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濟

朝鲜半岛历史上的国家

百濟(韓語:백제)(前18年-660年),又稱南扶餘,是古代朝鮮半島西南部的國家。532年新羅兼併伽倻後,在朝鮮半島上百濟與高句麗新羅三足鼎立,這段時間被歷史學家稱為朝鮮三國時代

百濟
백제
前18年—660年
百濟國旗
國旗
百濟百濟武寧王的徽章
百濟武寧王的徽章
朝鮮三國時期的百濟(左下)
朝鮮三國時期的百濟(左下)
首都慰禮城(前18年-475年)
熊津(475年-538年)
泗沘(538年-660年)
宗教佛教道教薩滿教
政府君主制
歷史 
• 建立
前18年
• Campaigns of King Geunchogo
346–375
•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385
• 終結
660年
前身
繼承
扶餘國
高句麗
馬韓
統一新羅
百濟
諺文백제
漢字百濟
文觀部式Baekje
馬-賴式Paekche

據《三國史記》記載,百濟傳說是高句麗創始者朱蒙的第三個兒子溫祚王於公元前18年在漢江南岸(今韓國河南市)創建。《隋書/卷81》也載「百濟之先,出自高麗國」[1]。百濟的鼎盛時期疆土涵括朝鮮西部(除了平安北道平安南道)的絕大部分。最北曾到平壤。百濟曾是海上的強國,通過海路與古代中國日本各政權進行政治和貿易往來。據《隋書/卷81》記載百濟人口混雜有新羅、高麗、倭等,也有中國人[2]

公元660年,百濟被新羅唐朝的聯軍滅亡。

歷史 編輯

 
朝鮮半島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
時代
舊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櫛文土器
青銅器時代無文土器
傳說
時代
桓國·倍達國·檀君朝鮮
古朝鮮 辰國 箕子朝鮮
衛滿朝鮮

三國
時代
三韓 漢四郡
樂浪
帶方





三國

時代
伽倻




雞林
熊津·安東
統一新羅 渤海
屬地
後三國
時代
新羅 後百濟 後高
句麗
高麗王朝
屬地
征東行省 遼陽行省
雙城·東寧·耽羅
朝鮮王朝
大韓帝國
朝鮮日治時期
盟軍託管時期
駐朝美軍政廳 蘇聯政廳·北朝鮮委會
大韓民國
(南韓)
朝鮮民主主義
人民共和國

(北韓)

君主 · 首都 ·
文學史 · 教育史
電影史 · 韓醫史
陶瓷史 · 戲劇史
南韓國寶 · 北韓國寶

 朝鮮半島主題

建國 編輯

 
百濟彌勒寺

傳說公元前18年,高句麗太祖朱蒙的兒子溫祚沸流帶領一批高句麗人南下到漢江盆地建立起百濟國。最早記載百濟的是《三國志》中提到馬韓地區的眾多城邦之一伯濟。朱蒙因受迫害而逃離扶餘,來到了卒本地區,在那裏與當地首領延陀勃的女兒召西奴結婚,並創立了高句麗王國。當朱蒙在扶餘所生的兒子到達高句麗後,找到了他的親生父親並成為王儲,就是日後的琉璃王。朱蒙與召西奴所生的兩個兒子沸流溫祚認識到琉璃王繼位後,他們在高句麗將無法立足。因此兩兄弟決定離開高句麗並與他們的追隨者一起南下。

聽從追隨者建議,溫祚在慰禮城(現在的韓國河南市)建城,並立國號「十濟」。但是沸流不理睬這個建議,認為臨海而居更好,並在彌鄒忽建城(現在的韓國仁川廣域市)。可是在彌鄒忽的鹽水和沼澤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難以忍受,與此同時慰禮城的百姓卻繁榮地生活着。沸流於是前往慰禮城並要當十濟國王。溫祚不同意。於是沸流對溫祚開戰,但輸給了溫祚。 因為羞愧,沸流自殺。彌鄒忽的百姓於是搬遷到慰禮城,溫祚也高興地接納了他們並改國號為「百濟」。有百姓濟海樂從的意思。

居於慰禮城的百濟由於被馬韓包圍,所以經常受到馬韓的侵擾。而他們的都城亦經常在漢江兩岸不斷搬遷。至今,首爾在漢江兩岸仍然留有北漢山城(鄰近青瓦台)及夢村土城(鄰近松坡區)的遺址。當時,他們稱呼今日首爾兩岸為「河北」及「河南」。直到今日,京畿道仍然留有河南市這個名稱,以見證昔日的歷史。

