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原名三国志传、三国志演义
作者罗贯中
类型长篇章回小说
歷史演义小說
成书年代初(约14世纪)

三国志演义》,又名《三国志传》,当代通称《三国演义》,简称《三国》,是罗贯中创作的三国题材历史演义小说,与《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四大名著[1][2]

190年,汉朝权臣董卓与地方大员之间爆发大规模内战。经过数十年混战后,全国形成了曹魏蜀汉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魏先灭蜀,晋又篡魏、灭吴,天下于280年为晋朝所统一。史家将这近百年的历史称为“汉末三国”或“三国”。[3]这一时期的历史、人物记载于《三国志》等史书中。中国民间也广泛流传着三国主题的故事。、元时期兴起的戏曲曲艺从民间三国故事中取材,出现了《三国志平话》等话本小说和一批三国主题杂剧。在史书和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罗贯中融入个人的思想观念,发挥艺术创造力,写成了长篇章回历史小说《三国志演义》,以刘备集团的兴衰为主线,用史家口吻讲述从黄巾之乱到三分归晋的历史。[1][2]

小说出版后深受读者欢迎,争相传抄、刊刻。现存明清刻本超过100种,可以分为“志传”和“演义”两个系统,前者更接近原作的本来面貌。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加工、点评的版本刊行,风靡图书市场,成为《三国志演义》事实上的定本、通行本。早期版本分若干卷、240段,每段前标目;今通行本不分卷,分120回,回目为对偶的上下句,各回以“且听下回分解”结尾,以“且说”上回情节开头。[4][1][2]

《三国》写了超过1200个人物,塑造了智慧竭诚的诸葛亮、勇武忠义的关羽、亦奸亦雄的曹操等一大批形象鲜明的角色。叙事谋篇极有章法,逻辑缜密,脉络分明。作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国》也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引发了历史演义小说写作的热潮,而始终未被超越。《三国》的影响力遍及全球,在日本朝鲜半岛等地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华人世界。《三国》的魅力跨越时间,直到今天仍是众多电影、电视剧、电子游戏的取材来源,在成书六百多年后仍有成千上万的读者将其作为文学作品、智囊宝典乃至生活的百科全书在阅读。[1][2][5][6]

小说开篇,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中结拜为义兄弟

书名 编辑

 
明刻本多题“三国志传”或“三国志演义”,不题“三国演义”

小说原作题名不详。明代诸刻本的书名不一,除“古本”“校正”“新刻”“大字”“全像”等名目外,基本书名大多分两类:一类题作“三国志传”或“三国志史传”,另一类题作“三国志演义”或“三国志通俗演义”。还有一些刊本混称“三国志传演义”或“演义三国志传”等,或干脆简称“三国志”。清朝毛评本流行以后,书名普遍定为“三国志演义”。与此同时,明清笔记中亦出现“三国演义”之说。当今中文世界广泛采用“三国演义”作为正式书名,学术界仍常见“三国志演义”的说法。[7][8]

成书 编辑

作者与年代 编辑

明代著述和刻本多记录《三国志演义》的编著者是罗本,字贯中,东原(今山东东平)人。他可能还参与了《水浒传》的编著,但不清楚具体承担了哪方面工作,与施耐庵是何关系、如何分工。章回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傳》也署名罗贯中,但学者多认为这些不是他的作品,係后人伪托。[9][8]

賈仲名录鬼簿续编》中记载了一位名叫罗贯中的戏曲家,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大约生于元代中期1320年前后,今存有其创作的历史题材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这位罗贯中与《三国志演义》的作者是否是同一人,如果是的话其籍贯是东原还是太原,这些问题都尚无定论。[8][10][11]

《三国志演义》的成书年代同样颇有争议,元代中后期、元末、明初、明中叶四种说法并存。因无定论,通常称其成书于“元末明初”。[10]

取材与创作 编辑

 
元刻本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

三国故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晋王隐《蜀记》记载诸葛亮大开城门智退司马懿隋炀帝曾和群臣观看三国题材的傀儡戏唐朝寺院中流传“死諸葛怖生仲達”的俗贤故事;晚唐李商隐诗句记录当时儿童对三国人物张飞邓艾的形象十分熟悉。、元时期,讲史艺术勃兴,从三国故事中大量取材。北宋瓦舍中出现了专说三国的讲史家,并表现出崇尚刘备集团、贬抑曹操集团的倾向性。元时期出现了三国主题的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两书内容几乎一致,前半部分主要描述张飞之勇,后半部分主要描述诸葛亮之智,虽然较为粗疏,但已集民间三国故事之大成,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叙事框架。与讲史一同兴起的戏曲也好演三国题材,已知宋元戏文、金院本、元及元明之际杂剧中有三国戏七十多种,多演蜀汉人物的英雄故事,如关汉卿《关大王单刀会》、郑光祖《虎牢关三战吕布》等。元杂剧多由才人执笔,完善情节,顺畅文字,使三国民间故事向文人创作转化。[12][13][14][15]

中国的史传文学也有着深厚的传统。汉末三国的历史主要见载于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范晔后汉书》,司马光资治通鉴》,朱熹赵师渊资治通鉴纲目》等史籍。[16]

《三国志演义》受到民间文学和史传文学两方面的影响。在民间文学方面,继承了拥刘贬曹倾向,一批虚构人物、故事,《平话》的全书整体框架,戏曲较为精巧的情节设计。在史传文学方面,史料来源多倚仗《三国志》及注,整体框架和分回立目的编纂方式则借鉴《资治通鉴纲目》。两者之中,民间文学的材料多大幅度加工,用作故事情节的关键部分;史传文学的材料一般较少修改,作为故事的背景、结果或连缀部分。小说又对民间文学中的时间、地理、人名错误加以订正,对不合日常的传奇情节加以修改,以塑造历史真实感。在如此吸纳民间文学和史传文学的基础上,罗贯中再融入个人的思想观念,发挥艺术创造力,写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17][14][16][5]:217,219,236[1][2][18]

