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MINQI/杂旧内容

最新留言:4个月前由MINQI在话题180师的一个小问题内发布

关于高跟鞋条目 编辑

“高跟鞋刺穿穿着衣物人体只有这次被记录不符合常理”我不认为这有什么特别的,高跟鞋通常只在相当正式的场合才穿着,发生踩踏意外的机会本来就比较低,而且就算高跟鞋踩不穿衣物,也绝对可以把人踩到流血。

“所引述的链接作者已被证实谎言,原文已被清理”,你的意思是说人们还在记着——克拉玛依大火死难者十年祭这篇文章的内容有错误?有其他来源证实吗?克拉玛依大火条目依然留有这段描述,来源也没有被移除,我不晓得你说的“原文已被清理”是什么意思。

另外我也没有“以意识形态去编辑维基”,我只是觉得你第一次的删除理由(条目没有相关资料印证为孤证,并且违反科学规律)没有讲清楚。--AHuRh留言2020年10月23日 (五) 07:36 (UTC)回复


你好,1.请分清楚踩到流血与刺穿人体造成血洞区别。2.原文为《人们还记着》刊登于中国经济时报2004-12-13,作者在之前从未参与调查和报道该事件,对于对其该说法的来源和动机的质疑从未做出回应。当事人及家属也从未提出类似说法。此文实际意图为从孩子引申到大人和官员甚至中国大陆政府,作者闵良臣本人目前依旧以著作类似文章为生并以此作为其被中国大陆政府迫害原因之一逃至大陆以外地区。目前所有该段描写都出自该文,应视为请求来源或不可信予以删除。3.普通穿着的高跟鞋无法刺穿表露人体,就目前没有其他踩踏事件中出现高跟鞋造成人体血洞或穿孔记录。该事件发生于12月,学生等均穿着厚重衣物,高跟鞋不可能刺穿棉衣等更不可能再刺穿皮下脂肪和肌肉造成血洞。这一条目还在无异于误人子弟。4.对于误会你的动机表示道歉,但请不要再以“没有必要”“这是个小修改”这种简单的方式来回应别人的修改,谢谢。


我无法确认这篇文章是否真的有问题,不过我也不想花时间争论这个,所有就先到此为止。
提醒一下,如果要删除章节请将理由写清楚(若有必要可以写在讨论页),否则通常会被视为破坏。 --AHuRh留言2020年10月23日 (五) 11:50 (UTC)回复

好的,下次我会更加详细说明修改理由。谢谢提醒 MINQI留言2020年10月23日 (五) 12:05 (UTC)回复

因为你第一次的理由没有讲清楚,我当然认为没有必要移除。回退预设就是小修改,不用多想。也请不要再以“条目没有相关资料印证为孤证,并且违反科学规律”这种不清不楚的理由来删减条目,谢谢。 --AHuRh留言2020年10月25日 (日) 04:59 (UTC)回复
另外我也有确实花时间检视你的编辑,试图解读你的删除理由,绝对不是随便看看就按下回退。事实上,我在回退破坏的时候根本不会留下摘要,而我并没有把你的编辑视为破坏,所以才会留下摘要(我承认或许简略了一点)。
我也建议你不要再用“以意识形态去编辑维基”这种贴标签的方式回应。--AHuRh留言2020年10月25日 (日) 05:24 (UTC)回复

你好,我见此条目你们编辑战已久,应该出自对法学的看法不同,我这几日有在想有否你们都可接受的方式,于是就先写成这样。编辑战容易让人心情不好,为让大家能尽量愉快写条目,我会试着调解,找出都能接受的方式。如果有意见请告知。—Outlookxp留言2020年12月21日 (一) 13:38 (UTC)回复

你好,我已看过你的修改并赞同。已对阁下在此页面此次编辑进行了感谢。再次感谢阁下的调解。--MINQI留言2020年12月21日 (一) 14:03 (UTC)回复

