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討論:MINQI/雜舊內容

由MINQI在話題180師的一個小問題上作出的最新留言:4 個月前

關於高跟鞋條目 編輯

「高跟鞋刺穿穿著衣物人體只有這次被記錄不符合常理」我不認為這有什麼特別的,高跟鞋通常只在相當正式的場合才穿著,發生踩踏意外的機會本來就比較低,而且就算高跟鞋踩不穿衣物,也絕對可以把人踩到流血。

「所引述的連結作者已被證實謊言,原文已被清理」,你的意思是說人們還在記著——克拉瑪依大火死難者十年祭這篇文章的內容有錯誤?有其他來源證實嗎?克拉瑪依大火條目依然留有這段描述,來源也沒有被移除,我不曉得你說的「原文已被清理」是什麼意思。

另外我也沒有「以意識形態去編輯維基」,我只是覺得你第一次的刪除理由(條目沒有相關資料印證為孤證,並且違反科學規律)沒有講清楚。--AHuRh留言2020年10月23日 (五) 07:36 (UTC)回覆


你好,1.請分清楚踩到流血與刺穿人體造成血洞區別。2.原文為《人們還記著》刊登於中國經濟時報2004-12-13,作者在之前從未參與調查和報導該事件,對於對其該說法的來源和動機的質疑從未做出回應。當事人及家屬也從未提出類似說法。此文實際意圖為從孩子引申到大人和官員甚至中國大陸政府,作者閔良臣本人目前依舊以著作類似文章為生並以此作為其被中國大陸政府迫害原因之一逃至大陸以外地區。目前所有該段描寫都出自該文,應視為請求來源或不可信予以刪除。3.普通穿著的高跟鞋無法刺穿表露人體,就目前沒有其他踩踏事件中出現高跟鞋造成人體血洞或穿孔記錄。該事件發生於12月,學生等均穿著厚重衣物,高跟鞋不可能刺穿棉衣等更不可能再刺穿皮下脂肪和肌肉造成血洞。這一條目還在無異於誤人子弟。4.對於誤會你的動機表示道歉,但請不要再以「沒有必要」「這是個小修改」這種簡單的方式來回應別人的修改,謝謝。


我無法確認這篇文章是否真的有問題,不過我也不想花時間爭論這個,所有就先到此為止。
提醒一下,如果要刪除章節請將理由寫清楚(若有必要可以寫在討論頁),否則通常會被視為破壞。 --AHuRh留言2020年10月23日 (五) 11:50 (UTC)回覆

好的,下次我會更加詳細說明修改理由。謝謝提醒 MINQI留言2020年10月23日 (五) 12:05 (UTC)回覆

因為你第一次的理由沒有講清楚,我當然認為沒有必要移除。回退預設就是小修改,不用多想。也請不要再以「條目沒有相關資料印證為孤證,並且違反科學規律」這種不清不楚的理由來刪減條目,謝謝。 --AHuRh留言2020年10月25日 (日) 04:59 (UTC)回覆
另外我也有確實花時間檢視你的編輯,試圖解讀你的刪除理由,絕對不是隨便看看就按下回退。事實上,我在回退破壞的時候根本不會留下摘要,而我並沒有把你的編輯視為破壞,所以才會留下摘要(我承認或許簡略了一點)。
我也建議你不要再用「以意識形態去編輯維基」這種貼標籤的方式回應。--AHuRh留言2020年10月25日 (日) 05:24 (UTC)回覆

你好,我見此條目你們編輯戰已久,應該出自對法學的看法不同,我這幾日有在想有否你們都可接受的方式,於是就先寫成這樣。編輯戰容易讓人心情不好,為讓大家能盡量愉快寫條目,我會試著調解,找出都能接受的方式。如果有意見請告知。—Outlookxp留言2020年12月21日 (一) 13:38 (UTC)回覆

你好,我已看過你的修改並贊同。已對閣下在此頁面此次編輯進行了感謝。再次感謝閣下的調解。--MINQI留言2020年12月21日 (一) 14:03 (UTC)回覆

