關注度 (組織與公司)》者,仍可收錄。」因為要與《維基百科:關注度 (組織與公司)》的指引保持一致性。--蟲蟲飛♡♡→♡℃留言 2019年11月15日 (五) 02:54 (UTC)
@蟲蟲飛:我覺得提及「在第二/第三手來源充足的前提下」與《維基百科:關注度 (組織與公司)》也並不衝突,因為「主要依賴於已出版且可靠的第二手來源」出自《WP:SECONDARY》,而《WP:SECONDARY》和《維基百科:關注度 (組織與公司)》並不衝突(不然的話就得對《維基百科:關注度 (組織與公司)》進行重大修改了)。閣下怎麼看?【粵語文學大使殘陽孤俠#不考慮原文發音的還能叫譯名嗎?# 2019年11月15日 (五) 22:23 (UTC)
@Cedric_tsan_cantonais:第二、三手來源,而且要可靠,其實就是《通用關注度》的收錄標準。現在由於政見分歧,通用關注度的爭議越來越大,很多主流大報紙也因為政見問題而被批評為「不可靠來源」,令關注度變成很大的爭議。通用關注度度以外的收錄標準就是為了收錄一些重要而且維基是需要的條目,如WP:NGEO,中英文維基都有大量根據WP:NGEO而收錄的城市條目,上面的來源都是一手來源,如果都改為二手來源,這些城市條目都要刪去。因此我非常不想通用關注度以外的收錄標準都捲入通用關注度的爭議。--蟲蟲飛♡♡→♡℃留言 2019年11月16日 (六) 00:25 (UTC)
@蟲蟲飛:原來如此,那還是不加回去吧,以免畫蛇添足,過猶不及。如果沒有人提出其他問題的話,過幾天我就公示。【粵語文學大使殘陽孤俠#不考慮原文發音的還能叫譯名嗎?# 2019年11月16日 (六) 04:08 (UTC)
@Cedric_tsan_cantonais:現在可以了,謝謝幫忙修訂指引﹗我覺得已經放了很多天,這兩天可以公示了。--蟲蟲飛♡♡→♡℃留言 2019年11月16日 (六) 04:40 (UTC)

公示

經過多日討論及修改,現將《足球員關注度指引》發佈公示,歡迎投票。

《足球員關注度指引》草案(公示版)

國家/地區分類

分類 國家/地區
第一類 歐洲:德國、英格蘭、西班牙、法國、意大利

南美 :巴西

第二類 非洲:南非、阿爾及利亞、喀麥隆、科特迪瓦、埃及、摩洛哥、尼日利亞、塞內加爾、突尼斯。

北美:美國、墨西哥。

南美:阿根廷、智利、哥倫比亞、烏拉圭。

亞洲: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亞、南韓、日本。

歐洲: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克羅地亞、丹麥、蘇格蘭、希臘、匈牙利、以色列、挪威、尼德蘭、波蘭、俄羅斯、塞爾維亞、瑞典、瑞士、土耳其、烏克蘭。

第三類 非洲:安哥拉、貝寧、博茨瓦納、布基納法索、布隆迪、佛得角、中非、剛果(布)、剛果(金)、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加蓬、甘比亞、幾內亞比紹、赤道幾內亞、肯尼亞、利比里亞、利比亞、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里、毛里塔尼亞、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尼日爾、烏干達、盧旺達、塞拉利昂、索馬里、蘇丹、坦桑尼亞、乍得、多哥、贊比亞、津巴布韋。

北美: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古巴、危地馬拉、海地、洪都拉斯、牙買加、尼加拉瓜、巴拿馬、薩爾瓦多、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南美: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巴拉圭、秘魯、委內瑞拉。

亞洲:阿富汗、巴林、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大陸、北朝鮮、阿聯酋、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拉克、伊朗、約旦、科威特、黎巴嫩、馬來西亞、阿曼、烏茲別克斯坦、巴基斯坦、菲律賓、卡塔爾、新加坡、敘利亞、中華臺北、塔吉克斯坦、泰國、土庫曼斯坦、越南、也門。

歐洲: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白俄羅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塞浦路斯、愛沙尼亞、芬蘭、格魯吉亞、愛爾蘭、北愛爾蘭、冰島、哈薩克斯坦、立陶宛、盧森堡、北馬其頓、摩爾多瓦、黑山、威爾士、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

大洋洲:新西蘭。

第四類 非洲:科摩羅、吉布提、留尼旺、萊索托、毛里求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爾、斯瓦士蘭、桑給巴爾、南蘇丹。

北美: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庫拉索(原荷屬安的列斯)、阿魯巴、巴哈馬、巴巴多斯、伯利茲、百慕大、多米尼克、格林納達、瓜德羅普、圭亞那、法屬圭亞那、開曼群島、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美屬維爾京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馬提尼克、蒙特塞拉特、波多黎各、多明尼加、聖基茨和尼維斯、法屬聖馬丁、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荷屬聖馬丁、蘇里南、博奈爾。

歐洲:安道爾、法羅群島、直布羅陀、科索沃、列支敦士登、馬爾他、聖馬力諾。

亞洲:不丹、緬甸、汶萊、關島、吉爾吉斯斯坦、老撾、澳門、馬爾代夫、蒙古、尼泊爾、巴勒斯坦、斯里蘭卡、東帝汶、北馬里亞納群島。

大洋洲:斐濟、庫克群島、所羅門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巴布亞新幾內亞、薩摩亞、美屬薩摩亞、塔希提、湯加、瓦努阿圖、基里巴斯、紐埃、圖瓦盧。

以下狀況援引《通用關注度指引》:

  • 既不是國際足聯成員,也不是任何大洲足聯成員的足球協會。
  • 已經解散且沒有法定繼承者的足球協會。

球員

球員准入規則如下表:

準則 國家/地區分類
第一類 第二類 第三類 第四類
大國家隊 為大國家隊出賽最少10場(包括首發和替補),
其中最少5場必須為非友誼賽。
可以收錄
為國家預備隊/青年隊(U17及以上)
出賽最少10場(包括首發和替補),
其中最少5場必須為非友誼賽。
必須符合WP:BIOWP:GNG,否則不能收錄
第一級職業聯賽 累計奪得兩次冠軍,或兩次稱為賽季最佳射手,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在第一級職業聯賽已累計出賽20場或以上。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在第一級職業聯賽已累計出賽10場或以上。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第二級職業聯賽 累計奪得兩次冠軍,或兩次成為賽季最佳射手。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在第二級職業聯賽已出賽20場或以上。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國內盃賽 曾奪得最少兩次冠軍。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曾奪得最少兩次亞軍。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國際賽事 曾參加大洲足聯冠軍聯賽(例如歐冠亞冠)。
(入選大名單但未上陣者不算。)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 球員不分男女,一視同仁。
  • 以上「職業聯賽」及「國內盃賽」以管轄聯賽/盃賽的足協所屬的分類為準,而非以球員國籍所屬的分類為準。
  • 不能收錄(獨立成文)的球員可以加入《曾入選某國家隊/地區代表隊的球員列表》