版本 编辑

《三国志演义》现存明清刻本超过100种,文字、情节有不少出入,传承关系复杂。原作最初以抄本形式流传,至明中叶分化为两个平行的系统:演义系统,为官方刻印(官本)或江南书坊刻印(江南本),面向士大夫阶层,书名多作“三国志演义”;志传系统,为福建建阳书坊刻印(闽本),面向小市民阶层,书名多作“三国志传”,其中许多都增入了虚构人物关索的故事。现存最古老的版本是明嘉靖元年(1522年)序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元年本”或“嘉靖壬午本”),属演义系统;第二古老的是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序刻本《通俗演义三国志史传》(“叶逢春本”),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绘像本,属志传系统。大多数学者认为,志传系统的祖本比演义系统的祖本更接近原作的本来面貌。[4][19][20][21][18]

原作/现存版本共同祖本
演义系统

嘉靖元年本

周曰校本李卓吾本毛本

志传系统
叶逢春本⇨花关索系统

余象斗本、志传评林本杨闽斋本

简本系统/关索系统

朱鼎臣本、黄正甫本等

  词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志演义》通行本第一回

万历二十年(1592年)双峰堂《批评三国志传》(“余象斗本”)刊行,开《三国志演义》点评本之先河。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在“李卓吾评本”(叶昼伪托,属演义系统)的基础上,打磨文字,修订情节,整理回目,删削论赞,增易诗文,并详加点评。“毛评本”大幅提高了小说的艺术水平,强化了“尊刘贬曹”的倾向,刊行后风靡图书市场,成为《三国志演义》事实上的定本。当今大众最常接触的通行版本仍是去掉毛氏点评、保留毛氏改动的“毛改本”。小说为人熟知的开头——杨慎《临江仙》词及“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即为毛本所添加。[22][21][23][8][24]

1990年代,沈伯俊针对书中不影响情节发展、艺术性、思想性的人名、地名、职官名等错误,加以校正、整理,根据不同底本推出多个校理本,统称为“沈本”,是当代新版本中较为重要的一种。[25][26][27]

情节 编辑

全书大纲 编辑

董卓进京,天下陷入大乱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东汉末年,宦官十常侍掌权,朝政昏乱,黃巾之亂爆发。卖鞋小贩刘备因征兵而与逃犯关羽、屠户张飞结识,在桃园中结拜为兄弟,随后率乡勇讨伐黄巾立功。但因十常侍非亲不用,刘备只获县尉职位。张飞怒打前来索贿的督邮,刘备挂印而去。

外戚何进与十常侍的斗争以两败俱亡告终,朝廷大权落入何进生前密诏入的西凉刺史董卓之手。董卓用赤兔马收买武力高强的吕布叛杀并州刺史丁原,而后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骁骑校尉曹操行刺董卓失败,逃回老家,发檄文号召天下讨董。十八路诸侯响应,以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刘备等也跟随北平太守公孙瓒参与其中。华雄镇守汜水关,连斩盟军武将,却被关羽一合斩杀,但袁绍竟因刘备官职低微而不予赏赐。刘、关、张在虎牢关合力击退呂布。董卓见势不妙,挟持献帝迁都长安。盟军除曹操外都不愿追击,各自班师,相互争夺地盘。长沙太守孙坚在洛阳发现传国玉玺并私藏,为此遭荆州刺史刘表讨伐,交战中身亡。袁绍与公孙瓒在河北相争,刘、关、张在支援公孙瓒时与勇将赵云结识。在长安,司徒王允利用养女貂蝉布下连环计,诱使吕布杀死董卓。董卓旧部李傕郭汜本欲逃回西凉,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下回师长安,打败吕布、杀死王允,又击败出兵勤王的西凉太守马腾和并州刺史韩遂

群雄逐鹿,曹操统一北方

青州黄巾又起,曹操受朝廷之命讨伐,获得大量降兵和人口,实力大增。又因父亲遭徐州刺史陶谦手下劫杀,出兵攻徐州。刘备向公孙瓒借兵,赴徐州相救。吕布突然袭击曹操后方,曹操只得回师。陶谦临终前将徐州让于刘备,吕布被曹操击败后也来投奔。李傕、郭汜自相残杀,曹操乘机迎献帝至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用谋士荀彧计策,挑拨刘备和吕布,吕布趁刘备受命征讨南阳太守袁术时偷占徐州,反客为主。孙坚之子孙策以玉玺做抵押向袁术借兵,在结拜兄弟周瑜辅佐下横扫江东。袁术得到玉玺后图谋称帝,先攻刘备,吕布以辕门射戟的方式助刘备化解危机。但因张飞与吕布旧怨,刘备只得放弃地盘,转投曹操。曹操攻打宛城张绣本已投降,后因婶婶被曹操占有而怒设伏兵,曹操惊险逃跑中失去了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袁术称帝,被曹、吕、刘、孙联军击败。曹操征讨吕布,将其擒获后于白门楼处死。

刘备随曹操回许昌后,被献帝认作皇叔,又与董承、马腾等在衣带诏上签名,承诺共诛曹操。曹操邀刘备煮酒论英雄,认为天下只有刘备配与自己并列。刘备十分不安,以讨伐袁术为借口逃离许昌,击溃袁术后占据徐州不回。衣带诏事发,曹操东征刘备,刘备投奔袁绍,关羽则有条件地暂时投降由曹操掌控的汉室朝廷。在斩杀袁绍大将颜良文醜后,关羽离开曹营独行千里寻访兄长,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兄弟在古城相会。收纳赵云后,刘备一方前往汝南驻扎。

