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移動請求/2008年7到9月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請勿編輯本頁。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
![]() 存檔 |
---|
2006年:1-12月
|
2008年7月7日
九华山 (安徽) → 九华山
作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的知名度远大于南京的九华山和苗栗的九华山,而且,南京的九华山实际上为了以示区别,通常称之为小九华山,苗栗的九华山条目尚未建立。建议将九华山 (安徽)页面的内容移动到九华山。—悠长假期 (留言) 2008年7月7日 (一) 17:28 (UTC)
2008年7月7日
2008年7月8日
格里姆定律 → 格林定律
依從條目命名者的名稱,統一為「格林」。--石添小草 (talk to me) 2008年7月8日 (二) 10:12 (UTC)
叉积 → 向量积
叉积只是俗称,向量积才是术语。而且叉积也不见得比向量积常用。 Mu©dener 留 言 2008年7月8日 (二) 22:06 (UTC)
2008年7月10日
馮翠樺 → 馮曦妤
藝人以藝名作為條目名稱 — LG4761 (留言) 2008年7月9日 (三) 16:18 (UTC)
鄭則仕 → 鄭則士
鄭則士才是正確名字。--No1luvME (留言) 2008年7月10日 (四) 03:44 (UTC)
NotePad → WordPad
那是兩個不同的軟體。亦請有關人員向錯誤移動者解釋。—totoleung (留言) 2008年7月9日 (三) 17:38 (UTC)
- 完成。2008年7月11日由User:PhiLiP移動。
2008年7月11日
圣诞岛 (澳大利亚)→圣诞岛
错误移动—Quarty 2008年7月11日 (五) 09:56 (UTC)
2008年7月12日
偷襲珍珠港→珍珠港事件
3月份User:S19991002在未經過任何社區或者社群討論的情況下,擅自將常用的「珍珠港事件」移動至極為不常用的歐式中文名稱偷襲珍珠港,而且還是蹩腳的動賓短語形式,完全違反了維基的命名常規。應該回退改移動,若需移動到新的名稱,應該經過討論得出共識后,再申請移動。--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7月12日 (六) 17:07 (UTC)
- 「偷襲珍珠港」是常用名稱(google.hk:1,280,000),亦不是「歐式中文」。姑且不論「偷襲珍珠港」的結構是不是動賓短語,它已是歷史事件的名稱,廣為使用。YunHuBuXi 2008年7月18日 (五) 08:13 (UTC)
- 廣為使用的是「日軍偷襲珍珠港」,而不是「偷襲珍珠港」。更不要說你的對照其他語言版本的理由了(Attack on Pearl Harbor 根本不是應該翻譯成「偷襲珍珠港」,Attack on Pearl Harbor 在英文版中是個明顯的定語后置式的名詞性短語,直譯是「對珍珠港的偷襲」),再且,您在沒有得到廣泛的討論的情況下把條目名稱移動到一個有爭議的名稱,理應回退。如果你的提議是得到多數人的認同,再移動也不遲。—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7月18日 (五) 13:22 (UTC)
- 什麼「擅自移動」、「有爭議的名稱」,說得好像人人也不認同我的移動。現在好像只有你一人不滿而已。檢查一下special:log裡的移動記錄,移動條目未必要徵得社群討論。YunHuBuXi 2008年7月21日 (一) 05:02 (UTC)
- 廣為使用的是「日軍偷襲珍珠港」,而不是「偷襲珍珠港」。更不要說你的對照其他語言版本的理由了(Attack on Pearl Harbor 根本不是應該翻譯成「偷襲珍珠港」,Attack on Pearl Harbor 在英文版中是個明顯的定語后置式的名詞性短語,直譯是「對珍珠港的偷襲」),再且,您在沒有得到廣泛的討論的情況下把條目名稱移動到一個有爭議的名稱,理應回退。如果你的提議是得到多數人的認同,再移動也不遲。—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7月18日 (五) 13:22 (UTC)