足球變體運動員

足球變體(如室內足球、沙灘足球等)運動員的准入規則如下表:

變體 准入規則
沙灘足球 為大國家隊出賽最少10場。
室內足球
電動輪椅足球 限世界冠軍(包括世錦賽英語FIPFA冠軍和殘奧冠軍)。

俱樂部

俱樂部准入規則如下表:

國家/地區所屬分類 准入規則
第一類 累計最少在第一/第二級聯賽存在兩個賽季
或者
累計奪得最少兩次低級別(第六級或以上)聯賽冠軍
或者
累計最少在第三/第四級聯賽存在四個賽季
或者
累計最少在第五級/第六級聯賽存在六個賽季
第二類 累計最少在第一/第二級聯賽存在兩個賽季
或者
累計奪得最少兩次低級別(第四級或以上)聯賽冠軍
或者
累計最少在第三級聯賽存在四個賽季
或者
累計最少在第四級聯賽存在六個賽季
第三類 累計最少在第一/第二級聯賽存在兩個賽季
或者
累計奪得最少兩次第二級聯賽冠軍,但因故無法升級
或者
累計最少在第二級聯賽存在六個賽季
第四類 累計最少在第一/第二級聯賽存在兩個賽季
  • 若甲國足協俱樂部參加乙國足協管轄的聯賽,則以乙國所屬分類為準,而不以甲國所屬分類為準。

聯賽賽季

國家/地區所屬分類 准入規則
所有分類 只收錄已經累計存在超過兩個賽季的第一級聯賽的賽季

主教練

暫時只收錄主教練,不收錄從來沒當過主教練的助理教練,除非符合其他知名度規則。

主教練准入規則如下:

準則 國家/地區分類
第一類 第二類 第三類 第四類
國家隊 執教大國家隊最少10場比賽
其中最少5場必須為非友誼賽
可以收錄
執教國家預備隊/青年隊
(U17及以上)最少30場比賽
可以收錄
第一級職業聯賽 累計奪得兩次冠軍
(常規賽冠軍或季後賽冠軍)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在第一級職業聯賽已累計執教兩個賽季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在第一級職業聯賽已累計執教一個賽季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第二級職業聯賽 累計奪得兩次冠軍
(常規賽冠軍或季後賽冠軍)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在第二級職業聯賽已累計執教兩個賽季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國內盃賽 曾奪得最少兩次冠軍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曾奪得最少兩次亞軍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國際賽事 執教期間球隊曾入圍大洲足聯冠軍聯賽
(例如歐冠亞冠)累計最少兩次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可以收錄 必須符合
WP:BIO
WP:GNG
否則不能收錄

裁判員

以上。【粵語文學大使殘陽孤俠#不考慮原文發音的還能叫譯名嗎?# 2019年11月18日 (一) 23:23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提議統一各關注度專題指引的名稱

通過:

Sunny00217你計漏了一天,然後還誤導了管理員,不過算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2019-nCov 2020年2月3日 (一) 07:24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提議統一各關注度專題指引的名稱如下:

  1. Wikipedia:人物收錄準則=>Wikipedia:關注度 (人物)
  2. Wikipedia:足球員關注度指引=>Wikipedia:關注度 (足球員)
  3. Wikipedia:公共交通條目收錄準則=>Wikipedia:關注度 (交通)
  4. Wikipedia:氣旋收錄準則=>Wikipedia:關注度 (氣旋)
  5. Wikipedia:天體收錄準則=>Wikipedia:關注度 (天體)

原因:大部分關注度專題指引的名稱都採用「Wikipedia:關注度 (xxx)」的格式,而其餘的關注度專題指引的名稱都不符合Wikipedia:方針與指引#方針及指引頁面的命名規則的規定。ꓢꓯꓠꓟꓳꓢꓮ 2020年2月1日 (六) 03:30 (UTC)

(+)支持:這樣修訂,標題更清晰和準確。--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1日 (六) 05:52 (UTC)
(+)支持。--🖊📕 2020年2月1日 (六) 06:01 (UTC)
(+)支持。——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2月1日 (六) 06:19 (UTC)
(+)支持:這樣比較清楚。Poem留言2020年2月1日 (六) 06:21 (UTC)
建議直接付諸公示。--Kirk★ 0討論│圖書館0 2020年2月1日 (六) 07:13 (UTC)
原本還想等三天的,既然有人提議了,那就公示吧。改名字公示三天夠不夠?還是七天好些?ꓢꓯꓠꓟꓳꓢꓮ 2020年2月1日 (六) 07:21 (UTC)
不算是對方針指引的實質性修訂,感覺3日足矣。--Kirk★ 0討論│圖書館0 2020年2月1日 (六) 09:33 (UTC)
當然也是得益於意見比較一致,就確實可以從簡。--Kirk★ 0討論│圖書館0 2020年2月1日 (六) 09:34 (UTC)
那暫定3日吧。ꓢꓯꓠꓟꓳꓢꓮ 2019-nCov 2020年2月1日 (六) 09:43 (UTC)
(+)支持Itcfangye留言2020年2月1日 (六) 07:29 (UTC)
(+)支持--Wolfch (留言) 2020年2月1日 (六) 11:32 (UTC)
可以啊-- Sunny00217 2020年2月1日 (六) 12:43 (UTC)
打岔一下,需要管理員先G8速刪掉Wikipedia:關注度 (人物)Wikipedia:關注度 (交通)-- Sunny00217 2020年2月2日 (日) 01:35 (UTC)
Sunny00217不用G8,我有移動頁面不留重定向權限。ꓢꓯꓠꓟꓳꓢꓮ 2019-nCov 2020年2月2日 (日) 04:57 (UTC)
另外,我看過WP:關注度 (交通)的歷史,我可以直接覆蓋原有重新導向移動。ꓢꓯꓠꓟꓳꓢꓮ 2019-nCov 2020年2月2日 (日) 06:01 (UTC)

@Sanmosa:公示期已過-- Sunny00217 2020年2月3日 (一) 05:29 (UTC)
 完成--蟲蟲飛♡♡→♡℃留言 2020年2月3日 (一) 05:38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WP:FOOTBALLER》的收錄門檻

已通過: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當初中維制訂《WP:FOOTBALLER》,是因為《WP:BIO》的門檻定義太模糊。但User:蟲蟲飛在樓上表示:《WP:FOOTBALLER》「門檻太高,而且不容易舉證,有幾次(她)想引用足球關注度指引,但無奈無法舉證,結果還是刪去了條目」。因此在這裏集中討論修訂《WP:FOOTBALLER》的相關提議。

大國家隊准入門檻

小弟先來開個頭,提出如下修訂:

現行條文

為大國家隊出賽最少10場(包括首發和替補),其中最少5場必須為非友誼賽。

提議條文

為大國家隊出賽最少5場非友誼賽(包括首發和替補)。

現行條文

為國家預備隊/青年隊(U17及以上)出賽最少10場(包括首發和替補),其中最少5場必須為非友誼賽。

提議條文

曾為國家預備隊/青年隊(U17及以上)出賽,但從未入選大國家隊。

小弟根據經驗判斷:非友誼賽更容易找到多個來源,因此也就更容易舉證。

以上。📕📙📒📗📘📚📖 2020年10月23日 (五) 20:14 (UTC)

  • 不是很同意很難舉證這種說法,不過「門檻降低」倒是(+)支持,不然維基百科只會被人說都拿門檻來壓人之外還有什麼,實在想不出來。再者,並非所有選手都會打國際賽。光是拿門檻壓人沒有用(不只足球而已),只要有一定知名度,基本上就應該要收錄了,而不是只拿要參與幾場(含)比賽以上來壓人。--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0年10月24日 (六) 06:52 (UTC)
    請看《球員》一節:沒打過國際賽的球員也可以通過職業聯賽達到知名度。📕📙📒📗📘📚📖 2020年10月24日 (六) 21:19 (UTC)
根據WP:7DAYS,公示七天。--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1日 (日) 02:44 (UTC)
已公示七天,提案通過。--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8日 (日) 02:56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是否應該給職業運動員設立一個關注度

已通過:

已公示十天,有關訂立《運動員關注度指引》的條文已通過。--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16日 (一) 13:52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目前有關職業運動員的關注度僅有維基百科:關注度 (足球員),無法涵蓋其他類型的運動員。是不是應該給除足球以外的熱門體育賽事運動員設立一個單獨的關注度,例如中華職棒、CBA、NBA、F1、網球大滿貫賽事、電競比賽等等。今天我就遇到一些中華職棒的球員被提刪。其實作為台灣的重要職業聯賽,中華職棒的球員不太會沒有關注度,媒體報道也很好找到。另外在維基百科:關注度 (足球員)中,中國被劃到第三類。鑒於中文維基百科的讀者還是有一些來自於中國大陸地區,對中超的關注可能比除五大聯賽以外的其他足球聯賽要多一些。所以中國的分類可以適當歸為第二類。--Googol19980904留言2020年10月7日 (三) 08:24 (UTC)

如果很好找的話,就不太需要個別設立一個關注度吧?熱門體育賽事在不同地區的差異也非常大,像棒球在台灣以外的中文區幾乎無人問津,而且放寬特定運動對於其他運動來說也不公平。--AT 2020年10月7日 (三) 10:26 (UTC)
因為我已經遇到好幾次台灣棒球運動員被中國大陸的編者掛上關注度以至於最後被提刪,可是Google上明明很容易找到他們的新聞。而且目前中文維基百科,來自台灣的讀者比例最大,適當放寬棒球也是可以考慮的。--Googol19980904留言2020年10月7日 (三) 17:08 (UTC)
很容易找到來源的話,您直接跟相關用戶反映,這樣他們以後處理時自然會謹慎一些。就算建立一個下級關注度,對於阻止這類用戶進行提刪來說效果仍然有限,因為既然不會去找來源,也不見得會走去看新設的關注度。另外,對於您主張台灣讀者比例大所以應當放寬棒球的論調也不表贊同,這不是一個合適的判斷準則。最後,新增運動員的關注度也不是不可行,不過基於不同運動,各項標準差異頗大,您看足球員關注度那麼的詳盡就知道要針對一項體育運動來訂立一項公允的標準並非易事,棒球運動員如果受制關注度問題而無法創建的話,那當然可以考慮看看設立棒球員關注度之類。不過,您卻說來源容易找,這就讓我覺得沒什麼必要特意去新增相關的關注度。--AT 2020年10月7日 (三) 17:26 (UTC)
其實如果真的設立棒球員關注度,就算有人提刪,直接用方針關閉討論就行,可以省去找來源這一步。--Googol19980904留言2020年10月9日 (五) 07:22 (UTC)
這樣的話沒有問題。--AT 2020年10月9日 (五) 08:17 (UTC)
(+)支持:關注度的精神在於尋找一個證明有人關注主題的證據,這種證據不只限於GNG的文獻上的「有效介紹」,例如,根據地理特徵收錄標準WP:NGEO,一個地方只要有人住,就可以收錄,而無須符合《通用關注度》,英維有大量這類專題關注度指引。--蟲蟲飛♡♡→♡℃留言 2020年10月7日 (三) 12:53 (UTC)
(+)支持:可以拓展到其它運動員(含電競)。--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0年10月7日 (三) 17:55 (UTC)
不反對。我僅顧慮相關人物是否有長久關注度,基本上中華職棒球員的條目只要是2019年或以前我都避開提刪,但一些只進去一兩個月的是否有長久關注度我深感懷疑。另同Leiem。SANMOSA SPQR 2020年10月10日 (六) 09:36 (UTC)
照上面的說法,(&)建議你們直接把台灣運彩官方會承認的所有體育賽事都設立關注度比較快吧,就看哪個用戶敢了[開玩笑的]。台灣運彩官網點進去一看,確實是連電子競技都放在職業運動員賽事關注度讓彩迷下注了,理由卻不了了知,久而久之就被洗腦了,這絕對不是幫台灣運彩打廣告。--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0年10月13日 (二) 16:32 (UTC)
電子競技早在2003年就成為正式體育競賽項目了,18年還成為了亞運會比賽項目,為什麼不能按運動設立關注度呢?--Easterlies 2020年10月15日 (四) 14:57 (UTC)
原來它這麼早就成為正式體育競賽了(因為實在不清楚真正何時進入的),如果屬實,那你們還是趕快設立關注度唄。可能也不用公示了,直接依「事實性修訂」這類理由應該就行了。--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0年10月15日 (四) 17:41 (UTC)
  • 運動員關注度建議參考英文維基百科進行相應的修訂。雖然說運動員關注度相當一部分情形下參考通用的關注度指引及傳記關注度指引即可,不過鑑於以前確有發生過連個人項目奧運金牌得主都被貼上關注度模板的事情,個人認為增補和體育有關的關注度指引可以減少這樣的錯誤操作的出現。--🔨留言2020年10月16日 (五) 10:18 (UTC)

建議以國家隊表現作為門檻之一

具體如下:

運動 門檻
籃球 為大國家隊上陣至少10場(其中包括至少5場非友誼賽)
室內排球 為大國家隊上陣至少8場(其中包括至少5場非友誼賽)
冰上曲棍球 為大國家隊上陣至少8場(其中包括至少5場非友誼賽)
聯盟式橄欖球 為大國家隊上陣至少7場(其中包括至少5場非友誼賽)
田徑 奪得至少面全國性運動會獎牌(限金/銀/銅牌)
棒球/壘球 為大國家隊上陣至少5場非友誼賽
(註:Double-header算作兩場比賽)
沙灘排球 為大國家隊上陣至少5場非友誼賽
  • 以上門檻大致按照國家隊比賽頻率指定;一般而言,如果一名運動員參加了某屆錦標賽的資格賽和正賽的全部比賽,那tā離達到門檻也就不遠了;
  • 以上門檻只適用於大國家隊,不適用於U23及以下級別的國青/國少隊;
  • 以上門檻適用於所有性別的運動員;
  • 補充:「大國家隊」指代表全球/大洲運動管理機構(例如國際籃聯亞洲排聯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協等)某一會員組織的代表隊,而不限於主權國家之代表隊;
    • 例1:某政治實體的籃球協會是國際籃聯成員,但其排球協會並非國際排聯成員。此政治實體的籃球員在為代表隊上陣最少5場非友誼賽後,可以為中文維基所收錄;但此政治實體的排球員則需要達到其他知名度門檻,中文維基才能收錄。
    • 例2:某政治實體的籃球協會是大洋洲籃協成員,但並非國際籃聯成員。此此政治實體的籃球員在為代表隊上陣最少5場非友誼賽後,可以為中文維基所收錄。
  • 「非友誼賽」包括世錦賽、世界盃、奧運會、大洲國家盃等全球/全大洲競賽及其資格賽。
  • 「上陣」包括首發和替補登場。
  • 通過職業聯賽達到知名度,但從未入選大國家隊的運動員,其准入門檻另行討論,與以上准入門檻並行不悖。

至於電競的事嘛,小弟是個n00b,就留待其他更懂電競的大大們討論了。📕📙📒📗📘📚📖 2020年10月15日 (四) 22:15 (UTC)

(!)意見:「5場」要求太高,難舉證,這會令指引難於實踐。--蟲蟲飛♡♡→♡℃留言 2020年10月16日 (五) 13:05 (UTC)
蟲蟲飛(:)回應:「至少5場非友誼賽」是援引《WP:FOOTBALLER》而提出的,不過我不反對酌情降低到「至少4場」甚至「至少3場」(如沙灘排球)。但我對「難舉證」持保留態度。這個年代,不少國家隊和體育媒體都會在網站或社交媒體上刊登首發陣容和進行文字直播。而且根據我自己的經驗,許多時候友誼賽的資料比非友誼賽更難找到。📕📙📒📗📘📚📖 2020年10月16日 (五) 22:41 (UTC)
@PÑēüḾôňïę1357:「至少3場」較容易舉證,足球人關注度指引其實寫得不好,您看過去有成功引用這個指引而保留條目的案例嗎?我好幾次想援引,無奈無法舉證,像WP:NGEO那樣,一個地方有人住就有關注度,容易舉證,就容易被社群實踐。不過我這個只是建議,如果不接納,我也不反對。蟲蟲飛♡♡→♡℃留言 2020年10月17日 (六) 00:14 (UTC)
建議將「為大國家隊上陣至少X場(其中包括至少5場非友誼賽)」格式的條文一概下修為「為大國家隊上陣至少5場非友誼賽」。另外,建議容許計算田徑運動員奪得的國際性運動會獎牌(不清楚會不會存在田徑運動員未奪得全國性運動會獎牌而奪得國際性運動會獎牌的情況;另請顧慮香港和澳門的特殊情況)。SANMOSA SPQR 2020年10月17日 (六) 05:23 (UTC)
不好意思,是我表述有疏漏。小弟的原意是「全國或以上級別的運動會」😛。改為「奪得至少面全國或國際運動會獎牌(限金/銀/銅牌)」如何?
至於香港和澳門嘛,中國大陸全運會葡語系運動會英聯邦運動會應該都符合「全國或國際運動會」這個條件,因此在以上運動會上奪得過獎牌的運動員都可以根據《維基百科:關注度 (田徑運動員)》收錄。📕📙📒📗📘📚📖 2020年10月17日 (六) 05:40 (UTC)
(?)疑問「為大國家隊上陣至少5場非友誼賽」,香港、澳門的運動員就不符合?--蟲蟲飛♡♡→♡℃留言 2020年10月17日 (六) 06:00 (UTC)
廣義上說是國家隊,其實就是各獨立代表隊(香港,澳門,足球的英格蘭,蘇格蘭之類)。--Easterlies 2020年10月17日 (六) 13:48 (UTC)
香港不參加英聯邦運動會的,中國大陸的全運會也很少涉足。建議增列全港運動會。澳門沒有對應的賽事,就沒辦法了。SANMOSA SPQR 2020年10月17日 (六) 15:29 (UTC)
準確說是香港1997年回歸後不再參加英聯邦運動會。--🔨留言2020年10月18日 (日) 01:25 (UTC)
@PÑēüḾôňïę1357:如果包括香港、澳門、台灣、英格蘭、蘇格蘭等運動員,請在以註腳形式說明,以免日後的存廢爭議。--蟲蟲飛♡♡→♡℃留言 2020年10月17日 (六) 13:58 (UTC)
@蟲蟲飛:我上面提到全運會和英聯邦運動會,是指香港的田徑運動員在這兩個運動會贏得獎牌就可以收錄。另外Easterlies說得沒錯,上面「大國家隊」的確是指廣義的獨立代表隊,具體以運動管理機構(例如國際籃臉聯、國際排聯、國際奧委會等)會籍為準。因此,為香港代表隊上陣夠5場比賽的運動員將會達到知名度門檻。
另:我對增加全港運動會的建議有所保留,原因有兩個:
  • 香港雖然能派出獨立代表隊參加國際賽事,但畢竟不像新加坡聖馬力諾那樣屬於主權獨立的國家。
  • 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全港運動會規定「凡獲選代表香港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亞洲運動會、東亞運動會、全運會、全國城市運動會、世界錦標賽或亞洲錦標賽的運動員,均不得參加」,也就是說職業運動員基本上都不能參賽。
我已經更新了上面的定義。📕📙📒📗📘📚📖 2020年10月17日 (六) 21:10 (UTC)
(✓)同意:我覺得可以加入英維的「個別項目(足球、棒球、羽毛球等)」的具體收錄條件。--蟲蟲飛♡♡→♡℃留言 2020年10月18日 (日) 07:23 (UTC)
熱門項目的話,只要有了解該項目的編者參與討論,其實這邊還是有能力自行制定標準的。參考英文相對較多的其實是在中文這邊偏冷門的項目。--🔨留言2020年10月18日 (日) 07:42 (UTC)

修訂版本一

以下是小弟根據樓上各位的反饋作出的修訂:

運動 門檻
籃球 為大國家隊上陣至少4場非友誼賽
室內排球 為大國家隊上陣至少4場非友誼賽
冰上曲棍球 為大國家隊上陣至少4場非友誼賽
聯盟式橄欖球 為大國家隊上陣至少4場非友誼賽
田徑 奪得至少全國、大洲或全球運動會獎牌
(註:限  /  /  牌)
或者
打破至少一項大洲/世界紀錄
游泳 奪得至少全國、大洲或全球運動會獎牌
(註:限  /  /  牌)
或者
打破至少一項大洲/世界紀錄
棒球/壘球 為大國家隊上陣至少3場非友誼賽
(註:Double-header算作兩場比賽)
沙灘排球 為大國家隊上陣至少3場非友誼賽
  • 以上門檻大致按照國家隊比賽頻率制訂;
    • 一般而言,如果一名運動員參加了某屆全國/大洲/全球錦標賽的資格賽和正賽的全部比賽,那tā即便還達不到門檻,離達到門檻也不遠了;
  • 以上門檻只適用於大國家隊,不適用於U23及以下級別的國青/國少隊;
    • 「大國家隊」指代表全球/大洲運動管理機構(例如國際籃聯亞洲排聯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協等)某一會員組織的代表隊,而不限於主權國家之代表隊;
      • 例1:某政治實體的籃球協會是國際籃聯成員,但其排球協會並非國際排聯成員。此政治實體的籃球員在為代表隊上陣最少4場非友誼賽後,可以為中文維基所收錄;但此政治實體的排球員則需要達到其他知名度門檻,中文維基才能收錄。
      • 例2:某政治實體的籃球協會是大洋洲籃協成員,但並非國際籃聯成員。此此政治實體的籃球員在為代表隊上陣最少4場非友誼賽後,可以為中文維基所收錄。
  • 以上門檻適用於所有性別的運動員;
  • 以上門檻只適用於職業運動員,業餘運動員需符合WP:BIOWP:GNG方能收錄;
  • 「非友誼賽」包括世錦賽、世界盃、奧運會、大洲國家盃等全球/全大洲競賽及其資格賽。
  • 「上陣」包括首發和替補登場。
  • 通過職業聯賽達到知名度,但從未入選大國家隊的運動員,其准入門檻另行討論,與以上准入門檻並行不悖。(註:這句不會出現在公示版本裏。)

另外再向諸位提供幾個運動員數據庫,裏面詳細地列出了哪位運動員為哪些球隊(包括國家隊和俱樂部)打過多少場比賽。這樣諸位就不用太擔心「難舉證」了。

  • 足球:TransferMarkt點扣姆 / footballdatabase點eu
  • 籃球:basketball點realGM點扣姆
  • 冰上曲棍球:EliteProspects點扣姆

以上。📕📙📒📗📘📚📖 2020年10月18日 (日) 22:04 (UTC)