公元10年開始, 百濟在馬韓部落中保持強勢。根據高句麗建國神話的記載,建立百濟的是一部分高句麗頭人(召西奴、沸流、溫祚)與他們的百姓(扶餘人)。高句麗人到達半島南部後構成上層,而原住民馬韓則是國家中的下層。三國史記中百濟君王五次說自己源出朱蒙,王室以扶餘為姓,且一度改國號為南扶餘,高句麗故國原王南侵後百濟與高句麗決裂,不再和好。

百濟古爾王(234年-286年)的統治時期, 百濟鞏固了國家的制度。據《日本書紀》記載,249年,百濟向東擴展到洛東江上游與新羅伽倻相鄰。晉朝永康元年(300)發生八王之亂,樂浪郡帶方郡地方長官率眾奔赴遼東,嚮慕容家族請求內附。建興元年(313)高句麗南下侵略樂浪郡帶方郡受孤立而瓦解,初被百濟吞併。其居民得到百濟的善待。後來樂浪郡帶方郡在4世紀大多數時間成為高句麗、百濟爭霸的場所。後史書從345年開始將百濟稱為國家。據《日本書紀》記載,百濟367年第一次向日本派出外交使團。

近肖古王(346年-375年)時期,百濟通過與高句麗的戰爭向北擴展了疆土,同時向南消滅了殘存的馬韓部落。近肖古王時期,百濟到達其鼎盛時期,其疆土涵括了現在西朝鮮(除了平安北道平安南道)的絕大部分。371年,百濟在平壤(原樂浪郡)打敗了高句麗。在戰爭中,殺死了故國原王。而故國原王之孫好太王392年即位後又戰勝百濟再次控制了這一區域。

這個時期百濟積極地吸收了中國文化和技術。384年,佛教成為百濟的國教。與此同時,百濟也發展成為海上強國,並與日本發展了良好的關係。中國的漢字漢傳佛教、制陶技術和其它文化在這一時期從百濟傳入日本[3]

熊津時期 編輯

5世紀,高句麗南擴,並於427年遷都平壤。在高句麗的軍事威脅下,百濟開始喪失北方土地。475年, 高句麗攻下慰禮城(今韓國首爾),百濟喪失整個漢江流域,蓋鹵王被殺。蓋鹵王太子文周王被迫遷都於熊津(今韓國忠清南道公州市)。文周王在位期間,百濟王權不穩,發生內訌,文周王被兵官佐平解仇暗殺。文周王之子三斤王即位後,解仇掌控國家大權。直到東城王(479-500年)即位後,百濟王權才開始得到恢復。東城王在位期間,百濟開始與中國南齊建交,並與新羅聯姻共同對抗高句麗。武寧王時期(501-522年),百濟國力開始逐漸得到恢復。[4]:31-32[5]:64-65[6]

大多數朝鮮三國的地圖都將百濟的疆土畫成包括今天的韓國忠清道和全羅道。這是百濟熊津時期和泗沘時期的核心地域。在這一時期百濟還宣稱曾短暫在中國(南朝宋)的遼西地區有過疆土。[7][8][9][10][11] 百濟略有遼西的記載首見於南朝的《宋書》。此外,《梁書》和《南史》也有類似相同的內容。作為百濟史上的一個歷史事件,並沒有記載於朝鮮的史書,而卻記載在中國南朝的史書上,這確實是值得研究的課題。372年,中國南朝時東晉,北朝是前秦,前秦大多數時間佔有今天遼寧省大部分領土。然後相繼後燕國,北燕北魏對遼西地區有效控制,並有史載建制。百濟晉平郡晉平縣很有可能是大同江以西平壤郡(縣)訛傳為遼河以西的晉朝的平壤縣朝鮮縣)。

泗沘時期 編輯

523年聖王即位後,百濟出現了中興的景象。538年,聖王將國都從偏僻的熊津移往地處平原地區的泗沘(今韓國扶餘郡)。遷都泗沘後,聖王改國號為「南扶餘」(因為百濟將扶餘國當成他們的發源地),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重新鞏固了皇權。由於新國都位於錦江沿岸,這為百濟與中原王朝的交流也提供了方便。百濟與南朝梁積極發展外交關係,同時也與日本建立友好關係。[4]:32

551年,聖王聯合新羅攻打高句麗,成功收回之前被高句麗攻佔的漢江流域下游6郡。新羅則斬獲漢江流域上游的10郡。此後,新羅繼續攻打百濟,奪走百濟剛從高句麗那裏奪回的漢江6郡,控制整個漢江流域。百濟與新羅的聯盟徹底瓦解。554年,聖王發兵攻打新羅,慘敗。聖王被新羅亂軍殺死。百濟從此走向沒落。[4]:32[5]:65