孙策谋划偷袭许昌,却遭道士于吉以法术害死,临终前将江东托付给弟弟孙权。无后顾之忧的曹操与击败公孙瓒后统一河北的袁绍在官渡对峙。袁绍虽然势力更强,但刚愎自用,手下纷纷投奔曹操。曹军在乌巢烧掉袁军粮草,又在仓亭大捷,取得对袁绍的决定性胜利。曹操又攻汝南,迫使刘备逃往荆州投奔刘表,再攻袁绍及其死后内讧的诸子,平定乌桓辽东后基本统一了中原。

孙刘联盟,拒曹操于赤壁

刘备被刘表安置在新野,因酒后豪言而遭忌惮。刘表妻舅蔡瑁欲除掉刘备,刘备发觉后从酒席上遁走,纵马飞越檀溪逃过一劫,随后偶遇隐士水镜先生,水镜告诉刘备,得到伏龙、凤雏之一即可安天下。刘备在谋士徐庶辅佐下打败曹兵,但徐庶很快因母亲被抓而不得已改投曹营,离开前告诉刘备伏龙就是隐居在南阳卧龙岗的诸葛亮。刘备三次诚心拜访,终于得见。诸葛亮在隆中茅庐中分析天下局势,为刘备定下未来战略,并同意出山。刘表临终前令长子刘琦继位、刘备辅佐,蔡夫人和蔡瑁却改立幼子刘琮。曹操率兵南下,刘琮不战而降。在诸葛亮辅佐下,刘备在博望坡、新野先后打败曹军,但因实力悬殊,只能携百姓一路奔逃。赵云血战长坂坡,张飞大喝当阳桥,保住刘备幼子阿斗,掩护刘备撤退至江夏。

曹操大军继续南下,犹豫是战是降的孙权派谋士鲁肃去江夏打探刘备虚实。诸葛亮随鲁肃赴江东,先舌战倾向于投降的众文官,再智激孙权。在周瑜、鲁肃与众武将的意见下,孙权决议联刘抗曹。曹军初战不利,依赖蔡瑁等荆州降将操练水军,周瑜巧施反间计,将之除掉。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意,布置不可能的造箭任务,诸葛亮草船借箭,巧妙交差。周瑜与诸葛亮定下火攻计策,安排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庞统假献连环计。曹操听庞统之言,将战船以铁索相连,横槊赋诗,志在必得。诸葛亮施法借来东风,黄盖驾火船冲寨,三江水战,火烧赤壁。曹操在大火中匆忙逃跑,只因驻守华容道的关羽感念旧情才侥幸逃脱,统一天下的进程就此中断。

刘备崛起,三分格局确立

孙刘联军击败曹操后立刻开始争夺荆州。周瑜正面击败曹军,不料曹军中诸葛亮之计,三座城池都轻易落入刘备之手。刘备出兵荆南四郡,关羽在长沙城下与老将黄忠多番鏖战,最终魏延率城内百姓起义,献城于刘备。鲁肃向刘备讨要荆州,诸葛亮称图得益州后再归还。周瑜假意安排孙权之妹嫁刘备,想要囚禁刘备,不料诸葛亮早有锦囊妙计托付赵云,使刘备娶亲后安然返回,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的计策屡屡被诸葛亮识破,三次动怒触动旧伤,愤恨而亡。

为专心对付孙权,曹操将马腾召入许昌杀害,以除西北方的后顾之忧。马腾之子马超兴兵复仇,在潼关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大将许褚保护曹操,又裸衣与马超大战。曹操使计离间马超与韩遂,击败马超。马超只好提兵入羌,后又在陇西冀城受挫,只得投奔汉中张鲁

张鲁担心遭曹操进攻,计划先攻击益州刘璋以壮大实力。刘璋寻求刘备相助,而其手下谋士张松法正等早已暗谋迎刘备为新主公。刘备留诸葛亮在荆州,携凤雏庞统入川,于葭萌关驻扎。孙权欲骗妹妹携阿斗回东吴,赵云截江夺回阿斗。刘璋在手下苦劝下,对刘备逐渐失去信任,刘备率先反客为主,向成都出兵。庞统于雒城落凤坡中箭身亡,诸葛亮、张飞入川援助,留关羽镇守荆州。张飞智擒严颜并劝服其归降。张鲁遣马超攻葭萌关,张飞与马超挑灯夜战。诸葛亮设计招降马超。马超率大军兵临成都,刘璋无奈投降。刘备已占有益州,东吴于是希望索还荆州。鲁肃明设宴会,暗布伏兵,关羽单刀赴会,全身而退。

东南方向,曹军将领张辽威震逍遥津,东吴将领甘宁百骑劫营,战线总体僵持。西北方向,曹操平定张鲁,占得汉中,威胁益州。曹、刘在汉中决战。黄忠在定军山阵斩曹军主帅夏侯渊。诸葛亮运筹帷幄,迫使曹操撤兵。刘备即位汉中王,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天下鼎足三分。

英雄末路,旧时代的落幕

关羽奉命北伐樊城曹仁率兵坚守。曹操派于禁庞德前往救援。关羽与庞德大战,随后借秋水淹没七军,庞德宁死不屈被斩,于禁乞降。在荆州问题上长期受气的孙权令吕蒙谋取荆州。吕蒙先装病,再率兵穿白衣扮客商渡江,偷袭兵力不足的荆州,一向被关羽严苛对待的公安南郡守将傅士仁糜芳也先后献城投降。关羽攻樊城不下,荆州又失守,只好败走麦城,突围时被擒获,遭孙权斩首。