有关Gen... 编辑

留意到你最近对种族灭绝条目的扩充。速速看完有一个意见,我对目前条目的“印第安人”段不太满意,该段内容以美国的为主,但其实加拿大、西班牙美洲殖民地也有类似的,《加拿大百科》就收了主条目Genocide and Indigenous Peoples in Canada.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其实英语维基有条目对土著的种族灭绝英语Genocide of indigenous peoples(Genocide of indigenous peoples)就按国别详述了很多,不单收录了加拿大、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土著,还有亚洲、非洲的土著,可以考虑适当融入种族灭绝(Genocide)主条目。-- love.wh 大河浪浪宽 2021年1月28日 (四) 17:59 (UTC)回复

好的 多谢。--MINQI留言2021年1月28日 (四) 18:34 (UTC)回复

回复通告 编辑

  您好,MINQI。您在Wikipedia:当前的破坏有新的留言或与您有关的消息。
此回复通告添加于2021年1月29日 (五) 05:52 (UTC),您可以通过移除{{Talkback}}随时移除本通知回复

Techyan留言2021年1月29日 (五) 05:52 (UTC)回复

新疆再教育营条目的感想 编辑

我一向讨厌维基条目上放一堆政治评论文,尽管看似只是引述他人说法,但过多就是惨不忍睹带风向,正如User:猫猫的日记本在2016年所说的“维基百科不是政治痰盂”。--Outlookxp留言2021年2月9日 (二) 15:25 (UTC)回复

十分赞同。--MINQI留言2021年2月9日 (二) 15:29 (UTC)回复
@MINQI关于政治痰盂这种事,不知道您是否有兴趣关注广东独立运动这个条目的政治痰盂问题?--Newbamboo留言2021年4月20日 (二) 05:59 (UTC)回复
@Newbamboo谢谢提醒,但目前无兴趣。--MINQI留言2021年4月20日 (二) 15:03 (UTC)回复

为何ping我来关闭讨论 编辑

  囧rz……你我的权限好像没啥差别啊 ——羊羊 (留言|贡献|维猫报|古典音乐专题) 2021年2月19日 (五) 11:21 (UTC)回复

我一直以为阁下是管理员 哈哈哈--MINQI留言2021年2月19日 (五) 16:03 (UTC)回复

回复通告 编辑

  您好,MINQI。您在Talk:电视认罪有新的留言或与您有关的消息。
此回复通告添加于2021年3月6日 (六) 16:20 (UTC),您可以通过移除{{Talkback}}随时移除本通知回复

百战天虫留言2021年3月6日 (六) 16:20 (UTC)回复

@百战天虫,谢谢阁下邮件提醒。但阁下不必如此,在下上线时会查看在下编辑有无被回复。再次感谢提醒。--MINQI留言2021年3月7日 (日) 09:54 (UTC)回复

邮件提醒是你自己订阅的,我并没有专门发邮件提醒你。--百战天虫留言2021年3月7日 (日) 10:47 (UTC)回复

回复通知 编辑

  您好,MINQI。您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有新的留言或与您有关的消息。
此回复通告添加于2021年3月25日 (四) 10:24 (UTC),您可以通过移除{{Talkback}}随时移除本通知

感谢你的发问。如果你认为提议的条文修订实际带出来的效果和我说的效果是有分别的话,请指出是哪一句条文产生了相关分别,这有利于我修正提案。 SANMOSA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2021年3月25日 (四) 10:24 (UTC)回复

新疆棉花争议的发言 编辑

糊涂!讨论事件本身就好了,不要扯PRC/ROC问题,不要给他们蹦跶的机会。--Johnson.Xia讨论·贡献·成就2021年3月29日 (一) 06:24 (UTC)回复

我们在讨论要不要存留呀, 我说可信度50%以上,而有MOD说跟这无关, 我能说什么 编辑

就这样, 反正你们国家, 真有趣, 还有这位你们国家的MOD也很有趣 -- 不要为了选举而选举 不要为了当官而当官 一心为台湾 -- 阿北留言2021年3月31日 (三) 11:12 (UTC)回复

的确无太大关系,脱离方针讨论着。无意义的讨论部分--MINQI留言2021年3月31日 (三) 11:18 (UTC)回复
一面说YOUTUBE影片无关, 一面又讨论这么久, 这更有趣, 该国思维真的异人常表, 但那影片底下的简字和该国网友的留言倒是挺你们的 -- 不要为了选举而选举 不要为了当官而当官 一心为台湾 -- 阿北留言2021年3月31日 (三) 11:27 (UTC)回复
我们俩真鸡同鸭讲,我意思我们俩youtube影片衍生讨论无关主题了。算了,就这样吧。--MINQI留言2021年3月31日 (三) 11:37 (UTC)回复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阴谋论 编辑

