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09年7月27日) |
西关是广东省广州市的一个传统区域,可视之等同于荔湾区,范围大致为:北到西村,东至人民路,西、南濒珠江边,是明、清时期对广州城西门外一带的统称,该名沿用至今。
名称
编辑旧时省城东南西北四面的城门分别叫做东关、南关、西关(北面有山故无北关)。关,门闩也。西关,即明、清时期老广州城太平门城关以西的一带。
“西关”的英文原按译作“Sai Kwan”,亦有人译作“West Kwan”、“West Gate”、“West Suburbs”、或“West Outskirts”,现有人译作“West Guan”。一般情况下按当局的官方要求按汉语拼音译作“Xiguan”。
定义
编辑2005年当局在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前的原荔湾区大致由三部分组成:西关、荔枝湾、西村。西关在省城西城墙以外。这三处在民国十年(1921年)以前属南海县管辖。
西关的范围大约是西城墙太平门(今人民路)外,南至珠江边的西河口,北边则至第一津附近,东至人民路,西、南濒珠江边(南部为沙面岛)。出第一津到太平门等地方为上西关;由光复中路以西至黄沙、华贵路一带称为下西关。
荔枝湾指的是从西关之外到珠江边,即现今之多宝路、龙津路、泮塘至中山八路、荔湾路等一带。西村指的是在西关和荔枝湾西北面一带地区。
据黄佛颐撰《广州城坊志》卷五记述:“羊城西郭外,统名西园,即俗称西关也。”在《粤台征雅录》称“太平门外率称西关。”在《庚戊南海续志》就记述:“南自太平路起,北至长庚路止的以西市区,北部曰上西关,南部曰下西关。相沿于昔日未拆城时,西关及太平门二城门外之区域也。”长庚路的北面尽头为现今的人民北路至东风西路的交汇处。
狭义
编辑狭义的西关即传统意义上的西关,原为古城广州之西郊,亦称西园。广州有一句俗语:“东村、西俏、南富、北贫”,“西俏”即指西关。西关北到西村,东至人民路,西、南濒珠江边,即原荔湾区减去荔枝湾和西村。
值得一提的是,西关在省城太平门以西,乃西郊郊区,古属省城南海县,不属番禺县(今越秀区,即原越秀区以及原东山区),明清两代没有省级及府级衙门置在番禺县内,故此番禺仅属外城。
广义
编辑广义的西关亦被称为“新西关”,指的是原荔湾区,亦可指现荔湾区,即原荔湾区加上原芳村区。荔湾区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定位为最具岭南特色的中心城区。
本文主要介绍狭义的西关,也略有介绍荔枝湾和西村。有关广义的西关,请参见荔湾区。
官方规划
编辑2006年10月27日,荔湾区人民政府在答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广州市委员会的有关提案时,称《西关传统街区与荔湾区风情保护规划》已审批通过,首次划定了西关的范围:北至中山八路以及中山七路,同时纳入陈家祠,东至人民中路以及人民南路,西南至珠江,合共536公顷(即5.36平方公里)。该范围基本涵盖了西关旧城区域。
文化
编辑西关是中国南方近代“西学东渐”的窗口,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广府文化的内容之一。
口音
编辑西关口音,又称西关话,是粤语广州话的一种子方言(或称口音),指以往居住在广州市西关地区一带的居民(老街坊)所操粤语之地方口音。粤语以广州话为标准,而广州话以西关口音为标准。但现今市面上的广州话字典大多不仅收录西关音,也收南海、香港音,西关口音已经近乎消亡。
习俗
编辑西关过年、清明节、乞巧节、中秋节和冬至的节日习俗与广州其他地区相仿。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西关有看龙舟的习俗。
童谣
编辑- 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槟榔;槟榔香,嚼子姜;子姜辣,买蒲达[注 1];蒲达苦,买猪肚[注 2];猪肚肥,买牛皮;牛皮薄,买菱角;菱角尖,买马鞭;马鞭长,起屋梁;屋梁高,买张刀;刀切菜,买箩盖;箩盖圆,买条船;船浸底,浸亲两个番鬼仔[注 3];一个蒲头[注 4],一个浸底[注 5];一个摸茨菇,一个摸马蹄。
-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注 6]你乖乖瞓[注 7]落床,听朝[注 8]亚爹要捕鱼虾啰,亚嫲[注 9]织网要织到天光。
- 点虫虫,虫虫飞,飞到荔枝基;荔枝熟,摘边[注 10]卜[注 11],边卜啖啖肉[注 12]。
- 荔枝熟,摘满屋;屋满红,伴住个细蚊公[注 13]。
- 排排坐,食粉果;猪拉柴,狗透火[注 14];猫儿担凳[注 15]姑婆坐;坐埋一齐[注 16]唱支歌。
- 凼凼转[注 17],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五月初五系龙舟节啊,亚妈佢叫我去睇龙船;我唔[注 18]唔去睇,要去睇鸡仔;鸡仔大,搦[注 19]去卖;卖咗[注 20]几多钱?卖咗几多只啊?我买只风车仔,佢[注 21]转得好好睇[注 22],睇佢凼凼转啊菊花园,睇佢凼凼转啊凼凼转啊转。[注 23]
- ABCD,大头绿衣[注 24];捉人唔到,吹BB[注 25]。[注 26]
- 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着花鞋,花鞋花袜花腰带,珍珠蝴蝶两边排。
- 呈沉剪[注 27],呈沉包,呈沉糯米叉烧包。老鼠唔食香口胶,要食豆沙包。
传说
编辑白鹅潭
编辑白鹅潭位于现荔湾区西南部。相传明代正统十四年(1449年),黄萧养领导的珠江三角洲农民起义军屡战屡胜。当战船抵达今日白鹅潭时,江面忽然出现一只白鹅,引领起义军的战船前进进攻广州城。后来起义军遭到明朝镇压,黄萧养部兵败退到白鹅潭边,正当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之时,白鹅再次突然从江心游来伸颈拍翅,背起黄萧养飞一般地向江中游去,直至消失。
石狮怒吼
编辑陈家祠祠门两旁各有一只大石狮,狮口含有一个可转动的石球。相传清光绪年间,陈家祠附近有水塘和洼池。有一年大水成灾,水位不断升高,眼看老百姓就屋倒人亡。深夜,石狮发出一声怒吼,第二天早上大水便全部退出。从此以后,陈家祠一带再没有发生过大水。百姓都说石狮把大水喝光了,于是乎奉石狮奉“圣狮”。
洞神坊
编辑龙津东路附近有条名叫“洞神坊”的街。传说清代此处居住着一个秀才叫陈廷昭,娶妻麦氏,很贤惠。廷昭因为屡试不中,整天闷闷不乐。一日,麦氏梦见一老人,老人告诉她把孩子生下来后日子就好过了,并吩咐多行善。不久麦氏诞下一子,性爱静且聪明,遂取名“懂神”,意即领会神的意思。后来,廷昭去世,懂神亦长大成人上京赴考高中。从此,麦氏夏天施扇施茶,冬天赠衣赠被,邻里都称麦氏为善人。有一晚,麦氏再次梦见那老人,老人传授了一条治疗颈病的秘方,母子依方配制膏药,治愈了不少病人。为纪念懂神母子曾做的善事,便把他的故居称为“洞神坊”(“洞”为“懂”谐音)。
支机石
编辑清末民初,上西关一带聚集了大量丝织业机房。机房的织机下面挖有小坑,悬挂支机石。相传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有一天乘坐仙槎到达月宫,看见月宫天机七姐妹在织天衣云锦,溢彩流光,绚丽夺目,为世间所未见,于是向仙女求教秘诀。分别前,仙女拿出一块支机石赠予张骞,并说有了这块支撑织机的宝石,什么绫罗绸缎都能随心所欲地织出来。张骞非常感激,把它带回民间。从此,人间也能织出美丽的云锦,五彩缤纷,华丽动人,于是张骞被机房奉为祖师爷,织机下悬挂机石也逐渐成为传统。
歌曲
编辑影视
编辑文物
编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 沙面建筑群
- 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兴建,由黎巨林设计,以其“三雕、三塑、一铸铁”而著称,号称“百粤冠祠”。始建时用作广东各县陈氏子弟来省城应科举时学习及住宿场所,也是祭祀祖宗的宗祠。 今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 华林寺罗汉堂:华林寺位于下九路西来初地华林寺前街,前身是古印度高僧达摩于南北朝梁武帝普通年间(6世纪20年代)登岸设坛传教后建立起的“西来庵”。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宗符禅师发起重修,改名为“华林寺”。寺内曾有五百罗汉像和阿育王塔,后被毁。