孙权为嫁祸,将关羽头颅转献曹操,曹操却被关羽显圣所惊吓,不久身亡。曹丕即位后逼篡汉自立为大魏皇帝。刘备亦在蜀中称帝以继汉室,随后举兵攻吴以报弟仇。张飞因关羽之死而情绪失控,常施怒气于兵士,遭刺杀身亡。刘备愤恨东征,连胜十余阵,孙权遂起用书生陆逊为大将。陆逊坚守不出,刘备因天气炎热而移营寨于林荫中避暑,陆逊趁机火烧连营,在彝陵大破蜀军。刘备兵败后一病不起,在白帝城向诸葛亮托付后事后身亡。

诸葛用兵,天命终究难违

曹丕联合东吴、南蛮西羌孟达共同伐蜀,诸葛亮轻描淡写间令五路大军纷纷退兵,并与东吴重新达成抗曹联盟。为除后顾之忧,诸葛亮率兵南征,七擒七纵蛮王孟获,使其倾心归降。

随后诸葛亮开始北伐,在进攻陇上时招降了魏国少年将军姜维,再出祁山,直逼长安,在阵前骂死老臣王朗。新城太守孟达与诸葛亮约定叛魏归蜀,却被司马懿迅速镇压。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马谡将兵营设于山上,魏军围山切断取水道路,攻破蜀军。司马懿率大军十五万攻西城,诸葛亮身边只有二千五百人,却大开城门,骗得司马懿起疑心退兵。诸葛亮撤兵回到汉中,含泪依照军令将马谡问斩。此后诸葛亮又三次北伐,虽然在战场上多次击败司马懿,杀死魏国大将王双曹真张郃,但因为兵粮不足、人才凋零、后方内讧而均无功而返。三年后,诸葛亮再度北伐,在上方谷困住司马懿父子并纵火,不料突降暴雨,司马懿逃出生天。诸葛亮为激司马懿出战而送其女子服装,司马懿隐忍不出。诸葛亮寿命将至,点七星灯施法续命,却在最后一天被魏延误灭主灯。在五丈原的秋风中,诸葛亮结束了为兴复汉室而鞠躬尽瘁的人生。

诸葛亮在临死前布置下木雕像,吓跑了以为诸葛亮是装死设伏的司马懿,掩护蜀军安全撤退。魏延不满诸葛亮将事务交给杨仪,决定造反,但诸葛亮生前早已安排马岱假意依附魏延,于阵前将之袭杀。

司马篡魏,三分归晋一统

在魏国,曹睿传位给曹芳继位,令曹爽与司马懿辅政。司马懿佯装年老体病,让曹爽放松警惕,乘其出城发动政变,诏杀曹爽,掌握大权。司马懿病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继续专权。曹芳传衣带诏讨司马兄弟,事发后被废,曹髦被立为帝。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闻讯反叛,司马师平乱后因眼疾病故,继任的镇东将军诸葛诞同样反叛,被司马昭平定。曹髦不堪做傀儡,聚集内廷侍卫讨伐司马昭,被司马昭部下成济杀死。司马昭将弑君之罪推在成济身上,又立曹奂为帝。

姜維繼承諸葛亮遗志,不断北伐,但均无显著进展。後主劉禪聽信宦官黄皓讒言,想要废除姜維兵權。姜維求于陇西沓中屯田,此后长期驻外。司马昭派鍾會协助鄧艾大举進攻蜀漢。鍾會攻破汉中,姜维退守剑阁。鄧艾与鍾會不和,于是兵行险着,从阴平小路翻山越嶺,偷袭江油,直逼成都。劉禪不戰而降,蜀漢滅亡。姜維为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鍾會,联合其除掉鄧艾,又鼓动其举兵反魏,不料很快被平定。刘禅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乐不思蜀。

在東吳,在诸葛亮北伐时称帝的孫權年老去世,孙亮继位。諸葛恪專權,被孫峻所殺。此后孫峻和孫綝先後专权,孫亮想要诛杀孫綝,事发后孫綝废孫亮,改立孫休為帝。孫休聯合老將丁奉除掉孫綝,奪回大權。

伐蜀胜利后,司馬昭获封为晋王,不久病死,传位司馬炎。司馬炎篡魏自立为帝。孫休听闻后忧虑成疾去世,孫皓继位。司马炎派王濬杜預攻吳,孫皓投降。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百年戰亂至此归一统。

與史书记载的差异 编辑

 
與謝蕪村绘草廬三顧图屏风,野村美术馆日语野村美術館藏。史书中只提到刘备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三国志平话》将情节扩展至一千余字,《三国志演义》进一步扩充至五千余字

清朝史學家章學誠称《三国志演义》「七分實事,三分虛構」。作为历史演义小说,书中有大量虚构人物和情节。一类是史料基础上的虚构。如史书称刘、关、张“恩若兄弟”,小说中则有桃園三結義情节;史书中只提到刘备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小说中则详写三顾茅庐故事;史书记载孙权在濡須之戰中草船借箭,小说中则移植在赤壁之战中的诸葛亮身上。另一类是完全没有史料依据的虚构。如貂蝉、吴国太周倉等人物,三英戰呂布、庞统献連環計、安居平五路、火烧上方谷等故事。这些虚构内容不少来自民间文学。[28][29][17]

为方便读者了解小说文本与历史记述的差异,一些学者整理了文史对照的版本,如盛巽昌编《三国演义补证本》,周文业、邓宏顺合编《三国志通俗演义文史对照本》《三国志演义文史对照本》,许盘清编《三国演义地图珍藏本》等。[30]

