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鐵道專題 (獲評初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鐵道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鐵道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建議更名:「計軸」→「计轴器」

計軸」 → 「计轴器」:經核查可靠來源《交通大辭典》,原字詞轉換大陸用詞有誤。考慮到有來源證明台鐵也使用「計軸器」表述,故如兩岸用語均為「計軸器」,應移動至正確名稱。若無相反參考文獻證明存在其他規範術語,則公示七日後更名。--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1月1日 (三) 05:54 (UTC)回覆

樂詞網也是寫「計軸器」,我認為可以直接移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1月1日 (三) 11:30 (UTC)回覆

關於計軸自動閉塞

(1)援引英國RSSB標準證明,「計軸自動閉塞」技術不僅用於中國大陸(「計軸自動閉塞」≠平交道口警告系統),也用於歐洲,因此不能將相關敘述全部移除(如部分編者此前的編輯「計軸器可應用於計軸自動閉塞、平交道口警報系統與鐵路車場轉轍器保護裝置等方面。」此做法是直接否認這個技術存在),或全部搬到中國大陸小節下(這樣似乎是認爲該技術是大陸特有技術),因此應當補充「計軸自動閉塞」對應的台灣譯名,而不是直接否認該技術在全球的存在

(2)「盡量避免用論文寫條目」依據在哪?請給出方針指引理據。WP:可靠來源規定,「被學術界審核過的文章、書籍、點評或者研究論文是可靠的。」使用學術論文證明「20世紀30年代,隨著歐洲鐵路軌枕的鋼枕化,代替軌道電路作為鐵路區段空閒檢查的計軸設備隨之出現」這個客觀事實顯然沒有問題。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6日 (三) 12:24 (UTC)回覆

英國鐵路標準規定,鐵路可以使用軌道電路方式閉塞(即大陸所稱的「電碼自動閉塞」)與計軸器方式的閉塞(即大陸所稱的「計軸自動閉塞」,英語對應automatic block with axle counter)兩類自動閉塞技術。中國大陸及英國的鐵路標準均有以上分類。因此,「計軸自動閉塞」技術並非僅限於中國大陸使用,而是全球廣泛使用的技術。
簡而言之,「automatic block with axle counter」這項技術全球都存在,因此如果您認為「計軸自動閉塞」這個詞不適用於台澎地區,應當補充「automatic block with axle counter」對應的台灣譯名,而不是直接移除描述該技術的敘述。
麻煩您回退前認真看一下。@Mafalda4144--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6日 (三) 16:06 (UTC)回覆
個人學術不精,所找資料都不值得一用,只是地區觀點,已將這段時間新增內容全數刪除,也請資深編輯不要放回,謝謝。--Mafalda4144留言2023年12月6日 (三) 19:08 (UTC)回覆
英文維基「Railway signalling」(計軸器)條目指出,計軸器的用途包括(1)Railway signalling、(2)Railway crossings、(3)Switch protection in rail yards三部分。我此前補充的「計軸自動閉塞」是針對第(1)類「Railway signalling」而言的,您此前補充的台鐵平交道口警告系統是針對第(2)類「Railway crossings」而言的,本質上並不衝突。
附上enwiki對計軸自動閉塞的解釋供您參考:The most common use for axle counters is in railway signalling for track vacancy detection. It is a form of block signalling, which does not permit two trains to be within the same section of track (block) at the same time. Block signalling decreases the chance of collision, because dividing the track into blocks ensures there is always enough space between trains to allow one to stop before it hits one in front.[1]
但您移除您的貢獻是您自己的事,我尊重您的安排。--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7日 (四) 03:49 (UTC)回覆
閣下愛寫自己慢慢寫,當初這是一個爛條目在下將之之維護到閣下來之前的狀態,搞不懂計軸器的演變,移動了條目名又在那邊計軸,英國等於中國大陸啊,計軸器西門子最大廠。這麼會翻譯慢慢翻,尊重誰不會寫,在閣下身上完全沒有這樣的感覺一點點也沒有,在下對閣下曾有的尊敬,從閣下這段時間連續的編輯行動已經非常清楚了,在下也不在乎閣下在這裡是不是搞WP:SYN,閣下真的尊重在下先前的貢獻,不會是這樣添加文字的扭曲原意。在下另外還申請了版本刪除,希望管理員會受理。--Mafalda4144留言2023年12月7日 (四) 04:17 (UTC)回覆
在下最不能忍受的,閣下在在下寫的文字上,前後穿插根本語意不通的文字描述,還引用個人發表的論文當作佐證來源,連儘量避免引用論文都不知道,第一天來維基百科就算了是吧?!--Mafalda4144留言2023年12月7日 (四) 04:20 (UTC)回覆
(1)再次詢問您「儘量避免引用論文」到底是哪條方針指引寫的?誰告訴你維基百科不能引用學術論文作為來源?能不能引用個人發表的論文當作佐證來源,閣下自己去客棧問一問,也可以翻一翻維基上的優良條目、典範條目,相信會得到結論。直接引用專利文件、尚未被第三方重現的最新研究或許會構成第一手來源,但是引述一篇介紹、匯總已有研究結果的綜述性論文毫無疑問地屬於第二手來源,完全符合WP:SYN及相關方針指引的要求。計軸器作為一項非常成熟的技術,顯然不會有什麼未經驗證的前沿科學結論。不知道閣下對別人妄加指責前,自己是否有稍微讀一下SYN關於第一、二手來源的定義?
(2)您自己愛刪除自己的貢獻我管不著,因此您用自殘的方式來威脅其他編者顯然是行不通的,也是幼稚賭氣的行為。
(3)「閣下真的尊重在下先前的貢獻」?您多少是有點好笑,我為什麼要尊重您的先前貢獻?您的貢獻水平是高到被SCI收錄了嗎?麻煩不要自己孤芳自賞了好不好。任何編者都不擁有條目所有權,請自重。--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7日 (四) 04:40 (UTC)回覆
之前我說「我尊重您的安排」只是給面子、對個別編者禮貌回應罷了。既然個別編者不能接受,下面我說真話:
(1)個別編者之前編輯的那段「案例→台灣」,在我看來早該刪除了,能夠刪除實在是拍手稱快。但凡看看enwiki或者本站優良/典範條目也知道,作為一個技術設備條目,應該著重寫這種設備的技術原理、優缺點之類技術內容。「案例→台灣」部分,就算要講,也應該是著重談台灣哪些鐵路線使用計軸器這項技術、成本如何、有何優缺點(特別是安裝了這種設備的鐵路相較於之前的百年老鐵路維護體驗上有何提升)。個別編者貢獻的這部分內容,像小學生寫日記一樣,通篇都是「×月×日設備壞了、×月×日聯繫廠商、×月×日時好時壞、×月×日異常仍未完全排除」這種流水帳,到底意義何在?這些設備損壞的事情本來可以一句話說完甚至不說,卻如同老嫗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就算要表揚「台鐵南波萬」,也要夸對地方才是。依我看,這種低質內容早該刪除了,建議管理員加快速度批准刪除此部分內容的編輯歷史,以免損害維基百科整體質素。
(2)個別編者居然好意思到處給別人掛Globalize(地域中心)模板也是好笑。舊版本整篇條目一半都是台鐵流水帳。計軸器,一個歐洲發明的設備,被個別編者寫的好像是只有台灣獨家在用的技術,多少有點離譜。之前那個版本才是應該掛地域中心模板,還是建議個別編者多看看優良典範條目,先學習一下優秀經驗為好。
忠言逆耳利於行。如有冒犯之處我深表遺憾,但是事實如此。--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7日 (四) 05:35 (UTC)回覆
順帶一提,在下找的資料來源,拜託閣下有格調的話,一條都不要用,請自己找謝謝。--Mafalda4144留言2023年12月7日 (四) 04:35 (UTC)回覆
說的好像你那些台灣媒體來源是什麼好來源一樣……《自由時報》之類台媒在科學普及文章上的公信力實在堪憂,WP:可靠來源布告板先前也有過對於此類媒體發表的科技文章之公信力的討論。把你那些爛來源視若珍寶,多少有點好笑。
您如果引用的是英美主流媒體的優秀文章,我多少還會尊敬一下。台灣網絡媒體還是算了……--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7日 (四) 04:46 (UTC)回覆
喔抱著過期的資料和不知道是誰寫的論文,也沒上過期刊的資料寫條目就很偉大了,果然是你維的管理層。--Mafalda4144留言2023年12月7日 (四) 06:34 (UTC)回覆
也沒上過期刊的資料寫條目」?拜託不要造謠好不好,我真的是笑掉大牙了。隨便舉個條目目前引用的來源作為例子:唐建國《企業專用鐵路計軸式無人值守道口報警系統的應用》論文,引自《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屬於EI刊物);其他論文的來源刊物如《都市快軌交通》也都屬於北大核心或中國國家級學術期刊。
這不是期刊什麼是期刊?如果您對學術知識了解的少,就多學習一下再過來發言,否則很容易讓人取笑。
科普一下,工程索引(EI)是由美國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編輯出版,歷史上最悠久的一部大型綜合性檢索工具。EI在全球的學術界、工程界、信息界中享有盛譽,是科技界共同認可的重要檢索工具。如果您不知道「SCI」、「EI」、「北大核心」之類詞語是什麼涵義或者認為我說的不確切,歡迎您隨時去WP:知識問答求證,相信其他編者會給您很好的解答。--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7日 (四) 08:06 (UTC)回覆
我覺得版本刪除要撤回、以此人編輯行為,難保會利用原本的文字做為自己的原創材料,刪除以後就無法對證,不然就是自己的沙盒要存底。--180.217.246.99留言2023年12月7日 (四) 08:07 (UTC)回覆
所以是真的不知道為什麼不能引用論文寫條目嗎?--Mafalda4144留言2023年12月7日 (四) 09:28 (UTC)回覆
我還想反問您呢,所以是您真的不知道維基百科不但推薦使用學術論文,且經權威索引引用的綜述性學術論文的可靠程度優於傳媒報導嗎?感覺您甚至對維基百科的參考文獻政策缺乏最基本的了解……
維基百科不但鼓勵使用學術期刊作為來源,而且還在動員令設置專門規則鼓勵條目使用學術論文。如WP:DC21「缺少來源的條目」小動員令規則指出,「包括但不限於Category:缺少來源的條目中,缺少來源的條目,須增加至少一項可在WorldCat等圖書館聯機目錄、Special:網絡書源或CNKI等學術期刊資料庫上查證的可靠參考來源。」
您如果認為我說的不對,大可直接去客棧求證。--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7日 (四) 15:41 (UTC)回覆
@Mafalda4144已交客棧討論,為避免編輯爭議我不再繼續去除維護模板或新增條目內容。以社群論斷為準。--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7日 (四) 16:21 (UTC)回覆
那覺得自己很有概念,要不要自己上客棧問問看有沒有人要回答閣下呢?要翻譯就翻譯,不要拿了翻譯又放北大研究,研究了現在有哪個系統使用了嗎?還說待查,那就先說香港有沒有吧。--Mafalda4144留言2023年12月7日 (四) 09:32 (UTC)回覆
……您對學術知識的了解程度實在是低到了可怕的程度……「北大核心」能理解成「北大的研究」實在是離奇……還是建議您去WP:知識問答求證一下「SCI」、「EI」、「北大核心」之類詞語是什麼涵義。--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7日 (四) 15:43 (UTC)回覆
補充解釋:我只查詢及編寫我有把握的內容,以及翻譯英文維基百科來源充足的段落。台灣或香港地區之鐵路文化本人確實不知,故加上「港台譯名待查」占位以待有識之士補充。也歡迎您補充「automatic block with axle counter」的台灣譯名。--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7日 (四) 16:25 (UTC)回覆

