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河

南亚河流

恆河梵語गङ्गा印地語गंगा烏爾都語گنگا‎‎(Ganga)國際音標發音:[ˈɡəŋɡaː] 泰米爾語கங்கை孟加拉語গঙ্গা Gônga,玄奘譯為殑伽河)是南亞的一條主要河流,流經印度北部及孟加拉國。恆河全長2,525公里,流域面積91萬平方公里,達印度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恆河也為世界河水流量前20大的河流之一。[5][6] 恆河流域為世界上最多人口居住的河流流域,有超過4億人口生活於此,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390人以上。[7]

恆河
Ganga
恆河在瓦拉納西
恆河(橙色)、布拉馬普特拉河(紫色)及梅格納河(綠色)流域圖
國家 印度 孟加拉
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賈坎德邦、西孟加拉邦
流域
源頭始於帕吉勒提河阿勒格嫩達河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德沃普拉耶格的交匯[1]
 • 位置印度德沃普拉耶格
 • 座標30°59′N 78°55′E / 30.983°N 78.917°E / 30.983; 78.917
 • 海拔3,892米(12,769英尺)
河口恆河三角州
 • 位置孟加拉國孟加拉灣
 • 座標22°05′N 90°50′E / 22.083°N 90.833°E / 22.083; 90.833
 • 海拔0米(0英尺)
流域面積1,016,124 km2(392,328 sq mi)354,300 sq mi(918,000 km2[2]
城市赫爾德瓦爾莫拉達巴德蘭布爾坎普爾安拉阿巴德瓦拉納西加齊普爾巴特納蒙格埃爾巴加爾布爾加爾各答
本貌
長度2,525 km(1,569 mi)[3]
流量 
 • 地點恆河三角洲孟加拉灣法拉卡堰
 • 平均流量16,648 m3/s(587,900 cu ft/s)
 • 最小流量180 m3/s(6,400 cu ft/s)
 • 最大流量70,000 m3/s(2,500,000 cu ft/s)
流量 
 • 地點恆河三角洲孟加拉灣
 • 平均流量18,691 m3/s(660,100 cu ft/s)[4]
特徵
左岸支流拉姆根加河戈默蒂河格爾納利河甘達基河布里根德格河戈西河默哈嫩達河賈木納河布拉馬普特拉河
右岸支流亞穆納河塔穆薩河宋河蓬蓬河

恆河幹流始於帕吉勒提河阿勒格嫩達河德沃普拉耶格交匯。它橫越北印度平原(即恆河平原),流經北方邦,與其最大支流亞穆納河匯合,再流經比哈爾邦西孟加拉邦,最後分為多條分流注入孟加拉灣。在西孟加拉邦,恆河南岸的一條人工水道將大約50%的水流引向了加爾各答附近的胡格利河,剩餘繼續流往孟加拉國的部分被稱為博多河博多河進入孟加拉國後與布拉馬普特拉河(中國境內為雅魯藏布江)下游的賈木納河匯合,最終注入孟加拉灣,其入海河段稱為梅格納河,並在入海區域形成恆河三角洲[6][8]

恆河對生活於其流域中的數百萬居民至關重要,他們依賴恆河獲取生活必需。[9]過去許多省會及帝國首都曾設於恆河沿岸,如巴連弗邑[10]曲女城[10]瓦拉納西安拉阿巴德穆爾希達巴德蒙格埃爾巴哈拉姆普爾加爾各答等。恆河中生活着大約140種魚類,90種兩棲動物,以及一些爬行動物哺乳動物,例如極危物種恆河鱷恆河豚[11]恆河被印度教徒視為聖河[12],印度教中也有稱為「恆河女神」的神祇。[13]

如今,恆河被嚴重污染,對其流域內的人類與動物的生存造成了嚴峻威脅。在瓦拉納西河段測得的水中糞生大腸桿菌英語Fecal coliform水平超過印度政府所訂標準值100倍以上。[11]印度政府曾發起「恆河治理計劃英語Pollution_of_the_Ganges#Ganga_Action_Plan[14][15][16],但由於貪污、技術不足[a]、缺乏良好環境計劃[b]、印度傳統信仰[c]及缺乏宗教上的有利支持[17]等因素,至今仍遭受重大挫敗。[d][e][18]

詞源

編輯

恆河的梵語Gangā英語的come是同源詞,其本意就是速流、速去之河流,因含有速去速來、永無斷流的含義,漢地通譯爲恆河,意為「恆久之河」。唐代玄奘法師譯名定爲「殑伽河」。此外還存在「弶伽河」、「恆伽河」[19]等譯名。

河道

編輯
 
流經根戈德里的帕吉勒提河。
 
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德沃普拉耶格,這裏是帕吉勒提河阿勒格嫩達河在的交匯處,被認為是恆河的起始
 
恆河源流區地圖
 
橫跨恆河的甘地塞圖橋,巴特那
 
進入孟加拉國後,恆河的主要分流被稱為博多河
 
恆河三角洲衛星圖像,攝於2020年
 
恆河於蘇爾唐甘傑河段

恆河前段始於帕吉勒提河阿勒格嫩達河喜馬拉雅山南麓德沃普拉耶格交匯印度教認為帕吉勒提河是恆河的源頭,但水文學指出恆河的真正源頭是阿勒格嫩達河,因為它的長度更長。[20][21] 阿勒格嫩達河源自楠達德維山卡美特山特里蘇爾峰英語Trisul等處的冰川融雪。帕吉勒提河源於海拔5,356米的根戈德里冰川,印度教傳說濕婆居住於此;位於西夫凌峰英語Shivling (mountain)山腳的靈修聖地Tapovan英語Tapovan距離此處僅5千米。[22][23]

雖然恆河河源還包括許多小溪流,但只有其中最長的六條河流及五個合流點被尊為聖地。六條河流分別為阿勒格嫩達河道里根加河南達肯尼河品達爾河曼達基尼河帕吉勒提河。五個合流點統稱為潘奇普拉耶格(意即「五匯流處」),皆位於阿勒格嫩達河上。從上游至下游,五個合流點分別是該河與道里根加河合流的毗濕奴普拉耶格、與南達肯尼河合流的南德普拉耶格、與品達爾河合流的卡爾恩普拉耶格、與曼達基尼河合流的魯德拉普拉耶格以及與帕吉勒提河合流的德沃普拉耶格[20]

流經喜馬拉雅山區峽谷約250公里的狹窄河段後[24],恆河於瑞詩凱詩結束峽谷河段,在聖地赫爾德瓦爾附近進入恆河平原[20] 赫爾德瓦爾建有水壩將部分河水導入恆河運河,用於灌溉北方邦的多阿布英語Doab區。赫爾德瓦爾上遊河段大致向西南流,下游則向東南流。

恆河接着流經約900公里的曲折河段,經過卡瑙傑法魯卡巴德坎普爾等城市。拉姆根加河在此河段匯入,注入恆河的平均流量為500 m3/s。[25] 恆河在阿拉哈巴德附近與長達1444公里的亞穆納河交匯,該合流點是印度教中的一個聖地。在此合流點,亞穆納河的流量較恆河更大,平均為2,948 m3/s[25],約佔匯流後總流量的58.5%。[26]

恆河繼續往東,與400公里長的塔穆薩河合流,塔穆薩河源自凱穆爾山脈英語Kaimur Range,平均流量為187 m3/s。然後恆河繼續與600公里長的戈默蒂河合流,戈默蒂河源自喜馬拉雅南麓,平均流量234 m3/s。隨後恆河與加格拉河合流,加格拉河是恆河的最大支流,長1,156公里,始於喜馬拉雅南麓西藏地區,流經尼泊爾,再至印度,平均流量2,991 m3/s。與加格拉河交匯後,恆河繼續與松河合流,松河長度784公里,平均流量1008 m3/s。然後恆河與814公里長的甘達基河、729公里長的戈西河合流,它們的流量分別為1,654 m3/s 和 2,166 m3/s。就水流量而言,戈西河是位於加格拉河亞穆納河之後的恆河第三大支流[25],它與恆河的交匯點位於比哈爾邦

安拉阿巴德馬爾達之間,恆河流經的城市包括:丘納爾米爾扎布爾瓦拉納西加齊普爾阿拉巴特那恰普拉哈吉普爾莫卡梅貝古薩賴蒙格埃爾薩希布根傑拉傑馬哈爾巴加爾布爾巴利亞布克薩爾西瑪利亞英語Simaria蘇爾唐甘傑法拉卡英語Farakka。恆河從巴加爾布爾開始轉向東南方。從法拉卡開始,恆河出現岔流,水流量開始損耗。第一條岔流是408公里長的帕吉勒提河-胡格利河,該河隨後發展成了胡格利河。在印度-孟加拉國邊界,法拉卡堰控制了恆河的流量,它將一些河水轉移至與胡格利河相連的支流運河,以降低胡格利河的淤泥含量。胡格利河始於帕吉勒提河與阿吉河英語Ajay River卡特瓦的交匯,同時也接受了許多支流,其中最大的支流是625公里長,流域面積25,820 km2達摩達河[27] 在馬爾達至孟加拉灣之間,胡格利河流經了穆爾斯希達巴德納巴德維普加爾各答豪拉,最終在薩加爾島英語Sagar Island附近匯入孟加拉灣。[28]

進入孟加拉國後,恆河主要分流被稱為博多河。博多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最大岔流賈木納河交匯,隨後又與梅克納河合流,後續河段被稱為蘇爾瑪-梅格納河系統英語Surma-Meghna River System,並最終匯入孟加拉灣。恆河在其入海口形成了1,430×3,000公里的孟加拉扇,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深海扇[29],其中埋藏了全球10-20%的有機碳[30]

恆河三角洲主要由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攜帶的泥沙組成,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面積達64,000 km2[31], 橫跨孟加拉灣400公里。[32]

世界上只有亞馬遜河剛果河的平均水流量大於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和蘇爾瑪-梅格納河系統英語Surma-Meghna River System的總和平均流量。[32] 如果論總流量,那麼只有亞馬遜河略勝一籌。[33]

主要支流

編輯

以下由恆河河口至源頭依序列出兩側主要支流:

恆河三角洲分流

編輯

地質

編輯

印度次大陸位於印度-澳洲板塊中的次板塊印度板塊最北部。[34] 它始於7500萬年前南方超大陸岡瓦那大陸的分裂,分裂出的陸地向東北方漂移,該地質作用持續了5000萬年,並由此形成了印度洋[34] 印度次大陸最終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並隱沒至歐亞板塊之下,由此抬升出地球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34] 在喜馬拉雅山脈形成時,其南麓曾存在大量因結構性下沉而出現的地質構造,後來隨着印度河及恆河的沖積作用而逐漸被填滿[35],最終形成現今的印度平原[36] 印度平原在地質上被認為是前淵或前陸盆地[37]