- 沙基惨案烈士纪念碑
- 仁威庙:位于龙津西路仁威庙前街,旧泮塘乡内,占地2200平方米,供奉道教真武帝。初建时称北帝庙。是当时泮塘恩洲十八乡最古老和最大的庙字。仁威庙始建于宋代皇佑四年(1052年)于明代天启二年(1622年)、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和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有过较大规模的维修。
- 华贵路旧当铺
- 泰华楼:位于恩宁路多宝坊27号。是清咸丰年间探花李文田读书的书斋。曾有藏书10万卷,抗日战争时失散一部分。文化大革命时,部分书籍和字画被抄走。
- 西关大屋建筑:见#西关大屋章节。
- 广州明代西城门瓮城遗址(西门口)
- 锦纶会馆:位于下九路西来新街21号,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始建于清雍正元年,有近300年的历史,是座祠堂式的三进深砖木结构的建筑,锅耳屋的外观,现馆内保留有木雕、砖雕、陶塑、碑刻等。绵纶会馆是广州丝织业(即“锦纶行”)的行业公会,是目前广州市唯一的行业会馆,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见证。 广州纺织业起步较早,到明清时已臻成熟,锦纶会馆印证了广州市纺织业的繁荣。广州全盛期拥有纺织手工业工人3、4万人之多,而所产丝织品因质地精美而为海外和国内青睐,雍正年间的《广东通志》载:“粤缎之质密而匀,其色鲜华,光辉滑泽——金陵,苏杭皆不及”。现广州博物馆仍藏有数匹当时广州产的彩缎。广州纺织业的手工业工人,后来发展成近代的工人阶级。
- 南方大厦
- 中山七路旧当铺
- 旧民居建筑
- 黄宝坚石屋
- 五眼井:又称五眼泉,位华林寺旁。
登记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西关有登记文物保护单位11处[2]:
- 文塔:坐落于泮塘,高13米,是南汉刘王花坞故地。供奉文曲星。是明代中期到清代初期间的建筑。
- 梁家祠
- 文澜书院清濠公所石碑
- 开越陆大夫驻节故址碑
- 陶陶居:见#陶陶居章节。
- 莲香楼:见#莲香楼章节。
- 塔影楼
- 岭南艺苑旧址
- 广州酒家:见#广州酒家章节。
- 泮溪酒家
- 协和堂
文物保护措施
编辑1998年成立区级文物管理所。
建筑
编辑西关的特色建筑有骑楼、西关大屋以及麻石街巷(青石板路);沙面、长堤和西堤一带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
从秦汉开始,位于南蛮之地的岭南先民吸收中原文化,形成富有岭南特色的建筑。近代受西方的建筑风格影响,西关的建筑出现了新的变化,又融入了西方的元素。
西关大屋
编辑西关大屋是西关民居的典型代表,是当时有钱商人的住宅。
大门一般分为三道(三重门),广州人称“三件头”。 临街最外的一道是四扇对开的屏风门(也叫矮脚吊扇门或花门)。屏风门之后是趟栊,趟栊之后为洋杂木大门,是真正的大门。
西关大屋主要分布在十八甫富善地区、杨巷、杨仁里、十二甫、宝华地区、逢源地区、宝源地区及多宝地区,在西村地区也略有分布。
窗户被称为“满州窗”。这种窗户均等地分为左右三列,每列上下三扇,合共九扇。其开闭方式为上下推拉,各段窗扇可任意推到任何位置。窗上通常镶嵌有色花玻璃。
西关大屋平面布局一般为左右对称,中轴线上为主要厅堂,每厅为一进,全屋一般为二至三进,厅之间用小天井相隔,天井有上盖,靠天窗采光通风。厅的两侧为偏厅、偏房,大屋子偏房的两侧还有巷,叫“青云巷”。
竹筒屋
编辑是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比西关大屋相对简陋和狭窄。这种建筑开间小,进深大,两者之比由1∶4至1∶8, 由前至后排列以天井间隔的多所房间,形如竹筒。通风、排水及交通主要靠天井和巷道来解决,屋深长则天井相应增多。外观似为一层,但因层高达4.5 米,故常置夹层,并设楼梯。墙基用石块砌筑,墙身用青砖,山墙承重,木构架,瓦顶。
麻石街巷
编辑以麻石铺成,主要分布在西关大屋区。
骑楼
编辑骑楼建筑与南越先民的住房关系最密切,被认为是越族先民“干栏”建筑的遗韵。
但亦有指称骑楼是1925年广州大规模扩建街巷、修筑马路时兴建的建筑,其设计源于古希腊。
它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建起,使两旁房屋相互联结,形成一条长廊,可替人行道遮风避雨,遮挡阳光,适应于岭南的气候,亦使两廊店铺得以荫蔽,便于避开门面,广设橱窗,陈列商品,以招徕顾客。
这种建筑成为广州商景最主要特色,后来也成为其他省份广东街的标志,至今上海金陵东路还可看到这种骑楼建筑。
骑楼最早出现在广州一德路天主教圣心大教堂(石室)一带。后来其他商业区争相效仿,如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中山路、恩宁路、人民南路一带,出现连片的骑楼建筑群。
沙面建筑群
编辑沙面原是白鹅潭畔一片沙洲,由珠江上游河道流沙冲积而成,故名。广州沙面租界形成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9年,沙面西部44英亩被划为英租界,东部11英亩为沙面法租界。沙面的大量建筑基本上是在19世纪末以后建造的。昌盛时,沙面外国洋行达30多家,一个世纪来有近70座楼宇由14个不同国家用作领事馆、银行、商行和教堂(天主教露德圣母堂和基督新教沙面会堂)。按建筑形式而言,沙面建筑大致可分4类:新巴洛克、新古典、殖民地券廊式和仿哥特式。
长堤和西堤的西洋建筑
编辑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州沿江的长堤、西堤一带兴建了大型的办公及商业建筑,反映了19世纪西方流行的新古典式的建筑风格,保留了希腊、罗马时期的建筑特点。
饮食
编辑秦汉以前,西关先民崇杂食。秦汉以后,汉人不断进入广州,将中原的饮食与广州的土著饮食风尚相结合。
俗语有云:“食在广州,源在泮塘。”地处西关的泮塘气候适合种植莲藕、马蹄(荸荠)、菱角、茭笋、茨菇(被称为“泮塘五秀”)。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冲击,西关孕育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美食。较为有名的是“广州第一家”(广州酒家)和“莲蓉第一家”(莲香楼),西关小食还有德昌咸煎饼、池记、超记云吞面、南信双皮奶、顺记椰子雪糕、开记绿豆沙等。
茶楼
编辑西关的茶楼堪称广府茶楼的典型及模范。广州附近四乡乃至香港、澳门的茶楼均以西关茶楼为榜样,迄今香港的一些老牌茶楼仍保留有西关茶楼的影子。
清末,西关茶楼的格局并不像今天所见的两三层楼式,而是青砖石脚,宛如西关大屋模样,大门也有木门与脚门,内有天井与厢房,能容纳客人数量有限。在光绪年间著名的茶楼有十一甫的颐苑、第二甫的荣珍居、第三甫的永安居和第五甫的五柳居等,均在抗日战争前湮没。
20世纪20年代,西关新兴起一些新式的茶楼,多为二层甚至三四层的“洋楼”,内部为“竹筒屋”式,即纵向深入,有的还有天井(如陶陶居),临街的一面窗用满洲窗,通爽明亮,座位有卡座及厢房,雅洁舒适。
现存西关历史较老、保留较典型的茶楼是第十甫的陶陶居及莲香楼。
陶陶居
编辑创建于光绪六年(1880年),后于1933年由南海谭氏兄弟与陈伯绮合办改建为混凝土三层大楼,外立面饰以各色灰塑,楼顶尚有六角重檐亭一座。三楼的“霜华小院”是一天井园林。
多有文人骚客趋慕,招牌题字出自清代名人南海康有为之手。陶陶居在100多年前原是一位大户人家的书院,到了清光绪年间,这间书院已换上“葡萄居”茶楼招牌,专营苏州风味的酒菜,兼营茶面,后易手由一位陈姓老板经营,改茶楼字号为陶陶居,寓意来此品茗乐也陶陶。
陶陶居的名菜有化皮乳猪、猪脑鱼羹、五彩鲜虾仁、姜葱炒肉蟹、西湖菊花鱼、手撕盐焗鸡、片皮挂炉鸭、云腿爽肚、雪里藏珍等。
莲香楼
编辑有“莲蓉第一家”之称,开业于1889年,“莲香楼”三个大字出自清末南海翰林大学士陈如岳之手迹。