有關Gen... 編輯

留意到你最近對種族滅絕條目的擴充。速速看完有一個意見,我對目前條目的「印第安人」段不太滿意,該段內容以美國的為主,但其實加拿大、西班牙美洲殖民地也有類似的,《加拿大百科》就收了主條目Genocide and Indigenous Peoples in Canada.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其實英語維基有條目對土著的種族滅絕英語Genocide of indigenous peoples(Genocide of indigenous peoples)就按國別詳述了很多,不單收錄了加拿大、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土著,還有亞洲、非洲的土著,可以考慮適當融入種族滅絕(Genocide)主條目。-- love.wh 大河浪浪寬 2021年1月28日 (四) 17:59 (UTC)回覆

好的 多謝。--MINQI留言2021年1月28日 (四) 18:34 (UTC)回覆

回復通告 編輯

  您好,MINQI。您在Wikipedia:當前的破壞有新的留言或與您有關的訊息。
此回覆通告添加於2021年1月29日 (五) 05:52 (UTC),您可以透過移除{{Talkback}}隨時移除本通知回覆

Techyan留言2021年1月29日 (五) 05:52 (UTC)回覆

新疆再教育營條目的感想 編輯

我一向討厭維基條目上放一堆政治評論文,儘管看似只是引述他人說法,但過多就是慘不忍睹帶風向,正如User:貓貓的日記本在2016年所說的「維基百科不是政治痰盂」。--Outlookxp留言2021年2月9日 (二) 15:25 (UTC)回覆

十分贊同。--MINQI留言2021年2月9日 (二) 15:29 (UTC)回覆
@MINQI關於政治痰盂這種事,不知道您是否有興趣關注廣東獨立運動這個條目的政治痰盂問題?--Newbamboo留言2021年4月20日 (二) 05:59 (UTC)回覆
@Newbamboo謝謝提醒,但目前無興趣。--MINQI留言2021年4月20日 (二) 15:03 (UTC)回覆

為何ping我來關閉討論 編輯

  囧rz……你我的權限好像沒啥差別啊 ——羊羊 (留言|貢獻|維貓報|古典音樂專題) 2021年2月19日 (五) 11:21 (UTC)回覆

我一直以為閣下是管理員 哈哈哈--MINQI留言2021年2月19日 (五) 16:03 (UTC)回覆

回復通告 編輯

  您好,MINQI。您在Talk:電視認罪有新的留言或與您有關的訊息。
此回覆通告添加於2021年3月6日 (六) 16:20 (UTC),您可以透過移除{{Talkback}}隨時移除本通知回覆

百戰天蟲留言2021年3月6日 (六) 16:20 (UTC)回覆

@百戰天蟲,謝謝閣下郵件提醒。但閣下不必如此,在下上線時會查看在下編輯有無被回復。再次感謝提醒。--MINQI留言2021年3月7日 (日) 09:54 (UTC)回覆

郵件提醒是你自己訂閱的,我並沒有專門發郵件提醒你。--百戰天蟲留言2021年3月7日 (日) 10:47 (UTC)回覆

回覆通知 編輯

  您好,MINQI。您在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有新的留言或與您有關的訊息。
此回覆通告添加於2021年3月25日 (四) 10:24 (UTC),您可以透過移除{{Talkback}}隨時移除本通知

感謝你的發問。如果你認為提議的條文修訂實際帶出來的效果和我說的效果是有分別的話,請指出是哪一句條文產生了相關分別,這有利於我修正提案。 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5日 (四) 10:24 (UTC)回覆

新疆棉花爭議的發言 編輯

糊塗!討論事件本身就好了,不要扯PRC/ROC問題,不要給他們蹦躂的機會。--Johnson.Xia討論·貢獻·成就2021年3月29日 (一) 06:24 (UTC)回覆

我們在討論要不要存留呀, 我說可信度50%以上,而有MOD說跟這無關, 我能說什麼 編輯

就這樣, 反正你們國家, 真有趣, 還有這位你們國家的MOD也很有趣 -- 不要為了選舉而選舉 不要為了當官而當官 一心為台灣 -- 阿北留言2021年3月31日 (三) 11:12 (UTC)回覆

的確無太大關係,脫離方針討論著。無意義的討論部分--MINQI留言2021年3月31日 (三) 11:18 (UTC)回覆
一面說YOUTUBE影片無關, 一面又討論這麼久, 這更有趣, 該國思維真的異人常表, 但那影片底下的簡字和該國網友的留言倒是挺你們的 -- 不要為了選舉而選舉 不要為了當官而當官 一心為台灣 -- 阿北留言2021年3月31日 (三) 11:27 (UTC)回覆
我們倆真雞同鴨講,我意思我們倆youtube影片衍生討論無關主題了。算了,就這樣吧。--MINQI留言2021年3月31日 (三) 11:37 (UTC)回覆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陰謀論 編輯