水文狀況

編輯
 
這幅繪製於1908年的地圖展示了恆河及其支流的分佈

恆河左側主要支流是戈默蒂河加格拉河甘達基河戈西河,右側主要支流是亞穆納河松河達摩達河蓬蓬河。恆河的水文狀況十分複雜,尤其是在恆河三角洲區域,因此對該河的長度、流量英語Discharge (hydrology)流域面積的測量值各有不同。

河流長度

編輯

恆河這一名稱所指代的河流始於喜馬拉雅山脈附近帕吉勒提河阿勒格嫩達河的交匯,終於印度與孟加拉國邊境附近該河流的首個分岔。一般而言,恆河長度被認為略長於2,600公里,不同觀點認為是2,601公里[38],2,525公里[39][40]或2,650公里。[41] 這些觀點一般將帕吉勒提河源頭作為恆河的起源,也即以位於戈穆赫英語Gomukh根戈德里冰川為起點,以梅格納河在孟加拉灣的入海河口為終點。[39][38][40][41] 有時人們也將赫爾德瓦爾作為恆河的起點,因為此處源自喜馬拉雅的融水傾瀉進入恆河平原[42]

有時人們將胡格利河,而非梅格納河作為恆河的延伸,因為胡格利河長於梅格納河,於是恆河的總長度(帕吉勒提河/恆河/胡格利河)也變為了2,704公里,[31] 或2,321.5公里(從赫爾德瓦爾胡格利河入海口)。[43] 還有時恆河長度被認為是2,304公里,計算長度始於帕吉勒提河源頭,終於印度-孟加拉國邊境。[44]

流域面積

編輯

與恆河長度類似,關於恆河流域面積也有不同的說法。恆河流域涵蓋了4個國家:印度、尼泊爾、中國和孟加拉國,印度11個邦:喜馬偕爾邦北安查爾邦恰蒂斯加爾邦中央邦旁遮普邦賈坎德邦比哈爾邦拉賈斯坦邦哈里亞納邦西孟加拉邦以及德里直轄區[45] 恆河流域包括恆河三角洲,但不包括布拉馬普特拉河梅格納河流域,流域總面積約1,080,000 km2,其中861,000 km2 位於印度(約佔80%),140,000 km2 位於尼泊爾(13%),46,000 km2 位於孟加拉國(4%),33,000 km2 位於中國(3%)。[46] 恆河流域與梅格納河流域合計約1,600,000 km2或1,621,000 km2[33] 恆河-梅格納河流域(縮寫為GBM或GMB)延伸到了孟加拉國、不丹、印度、尼泊爾和中國。[47]

恆河流域的北端延伸到了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脈英語Transhimalaya,南至溫迪亞山脈北坡,西至阿拉瓦利嶺東側,東至焦達訥格布林高原英語Chota Nagpur Plateau孫德爾本斯三角洲。恆河水流量中很大一部分都來自喜馬拉雅山脈。在喜馬拉雅山脈內,恆河流域綿延近1,200公里,西以亞穆納河-薩特萊傑河西姆拉山脊作為與印度河流域的邊界,東部順着錫金邦與尼泊爾邊境的辛加里拉山脊英語Singalila Ridge作為與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的邊界。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也位於恆河流域內。[48] 其它位於恆河流域內海拔超過8,000米的高山還有:干城章嘉峰[49]洛子峰[50]馬卡魯峰[51]卓奧友峰[52]道拉吉里峰[53]馬納斯盧峰[54]安納布爾納峰[55]希夏邦馬峰[56] 恆河於喜馬拉雅山脈流域部分包括喜馬偕爾邦東南部、北安查爾邦全境、尼泊爾全境、西孟加拉邦西北部。

水流量

編輯
 
位於孟加拉國的哈丁格橋英語Hardinge Bridge,該橋橫跨恆河,是測量恆河下游水流量的重要地點之一
 
恆河於孟加拉國的低水位

根據源頭定義不同,對恆河的水流量也有不同的測量值。很多時候,人們以梅格納河入海口的水流量指代恆河水流量,在這種定義中,恆河水流量包含了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和梅格納河的總和,年度平均水流量為38,000 m3/s[32]或42,470 m3/s。[31] 但也有將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和梅格納河流量分開計算的案例,在這種情況下,恆河年平均水流量約為16,650 m3/s,布拉馬普特拉河年平均水流量約為19,820 m3/s,梅格納河年平均水流量約為5,100 m3/s。[40]

恆河的最大峰值流量是在孟加拉國哈丁格橋英語Hardinge Bridge測得的,超過70,000m3/s。[57] 最低流量也於1997年在同一地點測得,僅為180 m3/s。[58]

水文周期

編輯

法拉卡測站於1949年至1973年間所測得的月平均流量(m³/s)[59]

恆河流域的水文周期取決於西南季風的活動,大約有84%的降水發生在6月至9月之間。因此,恆河的河川流量英語Streamflow呈現出高度季節性。根據哈丁格橋英語Hardinge Bridge的測量數據,乾旱季節與季風時期的恆河水流量比率大致為1:6。這種季節性變化是該區域許多土地與水資源問題的根源,[44] 它甚至可在同一年內造成乾旱與水澇。這些問題在孟加拉國尤為顯著,該國時常在旱季受乾旱困擾,在季風時節受洪水侵襲。[58]

河道變化

編輯

恆河三角洲,數條河流匯聚到了一起,並分汊英語River bifurcation為多條河道英語Channel (geography)。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都有多條分岔河道,而其中較大的河道又與其它大型河道合併,一同匯入孟加拉灣。這些河道不是固定不變的,隨時間發展,河道形態會發生變化,有時這種變化會顯著改變河道的分佈。

12世紀之前,恆河的主幹是帕吉勒提河-胡格利河分流,當時的博多河仍只是一條小型河道。當時這條主幹道至入海口之間的河段不是今天的胡格利河,而是另一條被稱為 Adi Ganga 的河流。12-16世紀間,博多河與帕吉勒提河-胡格利河分流的差距逐漸縮小。16世紀後,博多河逐漸成為了恆河的後續主要河段。[28] 廣泛認為,帕吉勒提河-胡格利河分流衰微的原因可能是由於淤泥堵塞,這使得恆河主幹道的水流轉向了東南方的博多河。至18世紀,博多河已經成為了恆河的主要分流。[31] 轉向博多河後,恆河與梅格納河及布拉馬普特拉河交匯,隨後在孟加拉灣入海。恆河目前與梅格納河的交匯處大約形成於150年前。[60]

同樣在18世紀,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下遊河道也發生了顯著變化,極大地改變了它與恆河的關係。1787年,恆河-博多河的支流提斯塔河發生了一次大規模洪災,它迫使提斯塔河向東改道並匯入布拉馬普特拉河,而後令布拉馬普特拉河向南改道,並創造出一條新的河道。這條新的河道被稱為賈木納河,它向南匯入恆河-博多河。歷史上的布拉馬普特拉河更加靠東,流經邁門辛市並匯入梅格納河。如今這條河道規模小了許多,但仍保留布拉馬普特拉這個名字,人們有時將它稱為老布拉馬普特拉河。[61] 老布拉馬普特拉河與梅格納河的交匯處位於朗格班德英語Langalbandh,該處被印度教徒視為一個聖地。瓦里-貝特什瓦遺蹟英語Wari-Bateshwar ruins就在交匯處附近。[62]

歷史

編輯

最早提到恆河的歐洲旅行者是古希臘的麥加斯梯尼,他在作品《印度史》中寫道:「印度也有許多寬廣的河流,它們源於北方邊境的高山,穿過平坦的陸地,其中有不少河流相交匯聚,併入恆河。恆河源頭寬30斯塔達英語Stadion (unit),自北向南流動,入海之處即戰象國度岡格里達伊英語Gangaridai的東部邊境。」(Diodorus II.37)[63]

1951年印度表達了建造法拉卡堰的意願,因此而與鄰國東巴基斯坦(如今的孟加拉國)產生了水源分配爭議英語Ganges water dispute。攔河堰於1975年建成,最初目的是從恆河水流量分配 1,100 m3/s 給帕吉勒提河-胡格利河,以恢復加爾各答港口英語Port of Kolkata的通航能力。在最乾旱的時期,恆河水流量約為1400-1600 m3/s ,也就是說此時流往東巴基斯坦的河水只剩下280-420 m3/s。[64] 東巴基斯坦對此表示不滿,該爭端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1996年印度與孟加拉國簽署了一項為期30年的條約。該條約十分複雜,簡而言之,條約規定當恆河水流量小於2,000 m3/s時,印度與孟加拉國將各自配得50%水源,具體方式是每方在10天周期里交替獲取1,000 m3/s的河水流量。然而,條約簽署後僅一年,法拉卡堰的水位達到了歷史最低水平,無法完成條約中規定的水源分配措施。1997年,流入孟加拉國的恆河水流量最低僅有180 m3/s。雖然在隨後幾年裏,旱季水流量恢復到了正常水平,但雙方也在探討其它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其中一個方案是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西部的龐沙烏帕齊拉再建一個攔河堰,這個新的攔河堰可以幫助孟加拉國更好的利用分配到的恆河水資源。[f]

文化影響

編輯

許多印度人出於信仰認為恆河發源於西藏的聖湖瑪旁雍錯,印度人稱之為瑪納斯湖(Manasarowar),因而將之奉為聖河。他們認為浸在恆河中能把一個人的洗去;許多死者火葬後的骨灰被撒入河中,也有直接把死屍、遺物和葬禮物品直接拋入河中任其漂流的,人們認為這樣能幫助死者得到更好的來世,甚至能更早獲得「解脫」(Moksha)。很多虔誠的教徒會往恆河朝聖,並於河中浸浴及在河岸冥想

是故由於上述難以收斂的傳統習慣,恆河的環境至今依然極度骯髒,經常在恆河裏沐浴聖水者不遠處就有漂流的浮屍經過,人們安之若素。

數個印度教聖地都位於恆河沿岸,包括赫爾德瓦爾瓦拉納西

神性化身

編輯
 
印度婦女在恆河上放置小燈,William Simpson,1867

恆河是印度教中的神聖河流。印度教徒在其中沐浴[65],他們捧起河水,然後讓其落回恆河,以此祭祀祖先與神靈;他們把玫瑰花瓣放在裝着油的小盤子(diyas)上,用燈芯點燃,讓其漂浮於恆河水面。[65] 回家前,他們會收集一些恆河水,以供後續儀式中使用;它們將採集的河水稱為「Ganga Jal」,也即「恆河之水」。[66]