始创的纯正莲蓉馅以其品质幼滑、莲味浓郁而驰名中外。冷冻食品如糯米鸡、三丝春卷、莲蓉蟠桃包、上汤水饺和椰汁年糕获国家优质产品奖。较为有名的小吃有莲蓉月饼、老婆饼、嫁女饼、龙凤饼。
祥珍楼
编辑创办于光绪年间,由佛山人谭新义在西门口中山七路建成,楼高三层,门面宽阔。20世纪90年代被拆。
“九如”
编辑在广州有九间以“如”字命名的茶楼,人称“九如”,在西关的则有光复路的“太如楼”及珠玑路的“多如楼”,后者结业于20世纪90年代。
广州酒家
编辑始建于1939年,前身是西南酒家。作为传统粤菜的代表,广州酒家素有“食在广州第一家”之美誉。位于文昌南路的总店外立面采用意大利贵妃红大理石装修,建筑为回廊式设计,内设大井,种有榕树。厅房布局合理,曰“满汉宫”。名菜有广州文昌鸡、红棉嘉积鸭、万花煎酿鸭掌、三色龙虾、满汉全筵、五朝华筵等。
泮溪酒家
编辑相连荔湾湖公园,是1000多年前南汉王刘𬬮的御花园“昌华苑”的故地,也是昔日的“白荷红荔、五秀飘香”的“荔枝湾”。1947年,粤人李文伦在这片“古之花坞”上创办了泮溪酒家作为广州目前三大园林酒家之首,其名菜有八宝冬瓜盅、园林香液鸡、七彩并盘等,著名的点心有绿茵白兔饺、蜂巢芋角、泮塘马蹄糕、脆皮三色卷等。泮溪酒家有40种菜式和点心在全国、省、市烹饪比赛中获奖。
小吃
编辑被评为“中华名小吃”的西关美食有荣华酒楼的荣华麻香酥,南信双皮奶和姜撞奶、欧成记的上汤鲜虾云吞、伍湛记的及第粥、清平饭店的姜汁奶挞、莲香楼的老婆饼、银记牛肉肠、金钟阁鸭肝水饺。
被评为“广州名牌美食”的西关美食有杏花楼姜撞奶、凤凰奶糊、荣德麻蓉汤丸、萨棠记萨其马、艇仔粥、德昌的咸煎饼、梁英记裹蒸粽和笑口枣、国华白糖伦滘糕、顺记冰室椰子雪糕、凉粉糕。
南信双皮奶
编辑双皮奶数顺德大良的最为出名,南信双皮奶的创始人是顺德人,1943年在广州创店。
顺记冰室雪糕
编辑顺记冰室的椰子雪糕是驰名远近的西关历史名牌小食。20世纪20年代由小贩吕顺首创,选用椰肉作原料,加工成鲜椰丝后榨成椰汁,再配上新鲜的水牛奶和鸡蛋、白糖。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一些外国元首和贵宾如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等都曾品尝。自1956年以来均获历届评比的“广州市名牌美食”称号。
开记绿豆沙汤丸
编辑开记位于龙津东路,店主叶健开,被戏称“豆沙开”。其制作的香草陈皮脱壳绿豆沙散热解毒,誉满羊城。叶健开自小就跟随外祖父经营这种食品。
欧成记鲜虾云吞面
编辑云吞汤是虾子、大地鱼、猪骨熬成的老火靓汤,云吞馅用鲜猪肉、鲜虾肉、鲜蛋拌制。云吞皮薄,煮熟后呈肉色,被称为“玻璃云吞”。
伍湛记及第粥
编辑为民国时期著名小食店,坐落于文昌巷,粥类以及第粥见称,粥底用腐竹、白果、大地鱼等肴成,又叫“三元及第粥”。因猪肉丸、猪肝片、猪粉肠正好全上状元、榜眼、探花之数,意合三元及第。伍湛记及第粥为广东名小食,在1997年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评比中登榜。
银记牛肉肠
编辑布拉肠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的,现在是广州茶楼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备之品,银记最为出名。将米浆置于多层蒸笼或布上蒸成薄皮,放上碎肉、鱼片、猪肝等等,卷起来切断。
艇仔粥
编辑出自荔枝湾一带,因最初是水上人家摇著小艇向游客兜售而得名,是旧时水上人家用新鲜的河虾或鱼片为配料熬成的粥。现在已成为街边小吃并逐渐进入饭店酒家,配料也不断更新,增加了海蜇皮、花生仁、炸粉丝等。
饮食礼仪
编辑西关人饮食较为讲究,尤其在茶楼中,不会粗言秽语;互相礼让表示谢意;斟茶八分满;拿茶壶及斟茶酒的手势、用匙羹夹菜也有讲究。
不同的菜式用不同的器皿。不同的酒用不同的酒杯。
食客(尤其是商人)常借饮茶吃饭打探行情,消磨时光。
人口
编辑旧西关民居群落中贫富悬殊,贵贱分明。有一则民谚耳熟能详,“西关小姐,东山少爷,河南(今海珠)地痞”。
居民
编辑自秦统一岭南之后,中原人大批迁入广州,原来的土著离城迁到城外的西关居住。 地道的西关人家一般均为大家族,一些富庶雍容的财主大户,一派博古好雅的书香门第,或是字画世家。
西关河叉交错,以田园为主。当时广州每天晚上都要关闭城门,商贾和文人墨客都不愿住在城中,相继搬到西关落户,使西关逐日繁喧热闹起来,成为广州城郊经济最发达的黄金旺地。
在旧西关,居住的人家有阶层、群落的相对划分。有钱的商贾、体面的文人雅士大多聚居在十三行一带以及荔枝湾一带。无钱短势的穷苦百姓、草根阶层,为方便打工则集中居住在西门口、金花地区和高基一带。泮塘一带则居住着乡村人口。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至道光(1842年),广州是中国当时惟一的对外贸易口岸,清政府严禁外国人进入广州城,外国商人只能在十三行商馆(亦称夷馆)居住。直至今天,仍有不少外国游客居住于沙面(白天鹅酒店),沙面被洋人称为“西人街(Foreign Town)”。
西关小姐
编辑西关小姐是20世纪初对西关一带的富家女子的称谓,是西关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
疍民
编辑广州人称水上居民为疍民。广州河网密集,既有航运、渔业的条件,又有迎送过江人们的需要,因而珠江河畔汇集的水上艇户十分稠密。小艇既是水上居民的生产工具,又是他们的居所。 西关面积不大,而当年的海岸线却超过4公里,加上西部是河网区,因此水上居民近5000户[3]。
1954年,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到现今鹅潭视察水上居民的生活情况,表示广州市人民政府和荔湾区人民政府的领导要为水上居民建好陆上住宅。
1958年初,广州市政府拨款在荔湾涌边建成两栋三层的水上居民宿舍,有70户水上居民迁往新居,为广州市最早为水上居民建造的陆上住宅。时任广州市长朱光到该处探望迁入新居的水上居民。
1961年,新一批二层居民住宅楼在中山七路落成,106户504名水上居民在春节前迁进了新居。
名人轶事
编辑- 陆贾(前240-前170年):从汉高祖刘邦定天下,有辩才,常使诸侯为说客。西汉初,奉命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陆贾初至广州,即在西关之西场筑泥城以待赵佗,人尊其为“开越陆大夫”[注 28]。
- 葛洪(283-363年):字稚川,号抱朴子,江苏句容人,晋朝医学家及科学家,为道教所尊崇的真人之一。曾在广东罗浮山及西关一带长期炼制丹药。其在西关的浮邱石一带的炼丹遗址被称为“浮邱丹井”,在今中山七路与中山六路一带。遗著仅存《肘后备急方》八卷。
- 屈大均(1630-1693年):番禺人,生长于西关,明末清初诗人,“岭南三大家”之一,著有《翁山文外》等诗文集及笔记《广东新语》。他与岭南三大家之中的陈恭尹、梁佩兰常于西郊作诗文之会,参与者还有高俨、张穆等遗民诗人,是西关艺文史上的佳话。
- 大汕(1633-1705年):字厂翁,号石濂,江西九江人,清初至广州,凭其广博学问结交官绅名士,成为西关大丛林长寿寺住持。曾受平南王之命至安南(今越南)作海上贸易,带回名贵木料及珠宝等甚多,因而成巨富。长寿寺亦成为集园林与佛寺一身的岭南名刹。大汕著作甚丰,有《离六堂集》及《海外纪事》等,又工书画及园林建筑。
- 潘仕成(1804-1873年):字德畬,为十三行商人潘启的远支宗亲,所居在西关今荔湾湖公园一带,称海山仙馆。除搜集与保存大量金石书画文物之外,他亦耗钜资刻印《海山仙馆丛书》、《海山仙馆丛帖》等,在近代广东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
- 梁耀枢(1833-1888年):字斗南,顺德人,父母早丧,早年随兄居西关湛露巷,后受业大儒朱次琦门下,同治元年(1862年)中举,同治十年(1871年)成为状元,为清代广东三状元之一。他中状元后仍居于西关梁氏工书法及诗文。
- 谭莹(1800-1871年):字玉生,南海人,居西关丛桂里(今丛桂路),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学海堂学长,曾协助伍氏辑《粤雅堂丛书》,著有《乐志堂诗集》等。