政治問題我沒辦法,但科學我是看得懂,因我是作化學分析的。 如有再編輯戰,我會全保護以專業來源的版本,專業的靖天子也會讚同吧?讓我這位待作實驗室作分析的人,憶起[1]。—Outlookxp留言2021年4月5日 (一) 02:31 (UTC)回覆

那就提前感謝閣下了。--MINQI留言2021年4月5日 (一) 11:00 (UTC)回覆

不好意思打擾了 編輯

我想加入WMC的維基媒體計畫編輯部QQ群,但不知道為什麼被踢出來了想訊問您可否替在下詢問在群裡的人,如果閣下也不在那個QQ群裡也能否拜託您幫我詢問知道的人,非常感謝您。--~~Sid~~ 2021年4月13日 (二) 14:11 (UTC)回覆

@Sidishandsome我也不清楚唉,看不到你被踢。你再加次,順便問下管理員吧。PS:我也不知道你QQ叫什麼。。。--MINQI留言2021年4月13日 (二) 15:19 (UTC)回覆
@MINQI好,我再試試看。--~~Sid~~ 2021年4月13日 (二) 15:29 (UTC)回覆
@sidishandsome所以您現在進去了嗎?話說您是被誰踢出來的?至於為什麼被踢出來嘛......--2021年4月21日 (三) 01:15 (UTC)回覆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4月21日 (三) 13:05 (UTC)回覆

NED條目修改 編輯

「根據美國國內法的規定,註冊於美國境內的國家民主基金會是不能直接資助任何政黨的。但是根據該基金會的說法,它們為選舉監督及公民投票教育提供資金,例如它們撥款支持了由學生主導的『投票動員』活動」該句話是第一手來源,根據第一手來源得出個「但是」就屬於原創總結,而且正好還符合「WP:SYN」的標準例證「聯合國的明確目標是維持國際的和平與安全,但自其成立以來,全世界已發生過160場戰爭」。

至於原因就是學生主導的『投票動員』活動跟不能資助任何政黨不衝突,只要不排他就可以了。由於中文沒有投票動員的條目,所以就根據英文版來說說,序言章節說了投票動員分兩種,一是無政黨及選局機關,二是政黨組織,也就是說在一類的情況下投票動員跟不能資助任何政黨不衝突,而一手來源看不出是一類或二類,同時也無法知曉時祭活動經過,無從判斷是否違反「不能直接資助任何政黨」。--AegonINVICTUS留言2021年4月23日 (五) 18:15 (UTC)回覆

@AegonINVICTUS已在看見閣下於客棧的說明,在下已將「但是」改為「同時」,如此便不再衝突——只是敘述。--MINQI留言2021年4月23日 (五) 18:17 (UTC)回覆
我看見閣下在互助客棧的回覆了,但會有點冗贅,因為「學生主導的『投票動員』活動」本就可說是公民投票教育的一環,如果沒配上當年「投票動員活動」過程的來源,是沒辦法知曉為甚麼要作為主要例子提出來說明的,但這寫法也沒說不行,這部分討論就先打住了,感謝閣下的編輯與回應。-AegonINVICTUS留言

閣下的貢獻 編輯

我多嘴幾句,閣下的精力都放在了跟立場不同的人吵架上,卻沒有創建或大幅度改進任何一篇條目,實在是不符合一名編者的身份。

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閣下主編的條目出現在DYK上,希望閣下能在維基百科收穫一些本領。

此致--Johnson.Xia討論·貢獻·成就2021年6月2日 (三) 07:39 (UTC)回覆

@Johnson.Xia謝謝,閣下的指點但不敢苟同。請問維基百科的編輯是否是閣下的主業?請問閣下是否看過本人自我介紹?請問閣下是否知道本人第一次編輯維基為何?我想《維基編者》已經說明了什麼是符合一名編者的身份。「精力都放在跟立場不同的人吵架上」是否是我本意,我想閣下應該清楚。「創建或大幅度改進任何一篇條目」,我從未創建,的確;至於大幅度改進,我不清楚如何叫大幅度改進,本土恐怖主義條目的改進算嗎?至於出現在DYK上,本人沒此願望,本人只是以力所能及以改善,並未有享譽維基之鴻鵠之志,本人能力與精力也不允許(相比置身於維基偉業更偏愛於現實畢竟維基是虛擬網絡)。最後說一句,個人以為:閣下的與世無爭也是造成某些立場的的人肆無忌憚地與找另一些立場不同的人吵架、一有不同於自己編輯乃至「舊規」的編輯就針鋒相對,這也變相的也造成了本人一些條目改進的困難與「吵架」。當然閣下遵循WP:BATTLEGROUNDWP:CHOICE無可厚非。再次感謝閣下的指點。--MINQI留言2021年6月2日 (三) 08:17 (UTC)回覆

