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年表

年表

编辑
西元年 大事記
57 倭奴國王朝貢东漢光武帝漢委奴國王印。
107 倭國王升入貢後漢,獻奴隸160人。
西元年 年號 天皇 大事記
146 - 倭國大亂,女王卑彌呼立。都於邪馬台國
239 - 崇神天皇
[?-258?]
倭女王卑彌呼遣使帶方郡。魏明帝賜金印紫綬與親魏倭王的稱號。
266 - 垂仁天皇
[259?-311?]
倭女王壹與遣使朝貢西晉
312? - 景行天皇
[312?-?]
於此天皇時,倭朝廷統一大半國土。
? - 成務天皇
[?-355?]
-
356? - 仲哀天皇
[356?-362?]
-
367? - 神功皇后(神功天皇)(女))
[363?-389?]
百濟朝貢日本。
369? 出兵朝鮮南部。
392? - 應神天皇
[?-394?]
應神天皇
[390?-430?]
仁德天皇
[373?-459?]
破百濟、新羅
405? - 仁德天皇
[397?-427?]
高句麗作戰於帶方。
413 倭王贊遣使朝貢東晉
428? - 履中天皇
[428?-432?]
-
433? - 反正天皇
[433?-437?]
-
438 - 允恭天皇
[438?-454?]
倭王珍遣使朝貢東晉,封安東將軍。
443 倭王濟遣使朝貢南朝宋
454? - 安康天皇
[454?-456]
-
462 - 雄略天皇
[456-479]
倭王興襲爵。
478 倭王武遣使入南朝宋上表,封安東大將軍。
480 - 清寧天皇
[480-484]
-
484 - 飯豐靑尊(飯豐天皇)(女))
[484]
-
485 - 顯宗天皇
[485-487]
-
488 - 仁賢天皇
[488-498]
-
498 - 武烈天皇
[498-506]
-
512 -
逸年号日语逸年号
(《二中歷》所載)
繼體天皇
[507-531]
大伴金村日语大伴金村任那四縣給百濟。
522 善記元年 司馬達等到日本後,在大和國高市郡坂田原安置佛像。
527 正和二年 筑紫國造磐井叛亂(磐井之亂)。
531 - 敎到元年 安閒天皇
[531-535]
-
538 - 僧聽三年 宣化天皇
[535-539]
佛教正式傳日,百濟聖明王獻佛像經典。
552 - 貴樂元年 欽明天皇
[539-571]
百濟國聖明王遣使,贈日本國釋迦牟尼佛金銅像一尊及幡幢和經論。
553 貴樂二年 百濟貢醫易曆等博士。
562 藏和四年 新羅滅任那日本府
584 - 鏡當四年 敏達天皇
[572-585]
日本始有出家者。
587 - 勝照三年 用明天皇
[585-587]
蘇我馬子物部守屋
592 - 端政四年 崇峻天皇
[587-592]
蘇我馬子殺崇峻天皇。推古天皇即位。
593 - 端政五年 推古天皇(女)
[592-628]
聖德太子攝政。建四天王寺〈難波〉。
594 吿貴元年 頒布興榮三寶之詔。
599 吿貴六年 初次派遣使者(遣隋使)到中國留學〈隋文帝開皇十九年〉。
603 願轉三年 制定官位十二階。
604 願轉四年 日本開始採用曆法。制定《憲法十七條》。
606 光元二年 規定各寺每年四月八日〈浴佛會〉及七月十五日〈孟蘭盂會〉設齋會。
607 光元三年 小野妹子入隋朝貢。建法隆寺〈為日本流傳下來最早的木造建築〉。
第二次派遣使者到中國留學。
608 光元四年 隋使裴世清來日,派小野妹子再次入隋,留學生高向玄理等隨行。
614 定居四年 第三次派遣使者到中國留學。
622 倭京五年 聖德太子去世。
624 仁王二年 開始設立僧官制度〈分僧正、僧都及法頭三等〉。
625 仁王三年 高句麗沙門惠觀傳入三論宗
630 - 仁王八年 舒明天皇
[629-641]
第一次遣唐使,派犬上御田鍬等入唐。
645 大化元年 命長六年 皇極天皇(女)
[642-645]
中大兄皇子等滅蘇我氏,孝德天皇即位。首次定年號。遷都難波
646 大化二年 命長七年 孝德天皇
[645-654]
宣佈《革新詔》。惠觀奉高句麗王命令,在宮中講三論。
647 大化三年 常色元年 制定七色十三階冠位。
652 白雉三年 白雉元年 實施班田收授法。戶籍清查。
653 白雉四年 白雉二年 道昭入唐,留學於玄奘門下。
658 - 白雉七年 齊明天皇(女)
[655-661]
阿倍比羅夫蝦夷。智通、智達奉勅入唐,與道昭同學於玄奘門下。
道昭歸日,傳法相宗
661 - 白鳳元年 天智天皇
[661-671]
白村江之役,日軍敗於唐與新羅水軍。
663 白鳳三年 遷都至近江大津宮。
667 白鳳七年 制庚午年籍。法隆寺失火。
670 - 白鳳十年 弘文天皇
[671-672]
壬申之亂。大海人皇子擊敗大友皇子。遷都飛鳥淨御原宮
672 - 白鳳十二年 天武天皇
[673-686]
設三綱,即為僧正、僧都及律師。