- 谭宗浚(1846-1888年):谭莹之子,字叔裕,号荔村,少承家学,同治十三年(1874年)中一甲二名进士(榜眼),曾任四川督学。工诗文,熟习地方掌故,著有《希古堂文集》等。
- 李文田(1834-1895年):字若农,德均安人,咸丰六年(1856年)中举,咸丰九年(1859年)中探花,时年 26 岁,授翰林院编修,后官至礼部右侍郎。1878年在西关建泰华楼作藏书之所。李氏为近代著名学者,对西北史地极有研究,李氏亦是书法名家,其提倡北碑的思想对当代书坛影响甚大。他与梁耀枢、谭宗浚合称西关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 梁鼎芬(1859-1919年):字星海,番禺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因奏劾袁世凯被罢官。张之洞创建广雅书院,聘梁氏为首任山长(院长)。梁氏在近代史上有重要影响,清亡后曾一度任逊帝的师傅,年六十一卒。今广雅中学内尚存其手书碑文等。
- 廖廷相(1842-1897年):字子亮,南海人,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馆协修。张之洞聘其为广雅书院第二任山长。通文史及音韵之学,著有《诸史札记》等。
- 吴道镕(1852-1936年):名国镇,字玉臣,号澹庵,早年从李文田受业。光绪七年(1881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辞官后归广州,以教授后学为己任,受聘为广雅书院第七任山长。学者汪兆镛、江孔殷等出其门下。著有《澹庵诗存》,《广东文征》,《海阳县志》,《明清乐府》等。
- 简朝亮(1851-1933年):字竹居,顺德人,从朱次琦受业,与康有为为同学,是清末著名学者,人称竹居先生,晚年隐居西关芦荻巷,潜心著述,著《尚书集著述疏》等九种八十八卷。
- 苏若瑚(1856-1917年):字器甫,顺德人,李文田弟子,光绪五年(1879年)举人,精书法,长居西关,今小画舫斋尚存其题额。
- 苏宝盎(1887-1938年):苏若瑚之子,字幼宰,光绪优贡生,授礼部主客司主事,亦为书法名家。苏氏父子在西关以教私塾为生,有声于时。
- 黄慈博(1886-1946年):原名佛颐,香山人,长居西关,其父黄映奎为名诗人。为宣统元年(1909年)拔贡生,长于地方史志之学,在光绪末年协助其父编辑《广东乡土史教科书》,民国后隐居西关十二甫设馆授徒,民国初年写成广州地方史名著《广州城坊志》。
- 程景宣(1874-1934年):字竹韵,南海人,国画家及篆刻家,所作山水清雅淡逸,又工篆隶书,于西关创办尚美画室,授徒颇众。
- 伦明(1875-1944年):字哲如,东莞人,康有为弟子,近代著名藏书家,历任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学院之教授,著有《续四库全书提要》等,晚年定居西关宝华路。
- 智度(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咸丰、同治年间,西关长寿寺僧,工画山水,尤长于临摹,其所仿作者,人不能辨。
- 陈洵(1870-1942年):字述叔,新会人,居西关多宝南横街,近代广东著名词人,与黄节齐名,为词学家朱祖谋所推重,1929年任中山大学词教授,门生甚多,著有《海绡词》及《海绡说词》等,人称南国词人。
- 梁鸾王仓(1868-1946年):字紫笙,南海人,居西关,与梁启超为同学,后留学日本。梁氏工书法,生徒甚多,陈济棠、香翰屏等均曾受教于他,曾为陶陶居、沧洲等名店书匾。
- 简又文(1896-1979年):新会人,居西关逢庆中约,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回国后历任广州市教育局局长、燕京大学教授等职,多年随冯玉祥将军,后潜心历史著述,著《太平天国全史》等,亦是著名的广东文物专题收藏家。
- 罗原觉(1891-1965年):南海人,世居西关,著名碑帖鉴赏家,被称为“岭南碑帖第一人”,所藏有法帖《圣教序》等多种稀世之珍,为康有为、梁启超所推重。
- 李木炎(1906-1996年):顺德人,字木炎斋,李文田之孙,早年得蔡元培提拔,从罗振玉学古文字学,并任英国伦敦大学、燕京大学等教授,为著名古文字学家。
- 赵崇正(1910-1968年):南海人,世居西关,为高剑父早年入室弟子,与关山月、黎雄才等同为岭南画派第二代的代表画家。
- 黄咏罕(1902-1976年):字肇沂,南海人,居西关耀华大街,承父业为广州米商,热心公益事业及教育,精鉴赏,富收藏,又为名诗家,著有《天响楼诗文集》,人称“南海诗人”。
- 李曲斋(1916-1996年):顺德人,李文田之孙,继承家学而精于书法,亦工诗词,先后任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广东省书法家协会正副主席及广州市文史馆副馆长。
- 朱庸斋(1920-1983年):原名奂,新会人,世居西关,其父朱恩溥为诗人,自幼即受熏陶学诗词,后随陈洵学词,著有《分春馆词》及《分春馆词话》,亦工书画。与李曲斋并称“西关二斋”。
- 詹天佑:于西关有一祖屋。
- 蔡廷蕙:于西关有环翠园,现环翠园小学一带。
- 邓华熙:居西关多宝街,咸丰六年(1856 年)举人。188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邓华熙充任京师巡防处办事员,为恭亲王奕䜣所重,提拔郎中,转监察御史。光绪年间被提为云南按察使,其后历升安徽、山西、贵州巡抚,官至漕运、总督,加太子少保衔。邓氏是西关人中在清代官职最高的一人。1902年为街道起名,题多宝大街,自始多宝、宝华、宝源等街名成为了西关象征(其中多宝为三宝为首)。
- 孙中山:1893年春,孙中山在冼基设立“东西药局”。
- 千里驹:粤剧宗师,原名区家驹,又名区仲吾,生于1888年,世居西关,在多宝路建有寓所,名曰“吾庐”。
- 马万祺:于1919年出生于南岸,1929年考入南海县立南海中学(现广州市第十一中学)附小,1931年秋升上该学校初中。
- 李小龙:祖居在恩宁路永庆一巷,坐南向北,三进深,面宽约8米,进深约21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现房屋主体建筑保留较好。早年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曾在此居住。
- 赵少昂:在1931年创办位于第十甫湛露直街24号的岭南艺苑。
- 陈少白:购下联兴码头,并在码头旁(今沿江西路)建一楼宇,取名为“塔影楼”,作为事务所及家居。
- 向秀丽:何济公药厂所在地的行政街改名为秀丽街。1982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为下九路何济公制药厂原址的楼宇命名“秀丽楼”。
地理
编辑古代羊城八景之一浮丘丹(羊城三石中的浮丘石)在今西门口中山七路,古代是海中的浮丘石岛,今天已不存在。古代西关是被水包围的地区。
荔湾区北部(西场以北)、东北部(西华路、中山七路西门口附近)原为小山岗相连的丘陵地区,后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山冈被逐步推平,但仍属地势较高的地区。
中部、南部原为珠江浅水区,后因长期江水、流沙的沉积作用以及人工围河造地而形成了西关平原,地势较低,河涌、水塘密布,成为著名的西关、荔枝湾水乡。后来随着城市发展,填塘盖楼,濠涌也逐步改建成密封渠箱式水道,河涌池塘基本消失。现西部仅存人工湖——1958年开挖的荔湾湖,起调节市区环境之“城区小肺”作用。荔湾区最南部的沙面,原是珠江中称“中流沙”的小岛,后因北岸江岸线逐步南移,小岛遂与北岸连成一体。清末,由人工开挖出沙基涌,并先后在涌上建有几座桥梁,形成市区内的一个独特小岛。
西关平原是广州市区最大平原,是由于西关正当河湾冲积地点所致,为冲积平原。
由于地势向西向南倾斜,故河流也向西流出,少数南流(如柳波涌),且多能入潮。因此,平原上农作物有建基建围防潮、防洪之必要。
明代羊城八景之一荔湾渔唱亦反映明代时西关河涌纵横,半是塘池地方,渔业发达。渔民白天出江捕鱼,晚上回来内湾停泊。
从历史地貌看来,由湾而沼、由沼而涌[注 29],由涌而田。由内湾、沼泽变为平原,形成今天西关平原地势特低的特点。
地形