S19991002兄所提出的「偷襲珍珠港」,其提出的1,280,000個結果中,大部分跟遊戲Attack on Pearl Harbour(遊戲官網)有關係。扣除與「遊戲」有關的結果後,「偷襲珍珠港」的結果大幅度地減至少於1,000個,對比於原有363,000個結果的「珍珠港事件」,「珍珠港事件」扣掉關鍵字「遊戲」的結果還有36,400個,可見「珍珠港事件」才是較常用的稱呼。針對Google搜尋結果不太可信的問題,我在搜尋的時候找到一些關於「珍珠港事件」的報導和具規模網頁(Discovery台灣專題節目,頁面已被移除,故只能用存檔)、(星島環球網)、(中國新聞網)。由於「珍珠港事件」得到傳媒使用來描述這一事件,而「偷襲珍珠港」則較常用於「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句子。既然已有一個專有名詞,怎麼不用呢?故希望條目能移回「珍珠港事件」。—Altt311 (留言) 2008年7月21日 (一) 05:34 (UTC)
- 其實也不用「希望」,user:Iokseng一早已移動了,不是嗎?YunHuBuXi 2008年7月21日 (一) 06:28 (UTC)
完成
2008年7月15日
里士满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列治文
我又一次移动错误。请一同删除重定向页面里士满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列治文专指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Richmond。—Quarty 2008年7月15日 (二) 02:15 (UTC)
2008年7月16日
台灣外交歷史→台灣外交史
與其他台灣歷史條目的格式才會相同﹝台灣文化史、台灣經濟史、台灣軍事史、台灣棒球史等等﹞。--Jerrch (留言) 2008年7月16日 (三) 01:32 (UTC)
2008年7月17日
高郁斐→有耳非文
有耳非文為藝名--~Jacky~ (留言) 2008年7月17日 (四) 08:17 (UTC)
- 完成
吳佩賢-->朱薰
同上--~Jacky~ (留言) 2008年7月17日 (四) 08:31 (UTC) 完成
靖難之役→ 靖難之變
姚家豪-->阿bu
蘇耀宗-->細so
2008年7月18日
威斯特法倫和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前者为原创名称,后者远较常用;2、原作者使用后者—Quarty 2008年7月18日 (五) 10:44 (UTC)
- (-)反对--前者較常用--~Jacky~ (留言) 2008年7月18日 (五) 13:34 (UTC)
- (!)意見,我不知道哪個名稱較為正確,但需考慮大陸與台灣史學界的用詞分野。—hose'neru
(Talk) 2008年7月21日 (一) 17:02 (UTC)
- 地区用词问题应用noteTA解决。—Quarty 2008年7月28日 (一) 12:10 (UTC)
- 请先证明第一个确实是台湾译名而不是原创研究。--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7月30日 (三) 04:22 (UTC)
- 地区用词问题应用noteTA解决。—Quarty 2008年7月28日 (一) 12:10 (UTC)
2008年7月19日
陳永華 (香港傑青)→陳永華 (作曲家)
現時的條目名稱的括號內消歧義很不規范,陳永華的主要身份是作曲家,而并非一個屬于獎項類的杰青,況且即使陳先生已過知天命之年而為「杰出青年」實在不妥。—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7月19日 (六) 18:39 (UTC)
2008年7月20日
2008年7月21日
伯明翰市→伯明翰
尋秦記→尋秦記 (消歧義) 尋秦記 (小說)→尋秦記
按照命名常規,都是原著采用主條目名稱,不用加上括號消歧義。—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7月21日 (一) 06:30 (UTC)
2008年7月23日
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不光是一个学科,也是一个行业。 --voidvector (留言) 2008年7月23日 (三) 20:07 (UTC)
因特网服务提供者→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是中文里最明显的翻译,也是最常见的翻译。“因特网”是大陆一些组织音译的翻译,但是没有被社会接受。(又见Talk:互联网#.E6.8A.95.E7.A5.A8.E5.90.A7)--voidvector (留言) 2008年7月23日 (三) 16:54 (UTC)
宣传→政治宣传
2008年7月24日
