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部地區選舉地理

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國土區域離島發展處所擬訂之「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台灣中部地區選舉地理包括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等五個縣市[1],統稱「中臺灣」。本區已達570萬以上人口,亦是全區域人口中第三多,其中臺中市為本區域中心城市。

國家發展委員會定義的台灣中部地區範圍。

概論 编辑

中華民國中部地區各縣市現階段的市長及區域立委

直轄市/縣市 現時直轄市/縣市執政黨(2022年) 現時區域立法委員(2020年)
苗栗縣   無黨籍   中國國民黨2席
南投縣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1席

  民主進步黨1席

臺中市   民主進步黨5席
  中國國民黨2席

  無黨籍1席

彰化縣   民主進步黨3席
  中國國民黨1席
雲林縣   民主進步黨2席

苗栗縣 编辑

 
2022苗栗縣長選舉得票分布
2022年苗栗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鍾東錦   無黨籍 124,603 42.66%  
2 謝福弘   中國國民黨 32,026 10.96%
3 吳盛聖   無黨籍 4,864 1.67%
4 徐定禎   民主進步黨 91,260 31.24%
5 宋國鼎   時代力量 39,347 13.47%
選舉人數  443,908
投票數  298,319
有效票  292,100
無效票  6,219  
投票率  67.20% 
 
2022年苗栗縣議員選舉席次分布。
    無黨籍(23)
    中國國民黨(7)
    民主進步黨(7)
    時代力量(1)

概要 编辑

苗栗縣位於台灣中北部,境內山多平原少,故有山城之雅號。本縣經濟活動以往以農牧業為主,近年來工商及科技業發展迅速,產業結構已有大幅改變,目前人口已達53萬人。

歷年選情 编辑

在1989年以前,苗栗長年由國民黨執政。

1989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時任縣議員張秋華,而時任高雄立委張榮顯及前議員陳秀龍以無黨籍參選,最後張秋華以14萬票當選。

1993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參選連任的張秋華,民進黨則提名時任省議員傅文政,而時任立委何智輝以無黨籍參選,最後何智輝以10萬票當選[2]

1996年總統大選中,李登輝在苗栗縣以六成九的得票率領先。

1997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參選連任的何智輝,民進黨提名徐進榮,新黨則提名黃達業,而時任議員傅學鵬以無黨籍參選,最後傅學鵬以15萬票當選。

2000年總統大選中,宋楚瑜在苗栗縣以四成九的得票率領先。

2001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前國大代表徐享崑,民進黨則提名魏早炳,而傅學鵬以無黨籍(獲親民黨支持)參選連任,最後傅學鵬以13萬票順利連任。

2004年總統大選中,連戰在苗栗縣以六成的得票率領先。

2005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時任立委劉政鴻,民進黨則提名邱炳坤,而時任立委徐耀昌以無黨籍參選,最後劉政鴻以13萬票當選。

2008年立委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苗栗縣境內的兩個選區均成功當選。同年的總統大選中,馬英九在苗栗縣亦獲得超過七成之票數領先[2]

2009年立委補選中,國民黨提名陳鑾英,而康世儒以無黨籍參選(獲民進黨支持),最後康世儒以4.1萬票當選[2]

同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尋求連任的劉政鴻,民進黨則提名時任民進黨客家部主任楊長鎮,最後劉政鴻以18萬票順利連任[2],而在同日舉行的縣議員選舉中,國民黨贏得20席和正副議長,民進黨4席,其餘14席由無黨籍獲得。

2012年總統大選中,馬英九在苗栗縣以六成四的得票率領先[2]。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苗栗縣境內的兩個選區均成功當選[2]

2014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時任立委徐耀昌,民進黨則提名時任立委吳宜臻,而前立委康世儒以無黨籍參選,最後徐耀昌以14萬票當選,而在同日舉行的縣議員選舉中,國民黨贏得19席和正副議長,民進黨4席,其餘15席由無黨籍獲得。