滅亡 編輯

660年,新羅聯合發動了對百濟的攻擊。最終百濟首都泗沘被攻陷,百濟的故土被唐朝和新羅瓜分,百濟義慈王與其子以及一萬多名百濟平民被擄至中國洛陽。同年義慈王即病死,葬在邙山孫皓、陳叔寶的陵墓之旁。另有一批百濟貴族逃往日本

百濟被滅國之後,百濟的遺民曾試圖復國重建百濟。原百濟將軍鬼室福信擁立百濟王子扶餘豐為王,並向日本求助。扶餘豐攜5,000軍隊從日本回百濟。

663年,百濟-日本聯軍與唐-新羅聯軍與在海上開戰,史稱「白江口之戰」。經過5次交戰,百濟-日本聯軍戰敗。扶餘豐逃往高句麗

660年,唐朝在百濟的故地劃設了5個都督府:「熊津、馬韓、東明、金漣、德安五都督府」,納入唐王朝的管轄。但隨着後來的百濟復國運動,唐朝在665年把五個都督府合併為熊津都督府,扶持義慈王之子扶餘隆為熊津都督府之都督,管理百濟故地和遺民。因為百濟、新羅是世仇,扶餘隆害怕受到新羅國的侵略,未敢赴任,最後在洛陽去世。唐羅戰爭之後,最終被迫撤出朝鮮半島南部。

政治 編輯

 
百濟文化園

百濟官制有十六品。不同品級的官吏着不同顏色的服飾。百濟國王下設六佐平,即內臣佐平、內頭佐平、內法佐平、朝廷佐平、衛士佐平、兵官佐平6位大臣,分別掌管國王旨令、國庫財政、禮儀教育司法、京師防衛部隊、地方軍隊。408年,在六佐平之上又設總管上佐平。日常事務由中央官廳處理。中央官廳由內官和外官及其所屬的21官廳構成。內官負責宮廷事務,外官負責國家內外政務。[5]:62-63

百濟在地方設有五部五方。五部設於國都附近的京畿地區,其它地方則被分為五方。每方都設有方城,並駐有軍隊。五方下設[5]:63

經濟 編輯

百濟農業普遍採用牛耕,重視修建水利工程,並改輪休耕地的易田法為不易田法,主要出產水稻大麥黃豆蔬菜水果。百濟的手工業有官營和民營兩種。掌管手工業的官廳下設各種手工業場,主要生產製品、紡織品,以及生產工具武器等。民營的手工業主要是生產麻布和工具。[5]:63-64

百濟除與高句麗新羅商貿往來之外,還與中國日本進行貿易往來。百濟是朝鮮三國中最早開展海上貿易的國家,與中國和日本有着頻繁的海上商貿與文化往來。[5]:64

文化 編輯

佛教 編輯

 
百濟佛像

百濟枕流王元年(384),西域僧人摩羅難陀經東晉到百濟傳教,得到枕流王優待,並於次年為其在漢山建佛寺。佛教從此傳入百濟並興盛。《周書*百濟傳》曰:「(百濟)僧尼、寺塔甚多」。百濟僧人亦來華和去印度學法。南朝時期來陳國學習的玄光 (朝鮮)中國朝鮮半島天台宗的先驅,南嶽門28大弟子之一。百濟僧人謙益韓語겸익武寧王末年前往印度取經,聖王四年(526)回國,後成為百濟律學鼻祖。[4]:39[12]:31-32

百濟亦將佛教傳入日本聖王三十年(552),百濟贈送日本金銅寺釋迦像、彌勒像、經卷等佛教用品,並告誡「是法於諸法中,最為殊勝」。佛教從此進入日本。此後,百濟多次派遣僧人去日本傳教。587年,善信尼日語善信尼從日本來百濟學習戒律,後回國將戒律傳入日本。百濟武王二年(601),百濟僧人觀勒赴日本擔任僧正、檢校僧尼,是日本最早的僧官。[4]:39

儒學 編輯

儒家經典在百濟很普及。在近肖古王(346-374年)時期,百濟還開始向日本輸出儒家思想,有阿直岐王仁前往日本,教授應神天皇太子菟道稚郎子等《論語》、《千字文》等儒家經典,對古代日本明日香文化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4]:37[13]:290武寧王時期(501-522年),百濟設立了五經博士官制(博士是教授學問的官職)。此外,百濟還有設有留學生制度和承擔中央教育行政職能的內法佐平行政機構。百濟是否建有像高句麗太學和扃堂一樣的教育機構,目前還無法考證[14]:146[13]:290[4]:37