政治问题我没办法,但科学我是看得懂,因我是作化学分析的。 如有再编辑战,我会全保护以专业来源的版本,专业的靖天子也会赞同吧?让我这位待作实验室作分析的人,忆起[1]。—Outlookxp留言2021年4月5日 (一) 02:31 (UTC)回复

那就提前感谢阁下了。--MINQI留言2021年4月5日 (一) 11:00 (UTC)回复

不好意思打扰了 编辑

我想加入WMC的维基媒体计划编辑部QQ群,但不知道为什么被踢出来了想讯问您可否替在下询问在群里的人,如果阁下也不在那个QQ群里也能否拜托您帮我询问知道的人,非常感谢您。--~~Sid~~ 2021年4月13日 (二) 14:11 (UTC)回复

@Sidishandsome我也不清楚唉,看不到你被踢。你再加次,顺便问下管理员吧。PS:我也不知道你QQ叫什么。。。--MINQI留言2021年4月13日 (二) 15:19 (UTC)回复
@MINQI好,我再试试看。--~~Sid~~ 2021年4月13日 (二) 15:29 (UTC)回复
@sidishandsome所以您现在进去了吗?话说您是被谁踢出来的?至于为什么被踢出来嘛......--2021年4月21日 (三) 01:15 (UTC)回复
。—— Eric Liu 创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1年4月21日 (三) 13:05 (UTC)回复

NED条目修改 编辑

“根据美国国内法的规定,注册于美国境内的国家民主基金会是不能直接资助任何政党的。但是根据该基金会的说法,它们为选举监督及公民投票教育提供资金,例如它们拨款支持了由学生主导的‘投票动员’活动”该句话是第一手来源,根据第一手来源得出个“但是”就属于原创总结,而且正好还符合“WP:SYN”的标准例证“联合国的明确目标是维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但自其成立以来,全世界已发生过160场战争”。

至于原因就是学生主导的‘投票动员’活动跟不能资助任何政党不冲突,只要不排他就可以了。由于中文没有投票动员的条目,所以就根据英文版来说说,序言章节说了投票动员分两种,一是无政党及选局机关,二是政党组织,也就是说在一类的情况下投票动员跟不能资助任何政党不冲突,而一手来源看不出是一类或二类,同时也无法知晓时祭活动经过,无从判断是否违反“不能直接资助任何政党”。--AegonINVICTUS留言2021年4月23日 (五) 18:15 (UTC)回复

@AegonINVICTUS已在看见阁下于客栈的说明,在下已将“但是”改为“同时”,如此便不再冲突——只是叙述。--MINQI留言2021年4月23日 (五) 18:17 (UTC)回复
我看见阁下在互助客栈的回复了,但会有点冗赘,因为“学生主导的‘投票动员’活动”本就可说是公民投票教育的一环,如果没配上当年“投票动员活动”过程的来源,是没办法知晓为什么要作为主要例子提出来说明的,但这写法也没说不行,这部分讨论就先打住了,感谢阁下的编辑与回应。-AegonINVICTUS留言

阁下的贡献 编辑

我多嘴几句,阁下的精力都放在了跟立场不同的人吵架上,却没有创建或大幅度改进任何一篇条目,实在是不符合一名编者的身份。

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阁下主编的条目出现在DYK上,希望阁下能在维基百科收获一些本领。