隔年立委補選中,國民黨提名徐志榮,民進黨則提名吳宜臻,最後徐志榮以4.7萬票當選。

2016年總統大選中,蔡英文以四成五的票數領先。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苗栗縣境內的兩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2018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尋求連任的徐耀昌,時任頭份市長徐定禎則以無黨籍(獲民進黨支持)參選。最後徐耀昌以17萬票順利連任。而在同日舉行的縣議員選舉中,國民黨贏得14席和正副議長,民進黨4席,時代力量2席,其餘18席由無黨籍獲得。

2020年總統大選中,韓國瑜以五成的票數領先。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苗栗縣境內的兩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在2021年四大公投中,泛藍所主張的同意,大勝泛綠所主張的不同意24個百分比。(四項平均)[3]

2022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前苗栗水利會長謝福弘,民進黨則再次提名前頭份市長徐定禎,時代力量則提名時任議員宋國鼎,時任議長鍾東錦則以無黨籍參選,最後鍾東錦以12萬票當選。而在同日舉行的縣議員選舉中,國民黨贏得7席和副議長民進黨7席,時代力量1席,其餘23席和議長無黨籍獲得。

台中市 编辑

 
2022台中市長選舉得票分布
 
2022台中市長選舉得票分布(舊市區部分)
2022年臺中市市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陳美妃   無黨籍 23,140 1.72%
2 蔡其昌   民主進步黨 524,224 38.93%
3 盧秀燕   中國國民黨 799,107 59.35%  
選舉人數  2,274,107
投票數  1,364,629
有效票  1,346,471
無效票  18,158
投票率  60.01%


 
2022年台中市議員選舉席次分布。
    中國國民黨 (32)
    民主進步黨 (24)
    無黨籍 (7)
    台灣民眾黨 (1)
    時代力量 (1)

概要 编辑

臺中市為台灣中部地區的政治經濟交通文化中心,原本是由臺中縣臺中市於2010年底合併改制而成[4],目前人口高達282萬,是全國人口第二大城市,也是臺灣第二大都會區「臺中彰化都會區」的核心都市,因舊時文風鼎盛,故有文化城的雅稱。台中在精省前,省政府在此投入大量建設,如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等建設,

歷年選情 编辑

省轄時期:台中縣 编辑

台中縣在1989年以前,都是由國民黨執政。

1989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廖了以,民進黨則提名楊嘉猷,最後廖了以以35萬票當選。

1993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尋求連任的廖了以,民進黨則再次提名楊嘉猷,最後廖了以以35萬票順利連任。

1996年總統大選中,李登輝在台中縣取得六成得票率領先。

1997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共同提名時任省議員郭榮振及時任立委徐中雄,民進黨則提名前立委廖永來,而劉銓忠陳欽隆以無黨籍參選,最後廖永來以22萬票順利連任。

2000年總統大選中,宋楚瑜在彰化縣取得三成八得票率領先。

2001年縣長選舉中,民進黨提名尋求連任的廖永來,國民黨則提名黃仲生,而林敏霖以無黨籍參選,最後黃仲生以32萬票順利連任。

2004年總統大選中,陳水扁在台中縣取得五成一得票率領先。

2005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尋求連任的黃仲生,民進黨則提名前立委邱太三,而林振昌以無黨籍參選,最後黃仲生以41萬票順利連任。

2008年立委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台中縣境內拿到五席,而無黨聯盟一席,同年的總統大選中,馬英九在台中縣以五成八的得票率領先。

2010年立委補選中,民進黨提名簡肇棟,國民黨則提名余文欽,最後簡肇棟以6.3萬票當選。

省轄時期:台中市 编辑

台中市在1989年以前,除了第五屆及第七屆分別由黨外人士林澄秋曾文坡以外,其餘皆由國民黨執政。

1989年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前台中市長林柏榕,民進黨則提名時任立委許榮淑,最後林柏榕以20萬票當選。

1993年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尋求連任的林柏榕,民進黨則提名時任國代林俊義,最後林柏榕以19萬票順利連任。

1996年總統大選中,李登輝在台中市取得四成六得票率領先。

1997年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時任立委洪昭男,民進黨提名時任省議員張溫鷹,新黨則提名宋艾克,最後張溫鷹以17萬票當選。