2021年6月 編輯

Special:Diff/65906641:請問你有看到嗎?-- 2021年6月2日 (三) 13:35 (UTC)回覆

@寒吉看到了,謝謝。CNA的文章是有的,之前我無法打開CNA官網所以直接使用的他們FB post。我在這裡直接給閣下說下為何出現「風波」使用吧,中國大陸直接將那些事統稱為「包機風波」,而媒體等也使用「包機風波」例如:「國台辦談『包機風波』!」「此次包機風波中」等。所以此事應該是不同地區使用習慣不同造成的,或許閣下當初進行地區轉換便不會有此爭端。再次感謝閣下的提醒,謝謝。--MINQI留言2021年6月2日 (三) 13:50 (UTC)回覆
不,我是指條目的完整名字來自可靠來源,而不是自行命名、組裝。而我不知這篇CNA的文章有你想提出甚麼?如條目鮭魚之亂的命名來自可靠來源,而非討論頁中的「臺灣鮭魚更名熱潮」等等。不知你知不知曉WP:COMMONNAME?-- 2021年6月2日 (三) 13:58 (UTC)回覆
我知道WP:COMMONNAME,只不過純粹遵循這原則那就叫「包機風波」了。。。《武漢包機風波持續不斷》是最接近的,但和僅僅「包機風波」一樣會有歧義。還有一個問題,「包機風波」其實全稱在大陸是「武漢台胞包機風波」這樣直接違反兩岸四地用語所以才會有「武漢返台包機風波」。--MINQI留言2021年6月2日 (三) 14:18 (UTC)回覆
臺灣這邊還有「臺商包機返台風波」,但開頭沒有武漢,如果條目採用此名稱,讀者第一時間根本不知道是哪裡的臺商,所以我才會直接把條目改成現名,並有可靠來源使用,若還要因此開啟命名討論,實為不必要,不知這點你是否同意。-- 2021年6月2日 (三) 15:05 (UTC)回覆
這點沒問題,我想此次對於此的爭議也能結束了。「風波」爭論於我是有人提出其為貶義詞,因為有過類似詞彙,即部分編者認為某詞語有貶義、違反POV修改一個條目後發現無人提出異議(大家都沒去關注的個老條目),遂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於以之前的編輯稱無人反對所以合理。而閣下現在如此解答,我同意閣下的編輯——合情合理,先到先得原則的確應靠後。感謝閣下的耐心參與與探討。--MINQI留言2021年6月2日 (三) 15:27 (UTC)回覆
我個人是對於「風波」視為非中立詞,但這不是我的移動依據,而是來源,來源部分你也知曉了。如上方提到的「鮭魚之亂」,有用戶在討論頁提出「之亂」並非中立,這個非中立的觀點我也同意,但好在條目最終沒有因此屏除大量來源使用的名稱。非常感謝你能同意該編輯。-- 2021年6月2日 (三) 15:46 (UTC)回覆

您有新郵件! 編輯

 
您好,MINQI。你有一封新的電子郵件!
此信息在2021年6月4日 (五) 09:49 (UTC)發出,你可以在任何時候通過移除{{You've got mail}}或{{YGM}}來移除本通知

--Matt Smith留言2021年6月4日 (五) 09:49 (UTC)回覆

有關退回「2021年中國大陸」6月14日一條新條目 編輯

首先謝謝你的指正。我已經留意到中外各方對於台山核電站近期洩漏輻射一事有不同説法,我猜想你應該是援引了觀察者網的報導,當中指出,此事件源自2021年4月9日台山核電站的一起0級安全事件,被美國CNN炒作為「核輻射威脅」。我理解在編輯時應該釐清事件時序以及各個持份者的説法,因此我希望你能在稍後提供更多資料來源以説明事情的來龍去脈,而非直接移除它們,即便事態尚不明朗且爭議性頗大;或者你可以在2021年4月9日補充有關事件的新條目,配以參考資料以供查證。請盡量把同一事件的所有內容置於同一天的條目內,避免內容分散無序難以檢索。 AdrianLaw0330留言2021年6月15日 (二) 11:20 (UTC)回覆