文學 編輯

詩歌 編輯

收錄於《三國遺事·紀異·武王》的《薯童謠》是現存唯一的一首百濟鄉歌,作者是百濟第30代國王武王。傳說武王原本是平民出身的薯童,通過讓群童傳唱這首《薯童謠》,智娶新羅真平王善花公主[15]:71-74[16]:21-22。除了鄉歌之外,朝鮮三國時期還興起了以本民族傳統音樂為基礎的歌樂「鄉曲」[17]:36-37[15]:77。這些鄉曲在朝鮮文學史上發揮了重要的影響。百濟的鄉曲主要有《井邑》、《智異山》、《禪雲山》、《山有花》等[17]:36-37[15]:77-83

散文 編輯

百濟義慈王佐平成忠的《上義慈王書》是朝鮮文學史上的書函體散文名篇。7世紀中葉,新羅欲聯合唐滅百濟,但義慈王卻整日沉溺於酒色之中,不問政事。成忠多次進諫,但卻被義慈王關進牢中。《上義慈王書》是他在獄中病危臨終時留給義慈王的遺言:「忠臣死不忘君,願一言而死。臣常觀時察變,必有兵革之事。凡用兵,必審擇其地,處上流以迎敵,然後可以保全。若異國兵來,陸路不使過沈峴,水軍不使入伎伐浦之岸,舉其險隘以御之,然後可也。」。不過成忠的忠心沒能使義慈王回心轉意,百濟最終被羅唐聯軍所滅[16]:30[15]:90-91。現存百濟的散文還包括《武寧王墓誌》等碑誌和銘文[15]:92-93[16]:29-30

繪畫 編輯

現存的百濟繪畫很少,主要有忠清南道宋山里6號古墓和扶餘郡陵山里古墓的壁畫[18]:192[19]:149。據記載,百濟派有多名畫匠到日本作畫,對日本繪畫的發展起到影響。百濟阿佐太子在日本所畫的聖德太子像被視為百濟繪畫的精品[18]:192[19]:148-149[12]:33[4]:45

手工藝 編輯

 
百濟金銅大香爐

從扶餘郡百濟王陵園的古代佛教寺廟出土的豪華金銅大香爐(백제금동대향로)被認為是百濟文化的精髓,鮮明地展示了百濟成就的巔峰。百濟文化的創造力和卓越可以從香爐的頂部紋飾上精巧、優雅的蓮花造型,輝煌、美麗的磚的圖案,陶器風格流暢線條的魅力,和流暢、優雅的碑文書法看出。佛像上微笑的面龐,華麗卻優雅的百濟寶塔顯示了這種創造力與佛教的關聯。

武寧王的陵墓按着中國拼鑲磚墓的形式建造並受到中國進口物品的影響,也包括了許多百濟傳統的隨葬物品,如金制冠飾,金制耳飾。墓室習慣也按照百濟獨特的傳統。這個陵墓被認為是熊津時代的代表性墓葬。

外交 編輯

與新羅,高句麗的關係 編輯

滿洲源流考百濟最初據於遼西柳城北平一帶),後被高句麗擊敗,退入南韓。隋書卷81中稱新羅國其王本百濟人,自海逃入新羅,遂王其國。到末期不斷與新羅開戰。

與中國的關係 編輯

後漢書·東夷傳》稱三韓「凡七十八國,伯濟是其一國」,《三國志》卷30《魏書·東夷傳》所列馬韓諸國名也有「伯濟」。

372年,百濟近肖古王曾向晉朝朝貢。429年,百濟派使團到尋求文化和技術。 472年,百濟蓋鹵王派使團到北魏尋求對付高句麗的軍事援助。百濟武寧王聖明王多次派使團到南梁武寧王的陵墓是按南梁的墓室風格建造的。

與日本的關係 編輯

 
百濟贈予倭王的七支刀

百濟與日本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關係。中國的漢字佛教、製陶技術和其它文化都通過百濟傳入日本。同時,百濟得到了日本的物資和軍事援助,並獲得日本的支持,以對抗新羅。

大量的日本皇族和學者來到百濟進行教育和文化交流,這樣的例子包括在奈良(部份學者認為是以百濟詞「王國」命名的城市)由百濟移民設計和建造的兩個奇觀,寶塔和木結構寺廟法隆寺