章节与回目 编辑

叶逢春本《三国志传》分成10卷,按顺序称之,各卷起首标注本卷内容起于哪年、止于哪年,与《资治通鉴》相似。魏安推测这即为现存版本共同祖本的面貌。此后演变出的各版本卷数不一,有12卷、20卷、24卷等。卷之下又分段。全书共240段,不按顺序编码,每一段前标注段目,通常为七个字,概括本段内容。分段、标目的做法受到《三国志平话》和《资治通鉴纲目》的影响。《平话》的分段很不均匀,有时一万多字不分段,有时两个段目之间只隔一行,《演义》较之更为整齐均衡。李卓吾评本对小说的章节做了较大的调整:不分卷,240段合并为120回,按顺序编码,回目从单题变为双题。在此基础上,毛氏父子进一步修改回目,使上下两句以对偶形式呈现,文字也较之前更为工秀。[20][4][17][16][31][32][33][23]

叶逢春本《三国志传》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较为简单,通常前一段以“怎生取胜?”“性命如何?”等问句结尾,后一段开头径直接着叙事。嘉靖元年本《三国志演义》前一段也多用问句结尾,有时在问句后加上“且听下回分解”“下回便见”等套话,后一段用“却说”“且说”开头,先简单重复上一段末尾的情节再继续。今通行本都以套话结尾,以重复上回情节开头。[20]

思想倾向 编辑

 
曹操邀刘备青梅煮酒,称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三国志演义》并非单纯地记录历史,而是在叙事中加以褒贬,毫不隐晦地传达作者的价值观念:崇尚明君、忠臣、贤良、仁政的理想化政治世界,谴责残忍、诡诈、制造乱世的昏君、奸臣。这种思想倾向与《三国志平话》秉持的轮回报应观截然不同,其建立在传统的儒家政治和伦理观念之上,并糅合了民间大众心理。[1][2][5]:183,240

历朝以来,史学家对于曹、刘孰为正统争论不一,民间则一贯尊刘贬曹。《三国志演义》总体上也持这一倾向,不是因为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也并非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而是对霸道政治的贬斥和对王道政治的渴望。书中的刘备是仁君的典范,在政治层面上施行仁政,爱民如子,在个人层面上重视道德,待人以诚。刘备集团的文臣武将也以忠义回报主公,鞠躬尽瘁,发挥智勇以创造理想的清平世界。与刘备相对的是书中的曹操。他雄才大略,远胜于残暴的董卓、刚愎的袁绍等人,但奸诈而无爱人之心,“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为了权谋可以随意地将百姓、部下作为牺牲品。书中借刘备之口指出这一对政治道德化身的极致对立:“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34][1][2]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三国志演义》末回结尾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理想国度不同,《三国志演义》渴望的安乐治世并非空想的乌托邦,而是可以实现的清平世界。但遗憾的是,这在现实中没有真正成功。小说并没有歪曲历史,而是忠实地记录了蜀汉覆灭、三分一统于晋的过程,流露出对理想破灭、大道不行的迷惘和悲叹。[5]:193[35][1][2][34]

艺术特色 编辑

人物塑造 编辑

 
歌川国芳以关羽刮骨疗伤为题材的浮世绘

《三国志演义》写了1200多个人物,其中有名姓的约1000人,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书写人物最多的一部。小说塑造人物的方式主要是特征化其性格: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略写次要方面;人物性格从登场起就定型,此后不断深化与丰富;通过对比的方式刻画特征不同的人物,区分性格相似的人物。这种写作方法类似民间文学对传奇人物的塑造,同时又符合正统儒家观念下等典型规范。[36][2][5]:234

通过这样的方式,罗贯中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而纯粹的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是毛宗岗评为“三绝”的诸葛亮、关羽和曹操。诸葛亮料事如神,更有忠贞竭诚之品质。关羽勇武无敌,并以其独绝千秋的义气超越一般武将,而在极富英雄主义色彩的同时又有心高气傲的一面。小说中的曹操并不像《平话》和传统戏曲中那样单纯地奸诈、阴险、凶残,而是勇于进取、乐观豪爽、胸襟博大,同时专权僭越、多疑诡诈、不择手段。《平话》和杂剧中关羽辞别后,曹操想假借赐袍将其擒拿,小说中改写为曹操诚心赠袍、赞赏、成全;史传中有曹操因多疑误杀吕伯奢一家的记载,小说中增加故意杀死吕伯奢的情节,将“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扩为“宁使我负天下人、毋教天下人负我”。罗贯中在曹操形象的两方面用力,使之丰富、复杂,成为真正典型的奸雄形象。另一方面,小说中的人物缺少思想活动及内在冲突,罕有性格上的成长,有时因为过于典型化而失去真实感,如鲁迅批评其“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1][37][38][2][5]:231

叙事章法 编辑

 
吕布私入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被董卓撞见。吕布的画戟埋下了伏笔

《三国志演义》取材于讲史平话、杂剧、史传文学,而能将大小故事串联成脉络清晰的叙事线。李福清将王允借貂蝉诱吕布诛董卓的“连环计”故事拆解为14个段落,其中5个来自史书,3个是杂剧与史书结合,1个受杂剧启发,2个受杂剧或《平话》启发,3个由罗贯中构思。这些原本散落各处的零散片段经过改造和时序安插,深化其中的因果关系,编织为完整统一的小说叙事。故事也不像《平话》那样简单地线性发展,而是在董卓与吕布的冲突中间插入李儒出面相劝的情节,于前进中有顿挫,缓急节奏交替。罗贯中还将史传中董卓“拔手戟掷布”的无关情节插入连环计中,又将吕布刺杀董卓时的武器由史传中的改为了,使得在人的明线之外,又有一条前后照应的物的伏线。[5]:218-228