- 台北101 → TAIPEI 101 —(討論)— 在中文中,英文名稱使用頻率確實略多於中文。中文名稱僅能代表台北,無法像英文一樣同時翻譯出六大特質之涵義並兼顧台北之意義。 —Edctw (留言) 2008年7月24日 (四) 19:39 (UTC)
2008年7月30日
Template:行憲後中華民國總統→ Template:中華民國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只有在行憲后才有,行憲前的叫中華民國大總統,沒有歧義—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7月30日 (三) 03:50 (UTC)
2008年7月31日
如英文版維基「A diacritic, also called a diacritic or diacritical mark, point, or sign, is a small sign added to a letter to alter pronunciation or to distinguish between similar words.」和中文版維基「變音符號指的是指添加在字母上面的符號,以更改字母的發音或者以區分拼寫相似詞語。」所述,diacritic並不只是改變發音之用,還有區分同樣拼寫但意思不同的字詞之用,如法語的où和ou(這兩者都是發/u/音,但意思和用法完全不同),因此條目以「附加符號」此譯名為主才恰當。且在語音學的教程裡所談到國際音標(IPA)的diacritics 其對應的學術中文譯名也是使用「附加符號」為廣。為避免此條目的擅自移動,引起一些爭議,故於此提出移動申請和意見。—Myfuns (留言) 2008年7月31日 (四)
- 沒收到反對意見,已移動 完成 -✉Hello World! 2008年10月20日 (一) 09:09 (UTC)
2008年8月1日
地質時代表
2008年8月4日
- 完成
2008年8月5日
2008年8月7日
2008年8月9日
- Cryptotaenia japonica→野蜀葵→鴨兒芹→三葉,請把三葉排到最後顯示--Johnleung2000s(留言) 2008年8月9日 (二) 13:12 (UTC)
- 完成—Johnleung2000s (留言) 2008年8月9日 (六) 18:57 (UTC)
2008年8月10日
盖娅→蓋亞
無論用哪個搜尋器、哪份學術文獻,蓋亞的常用度比「盖娅」高很多。參考:"盖娅" = 31,700,"蓋亞" = 3,990,000。YunHuBuXi 2008年8月10日 (日) 12:14 (UTC)
- 完成 --✉Hello World! 2008年8月19日 (二) 17:52 (UTC)
嘉利大廈火災→嘉利大廈大火
所有關於香港火災的條目都用大火,只有嘉利大廈火災用了火災。 九巴296M線(登車)(查閱路線圖) 2008年8月10日 (日) 15:32 (UTC)
Wikipedia:特色條目候選→Wikipedia:特色條目評選、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Wikipedia:優良條目評選
根據頁面歷史而移回原名,回退用戶未取得共識的移動。因此,這次移動不需經過討論才執行,反而是保留現名(不移動)才需經過討論取得新共識-Nthgd 2008年8月10日 (日) 16:27 (UTC)
2008年8月11日
祖些·蘇沙→何塞·索萨
按照先到先得原则,应该移动到最先使用的译名。—Msuker (留言) 2008年8月11日 (一) 09:34 (UTC)
- 荷西·蘇沙才是正確的譯名,「何西」只是筆誤。—hose'neru(Talk) 2008年8月15日 (五) 14:34 (UTC)
- 现在使用的是“祖些”,那显然更加不正确。—Msuker (留言) 2008年8月15日 (五) 19:56 (UTC)
- 上網搜索過發現此球員亦有「祖些·蘇沙」的譯法[3][4]。而且其實原作者User:JackyCheung是本來就是用祖些·蘇沙的。—hose'neru(Talk) 2008年8月16日 (六) 06:41 (UTC)
- 原作者最早使用的是“何西”,见链接,所以请求移动回第一个出现的合适译名,遵守先到先得原则。—Msuker (留言) 2008年8月16日 (六) 06:43 (UTC)
- 請參見該條目在2008年8月10日 (日) 21:54的移動 (何塞·索薩通过重定向移动到祖些·蘇沙: 請尊重原創者),原創者User:JackyCheung決定了用「祖些·蘇沙」。—hose'neru(Talk) 2008年8月17日 (日) 08:36 (UTC)