恆河是所有印度教神話中聖水的化身。[67] 人們有時會把如恆河一般神聖的河流稱為當地的恆河。[67] 例如位於印度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哥達瓦里河就被稱為「南方恆河」或「達克辛恆河」,據信它在聖人喬達摩引領下穿越印度中部。[67] 恆河作為一切印度教儀式的用水來源,因此它也存在於一切聖水之中。[67] 此外,印度教徒堅信在恆河水中的沐浴能夠清除一切罪孽,沐浴活動在根戈德里赫爾德瓦爾特里維尼桑加姆英語Triveni Sangam安拉阿巴德瓦拉納西等地十分流行。[67] 恆河的象徵性與宗教意義是印度教徒,甚至也是印度教懷疑者們的少數共識之一。[68] 印度前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也是一位印度教徒,他曾要求在死後將自己的骨灰撒入恆河。[68] 在遺囑中,尼赫魯寫道:「恆河是印度的河流,受其子民敬愛,她的種族記憶,她的希望與畏懼,她的勝利歌謠,她的恥辱與榮耀,一切都交織在一起。事物流變,而恆河作為印度這個古老文明的象徵,將永恆流淌在這片土地之上。」[68]

恆河降落

編輯
 
恆河降落拉賈·拉維·瓦爾瑪,1910

印度教節日 karunasiri 在每年五月末或六月初,目的是慶祝恆河自天穹降落世間。[69] 該節日的慶祝日被稱為「Ganga Dashahara」,在印度教曆法中位於折沙他月後十日(Dashami),當天會有許多人在恆河中沐浴。[69] 據稱當日的沐浴可洗脫十罪(dasha意為十;hara意為消除),或洗脫十世罪孽。[69] 那些無法來到恆河的人也可就近在當地河流中沐浴,人們認為對於真正的信徒而言,任何河流都可視如恆河。[69]

karunasiri 是印度教的一個古老主題,對此流傳有許多不同的傳說。[69] 根據《吠陀》記載,掌管天國英語Svarga因陀羅殺死了巨蛇弗栗多,從而釋放出被其堵住的甘露蘇摩,神聖的蘇摩落入大地,滋養萬物。[69]

根據毘濕奴派的說法,恆河於天國中的源頭是一條被稱為 Vishnupadi 的河流,也即梵語「自毗濕奴腳下」。[69] 在毗濕奴的化身筏摩那完成三步跨走——跨過大地、天空與天國後,他在天穹跺腳,天上裂出一個洞,釋出彼時仍盤旋在宇宙巨蛋周圍 Vishnupadi 河。[70] 河水從天穹湧入因陀羅掌管的天國,由毗濕奴的崇拜者德魯瓦英語Dhruva所接收,德魯瓦如今已化為天空中的極星[70] 而後,河水穿過天空,形成銀河,併到達月亮處。[70] 然後河水降入梵天的領域,梵天居住在須彌山頂,此山向外延伸出世間的所有陸地。[70] 隨後神水落下形成帕吉勒提河,河流進入其中一塊被稱為「巴拉特」的陸地,也即印度,形成恆河。[70]

不過,在印度教的主要神靈中,濕婆才是最廣泛出現在恆河降落故事主題中的人物。[71] 這些故事在《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和《往世書》中都有敘述,故事緣起於仙人迦毘羅的專注冥思被薩竭羅王英語King Sagara的六萬個兒子打斷,於是迦毘羅怪罪他們,憤怒的注視使他們全數化為灰燼,並將其送至冥界。只有彼時仍於天國流動的恆河之水才可將他們從冥界中拯救。於是,六萬之子後代之一跋吉羅陀王英語Bhagiratha為了拯救自己的先祖,作出了嚴格的懺悔,並最終成功得到將恆河之水引下凡間的獎賞。然而,恆河的降落會為天地帶來了巨大衝擊,跋吉羅陀王來到濕婆住處岡仁波齊峰,說服濕婆用纏結的髮束接收從天而降的恆河水。最終,恆河水落在濕婆髮上,而後引入喜馬拉雅山脈。接着,恆河在跋吉羅陀王的引導下流經赫爾德瓦爾,穿過平原,在安拉阿巴德亞穆納河匯合,然後流過瓦拉納西,最終在恆河三角洲匯入海洋。入海後,恆河水沉入冥界,拯救了薩竭羅王英語King Sagara的六萬個兒子。[71] 為紀念跋吉羅陀王在恆河降落中的貢獻,恆河於喜馬拉雅山脈的源頭之一被稱為帕吉勒提河(也即梵文「跋吉羅陀王英語Bhagiratha的河」)。[71]

救贖死者

編輯
 
瓦拉納西恆河邊,死者骨灰被撒入恆河

既然恆河被認為是從天國落入世間,於是也有人認為他們可以經由恆河通往天國。[72] 根據印度教傳統中的 Triloka-patha-gamini(往來三界的使者;triloka意為三個世界,patha意為道路,gamini意為使者),恆河從天國英語Svarga降臨,經過凡間,再流向冥界英語Patala,也即作為一個「蒂爾塔英語tirtha」,與世間一切存在(無論是活着還是已經死去)交匯。[72] 因此,在印度教為死者進行的肅禮英語Śrāddha儀式上,人們會講述恆河降生的故事,在死後的祭祀儀式英語Indian rituals after death中也會使用恆河水。[72] 在所有恆河讚美詩中,最出名的是那些寄寓在恆河水環繞下安息的詩歌,例如下面這首《Gangashtakam》[72]

母親啊!...綴滿項鍊的世界!
通往天國的大門!
我懇求在你的岸邊,脫離我的身體。
我將飲用甘露,沉浮在浪花之中,
我會銘記你的名字,永恆凝視於你。[73]

在恆河途徑的所有墓葬之地(或屍陀林)中,最受印度教徒嚮往的當屬瓦拉納西恆河畔[72],他們渴望死後在此火化,認為這將使他們即時得到救贖。[74] 假如不幸死於它處,死者也可因骨灰撒入恆河而被救贖。[74] 假如骨灰已經被撒入其它河流,死者的親屬可前往恆河為他求得救贖,例如在阿說你月英語Ashvin (month)(九月或十月)參加肅禮英語Śrāddha儀式。[74]

此外,印度教還為死者進行 pinda pradana 儀式,在儀式中人們將點綴有芝麻粒的飯糰丟入恆河,並誦讀死者後人的名字。[75] 據儀式背景所言,飯糰上每一顆芝麻都能為死者的親屬求得千年救贖。[75] 恆河在死後祭祀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以至於《摩訶婆羅多》有一頌(輸洛迦英語Shloka)寫道「即便只是死者的一根骨頭觸碰到了恆河水,那麼他也將在天國受到尊敬。」[76]室犍陀往世書英語Skanda Purana》的瓦拉納西章節(Kashi Khanda)講述了婆希加(Vahika)的傳奇故事:婆希加是一個貪得無厭的惡人,在森林中被老虎咬死。然後他的靈魂到死神閻摩面前接受審判,鑑於婆希加從未行善,他的靈魂被遣往地獄英語Patala。可就在這時,有隻禿鷹叼起了他留在世間的屍骨,並意外將其丟入了恆河。因為這個事件,就在婆希加去地獄的路上,一列天車出現,將他送往天國。[77]

淨化污穢

編輯
 
在恆河邊沐浴的人群

印度教徒認為恆河水是純淨的,並且具有淨化污穢的能力。[78] 儘管科學研究顯示恆河水污染嚴重,但它仍被廣泛用於各種宗教儀式,並被認為是純淨的象徵。[78] 人們認為恆河水可將無序復歸為有序。[79] 在印度教文化中,流動的河水寓示了淨化的能力,因為河水不斷吸收,並帶走污濁。[79] 恆河上遊河段被認為有最強的淨化能力,因為那裏水流更湍急,沐浴者需事先綁上錨鏈,以免被水沖走。[79] 被恆河洗淨的不止是可見的污垢,也可以是象徵性的污穢;沐浴時,恆河水帶走人的罪孽,洗脫的不僅是當前,也是一生的罪孽。[79]

17世紀詩人賈格納塔英語Jagannatha Panditaraja曾作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恆河讚美詩《Ganga Lahiri》。傳說賈格納塔因與一名穆斯林婦女有染而被趕出印度教婆羅門種姓。徒勞的抗爭後,賈格納塔來到恆河邊,恆河是無望者的希望,是流浪者的安息居所。賈格納塔和愛人一起,坐在瓦拉納西班干加(Panchganga)河壇的階梯頂端。他讀着詩,恆河水逐漸上漲,沒過一級級台階,最後攜這對戀人捲入恆河。[79] 「我走向你,像孩子奔向母親」,《Ganga Lahiri》如是寫道[80]

我走向你,像孤兒期待憐憫。

我走向你,像流浪者尋求落腳之地。

我意志消沉,你振奮我信心。

我身體殘缺,你治癒我頑疾。

我向你走來,帶着乾渴的心,你是美酒的海洋。

我願把自己獻於你。[80]

恆河女神

編輯
 
濕婆作為「Gangadhara」承載自天穹落下的恆河水,雪山女神跋吉羅陀英語Bhagiratha南迪在一旁觀看。(circa 1740)

恆河女神是印度教中三位主要男性神祗的共同伴侶。[81] 首先,恆河以水的形式存在於梵天水罐,跟隨他一同旅行。[81] 恆河也是毗濕奴的伴侶,在恆河降落的故事中,恆河水自毗濕奴腳下流出,並且恆河女神也是毗濕奴的三個妻子之一。[81] 在廣為人知的故事中,恆河女神與毗濕奴的另一妻子辯才天女發生爭執,她們相互詛咒,使之變為河流,並通過河水的洗滌,將人類崇拜者的罪孽帶入體內。為了調解她們的矛盾,毗濕奴決定將她們分開,他讓辯才天女成為梵天的妻子,讓恆河女神成為濕婆的妻子,而保留未參與爭執的吉祥天女為自己的妻子。但是恆河女神和辯才天女對這個處置感到不滿,她們迫使毗濕奴收回命令。她們維持河流的形態,並保留作為毗濕奴妻子的身份。[82]

恆河與濕婆的關係主要見於恆河降落的神話。[83] 在故事裏,洶湧的恆河水永恆的從天穹落在濕婆頭髮上,並被永恆的馴服。[83] 印度教也稱濕婆為「Gangadhara」,即「恆河承載者」,因為恆河順着他的發束流向大地。[83] 恆河與濕婆的關係是親密且永恆的,濕婆有時會被稱為「Uma-Ganga-Patiswara」,即「雪山女神和恆河女神的丈夫與主人」,恆河女神也時常被描繪對雪山女神心懷妒忌。[83]

恆河是夏克提,是永恆無止的流動力量,它使隱居、不可接近的濕婆以承接河水的方式在世間顯形。[81] 作為河水,它的能量可被感受、品嘗和吸收。[81] 在《室犍陀往世書英語Skanda Purana》中的瓦拉納西章節(Kashi Khanda),戰神室建陀投山仙人說:[81]

人們不該感到驚訝……恆河的力量如此強大,她不就是永恆濕婆的最高夏克提以水的形式顯現嗎?