此致--Johnson.Xia讨论·贡献·成就2021年6月2日 (三) 07:39 (UTC)回复

@Johnson.Xia谢谢,阁下的指点但不敢苟同。请问维基百科的编辑是否是阁下的主业?请问阁下是否看过本人自我介绍?请问阁下是否知道本人第一次编辑维基为何?我想《维基编者》已经说明了什么是符合一名编者的身份。“精力都放在跟立场不同的人吵架上”是否是我本意,我想阁下应该清楚。“创建或大幅度改进任何一篇条目”,我从未创建,的确;至于大幅度改进,我不清楚如何叫大幅度改进,本土恐怖主义条目的改进算吗?至于出现在DYK上,本人没此愿望,本人只是以力所能及以改善,并未有享誉维基之鸿鹄之志,本人能力与精力也不允许(相比置身于维基伟业更偏爱于现实毕竟维基是虚拟网络)。最后说一句,个人以为:阁下的与世无争也是造成某些立场的的人肆无忌惮地与找另一些立场不同的人吵架、一有不同于自己编辑乃至“旧规”的编辑就针锋相对,这也变相的也造成了本人一些条目改进的困难与“吵架”。当然阁下遵循WP:BATTLEGROUNDWP:CHOICE无可厚非。再次感谢阁下的指点。--MINQI留言2021年6月2日 (三) 08:17 (UTC)回复

2021年6月 编辑

Special:Diff/65906641:请问你有看到吗?-- 2021年6月2日 (三) 13:35 (UTC)回复

@寒吉看到了,谢谢。CNA的文章是有的,之前我无法打开CNA官网所以直接使用的他们FB post。我在这里直接给阁下说下为何出现“风波”使用吧,中国大陆直接将那些事统称为“包机风波”,而媒体等也使用“包机风波”例如:“国台办谈‘包机风波’!”“此次包机风波中”等。所以此事应该是不同地区使用习惯不同造成的,或许阁下当初进行地区转换便不会有此争端。再次感谢阁下的提醒,谢谢。--MINQI留言2021年6月2日 (三) 13:50 (UTC)回复
不,我是指条目的完整名字来自可靠来源,而不是自行命名、组装。而我不知这篇CNA的文章有你想提出什么?如条目鲑鱼之乱的命名来自可靠来源,而非讨论页中的“台湾鲑鱼更名热潮”等等。不知你知不知晓WP:COMMONNAME?-- 2021年6月2日 (三) 13:58 (UTC)回复
我知道WP:COMMONNAME,只不过纯粹遵循这原则那就叫“包机风波”了。。。《武汉包机风波持续不断》是最接近的,但和仅仅“包机风波”一样会有歧义。还有一个问题,“包机风波”其实全称在大陆是“武汉台胞包机风波”这样直接违反两岸四地用语所以才会有“武汉返台包机风波”。--MINQI留言2021年6月2日 (三) 14:18 (UTC)回复
台湾这边还有“台商包机返台风波”,但开头没有武汉,如果条目采用此名称,读者第一时间根本不知道是哪里的台商,所以我才会直接把条目改成现名,并有可靠来源使用,若还要因此开启命名讨论,实为不必要,不知这点你是否同意。-- 2021年6月2日 (三) 15:05 (UTC)回复
这点没问题,我想此次对于此的争议也能结束了。“风波”争论于我是有人提出其为贬义词,因为有过类似词汇,即部分编者认为某词语有贬义、违反POV修改一个条目后发现无人提出异议(大家都没去关注的个老条目),遂一发不可收拾甚至于以之前的编辑称无人反对所以合理。而阁下现在如此解答,我同意阁下的编辑——合情合理,先到先得原则的确应靠后。感谢阁下的耐心参与与探讨。--MINQI留言2021年6月2日 (三) 15:27 (UTC)回复
我个人是对于“风波”视为非中立词,但这不是我的移动依据,而是来源,来源部分你也知晓了。如上方提到的“鲑鱼之乱”,有用户在讨论页提出“之乱”并非中立,这个非中立的观点我也同意,但好在条目最终没有因此屏除大量来源使用的名称。非常感谢你能同意该编辑。-- 2021年6月2日 (三) 15:46 (UTC)回复

您有新邮件! 编辑

 
您好,MINQI。你有一封新的电子邮件!
此信息在2021年6月4日 (五) 09:49 (UTC)发出,你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移除{{You've got mail}}或{{YGM}}来移除本通知

