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隧道
將軍澳隧道(英語:Tseung Kwan O Tunnel),簡稱將隧,是貫通香港九龍東觀塘區和新界東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的一條雙程雙線分隔雙管隧道,為香港最短的收費公用隧道。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行車隧道(政府)條例》,於1990年11月9日通車,限速每小時70公里。
Tseung Kwan O Tunnel
將軍澳隧道 | |
---|---|
![]() 將軍澳隧道九龍入口 | |
基本資料 | |
隧道總長度 | 0.9公里 |
車速限制 | 70公里每小時 |
管道數量 | 兩條管道 |
行車線數量 | 每條管道單程雙線 |
所在地區 | 九龍觀塘區及新界西貢區 |
起點 | ![]() |
終點 | ![]() |
擁有人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管理機構 | 俊和隧道管理有限公司 |
收費方式 | |
收費 | 劃一收費HK$3[1] |
收費廣場位置 | 觀塘區秀茂坪 |
歷史資料 | |
隧道動工日期 | 1987年9月 |
通車日期 | 1990年11月9日 |
興建模式 | 政府投資興建 |
地圖 | |
![]() |
隧道歷史编辑
隧道由1987年9月動工,耗資6億元、歷時3年2個月至1990年11月9日早上六時半通車,並由時任布政司霍德主持剪綵儀式[2]。隧道全長僅900米,穿越馬游塘,連接九龍東秀茂坪和新界東將軍澳,收費廣場設於秀茂坪,下層鋪設水管為觀塘及港島東一帶供水[3]。隧道通車初期因人手不足和流量不符預期,只於每日早上6:30至晚上10:30開放使用[4]。再加上收費甚高,引起將軍澳居民以至西貢區議會的不滿,一度鬧上立法局[5][6]。在政府當局引入營辦商管理後,1993年1月終擴展至全日通車。
將軍澳隧道和大老山隧道均是接連東九龍和新界東之主要幹道,在2001年將軍澳隧道平均每日行車量已達7.2萬架次,在隧道出現擠塞時,交通督導員會進行間歇封閉。2002年8月18日地鐵(今港鐵)將軍澳綫啟用後,將軍澳居民轉向使用鐵路交通前往香港島,巴士及小巴公司重組或取消部分前往市區路綫,使車輛流量大大減少,將軍澳隧道在繁忙時間的擠塞情況亦明顯紓緩,但仍有往東區海底隧道車輛的龍尾。
近況编辑
隨著將軍澳南特別是調景嶺等地的住宅樓宇相繼落成入伙,將軍澳人口不斷增加,將軍澳隧道流量亦再度上升。2012年將軍澳隧道是香港所有非過海隧道中每日平均汽車流量第二高的隧道,僅次於連接九龍和沙田的獅子山隧道。因應將軍澳是一個設有工業邨的新市鎮,區內工商業活動較頻繁,早上和晚上繁忙時間,不論出九龍或入將軍澳方向皆會擠塞。
2018年2月4日起,駕車人士可以在將軍澳隧道的人手收費亭,以八達通或本地發行的非接觸式信用卡(包括Visa payWave、感應式Mastercard及銀聯閃付[7])拍卡繳付隧道費。
年份 | 雙程合計 | 平均每日 |
---|---|---|
2019 | 34,566,573 | 94,703 |
2018 | 34,114,925 | 93,466 |
2017 | 33,858,239 | 92,762 |
2016 | 33,345,029 | 91,107 |
2015 | 32,687,103 | 89,554 |
2014 | 31,738,321 | 86,954 |
2013 | 31,095,869 | 85,194 |
2012 | 30,495,753 | 83,322 |
2011 | 29,340,412 | 80,385 |
2010 | 28,187,640 | 77,226 |
2009 | 26,440,028 | 72,438 |
2008 | 26,340,965 | 71,970 |
2007 | 26,454,165 | 72,477 |
2006 | 25,273,420 | 69,242 |
2005 | 24,734,097 | 67,765 |
2004 | 24,777,134 | 67,697 |
2003 | 23,888,690 | 65,448 |
2002 | 25,253,418 | 69,187 |