這滿載悲憫之酒的恆河吶,諸神之主濕婆派她拯救世人。

智者應當想到,這流經三界的恆河怎會如世間其它河流那般平凡,那些河流裝的只是水罷了。[81]

恆河女神在印度教中同時也被奉為母親的形象,被稱為「Ganga Mata」,代表博愛與寬恕。[80] 與其他女神不同,恆河女神沒有破壞和可怕的一面,儘管在自然中,恆河可能和其它和河流一樣具有破壞性。[80] 她同時也是其他神靈的母親。[84] 她接受了濕婆從阿耆尼處取得的火種,因火種過於炙熱,她將其冷卻。[84] 這個行為幫助創生了戰神室建陀[84] 在《摩訶婆羅多》中,她是福身王的妻子,毗濕摩的母親。[84] 當毗濕摩於戰場中死去,恆河女神從河水中化為人形,在他屍體旁哭泣。[84]

恆河女神是印度教傳統、神祗、聖卷和啟蒙的源泉。[81] 因此,對她的崇拜不必像其它神靈那樣,在儀式起始時召喚(avahana),在儀式結束後解散(visarjana)。[81] 她的神性是直接且永恆的。[81]

藝術形象

編輯

古印度文化中,恆河是繁殖力的象徵,因為流過的河水和留下的淤泥滋養了沿岸生態,並為周邊居民提供了生活的必需。[85] 恆河是炎熱夏日的理想去處,人們賦予它神奇的品質,並以擬人化的形象受到人們的崇拜。[86] 到了公元5世紀,關於恆河的神話故事越來越多,它的形象變為了一個女神,同時作為所有其它河流的象徵。[87] 印度各處寺廟門前多有恆河女神的雕像和浮雕,象徵洗脫朝聖者的罪孽,並守衛寺廟內供奉的諸神。[88] 作為聖地守衛者英語Sanctum sanctorum,與恆河女神一同描繪的還有:摩伽羅(一個類似鱷魚的怪物,有如大象一般的軀幹)、大壺英語Kumbha(一個裝滿水的花瓶)、頭部的傘狀背景,以及其它一些人類隨從。[89]

摩伽羅是恆河女神的坐騎英語Vahana,也是印度文化中一個古老的符號,它的出現時間甚至比恆河女神的藝術形象更久遠。[89] 摩伽羅的形象有兩種含義:首先,它代表了恆河所孕育的萬物生靈;其次,它代表了恐懼,既包含恆河水下未知之物的恐懼,也包含人們親眼所見的恐懼。[89] 摩伽羅與恆河女神形象的共同出現可追溯到公元400年左右的烏達吉里石窟遺蹟英語Udayagiri Caves。在該遺蹟中的5號洞窟,位於毗濕奴野豬化身的雕像兩側,亞穆納河女神與恆河女神各坐在自己的坐騎俱利摩(形象為烏龜)和摩伽羅上。[89]

摩伽羅常和一個名為 Gana英語Gana 的小男孩一同出現,小男孩一般位於摩伽羅嘴旁,如上圖「笈多王朝的恆河女神像」所示。[90] Gana 寓意繁衍與發展。[90] 年輕的 Gana 與可怖的摩伽羅分別寓意恆河的兩個特點,即,恆河雖然孕育眾生,但她有時也會為其中居民帶來了困苦、災禍和死亡。[5] 恆河女神還伴隨有一個侏儒隨從,這個侏儒拿着妝品袋,有時也為恆河女神提供支持和依靠(如上圖1、2、4所示)。[88]

恆河女神手中的大壺英語Kumbha(如上圖3)是其雕像作品另一個顯著的特徵。[90] 它最初出現在公元400年左右的烏達吉里石窟遺蹟英語Udayagiri Caves,並隨着恆河女神形象的豐富化,大壺的出現也變得越來越頻繁。[90] 到7世紀,大壺已經成了恆河女神像必不可少的裝飾物,例如在北方邦大沙瓦塔拉寺英語Dashavatara Temple, Deogarh(7世紀)、拉賈斯坦邦的巴羅里寺英語Baroli Temples恰蒂斯加爾邦比拉斯布爾寺[91](9-10世紀)。時至今日人們依舊在崇拜大壺,視其為無形的的象徵,同時寓意女性、子宮和繁殖力。[92] 此外,恆河與薩拉斯瓦蒂河都被認為是從裝着天水的大壺中流出。[92]

在早期的寺廟雕刻中,恆河女神被描繪為站在懸垂的樹枝下,烏達吉里石窟遺蹟英語Udayagiri Caves中的描繪也是如此。[93] 不過樹枝的描繪很快轉變為了隨從拿着的傘蓋,如7世紀的大沙瓦塔拉寺英語Dashavatara Temple, Deogarh中的雕像。[93] 在上圖3中可清楚地看到傘蓋,圖4可看到傘柄,但其餘部分已經殘毀。在比拉斯布爾寺(9-10世紀),傘蓋變得類似蓮花狀,而在巴羅里寺英語Baroli Temples,傘蓋完全被蓮花所取代。[93]

隨着恆河女神形象的發展,雕塑家們開始製作大型場景,描繪由眾人伴隨的恆河女神,暗示她正前往河邊洗浴。[94] 其中 Pal 1997,第43頁描繪了與上圖4類似的一個場景:

這是9世紀的典型浮雕,它曾被放置在一座寺廟的入口。在浮雕中,恆河女神被描繪為一位富裕的女士,並有許多隨從陪伴左右。按照慣例,她優雅的站在坐騎摩伽羅上,手裏拿着大壺,侏儒隨從則提着她的妝品袋,一個……女隨從舉着巨大的荷葉莖,為她的主人遮陽。另外還有一位男性隨從。在這類描繪中,摩伽羅的尾巴常被設計為蜿蜒捲曲,象徵水與植物。[88]

大壺節

編輯
 
2001年於安拉阿巴德舉行的大壺節

大壺節是印度教的一個節日,前來朝聖的教徒會在恆河沿岸聚集。大壺節每三年舉行小禮英語Melā,每六年在安拉阿巴德赫爾德瓦爾舉行半禮(Ardh)[95],每12年在四個城市安拉阿巴德、赫爾德瓦爾、烏賈恩納西克其一舉行全禮(Purna)。[96] 此外,每12次全禮後(也即每隔144年)會在安拉阿巴德舉行大型儀式(Maha)。[96]

大壺節最重要的一環是前往恆河完成淨化儀式英語Ritual purification。其它活動還包括宗教辯論、唱讚美歌、集體進食、宗教集會並討論和規範教義。大壺節是所有朝聖活動中最神聖的一個[97][98],成千上萬善男信女前來參與節日。根據傳統,苦行僧需要用紅花粉混合木灰抹在身上,而其中被尊稱為「naga sanyasis」的苦行僧甚至無需穿戴任何衣物。[99][100]

水利工程

編輯

自古代起,恆河及其支流就被廣泛用於農業灌溉。[101] 早在公元4世紀的恆河平原,運河與水壩就已十分普遍。[102] 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梅格納河有十分巨大的水力發電潛力,預計從中產生的電力可達20萬至25萬兆瓦,其中有一半可被輕易利用。根據1999年的數據,印度僅利用了恆河12%的水電潛能,而對於布拉馬普特拉河的利用還不足1%。[103]

運河

編輯
 
赫爾德瓦爾的運河建造工作 (1860)

古希臘學者麥加斯梯尼曾在公元3世紀訪問孔雀王朝統治下的印度,在作品中,他描繪了恆河平原上遍佈的運河。孔雀王朝建立者旃陀羅笈多一世的首席顧問考底利耶曾將破壞堤壩作為戰爭時的一項戰略。[102] 圖格魯克王朝蘇丹菲羅茲沙英語Firuz Shah Tughlaq曾修建許多運河,其中最長的是於1356年在亞穆納河上修建的,長度240公里的西亞穆納運河,該運河被多次修復。17世紀初,莫臥兒帝國皇帝沙賈漢在亞穆納河上修建了一條用於灌溉的運河。後來該運河被棄用,直到1830年在英國的控制下作為東亞穆納運河重新開放。這條重新開放的運河為後續恆河運河的建造提供了標準。[101]

英國在印度建造的第一條運河(不是基於原來的運河改造)是建造於1842-1854年的恆河運河[104] 恆河運河的設計者是約翰·拉塞爾·科爾文英語John Russell Colvin,最終建造師是普羅比·考特利英語Proby Cautley。起初該運河計劃並未引發考特利的興趣,因為他不認同在低洼地帶開鑿運河將水流引至高地的想法。但在亞格拉1837-1838年饑荒英語Agra famine of 1837–1838期間,東印度公司花費了大量盧比(大約230萬)用於緩解災情,因此建造運河的想法重新引發了該公司董事會的關注。1839年,時任印度總督奧克蘭伯爵在經東印度公司董事會批准後向考特利提供了資金,用於運河修建的全面勘察。此外,鑑於此次饑荒的嚴重性,董事會還提議增加運河的覆蓋範圍,他們計劃將運河擴展到了整個多阿布英語Doab區。[105]

但這種熱情很快隨着印度總督的更換而消退了,奧克蘭伯爵的繼任者愛倫堡伯爵英語Edward Law, 1st Earl of Ellenborough對這類大型公共工程缺乏興趣,因此在他任內,這項工程的主要資金都被扣留。直到1844年,哈丁格子爵英語Henry Hardinge, 1st Viscount Hardinge接替了愛倫堡伯爵的位置,這位新任印度總督重新批准了恆河運河工程的撥款。在工程暫停期間,考特利的健康似乎出了一些問題,他不得不在1845年返回歐洲休養。在這段旅居時光,他研究了英國與意大利的當代水利工程技術。當他返回印度時,西北省英語North-Western Provinces和英屬印度的掌管者都支持運河工程,於是在考特利的監督下,運河修建工作全面展開。運河始於赫爾德瓦爾,主幹長560公里,在阿里格爾一分為二,分流長460公里。其中一條分流在埃塔瓦亞穆納河匯合,另一條分流在坎普爾與恆河匯合。工程耗資215萬英鎊,1854年在印度總督達爾豪斯侯爵任下建成並開始使用。[106] 據歷史學家伊恩·斯通所言:

這條運河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運河,其長度是倫巴第和埃及所有灌溉支流總長的五倍,甚至比美國最大的運河賓夕法尼亞運河英語Pennsylvania Canal還長三分之一。

水壩

編輯

位於法拉卡的攔河壩英語Barrage (dam)在1975年4月21日開始使用[107],位置在恆河從印度進入孟加拉國的邊界附近。恆河下游的另一分流胡格利河穿越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法拉卡堰通過其延伸出的42公里長的運河為胡格利河供水,該運河的供水管理一直是印度與孟加拉國政府的爭議焦點。[108] 簽署於1996年11月的《印度-孟加拉國關於恆河水資源分配的協定英語Ganges water dispute》解決了兩國關於恆河水分配的部分問題。[107]坎普爾的恆河段還有另一座拉夫庫什水壩英語Ganges Barrage