编辑西关所在的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整体地势呈北高南低。北面为台地,地势较高。西南、南部略低,由西濠到小北江间,大部分为低洼平原。
侵蚀平原
编辑侵蚀平原由花岗岩及红色砂岩构成。系地壳上升、地形遭到长期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分布于区内的克山和西村一带。地形表现为波状起伏状态,台地表现为浑圆状小丘成带状分布,标高15-50米,为波浪状台地地带。
龟岗
编辑在今广州市第四中学内操场之北,高出地面5-6米,岩层较硬,小丘顶本呈尖形,有龟峰山之称,现已人工开成台状,有古代建筑遗存,如石龟及柱础之类,后因历代修路筑平,改称龟岗。
浮丘石
编辑位于今中山七路侨兴新街、积金巷一带,大部分岗地已成为中山七路路面,地势较高向西下降入西关平原。宋前浮丘岗又称为浮丘石,为广州城珠江河段三石之一(羊城三石)。是水边小丘,四周可泊船。突起平原之上3-5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石岗街及积金巷仍可见红岩露头地点。
堆积平原
编辑海陆交替相堆积平原地形分布于西关大部分地区。这片山丘少的西关平原是由于正当河湾冲积地点所致。黄沙大道、六二三路在古代是珠江沿河边地,因向南突出弧形, 属于河流突岸。受地球自转向右偏转力影响,河水由北南流冲蚀芳村、河面一侧,使西关平原向南向西堆积较快,沙泥淤积日多。据华南师范大学地貌研究室1990年资料记载,在沙面黄沙桥头地段,淤泥深度达6.8米,宝源路地段淤泥深度达2.6米。经过西江、北江的长年累月的大量沙泥冲积,形成今之珠江河滩扩展所成的新平坦地平原地形。
平原地势向南向西呈低落之势。由中山七路东段到西山最高,光复北路一带标高为109米以上,龙津路108米比逢源路107米高,最低处在丛桂路涌边。多宝路和逢源各街低处标高在106.4米左右,而珠江高潮面在107米上下,故潮涨即入内街。因地势低洼,局部地段地下水上升至地面,有沼泽化现象,组成灰黑色淤泥、粘土、夹粉细砂层,排水不畅。西关平原内原有河涌密布呈菱网状,深入市内弯曲连绵,每逢大雨季节,潮涨入侵造成水患,1959年6月23日荔湾涌流域淹街472条。位于江边低地的昌华、黄沙、宝华地段也下雨难排,1985年5月30日晚下雨91毫米即街巷受淹,雨停水退。故西关有“落雨大,水浸街”之民谣。
地质
编辑荔湾区地域地质基底为白垩纪岩体(红色粉沙岩、砂砾岩),上层为第四纪沉积岩(海陆交替相)、沙土、粘土、淤泥、杂填土等。
荔湾地区白垩纪地层互相不衔接,表示受断层错动,在泮塘地段为紫红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土岩及灰红色砂砾岩。在中山七路下的白垩系有断裂现象,岩石由褐红色突变为鲜红色。如沙面地段地下为白垩纪地层上升,而第三纪地层下降断裂所在。黄沙大道路段地下,岩石没有断裂迹象,基岩面较平缓。
荔湾区属第四纪地层沉积区,主要为海陆交替相沉积层。岩性为灰至深灰黑色淤泥粘土,沙质淤泥夹泥炭粉细砂、中细砂层,淤泥厚度变化大。整个地区以灰色淤泥、粉砂质淤泥为主,含少量粉细砂、泥炭及贝壳,厚度3-16.96米,次为灰白色中细砂层,松散,厚0.5-3米。荔湾地区的第四纪地层系统,由表及里可分为两大层:表层土人工填土层。主要为杂填土,呈灰或灰黑色,由砖块、瓦片、碎石、垃圾、及粘性土等组成。六二三路至西门口一带地区人工填土厚度1.30-4.25米。
里层为全新世海陆交替层。西关至荔湾路段江岸海陆交互堆积区厚度3.78-15.93米,岩性为淤泥和松散的砂。其中一是淤泥深灰至灰黑色,含有机质和贝壳碎片、朽木等,局部为淤泥粘土或砂质淤泥。此层在长寿路到中山七路一带,厚度3.80-13.40米。二是松散砂层在西关的黄沙至长寿路一带。粉细砂为主,深灰色,局部夹中砂,厚度5.10-12米。荔湾路多为透镜状细砂,厚度12米。再下是上更新世冲积层。主要为粘土、亚粘土。六二三路黄沙码头路段有1.00米厚的轻亚粘土,恩宁路段有厚2.60米砂砾和1.60米的轻亚粘土。个别地段底部出现砾砂,厚约1.23-2.81米。龙津西路段砾砂最厚达6.70米。四是风化残积层。岩性为粘土、亚粘土、轻亚粘土。在中山七路厚0.6-25.28米,环市西路厚0.60-23.45米,其余路段一般厚7.30-15.60米。
荔湾地区基底为白垩系岩及其他岩系,如西南一带,为紫褐色钙质粘土页岩,粉砂岩夹砾岩石英粉砂质、铁质灰岩与浅灰色和灰白色微粒灰岩,假鳞状灰岩生物灰岩互层,厚度大于200米。上部以粘土页岩、灰白色紫褐色砂岩为主,中部以厚层状铁钙质粉砂灰岩为主,下部以灰白色厚层状灰岩为主,夹炭质页岩薄膜。
白垩系在荔湾地区分布很广。岩性为赭褐色、砖红色粉土岩、粉砂质泥土岩砂岩夹砂砾岩、青灰色泥灰岩与石膏层。是陆相湖盆地沉积,沉积物厚度在500米以上。
水文
编辑基围
编辑明清以来,西关平原曾建有4条南北高基,有作堤围,有作大道,后来开街也沿着大堤建立。
目前可考有四条南北向基围,自北往南分别是永安围、高基、西乐围和带河基。
永安围
编辑《南海县志》:“长一百四十丈,脚宽一丈,基面五尺五寸,自万善汛,官塘大路旁纸萤岗至龟岗止,道光九年(1829年)六月新筑。”
高基
编辑西乐围
编辑今连珠街、康王直街一带。《南海县志》:“基长一百五十余丈,起自芦排巷后珠瑁岗北,至西禅寺兴和西约。”今北头仍称“高基头”。围内26村,大部成街巷多条。
带河基
编辑今为带河路,北连西乐围。
涌(河流)
编辑粤语中小河流或河汊称作“涌”。
西关原有河海以珠江为主干,汇北江、流溪河水贯流全区。天然河涌水道均由东向西流出增埗河和西航道,主要有驷马涌(河口段现称澳口涌)、西关涌和柳波涌(现已消失)。期间还有些人工开涌相互沟通以利排水。
荔枝湾
编辑荔枝湾是上西关涌、下西关涌、荔湾涌几条河汊的总称,因唐朝懿宗咸通年间,岭南节度使郑从谠在荔枝洲上构筑荔园而出名。1958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把荔枝湾辟为荔湾湖公园。院内有十多个人工湖,种有荔枝、杨桃、梅、莲等花果。荔枝湾有新、旧之分。旧荔枝湾在今荔湾路以西、中山八路以北。原有的荔枝湾的湾流很长,北经司马涌与流花桥相接,又经彩虹桥至简溪,由泮塘涌口出海。今天的简溪,荔湾东约至泮塘五约,原是荔枝湾故道,当地人称为旧荔枝湾。新荔枝湾则指今荔湾湖公园、多宝路、黄沙大道一带。
西关涌
编辑西关涌位于西关南部,上源众多,主干为上西关涌和下西关涌。上西关涌又有南北数源,北源出今中山七路陈家祠附近,向西南经龙津桥(今龙津中路),与源出长寿路的南源相会,再经泮塘、荔湾涌入珠江。下西关涌的北源出于下九路华林寺附近,与流经十八甫的大观河相会后,西北流至今多宝路与上西关涌合流,由荔湾涌出珠江;另一支由柳波涌南入珠江白鹅潭。上下西关涌源流不长,均约二三公里。现时因城市发展,已全部改建成暗渠。
西关涌在明代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仍留大观桥以利行舟,可免使“濒海诸堤,填筑不已”之患。西濠改回旧道后,西关一段又日见淤短。入清代后,已淤至桂兰里。大观桥向系三拱,其二拱久被占塞,中一拱丈量一丈六尺。所以嘉庆十五年(1810年)浚濠,即以1.6丈为准,恢复濠八桥交通使命,使青云桥(俗称旱桥)、淘沙氹、万锺里三条街淤成陆地。大观河尽头在十四甫码头,即今瑞兴里土地庙处。往南转往旧十五甫、十六甫(这两甫后来移至十一甫北),同治年间淤至缸瓦里(今光雅里)。西关上支涌由汇源桥东伸入华林寺一支,到1920年淤平了200米,止于宝华大街西侧(璇源街已成沟渠形态)。清末,西关大面积建房,还有把整条河涌填平的现象,如在至宝街东伸到宝华市一段河涌,同治年间还保存,但到1920年即全淤没。至1954年,西关涌只留牛乳桥西河道(即清平路西),计140多年淤短550米以上;1990年,仅在逢源路以西露出地面,经荔湾湖公园流出珠江。
上西关涌
编辑上西关涌是驷马涌南的陈家祠附近的一支南流,与长寿寺顺母桥一支汇于泮塘村南,再经荔枝湾出增埗河及向南由柳波涌出白鹅潭。
下西关涌
编辑下西关涌上源在华林寺南面,下游在昌华大街入柳波涌出黄沙沙基涌。
荔湾涌
编辑今天的荔湾涌专指泮塘口下的上西关涌出珠江水道。荔湾涌为西关水患根源,潮水高107.24米,而西关海拔只有106.4米,于是建荔湾湖于荔湾涌侧,但引水入湖仍不能解决,故1964年建闸挡潮,才免水患。
驷马涌和澳口涌