--Matt Smith留言2021年6月4日 (五) 09:49 (UTC)回复

有关退回“2021年中国大陆”6月14日一条新条目 编辑

首先谢谢你的指正。我已经留意到中外各方对于台山核电站近期泄漏辐射一事有不同说法,我猜想你应该是援引了观察者网的报导,当中指出,此事件源自2021年4月9日台山核电站的一起0级安全事件,被美国CNN炒作为“核辐射威胁”。我理解在编辑时应该厘清事件时序以及各个持份者的说法,因此我希望你能在稍后提供更多资料来源以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而非直接移除它们,即便事态尚不明朗且争议性颇大;或者你可以在2021年4月9日补充有关事件的新条目,配以参考资料以供查证。请尽量把同一事件的所有内容置于同一天的条目内,避免内容分散无序难以检索。 AdrianLaw0330留言2021年6月15日 (二) 11:20 (UTC)回复

@AdrianLaw0330台山核电站里有0级事故段落,是否复制过去?我不是很清楚这种新闻动态的编辑,我原本是想使用那个官方通告写4.9.事件的,但4.5.已经有了所以我就没添加。并且如果是事件的话应该仅仅使用叙述而无猜测性、评论性编写。否则这不是新闻报道--MINQI留言2021年6月15日 (二) 11:31 (UTC)回复
@MINQI了解,我会尽可能确保所有编辑内容的时效性和中立性。谢谢你的编辑!AdrianLaw0330留言2021年6月15日 (二) 12:24 (UTC)回复
@AdrianLaw0330我想问下如果目前这样编写是不是有重复内容的问题?“2021年中国大陆”6月14日有、台山核电站也有,还有6.15.的要不要加上?本人甚是困惑--MINQI留言2021年6月15日 (二) 21:03 (UTC)回复
@MINQI我自己认为不需要担心,编辑一个条目的时候是不需要顾及其他相关条目的,不同条目之间有内容雷同完全正常。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同一个条目里没有重复即可,老实说我也并不是那么在行,你可以向专业维基写手了解这些情况。--AdrianLaw0330留言2021年6月18日 (五) 12:23 (UTC)回复

关于阁下在各个页面打编辑战 编辑

近期看到阁下在不少页面打编辑战,如爆眼少女案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电视认罪。此举已造成众多编者困扰(大量冲洗最近更改/近期变更),麻烦有足够的共识再修改,亦或是请别人修改,谢谢!-- Sunny00217  2021年6月18日 (五) 06:08 (UTC)回复

@Sunny00217请阁下了解下是本人在打编辑战还是有些编者在打编辑战。请阁下说明本人编辑的不当之处、理由不充足问题。谢谢--MINQI留言2021年6月18日 (五) 06:51 (UTC)回复
在下了解阁下是为维基百科付出自己的心血,并无对阁下的编辑内容表示反对意见,但不管到底是内容是谁对谁错,此举已造成众多编者困扰(大量冲洗最近更改/近期变更)。-- Sunny00217  2021年6月18日 (五) 07:02 (UTC)回复
@Sunny00217了解了,目前正在对几个条目开讨论,谢谢。阁下如有意愿也请参加(在客栈不在各条目讨论页),先谢。另外,请阁下回退自己于电视认罪的最新编辑,阁下貌似没有看到Jhstriver阁下的编辑,他与本人各有部分让步。剩下问题本人将于讨论后再编辑,谢谢。--MINQI留言2021年6月18日 (五) 07:07 (UTC)回复
对楼上阁下的维基贡献表示支持与谢谢!由于现在各国经济衰退,公帑都被用于舆论战争而不是改善大部分选民的利益上。Jg451留言2021年6月18日 (五) 14:28 (UTC)回复
我是个人认为MINQI的编辑很中立,会理性讨论。--Outlookxp留言2021年6月19日 (六) 14:26 (UTC)回复

哈啰又再来打扰您了 编辑

我给您的QQ发了好友邀情,主要是想聊一些事,希望您能获准。--~~Sid~~ 2021年7月12日 (一) 03:12 (UTC)回复

建议用写好条目先代替与他人会易有政治编辑争议的条目 编辑

之前看你愿意理性讨论,但后来也与他人维基百科:管理员布告板/其他有些很不好的话,我实在不该作如何。但你之前提出让你与易冲突的用户作讨论页部分封禁,我是认为这法子不错,可减少一点冲突。想是中国大陆的一些政府建设与贡献,建议可写这类条目。--Outlookxp留言2021年8月1日 (日) 15:43 (UTC)回复