674 白鳳十四年 道昭示寂。
684 朱雀元年 制八色之姓。
689 - 朱鳥四年 持統天皇(女)
[686-697]
頒《飛鳥淨御令》二十二卷。清查戶籍。
694 朱鳥九年 遷都藤原京
701 大寶元年 文武天皇
[697-707]
大寶律令》完成。
704 大寶四年 智鳳、智鸞、智雄奉敕入唐,留學於樸陽智周門下。
708 和銅元年 元明天皇(女)
[707-715]
武藏國獻銅。鑄和銅開寶銅幣。
西元年 年號 天皇 大事記
710 和銅三年 元明天皇(女)
[707-715]
遷都平城京
711 和銅四年 頒《蓄錢敘位令》,促進貨幣流通。
712 和銅五年 太安麻呂獻《古事記》。
713 和銅六年 詔令各國撰寫《風土記》。
717 養老元年 元正天皇(女)
[717-724]
玄昉入唐,留學於樸陽智周門下。
718 養老二年 藤原不比等人撰修《養老律令》。
720 養老四年 日本書紀》完成。
722 養老六年 開墾百萬町步田地。於藥師寺置僧綱,各寺比照,即為寺主、上座及都維那。
723 養老七年 施行《三世一身法》。
724 神龜元年 聖武天皇
[724-749]
建造多賀城
727 神龜四年 渤海國遣使朝貢日本 (渤海遣日使)〈之後兩百年間達34次〉。
728 神龜五年 書寫金字《金光明最勝王經》六十四部,分頒諸國,令其傳頌。
729 天平元年 長屋王之變〈皇族政治結束〉。藤原光明子為后,史稱光明皇后
734 天平六年 設寫經司,置有長官專任。
735 天平七年 玄昉歸日,攜回經論五千餘卷,藏於興福寺
736 天平八年 唐僧道璿攜《華嚴章疏》,但未弘揚,為華嚴宗初傳。
737 天平九年 天花流行,為求福國民,令各國造釋迦丈六像一尊,寫《大般若經》一部。
738 天平十年 令各國造金光明四天王護國寺〈僧寺〉及法華滅罪寺〈尼寺〉各一座。
寫《金光明最勝王經》和《法華經》各一部,分別安置。
令各國造七重塔一座,安置天皇頒佈金字《金光明最勝王經》。
740 天平十二年 藤原广嗣之亂。遷都恭仁京。新羅審祥法師講《六十華嚴》。
建國分寺。完成佛化政治的理想。
743 天平十五年 頒《墾田永世私有令》。塑造大佛於近江紫香樂宮。建東大寺
751 天平勝寶三年 孝謙天皇(女)
[749-758]
懷風藻》完成。
752 天平勝寶四年 東大寺落成開光。
753 天平勝寶五年 鑑真法師抵達日本。
754 天平勝寶六年 於東大寺建日本第一座戒壇。
757 天平寶字元年 橘奈良麻呂之變,藤原仲麻呂掌權。施行《養老律令》
764 天平寶字八年 淳仁天皇
[758-764]
惠美押勝(藤原仲麻呂)之亂。
765 天平神護元年 稱德天皇(女)
[764-770]
道鏡為太政大臣禪師,次年封法王。
768 天平神護四年 鑑真法師示寂。
770 寶龜元年 光仁天皇
[770-781]
道鏡流放至下野藥師寺。
775 寶龜六年 天長節〈天皇誕辰〉開始。
784 延曆三年 桓武天皇
[781-806]
遷都長岡京
794 延曆十三年 遷都平安京
西元年 年號 天皇 大事記
801 延曆二十年 桓武天皇
[781-806]
- 坂上田村麻呂征蝦夷,次年建膽澤城
804 延曆二十三 最澄空海隨遣唐使入唐。
805 延曆二十四年 最澄返日,開日本天台宗
806 大同元年 平城天皇
[806-809]
空海返日,開日本真言宗
810 弘仁元年 嵯峨天皇
[809-823]
藤原藥子之變。藤原冬嗣任藏人頭。
814 弘仁五年 呈《新撰姓氏錄》。
823 - 淳和天皇
[823-833]
-
842 承和九年 仁明天皇
[833-850]
承和之变。伴健岑、橘逸勢被懲。
850 - 文德天皇
[850-858]
-
858 天安二年 清和天皇
[858-876]
藤原良房攝政〈人臣攝政之始〉。
866 貞觀八年 應天門之變,伴善男流放。
880 - 陽成天皇
[876-884]
藤原基經太政大臣
884 元慶四年 光孝天皇
[884-887]
基經以天皇暴虐為由,廢陽成天皇,改立光孝天皇。
894 寬平六年 宇多天皇
[887-897]
菅原道真建議,廢遣唐使。
901 延喜元年 醍醐天皇
[897-930]
菅原道真左遷大宰權帥
902 延喜二年 頒《莊園整治令》
914 延喜十四年 三善清行上奏意見封事十二條。
927 延喜二十七年 藤原忠平等完成《延喜式》(律令施行細則)。
935 承平五年 朱雀天皇
[930-946]
平將門弒伯父平國香。承平天慶之亂開始。
939 天慶二年 平將門於關東反叛。藤原純友於西海反叛。
946 - 村上天皇
[946-967]
-
969 安和二年 冷泉天皇
[967-969]
安和之變源高明左遷大宰權帥。
976 - 圓融天皇
[969-984]
施行《延喜式》。
984 - 花山天皇
[984-986]
-
