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鶻汗國

历史国家

汗國古突厥語𐱃𐰆𐰴𐰕:𐰆𐰍𐰕:𐰉𐰆𐰑𐰣‎,羅馬化:Toquz Oγuz budun),又譯回紇,又稱九姓烏古斯,是由突厥民族回鶻人在今蒙古高原建立的游牧帝國。回鶻汗國初期由藥羅葛氏為可汗,內亂後被𨁂跌氏奪權。

回鶻汗國
𐱃𐰆𐰴𐰕:𐰆𐰍𐰕:𐰉𐰆𐰑𐰣
Toquz Oγuz budun
742年 - 848年
820年回鶻汗國極盛時的疆域圖
820年回鶻汗國極盛時的疆域圖
地位游牧帝國
首都窩魯朵八里
宗教
薩滿教摩尼教
政府君主制
可汗 
• 744年 - 747年
懷仁可汗 骨力裴羅
• 747年 - 759年
葛勒可汗 磨延啜
• 759年 - 780年
牟羽可汗 移地健
• 780年 - 789年
武義成功可汗 頓莫賀
• 789年 - 790年
忠貞可汗 多邏斯
• 790年 - 795年
奉誠可汗 阿啜
• 795年 - 805年
懷信可汗 骨咄祿
• 805年 - 808年
滕裏野合俱錄毘伽可汗
• 808年 - 821年
保義可汗
• 821年 - 824年
崇德可汗
• 824年 - 832年
昭禮可汗 曷薩特勤
歷史 
• 建立
742年
• 終結
848年
面積
800年5,500,000平方公里
前身
繼承
後突厥汗國
黠戛斯汗國
喀喇汗國
高昌回鶻
甘州回鶻

回鶻原是由回紇與烏揭(烏古斯人)組成的聯盟,部族共分十九姓,通行與古突厥語僅存在方言差異的回鶻語,早期使用突厥文字,後改用源自粟特字母回鶻字母記錄文字。《舊唐書·迴紇列傳》記載,回紇本為藥羅葛、胡咄葛、啒羅勿、貊歌息訖、阿勿嘀、葛薩、斛嗢素、藥勿葛、奚邪勿等九姓部落聯盟,其可汗出自藥羅葛氏;後來回紇擊破拔悉密葛邏祿兩部,統號十一部落[1]。當時的突厥汗國古突厥文中習慣稱呼回紇人為Toquz-oghuz,意即「九姓烏古斯[2],「烏古斯(oghuz)」在古突厥語中有「部落」、「聯盟」、「姓」之意。有人則認為回紇的族名為古突厥語的Uyghur,意為團結、同盟輔助,見於《磨延啜碑》有十回紇和九烏古斯(九姓)的記載[3]。而另一解釋稱,回紇族名的詞源為oigur,是森林中人與十個游牧氏族。

歷史

編輯
 
蒙古歷史
蒙古高原歷史系列條目
匈奴 東胡
南匈奴 北匈奴 鮮卑
鮮卑 丁零
柔然 高車
突厥汗國 鐵勒
東突厥
薛延陀
唐朝單于都護府·安北都護府
後突厥汗國
回鶻汗國
契丹 阻卜 黠戛斯
遼朝 克烈 乃蠻
蒙兀
蒙古帝國(諸汗國
元朝嶺北等處行中書省
北元後蒙古帝國時期
韃靼(東蒙古) 瓦剌(西蒙古)
喀爾喀 四衛拉特
清朝清代蒙古)·準噶爾汗國
內屬蒙古·外藩蒙古內札薩克·外札薩克
中華民國境內盟旗
塞北四省
博克多蒙古國
外蒙古地方
蒙古人民共和國
中國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
蒙古國
民族 · 文化 · 地理 · 漠南 · 漠北
泛蒙古主義