《三国志演义》不仅单个故事内的因果逻辑缜密,各个故事之间的联系也相当严整。小说跨越百年,人多事繁,千头万绪,而能叙述得井井有条,详略得当。全书总体以汉室衰亡起,以晋朝统一结,主体部分交缠着魏、蜀、吴各自兴衰的三条主线,此起彼伏,浑然一体。三条线中以曹刘斗争为干,曹刘斗争中以刘备集团为重,刘备集团中以诸葛亮为主,诸葛亮中又以隆中对为核:上承此前群雄逐鹿之形势,下启此后三分天下之格局。以精密结构支撑起宏大规模,写得极有章法。[2][5]:224[1]

战争描写 编辑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三国志演义》通行本第五回

《三国志演义》非常善於描寫戰爭,可以说是一部军事文学作品。书中四十多场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有实写、有虚写,有远景、有特写,围城、劫营、火烧、水淹、强攻、智取、单挑、舌战……各有不同。战场外,更有计谋、外交、政治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大战中,又加宴饮、赋诗、轶事作为点缀,张弛有度。[1][2]

语言文辞 编辑

《三国志演义》的语言更接近史传而非民间文学,总体上采用浅显的文言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既通俗易懂,又富有历史叙事的韵味。用语程式化,重叙述而轻描写,重共性而轻个性:刘备、马超、诸葛亮都长得“面如冠玉”,关羽、魏延都“面如重枣”,情感多为简单、强烈的“大喜”“大怒”,动作常是戏剧化的“仰天长叹”“哭绝于地”,人物话语除张飞等个别形象外差异性不大。[1][2][5]:229-233

影响 编辑

中国文学史 编辑

《三国志演义》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其成功刺激了其他历史演义小说的生产,从盘古开天地写到当代,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属以《东周列国志》为代表的列国系统和以《隋唐演义》为代表的隋唐系统。此后又发展出了时事小说(如《梼杌闲评》等),或向英雄传奇小说、人物传记小说等转化、融合。已知的明、清历史小说有超过200种之多。[2][39]:182

《三国志演义》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其巨大的成功,分回立目的章回体遂成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最主要的、甚至唯一的形式。自《三国》以后,中国长篇章回小说繁荣勃兴,出现了《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众多佳作,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2][39]:197

向外传播 编辑

 
20世纪初印度尼西亚爪哇语译本《三国演义》

《三国志演义》成书后很快传播到汉语地区之外,在日本朝鲜半岛等地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华人世界。1515年,朝鲜朝廷就用铜活字刻行了汉文《三国》。《三国》的第一个全译本是清顺治七年(1650年)达海祁充格满文译本,第一个外国全译本是1689-1692年湖南文山的日文译本,此后全球各地各语言译本不断涌现。[40][41]

跟在汉语世界类似,《三国志演义》在汉语世界之外也借助书本之外的口头表演形式来传播。如在蒙古族地区,《三国》以说唱艺术乌力格尔为载体广为流传;在日本,歌舞伎人形淨琉璃都搬演《三国志》中的故事。[41][42][43]:210-218

衍生作品 编辑

 
关索戏《三英战吕布》。关索戏是云南省澄江县特有的剧种,专演三国蜀汉故事[44]
 
一本明代刊刻的《三国志传》,每一页都采用上图下文的排版方式
 
卡牌游戏《三国杀》3V3模式比赛

因受历史题材的局限,《三国志演义》在中国古代和近代的续书并不多,约有十种。有的叙述后传,如明酉阳野史《续编三国志后传》,虚构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的后人起兵兴汉。有的做翻案文章,如清陆士谔《新三国》,写蜀汉改革政体,实现立宪民选。在日本,吉川英治于1939-1943年间创作了现代小说《三國志》,从桃园三结义写到诸葛亮之死,深受欢迎,甚至常被日本大众误以为是《三国志演义》的真实面貌。[45][39]:198[46]:83-130[43]:37-60

《三国志演义》的创作深受戏曲曲艺的影响,成书后又进一步促进三国题材戏曲、曲艺的涌现。据考察,三国戏在四大名著之中数量最多。这些戏曲、曲艺反过来又促使《三国志演义》得到了更广阔的传播。少量作品完整表演全书故事,如清宫大戏《鼎峙春秋》共240齣,扬州评话《三国》全部说完需八个月;大多数作品则表演某一段故事。除了在《三国志演义》原有情节上加工,一些戏曲、曲艺更大胆发挥创造力。如长篇弹词《三国志玉玺传》使用“才子佳人”模式,讲述刘备与多位女性角色的感情故事,赋予原本极为男性视角的三国故事以女性视角的叙事。[47][15][48]

1905年,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拍摄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此后出现了大量三国题材真人电影电视剧。其中,以中国中央电视台1994年播映的84集电视剧《三国演义》最为完整地重现原著,鲍国安扮演的曹操、陆树铭扮演的关羽、唐国强扮演的诸葛亮、孙彦军扮演的刘备等形象深入人心。2010年播映的95集电视剧《三国》的情节也较为完整,但因加入了较多现代观念而引发众多讨论。大部分影视剧则选取某个人物或情节展开,其中以吴宇森执导的《赤壁》最为知名,上下两部全球票房合计近2.5亿美元。还有一些作品只借用了三国人物设定,如香港电影《超時空要愛》、台湾偶像剧《终极三国》等。[49][50][51][52][53]

明代福建书坊刻印的《三国志传》多采用上图下文的排版方式,每一页上方都有插图。20世纪50年代,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了60册《三国演义》连环画,是中国篇幅最长的连环画。当代漫画作品大量采用三国题材,如较完整、忠实原著的橫山光輝三國志》,以其他视角重述的王欣太、李学仁《蒼天航路》和陳某火鳳燎原》,与奇幻神魔结合的本宫宏志吞食天地》和山原義人龍狼傳》,只借三国人物之名的《一骑当千》等。上述部分漫画改编为了动画片,此外还有众多原创的三国题材动画影视作品,其中较完整重现原著的有东映动画发行的《三国志》电影三步曲,中日合作的52集动画片《三国演义》。[8][54][46]:73-75[43]:204-210[55][56]