許多百濟王族和貴族成員與日本皇族通婚也是被廣泛承認的,即使是明仁天皇也承認這個事實。據《續日本紀》記載,桓武天皇的母親高野新笠是武寧王的嫡系子孫,而明仁天皇是桓武天皇的後代。學者中最著名的是阿直岐(achiki)與王仁(他受阿直岐推薦到大和國)。從應神天皇之邀而舶來,是為歸化日本之學者。《古事記》記載:王仁獻《論語》、《千字文》與日本,中國的儒教與漢字亦被認為是藉此傳至日本。

有趣的是,有很多日本貴族是來自百濟。百濟阿莘王的太子於397-405年曾與應神天皇一起住在大和宮廷。他後來成為百濟腆支王。應神39年,百濟國王派其妹與7位侍女去日本。仁德天皇時代,百濟國王之孫去日本養,與天皇出獵,蓋鹵王時代,派其弟到倭侍奉雄略天皇。479年,百濟的三斤王死後,昆支的次子回百濟成為東城王,雄略天皇甚不捨得。百濟王扶餘豐的兄弟被封為王,在日本生存至10世紀。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隋書/卷81》:百濟之先,出自高麗國。
  2. ^ 《隋書/卷81》:其人雜有新羅、高麗、倭等,亦有中國人。
  3. ^ "Korean Buddhism Basis of Japanese Buddhis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eoul Times, June 18, 2006; "Buddhist Art of Korea & Japan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3.," Asia Society Museum; "Kanj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apanGuide.com; "Potte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SN Encarta; "History of Jap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apanVisitor.com.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楊雨蕾等編著. 《韩国的历史与文化》. 廣州: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11年6月. ISBN 978-7-306-03899-9. 
  5. ^ 5.0 5.1 5.2 5.3 5.4 5.5 朴真奭; 姜孟山 朴文一 金光洙 高敬洙. 《朝鲜简史》. 延吉: 延邊大學出版社. 1997年. ISBN 7-5634-0990-4. 
  6. ^ 《三國史記·百濟本紀》卷26
  7. ^ 宋書南朝宋) 卷97列傳57 夷蠻 東夷 百濟國 ,本與高驪俱在遼東之東千餘里,其後高驪略有遼東,百濟略有遼西。 百濟所治,謂之晉平郡晉平縣
  8. ^ 存档副本 (PDF). [2008-09-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9-10).  Hong, Wontak, Paekche of Korea and the Origin of Yamato Japan, Myongwhasa (1994)
  9. ^ 송, 종성. 가야 백제 그리고 일본 (Gaya baekje geurigo ilbon; Gaya, Baekje and Japan). 서울: 서림재. 2002. ISBN 89-85290-12-6. 
  10. ^ 姜銓薰,백제 대륙진출설의 제문제 (The Problem of Controlling Continent by Baekje),《韓國古代史論叢》, 4, 392-450 (1992)
  11. ^ 이명규,百濟의 中國大陸에서의 商業的 軍事的 活動 背景과 性格(The Background and Features of Economical and Military Activities by Baekje in the Current Chinese Land), Master Thesis, Department of History,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1981)
  12. ^ 12.0 12.1 楊昭全. 《韩国文化史》. 濟南: 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9年6月. ISBN 978-7-5607-3874-1. 
  13. ^ 13.0 13.1 (韓)林敬淳著; 尹敬愛 王妍譯. 《韩国文化的理解》. 大連: 大連出版社. 2012年1月. ISBN 978-7-5505-0190-4. 
  14. ^ 田景等. 《韩国文化论》. 廣州: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10年5月. ISBN 9787306036575.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李岩; 徐建順、池水涌、俞成雲. 《朝鲜文学通史》.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年9月. ISBN 978-7-5097-1511-6. 
  16. ^ 16.0 16.1 16.2 韋旭昇著. 《韩国文学史》.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7月. ISBN 978-7-301-14042-0. 
  17. ^ 17.0 17.1 李家源(韓); 趙季劉暢譯. 《韩国汉文学史》. 南京: 鳳凰出版社. 2012年10月. ISBN 978-7-5506-1595-3. 
  18. ^ 18.0 18.1 《韩国手册》. 韓國首爾: 三和印刷有限公司. 1992年. ISBN 8973750011. 
  19. ^ 19.0 19.1 安豐存; 鄭鮮日. 《韩国传统文化概览》. 延吉: 延邊大學出版社. 2016年5月. ISBN 978-7-5688-0147-8. 

參見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百濟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梁書/卷54》,出自姚思廉梁書
 魏書/卷100》,出自魏收魏書
 周書·卷49》,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南史·卷79》,出自李延壽南史
 北史·卷094》,出自李延壽北史
 隋書·卷81》,出自魏徵隋書
 舊唐書/卷199上》,出自劉昫舊唐書
 新唐書·卷220》,出自《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