關於「維基百科是否可以引用論文寫條目」

本人在計軸器條目中,添加部分綜述性學術論文作為介紹該技術設備基本沿革、技術原理等內容的參考文獻(多數為EI北大核心等核心刊綜述類文章;該技術屬幾十年歷史的成熟技術,論文介紹之內容已被學界及產業界廣泛驗證)。編者U:Mafalda4144認為不當、激烈反對並在條目中懸掛{{Original research}}模板(理由是「盡量避免用論文寫條目」「論文只是發表自己的研究,非實際現行。」即認為「學術論文屬於論文作者的原創研究」)。現為避免編輯戰,鑑於該編者強烈要求,提交客棧供諸位公議以便釋明方針,附Mafalda4144觀點如下:

在下最不能忍受的,閣下在在下寫的文字上,前後穿插根本語意不通的文字描述,還引用個人發表的論文當作佐證來源,連儘量避免引用論文都不知道,第一天來維基百科就算了是吧?!--Mafalda4144留言2023年12月7日 (四) 04:20 (UTC)回覆
所以是真的不知道為什麼不能引用論文寫條目嗎?--Mafalda4144留言2023年12月7日 (四) 09:28 (UTC)回覆

以上。--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7日 (四) 16:08 (UTC)回覆

  • 無法同意不能引用論文一說。論文明明就有符合WP:可靠來源的論文,比如發表在可靠的期刊上的、還有經過同行評審的論文,(節刪)無法苟同User:Mafalda4144沒來由的一刀切禁止論文的說法。我在維基百科十幾年都沒聽說過不能引用論文的說法,懷疑該用戶嘗試「為了闡述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我十三年來引用的論文不計其數,被社群認可的引用可能還多達上千條,在大量評選中被社群認可。我寫的六篇GA裡有引用許多可靠的論文,且社群也認可,(節刪)能不能解釋一下「不能引用論文寫條目」的理由?(節刪)(節刪)如果真的不能引用論文寫條目,PJ:多面體專題、化學物質專題和化學元素專題和化學專題和數學專題和物理學專題(節刪)都會造成影響,這個(節刪)影響是可能有點重大,。--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2023年12月7日 (四) 16:35 (UTC)回覆
    (看向隔壁的草稿審查)
    (論文有分很多種,我也會引論文,但我會看作者是學生還說專業領域人士或業界人士)
    (喜歡罵就罵吧)
    一碼歸一碼,如果不能就事論事,那還是別討論了,今天我想說的,閉塞自動是地區研究,如果無法分辨什麼能放什麼不能放,其實很可惜的。
    然後宇帆閣下,如果閣下沒有先了解此人過往的編輯行為,沒有全盤看完先前討論,但憑對方斷章取義(不是第一次了唷,前面可到NHK逛逛),那我不會回應您任何情緒性發言,請您愛怎麼罵就儘量隨喜。--Mafalda4144留言2023年12月7日 (四) 17:33 (UTC)回覆
關於條目之語意問題及個別引用論文之性質,或仍有商榷之虞;惟當事人所謂不得引用論文之斷言,則絲毫不知依據何在。本站「非原創研究方針」指出:「維基百科的條目應該主要依賴於已出版且可靠的第二手來源,並有限度地依賴於第三手來源。」眾所皆知,學術論文乃典型之「第二手來源」,除循環引用可疑來源等少數例外,通常符合本站——或云百科全書整體——作為所謂「第三手來源」應予以採納之參考資料。實際上,本站「可供查證方針」業已明確指出:「一般而言,最可靠的來源包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同行評審期刊與書籍,大學級別的教科書,著名出版社出版的雜誌、期刊、書籍,以及主流的報紙。」是以此乃當事人對本站可靠來源概念明顯無知所造成之謬論,恐怕無理;而其甚有「第一天來維基百科就算了是吧?!」等語,則或體現某種自以為是之思想,此等觀念實不可取矣。建議當事人往後熟讀相關方針與指引,以免再度發生誤會。——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2月7日 (四) 17:28 (UTC)回覆
不過具體而言,@Patlabor Ingram考慮到大陸期刊品質參差不齊,所以重點在於究竟引用了什麼文獻才是。無論如何,顯然都用不著這樣居高臨下地揶揄對方。——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2月7日 (四) 17:42 (UTC)回覆
欸豆那個啊,其實在下先前也是情緒化,這點還是道個歉,所以才有這樣的大字報唷。因為在下非常非常難過細心維護的條目變成這樣(沒人想知道),更不用說在下或許不恰當地感受到,此人在NHK後對在下經手過的數個條目有明顯針對行為。在下現在的感想只剩「我很失望」(下略重複一萬次(沒人想知道2)),請各位看到框起來的大字報嚴厲譴責抗議之前,先去看看計軸器這個條目內,往回看,此人介入前先前的版本。在下已經申請版本刪除,在下不希望在下的文字留在這個條目可能誤導讀者,如果認為在下無知的管理員閣下看到了,行行好請幫個忙,雖然也沒有說寫到很好還有進步空間,材料也還在收集中,在下自認絕無偏頗也沒有抄襲任何一段落,重申,不希望在下曾經的文字可能會和原創內容揉合後產生可能誤導讀者的內容,那在下寧可讀者自己去看鐵路專業記者鄭瑋奇寫的小報導就好[1]。--Mafalda4144留言2023年12月7日 (四) 19:21 (UTC)回覆
(:)回應@Ericliu1912MilkyDefer關於您提到的「考慮到大陸期刊品質參差不齊,所以重點在於究竟引用了什麼文獻才是」這部分,解釋一下我所添加的來源的可靠性:(這裡藉助Tokisaki Kurumi君對我添加之參考文獻的總結,感謝這位朋友的協助)
  • 第3號來源來自《都市快軌交通》,這部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大核心」)收錄期刊。「北大核心」期刊在中國大陸學術體系中屬於高層次期刊,其登載的學術論文在論證歷史悠久的成熟技術原理方面應認為具極高可靠性;
  • 第4號來源來自《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這部期刊是工程索引(EI)收錄。「EI」期刊在全球工程學界都屬於享有盛譽的高層次期刊,其登載的學術論文在論證歷史悠久的成熟技術原理方面應認為具極高可靠性;
  • 第1號來源《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技術》(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所屬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以及第2號來源《鐵道機車車輛工人》(中國中車集團所屬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主辦);屬於普通學術期刊。但僅就維基百科而言,如果只是單純用於證明「計軸器一般由一個車輪傳感器(鐵路軌道兩點之間各一個)和一個計軸處理器(用於檢測鐵路車輛輪軸信號及監測設備故障情況)組成」這類單純事實,我認為應該是夠用的。
總而言之,如果大家認為條目所引的學術期刊層次需要提升,我完全接受。但是Mafalda4144君所言「不能引用論文寫條目」就過於荒謬了,這也是我到客棧尋求大家協助說明的原因。--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9日 (六) 16:44 (UTC)回覆
  • 就算完全沒讀過方針,那怕只要讀過一個sem的大學也應該知道經過同行評審的論文是最最可靠的來源吧?「論文不是可靠來源」的謬論究竟是哪裏來的?你如果說該來源誤導,那麼請詳細解釋**如何**誤導-某人 2023年12月7日 (四) 21:53 (UTC)回覆
第一次聽說不能引用論文,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論文的可靠度絕對甩大部份新聞報刊八條馬路,憑什麼不能引用?—-Aggie Dewadipper 2023年12月7日 (四) 21:56 (UTC)回覆
完全反對Mafalda4144的說法。
即便退一步說,某一論文的內容的確存在爭議,那也應該以其他來源來對此論文的內容,或是與編者討論應該怎樣闡述內容最為合適,而不是開口就是「還引用個人發表的論文當作佐證來源,連儘量避免引用論文都不知道」。--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12月8日 (五) 02:54 (UTC)回覆
另,重新閱覽了討論頁討論,我認為這一爭議可能源自於引用格式的問題,即所引用的論文並沒有相關連結以供審閱。故我目前認為的最好方案是,Patlabor Ingram將所引用論文通過某種方式貼給Mafalda4144,雙方一同審閱內容。--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12月8日 (五) 03:05 (UTC)回覆
好的唷,看來在下的回應,各位似乎沒看到,依舊是只看大字報。如果各位無法全面理解過後再來評論,甚至直接滑坡在下無知不懂方針指引(最可怕的,是WP:GAME,如果有人注意到的話)。在下不會回應各位在這件事上的任何評論。
這位編輯者只是想要實現他想寫的,那沒關係就讓他,但還是要提醒讀者,某寫紙上談兵的技術內容被放了上來,並且寫得似乎全世界的是這樣,只問日本有嗎?
@A2569875閣下,請不用道歉,閣下的反應很直接,也請明白在下不會回應閣下的留言。大概就這樣了,事情打從一開始上了大字報看來就已經是偏的了,這個人真的很厲害,懂得很。在下沒生氣只有失望,新增的留言(是討論嗎抑或評論),只是強化這樣的感覺罷了。在下還是很敬重閣下的,數學不會說謊,對吧。--Mafalda4144留言2023年12月8日 (五) 03:54 (UTC)回覆
@Mafalda4144:嘆……那就我來吧。
--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12月8日 (五) 04:20 (UTC)回覆
你列這些幹什麼,他有說他要看嗎?--Fire Ice 2023年12月8日 (五) 05:05 (UTC)回覆
貼了比不貼強啊。--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12月8日 (五) 09:04 (UTC)回覆
自我安慰。--Fire Ice 2023年12月8日 (五) 11:22 (UTC)回覆
如果只是(~)補充方針/指引頁資訊,我從WP:SCHOLARSHIP複製一部分供參考,可靠程度排序是3>1>2(不可靠) or 4(沒有顯著學術影響時)
  1. 可以被公眾訪問的博士學位論文可以被使用,但是使用應謹慎。其中的一部分會經過一個學術同行評審過程,或者是不同級別的嚴謹交流,但是也有一部分沒有這個過程。如果可能的話,使用被別的文獻引用的、被權威人士監審、或者是被第三方點評過的。
  2. 正在撰寫中的博士學位論文未被評估過,因此不是可靠來源。
  3. 如果學位論文後來被發表為學術專著或者通過同行評審的論文,那麼後兩者通常是比學位論文更加合適的來源。
  4. 碩士學位論文通常未經類似評估,因此不如博士學位論文可靠,除非其具有顯著學術影響。
下面複製的原文陳述了其他面向問題
  1. WP:中立的觀點#比重議題
    個別研究的結論通常被認為是臨時性的,可能在後續的學術研究中改變。個別研究的可靠性取決於學術領域,複雜和抽象的領域,例如醫學,個別研究的結果比較不具有確定性。在這樣的領域應該避免給予個別研究不合理的比重。如果可能應儘量採用元分析、教科書和學術評估文章以提供合適的背景。