988 永延二年 一條天皇
[986-1011]
尾張國郡司及農民等控訴國司藤原無命違法。
997 長德三年 大宰府被襲。
1011 - 三條天皇
[1011-1016]
-
1017 寬仁元年 後一條天皇
[1016-1036]
藤原道長太政大臣藤原賴為任攝政。
1019 寬仁三年 刀伊〈女真族〉襲北九州 (刀伊入寇)。
1028 長元元年 平忠常於上總反叛( ~1031)。
1036 - 後朱雀天皇
[1036-1045]
-
1045 寬德二年 後冷泉天皇
[1045-1068]
禁止新設佃莊。
1051 永承六年 安倍賴時反叛(前九年之役开始)。
1053 天喜元年 建立宇治平等院鳳凰堂。
1062 康平五年 安倍宗任降,亂平。
1069 延久元年 後三條天皇
[1068-1072]
設記錄莊園券契所。
1083 永保三年 白河天皇
[1072-1086]
清原家衡反叛(后三年之役開始)。源義家任陸奧守。
1086 應德三年 堀河天皇
[1086-1107]
白河 白河上皇開創院政。
1095 嘉保二年 白河上皇設北面武士
1103 康和五年 興福寺僧入京控訴。
1107 - 鳥羽天皇
[1107-1123]
- -
1126 大治元年 崇德天皇
[1123-1141]
建平泉中尊寺
1140 保延六年 延曆寺僧燒園城寺
1142 康治元年 近衛天皇
[1141-1155]
園城寺僧燒延曆寺。
1149 久安五年 藤原忠通任太政大臣,賴長任左太臣。
1156 保元元年 後白河天皇
[1155-1158]
鳥羽 保元之亂
1159 平治元年 二條天皇
[1158-1165]
後白河 平治之亂
1167 仁安二年 六條天皇
[1165-1168]
平清盛任太政大臣〈平氏全盛期〉。
1177 治承元年 高倉天皇
[1168-1180]
鹿谷陰謀
1179 治承三年 平清盛軟禁後白河法皇。
1180 治承四年 高倉 以仁王源賴政舉兵。源義仲源賴朝同時舉兵。源平合战开始。
1183 壽永二年 安德天皇
[1182-1185]
後白河 平宗盛率領平氏一族逃往西國,源義仲入京,確立源賴朝對東國的統治權。
1184 元曆元年 源賴朝於鎌倉公文所問注所
1185 文治元年 後鳥羽天皇
[1185-1198]
壇之浦之戰,平氏滅亡。源賴朝穫得任命守護、地頭之權。
1189 文治五年 奧州藤原氏滅亡。
1191 建久二年 源賴朝改公文所為政所。
西元年 年號 天皇 將軍 執權 大事記
1192 建久三年 後鳥羽天皇
[1185-1198]
後白河 賴朝 - 源賴朝任征夷大將軍。
1199 正治元年 土御門天皇
[1198-1210]
後鳥羽 賴家 源賴朝過世。源賴家作為長子繼承。
1203 建仁三年 時政 源賴家被北條時政所殺。北條時政任執權。
1213 建保元年 順德天皇
[1210-1221]
- 義時 和田義盛之亂。
1219 承久元年 源實朝被殺,源氏斷絕。
1221 承久三年 仲恭天皇
[1221]
承久之亂,幕府勝。流放三上皇。
1222 貞應元年 後堀河天皇
[1221-1232]
- 六波羅探題
1223 貞應二年 制定新補地頭的權益。
1224 元仁元年 泰時 北條泰時任執權,設制聯署。親鸞開真言宗。
1225 嘉禄元年 設評定眾。
1226 嘉禄二年 藤原賴經任攝家將軍。
1227 安貞元年 道元返日,開曹洞宗
1232 貞永元年 四條天皇
[1232-1242]
後堀河 制定《貞永式目》〈關東御成敗式目51條〉。
1242 寬元 後嵯峨天皇
[1242-1246]
- - -
1247 寶治元年 後深草天皇
[1246-1259]
後嵯峨 時賴 三浦泰村之亂。
1249 建長元年 引付眾
1252 建長四年 宗尊親王任將軍。
1260 文應元年 龜山天皇
[1259-1274]
時宗 日蓮著《立正安國論
1268 文永五年 蒙古使節帶來國書。
1270 文永七年 幕府禁御家人領地買賣典當。
1274 文永十一年 後宇多天皇
[1274-1287]
龜山 文永之役
1275 建治元年 九州探題北條實時金澤文庫
1276 建治二年 異國警固番役
1281 弘安四年 弘安之役
1285 弘安八年 貞時 霜月騷動
1297 永仁五年 伏見天皇
[1287-1298]
發怖《德政令
1298 正安 後伏見天皇
[1298-1301]
- - -
1302 乾元元年 後二條天皇
[1301-1308]
一向宗信徒暴動。
1308 延慶 花園天皇
[1308-1318]
-
1321 元亨元年 後醍醐天皇
[1318-1339]
高時 廢除院政,後醍醐天皇親政。恢復記錄所。
1324 正中元年 正中之變
1325 正中二年
北朝天皇
派遣建長寺船。
1331 元弘元年 光嚴天皇
[1331-1333]
守時 元弘之亂。次年後醍醐天皇被流放至隱歧