  • 「點扣姆」有點那個……怕自動生成鏈接可以這樣:TransferMarkt.com。另外想提一提田徑,以獎牌作為關注度指標其實未必全面,特別是部分國家/地區水平較高且隊內競爭激烈的領域(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有長跑和馬拉松,美國有女子100米欄),因為田徑還有一項評判水平高低的指標,就是成績,一個刷新所屬大洲紀錄甚至是世界紀錄的選手一般也都是具備關注度的,美國就有一名女子100米欄選手,里約奧運國內預選賽排名三甲以外無緣奧運,結果十幾天後竟然打破世界紀錄。二來有的國家/地區整體水平過低,例如大洋洲除澳洲新西蘭以外的島國,大多田徑選手靠外卡進的奧運,國內比賽前三的成績可想而知。英文版田徑部分較為全面,可以適當參考再根據中文維基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比如覺得只要參加過奧運就有關注度這樣的要求太低,可以追加年度世界排名或非外卡選手之類的額外限制,個人傾向非外卡)。--🔨留言2020年10月19日 (一) 01:40 (UTC)
    Liu116已補充「打破至少一項大洲/世界紀錄」。另外能否請閣下提供一下這名女子100米欄選手打破世界紀錄的新聞?📕📙📒📗📘📚📖 2020年10月19日 (一) 02:02 (UTC)
    肯德拉·哈里森。--🔨留言2020年10月19日 (一) 02:11 (UTC)
(+)支持:修訂版比較合理。--蟲蟲飛♡♡→♡℃留言 2020年10月19日 (一) 01:54 (UTC)
我有一個提議:游泳運動員適用田徑運動員的規定。SANMOSA SPQR 2020年10月19日 (一) 12:06 (UTC)
(✓)同意:可以加進游泳運動員一項。--蟲蟲飛♡♡→♡℃留言 2020年10月19日 (一) 13:59 (UTC)
個人也覺得游泳在關注度判斷方面和田徑擁有一定類似度。--🔨留言2020年10月19日 (一) 14:43 (UTC)
已加入。📕📙📒📗📘📚📖 2020年10月19日 (一) 14:46 (UTC)
誰可以解釋一下「棒球/壘球」的備註「Double-header」部分是什麼意思?棒壘球有這種用詞?--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0年10月19日 (一) 17:21 (UTC)
Z7504(:)回應:簡而言之,「Double-header」就是相同兩支隊伍一天之內連續進行兩場比賽。只是小弟不知道「double-header」應該怎麼翻譯。📕📙📒📗📘📚📖 2020年10月19日 (一) 20:40 (UTC)
 二哈如果是這樣,那「Double-header」就應該翻譯成「雙重賽」了。--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0年10月20日 (二) 01:15 (UTC)
關於沙灘排球:沙灘排球都是每個國家/地區在每個小項上可派出兩到三對組合共四到六名選手參賽,同一國家/地區的不同組合在比賽中是互相競爭的。世界排名也是按選手組合為單位來排名,而非室內排球那樣以國家/地區為單位排名。大國家隊的概念在沙灘排球根本不適用。考慮到中文幾乎沒什麼沙灘排球選手條目,通用的標準目前來說足夠,建議先去掉沙灘排球(除非對這個項目的體系有一定的了解)。--🔨留言2020年10月20日 (二) 01:13 (UTC)
Liu116改為「奪得至少全國、大洲或全球運動會獎牌(限  /  /  牌)」行不行得通?📕📙📒📗📘📚📖 2020年10月20日 (二) 14:59 (UTC)
我的意見是暫時不要沙灘排球。一來是像這樣的項目有時需要結合世界排名來判斷(之前說過部分國家/地區的體育水平是那種只有靠外卡才能拿奧運資格的級別的),然而這邊估計誰也想不出定多高的排名合適。二來我之前說過,中文維基的沙灘排球條目數很少(不像田徑游泳等那樣有不少條目),目前來看沒有需要制定專門關注度標準的迫切性。--🔨留言2020年10月21日 (三) 01:39 (UTC)
那好吧,暫時擱置沙灘排球,容後再議。📕📙📒📗📘📚📖 2020年10月22日 (四) 00:08 (UTC)
要不要照顧一下中文地區的聯賽呢?比如中超/CBA/中華職棒出場次數。--Googol19980904留言2020年10月21日 (三) 12:37 (UTC)
Googol19980904這一節集中討論以入選大國家隊作為准入門檻。請另開一節討論以聯賽出場次數作為准入門檻的相關標準。另:當初制訂WP:FOOTBALLER》的時候,就有人反對照顧中文地區,因此中國大陸、香港和中華臺北都歸為第三類地區(球員必須兩次奪得中超/甲A港超/舊港甲臺企甲冠軍,或者兩次成為聯賽最佳射手,方能收錄),而澳門更加被歸於第四類地區(球員必須為澳門隊出戰10場比賽方能收錄)。📕📙📒📗📘📚📖 2020年10月22日 (四) 00:08 (UTC)
(-)反對任何拍腦袋的設定某個數字標準的指引。除非該設定的標準是獲得業界廣泛認可或有足夠可靠來源證實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0月22日 (四) 01:39 (UTC)
(:)回應:如果不喜歡數字,把具體數字改為「多次」就好了。--蟲蟲飛♡♡→♡℃留言 2020年10月22日 (四) 12:59 (UTC)
多次顯然更加不行,不同人對於多次的判斷標準顯然會不同。--🔨留言2020年10月22日 (四) 13:25 (UTC)
(✓)同意:具體數字確實較少爭議。--蟲蟲飛♡♡→♡℃留言 2020年10月22日 (四) 14:16 (UTC)
任何形式的數字決定論都會帶來問題,是不是具體數字並無分別。當然,有數字不是不可以,但是這個數字應該是經得起檢驗的,有足夠的可靠性和權威性背書的。而不是你我覺得差不多某個數字就行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0月23日 (五) 02:27 (UTC)
  囧rz...「業界廣泛認可」?這不是在變相鼓勵WP:有償編輯嗎?📕📙📒📗📘📚📖 2020年10月22日 (四) 15:20 (UTC)
顯然人家表達的不是這個意思。不管你是否會直接聯繫業界人士以了解他們如何評判運動員水平高低,最終制定標準的都會是我們這些對於維基百科情況更加了解的維基人。而且要做出一套合適的標準,也可以邀請相關體育項目主題的主要編輯者參與討論,或者自己查閱相關資料。--🔨留言2020年10月23日 (五) 01:42 (UTC)
是的。我的意思是,如果非要弄個數字,那麼最起碼也要有嚴格的論證,證明為什麼是用這個數字,而不是其他數字。不應該某個人拍下腦袋,或者幾個人,或者咱們這裡討論的這些人經過妥協或看不出依據的認可就決定了要採用某個數字--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0月23日 (五) 02:31 (UTC)
(:)回應:一併回應書生的意見,這是公開的討論,不只限於幾個人(每天都有幾百人在看)。大家如果對具體數字有建議,都可以表達一下建議,大家一起討論一下,然後選擇一個最好的方案。--蟲蟲飛♡♡→♡℃留言 2020年10月23日 (五) 03:14 (UTC)
前提是對相關主題熟悉的人士有參與討論,如果討論的都是外行,方案的質量是難以保證的。不知道當時討論足球關注度方案的用戶當中是否有熟悉國際足壇的,反正我昨天翻足球關注度頁面的時候是發現了些問題的,比如各國家/地區的分級當中居然沒看到葡萄牙,還有電動輪椅足球提到什麼「包括世錦賽冠軍和殘奧冠軍」,問題是殘奧的足球項目只有盲人參加的五人制以及腦癱人士參加的七人制……--🔨留言2020年10月23日 (五) 05:02 (UTC)
首先我反對的是具體數字。如果沒有辦法必須要用具體數字,那麼就要給出足夠合理的依據,而不是大家一起討論一下拍腦袋決定--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10月23日 (五) 06:10 (UTC)
但要制定出一個非常合理的體育關注度標準確實需要對相關體育項目有足夠的了解。--🔨留言2020年10月30日 (五) 07:20 (UTC)
(:)回應:那好吧,我就解釋一下:最初的「為大國家隊上陣x場比賽,其中包括最少y場非友誼賽」我是直接從《WP:FOOTBALLER》那裡借用過來的,後來有人認為這個門檻太高,我就參照每種運動的世界盃/世錦賽/奧運會等每支隊伍的比賽數量進行了修改,盡可能達到「全程參加一屆世界盃/世錦賽就能收錄」。例子:
  • 排球:世界女排聯賽15場小組賽和4場決賽,以「最少參加4場非友誼賽」門檻,即便不能晉級決賽也能進入中維。
  • 籃球:籃球世界盃兩輪8場小組賽,加上3場淘汰賽,以「最少參加4場非友誼賽」門檻,即便不能晉級決賽也能進入中維。
  • 冰球:冰球世錦賽7場小組賽,加上3場淘汰賽,以「最少參加4場非友誼賽」門檻,即便不能晉級決賽也能進入中維。
  • 聯合式橄欖球:橄欖球世界盃4場小組賽,3場淘汰賽,以「最少參加4場非友誼賽」門檻,即便不能晉級決賽也能進入中維。
  • 田徑:這個門檻是從法維偷過來的。  二哈
以上。歡迎拍磚。📕📙📒📗📘📚📖 2020年10月23日 (五) 04:59 (UTC)
樓上田徑給的這個法文版頁面,是給鐵人三項用的……鐵三和田徑差別可多了,首先鐵三可沒跳高跳遠鉛球鐵餅標槍鏈球這些以米(台灣似乎以「公尺」來稱呼)來定成績的項目,其次鐵三也不設世界紀錄大洲紀錄等等,再次鐵三只有一個決賽階段,田徑視小項不同可能會分兩到四個階段。--🔨留言2020年10月23日 (五) 05:12 (UTC)
法維不像英維那樣,經常有人為知名度不足的運動員建立條目,因此田徑條目經常也就參考鐵三的准入門檻。
Liu116蟲蟲飛Z7504不如明確為「奪得至少面全國或大洲運動會總決賽獎牌(限  /  /  牌),或者最少入圍一次全球運動會總決賽」,如何?這個門檻應該足夠高了。📕📙📒📗📘📚📖 2020年10月25日 (日) 19:57 (UTC)