2000年總統大選中,宋楚瑜在台中市取得四成一得票率領先。

2001年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前外交部長胡志強,民進黨則提名時任立委林俊義,而尋求連任的張溫鷹以無黨籍參選,最後胡志強以21萬票當選。

2004年總統大選中,連戰在台中市以五成三的得票率領先。

2005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尋求連任的胡志強,民進黨提名時任新聞局長林佳龍,親民黨則提名時任立委沈智慧,最後胡志強以26萬票順利連任。

2008年立委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台中市境內的三個選區均成功當選,而在同日的總統大選中,馬英九在台中市取得了六成一的的得票率領先。

直轄市時期: 台中市 编辑

2010年,台中縣及台中市合併升格直轄市,並取名為台中市

2010年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前台中市長胡志強,民進黨則提名前內政部長蘇嘉全,最後胡志強以73萬票當選,同日的市議員中,國民黨贏得27席及正副議長,民進黨24席,台聯1席,而同日的縣議員選舉中,親民黨1席,而其餘9席由無黨籍人士取得[2]

2012年總統大選中,馬英九在台中市以五成二的得票率領先。同日的立委選舉中,國民黨贏得四席,民進黨三席,無盟一席[2]

隔年立委補選中,民進黨提名陳世凱,國民黨則提名顏寬恒,最後顏寬恒以6.6萬票當選。

2014年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尋求連任的胡志強,民進黨則再度提名時任立委林佳龍,最後林佳龍以84萬票當選,而同日的市議員選舉中,國民黨贏得28席及正副議長,民進黨24席,親民黨1席,其餘6席由無黨籍獲得。

隔年立委補選中,民進黨提名黃國書,國民黨則提名蕭家淇,最後黃國書以4.5萬票當選。

2016年總統選舉中,蔡英文在臺中市以五成五的得票率領先。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中,臺中市八席區域立委中,民進黨贏得四席,國民黨三席,時代力量一席。

2018年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時任立委盧秀燕,民進黨則提名尋求連任的林佳龍,最後盧秀燕以82萬票當選,而同日的市議員選舉中,國民黨贏得32席和正副議長,民進黨25席,親民黨1席,其餘7席由無黨籍獲得。

隔年立委補選中,民進黨提名王義川,國民黨則提名沈智慧,最後沈智慧以4.9萬票當選。

2020總統大選中,蔡英文在臺中市以五成七的票數領先,而在同日的立委選舉中,民進黨贏得五席、國民黨兩席、台灣基進一席。

隔年立委罷免中,時任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因以7.7萬票,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且同意票數達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而罷免通過。

在同年四大公投中,泛藍所主張的同意,大致上與泛綠所主張的不同意打成平手。

2022年立委補選中,民進黨提名林靜儀,國民黨則提名顏寬恆,最後林靜儀以8.8萬票當選。

2022年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尋求連任的盧秀燕,民進黨則提名時任立委蔡其昌,而時任人民智庫出版社負責人陳美妃以無黨籍參選,最後盧秀燕以79萬票順利連任,而同日的市議員選舉中,國民黨贏得32席及正副議長民進黨24席,時代力量1席,民眾黨1席,其餘7席由無黨籍獲得。

彰化縣 编辑

 
2022彰化縣長選舉得票分布


2022年彰化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王惠美   中國國民黨 369,133 56.75%  
2 黃秀芳   民主進步黨 272,817 41.94%
3 蕭仁正   無黨籍 8,474 1.30%
選舉人數  1,028,606
投票數  667,519
有效票  650,424
無效票  17,095
投票率  64.90%
 
    中國國民黨 (27)
    民主進步黨 (16)
    無黨籍 (9)
    台灣民眾黨 (2)

概要 编辑

彰化縣位於台灣中西部,人口達124萬人,是全國人口最多、本土面積最小的縣份。本縣工業發達,同時也是農業大縣,具有台灣米倉之稱。

歷年選情 编辑

彰化縣在1989年以前,除了第九屆由黨外人士黃石城以外,其餘皆由國民黨執政。

1989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時任省議員施松輝,民進黨則提名前立委周清玉,最後周清玉以29萬票當選。