@AdrianLaw0330台山核電站里有0級事故段落,是否複製過去?我不是很清楚這種新聞動態的編輯,我原本是想使用那個官方通告寫4.9.事件的,但4.5.已經有了所以我就沒添加。並且如果是事件的話應該僅僅使用敘述而無猜測性、評論性編寫。否則這不是新聞報導--MINQI留言2021年6月15日 (二) 11:31 (UTC)回覆
@MINQI了解,我會盡可能確保所有編輯內容的時效性和中立性。謝謝你的編輯!AdrianLaw0330留言2021年6月15日 (二) 12:24 (UTC)回覆
@AdrianLaw0330我想問下如果目前這樣編寫是不是有重複內容的問題?「2021年中國大陸」6月14日有、台山核電站也有,還有6.15.的要不要加上?本人甚是困惑--MINQI留言2021年6月15日 (二) 21:03 (UTC)回覆
@MINQI我自己認爲不需要擔心,編輯一個條目的時候是不需要顧及其他相關條目的,不同條目之間有內容雷同完全正常。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同一個條目裏沒有重複即可,老實説我也並不是那麼在行,你可以向專業維基寫手了解這些情況。--AdrianLaw0330留言2021年6月18日 (五) 12:23 (UTC)回覆

關於閣下在各個頁面打編輯戰 編輯

近期看到閣下在不少頁面打編輯戰,如爆眼少女案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電視認罪。此舉已造成眾多編者困擾(大量沖洗最近更改/近期變更),麻煩有足夠的共識再修改,亦或是請別人修改,謝謝!-- Sunny00217  2021年6月18日 (五) 06:08 (UTC)回覆

@Sunny00217請閣下了解下是本人在打編輯戰還是有些編者在打編輯戰。請閣下說明本人編輯的不當之處、理由不充足問題。謝謝--MINQI留言2021年6月18日 (五) 06:51 (UTC)回覆
在下了解閣下是為維基百科付出自己的心血,並無對閣下的編輯內容表示反對意見,但不管到底是內容是誰對誰錯,此舉已造成眾多編者困擾(大量沖洗最近更改/近期變更)。-- Sunny00217  2021年6月18日 (五) 07:02 (UTC)回覆
@Sunny00217了解了,目前正在對幾個條目開討論,謝謝。閣下如有意願也請參加(在客棧不在各條目討論頁),先謝。另外,請閣下回退自己於電視認罪的最新編輯,閣下貌似沒有看到Jhstriver閣下的編輯,他與本人各有部分讓步。剩下問題本人將於討論後再編輯,謝謝。--MINQI留言2021年6月18日 (五) 07:07 (UTC)回覆
對樓上閣下的維基貢獻表示支持與謝謝!由於現在各國經濟衰退,公帑都被用於輿論戰爭而不是改善大部分選民的利益上。Jg451留言2021年6月18日 (五) 14:28 (UTC)回覆
我是個人認為MINQI的編輯很中立,會理性討論。--Outlookxp留言2021年6月19日 (六) 14:26 (UTC)回覆

哈囉又再來打擾您了 編輯

我給您的QQ發了好友邀情,主要是想聊一些事,希望您能獲准。--~~Sid~~ 2021年7月12日 (一) 03:12 (UTC)回覆

建議用寫好條目先代替與他人會易有政治編輯爭議的條目 編輯

之前看你願意理性討論,但後來也與他人維基百科:管理員布告板/其他有些很不好的話,我實在不該作如何。但你之前提出讓你與易衝突的用戶作討論頁部分封禁,我是認為這法子不錯,可減少一點衝突。想是中國大陸的一些政府建設與貢獻,建議可寫這類條目。--Outlookxp留言2021年8月1日 (日) 15:43 (UTC)回覆