源流

編輯

隋大業元年(605年),回鶻與其他鐵勒部族反抗東突厥奴役,回鶻部的特健被推為聯盟首領。後其子菩薩率眾與薛延陀大敗東突厥。唐貞觀六年(632年),有契苾部千餘家在契苾何力的率領下從焉耆來到沙州,被唐朝安置在甘、涼二州[4]。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回鶻酋長吐迷度在獨邏河(今蒙古國土拉河)起兵,回紇的首領不稱可汗,稱俟利發,並與唐朝一起消滅了薛延陀汗國,稱臣於唐朝。吐迷度被唐朝封為懷化大將軍兼瀚海都督。唐室無力壓制周邊時,汗國實質上取得獨立。

建國

編輯

唐天寶元年(742年),回紇與葛邏祿拔悉密起兵,推翻了後突厥汗國,殺突厥白眉可汗,正式建立回鶻汗國。2年後回紇與葛邏祿推翻拔悉密,骨力裴羅受封為「奉義王」及「骨咄祿毗伽闕懷仁可汗」。汗廷(牙帳)設於鄂爾渾河流域烏德鞬山(今蒙古國杭愛山),居民仍以遊牧為主。他們的另一支烏紇生活在天山北部,半農牧生活,屬於西丁零,是烏古斯人的前身。回紇有九氏族,最強是藥羅葛。後來加入拔悉密葛邏祿,又稱十一姓。

強盛

編輯
 
天寶九年(750年)大唐與周邊國家地圖

立國後,回紇因歷史的關係一度與唐朝的關係友好,不像其他遊牧部落建立的政權都要對中國進行侵擾與掠奪。756年,唐朝敦煌李承寀毗伽公主(回紇英武可汗女,藥羅葛氏)為妃。回紇曾經三次向唐朝和親,希望李唐皇室遠嫁公主給回紇為妻,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寧國公主嫁葛勒可汗為可敦,葛勒可汗死,寧國公主返回唐朝,榮王女嫁英武可汗為可敦,被稱為小寧國公主[5]另二次是在唐德宗貞元四年(788年)嫁咸安公主唐憲宗時期嫁太和公主。互市方面,回紇多次與唐朝絹馬互市,一匹馬四十匹絹。一般一年五六千匹至數萬匹馬。

最盛時疆域東接室韋,西至阿爾泰山伊塞克湖托克莫克一帶(今吉爾吉斯斯坦),南跨大漠。北至葉尼塞河與今圖瓦共和國。回紇人曾經在鄂爾渾河上游的杭愛山建設一城,名為窩魯朵八里。有一部分回紇人被派到圖瓦一帶,因此圖瓦人中有一個叫十回紇的部落。他們在很早已半定居,磨延啜(葛勒可汗)時代在色楞格河有一富貴城,是由粟特工匠建的。

安史之亂時,唐向回紇借兵,得其出動4000騎兵協助平叛。回紇自恃平亂有功,在762年收復叛軍佔領的東都洛陽時,回紇軍將財帛盡數搶掠[6]。後其連年的侵擾唐邊境,西域地區更是在之後三十五年時間內陸續被吐蕃和回紇所完全佔領。

衰弱

編輯

唐建中元年(780年),登里可汗與唐疏離,宰相頓莫賀達干(登里堂兄)擊殺登里,自立為合骨咄祿毗伽可汗,並向唐稱臣,被唐封為武義成功可汗。788年或809年(《新唐書》為788年,《舊唐書》此事在809年),武義成功可汗請求唐將「回紇」改稱「回鶻」。唐朝准許改名,並冊封頓莫賀達干為長壽天親可汗。

回鶻後因統治無道,內訌不斷。回紇汗國末期,汗族藥羅葛氏被推翻,鐵勒部之一的阿跌氏篡奪了政權,於846年被所屬部黠戛斯所亡。回鶻人部分西遷部分南下,南下的回鶻人與唐朝發生衝突,唐朝張仲武劉沔石雄等數次擊敗回鶻,殺獲十幾萬回鶻,其中有大量回鶻侯王貴族。[7]部分回鶻人西遷後,政權又被鐵勒部的僕固氏篡奪。

西遷

編輯

840年,龐特勒率回鶻十五部,分三路西遷:

留在原地的一部分融入契丹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皇后述律平就是回紇人後裔,耶律德光後將述律氏賜姓蕭氏。