1993年縣長選舉中,民進黨提名尋求連任的周清玉,國民黨則提名時任法官阮剛猛,而前國代洪英花以無黨籍參選,最後阮剛猛以29萬票當選。

1996年總統大選中,李登輝在彰化縣取得六成三得票率領先。

1997年縣長選舉中,民進黨提名前立委翁金珠,國民黨則提名尋求連任的阮剛猛,最後阮剛猛以29萬票連任。

2000年總統大選中,陳水扁在彰化縣取得四成得票率領先。

2001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前內政部長葉金鳳,民進黨則再次提名前立委翁金珠,而親民黨則提名鄭秀珠,最後翁金珠以30萬當選。

2004年總統大選中,陳水扁在彰化縣取得五成二得票率領先。

2005年縣長選舉中,民進黨提名尋求連任的翁金珠,國民黨則提名時任立委卓伯源,而時任立委陳進丁以無黨籍參選,最後卓伯源以37萬票當選。

2008年立委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彰化縣境內的四個選區均成功當選,同日的總統大選中,馬英九在彰化縣以五成七的得票率領先。

2009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尋求連任的卓伯源,民進黨則再次提名時任立委翁金珠,最後卓伯源以34萬票順利連任,同日的縣議員選舉中,國民黨贏得26席及議長,民進黨14席,其餘14席及副議長由無黨籍獲得。

2012年總統大選中,馬英九在彰化縣以五成一的得票率領先[2]。同日的立委選舉中,國民黨贏得三席,民進黨一席[2]

2014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時任立委林滄敏參選,民進黨提名時任立委魏明谷,而時任立委黃文玲以無黨籍參選。最後魏明谷以38萬票當選,而同日的縣議員選舉中,國民黨贏得24席及正副議長,民進黨17席,其餘13席由無黨籍獲得。

隔年立委補選中,民進黨提名陳素月,國民黨則提名卓伯源,最後陳素月以5.1萬票當選。

2016總統大選中,蔡英文在彰化縣以五成六的票數領先。而在同日的立委選舉中,民進黨贏得三席,國民黨一席。

2018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時任立委王惠美,民進黨則提名尋求連任的魏明谷,最後王惠美以37萬票當選,而同日的縣議員選舉中,國民黨贏得28席及正副議長,民進黨12席,時代力量1席,其餘13席由無黨籍獲得。

隔年立委選舉中,民進黨提名黃振彥,國民黨則提名柯呈枋,最後柯呈枋以4.7萬票當選。

2020總統大選中,蔡英文以五成七的票數領先,而在同日的立委選舉中,民進黨贏得三席,國民黨一席。

在2021年四大公投中,泛綠所主張的不同意,約勝泛藍所主張的同意4個百分比(四項平均)。

2022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尋求連任的王惠美,民進黨則提名時任立委黃秀芳,最後王惠美以36萬票順利連任,而同日的縣議員選舉中,國民黨贏得27席及正副議長民進黨16席,民眾黨2席,其餘9席由無黨籍獲得。

南投縣 编辑

 
2022南投縣長選舉得票分布
2022年南投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蔡培慧   民主進步黨 117,993 42.83%
2 許淑華   中國國民黨 154,256 55.99%  
3 王永慶   無黨籍 3,250 1.18%
選舉人數  406,195
投票數  280,596 
有效票  275,499
無效票  5,097  
投票率  69.08% 
 
    無黨籍 (15)
    中國國民黨 (13)
    民主進步黨 (7)
    台灣民眾黨 (1)
  缺額(1)

概要 编辑

南投縣位於台灣中部,乃全國唯一不臨海的縣,也是全國面積第二大的縣,目前人口達47萬人,縣內的中興新村台灣省政府所在地。

歷年選情 编辑

南投縣在1989年前都是國民黨執政。

1989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前立委林源朗,而陳啟吉以無黨籍參選,最後林源朗以13萬票當選。