  • 不是很同意足球關注度門檻太高這種說法,足球在世界上多國都有,這種舉證真有這麼難嗎?如果這麼難舉證,那怎麼還每一次到了什麼世足賽還是什麼的就瘋狂的不得了?這就算沒在看什麼足球的都知道嘛。--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0年10月24日 (六) 06:48 (UTC)
  • 門檻度太高,在英語維基百科,以足球為例,一名足球運動員,只要打過一場職業比賽或國家隊比賽,視為有知名度。籃球或美式足球更可以在大學就讀打職業前可以擁有條目,例如錫安·威廉森早已經在大學時代擁有條目,就算他在受傷期間,在第一場NBA正式比賽前,也沒有提他提刪處理。如果是一位明日之星,已經在專門體育網站評論,如體育畫報。--Flame 歡迎泡茶 2020年10月24日 (六) 08:30 (UTC)
  • 當初制訂足球員關注度準則時,有兩位用戶一開始就主張「『為大國家隊上陣最少一場比賽』依然太寬鬆」。「打過一場職業比賽就視為有知名度」這個門檻比入選大國家隊還要低很多,而且還沒有考慮是在哪個職業聯賽打過比賽,明顯過猶不及。
  • 至於美式足球嘛,小弟不知道中文圈有多少人關注,不過如果微博粉絲量(NFL官微粉絲量約157.5萬,NBA官微粉絲量約4467萬)可以作為旁證的話,就能得出「中文圈對美式足球的關注遠不及對籃球的關注」的結論。因此小弟認為目前不應該照搬英維標準(也就是說暫時不收錄沒打過職業聯賽的大學球員,即便是贏過海斯曼獎盃的大學球員也暫不收錄),而只應該收錄職業美式足球員。📕📙📒📗📘📚📖 2020年10月24日 (六) 21:47 (UTC)

修訂版本二

以下是小弟根據樓上各位的反饋作出的修訂:

符合以下其中一項,就具有關注度:
運動 門檻
籃球 為大國家隊上陣至少4場非友誼賽
室內排球
冰上曲棍球
聯盟式橄欖球
棒球/壘球 為大國家隊上陣至少3場非友誼賽
(註:Double-header算作兩場比賽)
田徑 (暫無共識,需繼續商議。)
游泳
沙灘排球 (目前沒有制訂准入門檻的迫切性。)
  • 以上門檻大致按照國家隊比賽頻率制訂;
    • 一般而言,如果一名運動員參加了某屆全國/大洲/全球錦標賽的資格賽和正賽的全部比賽,那tā即便還達不到門檻,離達到門檻也不遠了;
  • 以上門檻只適用於大國家隊,不適用於U23及以下級別的國青/國少隊;
    • 「大國家隊」指代表全球/大洲運動管理機構(例如國際籃聯亞洲排聯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協等)某一會員組織的代表隊,而不限於主權國家之代表隊;
      • 例1:某政治實體的籃球協會是國際籃聯成員,但其排球協會並非國際排聯成員。此政治實體的籃球員在為代表隊上陣最少4場非友誼賽後,可以為中文維基所收錄;但此政治實體的排球員則需要達到其他知名度門檻,中文維基才能收錄。
      • 例2:某政治實體的籃球協會是大洋洲籃協成員,但並非國際籃聯成員。此此政治實體的籃球員在為代表隊上陣最少4場非友誼賽後,可以為中文維基所收錄。
  • 以上門檻適用於所有性別的運動員;
  • 以上門檻只適用於職業運動員,業餘運動員需符合WP:BIOWP:GNG方能收錄;
  • 「非友誼賽」包括世錦賽、世界盃、奧運會、大洲國家盃等全球/全大洲競賽及其資格賽。
  • 「上陣」包括首發和替補登場。
  • 通過職業聯賽達到知名度,但從未入選大國家隊的運動員,其准入門檻另行討論,與以上准入門檻並行不悖。(註:這句不會出現在公示版本裏。)

以上。📕📙📒📗📘📚📖 2020年10月27日 (二) 15:16 (UTC)

WP:最後留言七天公示,或者提案一個月後。--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2日 (一) 04:32 (UTC)
已逾七日無新發言,現進行公示。--Easterlies 2020年11月9日 (一) 13:39 (UTC)
@Easterlies:提案底早就已經公示了整個提案。--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14日 (六) 12:24 (UTC)

補充建議:基本上沒有國家隊的競賽

符合以下其中一項,就具有關注度:
運動 門檻
賽車 一級方程式賽車選手
電動方程式選手
世界耐力錦標賽選手
世界拉力錦標賽選手
世界房車錦標賽選手
必須全程參加超過一個賽季的過半數比賽
(中途因故退出或比賽開始後再加入,則不計算在內)
其他全球性賽車競賽選手 必須全程參加一個賽季的所有比賽
(中途因故退出或比賽開始後再加入,則不計算在內)
競技自行車 UCI職業車隊選手
職業洲際車隊選手
洲際車隊職業選手
必須全程參加UCI世界巡迴賽最少一項賽事的全部比賽
(中途因故退出或比賽開始後再加入,則不計算在內)
洲際車隊業餘選手
洲際以下級別車隊選手
必須符合WP:BIOWP:GNG,否則不能收錄

以上。📕📙📒📗📘📚📖 2020年10月16日 (五) 01:56 (UTC)

(+)支持:建議把「必須全程參加超過一個賽季的過半數比賽」改為「必須參加超過一個賽季的比賽」,「全程」、「過半數」這個要求難舉證。--蟲蟲飛♡♡→♡℃留言 2020年10月16日 (五) 13:03 (UTC)
對於「難舉證」之說持保留態度,理由同PÑēüḾôňïę1357。SANMOSA SPQR 2020年10月17日 (六) 05:20 (UTC)
蟲蟲飛Sanmosa一級方程式賽車世界耐力錦標賽等官網都詳細記載了每一場比賽的數據,誰第一,誰中途退出,這些都有詳細記載。📕📙📒📗📘📚📖 2020年10月19日 (一) 02:13 (UTC)
  • 如果覺得太低,可以在某種基礎上適當調整標準。英文版多多少少還是存在一些參考價值的,因為除個別項目(足球、棒球、羽毛球等)以外,中文維基百科體育主題的整體參與度偏低,相當部分編者對於體育主題的了解也較為有限,這是我數年來編輯體育相關條目所觀察到的情況。--🔨留言2020年10月18日 (日) 06:43 (UTC)
(✓)同意:我覺得可以加入英維的「個別項目(足球、棒球、羽毛球等)」及「參加了國際賽事」,但「多個來源提及」較難被中維社羣接受。--蟲蟲飛♡♡→♡℃留言 2020年10月18日 (日) 06:51 (UTC)
關於來源的問題,較難以接受的話,可以限定是符合通用關注度指引規定的來源。另外上述提到的個別參與度相對較高的項目可能需要邀請相關體育項目主題的編輯者參與討論(尤其是羽毛球)。--🔨留言2020年10月18日 (日) 06:59 (UTC)

電子競技

現行條文

提議條文

對於電子競技運動員,符合以下其中一項要求即具有關注度:

  1. 作為首發隊員完整參加一個賽季的地區聯賽(如英雄聯盟歐洲冠軍聯賽絕地求生冠軍聯賽等)並獲得冠軍。
  2. 作為首發隊員隨隊伍進入電子競技世界級賽事(如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Dota 2國際邀請賽等)正賽。
  3. 作為首發隊員為大國家隊登場比賽(如2018年亞洲運動會電子競技比賽)並獲得前三名。

對於替補選手或不符以上要求的運動員,須滿足WP:BIOWP:GNG才可收錄。

以上。--Easterlies 2020年11月2日 (一) 08:13 (UTC)