编辑驷马涌又名洗马涌、司马涌,在今广东画院旁边,发源于兰湖(今流花湖)洼地,并于此出现涌形,汇越秀山及象岗丘陵区等山水。兰湖在清代淤干后,驷马涌上游直连兰圃流花溪。经流花桥、彩虹桥(在今西华路)曲折成曲流弯曲水道向西南流,至澳口入流溪河的东汊道,长六七公里,该涌中流弯曲,显示出平原小河的特色。
驷马涌到西华路始入荔湾区境。铁路以西即名澳口涌。驷马涌得名于两王入城时,靖王据此养马时,用为洗马地点得名(美“洗马”名曰“驷马”),一说因常有高官坐在四匹马拉着的车从此经过,故名。澳口涌因涌口有澳口村得名。驷马涌在彩虹桥下游有支涌南通陈家祠入上西关涌,为承永安围和西乐围内排水渠水量的人工开挖小涌,现已消失于地面,只余环彩涌边街东一段河涌。使两围水量南入上西关涌。
柳波涌
编辑柳波涌本宽阔。柳波涌清代时又称沙角尾,是堤后洼地河涌,其北为蓬莱基,与珠江平行。在今黄沙大道的东侧蓬莱路。原流贯于今蓬莱路和丛桂路。向北,通过荔枝湾与珠江相通;向南,围绕蓬莱路中段转入黄沙后道,从沙面西北处沙基涌注入白鹅潭,全长2100米,水道极为便利。又因四乡运粪艇由此驶入西关运肥而称“芙蓉涌”。现此河涌已全部铺盖成渠箱。
大观河
编辑为曹基堤后洼地人工开新河。大观河于明朝成化八年(1472年)开始挖建,从十四甫之东浒太平桥起,接下西关涌,到昌华街,达柳波涌而出珠江,自东向西流,基本上与珠江平行。到了清代,由于广州西面流入广州之西南涌、佛山涌相继淤浅,入大观河船只大减,到清代已淤积成陆。今全河改为渠箱(1957年-1958年),加建防潮闸,水淹可免。
沙基涌
编辑彩虹涌和流花涌
编辑彩虹涌和流花涌与驷马涌汇合于荔湾路的彩虹晒地,其中各有一部分没有改建成渠箱,仍有人到流花涌垂钓。
荷溪
编辑荷溪由泮塘东南伸过宝华路、荷溪新街、三约、二约、通津到汇馨街(即粪埠之名)分为两支。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时,北支仍通过高基,属围口涌,即围田内的排水河道。1928年淤至带河路以西,1954年淤至泰兴街。120年间淤平400米。南支在明代已通至长寿寺。1928年淤至永兴大街口石桥,1954年淤至汇馨街南口。长寿寺即今长寿东路长寿大街一带,即近350年间淤短300米。带河大街(今带河路)因沿河而得名,旧名带河基。现荷溪已消失,仅余地名。
龙津涌
编辑由泮塘西北伸入龙津路,折北入彩虹桥一段河涌为龙津涌。本段在1928年在永安围(即今荔湾东约)西淤断。西乐围南伸入锦纶北约聚龙里、大塘街一段由1907年-1957年间淤没,即50多年间淤短350米。由陈家祠向南一段在1928-1957年近30年间淤短到龙津中路北石桥头,亦有600米,表示河涌由于建屋和人工堆积日变狭窄而缩短。龙津涌入永安围一段在同治年间入至将军直街,1928年到太保基西,亦淤短150米。现龙津涌已全部铺盖成渠箱。
交通
编辑旧西关水上交通发达,但由于城市化进程,很多河涌已改为暗渠,近几年为了治理水浸街,荔枝湾等暗涌被揭盖复涌。现在的荔湾区主要以陆上交通为主。
行政区划
编辑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设立南海郡,郡治设在番禺(即今广州)。此地隶属于南海郡番禺县。
至三国东吴黄武五年(226年),东吴调整交州设置广州,广州州治设在番禺,辖南海、苍梧、郁林三郡,此地仍属南海郡番禺县。
隋唐期间,南海郡曾改为南海县(番禺并入南海县)。至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广州改称番州。到唐代武德四年(621年)又改称番州为广州,设南海郡,复设番禺县。
五代时期,刘龑在岭南割据称帝,国号南汉,定都广州城,广州改名兴王府,废南海县,改设咸宁、常康两县。如此反复至宋代。
宋太祖开宝五年(971年),废除兴王府和咸宁、常康两县,仍设广州。划广州城东部属番禺县,西部属南海县。荔湾地段归南海县管辖,此后一直未变。
清咸丰九年(1859年),沙面被迫租借给英、法作租界。
光绪三十年(1904年),荔湾地段内设巡警北路正局于华林寺,设南路正局于陈塘南。
光绪三十三年,撤销南北路正局,分别于西山庙、西禅寺、浮丘寺、允贤坊、华林寺、长寿寺、第十一甫庾网庵、十三行、陈塘南、大笪地、同德大街、永庆街、宝源北街设立12个巡警分局。
1910年7月,12个分局并为4个巡警区,为第三、四、五、六区,区所分别在西禅寺、长寿路、陈塘南、永庆街。
在民国十年(1921年)之前,广州并不称作市,而是叫“省城”(亦作“省垣”)。
辛亥革命后,民国十年(1921年),广州市市政厅成立,西关地段属广州市区范围。广州成立了财政、公安、工务、教育、卫生、公用交通局等分管市政工作,那时还没有设立区一级的政权组织,而是将广州市管辖境内划分12个区,26个分区,设30个警察分局。
民国17年-19年(1928年-1930年),原属南海县管辖的南岸、澳口、增埗、西场等地划入广州市区范围。
民国时期地区事务主要以警察局管治。警察局按小区设立,今属荔湾地段的警察局有长寿、宝华、陈塘、西禅、荷溪、逢源、黄沙等分局,另有西山、南岸、太平、鹅潭等分局管辖的部分地段属现荔湾区范围。
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重新把广州划为28个行政区,收回的租界沙面也新设成区。此时今荔湾区域内设有长寿、西禅、逢源、黄沙、陈塘、沙面区,西山、南岸、太平区有部分地段属今荔湾区地域范围。各区设区公所和警察局管辖。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后,市军管会派出代表接管了老城上述各区,同时成立起各区人民政府。
1950年6月,西禅区与长寿区合并称为长寿区,逢源区与黄沙区合并称为荔湾区,南岸区改名西村区。陈塘区并入太平区(后太平区又并入中区)。各区人民政府相应成立。沙面区改为市直辖沙面办事处。
1952年9月,长寿区、荔湾区及西村区的西村、泮塘、彩虹、西增、小梅街和南源镇(西村区其余部分并入郊区)合并成立西区。成立西区人民政府。
1953年,西区接管三沙乡(1959年4月该乡又划归三元里人民公社)。
1955年5月,区政府改称西区人民委员会,下辖13条行政街。
1958年,珠江区的如意坊水上段办事处划归西区管辖。
1960年4-7月城市公社化时,原属中区的清平人民公社(含今清平、岭南、沙面街地段)与秀丽、光扬、华林、宝华四街并入西区,与原有13个街道改并成立9个街道人民公社。西区同时接管三元里人民公社的同德、横沙、沙凤、三沙、西郊五个大队和石井人民公社(龙湖、大塱两个大队除外),组成西区石井人民公社和夏茅人民公社。
1960年8月,西区改名荔湾区。
1961年8月撤销街道人民公社。复建18个街道办事处。同时,区辖内农村大队全部划回郊区管辖。
1967年3月荔湾区实行军事管制。
1968年3月成立荔湾区革命委员会,区辖下各街道办事处相继建立街革命委员会。
1981年3月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出荔湾区人民政府领导成员,撤销“荔湾区革命委员会”的称衔,恢复50年代“区人民政府”的称衔。街行政机关则早于1980年9月恢复街道办事处的称谓。
1990年,区辖下有20条行政街。
经济
编辑地理优势
编辑历史上的广州城,分东关、南关、西关和北门。东关、北门是广州城的丘陵地带,交通不便,经济难能发达;南关则面临珠江,亦欠发达。惟西关地势低平,濒临珠江,河叉交错,田园广布。古代西关是广州城对外交通的枢纽。到了近代,更成为中西文化撞击交融的窗口。
农业
编辑古时西关是一大片平原,地势低平,湖沼星罗,河道纵横,一片水乡泽国,利于农业的发展。
《广东新语》载:“广州西郊,自浮丘以至西场,自龙津桥以至蚬涌(即十八甫),周围二十余地,多是池塘,故曰半塘(今称泮塘或泮溪)”。
在新石器时代,古越先民利用西关地利条件,过着采集和渔猎生活。
汉代到宋元时期,农业经济有很大发展。宋代,大力发展“桃、梅、莲、菱”之属的郊区农业经济,泮塘“五秀”即为代表。
人们利用这里的地理优势筑基开塘,基上栽荔枝、龙眼,塘有菜塘和藕塘,菜塘夏秋栽种蕹菜(即通菜),冬春种植西洋菜。藕塘则栽种品种优良的莲藕、慈菇、马蹄(荸荠)、茭白、菱角,质量上乘,味道香甜爽口,又是五种“瘦物”,当时人称为“泮塘五瘦”,后来经过文人起雅名为“泮塘五秀”。
商业
编辑西关河道纵横利于商业的发展。因靠近珠江主航道,西关商贸发达,从明初至清代一直是商业、进出口贸易的繁盛区,亦是旧广州的商贸中心和中国对外通商与文化交往的重要口岸。