- 开玩笑吧。原作者第一个选用的名字才有资格先到先得,又不是说原作者建立了第一个名字,过了几天几个月几年心血来潮又可以改成别的。条目又不是私人财产。如果原作者放弃使用第一个先到先得的名字,则应该移动到第二个出现的合法译名,而不是任何一个原作者现在希望的译名。—Msuker (留言) 2008年8月17日 (日) 09:04 (UTC)
- 這是因為「何西·蘇沙」不正確,應為「荷西·蘇沙」,原作者後來改用「祖些·蘇沙」。哪有用「先到先得」把條目移回一個錯的譯名的道理?—hose'neru(Talk) 2008年8月17日 (日) 14:02 (UTC)
- 先到先得只适用正确的译名。如果“何西”是错误的,则没有资格先到先得。按照先到先得标准,应该移动到第二个出现的正确译名。既然如此,请求移动到何塞·索萨。—Msuker (留言) 2008年8月17日 (日) 14:10 (UTC)
- 這是因為「何西·蘇沙」不正確,應為「荷西·蘇沙」,原作者後來改用「祖些·蘇沙」。哪有用「先到先得」把條目移回一個錯的譯名的道理?—hose'neru(Talk) 2008年8月17日 (日) 14:02 (UTC)
- 开玩笑吧。原作者第一个选用的名字才有资格先到先得,又不是说原作者建立了第一个名字,过了几天几个月几年心血来潮又可以改成别的。条目又不是私人财产。如果原作者放弃使用第一个先到先得的名字,则应该移动到第二个出现的合法译名,而不是任何一个原作者现在希望的译名。—Msuker (留言) 2008年8月17日 (日) 09:04 (UTC)
- 請參見該條目在2008年8月10日 (日) 21:54的移動 (何塞·索薩通过重定向移动到祖些·蘇沙: 請尊重原創者),原創者User:JackyCheung決定了用「祖些·蘇沙」。—hose'neru(Talk) 2008年8月17日 (日) 08:36 (UTC)
- 原作者最早使用的是“何西”,见链接,所以请求移动回第一个出现的合适译名,遵守先到先得原则。—Msuker (留言) 2008年8月16日 (六) 06:43 (UTC)
- 上網搜索過發現此球員亦有「祖些·蘇沙」的譯法[3][4]。而且其實原作者User:JackyCheung是本來就是用祖些·蘇沙的。—hose'neru(Talk) 2008年8月16日 (六) 06:41 (UTC)
- 现在使用的是“祖些”,那显然更加不正确。—Msuker (留言) 2008年8月15日 (五) 19:56 (UTC)
该主体译名出现按时间先后顺序如下:(1)何西·苏沙 (2)何塞·索萨 (3)祖些·苏沙 (4)荷西·苏沙。现在既然共识以及原作者都承认(1)是错误的译名,则很显然没有先到先得的资格。请原作者JackyCheung注意,维基条目不是你的个人财产,并不是你过了一段时间突然想移动到(3)移动到(4)就可以的,(2)在(3)(4)之前。我已经说了,你要移动到(4)我可以默认,但是绝不是趾高气昂好像自己还占着理,质疑先到先得在此的应用。你要说理,那我就陪你说到底。用错误译名还要叫嚣先到先得,真以为维基是占山为王的行当呢。—Msuker (留言) 2008年8月22日 (五) 06:52 (UTC)
埃爾文·薛丁格 → 埃尔温·薛定谔
2008年8月13日
爱尔兰共和国国旗→ 爱尔兰国旗
2008年8月14日
幽靈戀人
2008年8月15日
考文垂(城市)→考文垂
北京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场、北京国家游泳中心→国家游泳中心
皇崗站→福田口岸站
條目被人以手工粘貼方式轉移內容,因為其後又有人作出大幅修改,無法自行移回,現請求合併條目歷史,最終條目名稱應為福田口岸站。謝謝!—Baycrest (作客) 2008年8月15日 (五) 18:14 (UTC)
- 完成 -✉Hello World! 2008年8月19日 (二) 17:50 (UTC)
2008年8月16日
SEGA Saturn→世嘉土星
2008年8月17日
木鱼石/temp→木鱼石 原编辑已经重新修改,验证后并无侵权。请管理员进行合并修改!—Alexbear (留言) 2008年8月17日 (日) 10:04 (UTC)
- 請在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疑似侵權對應位置留言,由那邊處理。—RalfX(議) 2008年8月17日 (日) 10:10 (UTC)
2008年8月18日
白雲金絲魚→唐魚
兩個都是同一個物種,請把內容結合。—Johnleung2000s 2008年8月18日 (一) 10:10 (UTC)
2008年8月20日
卡尔梅克语→卫拉特语
衛拉特語是中國和蒙古國對這語言的稱呼,卡爾梅克語是俄羅斯的稱呼。而中國和蒙古國的使用者人數合計,多於俄羅斯的使用者人數。順帶一提,俄羅斯聯邦卡爾梅克共和國是位於高加索地區,距車臣不遠,那裡的人是從別處移居過去的,故卡爾梅克語其實是後起的名字。故此徵求意見,將之移動至衛拉特語。--✉Hello World! 2008年8月20日 (三) 16:42 (UTC)