恆河的源頭之一帕吉勒提河上築有特赫里水壩英語Tehri Dam,水壩位於帕吉勒提河與巴希蘭格納河的交匯點下游1.5公里處。帕吉勒提河阿勒格嫩達河德沃普拉耶格交匯,後續河段被稱為恆河。[109] 這座水壩因建立在地震帶[110]而受到爭議。[111]

班薩加爾水壩英語Bansagar Dam位於恆河的支流松河上,主要用於灌溉與水力發電。[112] 通過在孟加拉灣海域附近建造沿海水庫英語Coastal reservoir,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澇季余水可供給至河流右側流域以及印度中部與南部區域使用。

經濟

編輯
 
一個女孩在恆河邊出售用於裝水的塑料桶

恆河流域英語Ganges Basin肥沃的土地為印度與孟加拉國農業提供了有力支持。恆河及其支流灌溉周邊土地,當地種植的主要作物包括稻米、甘蔗小扁豆產油植物、土豆和小麥。沿河岸的樹沼與湖泊也為豆子、辣椒、芥末、芝麻、甘蔗、黃麻等作物的生長提供了理想環境。此外,恆河中也有許多漁業資源,儘管其中大部分已被嚴重污染。而坐落在恆河沿岸的工業城市坎普爾烏納奧更是加劇了污染狀況。[113]

旅遊業

編輯

恆河周邊的旅遊業是另一潛在的產業。恆河沿岸坐落有許多印度教中的聖城,例如赫爾德瓦爾安拉阿巴德瓦拉納西,這些城市每年可以吸引數百萬遊客。朝聖者們相信恆河水可洗脫罪孽,幫助他們達成解脫。湍急的恆河水也吸引人們在此泛舟,這項活動在夏日尤受歡迎。包括坎普爾加爾各答帕特納等城市都修建了河濱步道以吸引遊客。[114][115][116][117]

生態

編輯
 
從太空中看見的恆河

人類活動,尤其是農業活動幾乎取代了恆河流域所有的自然作物。恆河流域上游大約95%的區域都已被開發為了城鎮或農田,只有喜馬拉雅山腳下的部分區域還保留有相對完整的生態,這些區域包括拉賈吉國家公園英語Rajaji National Park吉姆科比特國家公園英語Jim Corbett National Park杜德瓦國家公園英語Dudhwa National Park[118] 直到16-17世紀,恆河上游流域還生活有數量可觀的亞洲象孟加拉虎印度犀印度野牛沼鹿懶熊亞洲獅[118] 但到了21世紀,該區域已很少見到大型野生動物的蹤跡,現存的大型動物包括鹿、野豬、野貓和少量的亞洲狼亞洲胡狼赤狐孟加拉狐。孟加拉虎只生活在孟加拉灣的蘇達班紅樹林區[20] 但如今蘇達班區的淡水沼澤生境幾乎已接近消失。[119] 層孔銀葉樹英語Heritiera fomes也生長在恆河三角洲的蘇達班紅樹林區。[120] 恆河平原上受威脅的哺乳動物包括虎、象、懶熊和四角羚[118]

 
生活於恆河流域的姬鴇英語Lesser florican

恆河流域也生活有許多鳥類,例如八哥鸚鵡烏鴉山雞雁雞英語Snipe會在冬天遷徙,它們穿過喜馬拉雅山脈,前往濕地區域,並大量聚集。[20] 恆河上游沒有特有鳥類。恆河流域的南亞鴇姬鴇英語Lesser florican的生存受到威脅。[118]

恆河上游流域的天然植被已幾近消失,因此難以確定原來的植被類型。根據僅存的幾塊樹林遺蹟,可以推斷恆河上游流域可能原本覆蓋有常綠闊葉林,其中娑羅樹最高種英語Climax species[118]

包括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內的恆河下游流域情況也類似。下游流域有更多疏林,主要樹種是木棉、黃豆樹(Albizzia procera)、八寶樹絨毛蘋婆。假如這些樹林正常演替英語Seral community,最終的最高種英語Climax species將會是娑羅樹。但多數情況下,由於人類活動的干擾,樹林無法達成最終的演替。[121] 雖然人類已在恆河下游定居數千年,但直到20世紀初,該區域內的大部分樹林仍保持原有生態。不過,如今僅剩3%的生態區仍位於天然樹林,其中最大的一塊區域位於瓦拉納西南部。儘管下游流域有超過40處受保護的土地,但它們的面積大多小於100平方公里。[121] 恆河下游流域的動物群與上游類似,特有物種包括江獺大靈貓[121]

魚類

編輯

估計在恆河流域生活有350種魚類,其中包括一些特有種[122] 根據2007-2009年的一項研究,恆河流域及其支流(不含布拉馬普特河梅格納河流域)共發現有143種魚類,其中包括10種外來物種[123] 最常見魚類是鯉魚(50%)、鯰魚(23%)和鱸魚(14%)。[123]

恆河上遊記錄到有超過50種魚類,其中80%屬於鯉科,數量最多的是爬鰍科鮡科,分別佔15.6%和12.2%。[123] 恆河流域海拔高於2,400-3,000米的區域基本沒有魚類生存,生活環境接近這一海拔的典型魚類包括:裂腹魚屬結魚屬紋胸鮡屬低線魚屬條鰍屬[123] 恆河流域中段(包括北方邦比哈爾邦部分地區)記錄到約100種魚類,其中鯉科佔多數(55%),其次是北非鯰科(10.6%)和鯡科(8.6%)。下游流域(比哈爾邦西孟加拉邦部分地區)及泛濫平原有近100種魚類,其中約鯉科佔了46%,其次是鱸魚科(11.4%)和鱨科(9%)。[123]

恆河流域的漁業曾十分發達,但近幾十年已經衰落。在流域中段安拉哈巴德,鯉魚漁獲量已從1961-1968年的424.91噸降至2001-2006年的38.58噸,鯰魚漁獲量從1961-1968年的201.35噸降至2001-2006年的40.56噸。在下游巴特那地區,鯉魚的漁獲量從383.2噸下降到了118噸,鯰魚從373.8噸下降到194.48噸。常見的漁獲物包括卡特拉魮黃鰭結魚結魚蟾鬍鯰南亞野鯪英語Rohu𩷶鱧科弓背魚虱目魚[20][123]

恆河中有30種魚的生存受到威脅,威脅因素包括過度捕撈、污染、抽水、淤積物種入侵[123] 其中恆河露齒鯊屬於極危物種[124] 此外恆河上的水壩也阻礙了魚類的洄游[123]

鱷魚和龜

編輯
 
瀕危的恆河鱷以魚為食,對人類沒有威脅。[125]

恆河幹流中生活有恆河鱷沼澤鱷,恆河三角洲生活有鹹水鱷。生活於恆河的水生與半水生龜包括潮龜三線棱背龜哈米頓氏龜冠背龜黑山龜印度孔雀龜印度棱龜帳篷棱背龜緣板鱉印度小頭鱉恆河鱉印度孔雀鱉黿印度鉅背龜英語Red-crowned roofed turtle史氏棱背龜英語Brown roofed turtle[126] 其中大多數龜的生存都受到嚴重威脅。[126]

恆河豚

編輯

恆河中最著名的動物是恆河豚[118],它被視為印度的國獸[127] 恆河豚曾廣泛分佈在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河所流經的城市中心,但如今由於污染與水壩阻攔,它們的生存受到了嚴重威脅。如今恆河豚的數量僅為15年前的1/4,它們在恆河的許多支流中都消失了。[c]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最近調查發現,恆河及其支流中只剩下了大約3,000隻恆河豚。[128]

恆河豚是世界上五種淡水豚之一,其餘四種是:生活在長江白鰭豚,目前似乎已經滅絕;生活在印度河巴基斯坦河段的印度河豚;生活在亞馬孫河亞馬遜河豚;生活在托坎廷斯河阿拉瓜亞河豚英語Araguaian river dolphin(直到2014年才被確認為獨立物種[129])。有些海豚也偶爾會進入淡水河流,但只有以上五種完全以淡水河流與湖泊為棲息地。[121]

氣候變化

編輯

青藏高原上的喜馬拉雅山脈是恆河的源頭,其中蘊藏有世界第三大儲量的水冰。中國氣象局前局長秦大河曾表示,雖然短期而言氣候變暖造成的快速融雪有利於農業和旅遊業,但長期看來卻是嚴峻的警告訊號:

青藏高原的氣溫上升速率比中國其它地方快4倍,冰川消退的速度也高於世界其他地方。……短期而言,這會使湖泊擴張,造成更多洪水和泥石流……長期看來,青藏高原的冰川對亞洲河流至關重要,包括印度河和恆河。一旦冰川消亡,這些地區的水源供給將十分危險。[130]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07年的第四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中預測,喜馬拉雅山脈的冰川可能在2035年融化。[131] 不過目前IPCC已撤回這一預測,因為最初的消息來源承認這還只是個推測性結論,並且其中引用的來源並未經過同行評審[g] 在聲明中,IPCC仍堅稱全球暖化將導致喜馬拉雅山脈冰川消融(進而導致洪水在恆河流域泛濫)的總體結論。其它一些科學研究認為,氣候變化會導致恆河流域夏季(季風期)水流量增加,而峰值流量的增長會增加洪水泛濫的風險。[132]

污染

編輯
 
在瓦拉納西恆河邊沐浴和洗衣的人群

恆河污染程度相當嚴重,並影響了居住於河流附近的4億人口。[133][134][135] 沿岸城市將廢水排入河道,而由無法分解的塑膠所包裹的工業廢料及宗教祭品更加深了流經人口稠密區時所造成的污染。[16][136][137] 河岸周邊貧窮人口藉河水沐浴、洗滌及烹煮,這些活動使水污染問題越加惡化。[136] 世界銀行估計印度水污染造成的保健費用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h] 有報告指出印度80%的疾病及1/3死因與水傳疾病有關。[c]

瓦拉納西,坐落於恆河流域的聖城,每天在此排往恆河的污水達200萬升,因此造成恆河水中糞生大腸桿菌英語Fecal coliform大量繁殖。[136] 根據官方標準,可供安全沐浴的水體糞生大腸桿菌含量應低於500每100毫升,然而甚至當恆河還未流過瓦拉納西時,其上遊河壇檢測結果就顯示,河水中糞生大腸桿菌含量達到了標準值的120倍,即60,000每100毫升。[138][139]

在瓦拉納西河壇邊的墓葬地,火化後的屍體殘渣與骨灰被傾倒入恆河。過去霍亂蔓延時,許多染病死亡的屍體甚至不經火化就被直接丟入恆河,這種行為更加速了疾病的傳播。直到今天,那些死去的聖人、孕婦、麻風水痘患者、被蛇咬傷的人、窮人、幼兒都未經火化直接丟入恆河,屍體自然分解,漂浮於恆河水面。此外,那些無錢購買木棺的死者只能選擇全身火化,而燃燒不完全的殘碎也被丟入恆河。[140][141]

