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6′32.31″N 114°10′1.94″E / 22.4423083°N 114.1672056°E / 22.4423083; 114.1672056

運頭塘(2017年)

運頭塘(英語:Wan Tau Tong)是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南部的一個地方,現在主要為住宅用地。運頭塘通常指包括有一個公共屋邨運頭塘邨,和三個居屋屋苑(逸雅苑、德雅苑、景雅苑)的範圍,就是區議會分區運頭塘區的範圍,但有時亦包括附近的的私人參建居屋富雅花園、私人住宅新達廣場大埔寶馬山悠然山莊新峰花園,以及鄰近鄉村,如泮涌、山塘、碗窰村等。

名稱來源

编辑

運頭塘的名稱總給人古怪的感覺,有傳在抗日戰爭期間日軍殺害市民後,將他們的頭一車接一車的運過來這裡棄置成亂葬崗而因而得名。不過其實早在清朝已有運頭塘的名字,在英國接收新界之前,大埔七約成立時,運頭塘村已列在名單之上。[1]英國接收新界時所登記的原居民村落亦已包括運頭塘村。而據部分老一輩大埔原居民所稱,大埔日治期間相對太平,運頭塘亦一直為耕地,並沒有曾經成為亂葬崗。當時的日軍亦無必要長途跋涉地把市民的屍體從市區運入新界。可見運頭塘的名稱由來與第二次世界大战並無關係。雖然與戰爭無關,但香港開埠初期,和合石已開闢墳場,經歷過天災,例如甲午風災,其中一些冇人認領屍會運到大埔附近安葬,運頭塘就是其中之一。

而另一個說法是的原名實為「運陶塘」,背景是村內的居民大多從事運輸工作,並負責運送陶瓷而得名。後來因為音近和居民以客家人為主問題,被誤讀作「運頭」。[2]

發展

编辑

運頭塘在1940年代初以村落和農地為主,民居大多集中在近春暉園的位置,而山塘村亦有少量寮屋。不過自從1960年代開始,受到大陸新移民來港下,寮屋數量大增。其後更有工廠和商店進駐,當中包括藥舖“保和堂”和“柱興餅舖”。到1980年代,政府為配合大埔新市鎮發展,在運頭塘建成新大埔墟火車站,而大埔墟南部的土地開始進行開發和建設工程。1981年起,山塘村一半地方被削山進行取泥。政府同時將運頭塘的魚塘,農田及接近山塘村的屋宇全部收回發展。到1982年底,政府開始在舊有山塘的採泥區興建山塘新邨。[3]

交通

编辑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運頭塘巴士總站
南運路
大埔墟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參考

编辑
  1. ^ 【地名由來】大埔「運頭塘」曾經有人喺到運頭?!. 香港經濟日報. 2020-08-09 [2023-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1). 
  2. ^ 盤點香港恐怖地名 由橫頭磡到秀茂坪 全跟日佔時期有關?. 香港01. 2022-08-11 [2023-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9). 
  3. ^ 運頭塘與運頭塘邨的歷史發展(上). T Post 大報. [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