明朝,广州的对外交通及对外贸易颇为繁盛,在今十八甫路怀远驿就建有专门接待外国贡使和商人居住的驿馆。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撤消海禁后,二十四年(1685年)设置粤、浙、闽和江等四个海关,二十五年(1686年)在今文化公园一带形成了专营对外贸易的十三行,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关闭了福建等地海关,广州成为中国沿海唯一的合法对外通商口岸,十三行独揽中国对外贸易经营权。
岭南诗人屈大均在《广州竹枝词》中描写十三行的繁荣盛况:“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两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被迫打开闭关锁国的大门,广州的一口通商和十三行的垄断特权被取消。
1856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广州民众焚烧外国商人居住的夷馆,十三行也在大火中被毁,结束了它长达一百多年的对外贸易特权的历史。不久,沙面成了租界,外商聚集。
清代以后,广州的城市建设随着商业中心的的西移,重点发展的地区转为城外西关。
现今,西关商业依然颇为发达。
上下九商业步行街
编辑西关最早的商业聚落是在宋代的绣衣坊(今下九路),至明代随着开凿大观河发展成为城西主要商业街圩,并逐步扩展为十九个“甫”,即沿西濠和大观河而兴建的街圩。值得一提的是,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原来并不称“路”,而是称“甫”。
上下九商业步行街东起上下九路,西至第十甫西,横贯宝华路、文昌路,全长1200多米,全路段店铺林立,共有商店300多家(较为出名的为荔湾广场),于1995年经国家商业部批准成为广州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上九路北侧多是金铺,南侧是花纱棉布庄,与光复南路、杨巷路的布庄相呼应;下九路的北段大部分是鞋店,较为著名的鞋店有22家;南侧是绸缎店,有16家。第十甫则以食肆居多。海内外游客日客流量达60万次。
这条步行街与北京路步行街有不同的特点。北京路上名牌专卖店较多,书店颇多,时代气甚浓厚。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则是大众化传统的商品较多,价格较为便宜。茶楼酒家和饮食较多。
清平市场
编辑清平市场座落在珠江河畔,位于清平路、梯云路一带,历史上这片地带富拥成行连市的鸡栏、鱼栏、菜栏。
1979年3月正式开张,是一个农副产品市场和中药材专业市场,市场面积达11200平方米,设置1200多个售货台。
全场经营有肉禽蛋菜、野味海鲜、中草药材、干果海味、花鸟鱼虫等600多个品种。
其中,中药材市场在1996年7月经国务院“一部三局”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定点中药材专业市场。
清平市场接待过来自美、英、法、日等40多个国家的官员、专家、记者和旅游者,被时人称之为“没有围墙的超级市场”。
西关古玩市场
编辑位于上下九广场以北,即龙津西路泮溪酒家旁,以长寿路为界,以南为华林玉器街,以北为源胜陶瓷玉石工艺街,即旧时的玉器坊。
道路
编辑甫
编辑甫(粤语:pou2;普通话/国语:fǔ/ㄈㄨˇ),是西关的地名用字。
西关有十八甫(一说十九甫)。
上西关有第一津至第八甫,下西关有第九甫至十八甫。
由西濠金字湾西侧第一津开始,向南成为二、三、四、五、六、七、八甫,转西至下西关是九、十、十一甫,再转东向南为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甫,再向南转向西为十七、十八甫,再转北往东为十九甫。
第一津至第八甫南北走向,今为光复北路、光复中路。第九甫至第十一甫东西走向,现为上九路、下九路、恩宁路。
沿大观河南岸的十四甫明末开河后是繁荣地区,为明末广州出现柳波涌的航道,货船衔尾而进出。十四甫码头当时为繁荣地带,有青云桥沟通第八甫。万历年间逐渐淤塞,仍留十四甫码头,作为货船运终点,在西濠十四甫水脚地名至今仍存,而甫名渐没。
十五甫、十六甫原址在今光复南路、桨栏路一带,清道光壬午(1822年),两甫被火烧毁,两甫商民集资改在上西关涌(今宝华路南段)重建。并改名为十五甫正街、十六甫新街等,以示不同于昔日的甫址。昔日十五甫、十六甫是在十四甫濠边向南转街道上,根据同治《南海县志》附图,即由濠边十四甫转南为十五甫、十六甫,连十七甫。今天十五甫的故址为装帽街北地,在《南海县志》地图上这是条直街,而现在曲曲折折已不像当时的街道。当日的十六甫也并非全部烧毁,其中的浆栏街如今仍还属于十六甫。
旧时洋人称十八甫做Howqua Street(浩官街),因为伍浩官乃当时行主,同洋人做生意,而他又住在十八甫。
- 第一津:由西濠转入金字湾处起至万善里百市坊(今属越秀区)[注 30]
- 第二甫:百市坊至桃源坊
- 第三甫:桃源坊至石冈街(今中山七路西门口段)
- 第四甫:石冈街至麻纱巷
- 第五甫:麻纱巷至青紫坊(今龙津路)
- 第六甫:青紫坊至福安里(今福隆里)
- 第七甫、第八甫:福安里往南
- 第七甫:福安里到荣业里
- 第八甫:荣业里到安良里
- 第九甫:第八甫向西至文昌路口,即由西濠向西至文昌巷口(今文昌路)。第九甫以吉星里(今德星路、长寿路)分出上九甫和下九甫。
- 第十甫:文昌巷至十六甫新街(今十六甫大街)
- 十一甫:十六甫新街至下西关涌
- 十二甫:下西关涌南折往东至联桂坊
- 十三甫:联桂坊北折东转再北折至十八甫北路口(古德兴桥)
- 十四甫:十八甫北路口至西濠边为东西向
- 十五甫:沿西濠南下,即濠边至装帽街,南北走
- 十六甫:装帽街至鬼驿市(今扬巷路口)
- 十七甫:鬼驿市至富善东街
- 十八甫:富善东街至大观河边
- 十九甫:第九甫至大观河边[注 31]
- 现存有“甫”字之街道名:
- 第一津街
- 第十甫路
- 十八甫北路
- 十八甫路
- 十八甫南路
- 十八甫西路
- 十一甫新街
- 十二甫西街
- 十三甫
- 十五甫正街
- 十五甫一巷
- 十五甫三巷
- 十六甫大街
- 十六甫北街
- 十七甫北街
- 十九甫
- 三甫水脚
- 六甫水脚
- 七甫水脚
- 八甫水脚
- 十四甫水脚
约
编辑“约”是广东地名用字,是一条里弄(粤语中一般称“巷”)或街道中某一段的意思。
- 今中山路这条横贯广州市老城区东西的道路在清代时以“惠爱”为名,分为十约,西门口一段为惠爱首约,海珠路以东至大东门一段为惠爱二约至十约。 1919年开筑道路,定名为惠爱东路、惠爱东路、惠爱西路(今中山四路、中山五路和中山六路)。
再有其他例子如:
- 荔溪东约大街
- 荔溪南约大街
- 荔溪南约二巷
- 荔溪南约新街
- 西村首约村外街(已清拆)
- 西村首约大街(已清拆)
- 西村二约大街(已清拆)
- 西村三约大街(已清拆)
- 西村四约大街
- 西村五约大街
- 西村六约大街
- 西村六约村尾街
长寿路、德星路、龙津路及宝华路
编辑清代,西关长寿里、吉星里(今长寿路、德星路)一带专营苏杭杂货批发,计有针线脂粉绫绸绢织之类。后来,为了产销便利省却长途物流,商家在上西关设厂,就地生产就地营销。龙津东路一带遂成了丝织手工业作坊的世界,时人将织造作坊称作“机房”。 龙津东路因为织机派生了两条特别街巷,经纶大街和麻纱巷。如今,这两条街巷已成了织机史证。
织机蓬勃之时,新兴资本洋行买办纷纷进驻西关。他们就在下西关涌郊外择地建房。很快,郊野成了商贾聚居之所,美名曰“宝华区”,又名“宝华坊”。宝华坊由交叉街道系统组成,为宝华路之前身。迄今为止,以“宝华”为名之街道仍有12条之多。
清康熙年间,清代广州四大首富之首潘氏[4]自福建迁入“宝华坊”。潘氏《族谱》载:“由闽同安县徙粤……居太平宝华坊。”
20世纪30年代,宝华区辟出一条南北走向之宝华路。
恩宁路
编辑恩宁路原为十一甫,于1931年扩建成路,后曾名恩宁东路、恩宁中巷、恩宁北路和恩宁市。恩宁路是一条有浓厚西关特色的道路,东起宝华路,西北至多宝路与龙津西路相连,长1115米,宽18米,是广州最完整和最长的骑楼街,两侧内街有连片的西关大屋、竹筒屋,著名的有泰华楼、八和会馆、李小龙故居、詹天佑故居、金声电影院、宝庆大押、銮舆堂等。
八和会馆是由邝新华、独脚英、林之等粤剧艺人所建立粤剧仝人的行会组织,约始创于1889年[5] [6],原址位于广州黄沙,此后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均设有分馆,其会员称为八和子弟,目前人数逾7000人[7]。现位于恩宁路177号。