流過瓦拉納西並接收該城排出的32股污水後,恆河水的糞生大腸桿菌含量從60,000每100毫升飆升到了1,500,000每100毫升[138][139],峰值達到1億每100毫升。[136] 在恆河中沐浴或飲用河水無疑有極高的感染風險。[136]

1985年至2000年間,印度政府花費了100億盧比(大約2.26億美元)施行「恆河治理計劃」[142][16],這項計劃號稱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河流污染治理行動」。[b] 但是,這項計劃已基本被認定為「失敗」。[143][d][e][h][i][j] 正如一項研究所言:

有極高優先度以及大量擁蔟者的恆河治理計劃被延期兩年。計劃最終的開銷翻倍,成果卻十分有限。大多數開銷都用在了政治宣傳上。政府和相關組織並沒有期望其成功的意願,公眾意見也未被納入考慮。城市與工業污水沒有得到完全的控制,流經排水管和下水道的污水沒有得到適當的疏離。河邊焚燒丟棄屍體、清洗衣物、浸泡神像、放養牛群的習俗沒有得到遏制。政府沒有建造充足的公廁,數百萬人在露天環境往河流中排泄。所有這一切導致了恆河治理計劃的失敗。[143]

此外,恆河治理計劃的失敗還被歸因為「沒有正確理解人於環境的交互關係」[b],印度的「傳統與信仰」[k],「貪污和技術不足」[a],「缺乏宗教團體的支持」[c]

2009年,世界銀行同意在5年內向印度發放10億美元貸款用於治理恆河。[144] 根據印度計劃委員會英語Planning Commission (India)估算,治理恆河需要大約700億盧比(大約15億美元)。[16]

2008年11月,恆河被選為印度的「國家河流」,並由此成立了恆河流域管理局英語National Ganga River Basin Authority,該機構被賦予許多權力,致力於計劃、實施和監督恆河的治理。[145]

2014年7月,印度政府宣佈了新的恆河治理計劃「Namami Gange Programme」,該計劃資金為2,037克若盧比(203.7億盧比,約合2.55億美元)。[146] Namami 計劃主要目標為減少污染物排放,並通過建造污水處理廠、清理河面、保護生物多樣性、植樹造林、公眾宣傳等方式來提高恆河水質。[147]

2017年3月,北阿坎德邦高級法院英語Uttarakhand High Court宣佈承認恆河為具備行為能力的人,據一家報社所言,這一決定「有助於清理河流污染」。[148] 截至2017年4月6日 (2017-04-06),多數輿論認為這項裁決難以施行。[149] 專家認為該裁決「效果有限」[150],「不太可能有後續行動」[151],並且決策過程「沒有徵詢北阿坎德邦以外相關人士的意見」。[152]

恆河周邊的日常用水會為居民帶來許多水傳播和消化道疾病,例如胃腸道疾病英語Gastrointestinal disease霍亂痢疾甲肝傷寒等,這些疾病的發病率估計每年為66%左右。[136]

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英語Indian Council of Medical Research最近指出恆河污染增加了北方邦、比哈爾邦和孟加拉恆河沿岸居民患上癌症的幾率。研究發現河水中含有大量重金屬和致癌化學物質。委員會下屬的國家癌症統計項目(ICPR)顯示,恆河流域為該國癌症罹患率最高的區域。[153]

許多非政府組織也致力於恆河的再生。例如 SAFE Green 組織向印度國家綠色法庭(NGT)提交了針對 Simbhaoli 製糖廠的請願書,因為該工廠將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恆河。隨後NGT對 Simbhaoli 製糖廠處以5,000萬盧比罰款,對同樣違規的 Gopaljee 乳業處以250萬盧比罰款。[154]

水資源短缺

編輯

隨着污染狀況加劇,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也日漸嚴重。恆河某些部分已完全乾涸,瓦拉納西河段平均水深曾為60米,但如今一些區域卻只剩10米。[155]

為解決長期面臨的缺水問題,印度部署了許多電力抽水泵、柴油動力油輪和燃煤發電廠。假如該國越來越依賴這些短期的能源密集型方案,整個地球氣候都將承受由此帶來的巨大影響。印度面臨巨大的壓力,它既要發展經濟,又要維持環境,很少有國家能同時做到這兩點。印度對水資源的所作所為將是其行為是否可行的驗證。[156]

非法挖掘

編輯

恆河在哈德瓦縣進入印度平原,此處存在許多非法挖掘恆河河床中沙石的活動。法律規定哈德瓦縣大壺節舉辦地周邊140 km2內禁止挖掘活動。[157]

重大事件

編輯

2024年1月24日,印度北阿坎德邦德里有名5歲男童因血癌末期被家人帶去泡恆河水,家人堅信恆河水可為男童「延長壽命」,不惜搭車趕赴370公里外的赫爾德瓦爾。抵達後,男童的父母和阿姨一邊唸誦經文,一邊將他整個人「浸」入冰冷恆河,周圍民眾看時間太久了,察覺有異,阻止,未料,強行把男童帶走時還被攻擊。後來,經醫師判定男童死亡,家人還不信,仍然盲目地認為「孩子會復活」,最終,檢警調查確認,3人是想救人反害命,便將他們全數拘留、等候受審。

參考資料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1.0 1.1 Sheth (2008)
    "但是印度政府作為一個整體似乎根本無效。它沒有解決環境退化的國家能力,典型的例子是為期20年、耗資1億美元的目的為清理恆河水質的恆河治理計劃。印度大多環保人士都認為該計劃徹底失敗了,原因在於印度政府的傳統毛病:計劃不周、腐敗泛濫,以及缺乏技術。他們說,如今這條河流的污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嚴重。" (pp. 67–68)
  2. ^ 2.0 2.1 2.2 Singh & Singh (2007)
    "1985年2月,印度森林與環境部啟動了恆河行動計劃,這是一個致力於改善恆河水質的環境項目,也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河流清理項目。然而,它沒有在防止污染和改善河水質量方面取得任何成果。恆河行動計劃的失敗原因可能在於其規劃有正確理解人類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因此,日後的恆河治理應當以指定良好的環境計劃為前提。"
  3. ^ 3.0 3.1 3.2 3.3 Puttick (2008)
    "宗教儀式只是污染的來源之一。污染的主要來源是有機廢物——污水排放、垃圾丟棄、以及食物和人類、動物屍體殘骸。每天約有10億升未經處理的污水被排入恆河,同時還有大量的農業化學品(包括DDT)、工業污染物和沿河工廠的有毒化學廢物被一併排入河中。現在的污染程度比政府規定的安全河水洗浴標準(更不必說飲用了)高出100倍。於是後果之一就是水傳播疾病的增加,包括霍亂、肝炎、傷寒和阿米巴痢疾。據估計,印度80%的健康問題和三分之一的死亡都是由水傳播疾病引起的"。(p. 247)
    "拉吉夫·甘地領導的印度政府於1985年發起了恆河治理計劃,通過各種項目來清理恆河和其他河流。這些計劃的失敗被指責為管理不善、腐敗和技術錯誤,但同時還有缺乏宗教當局支持的原因。這很可能是因為婆羅門祭司十分重視恆河的純潔性,害怕承認恆河的污染會破壞恆河水在儀式中的核心作用,並危及他們自己的權威。沿河有許多寺廟,它們在葬禮及各種儀式中發揮重要作用,有時還出售瓶裝恆河水。傳統的印度教祭司仍然相信,恆河水可通過祈福得到淨化,儘管相比恆河總體污染狀況,這部分問題已顯得微不足道。(p. 248)
    "野生動物的生存也受到了威脅,尤其是河豚。即便是享受印度政府以及國際公約(CITES)的保護,它們如今仍是極危物種。在過去的15年間,因污染和棲息地退化,它們的數量縮減了75%,在主要的支流中已經滅絕。" (p. 275)
  4. ^ 4.0 4.1 Haberman (2006)
    "1985年6月14日,拉吉夫·甘地總理在聖城巴納雷斯(瓦拉納西)發起了恆河治理計劃,他承諾恆河水將再次變得清潔。該計劃目標是改善水質,允許人們在恆河發源地至孟加拉灣入海口之間的2525公里範圍內安全沐浴,並使恆河沿岸聖地和城市中心的河水達到可飲用標準。該項目旨在通過攔截、轉移和處理恆河沿岸25個城市和城鎮的污水來解決污染問題。隨着計劃第二階段的實施,三條重要的支流——達莫達爾河、戈馬蒂河和亞穆納河——被加入到該計劃中。儘管恆河的水質已經有了一些改善,但許多人聲稱該計劃是一次重大失敗。例如,環境律師M. C. Mehta對該項目發起了公共利益訴訟,聲稱該計劃已崩潰。"
  5. ^ 5.0 5.1 Gardner (2003)
    "恆河是世界上的主要河流之一,從喜馬拉雅山到孟加拉灣,全長2500多公里。它也是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主要來自污水排放,同時也被動物、人類屍體,肥皂以及來自沐浴着的其他物品污染。事實上,科學家從中測量到的糞便大腸菌群水平是安全標準的數千倍,水中的氧氣水平也同樣不健康。恆河水質重建工作主要集中在政府發起的恆河治理計劃(GAP)上,該計劃始於1985年,旨在到1993年完成河流的清理。沿河修建了幾座西式污水處理廠,但它們的設計和維護都很差,而且經常受到該地區停電的影響。恆河治理計劃是一個巨大的失敗,許多人認為,現在的河流比1985年時的污染更嚴重" (p. 166)
  6. ^ Salman & Uprety (2002,第172, 178–187, 387–391頁)
    印度共和國與孟加拉人民共和國之間關於分配法拉卡堰恆河水資源的協定
  7. ^ IPCC的報告基礎來自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一項未經同行評議的工作。而他們參考的資料來自於《新科學家》對印度冰川學家Hasnain博士的採訪,Hasnain承認這個觀點仍只是是推測性的。更多參見: Sifting climate facts from speculation. New Scientist. 13 January 2010 [2022-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8).  and Pachauri calls Indian govt. report on melting Himalayan glaciers as 'voodoo science'. Thaindian News. 9 January 2010 [20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8 January 2010).  On the IPCC statement withdrawing the finding, see: IPCC statement on the melting of Himalayan glaciers (PDF). IPCC –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20 January 2010 [2022-08-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0-02-15). 
  8. ^ 8.0 8.1 Bharati (2006)
    "世界銀行估計,印度由水污染造成的健康損失成本約佔GDP總額的3%。由於印度大多河流都被嚴重污染,算上它們的影響,污染問題造成的健康損失只多不少。另外,人們普遍認為恆河治理計劃已經失敗,因此恆河流域的污染物也有可能進入其他流域,並破壞其自然清潔過程。由恆河流域提供水源的農作物可能會受其中污染物的影響,出現歉收甚至群體死亡。" (p. 26)
  9. ^ Caso & Wolf (2010)
    "年表:1985 *印度啟動了恆河治理計劃的第一階段,以恢復恆河環境;到1990年代初,大多數人都認為這項計劃已經失敗。" (p. 320)
  10. ^ Dudgeon (2005)
    "為降低恆河水污染,印度政府於1985年啟動了恆河治理計劃。這個由中央資助的項目計劃處理恆河沿岸主要城市排出的污水,並將恆河中的污染降低75%。恆河治理計劃是建立在現有但未得到完整執行的《1974年水資源預防與控制法案》之上的。2000年,印度政府對恆河治理計劃的審計報告指出,該計劃在降低污水排放方面取得的成果有限。恆河沿岸只有73%的城市提交了污水處理設施發展計劃,其中僅有54%由當局認為可接受。許多城市並未報告處理的污水量,並繼續往恆河中排放未經處理的污水。對已安裝的污水處理設施測試發現其處理能力很差,並且建設周期也被長期拖延。經過15年的施行,審計發現恆河治理計劃僅僅實現了污水處理目標的14%。並且這一僅存的成果也因從恆河中移除的大量灌溉水而抵消。"
  11. ^ Tiwari (2008)
    "許多傳統習俗不僅造成了環境退化,而且還會對環境治理與規劃帶來阻礙。恆河治理計劃的失敗就與此相關。焚燒丟棄屍體、浸泡神像、公共沐浴都是印度教習俗和儀式的一部分,因為其教義相信這些行為能夠帶來救贖,並且不會對純淨的恆河水造成任何影響。焚燒屍體、排燈節煙火、浸泡難近母象頭神神像,等等,這些都是印度教的習俗,卻能對環境造成許多危害。這些儀式需要根據現代情況進行反思和修改。" (p. 92)