1333 元弘三年 鎌倉幕府〈北條氏〉滅亡。後醍醐天皇返回京都。
西元年 年號 天皇 大事記
1334 建武元年 後醍醐天皇
[1318-1339]
建武新政。
1335 建武二年 中先代之亂足利尊氏反叛。
西元年 年號
(南/北)
南朝天皇 北朝天皇 將軍(北) 大事記
1336 延元元年/
建武三年
後醍醐天皇
[1318-1339]
光明天皇
[1336-1348]
尊氏 湊川戰役。制定《建武式目》。
後醍醐天皇遷都吉野,南北朝對立。
1338 延元三年/
歷應元年
足利尊氏任征夷大將軍
1341 興國二年/
歷應四年
後村上天皇
[1339-1368]
足利尊氏向元朝派遣天龍寺船。(前期)倭寇猖獗。
1349 正平四年/
貞和五年
崇光天皇
[1348-1351]
足利基氏任鎌倉公方。
1350 正平五年/
觀應元年
观应扰乱
1352 正平七年/
文和元年
後光嚴天皇
[1352-1371]
足利直義被毒死。實施《半濟法》。
1366 正平二十一/
貞治五年
高麗要求制止倭寇。
1378 天壽四年/
永和四年
長慶天皇
[1368-1383]
後圓融天皇
[1371-1382]
義滿 足利義滿在室町營造花之御所
1386 元中三年/
至德三年
後龜山天皇
[1383-1392]
後小松天皇
[1382-1392]
幕府定五山座位。
1389 元中六年/
康應元年
高麗進攻對馬。
1391 元中八年/
明德二年
明德之亂
1392 元中九年/
明德三年
南北朝統一〈北朝勝〉。
1393 明德四年 後小松天皇
[1382-1412]
義滿 幕府規定土倉役、酒屋役。
1394 應永元年 足利義滿任太政大臣。
1397 應永四年 足利義滿建金閣於北山。
1398 應永五年 義持 幕府規定三管、四職制。
1399 應永六年 應永之亂〈討伐大內義弘〉。
1401 應永八年 派遣第一次遣明使
1404 應永十一年 制定《永樂條約》,與明開始勘合貿易( ~1431)。
1419 應永二十六年 稱光天皇
[1412-1428]
朝鮮入侵對馬 (應永外寇)。
1428 正長元年 後花園天皇
[1428-1464]
- 京畿土民要求幕府施行德政。
1432 永享四年 義教 足利義教遣使入明建交。
1438 永享十年 永享之亂〈討伐足利持氏 ~1439〉
1441 嘉吉元年 嘉吉之亂〈足利義教被殺〉。
1443 嘉吉三年 宗貞盛(對馬)制定朝鮮貿易船額。
1448 文安五年 幕府禁止土民聚會。
1455 康正元年 義政 足利成氏占領下總古河〈創古河公方之始〉。
1459 長禄三年 足利義政派駐其弟政知到伊豆堀越〈創堀越公方之始〉。
1463 寬政四年 京都土民暴動,要求施行德政。
1467 應仁元年 後土御門天皇
[1464-1500]
應仁之亂,東西兩軍戰於京都。
1477 文明九年 義尚 應仁之亂平定,京都化為廢墟。
1483 文明十五年 足利義政建銀閣於東山。
1485 文明十七年 山城国一揆(-1493)。
1488 長享二年 加賀的一向一揆,控制加賀國內(1488-1580)。
1489 長享三年 銀閣落成。
1491 延德三年 義植 北條早雲滅伊豆的堀越公方。
1497 明應六年 本願寺蓮如於大阪石山建本願寺
1501 文龜元年 後柏原天皇
[1500-1526]
朝廷向幕府要求即位費用,無回應。
1510 永正七年 三浦之亂
1511 永正八年 山城土民暴動,要求施行德政。
1521 大永元年 義晴 後柏原天皇始得即位。
1523 大永三年 寧波之亂細川氏大內氏之爭〉。
1526 大永六年 駿河今川氏制定《家法三十三條》。
1532 天文元年 後奈良天皇
[1526-1557]
畿內各地一向一揆。山城法華一揆。
1536 天文五年 天文法華之亂
1543 天文十二年 葡萄牙人飄流到種子島,傳火槍 (鉄砲伝来)。
1547 天文十六年 武田晴信制定《玄家法》。
1549 天文十八年 沙勿略鹿兒島,傳授天主教
1551 天文二十年 義輝 大內氏滅亡。勘合貿易停止。
1555 弘治元年 川中島之戰〈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作戰〉。
1560 永祿三年 正親町天皇
[1557-1586]
桶狹間之役織田信長討伐今川義元〉。
1568 永祿十一年 義榮 足利義昭詔織田信長入京。
1569 永祿十二年 義昭 織田信長征服
1570 元龜元年 - 姉川之戰〈織田信長破淺井、朝倉兩氏〉。
1571 元龜二年 織田信長燒比叡山
1573 天正元年 織田信長追擊足利義昭,室町幕府滅亡。
1575 天正三年 長篠之戰〈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武田勝賴〉。
西元年 年號 天皇 大事記
1576 天正四年 正親町天皇