- 銮舆堂
銮舆堂位于恩宁路永庆二巷1号。前身为德和堂,是八和会馆下的粤剧武打行,成立于清光绪年间。
光复路
编辑光复路原为第三甫、第四甫和第五甫,于1931年改建成马路,以“光复”为名以纪念辛亥革命光复河山。
耀华大街
编辑耀华大街位于文昌北路,全长110米,属逢源街耀华社区,是保存较完整的西关传统民居较为集中的地区,被广州市政府划定为“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
荔湾路
编辑荔湾路南起华贵路,北至东风西路。1950年扩建成马路,因在荔溪首约之东,故名荔湾东,1966年改称荔湾北路,1981年改现名。目前每年均在中山路至西华路一段举办荔湾区迎春花市。
长寿路
编辑长寿路呈东西走向,东起人民中路,西至宝华路,全路分东、西两段,由人民中路至康王南路为长寿东路,往西为长寿西路。于1931年扩建,扩建时将第七甫的部分与长寿里开辟成马路,又因附近有长寿寺而得名。
逢源路
编辑逢源路北起龙津西路,南接多宝路,中段与宝源路相交。于1932年由逢源东街扩建而成,附近有逢源桥。
工业
编辑西村工业区
编辑从清朝末年开始,西村的地位发生巨变,成为广州的重要工业基地。
1842年开始办军工企业,1905年兴办了广州自来水厂。20世纪30年代陈济棠主粤时期,为了振兴民族工商业,建设的省营士敏土厂、硫酸厂、电解厂、肥田料厂、饮料厂以及新的电力厂均在广州市西村,西村正式规划为广东省营第一工业区,集中了不少留洋结业的工程技术笔管理人才,发展化学工业,使西村成为广州的重要工业开发区,西村再一次充当了20世纪前后南粤民族工业萌芽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地区。
省营广东饮料厂
编辑民国23年(1934年)建于西村增埗,是华南第一家啤酒厂,以生产啤酒、汽水为主。该厂主要设备从捷克购进,是现广州珠江啤酒厂的前身。
西村发电厂
编辑民国23年(1934年)建于西村泥城,全部设备从德国柏林西门子发电厂购进,包括两台1.50万千瓦汽轮机、两台发电机和两台70吨/时的锅炉,民国26年(1937年)12月1日安装及试机完毕,发电供西关一带用户,是现广州发电厂的前身。
西村硫酸厂
编辑民国21年(1932年)兴建于西村,引进美国设备,用接触法生产98%浓硫酸,日产量可达15吨。民国23年建设的电解化工厂,设备也购自美国,生产烧碱、漂粉和盐酸,该厂后并入西村硫酸厂。民国25年又建设肥田料厂,部分厂房已建成并安装机器。均在日军侵华期间连续遭受轰炸而被毁。
西村工业区
编辑现已辟为增埗公园(为免费公园),园内除有工业遗址(烟囱等并未清拆)外,还有民国时期富人之别墅以及介绍西村历史之小型博物馆。可乘4号、274号、478号公共汽车至西增路站,往珠江啤酒厂方向直行,至富力桃园大桥时转右进入福州路即可到达。
西关水塔
编辑位于长寿路长寿大街内,是广州建造最早的水塔,与沙面水塔、东山水塔和越秀山水塔(观音山水塔)同为民国时期广州所使用的四个水塔。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次年建成供水。水塔是增埗水厂附设工程之一,由钢板焊接而成,造价94087两白银。塔身高6.71米,内径12.2米,距地面约42.1米,容量约782立方米。后来由于自来水业不断发展,水塔容积较小,调节水量不大,且维修费用多,于1976年拆除。
沙面水塔
编辑位于沙面肇和路49号(现沙面游泳场旁)。水塔容量为十万加仑(约合454吨),建于民国初年。当时沙面属英法租界,且面临珠江边,各户井水充裕,后因英租界化验井水不干净,遂向沙面各户集资由英国工务局筹建一小型沙面水厂(在沙面水塔脚),采用珠江水,水尾喉位置约莫为现沙面绿瓦亭码头。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拆除。
记载
编辑- “一湾绿水对城东,宛转竹枝趁好风;引动万家空巷日,棹歌添得荔枝红。”
- “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
- 《后汉书》:“元兴元年,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阻险,死者继路。”
- 阮元《唐荔园》:“红尘笑罢宴红云,二百余年荔子繁。”
- “昌华苑接荔枝洲,影人珠江不肯流。试上五层楼上望,珊瑚千树水西头。”
- 《羊城竹枝词》 :“不养春蚕不织麻,荔枝湾外采莲娃。莲蓬易断丝难断,愿缚郎心好转家。” “荔枝湾外借阳沉,荔枝湾下野水深,郎过泮溏莫折藕,藕丝寸寸是侬心。”
- 樊增祥 《西溪泛舟记》:“是溪也,近带西村,远襟南岸,水皆缥碧,滑若琉璃,即古所称荔枝湾也。”
现状
编辑西关人口稠密、交通方便,具有广州传统特色的建筑比较多,市井风格浓郁,别具一格,可说是最能体现广州本土文化特色的区域。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西关居民逐渐迁往其他地区,而大量外来人口迁入(老城区空心化),城市化致使西关部分地区遭拆迁。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日日睇》曾报导某街道以雨天路滑为由拆除部分麻石街,遭到居民强烈反对。西村一带也于2008年开始清拆。老四区的传统地位开始慢慢让位于广州新城区。
注释
编辑- ^ 蒲达:苦瓜。
- ^ “槟榔香,嚼子姜;子姜辣,买蒲达;蒲达苦,买猪肚”又作“槟榔香,食子姜;子姜辣,食蒲达;蒲达苦,食猪肚”。
- ^ 番鬼仔:洋人小孩子。
- ^ 蒲头:露出水面。
- ^ 浸底:在水面下。
- ^ 虾仔:广州人对婴儿或小朋友的爱称。
- ^ 瞓:(西关口音读han3)睡。
- ^ 听朝:明早。
- ^ 亚嫲:祖母。
- ^ 边:哪。
- ^ 量词,束,串。
- ^ 啖啖肉:形容果肉饱满。
- ^ 细蚊公:小孩子(戏称)。
- ^ 透火:生火。
- ^ 担凳:搬椅子。
- ^ 坐埋一齐:坐在一起。
- ^ 凼凼(tam4 tam4→2)转:团团转。
- ^ 唔:不。
- ^ 搦:nik7,拿。
- ^ 咗:了。
- ^ 佢:代词,它、他或她。
- ^ 睇:看。
- ^ 有版本作:“‘凼凼’(tam4 tam4)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亚妈叫我睇龙船;我唔睇,睇鸡仔;鸡仔大,捉去卖;卖得几多钱,卖得二百钱。”
- ^ 大头绿衣:警察(当时警服为绿色)。
- ^ BB:bi1 bi1,哨子。
- ^ 这首童谣是昔日针对沙面租界警察而唱。
- ^ 猜呈沉:玩剪刀石头布。
- ^ 古代“越”“粤”相通。
- ^ 粤语中称小河流为“涌”(粤语:cung1;普通话/国语:chōng/ㄔㄨㄥ)。注意汉字简化前“涌”、“湧”为二字。
- ^ 因第一甫古时能通往兰湖(今流花湖一带),故称“津”不称“甫”(津,渡口也)。西关有歇后语曰“第一津——冇谱(甫)。”
- ^ 十九甫有争议。广州人一般只说“西关十八甫”而非“西关十九甫”。十九甫乃一横甫,疑是后人追加之称呼。
参考资料
编辑- ^ 本土音乐唱出原味广州. 南方日报. 2011-09-07.[永久失效链接]
- ^ 广州市登记保护的文物单位名单. [2009-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8).
- ^ 广州市档案馆提供之当年广州市政府之统计数字。
- ^ 清代广州四大首富为潘(振承)、卢(观恒)、伍(秉鉴)、叶(上林)四大家族,其中又以潘氏居首。
- ^ 广东八和会馆举行建立118周年庆典活动. 佛山电台. 200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中文(中国大陆)).
- ^ 廣東“八和會館”綻新花. [2016-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中国大陆)).
- ^ 羊城晚報:荔灣擬建特色粵劇廣場 納入八和會館擴建計劃. 2004年7月16日 [2016年5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3月3日)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