好的,感謝建議。謝謝提醒。--MINQI留言2021年8月1日 (日) 16:47 (UTC)回覆
謝謝此舉[2]。我之前願用這方式,是希望你先停止這類無止盡的爭執,對不愛思考得豬、we trace也希望不要再這樣提報。我是很希望避免用封禁,但對方這樣[3][4],我認為還是封禁好。
對於編輯,盡量減少網路匿名所謂的爆料,因多沒查證,舉例來說你這個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關問題[5]v消息來源是以謠言爆料、偏激留言為名的PTT八卦板,但台灣自2018年就有投入十二億的黃金計畫,2019年對林昀儒即投入超過新台幣800萬元培訓經費[6]。當然,一些記者是無良的是自己不查證的。他父親林學宜間接聽到這PTT謠言後,也立即在臉書澄清,在「教育部體育署部分,昀儒從國中時期就接受潛力選手計劃的栽培,最近爲了備戰奧運,更是獲得了黃金計劃的照顧,這段時間舉凡教練、運動防護員的聘任,還有出國比賽、移地訓練的經費都包含在黃金計劃,逐漸形成了一個信任而合作的團隊,也是促進昀儒成長的重要推手。」[7]。那篇謠言被澄清後,PTT又出現是他父親被逼澄清的陰謀論,當然是更下流了。--Outlookxp留言2021年8月2日 (一) 00:08 (UTC)回覆
看到你在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關問題裡面又添加台灣相關的內容。同樣的,這些問題是台灣自己的問題,不適合在這篇條目裡面收錄。昨天提到了一些政治人物的facebook事件只應該在這些政治人物的條目裡面收錄,沒有提到你添加的另一部分內容什麼「日本主播喊台灣令台灣媒體高潮」「炒作反中仇中情緒」「台灣幫日本加油」之類的,這些內容最多只應該在海峽兩岸關係、反中情緒相關的條目裡面收錄,因為這些問題都是由來已久,不是只有這屆奧運才有,也不僅限於在奧運當中出現。你要添加這些內容無妨,不過還請你放過體育相關的條目,不要再在這些體育相關的條目裡面再添加這些內容了,這些內容表面上和體育有關,但其實根本就不適合出現在體育條目當中。--#Tokyo2020Day10 2021年8月2日 (一) 00:59 (UTC)回覆
留意到你可能是因為不滿Bagida520君將你先前刪掉的網絡暴力內容補回,才加上「台灣政客蹭奧運熱度」的內容,這裡我說明下,那部分內容我也是想刪除掉的,不過當時看在Bagida520君這樣寫好歹也算是一種折中方案的份上,加上當時我也有不少事要做,才一直沒有刪掉,這部分內容的存留將來有時間的話我也會和他進行討論。--#Tokyo2020Day10 2021年8月2日 (一) 01:21 (UTC)回覆

贊成為體育條目編好盡力的Liu116的建議。之前看連一些臺灣20XX年X月的條目,內容不是講什麼大事,而是XXX諷刺、XXX罵等政治話[8]。—-Outlookxp留言2021年8月2日 (一) 01:10 (UTC)回覆

@OutlookxpLiu116原來如此,那那段還是刪除吧。等Liu116閣下與其溝通後,再做改善。--MINQI留言2021年8月2日 (一) 07:33 (UTC)回覆

@Outlookxp 可能MINQI的確能給你一個是以理性態度討論的幻覺,不過他絕對不是一個會以理性邏輯或內容與你進行討論的人。這是我第一次和你接觸,這段時間大家一直互相圍攻可能也讓你有個幻覺說比較弱勢的MINQI是比較理性或文明,反之可能我給你的形象也是一個不文明的野人吧。明白你可能想要阻止這些爭執或不文明的行為,不過我想說的是很多時候一個討論會發展到失控的地步,通常都是因為有任何一方(甚至雙方)以一些不理性的邏輯或內容進行討論,無可避免就會令另一方感到煩燥。這位MINQI很常當自己的論點開始理虧時就會一堆紅鯡魚,轉移話題,甚至什麼『冷處理』好像很文明地儘早結束話題,給人一個理性的假象,其實說白了就是說不過就逃走。這樣的循環不斷重複,討論只會沒完沒了且空添仇恨。不正視問題根源,問題是沒可能解決的。 Iridium(IX)留言2021年8月2日 (一) 02:53 (UTC)回覆