  2. WP:第一手來源議題
    可以藉由判斷在學術研究文獻資料庫中的被引用數量來判斷一個來源的討論是否進入主流學術活動。相應的,如果一篇文章沒有進入相關方面的學術研究文獻資料庫,那麼使用時應該小心,但是具體是否應該使用則取決於情境。
--Rastinition留言2023年12月8日 (五) 11:40 (UTC)回覆
看了一下,但因為我個人不熟該領域,所以有點疑問,為何Mafalda閣下認為《軌道號誌運輸系統本土化推動方案》一文中提及的計軸器不是同件事?看起來都是偵測列車運行方向(反而是原條目的偵測障礙物一句沒有來源可能需要找來源證明)。
另補充我在在CNKI上是查的到《都市快軌交通》《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技術》《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鐵道機車車輛工人》等期刊,CNKI上有的應該不算是什麼個人出版的刊物吧?(媒體來源姑且不論)--WiToTalk 2023年12月8日 (五) 04:26 (UTC)回覆
雖然可能有點題外話啊。我上周曾經試圖給「媽媽洗腳」的那個公益廣告寫一個條目,於是我去cnki上面查找有沒有能用的學術來源。於是我看到了一大堆《中學生博覽》、《少年月刊》這類的收錄於「特色期刊」資料庫的結果。我覺得這說明CNKI收集的文獻本身非常良莠不齊,我個人對它的觀感下降了不少。
來到這邊,你列出的這幾個文獻當中,來自《鐵道機車車輛工人》的這一篇問題很大。這個《鐵道機車車輛工人》(現《軌道交通裝備與技術》)的主辦單位是一家車輛建造公司。很難相信這樣的公司會有足夠的審稿資源,文章本身呢,可能有的人看不到,我跟大家描述一下。只有四頁紙,引用文獻掛零。這樣的文章在形式上跟套了一層「期刊論文」的皮,實際內容無從認證的可疑文章非常相似。我個人應該會排除這一篇文章。
另外,這四個刊物當中我應該會說《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中南大學、中國鐵道學會主辦)、《都市快軌交通》(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辦)應該是還可以的;《鐵道機車車輛工人》和《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技術》(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主辦)這兩個我個人有點擔心有沒有足夠可信的審稿團隊。--MilkyDefer 2023年12月8日 (五) 07:15 (UTC)回覆
那確實是一個問題,但我原意只是想說這應該不是所謂「個人發表的論文」啦...至少還是有個出版社或公司還是甚麼東西背書之類的?(不過公司墊背的期刊視公司大小跟權威性是不是應該要進一步討論?)我自己在翻找中國大陸相關資料在寫生物資料的時候也有注意到有一些科普類或雜誌類的文章,所以還會篩一下。不過怎麼說「盡量避免用論文寫條目」這句實在是有點講得過於粗略了,有再仔細解釋一下可能還不會吵到這裡來。--WiToTalk 2023年12月8日 (五) 09:26 (UTC)回覆
(:)回應
(1)《鐵道機車車輛工人》的主辦方是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是中國中車集團旗下的一家科研機構(國企改制前是「鐵道部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部屬科研機構,中國大陸最早創辦的四大鐵路車輛研究所之一),被您說成是「一家車輛建造公司」多少是有些片面了。而且中國中車也並不是一家平庸的製造企業,我想如果條目引用與中國中車同層次的法國阿爾斯通、德國西門子、加拿大龐巴迪等公司的技術文檔或主辦期刊作為參考文獻,顯然不會被認為是「很難相信這樣的公司會有足夠的審稿資源」。
(2)《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技術》主辦方是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改制前叫「鐵道部電務設計事務所」。也是原部屬科研機構,設計和供應了中國大陸80%的高速鐵路列車控制設備,不是什麼沒有足夠資源的野雞民營企業。
因此請閣下仔細查證再下斷言,否則國家級科研機構被當成草台班子一樣敘述,實在是誤導其他讀者。--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9日 (六) 18:17 (UTC)回覆
其他都不說,對論文的徵引顯然不應該被列為一個應該被指責的點,除非站內對相關條目有研究的編輯提出對該論文的質疑,並且這個論文確實有問題。不管怎麼說,Mafalda4144閣下前面諸如「第一次來維基百科」之類的言論確實有點過激,對他人引用論文進行指責也是不妥的。----FradonStar|八閩風雲 2023年12月8日 (五) 07:17 (UTC)回覆
  • 草稿審查我看過更奇怪的意見,退回論文叫人引新聞,明明新聞比論文的查核更加隨便。我認為論文能不能引用純看發表場域,研討會論文非定稿、部分期刊會有特定單元來稿照登,不審不改;或者有些期刊已經確認是收錢辦事的掠奪性期刊,這幾種論文當然不能引。其他的,我不建議維基編者太過度介入判斷。--Reke留言2023年12月8日 (五) 09:16 (UTC)回覆
為啥不能引用論文?連很多大學者自己成名後都會出版論文集了。--Waylon1104留言2023年12月8日 (五) 11:44 (UTC)回覆
@Waylon1104(*)提醒論文的可靠程度和撰寫者是否具備WP:關注度 (人物)沒有絕對的相關性,著作本身是否可靠,作者只是一個參考項
作者可靠的作品數量多時,作者會得到可靠度。但作者很可靠時,著作只能用經驗判斷非常有可能可靠,但在被實際被檢證前,不能斷言可靠性,被別的文獻引用的、被權威人士監審、或者是被第三方點評過的著作就是相對可靠的,因為已經被一定程度檢證。--Rastinition留言2023年12月8日 (五) 11:56 (UTC)回覆
如果是論文集的話,應該是彙編已發表文章的吧?已發表文章,你看清楚咯。--MilkyDefer 2023年12月8日 (五) 14:26 (UTC)回覆
如果沒有WP:QS問題,或許是吧?( π )題外話QS雖然著重在繞過審查出版,但低質量論文間的彼此引用在某些地區/國家似乎也是常見的手法(刷引用次數達到提升影響力/貢獻度的目的)。ISSN 1680-8428的第74頁探討的也是一種值得注意的議題。--Rastinition留言2023年12月8日 (五) 16:09 (UTC)回覆
題外話,Mafalda4144在吳依銘條目上的操作也是讓人一頭霧水,沒有任何說明就以Saltywind「抄襲」、「引用不可靠來源」為由回退對方的內容擴充,面對Saltywind回應也只是用所謂方針政策打太極,閉口不談條目對方的編輯本身到底存在什麼問題。這不是一個認真尊重的討論態度。--EmiliaBear留言2023年12月8日 (五) 19:23 (UTC)回覆
我看了一下。Mafalda4144認為Saltywind的內容很像是對來源洗稿,換句話說是close paraphrasing。至少我比對條目文字和來源文字感受到了很明顯的洗稿傾向。所以,從出發點來說Mafalda的行為無可非議,可惜溝通能力實在差了點。--MilkyDefer 2023年12月9日 (六) 04:27 (UTC)回覆
這不是溝通能力問題,這是根本就沒打算好好溝通。Saltywind第一個版本是有嫌疑洗稿沒錯,Mafalda4144回退操作程序上也沒錯。然而Saltywind後面三次改善用詞試圖規避侵權,結果三次被回退直到最後放棄完善。Saltywind也去了Mafalda4144的用戶討論頁詢問回退理由,Mafalda4144的回應就是你違規了,你寫得不好,請去看規則。這種回應對改善條目質量或是指引Saltywind提高水平沒有任何幫助。既然選用的來源沒問題,大家都是從改善條目出發,總可以在討論頁下商討如何改善語句,而不是說什麼不要再放回的話。--EmiliaBear留言2023年12月9日 (六) 14:57 (UTC)回覆
隨意看了一下Mafalda4144君的編輯活動,發現他在國立苗栗高級農工職業學校的一個奇怪編輯(Special:Diff/79773681)。根據Mafalda4144君提供的國家圖書館數位典藏來源,《新竹州要覽》,是一本出版於昭和12年,也即是1937年的書。一本出版於1937年的《新竹州要覽》,會有「1945年,遷校至苗栗街,更名新竹州立苗栗農業學校」的訊息?依照Mafalda4144君提供的來源頁數的訊息,去翻看《新竹州要覽》的第24頁,也會發現這書本的內容與他添加的條目內容,是對不上的。然後其實在國立苗栗高級農工職業學校網站的學校簡介中有寫道:
民國33年,是1944年。一本出版於1937年的《新竹州要覽》,會寫創立於1944年的學校的事情?總而言之,Mafalda4144君放的參考來源與條目內容,是有完全對不上的情況。這究竟是?@EmiliaBearMilkyDeferPatlabor IngramEricliu1912220.128.241.193留言2023年12月24日 (日) 14:15 (UTC)回覆
翻找了一下,此君原來因為相同的原因有被提報過(Special:Diff/78597124),副知當時的提報者@寒吉220.128.241.193留言2023年12月24日 (日) 14:32 (UTC)回覆
(+)支持IP用戶閣下對條目參考文獻的查核,建議社群應就Mafalda4144的編輯質量問題做出進一步的行動。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1月1日 (一) 09:33 (UTC)回覆
早就該做了(1(這是IP提到的AIV提報,後面還有很多可以品嘗)、23456),Mafalda4144的編輯能力早就不行,抓傀儡還能抓錯人,喔對,他討厭紙本來源,他看不到內文,而且他沒有找來源的能力,就算告知網址,他也早找不到來源,當然不利於他的他就從不正面回應,只會裝死,卻會找理由誣陷他人,反正他還有兩個小跟班會一起自我安慰。--寒吉留言2024年1月7日 (日) 17:42 (UTC)回覆
同意,Mafalda4144總是在找各種藉口進行奇怪的編輯,如果有人批評他,他就會報復性地變本加厲,真懷疑他是不是有某種古怪的偏執。--149.102.98.184留言2024年1月25日 (四) 18:34 (UTC)回覆
Wikipedia:可靠來源#學術界
被學術界稽核過的文章、書籍、點評或者研究論文是可靠的。如果內容被有聲譽的同行評審期刊或者受人尊重的學術出版社發表,可以認為是被一個或者更多學者稽核過的內容。
可以被公眾訪問的博士學位論文可以被使用,但是使用應謹慎。其中的一部分會經過一個學術同行評審過程,或者是不同級別的嚴謹交流,但是也有一部分沒有這個過程。如果可能的話,使用被別的文獻引用的、被權威人士監審、或者是被第三方點評過的。正在撰寫中的博士學位論文未被評估過,因此不是可靠來源。如果學位論文後來被發表為學術專著或者通過同行評審的論文,那麼後兩者通常是比學位論文更加合適的來源。碩士學位論文通常未經類似評估,因此不如博士學位論文可靠,除非其具有顯著學術影響。
結論:知網上大多數期刊文章都是能用的但學生刊物除外,未發表於期刊的博士論文應審慎使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應使用碩士論文。--🎋🎍 2023年12月14日 (四) 12:26 (UTC)回覆