[1557-1586]
織田信長討伐大阪本願寺。築安土城
1581 天正九年 織田信長殺高野山僧千餘人。
1582 天正十年 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殺織田信長〉。
山崎之戰羽柴秀吉討伐明智光秀〉。太閤檢地( ~1598)。
1583 天正十一年 賤岳之戰〈破柴田勝家〉。築大阪城
1584 天正十二年 小牧·長久手之戰。西班牙船來到平戶。
1585 天正十三年 羽柴秀吉平定四國,任關白。設五奉行
1586 天正十四年 後陽成天皇
[1586-1611]
羽柴秀吉任太政大臣,賜姓豐臣。
1587 天正十五年 豐臣秀吉平定九州。驅逐天主教傳教士。
1588 天正十六年 實施刀狩。取締海盜 (海賊停止令)。鑄造天正大判
1590 天正十八年 小田原之戰〈豐臣秀吉討伐北條氏〉。
1592 文祿元年 文祿之役。派遣朱印船
1594 文祿三年 實施檢地,次年完成。
1596 慶長元年 聖·菲力號事件
1597 慶長二年 慶長之役
1598 慶長三年 豐臣秀吉過世。豐臣秀賴嗣位,淀殿五大老攝政。德川家康召回征韓軍隊。
1600 慶長五年 關原之戰。荷蘭船尼弗得號飄流至豐後,威廉·亞當斯來日。
西元年 年號 天皇 將軍 大事記
1603 慶長八年 後陽成天皇
[1586-1611]
家康 德川家康任征夷大將軍〈江戶幕府確立〉。
1604 慶長九年 實行絲割符制
1606 慶長十年 江戶城建成。
1607 慶長十二年 秀忠 富士川水道開通。朝鮮遣使來日 (朝鮮通信使)。
1609 慶長十四年 島津氏琉球。與荷蘭開始貿易。與朝鮮訂立《己酉條約》。
1610 慶長十五年 田中勝介交涉與新西班牙(墨西哥)通商事宜。頒《武家制令三條》。
1612 慶長十七年 後水尾天皇
[1611-1629]
嚴禁耶穌教。
1613 慶長十八年 英商於平戶開設商館。遣歐使節〈支倉常長等赴歐〉。
發佈《禁教令》。
1614 慶長十九年 大坂冬之陣
1615 元和元年 大坂夏之陣,豐臣氏滅亡。
制定《元和一國一城令》、《武家諸法度》及《禁中關公家諸法度》。
1616 元和二年 限定平戶、長崎為歐洲船隻停泊港。德川家康去世。
1617 元和三年 狩野探幽入仕幕府。
1618 元和四年 開放平戶、長崎為英國通商港。
1619 元和五年 處刑耶穌教徒60餘人。
1624 寬永元年 家光 禁止西班牙船隻來日。
1626 寬永三年 禁人身買賣。
1628 寬永五年 處死長崎天主教徒。
1629 寬永六年 紫衣事件。修改《武家諸法度》。
1630 寬永七年 明正天皇(女)
[1629-1643]
林道春於忍岡建學寮。
1633 寬永十年 禁止奉書船以外的船隻出航國外〈第一次鎖國令〉。
1635 寬永十二年 確立參勤交代制。修改《武家諸法度》。設老中若年寄及寺社奉行。
1636 寬永十三年 禁止出國航行,禁止海外日本人歸國〈第三次鎖國令〉。
1637 寬永十四年 島原之亂〈天主教徒暴動〉。
1638 寬永十五年 島原之亂平定。實行《寺保制度》。設大老職。
1639 寬永十六年 禁止葡萄牙人來日〈第五次鎖國令〉,鎖國完成。
1641 寬永十八年 將平戶荷蘭商館遷往長崎出島
1643 寬永二十年 後光明天皇
[1643-1654]
禁止《田地永久買賣令》(~1872)。
1644 正保元年 「荷蘭風說書」開始(~1858)。
1649 慶安二年 慶安《御觸書》。
1651 慶安四年 家綱 慶安之變(由井正雪之亂)。放鬆對臨終養子的禁令。
1652 承應元年 後西天皇
[1654-1663]
禁止歌舞伎
1654 承應三年 鏡元抵達日本,開黃檗宗
1657 明曆三年 江戶大火。編撰《大日本史》。
1658 萬治元年 大村純長處死耶穌教徒603人。
1662 寬文二年 定老中若年寄的管轄範圍。
1663 寬文三年 靈元天皇
[1663-1687]
重申《武家諸法度》。禁公武通婚。禁耶穌教。禁止殉死。
1665 寬文五年 廢除大名的人質。定諸宗寺院、諸社法。
1666 寬文六年 流放山鹿素行至赤穗。
1670 寬文十年 末次平藏獻荷蘭式船隻。
1671 寬文十一年 河村瑞賢開闢東環行航線。
1673 延寶元年 發佈《分地限制令》。
1674 延寶二年 狩野探幽去世。
1675 延寶三年 伊奈忠義探險小笠原島。
1680 延寶八年 起用柳澤保明
1681 天和元年 大老酒井忠清請辭。
1684 貞享元年 大老堀田正睦被殺。
1685 貞享二年 綱吉 發佈《生類憐憫令》(1685~1709)。限制貿易進口類。
1688 元祿元年 東山天皇
[1687-1709]
在長崎建造唐人屋敷
1690 元祿三年 德國人恩格尔贝特·肯普弗來到長崎。湯島聖堂落成。
1692 元祿五年 禁建寺院。
1693 元祿七年 井原西鶴去世。
