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涮鍋
涮涮鍋(日语:しゃぶしゃぶ shabushabu)是一種日本式的涮羊肉火鍋,只使用清湯作為湯底,不用羊肉而是用切得極薄的和牛汆燙,蘸上日本的柚子醋食用,味道微酸清爽。涮涮鍋的湯採用昆布、柴魚或豬骨熬成,呈現微微白色的透明狀,在鍋裡也可事先投入各類的蔬菜、菇類、豆腐等植物係食材煮熟,與其它火鍋對比的話,涮涮鍋對腸胃會比較輕盈無負擔。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しゃぶしゃぶ |
平文式罗马字 | Shabu shabu |
涮涮鍋在台灣也相當盛行,於台灣日治時代開始從日本本土流入台灣的酒家,與日本原版相比口味有清淡的也有濃稠的,可以用梅花豬和羔羊肉代替原本的牛肉。國民政府遷台後和中國大陸的各式火鍋融合,台灣人開始提供台、中、日各國的調味料和湯底,甚至開發出一人用的小鍋,顧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自由搭配,並且會配備無限量供應的冰淇淋和飲料。
名稱编辑
原本這種涮牛肉的清湯火鍋在日本沒有統一的名稱,しゃぶしゃぶ這個名詞乃是20世紀在大阪一家名為スエヒロ的餐廳為自己所賣的這種料理命名的,並在1955年註冊為商標,而後日本全國開始把這種火鍋都叫做涮涮鍋。
源起编辑
20世紀初,日本佔領中国东北地区成立滿洲國,將當地廣為流傳的涮羊肉火鍋帶回日本本土,日本人將之改造為涮牛肉的薄片。日本經濟起飛開始出現多樣化發展,現在已經可以涮各種肉類薄片或者海鮮。
日式涮涮鍋编辑
台式涮涮鍋编辑
台灣因為經過日本殖民時期,並且皇民化運動迫使民眾改食日本料理。雖然台灣的涮涮鍋有很多號稱日本原版,但實際上已經經過了台灣化的改良,擁有了許多日本涮涮鍋沒有的特點,例如:
- 鍋既有多人份的、也有一人份的迷你鍋,最多不超過四人,超過四人會在同一張桌子上加入兩個鍋;但日本原版的是一桌一大鍋、多人共享一鍋,無論桌子多大都還是一鍋。
- 有吃到飽的服務,吃到飽在台灣的涮涮鍋業界是遠近馳名,只有少數日本人開的涮涮鍋因為要堅持採用日本原始模式、才變得使用日本做法;這在價格昂貴的日本本土無法想像的,日本的涮涮鍋只能點一鍋、甚至連裡面的配菜的總數都已經被決定好,不能更改、有時在一些昂貴的店家甚至不能加點,要加點只能加點另一整套鍋。
- 調味料不僅僅有日式醬油和白蘿蔔泥,還有生雞蛋、芝麻、韓式辣醬、泰式辣醬、台式醬油/醬油膏/九層塔、中式花生醬/四川麻辣醬、美式蕃茄醬放在公用的吧台上,可以讓顧客自由選擇、變化添加,創造出自己喜歡的口味;而真正的日式涮涮鍋只有醬油和白蘿蔔泥作為醬料。
- 吧台上還有免費的魚丸、貢丸、海鮮(墨魚、蝦子、蟹腳等)、蔬菜(金針菇、香菇、高麗菜、九層塔、地瓜葉、海帶等)、以及豬血糕、台式小香腸、火鍋用臭豆腐,免費的飲料區(提供咖啡、奶茶、紅茶、綠茶、可樂、雪碧)和免費的冰淇淋(一般至少有兩種口味以上,有些店家會採用名牌冰淇淋吸引顧客)以供選擇。
- 通常不是涮涮鍋的專賣店,會和四川地區麻辣火鍋、泰國冬陰湯鍋、韓國辣醬鍋、日本壽喜燒鍋都可以選擇,涮涮鍋只不過是其中一個湯底的種類,顧客甚至能自我搭配出陰陽形的雙重口味火鍋、類似賓士標誌形的三種口味火鍋及九宮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