調解嘗試

序號 Mafalda4144版本
固定版本:<請填寫>
Patlabor Ingram版本
固定版本:<請填寫>

兩位先消停一下,如果打到了管理員布告板的話也消停一下。你們各自點列一下自己的版本當中的重要信息(essential information)。我想要比對一下兩個版本是不是有實質性的巨大差異。你們的兩個版本幾乎每一段都像是重新寫過了一遍,像是兩個不同的條目在搶哪個才是正統一樣。MilkyDefer 2023年12月8日 (五) 07:23 (UTC)回覆

(:)回應@MilkyDefer關於這部分我解釋一下,您看到「你們的兩個版本幾乎每一段都像是重新寫過了一遍」的狀態並不是兩邊在「搶正統」。而是因為Mafalda4144君似乎認為我增補添加了「計軸自動閉塞」部分知識,是侵犯了他的條目所有權。所以主動申請刪除他自己貢獻的部分文字(情況類似於「漢賊不兩立」……)(參見WP: 修訂版本刪除請求),防止我貢獻的文字和他貢獻的文字放在同一篇條目內。摘錄Mafalda4144君的部分發言供各位理清脈絡:
個人學術不精,所找資料都不值得一用,只是地區觀點,已將這段時間新增內容全數刪除,也請資深編輯不要放回,謝謝。--Mafalda4144留言2023年12月6日 (三) 19:08 (UTC)回覆
閣下愛寫自己慢慢寫,當初這是一個爛條目在下將之之維護到閣下來之前的狀態,搞不懂計軸器的演變,移動了條目名又在那邊計軸,英國等於中國大陸啊,計軸器西門子最大廠。這麼會翻譯慢慢翻,尊重誰不會寫,在閣下身上完全沒有這樣的感覺一點點也沒有,在下對閣下曾有的尊敬,從閣下這段時間連續的編輯行動已經非常清楚了,在下也不在乎閣下在這裡是不是搞WP:SYN,閣下真的尊重在下先前的貢獻,不會是這樣添加文字的扭曲原意。在下另外還申請了版本刪除,希望管理員會受理。--Mafalda4144留言2023年12月7日 (四) 04:17 (UTC)回覆
在下最不能忍受的,閣下在在下寫的文字上,前後穿插根本語意不通的文字描述,還引用個人發表的論文當作佐證來源,連儘量避免引用論文都不知道,第一天來維基百科就算了是吧?!--Mafalda4144留言2023年12月7日 (四) 04:20 (UTC)回覆
順帶一提,在下找的資料來源,拜託閣下有格調的話,一條都不要用,請自己找謝謝。--Mafalda4144留言2023年12月7日 (四) 04:35 (UTC)回覆
所以目前的爭議真的完全在於「維基百科是否可以引用論文寫條目」(就是這麼神奇……)這部分我也很無奈,解釋了他也不聽,像是要跟我鬧脾氣一樣用自刪來威脅,或是認為其他編者補充內容是在污染他的條目(類似上面說的吳依銘條目的情況,這裡副知@EmiliaBear,完全是雞同鴨講,所以到客棧尋求各位協助釋明方針。拜託各位了。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9日 (六) 16:54 (UTC)回覆

關於計軸器技術之問題及相關編輯爭議

(:)回應@T45614631這邊我解釋一下,關於您提及的「為何Mafalda閣下認為《軌道號誌運輸系統本土化推動方案》一文中提及的計軸器不是同件事?」以及Mafalda4144君所稱的」閉塞自動是地區研究」之類發言。事情是這樣的:

Mafalda4144君之前在條目中加入了一部分內容,是關於台鐵平交道口警告系統的介紹;而我上個月依據《交通大辭典》及相關學術論文,補充了關於「automatic block with axle counter」(計軸自動閉塞)技術的描述。

此後Mafalda4144君一直試圖將「automatic block with axle counter」(計軸自動閉塞)相關敘述移入中國大陸章節之下,並認為「計軸自動閉塞」是只有中國大陸獨有的技術,其他地區並無此項技術,並因此在條目中加入了地域中心模板。(①理由是「目前就只有中國大陸某些地區使用所謂的自動計軸器,所以才是地區論文研究啊。」;②在我補充英國標準也提及計軸自動閉塞之後,他仍繼續掛上地域中心模板,理由是「也放回,亞洲地區只有某大國自己研究使用。日本沒有。」。③與此同時他也不認同英國鐵路標準的有效性,因為「英國等於中國大陸啊,計軸器西門子最大廠」……④此外,在本頁他說「今天我想說的,閉塞自動是地區研究,如果無法分辨什麼能放什麼不能放,其實很可惜的。」,他依然認為不能在計軸器條目原理部分加上他認為是「『某大國』地區研究」的內容——只要放上「他所認為的中國大陸獨有技術」之內容他就認為構成地域中心……)【註:我不能理解他這樣想的原因;他似乎也一直將「計軸自動閉塞」錯誤地說成是「自動計軸器」「閉塞自動」……所以我感覺他其實並沒有搞清楚相關技術原理,因而才如此固執——在他眼裡似乎只要是台鐵沒在用的技術都是「中國獨有技術」……】本次編輯爭議由此爆發。

這裡摘錄我在條目討論頁的相關解釋性發言如下:
英國鐵路標準規定,鐵路可以使用軌道電路方式閉塞(即大陸所稱的「電碼自動閉塞」)與計軸器方式的閉塞(即大陸所稱的「計軸自動閉塞」,英語對應automatic block with axle counter)兩類自動閉塞技術。中國大陸及英國的鐵路標準均有以上分類。因此,「計軸自動閉塞」技術並非僅限於中國大陸使用,而是全球廣泛使用的技術。
簡而言之,「automatic block with axle counter」這項技術全球都存在,因此如果您認為「計軸自動閉塞」這個詞不適用於台澎地區,應當補充「automatic block with axle counter」對應的台灣譯名,而不是直接移除描述該技術的敘述。
麻煩您回退前認真看一下。--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6日 (三) 16:06 (UTC)回覆
英文維基「Railway signalling」(計軸器)條目指出,計軸器的用途包括(1)Railway signalling、(2)Railway crossings、(3)Switch protection in rail yards三部分。我此前補充的「計軸自動閉塞」是針對第(1)類「Railway signalling」而言的,您此前補充的台鐵平交道口警告系統是針對第(2)類「Railway crossings」而言的,本質上並不衝突。
附上enwiki對計軸自動閉塞的解釋供您參考:The most common use for axle counters is in railway signalling for track vacancy detection. It is a form of block signalling, which does not permit two trains to be within the same section of track (block) at the same time. Block signalling decreases the chance of collision, because dividing the track into blocks ensures there is always enough space between trains to allow one to stop before it hits one in front.[1]
但您移除您的貢獻是您自己的事,我尊重您的安排。--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7日 (四) 03:49 (UTC)回覆