1694 元祿七年 松尾芭蕉去世。江戶成立十組問屋〈1813年穫批准〉。
大阪成立二十四組問屋〈1784年穫批准〉。
1695 元祿八年 改鑄金銀幣。獎勵諸國開採礦山。
1698 元祿十一年 柳澤吉保為老中首席。
1700 元祿十三年 德川光圀去世。
1701 元祿十四年 契沖示寂。
1702 元祿十五年 赤穗浪士討伐吉良義央大石良雄為主君報仇 (元祿赤穗事件)。
1709 寶永六年 中御門天皇
[1709-1735]
家宣 德川家宣起用新井白石〈正德之治~1715〉。
廢除《憐憫生類令》。
1710 寶永七年 創立閑院宮家。
1711 正德元年 簡化朝鮮使節的待遇。
1713 正德三年 發佈《奢侈禁令》。
1715 正德五年 家繼 長崎貿易限制令。
1716 享保元年 吉宗 德川吉宗上任將軍〈享保改革〉。
1717 享保二年 准許輸入宗教以外的漢譯西文書。
1718 享保三年 整頓江戶消防制度。
1720 享保五年 准許庶民旁聽昌平校授課。
1721 享保六年 人口普查。於評定所設投訴箱。
1722 享保七年 制定《上米制》。
1723 享保八年 制定《官職補貼制》。
1724 享保九年 發佈《儉約令》。
1725 享保十年 新井白石過世。
1728 享保十三年 荻生徂徠過世。
1732 享保十七年 享保大饑荒〈關西以西蟲害〉。
1733 享保十八年 米價暴漲,江戶發生暴動。
1739 元文四年 櫻町天皇
[1735-1747]
但馬生野發生農民暴動。
1742 寬保二年 編修《公事方御定書》。
1753 寶曆二年 桃園天皇
[1747-1762]
家重 安藤昌益著《自然真營道》。
1754 寶曆三年 山脇東洋等在京都解剖屍體。
1758 寶曆八年 寶曆事件
1767 明和四年 後櫻町天皇(女)
[1762-1770]
家治 田沼意次成為親信。明和事件。
1769 明和六年 下令取締農民黨。
1770 明和七年 後桃園天皇
[1770-1779]
大旱。
1771 明和八年 杉田玄白前田良澤等觀察解剖。
1772 安永元年 田沼意次任老中一職。江戶大火。
1774 安永三年 杉田玄白等著《解體新書》。
1775 安永四年 長久保赤水繪製《日本輿地路程全圖》。
1782 天明二年 光格天皇
[1779-1817]
天明大饑荒
1783 天明三年 發佈《百姓暴動取締令》。
1784 天明四年 田沼意知被殺。
1786 天明六年 田沼意次被免職。
1787 天明七年 家齊 天明搗毀暴動。松平定信任老中一職〈寬政改革~1793〉。
1789 寬政元年 發佈《棄捐令》。
1790 寬政二年 設立勞動收容所。禁異學。
1792 寬政四年 監禁林子平〈因刊行《海國兵談》〉。俄國使節拉克斯曼抵達根室
1793 寬政五年 松平定信辭去老中一職。
1798 寬政十年 近籐重藏等到蝦夷探險。本居宜長完成《古事記傳》。
1799 寬政十一年 幕府開始經營蝦夷〈今北海道〉。
1800 寬政十二年 伊能忠敬測量蝦夷地區。
1804 文化元年 俄國使節列札諾夫抵達長崎。
1805 文化二年 喜多川歌磨過世。
1808 文化五年 間林宮藏等到樺太探險。菲頓號事件
1811 文化八年 戈洛寧事件(~1813)。設立番書和解御用局。
1815 文化十二年 仁孝天皇
[1817-1846]
衫田玄白著《蘭學事始》。
1821 文政四年 伊能忠敬繪製《大日本沿海實測圖》。
1825 文政八年 發佈《驅逐異國船隻令》。
1823 文政六年 西博爾德辦醫學校。
1828 文政十一年 西博爾德事件
1833 天保四年 天保大饑荒
1837 天保八年 家慶 大鹽平八郎之亂。德川家齊任大御所。炮擊摩禮遜號。
1839 天保十年 蠻社之獄
1841 天保十二年 天保改革(~1843)。《解散行會令》。
1842 天保十三年 《天保薪水令》。
1843 天保十四年 《返鄉法》。水野忠邦下台。
1844 弘化元年 荷蘭國王建議日本開港。
1846 弘化三年 孝明天皇
[1846-1866]
美國畢德爾抵達浦賀,要求通商。
1849 嘉永二年 令諸藩加強海防。
1850 嘉永三年 佐賀藩建造反設爐。佐藤信淵過世。禁擅譯荷蘭書。
1853 嘉永六年 培里抵達浦賀 (黑船來航)。普提雅廷抵達長崎。
1854 安政元年 家定 神奈川條約〈日美親善條約〉。日英俄親善條約。
1855 安政二年 幕府直轄蝦夷〈今北海道〉。安政江戶地震
藤田東湖過世。日法友好條約。
1856 安政三年 改洋學所為蕃書調所。哈利斯到下田任總領事。
1857 安政四年 簽定《下田條約》。
1858 安政五年 家茂 井伊直弼任大老一職。
簽定《日美友好通商條約》。
簽定《日荷、日俄、日英條約》。
簽定《日法條約》 (合稱安政五國條約)。
1859 安政六年 安政大獄
1860 萬延元年 新見正興咸臨丸等赴美交換條約批准書。