(+)支持:條文寫得很好。英維的專題關注度指引比中維多很多,中維須要引進更多的。--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2日 (一) 13:29 (UTC)
我簡單的解釋一下吧。
  1. 對於電子競技傳統強國(地區)(如中國大陸、韓國、歐美)之類,聯賽競爭更激烈,理論上排名靠前的隊伍隊員都會具有關注度,而這裡限制為冠軍的條件並不會影響一些隊員的關注度(見2);在電子競技欠發達地區(東南亞,巴西,大洋洲),競爭力不強,而且只有聯賽冠軍有機會進入到世界賽,所以限制到冠軍關注度是合適的。
  2. 以離我們最近的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為例,中國大陸4個名額,歐洲4個名額,韓國3個名額,美國3個名額(傳統四大賽區),這些賽區的隊伍幾乎都可以晉級到比賽正賽,所以不符條件1的一些強賽區隊伍隊員可以憑藉條件2予以收錄。
  3. 電子競技國家隊比賽例子太少,目前來說只有2018年亞運會可以參考,而且各國實力差距明顯,所以限制到登上領獎台即具關注度(參18年亞運會《英雄聯盟》比賽,冠軍中國,亞軍韓國,季軍中華台北,而殿軍沙特阿拉伯,差距一下就顯現出來了)。
  4. 對於替補選手,電子競技比賽不存在足球籃球之類的頻繁換人,一般來說每支隊伍只會有1-2名替補選手且僅在首發隊員因故無法上場時才會登場比賽,所以通常不會考慮在收入範圍。而例外的,如果該替補選手在替補出場時對隊伍影響巨大且隨隊獲得榮譽時,則可以通過BIO予以收錄,不會對其關注度有影響。--Easterlies 2020年11月3日 (二) 10:31 (UTC)
提案已超過一個月,根據WP:7DAYS,公示七天。--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7日 (六) 10:09 (UTC)
(+)支持📕📙📒📗📘📚📖 2020年11月8日 (日) 03:48 (UTC)
(+)支持。——他人が悪い。自分は悪くない。他人だけが悪い。自分だけが??🧡X-SHLIED 2020年11月14日 (六) 07:48 (UTC)
@蟲蟲飛:我完全搞不清楚現在的多個同時並行的公示是在搞甚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你的公示的公示期已經結束。我不清楚你們到底是想怎樣把上面的一大堆提議如何整合為單一頁面的內容,我不能斷定這是一個全案公示。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14日 (六) 12:06 (UTC)
@Sanmosa:這個提案就是《運動員關注度指引》,當然是整個提案公示,而且公告已清楚說明是公示《運動員關注度指引》,不會逐個段落公示,除非特別說明。上面u:Easterlies又突然在中間宣佈公示,請大家在此確認有甚麼疑問,如果沒甚麼意見,多放兩天就關閉提案,提案算正式通過。--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14日 (六) 12:30 (UTC)
我以為此段是單獨公示,一這是我自己提出的,二是直接在這段下面提出了公示,而不是用個<hr>之類。不過通過了我傾向於將所有關於運動員的指引整合到WP:關注度 (運動員)。--Easterlies 2020年11月14日 (六) 12:38 (UTC)
  • (✓)同意:我本來的想法就是這樣,不可能每個章節都開一個關注度頁面,而且公告已經清楚說了「[公告] 設立「電子競技運動員」關注度指引、職業運動員關注度、特色圖片評選與特色列表評選的規則修訂及檔案使用方針條文增修正在進行公示,如有意見請盡快提出。」--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14日 (六) 12:44 (UTC)

總體提案

@蟲蟲飛EasterliesPÑēüḾôňïę1357:我覺得還是重新寫一個總體提案為妙。提案我已經寫好了,就是Wikipedia:關注度 (運動)。如通過,Wikipedia:關注度 (足球員)會被廢除,並被重定向至Wikipedia:關注度 (運動)#足球運動(該部分的內容與Wikipedia:關注度 (足球員)現時的內容基本相同)。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14日 (六) 14:00 (UTC)

Wikipedia:格式手冊更長,而且能分的都分了,但還是這麽長。我恐怕分不開。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14日 (六) 14:31 (UTC)
(+)支持:那麼看看其他人有沒有意見,如果沒意見,合併也好。--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14日 (六) 14:38 (UTC)
可以合到一起,但如果太長的話,可以把足球籃球這兩種參與度關注度最高的指引單獨成文。--Easterlies 2020年11月14日 (六) 18:19 (UTC)
修訂版本二里,田徑和游泳寫的是暫無共識的,為什麼將這一系列討論的結果整合到指引頁的時候又出現了?--🔨留言2020年11月15日 (日) 01:25 (UTC)
順帶藉此機會提些小建議:1、足球國家/地區分類第二類該補上葡萄牙(人家葡萄牙可是有C羅坐陣);2、電動輪椅足球去掉殘奧冠軍,因為殘奧沒輪椅足球項目。--🔨留言2020年11月15日 (日) 01:33 (UTC)
@Liu116PÑēüḾôňïę1357:田徑和游泳的收錄條目沒有人有異議,為甚縻會在修訂二版本中「是暫無共識的」?殘奧沒輪椅足球項目,那麼其他的國際賽事有沒有這項?如果有,可以包括在內。--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15日 (日) 02:20 (UTC)
其實我是有提出過異議的,後來因為覺得自己的提議也不算完美就刪了。個人覺得全球性重要賽事要求進決賽這樣的要求還是太高,畢竟這當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因素。--🔨留言2020年11月15日 (日) 02:43 (UTC)
(~)補充些例子:游泳的奧運A標是依據上屆奧運預賽前16名成績制定(到2020東京好像變成前14名去了),世錦賽沒查不過估計也類似,奧運不能進前16的不一定不具備足夠關注度(這當中包含憑藉A標獲得資格的選手),但能進前16名的基本上能夠證明自己具備一定的水平。田徑以前的奧運資格標準成績如何我不太了解,但明年要舉辦的東京奧運,田徑項目的標準成績可是被認為有些苛刻的(這點可以翻下相關報道),能夠憑藉參賽資格標準成績直通東京奧運其實也算水平足夠高了。關於奧運世錦賽排名與關注度間的關係要說的可能不止這些,拿田徑來說,田賽、徑賽和公路賽在賽制、標準制定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異。--🔨留言2020年11月15日 (日) 03:06 (UTC)
對於殘疾人運動,通常只考慮在對應項目上水平最高的世界級大賽,例如殘奧和世錦賽。殘疾人選手,如果不是在殘奧拿到獎牌或是和健全人同場競技,一般很難獲得足夠關注。--🔨留言2020年11月15日 (日) 02:49 (UTC)
@Liu116:了解,請幫忙修正草稿頁。--蟲蟲飛♡♡→♡℃留言 2020年11月15日 (日) 02:55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返回專案頁面「關注度 (運動員)/存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