一部南下,烏介可汗的兄弟逃亡唐朝天德軍塞下,要求內附,這部分可能成為汪古

其中前兩支定居天山山脈南北的回紇,據稱成為今天的維吾爾族祖先的一部分。回鶻汗國亡後,仍有大量回鶻人停留在漠北,融入其他突厥語部落,如乃蠻克烈與回鶻存在文化聯繫。遼代有「阿薩蘭回鶻大王府」(阿思懶王府)和「回鶻國單于府」[12]

語言文字

編輯

鄂爾渾河流域的古突厥文石碑,有一部分由回紇人刻成。石碑使用突厥文,屬突厥語系回鶻語

回紇人原使用突厥文 ,西遷之後改為採用粟特文字母拼寫自己的回紇語,學界稱之為回鶻文,也有學者認為回鶻文字母是源自景教徒的敘利亞文。回鶻文是回鶻式蒙古文和滿文的始祖。

回鶻君主列表

編輯

附屬突厥時期

編輯

汗國諸汗

編輯

參考註釋

編輯
  1. ^ 《舊唐書》卷一九五《回紇傳》
  2. ^ 在《闕特勤碑》的突厥文碑文中,把回紇諸部稱為「九姓烏古斯
  3. ^ 磨延啜碑(全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 ^ 《舊唐書》卷一○九《契苾何力傳》:「契苾何力,其先鐵勒別部之酋長也……至貞觀六年,隨其母率眾千餘家詣沙州,奉表內附,太宗置其部落於甘、涼二州。」《資治通鑑》卷一九四貞觀六年十一月辛巳條作「六千餘家」,而《冊府元龜》卷九七七《外臣部·降附》作「六十餘家」。
  5. ^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及寧國來歸,榮王女為可敦,回紇號為小寧國公主」
  6. ^ 回鶻歷史被避諱,只有日本才敢拍攝《敦煌》?這又是一樁以訛傳訛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搜狐 2019-01-29
  7. ^ 《舊唐書》:「時回鶻有將勒那頡啜擁赤心宰相一族七千帳,東逼漁陽。仲武遣其弟仲至與裨將游奉寰、王如清等,率銳兵三萬人大破之。前後收其侯王貴族千餘人,降三萬人,獲牛馬、橐駝、旗纛、罽幕不可勝計。」「幽州節度使張仲武遣弟仲至率兵大破那頡之眾,全收七千帳,殺戮收擒老小近九萬人。」「烏介諸部猶稱十萬眾……河東劉沔率兵奄至烏介營,烏介驚走東北約四百里外……烏介部眾至大中元年詣幽州降,留者漂流餓凍,眾十萬,所存止三千已下。」「雄乃鑿城為十餘穴,引兵夜出,直攻可汗牙帳。……斬首萬級,降其部落二萬餘人。」「回鶻特勒龐俱遮、阿敦寧二部,回鶻公主密羯可敦一部,外相諸洛固阿跌一部,及牙帳大將曹磨你等七部,共三萬眾,相次降於幽州,詔配諸道。有特勒霢沒斯、阿歷支、習勿啜三部,回鶻相愛耶勿弘順、回鶻尚書呂衡等諸部降振武。」……
  8. ^ Brown, Keith; Ogilvie, Sarah, Uyghur,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s of the World, Elsevier: 1143, 2009, ISBN 978-0-08-087774-7. 
  9. ^ 賈從江:《元代畏兀兒遷居永昌事輯》,《西域研究》(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所,2002年第4期)
  10. ^ 鍾進文:《裕固語地名「西至哈至」考釋》,《西北史地》(蘭州:西北史地雜誌編輯部,1997第2期)
  11. ^ 參見 胡小鵬_《試揭「堯呼兒來自西至哈至」之謎》_《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
  12. ^ 脫脫. 《遼史·卷四十六·志第十六·百官志二》 (中文). 阿薩蘭回鶻大王府。亦曰阿思懶王府。回鶻國單于府。興宗重熙二十二年,詔回鶻部副使以契丹人充。 

研究書目

編輯
  • Thomas Barfield著,袁劍譯:《危險的邊疆:游牧帝國與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 J.R. Hamilton著,耿昇等譯:《五代回鶻史料》(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