櫻田門外之變井伊直弼被刺殺〉。五品江戶回送令。
1861 文久元年 准許庶民建造大船及購買外國船。
1862 文久二年 坂下門外之變伊藤信正被殺傷〉。
和宮親子內親王下嫁德川家茂〈公武合體〉。
生麥事件。德川慶喜改革幕政。
1863 文久三年 下關事件薩英戰爭八月十八日政变天誅組之變。
1864 元治元年 天狗黨之亂池田屋事件禁門之變。四國鑑隊砲擊下關 (下關戰爭)。
第一次征討長州高衫晉作舉兵。長州藩向幕府謝罪。
1865 慶應元年 長州藩再抗幕府。第二次長州征討
英美荷法四國公使要求勅許條約。
1866 慶應二年 福澤諭吉創立慶應義塾薩長同盟成立。
簽定《改稅約書》。德川家茂過世。第二次征討長州中止。
1867 慶應三年 明治天皇
[1867-1912]
慶喜 批准兵庫開港。大政奉還坂本龍馬被暗殺。《王政復古大號令》。
廢關白、將軍,設總理。
西元年 年號 天皇 太政
大臣
總理 大事記
1868 明治元年 明治天皇
[1867-1912]
- - 戊辰戰爭開始。《五條御誓文》。五榜揭示。
《政體書》。《一世一元制》。改江戶為東京。
會津藩降,東北平定。天皇行幸東京。
1869 明治二年 榎本武揚等降,維新戰爭結束。遷都東京版籍奉還,設知藩事。
官制改革〈設二官六省〉。戊辰戰爭結束。設置開拓使。
設大學。東京、橫濱間電線開通。
1870 明治三年 三條 設集議院。發布《征兵規則》。發布《新律綱領》。
橫濱《每日新聞》創刊。
1871 明治四年 《郵政制度》。組織御親兵。《新貨幣條令》,決定金本位制。
廢藩設縣。修定《太政官制》。《日清友好條約》。
廢除穢多、非人之稱。派遣岩倉具視等赴歐美。
1872 明治五年 解除《禁止田地永久買賣令》。設陸海軍二省。公佈學制。
東京、橫濱間火車開通。決定使用太陽曆。
《國立銀行條例》。征兵告諭。
1873 明治六年 《征兵令》。《地租改革條例》。征韓失敗。
內務省。批准奉還家錄。
1874 明治七年 設民選議院建立書。佐賀之亂征台之役
創建立志社。設屯田兵。
1875 明治八年 板垣退助創建愛國社。廢左、右兩院,設元老院大審院
建立立憲政體。《樺太千島交換條約》,與俄國交換庫頁、千島。
《誹謗律》。《新聞條例》。江華島事件
1876 明治九年 江華條約》。元老院起草《憲法》。設地方裁判所。《廢刀令》。
授金祿公債證書。占領小笠原。
神風連之亂秋月之亂萩之亂〈士族反亂〉。農民一揆〈三重縣〉。
1877 明治十年 西南戰爭〈二月〉。佐野常民創建博愛社木戶孝允過世。
西鄉隆盛自殺,西南戰爭結束〈九月〉。
1878 明治十一年 板垣退助重組愛國社。大久保利通被暗殺。
《府縣會規則》。設參謀本部
1879 明治十二年 東京學士會院〈現日本學士院〉。廢除琉球藩、設沖繩縣
廢《學制》,制定《教育令》。
1880 明治十三年 訂定《集會條例》。請願開設國會。公佈《出集工廠概則》。
制定《刑法》、《治罪法》。大日本國會期成會有志公會成立。
1881 明治十四年 北海道開拓使出售官產事件。明治十四年政變
開設國會敕諭。自由黨成立。實施松方財政。
1882 明治十五年 軍人敕諭。伊藤博文等赴歐考察憲法。公布《日本銀行條令》。
立憲改進黨立憲帝政黨成立。壬午事變
日本銀行開業。制定《戒嚴令》。福島事件
1883 明治十六年 高田事件。修正《新聞條例》。發行官報。岩倉具視過世。
伊藤博文返日。大阪紡織會投產。立憲政黨解散。修正《徵兵令》。
1884 明治十七年 修正《地租令》。制定《華族令》。
群馬事件秩父事件。自由黨解散。
1885 明治十八年 - 伊藤 岩崎彌太郎過世。天津條約
制定《普通治罪法》、《陸海軍治罪法》。設立日本郵船會社
大阪事件坪內逍遙著《小說神髓》。
制定內閣制度〈廢太政,設宮中顧問、內大臣〉。
1886 明治十九年 制定各省官制。公布《帝國大學令》。
第一次修約會議。加入紅十字條約。
1887 明治二十年 《所得稅法》。發起大團結運動。三大事件建議書。《保安條例》。
1888 明治二十一年 黑田 公佈《市制》、《町村制》。設樞密院。設東京天文台
1889 明治二十二年 頒佈《憲法》、《皇室典範》、《議院法》。政府表明超然主義。
《民法典》論爭。大隈遇難。東海道本線開通。
1890 明治二十三年 山縣 公佈《府縣制》、《郡制》。第一次眾議院議員選舉。
立憲自由黨成立。頒佈《教育敕語》。
召開第一次國議會。第一次危機。東京、橫濱間電話開通。
1891 明治二十四年 松方 立憲自由黨改稱自由黨大津事件足尾礦毒事件
1892 明治二十五年 伊藤 品川彌二郎西鄉從道等組成國民協會。對第二次總選干涉。
大井憲太郎等組成東洋自由黨
1893 明治二十六年 文學界》創刊。
1894 明治二十七年 簽定《日英通商航海條約》。甲午戰爭(~1895)。
黃海海戰。攻占旅順
1895 明治二十八年 李鴻章赴日和談。簽定《馬關條約》。三國干涉還遼出兵台灣