好的,感谢建议。谢谢提醒。--MINQI留言2021年8月1日 (日) 16:47 (UTC)回复
谢谢此举[2]。我之前愿用这方式,是希望你先停止这类无止尽的争执,对不爱思考得猪、we trace也希望不要再这样提报。我是很希望避免用封禁,但对方这样[3][4],我认为还是封禁好。
对于编辑,尽量减少网络匿名所谓的爆料,因多没查证,举例来说你这个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关问题[5]v消息来源是以谣言爆料、偏激留言为名的PTT八卦板,但台湾自2018年就有投入十二亿的黄金计划,2019年对林昀儒即投入超过新台币800万元培训经费[6]。当然,一些记者是无良的是自己不查证的。他父亲林学宜间接听到这PTT谣言后,也立即在脸书澄清,在“教育部体育署部分,昀儒从国中时期就接受潜力选手计划的栽培,最近为了备战奥运,更是获得了黄金计划的照顾,这段时间举凡教练、运动防护员的聘任,还有出国比赛、移地训练的经费都包含在黄金计划,逐渐形成了一个信任而合作的团队,也是促进昀儒成长的重要推手。”[7]。那篇谣言被澄清后,PTT又出现是他父亲被逼澄清的阴谋论,当然是更下流了。--Outlookxp留言2021年8月2日 (一) 00:08 (UTC)回复
看到你在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关问题里面又添加台湾相关的内容。同样的,这些问题是台湾自己的问题,不适合在这篇条目里面收录。昨天提到了一些政治人物的facebook事件只应该在这些政治人物的条目里面收录,没有提到你添加的另一部分内容什么“日本主播喊台湾令台湾媒体高潮”“炒作反中仇中情绪”“台湾帮日本加油”之类的,这些内容最多只应该在海峡两岸关系、反中情绪相关的条目里面收录,因为这些问题都是由来已久,不是只有这届奥运才有,也不仅限于在奥运当中出现。你要添加这些内容无妨,不过还请你放过体育相关的条目,不要再在这些体育相关的条目里面再添加这些内容了,这些内容表面上和体育有关,但其实根本就不适合出现在体育条目当中。--#Tokyo2020Day10 2021年8月2日 (一) 00:59 (UTC)回复
留意到你可能是因为不满Bagida520君将你先前删掉的网络暴力内容补回,才加上“台湾政客蹭奥运热度”的内容,这里我说明下,那部分内容我也是想删除掉的,不过当时看在Bagida520君这样写好歹也算是一种折中方案的份上,加上当时我也有不少事要做,才一直没有删掉,这部分内容的存留将来有时间的话我也会和他进行讨论。--#Tokyo2020Day10 2021年8月2日 (一) 01:21 (UTC)回复

赞成为体育条目编好尽力的Liu116的建议。之前看连一些台湾20XX年X月的条目,内容不是讲什么大事,而是XXX讽刺、XXX骂等政治话[8]。—-Outlookxp留言2021年8月2日 (一) 01:10 (UTC)回复

@OutlookxpLiu116原来如此,那那段还是删除吧。等Liu116阁下与其沟通后,再做改善。--MINQI留言2021年8月2日 (一) 07:33 (UTC)回复

@Outlookxp 可能MINQI的确能给你一个是以理性态度讨论的幻觉,不过他绝对不是一个会以理性逻辑或内容与你进行讨论的人。这是我第一次和你接触,这段时间大家一直互相围攻可能也让你有个幻觉说比较弱势的MINQI是比较理性或文明,反之可能我给你的形象也是一个不文明的野人吧。明白你可能想要阻止这些争执或不文明的行为,不过我想说的是很多时候一个讨论会发展到失控的地步,通常都是因为有任何一方(甚至双方)以一些不理性的逻辑或内容进行讨论,无可避免就会令另一方感到烦燥。这位MINQI很常当自己的论点开始理亏时就会一堆红鲱鱼,转移话题,甚至什么‘冷处理’好像很文明地尽早结束话题,给人一个理性的假象,其实说白了就是说不过就逃走。这样的循环不断重复,讨论只会没完没了且空添仇恨。不正视问题根源,问题是没可能解决的。 Iridium(IX)留言2021年8月2日 (一) 02:53 (UTC)回复