因与游戏概念高度契合,《三国志演义》成为在游戏领域最受青睐的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各国公司制作的三国题材游戏覆盖了各个类目,其中不乏经典名作,如战略模拟游戏《三国志》系列《三国群英传》系列战略RPG游戏《三國志英傑傳》系列,动作RPG游戏《真·三國無雙》系列横版动作游戏《吞食天地》及续作、《三国战纪》系列,RPG游戏《幻想三国志》系列、《三国群侠传》,模拟经营游戏《富甲天下》系列回合制战略游戏《全面战争:三国》,桌上卡牌游戏《三国杀》等等。还有许多游戏部分地吸纳了三国元素,如集换式卡牌遊戲《万智牌》和《游戏王》都推出过三国主题系列,MOBA游戏《王者荣耀》中有众多三国角色。[57][58][59]

阅读史 编辑

自成书以来,《三国志演义》就不仅作为一部文学小说来阅读。嘉靖元年序中即强调小说的教化功能,“读到古人忠处,便思自己忠与不忠”。在朝鲜,科举考试一度曾用《三国》来命题。在日本,持拥刘反曹倾向的《三国》推动了“南朝正统”思想的普及。胡适认为《三国》是中国通俗教育史上最好的教科书,同时又跟钱玄同等人批判《三国》向民众灌输封建正统观念和伦理纲常。《三国志演义》还常常被视为谋略宝典。张献忠李自成海兰察额勒登保毛泽东等军政领导人都将《三国》用作军事教科书。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和华人世界陆续兴起用《三国》指导现代组织的管理和经营之道的热潮。学者刘再复则批判《三国》作为一部诡术、心术、权术大全,引导民众走向圆滑和世故。[6][60][40][41]:250[61][62][6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郭预衡 (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 4.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20-63. ISBN 978-7-5325-4583-4.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袁行霈 (主编). 中国文学史 4. 黄霖, 袁世硕, 孙静 (本卷主编).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6-42. ISBN 7-04-011439-9. 
  3. ^ 张岂之 (主编); 王子今; 方光华 (本卷主编). 中国历史 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41-167. 
  4. ^ 4.0 4.1 4.2 沈伯俊. 《三国演义》版本研究的新进展. 社会科学研究. 2004, (05): 150-154.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李福清. 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 尹锡康, 田大畏 (译).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ISBN 7-5325-2170-2. 
  6. ^ 6.0 6.1 郭素媛. 《三国演义》诠释史研究.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157-171. ISBN 7-5203-0464-7. 
  7. ^ 陳翔華. 羅貫中原著書名不作「三國演義」說. 三國演義縱論. 臺北市: 文津出版社. 2006: 33-44. ISBN 978-957-668-797-6. 
  8. ^ 8.0 8.1 8.2 8.3 8.4 刘世德. 罗贯中与《三国志演义》. 三国与红楼论集.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22-56. ISBN 9787516117361. 
  9. ^ 陳翔華. 《三國志演義》原編撰者及有關問題. 三國演義縱論. 臺北市: 文津出版社. 2006: 13-32. ISBN 978-957-668-797-6. 
  10. ^ 10.0 10.1 沈伯俊. 世纪课题:关于《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 沈伯俊论三国.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 16-24. ISBN 978-7-5643-6440-3. 
  11. ^ 沈伯俊.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 沈伯俊论三国.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 25-33. ISBN 978-7-5643-6440-3. 
  12. ^ 陳翔華. 略論《三國志演義》. 三國演義縱論. 臺北市: 文津出版社. 2006: 1-12. ISBN 978-957-668-797-6. 
  13. ^ 陳翔華. 《三國志平話》說略. 三國演義縱論. 臺北市: 文津出版社. 2006: 457-461. ISBN 978-957-668-797-6. 
  14. ^ 14.0 14.1 黄毅. 《三国志平话》与元杂剧“三国戏”——《三国演义》形成史研究之一. 明清小说研究. 2007: 80-92. 
  15. ^ 15.0 15.1 陳翔華. 三國故事劇考略. 三國演義縱論. 臺北市: 文津出版社. 2006: 349-428. ISBN 978-957-668-797-6. 
  16. ^ 16.0 16.1 16.2 沈伯俊.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关系三论. 沈伯俊论三国.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 2-15. ISBN 978-7-5643-6440-3. 
  17. ^ 17.0 17.1 17.2 陳翔華. 論講史平話及其在中國小說史上的地位. 三國演義縱論. 臺北市: 文津出版社. 2006: 430-456. ISBN 978-957-668-797-6. 
  18. ^ 18.0 18.1 闵庚旭. 《三国志演义》早期文本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文). 复旦大学. 2009. 
  19. ^ 魏安. 三国演义版本考.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ISBN 7-5325-2023-4. 
  20. ^ 20.0 20.1 20.2 陳翔華. 西班牙藏葉逢春刊本三國志傳瑣談. 三國演義縱論. 臺北市: 文津出版社. 2006: 45-95. ISBN 978-957-668-797-6. 
  21. ^ 21.0 21.1 何晓苇. 毛本《三国演义》研究. 成都: 巴蜀书社. 2013: 52-79. ISBN 7-5531-0202-4. 
  22. ^ 陳翔華. 略論余象斗與其批評三國志傳. 三國演義縱論. 臺北市: 文津出版社. 2006: 130-148. ISBN 978-957-668-797-6. 
  23. ^ 23.0 23.1 沈伯俊. 论毛本《三国演义》. 沈伯俊论三国.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 76-86. ISBN 978-7-5643-6440-3. 
  24. ^ 刘世德. 夜话三国. 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5: 50-51. ISBN 7-5013-1216-8. 
  25. ^ 沈伯俊. 再谈重新校理《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 沈伯俊论三国.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 98-115. ISBN 978-7-5643-6440-3. 
  26. ^ 陈辽. 真实性·学术性·科学性——评沈伯俊《三国演义》校理本. 社会科学研究. 1992, (06): 127-128. 
  27. ^ 梅新林; 韩伟表. 《三国演义》研究的百年回顾及前瞻. 文学评论. 2002, (01): 6-17. 
  28. ^ 郭预衡 (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 4.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99-100. ISBN 7-5325-2380-2. 