以上。--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9日 (六) 17:02 (UTC)回覆

@MilkyDefer關於您提及的「重要信息」問題上面進行了解釋,因此副知您。--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9日 (六) 17:42 (UTC)回覆
這幾天都在看Mafalda閣下有沒有要回應,看來可能是沒有了...那我想應該可以把一些模板拔掉吧,至少原創研究跟地區論點兩個?--WiToTalk 2023年12月16日 (六) 02:07 (UTC)回覆
我還是老話一句,要放沒關係,請提出證明要介紹的這項技術是全世界通行,臺鐵跟不上不好參考,那香港呢?日本呢?
更簡單來說,其他與言版本都沒有,只看德維就好。--Mafalda4144留言2023年12月16日 (六) 03:46 (UTC)回覆
(1)「技術無國界」。維基百科從來沒有哪個方針規定因為××技術沒有全世界通行,因此描述這項技術就構成「地域中心」。在條目中介紹一項技術的不同運用路徑是理所當然的客觀中立。一項技術在全世界通行與否,與WP:地域中心有什麼關係?氫能源汽車全球只有日本研發領先且制定大量標準,所以按您的邏輯,氫能源汽車技術是一項地域中心的技術,在條目中描述新能源汽車包括氫能源汽車就構成地域中心?WP:地域中心的判斷標準從來就不是這樣(①政治立場或學術上的學派立場具有主觀性,受到地域中心方針約束;但是②技術是客觀存在的,不因立場改變而發生變化。您顯然混淆了①②兩者)。計軸器閉塞技術不會因為使用範圍小就變成地域中心,葉克膜技術也不會因為柯文哲的存在就有藍綠白之分,您在這方面的錯誤跟您之前要求其他編者「儘量避免用論文寫條目」是一脈相承的離譜以及荒謬。
(2)所以您不承認英文維基條目的可靠性與英國鐵路標準的有效性,認為「其他語言版本都沒用,只看德維就好」的邏輯是什麼?德語維基高貴在哪裡了?只是因為「計軸器西門子最大廠」所以德語維基就最可靠?那按閣下的邏輯,鋼鐵業條目應該是中文維基百科最可靠了,因為兩岸四地鋼鐵產量占世界超過一半,煉鋼鐵寶武鋼鐵最大廠。
(3)不過,我還是查了德語維基對應條目Achszähler,原文段:Der Achszähler enthielt zwei gleiche, hintereinander sitzende gezahnte Schalträder, von denen jedes durch eine von einem Elektromagneten angetriebene Klinke im gleichen Drehsinne angetrieben wurde. Die beiden Elektromagnete waren mit den Impulsgebern, einer am Anfang, der andere am Ende der Zählstrecke, verbunden. Eine der Achsen der Schalträder war hohl und über die andere geschoben, so dass sie zwei Zeiger antreiben konnten, von denen der eine vor dem andern lag. Überdeckten sich die Zeiger, so wurde ein Stromkreis geschlossen, der den freien Zustand des Zählabschnittes anzeigte. Die zur Blockstelle gehörenden vier Blockfelder normaler Bauart für die doppelspurige Strecke waren im Stellwerk in Olten Tannwald aufgestellt, von dem aus auch die Ein- und Ausfahrsignale dieser Strecke bedient werden. Die für Anfangs- und Endfeld jeder Richtung gemeinsame Taste war sowohl von der normalen Tastensperre des Endfeldes als auch von einer zusätzlichen Tastensperre abhängig, deren Spule im Stromkreis der Zeiger des Achszählers lag. Diese Tastensperre war so ausgebildet, dass sie auslöste, wenn der Spulenstrom einmal unterbrochen wurde und dann wiederkehrte, also erst, wenn sowohl die Belegung der Strecke, als auch das Freiwerden gemeldet wurde.以上段落介紹了將計軸器用於鐵路閉塞的技術原理。這篇條目的同一章節還介紹了Hauenstein-Basistunnel區段鐵路在上世紀使用計軸器以代替軌道電路作為閉塞手段的歷史。希望能夠釋除您的疑問。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3年12月19日 (二) 19:09 (UTC)回覆
@Patlabor Ingram現在的情況如何了?Sanmosa Romeo and Qubilai 2023年12月31日 (日) 16:26 (UTC)回覆
(:)回應@SanmosaMafalda4144君沒有進一步提出意見了,如果沒有其他反對意見,建議移除Mafalda4144目前掛在計軸器條目上的地域中心及原創研究兩個維護模板(因為掛模板的理由不成立:如上文所述,單純介紹一種技術不構成地域中心,使用學術論文作為參考文獻不屬於原創研究)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1月1日 (一) 09:33 (UTC)回覆
同意這個建議。但我重開了整個討論一遍,畢竟我實在無法看懂Mafalda4144的邏輯,你跟他的爭議點到底是甚麽我並不太清楚,我能把整件事情總結成「你加入的技術內容沒有『臺灣寫法』或『臺灣化』而導致他反對你加入相關內容」嗎?Sanmosa Romeo and Qubilai 2024年1月1日 (一) 11:34 (UTC)回覆
稍微看了一下,大概是Mafalda4144對中國大陸的科研不信任,感覺和MilkyDefer在審視Patlabor列出的來源時犯的錯誤一樣,將公司營運的「國家級科研機」構誤認為普通公司。--Nostalgiacn留言2024年1月8日 (一) 08:05 (UTC)回覆
(:)回應@Nostalgiacn其實Mafalda4144如果但凡只是像MilkyDefer一樣單純對其中個別學術期刊的可靠性有疑問都是還可以溝通的。但Mafalda4144的問題在於他否認一切學術論文的可靠性(所以有如上要求別人「儘量避免用論文寫條目」的奇葩論斷),還認為用論文寫條目是「該論文作者的原創研究」……,這就實在很滑稽了,顯示他對方針理解有很大偏差。上面也有其他維基人反映他對別人拿出紙本來源一概抗拒的心態。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1月9日 (二) 15:05 (UTC)回覆
不只抗拒紙本來源,來源內容只要他不喜歡就不該使用,來源標題如果他不喜歡也不能使用,近期還有一個發言更顯得他想法恢恑。「條目創建者看來是台灣人,引用中國大陸法條?」(Special:Diff/80397781)--寒吉留言2024年1月10日 (三) 09:33 (UTC)回覆
(:)回應@Sanmosa您的判斷是正確的。他反對條目原理部分描述「計軸自動閉塞」技術的原因是該詞沒有對應的台灣譯名或台鐵沒有應用該技術。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1月9日 (二) 15:05 (UTC)回覆
  公示7日:如無其他反對意見,決定移除目前掛在計軸器條目上的地域中心及原創研究兩個維護模板(因為掛模板的理由不成立:如上文所述,單純介紹一種技術不構成地域中心,使用學術論文作為參考文獻不屬於原創研究)。由於避嫌原則,請其他維基人到時協助執行,感謝。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1月9日 (二) 15:05 (UTC)回覆

自動閉塞

請見。--Mafalda4144留言2024年1月23日 (二) 16:53 (UTC)回覆

(1)所以你要表達什麼,以及這個條目里你要我看什麼呢?(條目裏面赫然寫著「半自動閉塞與計軸器等確定列車完整性的設備配合起來,就形成了自動站間閉塞。」——您舉出這個條目反而證明了我的觀點正確,本人在計軸器條目中已提出交通大辭典等來源證明中國大陸將這種形式的閉塞技術稱為計軸自動閉塞,另外用電碼形式實現的自動閉塞稱為電碼自動閉塞。其實您之前寫過的自動道口警告系統跟我說的計軸自動閉塞完全是一個原理:計軸器把列車要來的消息報告給道口就形成道口警告系統,報告給列車控制中心和其他列車就形成計軸自動閉塞系統。原理基本相同只是運用的角度方式不同。所以您是絲毫不懂鐵路技術嗎?為什麼這樣基本的理解問題需要反覆解釋?這種級別的理解應該有上過大學理工類通識教育課甚至中學水平就會明白)
(2)針對你編輯摘要提的理由,請你拿出權威技術資料來證明你的觀點(你是認為運用計軸器實現的自動閉塞技術不存在嗎?誰主張誰舉證,請您針對你的觀點拿出權威技術資料佐證)。
(3)懸掛地域中心及原創研究模板,請拿出新的理由。上方討論已經證明您原先的理由不成立,如您違反客棧公示之共識執意破壞,將提報管理員處理。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1月24日 (三) 16:12 (UTC)回覆
英格拉姆閣下,多篇論文都有說出為中國大陸發展,何故未見避提?反而利用這些文獻讓讀者以為這是全世界的技術,閣下寫出了一句「我的關點正確」,閣下是利用維基百科發表個人研究?閣下若不提出說明修正,相信已經滿足到當前的破壞提出利用維基百科發表原創研究的條件,一如您經常性對他人的訴諸人身,--180.217.240.72留言2024年1月26日 (五) 04:18 (UTC)回覆
上面已經說了技術無國界,技術是客觀存在的。上面討論已經舉了英國及德國發展這項技術及應用情況,您是閱讀理解能力有欠缺嗎?核武器全世界只有九國擁有,按閣下觀點這也是地域中心技術?移除兩個模板的決定已在客棧通過,如果閣下有異議不妨再次提交客棧公論。
上次討論的結果已經看到了,我無所謂再提交一次。另外上面好幾個維基用戶所提Mafalda4144在國立苗栗高級農工職業學校偽造來源等一系列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我也樂見這些問題可以被管理員一併解決。有些IP用戶只在本頁出現,卻不敢在客棧面對大家,實在有點可笑了。--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1月26日 (五) 04:58 (UTC)回覆
又東扯西扯,自動閉塞條目上的維護模板您是看不到嗎?--Mafalda4144留言2024年1月26日 (五) 22:34 (UTC)回覆
所以回到我最初的回答:所以你把這個條目給我看是要表達什麼,以及這個條目里你要我看什麼呢?(你既然知道這個條目有維護模板那幹嘛給我看,這個條目是你自己送上來讓我看的,我可沒有主動把這個條目當論據。--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2月4日 (日) 17:22 (UTC)回覆