SIridiuM28好,我不会这么看待你。一些人会壁上观,我之前也很忙,但我有空时是尽量能帮,如上面我所建议。—-Outlookxp留言2021年8月2日 (一) 03:02 (UTC)回复
好的谢谢。 Iridium(IX)留言2021年8月2日 (一) 03:15 (UTC)回复
好了啦,MINQI不要再说了啊。—-Outlookxp留言2021年8月2日 (一) 07:37 (UTC)回复

请不要直接摘抄来源内容 编辑

我发现你在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关问题条目当中的这笔编辑这笔编辑与来源链接的内文有很大重叠,郑重提醒你扩充条目时注意不要侵权。当然这些内容都是值得收录的,不过奈何我精力有限,没有办法用自己的话重写,所以我暂时先删掉,希望你之后补充过来的时候不再有侵权问题,谢谢。--🔨留言2021年8月9日 (一) 06:09 (UTC)回复

@Liu116了解了,谢谢提醒。--MINQI留言2021年8月9日 (一) 07:29 (UTC)回复

关于“人民日报相关争议”的回退 编辑

维基编辑MINQI你好:

近日您在该条目下执行了一次回退,称该内容为原创研究。如您所见,该内容似乎并无可靠来源。但实际上因为用户组权限不够高,我无法上传相关来源至维基百科,故该来源早已提交至对应条目的讨论页。请参见Talk:人民日报相关争议获取更多信息。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持续关注。

顺颂文祺。祝编安。——Wistful-K留言2021年8月17日 (二) 00:47 (UTC)回复

@Wistful-K已看到,谢谢提供。已经改回。--MINQI留言2021年8月17日 (二) 06:27 (UTC)回复

对不起啊 编辑

以为你们没有定义五级(非常可靠)的了,原来五级来源是指政府单位的来源,还是有的。--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21年8月17日 (二) 20:12 (UTC)回复

@Z7504?我只是移到讨论去了。暂时并未参与,请不要误会。我也没看具体内容。--MINQI留言2021年8月17日 (二) 20:18 (UTC)回复

关于“HK5201314阁下”此笔编辑 编辑

@HK5201314阁下,您将本人于RSN段落折叠,声称“争论众新闻的社评(众说)是否可靠来源,与众新闻的新闻报道(众闻)无关”,但本人所提“《【特写】梁天琦在法庭的50多天......》、《追杀教协——当北京左过土共》、《德国学者马宝康:梁天琦盼港人珍惜他付出》、《【理大两年】一个参与“暴动”的年轻人:“2019年是灾难,以前觉得香港不会有灾难。”》”四篇文章均是在“众闻”板块,本人已经告知于您而您却依旧不断指责本人讨论众说并予以以“离题”折叠,并且您声称RSN讨论的只是新闻不讨论社评等(原话“即使是非常可靠的媒体,我们也不可引述评论式文章,这是维基百科定立的规矩”)、但您又要将评论式新闻组列入可靠(原话“不管众新闻其他内容是否达到可靠来源,但至少众新闻中国组必须列入可靠来源。……该组的主要报道手法是引述中国官媒的视频,加以解说,后找相关的专家评论。”),并且该讨论标题只有《众新闻》并未指讨论仅仅是《众新闻》众闻板块,您是不是在欺骗社群、WP:point/双标、游戏维基规则、消除反对意见?

PS:附知AT阁下

File:某某于TG最近发言.jpg文件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上传的文件“File:某某于TG最近发言.jpg”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文件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上传文件,但请先看看非自由内容使用准则文件使用方针

某些问题图片或许可以通过添加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解决。请参与档案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著作权IRC聊天频道--Wcam留言2022年12月18日 (日) 14:25 (UTC)回复

明慧网 编辑

如果您想要添加和自由之家、美国之音观点不同的内容,建议多去中国国内网站搜索“明慧网”,引用它们,而不是在传媒名字前面加一长串影响阅读体验的冠词。--Shinohara Chihiro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12:26 (UTC)回复