2001 | 26,352,620 | 72,199 |
2000 | 25,032,817 | 68,396 |
1999 | 23,173,791 | 63,490 |
1998 | 20,032,157 | 54,883 |
1997 | 17,200,368 | 47,124 |
1996 | 15,069,880 | 41,175 |
1995 | 13,017,818 | 35,665 |
1994 | 10,487,092 | 28,732 |
1993 | 7,304,666 | 20,013 |
1992 | 5,158,862 | 14,095 |
1991 | 3,535,363 | 9,686 |
1990 | 344,857 | 6,632 |
改善工程编辑
通車初期,將軍澳隧道公路外的迴旋處由於需要應付來自三個方向的車輛,導致形成瓶頸,為了應付交通擠塞的問題,有關方面在1990年代後期,落實了計劃良久的分層交匯處建造工程,利用行車天橋、公路和引路,把前往不同地方的車輛分開。工程在2006年竣工,增強疏導交通效果之餘,交通意外亦明顯減少。
未來發展编辑
增設巴士轉乘站编辑
將軍澳隧道以往是本港少數不設巴士轉乘站的行車隧道,因應政府推動安達臣道發展計劃和巴士轉乘計劃,在2017年初動工興建將軍澳隧道巴士轉乘站,斥資約1,300萬,在多番延誤才於2020年10月2日率先啟用東行方向轉乘站。新巴、城巴及九巴大部分路線均會停靠此站,並提供轉乘優惠。
免收隧道費编辑
歷年收費编辑
日期 | 劃一收費 | |
---|---|---|
專營巴士 | 其他車輛 | |
1990年11月9日 至 2019年2月16日 |
HK$3 | |
2019年2月17日 至 2022年中(預計) |
免費 | HK$3 |
2022年中起 (預計) |
免費 |
途經之公共交通服務编辑
交通路線列表 | ||||||||||||||||||||||||||||||||||||||||||||||||||||||||||||||||||||||||||||||||||||||||||||||||||||||||||||||
---|---|---|---|---|---|---|---|---|---|---|---|---|---|---|---|---|---|---|---|---|---|---|---|---|---|---|---|---|---|---|---|---|---|---|---|---|---|---|---|---|---|---|---|---|---|---|---|---|---|---|---|---|---|---|---|---|---|---|---|---|---|---|---|---|---|---|---|---|---|---|---|---|---|---|---|---|---|---|---|---|---|---|---|---|---|---|---|---|---|---|---|---|---|---|---|---|---|---|---|---|---|---|---|---|---|---|---|---|---|---|
九龍新界巴士
大嶼山或機場巴士 |
參考資料编辑
- ^ 專營巴士為免費
- ^ 布政司霍德乘車衝斷綵帶 將軍澳隧道昨已揭幕 今晨六時半正式通車 深夜暫不開放. 大公報. 1990-11-09.
- ^ New road tunnel set for opening.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90-09-17.
- ^ 將軍澳隧道行車少 無意延長開放時間. 華僑日報. 1991-10-31.
- ^ 將軍澳隧道通車惜收費高 為市民着想可否免費開放. 華僑日報. 1990-11-20.
- ^ 立法局會議過程正式紀錄,1992年4月8日
- ^ 拍卡過隧道!城隧月尾先行 一文睇晒各隧道實施時間表
- ^ 運輸署歷年運輸資料年報
外部連結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將軍澳隧道 |
香港7號幹線 | ||
呈祥道 – 龍翔道 – 彩虹交匯處 – 觀塘道(包括雅麗道天橋及觀塘道下通道) – 鯉魚門道 – 將軍澳道 – 將軍澳隧道 – 將軍澳隧道公路 – 環保大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