腳註

編輯
  1. ^ Lodrick, Deryck O.; Ahmad, Nafis, Ganges River,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8 January 2021 [2 Febr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7) 
  2. ^ Suvedī, Sūryaprasāda. International watercourses law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 case of the river Ganges basin. Ashgate Publishing, Ltd. 2005: 61 [24 April 2011]. ISBN 978-0-7546-452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7). 
  3. ^ Jain, Agarwal & Singh 2007,第334-342頁.
  4. ^ C B Sharma. Applie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Engineering. BFC Publications. 11 January 2021 [2022-08-08]. ISBN 97803133800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0). 
  5. ^ 5.0 5.1 World of Change: Padma River. earthobservatory.nasa.gov. 2018-07-31 [2022-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0) (英語). 
  6. ^ 6.0 6.1 The Ganga: water use i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y Pranab Kumar Parua, p. 33
  7. ^ Arnold, Guy. World strategic highways. Taylor & Francis. 2000: 223–227 [26 April 2011]. ISBN 97815795809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8. ^ Ganges River Basin |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education.nationalgeographic.org. [2022-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4). 
  9. ^ Zee News: Latest News, Live Breaking News, Today News, India Political News Updates. Zee News. [2022-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8) (英語). 
  10. ^ 10.0 10.1 Ghosh, A. An encyclopaedia of Indian archaeology. BRILL. : 334 [27 April 2011]. ISBN 978-90-04-09264-8. OCLC 3137288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30). 
  11. ^ 11.0 11.1 Rice, Earle, Jr. The Ganges river. Hockessin, Del.: Mitchell Lane Publishers. 2013. ISBN 978-1-61228-368-5. OCLC 842846376. 
  12. ^ Alter, Stephen. Sacred waters : a pilgrimage up the Ganges River to the source of Hindu culture 1st U.S. ed. New York: Harcourt. 2001 [2022-07-30]. ISBN 0-15-100585-0. OCLC 46907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4). 
  13. ^ Bhattacharji, Sukumari; Bandyopadhyay, Ramananda. Legends of Devi. Orient Blackswan. 1995: 54 [27 April 2011]. ISBN 978-81-250-07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30). 
  14. ^ Haberman, David L., River of love in an age of pollution:the Yamuna River of northern Ind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277, 2006, ISBN 0-520-24790-6 , page 160,
  15. ^ Gardner, Gary, Engaging Religion in the Quest for a Sustainable World, Bright, Chris; et al (編), State of the World: 2003, W. W. Norton & Company. Pp. 256: 152–176, ISBN 0-393-32386-2 
  16. ^ 16.0 16.1 16.2 16.3 "Clean Up Or Peris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Times of India, 19 March 2010
  17. ^ Puttick, Elizabeth, Mother Ganges, India's Sacred River, Emoto, Masaru (編), The Healing Power of Water, Hay House Inc. Pp. 275: 241–252, 2008, ISBN 1-4019-0877-2 
  18. ^ "Clean Up Or Perish", The Times of India, 19 March 2010
  19. ^ 比如東恆伽王朝西恆伽王朝中的「恆伽」即半音半意譯自Ganga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Ganges River.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Library Edition. 2011 [23 April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21. ^ Penn, James R. Rivers of the world: a social, geo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al sourcebook. ABC-CLIO. 2001: 88 [23 April 2011]. ISBN 978-1-57607-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7). 
  22. ^ gangotri-tapovan-trek.com. gangotri-tapovan-trek.com. [2022-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6) (美國英語). 
  23. ^ Krishna Murti 1991,第19頁.
  24. ^ C. R. Krishna Murti; Gaṅgā Pariyojanā Nideśālaya; India Environment Research Committee. The Ganga, a scientific study. Northern Book Centre. 1991: 19 [24 April 2011]. ISBN 978-81-7211-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2). 
  25. ^ 25.0 25.1 25.2 Jain, Agarwal & Singh 2007,第341頁.
  26. ^ Gupta, Avijit. Large rivers: geomorphology and management. John Wiley and Sons. 2007: 347 [23 April 2011]. ISBN 978-0-470-8498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27. ^ Dhungel & Pun 2009,第215頁.
  28. ^ 28.0 28.1 Chakrabarti 2001,第126–27頁.
  29. ^ Shanmugam, G. Submarine fans: A critical retrospective (1950–2015).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2016-04-01, 5 (2) [2022-07-31]. ISSN 2095-3836. doi:10.1016/j.jop.2015.08.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31) (英語). 
  30. ^ Galy, Valier; Beyssac, Olivier; France-Lanord, Christian; Eglinton, Timothy. Recycling of Graphite During Himalayan Erosion: A Geological Stabilization of Carbon in the Crust. Science. 2008-11-07, 322 (5903) [2022-07-31]. ISSN 0036-8075. doi:10.1126/science.1161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7) (英語). 
  31. ^ 31.0 31.1 31.2 31.3 Parua 2009.
  32. ^ 32.0 32.1 32.2 Arnold 2000.
  33. ^ 33.0 33.1 Elhance 1999,第156–58頁.
  34. ^ 34.0 34.1 34.2 Ali & Aitchison 2005.
  35. ^ Dikshit & Schwartzberg 2007,第7頁
  36. ^ Prakash, B.; Sudhir Kumar, M. Someshwar Rao, S. C. Giri. Holocene tectonic movements and stress field in the western Gangetic plains (PDF). Current Science. 2000, 79 (4): 438–449 [2012-08-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5-04). 
  37. ^ Dmowska, Renata. Advances in Geophysics. Academic Press. 2003: 14 [6 May 2011]. ISBN 978-0-12-01884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30). 
  38. ^ 38.0 38.1 Merriam-Webster. Merriam-Webster's geographical dictionary. Merriam-Webster. 1997: 412 [2022-08-03]. ISBN 978-08777954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8). 
  39. ^ 39.0 39.1 Gupta 2007,第347頁.
  40. ^ 40.0 40.1 40.2 Jain, Agarwal & Singh 2007,第334–342頁.
  41. ^ 41.0 41.1 Berga 2006,第1304頁.
  42. ^ Dhungel & Pun 2009,第210頁.
  43. ^ Dhungel & Pun 2009.
  44. ^ 44.0 44.1 Mirza 2004.
  45. ^ Roger Revelle; V. Lakshminarayan. The Ganges Water Machine. Science. 9 May 1975, 188 (4188): 611–16. Bibcode:1975Sci...188..611R. PMID 17740017. doi:10.1126/science.188.4188.611. 
  46. ^ Suvedī 2005,第61頁.
  47. ^ Eric Servat; IAHS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Water Resources Systems. FRIEND 2002: Regional Hydrology: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AHS. 2002: 308. ISBN 978-1901502817. 
  48. ^ Mount Everest - Peakbagger.com. www.peakbagger.com. [2022-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2). 
  49. ^ Kāngchenjunga, India/Nepal. [12 March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8). 
  50. ^ Lhotse, China/Nepal. [12 March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5). 
  51. ^ Makalu, China/Nepal. [12 March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5). 
  52. ^ Cho Oyu, China/Nepal. [12 March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8). 
  53. ^ Dhaulāgiri, Nepal. [12 March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6). 
  54. ^ Manaslu, Nepal. [12 March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0). 
  55. ^ Annapūrna, Nepal. [12 March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5). 
  56. ^ Shishapangma, China. [12 March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6). 
  57. ^ Krishna Murti 1991,第10頁.
  58. ^ 58.0 58.1 Salman & Uprety 2002,第133頁.
  59. ^ Der Ganges bei Farakka. [2013-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0). 
  60. ^ Catling, David. Rice in deep water.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1992: 175. ISBN 978-9712200052. 
  61. ^ Brahmaputra River.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Library. 2011 [25 April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8). 
  62. ^ Chakrabarti 2001,第126–127頁.
  63. ^ Tarn, W. W. Alexander and the Ganges1. The Journal of Hellenic Studies. 1923/ed, 43 (2) [2022-08-01]. ISSN 2041-4099. doi:10.2307/6257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1) (英語). 
  64. ^ Salman & Uprety 2002,第136–137頁.
  65. ^ 65.0 65.1 Eck 1982,第212頁
  66. ^ Eck 1982,第212–13頁
  67. ^ 67.0 67.1 67.2 67.3 67.4 Eck 1982,第214頁
  68. ^ 68.0 68.1 68.2 Eck 1982,第214–15頁
  69. ^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Eck 1998,第144頁
  70. ^ 70.0 70.1 70.2 70.3 70.4 Eck 1998,第144–45頁
  71. ^ 71.0 71.1 71.2 Eck 1998,第145頁
  72. ^ 72.0 72.1 72.2 72.3 72.4 Eck 1998,第145–46頁
  73. ^ Quoted in: Eck 1998,第145–46頁
  74. ^ 74.0 74.1 74.2 Eck 1982,第215頁
  75. ^ 75.0 75.1 Eck 1982,第215–16頁
  76. ^ Quoted in: Eck 1982,第216頁
  77. ^ Eck 1982,第216頁
  78. ^ 78.0 78.1 Eck 1982,第216–217頁
  79. ^ 79.0 79.1 79.2 79.3 79.4 Eck 1982,第217頁
  80. ^ 80.0 80.1 80.2 80.3 Quoted in Eck 1982,第218頁
  81. ^ 81.00 81.01 81.02 81.03 81.04 81.05 81.06 81.07 81.08 81.09 Eck 1982,第219頁
  82. ^ Eck 1998,第146頁
  83. ^ 83.0 83.1 83.2 83.3 Eck 1998,第147頁
  84. ^ 84.0 84.1 84.2 84.3 84.4 Eck 1998,第149頁
  85. ^ Blurton 1993,第100頁
  86. ^ Wangu 2003,第90頁
  87. ^ Wangu 2003,第90頁, Pal 1997,第43頁
  88. ^ 88.0 88.1 88.2 Pal 1997,第43頁
  89. ^ 89.0 89.1 89.2 89.3 Darian 2001,第114頁
  90. ^ 90.0 90.1 90.2 90.3 Darian 2001,第118頁
  91. ^ Darian 2001,第125頁
  92. ^ 92.0 92.1 Darian 2001,第126頁
  93. ^ 93.0 93.1 93.2 Darian 2001,第130頁
  94. ^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 Pal 1988,第33頁
  95. ^ The Urn Festival. 時代雜誌. 8 February 1960 [10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October 2007).   
  96. ^ 96.0 96.1 J. C. Rodda; Lucio Ubertini (編). The Basis of Civilization: Water Scienc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ydrological Science. 2004: 165. ISBN 978-1901502572. 