對拒絕客棧討論後持續回退行為之警告

@Mafalda4144移除兩個維護模板之決定,已經互助客棧討論區公示七日無異議通過(客棧討論記錄見上方存檔),閣下在客棧討論期間連續一個月未提出任何補充或反對意見,現在在條目中仍持續回退,屬於繞過討論的編輯破壞及遊戲維基規則行為。依據管理員佈告板的要求回退及警告一次。如無改善持續回退將提報管理員佈告板處理。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1月24日 (三) 16:12 (UTC)回覆

這原本就是只有某些地區的討論,您也提不出其他地區有的報告,還要在條目內寫出其他地區譯名待查,這樣還不夠地域中心嗎?我有回應了,您也根本提不出其他地區有自動相關的使用。且討論根本不能說是有共識,這也不適用沈默共識,您要移除可以,就不要寫出其他地方譯名待查。您放其他地區,這樣就是誤導。--Mafalda4144留言2024年1月24日 (三) 16:49 (UTC)回覆
臺灣沒有什麼自動計軸器系統也沒有譯名待查,您要寫請不要把臺灣寫進去,順帶一提日本也沒有用,請不要持續做出欺騙讀者的行為,您們上面要怎麼認定我隨您們寫我無所謂。--Mafalda4144留言2024年1月24日 (三) 17:02 (UTC)回覆
(:)回應
(1)這項決定在公示之前可是得到多位用戶支持的,並不是沉默共識。
(2)其餘回應上面已有,這裡不再多說。閣下心心念念的德語維基也早已提供,至於閣下裝作聽不見我也沒有辦法。
(3)再次強調,真理越辯越明,如果閣下有異議不妨再次提交客棧公論。上次討論的結果已經看到了,我無所謂再提交一次。另外上面好幾個維基用戶所提Mafalda4144在國立苗栗高級農工職業學校偽造來源等一系列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我也樂見這些問題可以被管理員一併解決。上次在客棧,閣下灰溜溜地逃跑了,拒絕回答多位用戶提出的質疑,我深表遺憾,我希望閣下這次能有維基人基本的擔當,正面回應這些問題。。--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1月26日 (五) 05:02 (UTC)回覆
好奇看了下,以為這麼厲害可以偽造文獻,可既然有誤為何都無人修正?苗栗農工並無偽造問題,只有既存文字未再查證問題,若因此算到補來源的人頭上,正如英格拉姆閣下將英國一段落算到本人寫的歸納行為,是一樣的。當然,如英格拉姆閣下所言,不要灰溜溜逃避,閣下不回應是打算自動存檔就沒事了是吧。有擔當的維基人既然可以恥笑他人,自然也可以大方地前往駁斥。--180.217.240.72留言2024年1月26日 (五) 11:22 (UTC)回覆
(:)回應:Mafalda4144偽造來源的記錄給你放上來啦,其實就在上面客棧討論記錄里。這邊拷貝過來跟您一起欣賞:
220.128.241.193:「{{tq|隨意看了一下Mafalda4144君的編輯活動,發現他在國立苗栗高級農工職業學校的一個奇怪編輯(Special:Diff/79773681)。根據Mafalda4144君提供的國家圖書館數位典藏來源,《新竹州要覽》,是一本出版於昭和12年,也即是1937年的書。一本出版於1937年的《新竹州要覽》,會有「1945年,遷校至苗栗街,更名新竹州立苗栗農業學校」的訊息?依照Mafalda4144君提供的來源頁數的訊息,去翻看《新竹州要覽》的第24頁,也會發現這書本的內容與他添加的條目內容,是對不上的。然後其實在國立苗栗高級農工職業學校網站的學校簡介中有寫道:「民國33年:本校創立於新竹市赤土崎,校名為「新竹州立新竹農業學校」,民國34年因戰時疏散,遷至苗栗。」民國33年,是1944年。一本出版於1937年的《新竹州要覽》,會寫創立於1944年的學校的事情?總而言之,Mafalda4144君放的參考來源與條目內容,是有完全對不上的情況。這究竟是?@EmiliaBear、MilkyDefer、Patlabor Ingram、Ericliu1912」。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1月31日 (三) 13:19 (UTC)回覆
英格拉姆閣下論文看得不夠清楚,多篇研究都說了中國大陸積極發展。客棧的討論明顯被閣下的風吹著跑,每個人都高談闊論也都沒有人發現此問題,真是高明。btw閣下的言行,讓本人覺得,那部美好年代的動漫因此蒙塵了。--180.217.240.72留言2024年1月25日 (四) 13:06 (UTC)回覆
Mafalda4144自己不再在客棧討論回覆,現在卻指責別人欺騙讀者,莫名其妙。甚麼叫「您們上面要怎麼認定我隨您們寫我無所謂」,Mafalda4144駁斥不了別人提出的意見,後來又拒絕參與討論,現在還説得自己好像很有道理那樣?--149.102.98.184留言2024年1月25日 (四) 18:39 (UTC)回覆
上面的討論要怎麼有效率的回應?都偏頗的只對能不能用論文,以及大量的批判,沒有人發現問題在哪裡。正如149.102.98.184閣下增加的發言,如果不能論事,就不要只能訴諸人身。剛剛又略作修正,建議若不能理解此項技術的發展,不要硬碰。--180.217.240.72留言2024年1月26日 (五) 04:10 (UTC)回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上次可不是我主動說要交客棧討論的。自己說出「儘量避免用論文寫條目」這樣的離譜言論,還叫囂讓我上客棧解決,被客棧的大家批判了嘲笑了,就請好好反思。挨打要立正。--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1月26日 (五) 05:14 (UTC)回覆
管理員已判定以上發言不構成人身攻擊,因此Mafalda4144的移除理由不成立,特此放回。下次我可以把話說的委婉點,但是事實如此。如有冒犯我表示遺憾,但是事實如此。如果連「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都接受不了的話,也請個別用戶自己反思自己是否屬於太過玻璃心,建議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謝謝。Mafalda4144在其他條目偽造來源、拒絕與新手友善溝通,在本條目亂掛模板,但卻從未表示任何歉意及悔改,而是一再嘴硬、到處提報,結果根本沒人支持他的舉報,這樣的行為只能讓人感到可笑,也再次深表不齒。請個別用戶直面事實,不要逃避。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2月5日 (一) 05:13 (UTC)回覆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PA,已由—Kenny023留言2024年2月1日 (四) 07:44 (UTC)於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覆
@Kenny023(1)本人的發言無任何髒話或謾罵。請您指出您所隱藏的我的發言部分究竟哪句話構成人身攻擊?煩請明確指出以便本人今後改進。
(2)經自查本人發言,並未構成WP:PA所列任何一項「例子」或具體條款所列的行為。因此請您順便解釋一下維基百科關於人身攻擊的方針指引規定,是否延伸到禁止對其他用戶說「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如有延伸,客棧方針區是何時通過這條延伸規定的?懇請您為我指點迷津,在此先行謝過。--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2月4日 (日) 18:40 (UTC)回覆
英格拉姆君,在下認為「哈哈……」,再加上後面的「挨打要立正」,有調侃的意味,且您又重複發了一篇,「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我想人人都有自尊心,如果換成是在下也覺得會傷自尊心(我也心小),在下認為您本意並沒有惡意,心直口快,就像您先前所說的那樣,將話說的委婉點,互相理解,就不會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在下希望上述言論爭議就到此為止,退一步海闊天空,在此謝謝您。--Kenny023留言2024年2月5日 (一) 07:56 (UTC)回覆
多些諒解,少些調侃或揶揄,就事件陳述意見與事實,做中立的評價,也許對於協作計劃會好些。--薏仁將🍀 2024年2月5日 (一) 09:14 (UTC)回覆
(※)注意:有些用戶這幾天反覆到各種地方提報,本人對濫用提報的行為表示譴責。很顯然,這樣的濫用提報行為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不會被社群支持。
有些用戶一直說「查不到」「查無」之類,卻沒有拿出任何相應的文獻來,讓人懷疑他自己到底查了沒有。我呼籲這些用戶,但凡拿出美、法、日等國關於計軸器設備以及鐵路自動閉塞技術的相關文獻豐富條目內容、供各位編者參考,通過文獻判斷我的觀點正誤,我自然心服口服,對於條目內容也是提升。否則如果只是單純質疑別人拿出來的參考文獻,自己卻沒有拿出任何參考文獻,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編輯態度。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2月5日 (一) 05:20 (UTC)回覆
有些人自己說「那覺得自己很有概念,要不要自己上客棧問問看有沒有人要回答閣下呢?」,結果真去了客棧發現大家都在批判他的發言,結果尷尬了,這位人士我不說是誰。也請這位人士不要對號入座破防,謝謝。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2月5日 (一) 05:32 (UTC)回覆
咱時間有限,已經至至客棧發起討論。咱認為閣下不配是維基人,且明顯為了闡述個人觀點持續擾亂維基百科,咱看不下去多手多嘴罷了。可惜IP不能屏蔽留言,這樣的針對性的復原行為真的很好啊。--180.217.224.95留言2024年2月5日 (一) 10:17 (UTC)回覆
以上IP(180.217.224.95及180.217.240.72等等)已經被確認為Mafalda4144所操控的傀儡帳戶並全數被封鎖。--2001:F90:40C0:E4F:F050:7AE8:78EB:2262留言2024年2月8日 (四) 06:20 (UTC)回覆
這的確很諷刺,他的所作所為無疑是給自己回打一巴掌,他為他自己顢頇的行為付出了代價,他應該要學會什麼叫作「尊重」。--2001:B042:3801:2750:B85A:2B44:A4B0:D030留言2024年3月18日 (一) 08:28 (UTC)回覆
當事者已經被管理員封禁,那麼再多說甚麼似乎也沒有太多效用,但,仍期盼他會有所改變,不論他是否會看到該則回覆。--薏仁將🍀 2024年3月28日 (四) 08:32 (UTC)回覆