SIridiuM28好,我不會這麼看待你。一些人會壁上觀,我之前也很忙,但我有空時是盡量能幫,如上面我所建議。—-Outlookxp留言2021年8月2日 (一) 03:02 (UTC)回覆
好的謝謝。 Iridium(IX)留言2021年8月2日 (一) 03:15 (UTC)回覆
好了啦,MINQI不要再說了啊。—-Outlookxp留言2021年8月2日 (一) 07:37 (UTC)回覆

請不要直接摘抄來源內容 編輯

我發現你在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關問題條目當中的這筆編輯這筆編輯與來源連結的內文有很大重疊,鄭重提醒你擴充條目時注意不要侵權。當然這些內容都是值得收錄的,不過奈何我精力有限,沒有辦法用自己的話重寫,所以我暫時先刪掉,希望你之後補充過來的時候不再有侵權問題,謝謝。--🔨留言2021年8月9日 (一) 06:09 (UTC)回覆

@Liu116了解了,謝謝提醒。--MINQI留言2021年8月9日 (一) 07:29 (UTC)回覆

關於「人民日報相關爭議」的回退 編輯

維基編輯MINQI你好:

近日您在該條目下執行了一次回退,稱該內容為原創研究。如您所見,該內容似乎並無可靠來源。但實際上因為用戶組權限不夠高,我無法上傳相關來源至維基百科,故該來源早已提交至對應條目的討論頁。請參見Talk:人民日報相關爭議獲取更多信息。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持續關注。

順頌文祺。祝編安。——Wistful-K留言2021年8月17日 (二) 00:47 (UTC)回覆

@Wistful-K已看到,謝謝提供。已經改回。--MINQI留言2021年8月17日 (二) 06:27 (UTC)回覆

對不起啊 編輯

以為你們沒有定義五級(非常可靠)的了,原來五級來源是指政府單位的來源,還是有的。--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1年8月17日 (二) 20:12 (UTC)回覆

@Z7504?我只是移到討論去了。暫時並未參與,請不要誤會。我也沒看具體內容。--MINQI留言2021年8月17日 (二) 20:18 (UTC)回覆

關於「HK5201314閣下」此筆編輯 編輯

@HK5201314閣下,您將本人於RSN段落摺疊,聲稱「爭論眾新聞的社評(眾說)是否可靠來源,與眾新聞的新聞報導(眾聞)無關」,但本人所提「《【特寫】梁天琦在法庭的50多天......》、《追殺教協——當北京左過土共》、《德國學者馬寶康:梁天琦盼港人珍惜他付出》、《【理大兩年】一個參與「暴動」的年輕人:「2019年是災難,以前覺得香港不會有災難。」》」四篇文章均是在「眾聞」板塊,本人已經告知於您而您卻依舊不斷指責本人討論眾說並予以以「離題」摺疊,並且您聲稱RSN討論的只是新聞不討論社評等(原話「即使是非常可靠的媒體,我們也不可引述評論式文章,這是維基百科定立的規矩」)、但您又要將評論式新聞群組列入可靠(原話「不管眾新聞其他內容是否達到可靠來源,但至少眾新聞中國組必須列入可靠來源。……該組的主要報導手法是引述中國官媒的視頻,加以解說,後找相關的專家評論。」),並且該討論標題只有《眾新聞》並未指討論僅僅是《眾新聞》眾聞板塊,您是不是在欺騙社群、WP:point/雙標、遊戲維基規則、消除反對意見?

PS:附知AT閣下

File:某某於TG最近發言.jpg檔案存廢討論通知 編輯

 

您好,您先前上傳的檔案「File:某某於TG最近發言.jpg」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檔案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上傳檔案,但請先看看非自由內容使用準則檔案使用方針

某些問題圖片或許可以通過添加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解決。請參與檔案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著作權IRC聊天頻道--Wcam留言2022年12月18日 (日) 14:25 (UTC)回覆

明慧網 編輯

如果您想要添加和自由之家、美國之音觀點不同的內容,建議多去中國國內網站搜索「明慧網」,引用它們,而不是在傳媒名字前面加一長串影響閱讀體驗的冠詞。--Shinohara Chihiro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12:26 (UTC)回覆