1993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尋求連任的林源朗,民進黨則提名前立委許榮淑,而陳啟吉以無黨籍參選,最後林源朗以11萬票當選。

1996年總統大選中,林洋港在南投縣以四成六的得票率領先。

1997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前法官許惠祐,民進黨提名林宗男,新黨則提名陳振盛,而前立委彭百顯以無黨籍參選,最後彭百顯以7.8萬票當選。

2000年總統大選中,宋楚瑜在南投縣以四成六的得票率領先。

2001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共同提名時任集集鎮鎮長林明溱及時任立委張明雄,民進黨再次提名林宗男,親民黨則提名時任立委陳振盛,而尋求連任的彭百顯以無黨籍參選,最後林宗男以9.8萬票當選。

2004年總統大選中,連戰在南投縣取得了五成一的得票率領先。

2005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李朝卿,民進黨則提名時任立委蔡煌瑯,而尋求連任的林宗男及時任縣議員林明溱以無黨籍參選,最後李朝卿以12萬票當選。

2008年立委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南投縣境內的兩個選區均成功當選[2]。同年總統大選中,馬英九在南投縣亦取得六成二得票率領先。

2009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尋求連任的李朝卿,民進黨則提名前立委李文忠,而時任南投文化局長陳振盛以無黨籍參選,最後李朝卿以13萬票順利連任,而在同日舉行的縣議員選舉中,國民黨贏得15席和正副議長,民進黨5席,其餘17席由無黨籍獲得。

同年立委補選中,由國民黨提名馬文君,民進黨提名林耘生,最後馬文君以6.5萬票當選。

2012年總統大選中,馬英九在南投縣以五成五的得票率領先[2]。同日的立委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南投縣境內的兩個選區均成功當選[2]

2014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再次提名時任立委林明溱,民進黨則再次提名前立委李文忠,最後林明溱以14萬票當選,而在同日舉行的縣議員選舉中,國民黨贏得17席和正副議長,民進黨8席,台灣第一民族黨1席,其餘11席由無黨籍獲得。

隔年立委補選中,國民黨提名許淑華,民進黨提名湯火聖,最後許淑華以3.8萬票當選。

2016年總統大選中,由蔡英文在南投縣以五成二的票數領先。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南投縣境內的兩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2018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尋求連任的林明溱,民進黨則提名時任草屯鎮鎮長洪國浩,最後林明溱以19萬票順利連任。而在同日舉行的縣議員選舉中,國民黨贏得17席和正副議長,民進黨8席,其餘12席由無黨籍獲得。

2020年總統大選中,蔡英文在南投縣以五成的票數領先。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南投縣境內的兩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在2021年四大公投中,泛藍所主張的同意,約勝泛綠所主張的不同意8個百分比。(四項平均)[3]

2022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時任立委許淑華,民進黨則提名前立委蔡培慧,最後許淑華以15萬票當選,而同日的縣議員選舉中,國民黨贏得15席及副議長民進黨13席,民眾黨1席,其餘15席及議長無黨籍獲得。

隔年的立委補選中,國民黨提名前縣長林明溱,民進黨提名前立委蔡培慧,最後蔡培慧以4.5萬票當選。

雲林縣 编辑

 
2022雲林縣長選舉得票分布
2022年雲林縣縣長選舉結果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張麗善   中國國民黨 207,519 56.57%  
2 劉建國   民主進步黨 152,620 41.60%
3 林佳瑜   無黨籍 6,694 1.82%
選舉人數  559,273
投票數  376,649
有效票  366,833
無效票  9,816
投票率  67.35%
 
    無黨籍(22)
    民主進步黨(10)
    中國國民黨(9)
    台灣民眾黨(1)
    台灣團結聯盟(1)

概要 编辑

雲林縣位於台灣中南部的嘉南平原,河川縱橫,地形平坦,氣候溫和,目前人口達66萬人,主要產業為農漁業、糖業及工業,乃全國農業產值最高縣市,有「農業首都」之稱。

歷年選情 编辑

在1989年以前,雲林縣都是由國民黨執政。

1989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時任省議員廖泉裕,民進黨則提名前雲林農權會長廖大林,而張清泉呂耀旒以無黨籍參選,最後廖泉裕以20萬票當選[5]