2008年8月22日
決戰21點 → 決勝21點
(討論)— 疑是創建時名稱打錯,見[5] — ↑金☆肅↓ =Δ= →對我喊話←=w=↓走過的路↑§紀念那位†§ 2008年8月22日 (五) 05:06 (UTC)
王皓 (乒乓球运动员) → 王皓
移回原條目名稱,改為主條目消歧義,同時避免剪貼。—Iokseng(對話) 2008年8月22日 (五) 17:30 (UTC)
2008年8月23日
黑帮
- 童黨 → 黑帮 —(討論)— 黑帮是中文里“gang”的常见翻译。如:“Gangs of New York”译成“纽约黑帮”,“street gang”译成“街头黑帮”。 实际的来说,文革时的黑帮 (文革)与现在社会中的“街头黑帮”没有很大的区别,只是当时社会环境造成黑帮的普遍。
- 黑帮 → 黑帮 (消歧义) —(討論)— 为了以上。
--voidvector (留言) 2008年8月24日 (日) 02:26 (UTC)
- 未完成-Alberth2-汪汪 2008年12月24日 (三) 02:13 (UTC)
2008年8月24日
理查德·马修·斯托曼 → 理查德·斯托曼
- 理查德·马修·斯托曼 → 理查德·斯托曼 —(討論)— 常作Richard Stallman —2008年8月24日 (日) 03:58 (UTC)—Ryan Li(对话)
李彥 (藝人) → 李言
- 根據我和阿文的共識(參見Talk:李彥 (藝人)),李彥 (藝人)轉移回李言。—Iflwlou [ M { 2008年8月24日 (日) 14:43 (UTC)
2008年8月25日
2008年8月27日
- 由於與User:Msuker同時移動條目名稱,出現錯誤,不能再移動。與原作者User:Msuker商量後認為用全名較穩妥。—hose'neru(Talk) 2008年8月27日 (三) 16:31 (UTC)
- (-)反对,見User_talk:Msuker#RE--—Jacky~恭喜中國衝擊50金成功 (留言) 2008年8月28日 (四) 07:12 (UTC)
球員姓名 (中): 祖奧 球員姓名 (英): Jo
所屬球會: 莫斯科中央陸軍 位置: 前鋒
出生日期: 1987年3月20日 國籍: 巴西
身高: 188cm 加盟日期: 2006年1月1日
前度球會:
曾效力球會: 哥連泰斯
轉會費: 不詳
見明報足球網站
討論完畢—Jacky~恭喜中國衝擊50金成功 (留言) 2008年8月28日 (四) 07:17 (UTC)
Jo 祖奧
球會︰ 曼城 (Manchester City)
球衣號碼︰ 14
位置︰ 前鋒
國籍︰ 巴西
2008 - 2009 球季出場紀錄︰
祖奧本季從未上陣及沒有在任何賽事列為後備。
註解︰
ST - Y-正選 / N-後備
GL - 入球
YC - 黃牌
RC - 紅牌
Min. - 上陣時間 (分鐘)
討論再次完畢—Jacky~恭喜中國衝擊50金成功 (留言) 2008年8月28日 (四) 07:24 (UTC)
明報是香港公信力最高的報紙之一、U-SOCCER是香港著名的足球網頁—Jacky~恭喜中國衝擊50金成功 (留言) 2008年8月28日 (四) 07:29 (UTC)
所以明报把莫斯科中央陆军算在英超,U-Soccer把若算在“车路士”。笑死我了,原来香港球迷都是这么艰苦的啊。—Msuker (留言) 2008年8月28日 (四) 08:22 (UTC)
- 球會︰ 曼城 (Manchester City)
若果你還是逃避現實,我沒話可說,只希望hoseneru能改變初衷—Jacky~恭喜中國衝擊50金成功 (留言) 2008年8月28日 (四) 09:01 (UTC)
彼得·希爾-伍德-->彼得·希活
經過共識,決定移回「彼得·希活」。—Jacky~恭喜中國衝擊50金成功 (留言) 2008年8月28日 (四) 09:04 (UTC)
2008年8月30日
鈴蘭花→鈴蘭
鈴蘭为更常见,况且不是每种花的条目名称都需要加“花”。—KeepOpera (留言) 2008年9月1日 (一) 09:13 (UTC)
2008年9月1日
李氏朝鲜→朝鲜王朝
2008年9月3日
2008年9月5日
- 恐怖統治 (法國大革命) → 恐怖統治,同時建議恐怖統治 → 恐怖統治 (消歧義)
- User:Webridge
擅自將恐怖統治移動到恐怖統治 (法國大革命),但是引起本人和他激烈的討論和移動戰,見我倆的討論頁(User talk:1j1z2和User talk:Webridge),共識尚未達成,但是根據 1.主條目消歧義原則,沒有其他相同的恐怖統治條目,也不會有第二個命名為恐怖統治的條目,理應回退該移動,不應使用括號消歧義,這是維基一向的慣例;2.最重要的是,User:Webridge作出爭議性移動,并且引起了編輯展、移動戰,應該要回退到爭執之前的版本,以維持版本穩定。—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9月5日 (五) 06:25 (UTC)