簡單搜索了一下,環球時報、觀察者網都有提。--Shinohara Chihiro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12:28 (UTC)回覆
這裡,Special:diff/77447038Special:diff/77458011。懂不懂Template: Cite web啊,為何把archive-url里的IA連結刪了加到url里?--Shinohara Chihiro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12:37 (UTC)回覆
(:)回應@Akishima YukaShinohara Chihiro
1.你閒著沒事幹可以去做義工!要不是你在我這留言有郵件提醒我都幾個月沒看有什麼變化了。
2.死命要加所謂「冠詞」的是Wetrace,這點在我曾經的編輯摘要和討論頁早就說明。我頂多算對等編輯,你玩什麼雙標?!你不當時就看到了麼?!我知道你有三個號「Naruse shiroha」、「Shinohara Chihiro」、「Akishima Yuka」(主要用後兩個)。
2.1再說了,我最後編輯是 2023年5月28日 (日) 13:58‎,當時有什麼所謂「影響閱讀體驗的冠詞」?真莫名其妙。你不會是把IP用戶當我了吧?得,德國的華人就我編輯維基,是吧?我幹嘛不直接把「中國共產黨黨媒」、「中共國務院」給刪了
3.存檔連結失效,自己去看這版本怎麼回事。--MINQI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13:45 (UTC)回覆
這版本之前一個版本人民網的用心何在文章的存檔連結是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720023159/http://www.people.com.cn/GB/other6902/6950/20011203/618018.html ,你刪除了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720023159/。我打開看了沒有失效吧。--Shinohara Chihiro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20:47 (UTC)回覆
確實,我沒有檢查版本就覺得是你加的冠詞。打擾到你我非常抱歉。如果你沒有意見我會在幾個小時之後刪除我的魯莽留言。對不起!--Shinohara Chihiro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20:50 (UTC)回覆
1.不知道我編輯的什麼問題,我現在點那個來源的兩個連結(原連結、存檔連結)都是「人民網404」。我嘗試在兩個連結都修改為存檔連結後可以查閱(預覽模式),我就這麼寫了。
2.接受你的道歉。你留著我到時候扔我自己討論頁存檔,你改動我討論頁又得給我郵件提醒。--MINQI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21:18 (UTC)回覆


@TigerzengMys 721txATShizhao這位Shinohara Chihiro(Akishima Yuka)今天莫名其妙跑來給我發這段是否構成騷擾?--MINQI留言2024年1月9日 (二) 13:26 (UTC)(接受其道歉,所以划去。抱歉打擾了幾位)回覆

180師的一個小問題 編輯

(&)建議@Happyseeu閣下這樣引用「第180師入朝時人數大約在11000人上下,⋯⋯第180師在包圍圈內的人員損失高達7000餘人」作為「曾於韓戰期間被成建制殲滅」的依據有原創研究的嫌疑,後面閣下添加的來源有原文使用「成建制」所以不如刪去前面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80師失利有關問題之我見》來源,或者替換為VOA的《解密時刻: 志願軍戰俘第一集「戰地餘生」》(引文為「並在五次戰役中全殲志願軍180師等數萬名成建制的部隊。」)。--MINQI留言2024年1月20日 (六) 20:46 (UTC)回覆

引用數字與引用原文的作用不同,我認為以增加來源而非刪除來源為妥。如有人對來源原文所說的「成建制」結論有意見,「11000人上下損失高達7000餘人」的數字是另一個結論「成建制」的理由。而且單位損失多少人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戰力指標,不一定要連結到「成建制」一詞。--歡顏展卷留言2024年1月21日 (日) 00:04 (UTC)回覆
@Happyseeu「引用的來源須明確支持條目中出現的信息」,而閣下引用的只有數字,「成建制」是閣下通過數字得出的結論,亦如閣下在此筆編輯摘要中所寫「編輯自己下結論是原創」——原創研究/原創總結。至於單位損失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戰力指標,那麼就是需要修改原句「曾於韓戰期間被成建制殲滅」為「曾於韓戰第五次戰役期間損失重大」,甚至不能修改為「曾於韓戰第五次戰役期間減員64%」,因為「7000/11000≈64%」是編者自行的計算。--MINQI留言2024年1月21日 (日) 01:18 (UTC)回覆
做出了修改,閣下以為如何?--歡顏展卷留言2024年1月21日 (日) 01:53 (UTC)回覆
 謝謝您,雖還有語法上的小瑕疵但已可。個人看法:「被成建制殲滅」進一步修改為「被認為屬於被成建制殲滅」;如此也與後面的「注」所對應(「注」寫的也是觀點,注可提前至句號前)。--MINQI留言2024年1月21日 (日) 10:32 (UTC)回覆
返回到 "MINQI/杂旧内容" 的使用者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