  29. ^ 邓宏顺. 整理说明. 周文业; 邓宏顺 (编). 三国志演义文史对照本. 北京: 中国古籍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348-4190-3. 
  30. ^ 周文业. 前言. 周文业; 邓宏顺 (编). 三国志演义文史对照本. 北京: 中国古籍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348-4190-3. 
  31. ^ 丘振声. 三国演义纵横谈. 桂林: 漓江出版社. 1983: 330-332. CSBN 10256·45. 
  32. ^ 郑铁生. 三国演义叙事艺术.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0: 141-144. ISBN 7-5011-4930-5. 
  33. ^ 沈伯俊. 《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考论. 沈伯俊论三国.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 65-75. ISBN 978-7-5643-6440-3. 
  34. ^ 34.0 34.1 张锦池. 中国六大古典小说识要.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1-28. ISBN 978-7-02-010013-2. 
  35. ^ 黄钧. 我们民族的雄伟的历史悲剧——从魏、蜀矛盾看《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社会科学研究. 1983, (04): 9-18. 
  36. ^ 沈伯俊. 《三国志宗僚》考辨. 沈伯俊论三国.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 49-54. ISBN 978-7-5643-6440-3. 
  37. ^ 刘敬圻.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性格. 明清小说补论. 哈尔滨: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6: 15-40. ISBN 978-7-5317-3713-1. 
  38. ^ 沈伯俊. 略论“为曹操翻案”. 沈伯俊论三国.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 428-438. ISBN 978-7-5643-6440-3. 
  39. ^ 39.0 39.1 39.2 齐裕焜 (主编).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ISBN 978-7-02-010549-6. 
  40. ^ 40.0 40.1 王丽娜. 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88: 1-53. ISBN 7-80510-168-X. 
  41. ^ 41.0 41.1 41.2 金文京. 《三国演义》的世界. 邱岭, 吴芳玲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218-252. ISBN 978-7-100-07335-6. 
  42. ^ 聚宝. 《三国演义》在蒙古地区的传播研究. 海拉尔: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521-0294-9. 
  43. ^ 43.0 43.1 43.2 赵莹. 《三国演义》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4. ISBN 978-7-310-04601-0. 
  44. ^ 中国戏曲志 云南卷. 北京: 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 2000: 85-86. ISBN 7-5076-0169-2. 
  45. ^ 陈翔华. 诸葛亮形象史研究.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0: 328-334. ISBN 7-80518-131-4. 
  46. ^ 46.0 46.1 邱岭; 吴芳龄. 三国演义在日本.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6. ISBN 7-227-03128-4. 
  47. ^ 陳翔華. 俗文學創作與《三國志演義》. 三國演義縱論. 臺北市: 文津出版社. 2006: 303-318. ISBN 978-957-668-797-6. 
  48. ^ 胡世厚 (主编). 总序. 三国戏曲集成 元代卷.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8. ISBN 978-7-309-13343-1. 
  49. ^ 韩霄. 《三国演义》的现代传播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论文). 武汉大学. 2005. 
  50. ^ 左岩. 近二十年《三国演义》影视传播及价值实现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论文). 山东大学. 2011. 
  51. ^ 高国靖. 1980年代以来《三国演义》改编影视剧研究 (戏剧与影视学硕士论文).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52. ^ Red Cliff (2008). Box Office Mojo. [2022-04-22] (英语). 
  53. ^ Red Cliff II (2009). Box Office Mojo. [2022-04-22] (英语). 
  54. ^ 吕伟. 老版、再版《三国演义》连环画得失谈. 姜维朴 (编). 连环画艺术 第33辑. 北京: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995. ISBN 7-5061-0662-0. 
  55. ^ 陳大為. 未竟之戰——三國故事的當代詮釋與消費趨勢. 亞洲閱讀:都市文學與文化1950~2004. 台北市: 萬卷樓圖書. 2004: 197-251. ISBN 9577394965. 
  56. ^ 王六一 (主编). 征途 走向百年的中国动画 卷9 中国动画国际卷. 北京: 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 2012: 137-139. ISBN 7-83000-125-1. 
  57. ^ 王煜. 三国IP:游戏的霸主. 新民周刊. 2017, (08): 102-104. 
  58. ^ 陶克彦; 朱宗明; 廖智. 三国题材在游戏作品中的应用研究. 文化学刊. 2021, (03): 133-135. 
  59. ^ 程庆. 三国题材电脑游戏简介.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编). 诸葛亮与三国文化 6.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183-192. ISBN 978-7-5364-7817-6. 
  60. ^ 蒋大器. 三国志通俗演义序. 朱一玄, 刘毓忱 (编). 三国演义资料汇编.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3: 269-270. CSBN 10151·633. 
  61. ^ 胡适. 《三国志演义》序. 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735-743. ISBN 7-5325-0283-X. 
  62. ^ 杜贵晨. 毛泽东与《三国演义》. 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 (04): 54-57. 
  63. ^ 刘再复. 双典批判 对《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文化批判.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99-101. ISBN 978-7-108-03465-6.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