  97. ^ A Million Hindus Wash Away Their Sins. Life. Vol. 18. 1 May 1950: 25–29 [2022-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8). 
  98. ^ Maharaj. Kumbh Mela, most sacred of Hindu pilgrimages. The Guardian. 25 October 2012 [10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8). 
  99. ^ Mani, Rajiv. The 17 'shringars' of Naga sadhus. The Times of India. Allahabad. 9 February 2013 [10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2 February 2013). 
  100. ^ Kumbha Mela Video: Amazing and Magical Celebration of Life. YouTube. [2022-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0). 
  101. ^ 101.0 101.1 Singh 2005,第69–79頁.
  102. ^ 102.0 102.1 Hill 2008.
  103. ^ Elhance 1999,第163頁.
  104. ^ Stone 2002,第16頁
  105. ^ Khanna, Dr C. L. Uttar Pradesh General Knowledge. Upkar Prakashan. 1 September 2010. ISBN 9788174824080. 
  106. ^ Prakash 1999,第162頁.
  107. ^ 107.0 107.1 Brichieri-Colombi & Bradnock 2003.
  108. ^ M. Rafiqul Islam. The Ganges Water Dispute: An Appraisal of a Third Party Settlement. Asian Survey. 1987, 27 (8): 918–34. JSTOR 2644864. doi:10.2307/2644864. 
  109. ^ Sharma, Bahuguna & Chauhan 2008.
  110. ^ Brune 1993.
  111. ^ Fred Pearce; Rob Butler. The dam that should not be built. New Scientist. 26 January 1991 [2022-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2). 
  112. ^ Bansagar Dam project (PDF). Government of India Ministry of Water Sources. [27 April 20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8 October 2011). 
  113. ^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pollution caused by leather tanning industry to the water bodies / ground water in Unnao district of Uttar Pradesh (PDF) (PDF). [23 April 20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2 August 2014). 
  114. ^ Sushovan Sircar. Take a walk along the Hooghly. The Telegraph. 11 March 2014 [24 April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6). 
  115. ^ Piyush Kumar Tripathi. Funds flow for riverfront project. The Telegraph. 3 August 2013 [24 April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6). 
  116. ^ Ganga pathway to be complete in three years. The Times of India. 22 April 2014 [24 April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4). 
  117. ^ Central govt approval to KDA's riverfront development project. The Times of India Mobile Site. [2022-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4). 
  118. ^ 118.0 118.1 118.2 118.3 118.4 118.5 Upper Gangetic Plains moist deciduous forests. 陸地生態區.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 
  119. ^ Sundarbans freshwater swamp forests. 陸地生態區.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 
  120. ^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The Sundarban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2-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4) (英語). 
  121. ^ 121.0 121.1 121.2 121.3 Lower Gangetic Plains moist deciduous forests. 陸地生態區.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 
  122. ^ Allen, D.J.; S. Molur; B.A. Daniel (編). The Status and Distribution of Freshwater Biodiversity in the Eastern Himalaya. IUCN. 2010: 23. ISBN 978-2-8317-1324-3. 
  123. ^ 123.0 123.1 123.2 123.3 123.4 123.5 123.6 123.7 Sarkar; Pathak; Sinha; Sivakumar; Pandian; Pandey; Dubey; Lakra. Freshwater fish biodiversity in the River Ganga (India): changing pattern, threats and conservation perspectives. Rev Fish Biol Fisheries. 2012, 22: 251–272. S2CID 16719029. doi:10.1007/s11160-011-9218-6. 
  124. ^ Glyphis gangeticus, Ganges shark : fisheries. fishbase.net.br. [2022-08-17]. 
  125. ^ Gharial biology. Gharial Conservation Alliance. [12 Sept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April 2013). 
  126. ^ 126.0 126.1 van Dijk; Iverson; Rhodin; Shaffer; Bour. Turtles of the World, 7th Edition: Annotated Checklist of Taxonomy, Synonymy, Distribution with Maps, and Conservation Status. Rhodin; Pritchard; Dijk; Saumure; Buhlmann; Iverson; Mittermeier (編). Conservation Biology of Freshwater Turtles and Tortoises: A Compilation Project of the IUCN/SSC Tortoise and Freshwater Turtle Specialist Group. Chelonian Research Monographs 5. IUCN. 2014. ISBN 978-0965354097. S2CID 88824499. doi:10.3854/crm.5.000.checklist.v7.2014. 
  127. ^ Ganges River Dolphin Declared India's National Aquatic Animal. WildPolitics.net. [6 Ma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 September 2011). 
  128. ^ Ganges River dolphin. wwf.panda.org. WWF. [4 Jul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5). 
  129. ^ Hrbek, Tomas; Da Silva, Vera Maria Ferreira; Dutra, Nicole; Gravena, Waleska; Martin, Anthony R.; Farias, Izeni Pires. Turvey, Samuel T. , 編. A New Species of River Dolphin from Brazil or: How Little Do We Know Our Biodiversity. PLOS One. 22 January 2014, 9 (1): e83623. Bibcode:2014PLoSO...983623H. PMC 3898917 . PMID 24465386. doi:10.1371/journal.pone.0083623 . 
  130. ^ AFP. Global warming benefits to Tibet: Chinese official. 17 August 2009 [28 Nov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January 2010). 
  131. ^ See s. 10.6 of the WGII part of the report at (PDF). [28 November 20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4 November 2010). 
  132. ^ Nepal, Santosh; Shrestha, Arun Bhakta.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hydrological regime of the Indus, Ganges and Brahmaputra river basin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3 April 2015, 31 (2): 201–218. doi:10.1080/07900627.2015.1030494 . 
  133. ^ Chaudhary, M.; Walker, T. R. River Ganga pollution: Causes and failed management plans.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May 2019, 126: 202–206. PMID 30802637. doi:10.1016/j.envint.2019.02.033 . 
  134. ^ June 2003 Newsletter. Clean Ganga. [16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May 2009). 
  135. ^ Salemme, Elisabeth. The World's Dirty Rivers. Time. 22 January 2007 [3 Ma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January 2007). 
  136. ^ 136.0 136.1 136.2 136.3 136.4 136.5 Abraham 2011.
  137. ^ Akanksha Jain. Draw plan to check Ganga pollution by sugar mills. The Hindu. 23 April 2014 [24 April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9). 
  138. ^ 138.0 138.1 "India and pollution: Up to their necks in i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Economist, 27 July 2008.
  139. ^ 139.0 139.1 Ganga can bear no more abuse. The Times of India. 18 Jul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3 November 2011). 
  140. ^ Hindu Funderals, Cremation and Varanasi. (原始內容存檔於16 October 2013). 
  141. ^ Miller-stone's Travel Blog: Varanasi: The Rich, The Poor, and The Afterlife. 14 December 2010. 
  142. ^ Journey of River Ganga, from Purest to the Dirtiest river of the World –. m.indiatvnews.com (Mobile Site India TV News). [28 Februar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8 August 2017) (英語). 
  143. ^ 143.0 143.1 Mandal, R. B.,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Concept Publishing Company, 2006, ISBN 978-8180693182 
  144. ^ World Bank loans India $1bn for Ganges river clean up. BBC News. 3 December 2009 [28 Nov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2). 
  145. ^ "Ganga gets a tag: national river – Vote whiff in step to give special statu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Telegraph, 5 November 2008
  146. ^ Namami Ganga development Project gets 2037 crores. IANS. news.biharprabha.com. [10 Jul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31). 
  147. ^ Namami Gange Programme. nmcg.nic.in. [27 Novem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7). 
  148. ^ Trivedi, Anupam; Jagati, Kamal. Uttarakhand HC declares Ganga, Yamuna living entities, gives them legal rights. Hindustan Times (Dehradun/Nainital). 22 March 2017 [5 April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6). 
  149. ^ [來源請求]De Sarkar, Dipankar. Rights of rivers, hard to enforce. Live Mint. 24 March 2017 [2022-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0). 
  150. ^ Ghosh, Shibani. The river as being. The Hindu. 27 March 2017 [2022-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2). 
  151. ^ Goswami, Urmi. Will granting legal rights to rivers like the Ganga, change the on-ground situation?. Economic Times. 25 March 2017 [2022-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30). 
  152. ^ Bhaskar, B. R. P. By Making Ganga, Yamuna Living Entities, Did High Court Unwittingly Open The Door For River Pollution Victims To Sue For Damages?. Outlook. 24 March 2017 [2022-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2). 
  153. ^ "Ganga is now a deadly source of cancer, study says", Anirban Ghosh 17 October 2012, http://article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2012-10-18/patna/34554229_1_gall-bladder-cancer-cancer-patients-prostat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9 October 2013.
  154. ^ Jain, Akanksha. NGT slaps Rs. 5 cr. fine on sugar mills. The Hindu. 17 October 2014 [2022-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6) –透過www.thehindu.com. 
  155. ^ "How India's Success is Killing its Holy River". Jyoti Thottam. 時代雜誌. 19 July 2010, pp. 12–17.
  156. ^ "How India's Success is Killing its Holy River". Jyoti Thottam. Time. 19 July 2010, p. 15.
  157. ^ Looting the Ganga shamelessly. The Tribune. 16 June 2011 [2022-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7). 

來源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