「automatic block with axle counte」一詞

在自動閉塞章節,放入了一個英文名詞,我相信中國大陸正在研究此項技術,不過,後面引用的來源[2]以及[3]完全沒有提到這個專有名詞,不曉得何故要放在該段落之後呢? 再者,此頁面參考翻譯了英文維基百科,當然,過去查也無此名詞,不曉得主編能不能只針對此一事項說明呢? 更不用說Google結果兩筆,其一指向中文維基百科有這個名詞,其二指向此論文[4]--Mafalda4144留言2024年1月24日 (三) 19:20 (UTC)回覆

已修正。台港無此用語,不用寫出譯名待查也查不到,此可涉及原創研究。--180.217.240.72留言2024年1月25日 (四) 12:57 (UTC)回覆
所以您是台鐵公司總經理還是港鐵公司總經理?為何可以在沒有任何來源的情況下宣布港台無此名詞?您還是在沒有拿出任何來源的情況下就做出以上論斷,到底是誰在原創研究?結果如何我都接受,但是拿出來源證明自己的觀點是一個編輯態度問題,甚至連港鐵台鐵對其閉塞技術的介紹資料都沒有拿出來,就說香港台灣沒有這個詞,這顯然不是合適的編輯態度。還是那句話,證明沒有也請拿出來源。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1月31日 (三) 14:46 (UTC)回覆
該英文名詞由紙本來源提供,當時就已有註解,可自行查閱。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所轄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編撰出版的《鐵道科學技術名詞》一書也將該詞作為中英對照之標準名詞。「後面引用的來源2以及3」是證明英國鐵路標準有此規定。鐵路行業屬於冷門行業,請不要只會Google,建議可查閱專業鐵路文獻資料庫。--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1月26日 (五) 05:34 (UTC)回覆
此英文名詞僅止出於中國大陸,目前並無其他地區使用,閣下既然能提出紙本來源,那麼真正原文的非中國大陸審定譯本版本文獻是否能夠提出?如牛津辭典。--180.217.240.72留言2024年1月26日 (五) 06:05 (UTC)回覆
[5],1996年之前,沒有任何一本英文字詞典查得到這個名詞,目前現行各個語言版本,也並無此英文名詞。英格拉姆閣下請提出任何一本外文字詞典有此名詞。--180.217.240.72留言2024年1月26日 (五) 08:04 (UTC)回覆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審定科技專業名詞的權威機構,該機構所公布的中英文對照名詞是中國大陸的學術規範用詞。因此我在編輯中已完成了查證義務,符合維基百科可供查證的方針。至於其他外文詞典,顯然我並無義務也無能力繼續查證,如您有能力查證證實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的審定結果有誤,我非常歡迎及支持,也鼓勵您去信該機構予以糾正,共同促進科技進步。
但是,在沒有相反證據或者比該出版物更權威的來源否定之前,就應當採用這個來源。「沒有任何一本英文字詞典查得到這個名詞」先不說您這句話毫無來源(您說這句話的時候甚至沒有拿出任何查找的連結),只是張口就來的發言。而且這個說法是不合邏輯也不符合這些詞典的功能的。例如,北台灣的氣候是「Subtropical Monsoon Climate」(亞熱帶季風氣候)——這個詞遠比「計軸自動閉塞」更加熱門及廣泛使用,但是牛津詞典里並沒有這個詞語。英文詞典本來就不會收錄鐵路或者其他任何行業的專業名詞,除非這個詞語已經成為廣為使用的通俗表達。顯然,「計軸自動閉塞」只是一個普通小眾學術名詞,影響力只限於鐵路業界,人家詞典本來就不是收錄專業科技名詞的,你在這些英文詞典里找肯定無功而返,因而您自然應當以鐵路專業文獻為準。
需要強調的是,您一直說大陸以外找不到、海外沒有之類。那證明標準很簡單,請您拿出美、法、日等國關於計軸器設備以及鐵路自動閉塞技術的相關文獻豐富條目內容、供各位編者參考通過文獻判斷我的觀點正誤,我自然心服口服,對於條目內容也是提升。否則您只是單純質疑別人拿出來的參考文獻,自己卻沒有拿出任何參考文獻,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編輯態度。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1月31日 (三) 14:01 (UTC)回覆
「automatic block with axle counte」名詞事實就是查無,沒有一本權威性的辭典有收入,雖然維基百科不是可靠來源,請問為甚麼沒有一個姐妹站有寫出,我有在客棧表示過,如果只會攻擊我我將不回應,此外,我在客棧留下的提問,事實證明您或其他人也沒能有效提出答案,說我拒絕溝通嘛,可擺明也沒人能正面回答,我的問題一直都是這三個問題:1,所謂外國文獻和辭典沒有一本有完整的此專有名辭「automatic block with axle counte」;2,您不屑一顧的google網路搜尋結果,就是只有中文維基百科百科和此條目內已經列出的文獻有,好又能提升安全的技術,為甚麼未見推廣?也沒有任何鐵道網站或報告提到此技術?3,維基百科其他姐妹站的計軸器條目,沒有一個寫出這項技術?請不要拿一堆文獻以及話術模糊焦點。技術無國界?我只講臺灣,臺灣就沒有請不要寫啥翻譯待查。--Mafalda4144留言2024年1月26日 (五) 22:47 (UTC)回覆

(:)回應

看來Mafalda4144閣下現在是在打空氣了,閣下所提問題完全與現有版本不相關。我贊同IP用戶現行的版本,因此我已在編輯摘要對該IP用戶的編輯已予以感謝。本人在此條目爭議中的關切只有兩個:
(1)證明使用計軸器實現的自動閉塞技術客觀存在,且是英國、德國、中國大陸都曾規定或使用的技術,因此Mafalda4144強行將該部分技術歸結為中國大陸獨有技術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現在IP用戶的現行版本已解決Mafalda4144的這個錯誤,我對此表示歡迎。
(2)證明Mafalda4144強行在條目懸掛兩個維護模板(原創研究、地域中心)是錯誤的,Mafalda4144完全誤解了這兩個方針。因為,引用學術論文的觀點並非原創研究。描述一項客觀存在的技術並非地域中心,不論這項技術是1個國家在用還是100個國家在用,技術路線的主流或非主流不構成地域中心問題。互助客棧的討論結果也支持了這一點,即移除Mafalda4144違規懸掛的兩個模板。
現在我上面的兩項關切已經解決。至於其他問題,我並不關心。也希望各位用戶能在本頁繼續研究精進條目。另外我對Mafalda4144目前自覺停止條目編輯戰的行為表示欣賞,希望該用戶繼續保持。我會對條目保持關注,如果Mafalda4144之後膽敢違規把之前兩個維護模板掛回去,那麼我將立即提報管理員解決。以上。

(需要再次聲明的是: ①「這個技術叫什麼」,與②「客觀上有沒有這個技術」是兩回事。①「大陸管電腦旁邊的mouse叫『滑鼠』」,與②「客觀上存在mouse(滑鼠/滑鼠)技術」,顯然是兩回事,Mafalda4144截至目前依然混淆了①②兩點。建議閣下先進修一下國文及科學課程,否則我們的討論只能是雞同鴨講)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1月31日 (三) 13:03 (UTC) 總而言之,我在本條目的編輯及行動,只是為了堅決反對您在本條目霸占條目、誤讀文獻、亂掛模板的錯誤行為,維護本百科方針及指引的精神。至於條目的其他內容問題,我無意與閣下爭論及編輯戰,也不在意你們把條目寫成什麼樣,請您好自為之。(畢竟寫得一塌糊塗還引以為豪地把本條目掛在用戶頁上的人又不是我。)我同時支持並歡迎其他編者對本條目內容進行編輯改善,也感謝各位IP用戶的貢獻。以上。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1月31日 (三) 14:26 (UTC)回覆