1896 明治二十九年 松方 日本銀行在倫敦設代理店。進步黨成立。松隈內閣組成。
1897 明治三十年 八幡製鐵所。實施金本位制。工會期成同盟會成立。
1898 明治三十一年 大隈 自由黨、進步黨合為憲政黨。廢除《保安條約》。隈板內閣成立。
社會主義研究會成立。憲政黨分裂,內閣瓦解。
1899 明治三十二年 山縣 修改《文官任用令》。修改條約生效,收回法權。
頒佈《私立學校法》。
1900 明治三十三年 公布《治安警察法》。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
北清事變立憲政友會成立。資本主義危機。
1901 明治三十四年 伊藤 福澤諭吉過世。八幡製鐵所投產。
社會民主黨成立。簽定《辛丑和約》。
1902 明治三十五年 第一次日英同盟。決定每十年施行國勢調查。
1903 明治三十六年 訂定小學國訂教科書。海軍擴張案通過。
平民社創建。日俄第一次交涉。
1904 明治三十七年 日俄戰爭( ~1905)。第一次日韓協約。大阪商船會社創立。
1905 明治三十八年 日本海海戰。第二次日英同盟。簽定《普茲茅斯條約》。
日比谷縱火事件。第二次日韓協約〈日韓保護條約〉。
1906 明治三十九年 西園寺 日本社會黨成立。設韓國總督府
頒布《鐵路國有法》。設立南滿鐵路會社。設關東都督府
豐田式織機株式會社成立。
1907 明治四十年 平民新聞》創刊。禁止社會黨結社。《華族令》。
帝國國防方針決議。第三次日韓條約。日俄協約。
1908 明治四十一年 日美紳士協約〈移民協定〉。紅旗事件
1909 明治四十二年 頒佈《新聞法》。《延吉協約》。
三井合民會社成立。伊藤博文被暗殺。
1910 明治四十三年 憲政本黨解散,立憲國民黨組成。修正《地租條例》。
大逆事件併吞韓國〈設置朝鮮總督府〉。
1911 明治四十四年 頒布《工廠法》。片山潛等組社會黨
第二次修改條約〈收回關稅自主權〉。
1912 明治四十五
大正元年
大正天皇
[1912-1926]
西園寺 明治天皇過世。創立友愛會。第一次護憲運動。
西元年 年號 天皇 總理 大事記
1913 大正二年 大正天皇
[1912-1926]
獲得蒙滿五路鋪設權。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組成立憲同志會
1914 大正三年 大隈 西門子事件。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日軍登陸山東半島
1915 大正四年 對華二十一條要求
1916 大正五年 大隈首相被狙擊。日俄簽定新條約。組成憲政會
1917 大正六年 寺內 禁止黃金出口。《石井‧藍辛協定》。
西原借款開始( ~1918)。發表《八‧八艦隊案》。
1918 大正七年 《中日軍事協定》。1918年米骚动出兵西伯利亞
組成政黨內閣。德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1919 大正八年 三一事件。《凡爾賽條約》。西伯利亞撤兵。日本勞動黨成立。
1920 大正九年 尼港事件。戰後經濟危機。通過《八‧八艦隊案》。
社會主義同盟成立。第一次國勢調查。
1921 大正十年 友愛會改稱日本勞動同盟。參加華盛頓會議
諦結《四國條約》。廢除英日同盟。
1922 大正十一年 高橋
加藤
簽定《九國條約》、《海軍裁軍條約》。
創立全國水平社日本農民組合結成。日本共產黨成立。
中日簽定《山東歸還條約》。
1923 大正十二年 山本 文藝春秋》創刊。廢除《石井‧藍辛協定》。
整肅日本共產黨。關東大地震虎門事件
1924 大正十三年 清浦 第二次護憲運動。政友會分裂,組成政友本黨。實施公尺制。
1925 大正十四年 加藤 日蘇基本條約》。《治安維持法》。
普通選舉法》。設立地震研究所。農民勞動黨成立。

昭和時代(戰前)

编辑

昭和時代(戰後)

编辑

平成時代

编辑

令和時代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 依田熹家,日本通史(初版一刷)。台北市:揚智文化,1995年4月。
  • 林明德,日本史(初版)。台北市:三民書局,民75年10月。
  • 石田一良,日本文化(初版)。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9年2月。
  • 周佳榮,近代日本文化與思想,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2月香港初版,1994年6月台灣初版一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