1993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共同提名尋求連任的廖泉裕和時任省議員陳錫章,而民進黨則提名時任省議員蘇洪月嬌,最後廖泉裕以15萬票順利連任。

1996年總統大選中,李登輝在雲林縣以六成六的得票率領先。

1997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時任省議員蘇文雄,民進黨則再次提名前雲林農權會長廖大林,而時任議長張榮味以無黨籍參選,最後蘇文雄以12萬票當選。

1999年,時任縣長蘇文雄因肝癌逝世,享年56歲。

同年縣長補選中,國民黨提名張正雄,民進黨則提名林中禮,而前議長張榮味再次以無黨籍參選,最後張榮味以13萬票當選。

2000年總統大選中,陳水扁在雲林縣以四成五的得票率領先。

2001年縣長選舉 中,國民黨提名尋求連任的張榮味,民進黨則提名時任國代林樹山,最後張榮味以20萬票順利連任。

2004年總統大選中,陳水扁在雲林縣拿下六成的得票率領先。

2005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時任立委許舒博,民進黨則提名時任立委蘇治芬,最後蘇治芬以20萬票當選。

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雲林縣境內的兩個選區均成功當選。在同日的總統大選中,謝長廷在雲林縣以五成一的得票率領先。

2009年立委補選中,民進黨提名劉建國,國民黨提名張艮輝,而張輝元以無黨籍參選,最後劉建國以7.4萬票當選。

同年縣長選舉中,民進黨提名尋求連任的蘇治芬,國民黨則提名吳威志,最後蘇治芬以22萬票當選,,而在同日舉行的縣議員選舉中,國民黨贏得13席和正副議長,民進黨13席,台聯1席,其餘16席由無黨籍獲得。

2012年總統大選中,蔡英文在雲林縣以五成六的得票率領先,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中,國民黨和民進黨各拿一席。

2014年縣長選舉中,民進黨提前基隆市長李進勇,國民黨則提名前雲林立委張麗善,最後李進勇以23萬當選,而在同日舉行的縣議員選舉中,民進黨贏得13席和副議長,國民黨7席和議長,台聯1席,其餘22席由無黨籍獲得。

2016年總統大選中,蔡英文在雲林縣以六成三的得票率領先。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中,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在雲林縣境內的兩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2018年縣長選舉中,民進黨提名尋求連任的李進勇,國民黨則提名時任立委張麗善,最後張麗善以21萬票當選,而在同日舉行的縣議員選舉中,民進黨贏得12席,國民黨7席和議長,台聯1席,時代力量1席,其餘22席和副議長由無黨籍獲得。

 
2020 雲林縣總統選舉各里得票
 
2020 雲林縣總統選舉各里得票人口變形圖

2020年總統大選中,蔡英文在雲林縣以六成二的得票率領先。而在同日舉行的立委選舉中,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在雲林縣境內的兩個選區均成功當選。


在2021年四大公投中,泛綠所主張的不同意,約勝泛藍所主張的同意15個百分比。(四項平均)[3]

2022年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尋求連任的張麗善,民進黨則提名立委劉建國,最後張麗善以20萬票順利連任,而在同日舉行的縣議員選舉中,民進黨贏得10席,國民黨9席和議長台聯1席,民眾黨1席,其餘22席和副議長無黨籍獲得。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文獻 编辑

  1. ^ 《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內容簡介,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官方網站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10-14.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中選會資料庫網站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4-09-08.,中央選舉委員會
  3. ^ 3.0 3.1 3.2 4大公投圖解分析. [2022-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4. ^ 改制計畫內容大綱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0-01-09.,台中縣市合併專屬網站
  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王建民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書目 编辑

  •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八.職官志第一冊-文職表篇>,劉寧顏,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 《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政治變遷》,國立編譯館
  • 《台灣與大陸政治評論集》,林清察,2006年
  • 《台灣地方派系與權力結構》,王建民,2003年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