計軸器是計軸器,自動閉塞是自動閉塞,兩者之間互通運用,但不是同一事,閣下一直把自動閉塞放到計軸器條目內,似乎搞錯了什麼。技術是需要交流,閣下的言論過度地域中心也不自覺,自己誤讀文獻一事完全不提,也不用說什麼讚賞之詞。--180.217.224.95留言2024年2月2日 (五) 03:43 (UTC)回覆
(:)回應
……大哥你有沒有搞錯,我從來也沒有把這兩個當做同一件事。你這樣說反而是認可我的觀點你知道嗎……(※)注意:「計軸器和自動閉塞兩者之間有互通運用」是我的觀點!我這麼多天了就只是想證明「計軸器和自動閉塞兩者之間有互通運用」而已!因為Mafalda4414之前的觀點是主張「計軸器和自動閉塞兩者之間沒有互通運用」(他之前主張不存在這個技術)。--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2月4日 (日) 17:30 (UTC)回覆
大哥你知道嗎,我這麼多天了,就是想證明「計軸器是計軸器,自動閉塞是自動閉塞,兩者之間互通運用,但不是同一事」這個簡單的道理。您這句話實在是這個頁面里難得的清流。可惜本頁老是有人混淆或誤解我的觀點,太感謝您啦。您這句話總結絕對是本頁的金玉良言!太感謝您了!(另外既然「互通運用」,就完全應該在計軸器、自動閉塞兩個條目里都放上這方面介紹。維基百科類似情況也大都是這樣操作的。因為計軸器就是用來檢測一段鐵路是否有列車占用的設備,自動閉塞、道口警告系統這兩個算是計軸器的最主要的兩個用途了。總之您認可這兩個之間存在「互通運用」的關係就是偉大的進步了,本頁我與4414之前的討論一直是雞同鴨講,他似乎從來沒理解到您這句話)--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2月4日 (日) 19:09 (UTC)回覆
不知道您討論頁能否看到,所以也抄送在本頁內。感謝您的貢獻!今天是令人激動的一天,你們這一派的IP用戶中間終於有能理解我的話的啦!之前客棧里才有人能理解我的觀點,現在討論頁里也有了,實在令人感動。
  和平星章
180.217.224.95是Talk:計軸器頁面活躍的IP用戶中,首位能夠理解本人觀點,並總結出「計軸器是計軸器,自動閉塞是自動閉塞,兩者之間互通運用,但不是同一事」這個淺顯道理的IP用戶。為條目和平貢獻卓著,特此頒獎。 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2月4日 (日) 19:13 (UTC)回覆
是的,我真的只是想證明這兩個技術之間存在互通運用的關係。其他我都不在意。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2月4日 (日) 19:27 (UTC)回覆

版本差異

這裡必須附註Special:Diff/80024925,英格拉姆閣下自己寫的內容都忘記了,算到本人身上真是方便門,本人在此澄清,因調整未修正此錯誤在此致歉,之後會再詳細檢查,也請英格拉姆閣下不要忘記檢查自己的文字。--180.217.240.72留言2024年1月26日 (五) 06:10 (UTC)回覆

???我可沒有把「英國鐵路標準」放在「中國大陸發展」章節之下,所以你在說什麼?我當時那個版本的表述是「英國鐵路的這項技術中國大陸對應稱為……」,並且是放在技術原理章節。麻煩您搞清楚,謝謝。--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2月4日 (日) 18:58 (UTC)回覆

Mafalda4144可能已經開了新帳戶

@Patlabor Ingram你好,我注意到曾在計軸器條目上與你發生爭執、後來被不限期封禁的使用者Mafalda4144可能已經開了新帳戶。我留意到最近在他的討論頁上的由Tofugamay所作出的某次編輯,這個Tofugamay刪除了一些針對Mafalda4144的負面留言。我發現Tofugamay的編輯偏好與Mafalda4144的編輯偏好在一定程度上是重疊的,例如他們同樣專注編輯關於列車及鐵路等等的條目。此外,他近來多次與其他使用者發生衝突,在我看來,他的言行與Mafalda4144的言行很相似。最重要的是,Tofugamay建立帳戶的日期是2024年2月7日,那一天正是Mafalda4144被證實使用傀儡的日子,令我覺得這一切都太過巧合。由於我不熟悉開始傀儡調查的程度,而你是發現Mafalda4144使用傀儡的第一個使用者,因此想請你幫忙,看看我的猜測是不是正確的,如果是正確的話,希望你舉報Mafalda4144試圖使用新帳戶Tofugamay來繞過封禁,以促使管理員杜絕這種行為。--149.102.98.185留言2024年4月22日 (一) 05:46 (UTC)回覆

對不起因爲我看到Kenny023的編輯被撤銷,好奇之下看了,然後先前撤銷的人說要發起討論,不過應該是有異議的人要發起討論的對吧,我不應該擅自用回退功能的,稍早已經復原,也很抱歉不知道被封禁用戶的討論不能隨意編輯,還請大家原諒。如果因此就當我和他有關聯,這也太誇張,我最早是執行新手計劃,後來開始編輯日本市村町以及礦石,特此說明以及致歉,也請管理員再次查核我的編輯,謝謝。--Tofugamay留言2024年4月22日 (一) 09:41 (UTC)回覆
用戶Tofugamay已經被證明是Mafalda4144所控制的傀儡。--202.175.67.217留言2024年5月10日 (五) 07:03 (UTC)回覆
已協助IP用戶轉交Wikipedia:傀儡調查/案件/Mafalda4144。Tofugamay君也可將以上解釋拷貝到這個頁面。相信Tofugamay君沒有問題,但感覺還是先查核看看較好,相信查核員定會還您清白。如有誤傷在此先行表達歉意。--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4年4月25日 (四) 09:43 (UTC)回覆
大家都應該要向你道謝。你所提交的傀儡調查的調查結果證明了Tofugamay是Mafalda4144所控制的傀儡。--202.175.67.217留言2024年5月10日 (五) 07:58 (UTC)回覆
有聽聞過,但是沒有想過他會以這種型態出現...--薏仁將🍀 2024年5月11日 (六) 01:52 (UTC)回覆

以下文字是一則曾被由Mafalda4144所控制的傀儡Tofugamay及Mafalda4144的某位同路人移除的、由某一個IP用戶所發表的針對Mafalda4144的留言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薏仁將🍀 2024年5月13日 (一) 22:50 (UTC)於違反杜絕不文明要件,發表與條目協作議題無關內容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覆

批評者留言2024年5月10日 (五) 07:07 (UTC)回覆

您好,這裡比較適合放置與條目內容協作相關聯的討論,比較不適合放置某位用戶的評價,另外由於相關特定用戶因違反多重帳號使用規範與限制而被查核比對後證實其相關性被封鎖,所以相關細節或者類似的翻舊帳的事就不再贅述,畢竟您也寫了很多,那麼會聽的就會聽進去,倘若他仍有執念,勸阻的話說太多,可能他也無法聽進去。--薏仁將🍀 2024年5月11日 (六) 02:01 (UTC)回覆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薏仁將🍀 2024年5月13日 (一) 22:57 (UTC)於違反杜絕不文明要件,發表與條目協作議題無關內容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覆
--202.175.67.216留言2024年5月11日 (六) 06:53 (UTC)回覆
你好,因為部分IP用戶屢次在該特定用戶討論頁面留下類似諷刺揶揄的用語,而遭到kenny023君及其他用戶的移除,移除原因在於騷擾行為,以諷刺、揶揄或者其他非文明方式指責羞辱用戶,這些都是不適宜的,用戶討論區頁面是拿來溝通討論條目協作事宜,而非拿來嘲諷用途,即便該用戶已經被封鎖,他的個人討論區也不應該是「羞辱/恥辱之牆」,以上,相關評價回覆至此結束,請回歸條目協作討論,倘若再出現無關的討論議題,那麼相關討論將會依照規範逕自移除,而不另行通知。薏仁將🍀 2024年5月12日 (日) 00:26 (UTC)回覆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薏仁將🍀 2024年5月12日 (日) 07:56 (UTC)於與條目協作改善無關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覆
--149.102.98.86留言2024年5月12日 (日) 07:08 (UTC)回覆
(!)意見:我想回退那些帶有嘲諷揶揄言辭不是只有Kenny023一個用戶而以,如果你有仔細再翻閱相關編輯歷史的話,你會發現有其他用戶也有做過相同的編輯行為,有些是管理員,如:Special:Diff/80914856Special:Diff/82307148編輯行為,有些是回退員,如:Special:Diff/82301860Special:Diff/82299914編輯行為,我個人不覺得以這種類似「以暴制暴」的嘲諷言辭也好或者是批判言辭也罷或者算總帳這些的行為舉措能為對方帶來什麼改變,或者這麼說好了:前述那些行為只是把一些不滿的情緒做一個宣洩罷了,難道不是?特定用戶都已經被封禁,如果他還有濫用多重帳號,那麼請走相關提報程序,由管理員及調查助理做後續的查核應該足矣,又何必非得要評價評判某用戶?您覺得對於事件處理有幫助嗎?我個人看不出有甚麼幫助,還倒不如將所花費的時間精神拿去做別的事情或者是條目維護會來的較佳些,還有這是最後一次的提醒:請閣下不要再發表一些與條目協作無關的議題,因這對於條目協作無實質幫助,希望您就此打住,別再繼續,倘若您再發表,那麼也許那些無相關性的言論除了依照相關規範移除外,可能會將您提報至管理員布告板/其他不當行為,倘若您仍要持續評價某用戶的話,我希望您個人理解,並且請嘗試遵守,謝謝。--薏仁將🍀 2024年5月12日 (日) 07:54 (UTC)回覆
請你不要扭曲我的意思,也不要恐嚇我。我明確表示:「的確,之前有一些IP用戶不斷發表針對Mafalda4144的騷擾訊息,但Kenny023後來刪除的由其他IP用戶所發表的言論根本不是人身攻擊訊息,也不是騷擾訊息。」我說的是Kenny023後來借機刪除的訊息,這些訊息根本不是惡意嘲諷,也不是人身攻擊或騷擾,Kenny023在騷擾訊息被刪除後,趁機一併刪除沒有這些問題的留言,所以大家才感到這麼不滿。你曲解我的意思,處處為他們辯護,還試圖扼殺IP用戶發表留言的自由,我在此表達強烈不滿。--149.102.98.86留言2024年5月12日 (日) 08:01 (UTC)回覆
(:)回應:請您自行至管理員布告板/其他不當行為去陳述您個人的觀點,後續會由管理員做出審酌,以上通知,謝謝。--薏仁將🍀 2024年5月12日 (日) 08:26 (UTC)回覆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薏仁將🍀 2024年5月12日 (日) 08:56 (UTC)於違反文明、屢次發表與條目內容協作無關的言論議題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覆
--149.102.98.86留言2024年5月12日 (日) 08:39 (UTC)回覆
返回 "計軸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