简单搜索了一下,环球时报、观察者网都有提。--Shinohara Chihiro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12:28 (UTC)回复
这里,Special:diff/77447038Special:diff/77458011。懂不懂Template: Cite web啊,为何把archive-url里的IA链接删了加到url里?--Shinohara Chihiro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12:37 (UTC)回复
(:)回应@Akishima YukaShinohara Chihiro
1.你闲着没事干可以去做义工!要不是你在我这留言有邮件提醒我都几个月没看有什么变化了。
2.死命要加所谓“冠词”的是Wetrace,这点在我曾经的编辑摘要和讨论页早就说明。我顶多算对等编辑,你玩什么双标?!你不当时就看到了么?!我知道你有三个号“Naruse shiroha”、“Shinohara Chihiro”、“Akishima Yuka”(主要用后两个)。
2.1再说了,我最后编辑是 2023年5月28日 (日) 13:58‎,当时有什么所谓“影响阅读体验的冠词”?真莫名其妙。你不会是把IP用户当我了吧?得,德国的华人就我编辑维基,是吧?我干嘛不直接把“中国共产党党媒”、“中共国务院”给删了
3.存档链接失效,自己去看这版本怎么回事。--MINQI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13:45 (UTC)回复
这版本之前一个版本人民网的用心何在文章的存档链接是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720023159/http://www.people.com.cn/GB/other6902/6950/20011203/618018.html ,你删除了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720023159/。我打开看了没有失效吧。--Shinohara Chihiro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20:47 (UTC)回复
确实,我没有检查版本就觉得是你加的冠词。打扰到你我非常抱歉。如果你没有意见我会在几个小时之后删除我的鲁莽留言。对不起!--Shinohara Chihiro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20:50 (UTC)回复
1.不知道我编辑的什么问题,我现在点那个来源的两个链接(原链接、存档链接)都是“人民网404”。我尝试在两个链接都修改为存档链接后可以查阅(预览模式),我就这么写了。
2.接受你的道歉。你留着我到时候扔我自己讨论页存档,你改动我讨论页又得给我邮件提醒。--MINQI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21:18 (UTC)回复


@TigerzengMys 721txATShizhao这位Shinohara Chihiro(Akishima Yuka)今天莫名其妙跑来给我发这段是否构成骚扰?--MINQI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13:26 (UTC)(接受其道歉,所以划去。抱歉打扰了几位)回复

180师的一个小问题 编辑

(&)建议@Happyseeu阁下这样引用“第180师入朝时人数大约在11000人上下,⋯⋯第180师在包围圈内的人员损失高达7000余人”作为“曾于韩战期间被成建制歼灭”的依据有原创研究的嫌疑,后面阁下添加的来源有原文使用“成建制”所以不如删去前面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0师失利有关问题之我见》来源,或者替换为VOA的《解密时刻: 志愿军战俘第一集“战地余生”》(引文为“并在五次战役中全歼志愿军180师等数万名成建制的部队。”)。--MINQI留言2024年1月20日 (六) 20:46 (UTC)回复

引用数字与引用原文的作用不同,我认为以增加来源而非删除来源为妥。如有人对来源原文所说的“成建制”结论有意见,“11000人上下损失高达7000余人”的数字是另一个结论“成建制”的理由。而且单位损失多少人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战力指标,不一定要连结到“成建制”一词。--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1月21日 (日) 00:04 (UTC)回复
@Happyseeu“引用的来源须明确支持条目中出现的信息”,而阁下引用的只有数字,“成建制”是阁下通过数字得出的结论,亦如阁下在此笔编辑摘要中所写“编辑自己下结论是原创”——原创研究/原创总结。至于单位损失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战力指标,那么就是需要修改原句“曾于韩战期间被成建制歼灭”为“曾于韩战第五次战役期间损失重大”,甚至不能修改为“曾于韩战第五次战役期间减员64%”,因为“7000/11000≈64%”是编者自行的计算。--MINQI留言2024年1月21日 (日) 01:18 (UTC)回复
做出了修改,阁下以为如何?--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1月21日 (日) 01:53 (UTC)回复
 谢谢您,虽还有语法上的小瑕疵但已可。个人看法:“被成建制歼灭”进一步修改为“被认为属于被成建制歼灭”;如此也与后面的“注”所对应(“注”写的也是观点,注可提前至句号前)。--MINQI留言2024年1月21日 (日) 10:32 (UTC)回复
返回“MINQI/杂旧内容”的用户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