- User:Webridge
2008年9月6日
2008年9月11日
2008年9月13日
日尔曼人 → 日耳曼人
2008年9月14日
天妃宮 → 天后宮
「天后宮」是比較常見的名稱。—Iokseng(對話) 2008年9月14日 (日) 12:55 (UTC)
李氏朝鮮 → 朝鲜王朝
朝鲜王朝是李氏朝鲜的标准名称。“朝鲜王朝”在中国是普遍使用的名词,比“李氏朝鲜”的使用频率高。这有google的搜索结果为依据。[6][7](朝鲜王朝584,000 查询结果;李氏朝鲜437,000查询结果)也有人认为李氏朝鲜具有羞辱性,因此也不应为词条名称。Aueak (留言) 2008年9月14日 (日) 16:36 (UTC)
2008年9月15日
藍球 → 巧固球
巧固球語源「Tchoukball」為該項運動之英文標準名稱,其國際組織亦如此稱呼之。而且,在英語、德語、義大利語、法語版維基皆無 Glauball 之條目及內容,顯然「藍球」名稱並無所本,建議移動後刪除之。—Kolyma (留言) 2008年9月15日 (一) 12:30 (UTC)
2008年9月16日
飛盤 (玩具) → 飛盤
飛盤 (玩具)條目內容已涵蓋飛盤運動與玩具,名稱應改為「飛盤」。而飛盤原為消歧義條目中,飛盤 (電子遊戲用語)已用主從消歧義處理;而不明飛行物一般翻成飛碟或幽浮,罕見「飛盤」之說法,而且該條目本身也沒有提到「飛盤」字樣,應不予考慮。—Kolyma (留言) 2008年9月16日 (二) 04:59 (UTC),現已改用飛盤 (消歧義)處理。—Kolyma (留言) 2008年9月22日 (一) 12:02 (UTC)
2008年9月18日
農民工→民工
民工的意思是人民工人,即是等於工人,而不是狹隘地指農民工、更不是指外來募工人員(外來工)。後面這幾類只能是民工的其中一類。民工裏面的消歧義沒有意義,民工多數是沒有知識及技能,所以從事勞力工作,因此城市人當中也有民工,而有知識及技能的「農民工」叫做「技術人員」—時勢造英雄 2008年9月18日 (四) 06:52 (UTC)
2008年9月21日
卢拉·达席尔瓦→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
根据英语、葡萄牙语和其他主要语言的相应条目,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是正确的全名,卢拉·达席尔瓦是错误的。—Gneisenau (留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04:52 (UTC)
蒲韌→胡繩
蒲韌與胡繩是同一個人,蒲韌是胡繩的筆名,請求把蒲韌移動到胡繩,以免混亂。—Advisory (留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15:45 (UTC)
強烈熱帶風暴黑格比→颱風黑格比
- 熱帶氣旋已升格,但強烈熱帶風暴黑格比現不能移到颱風黑格比,故要求管理員協助移動條目—Altt311 (留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05:51 (UTC)
- 處理結果:由於過去已有強烈熱帶風暴黑格比,加上未來不排除可能出現另一個颱風黑格比,因此這兩個名稱均已被重定向到熱帶氣旋黑格比這個消歧義頁。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9月21日 (日) 11:45 (UTC)
- 嚴正(-)反对此處理結果,未經商討—Jacky~無聊IQ題~哪支西甲球會是假貨? 2008年10月6日 (一) 10:08 (UTC)
- (!)意見:過去的慣例是不論分級一概以消歧義到「颱風XX」的條目,如颱風杰拉華,英文維基也是一樣,如en:Typhoon Halong,因為所謂的熱帶風暴、颱風的分級只是美日氣象機構的分級,口語上在很多地方,這些都統稱為颱風,只要看2008年太平洋颱風季這個名稱就知道了,既然有如此使用者,這樣消歧義應是可行的。而且,實際上,似乎沒有人用「熱帶氣旋XX」這種稱呼,因此建議還是移動到颱風黑格比為宜。未命名 (留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14:38 (UTC)
- (!)意見:來個人處理吧,還是本次處理已經結案了?如果是這樣,是不是容許我再開一次?之前講的比較含蓄,現在我直說好了,目前的處理結果是不正確的,先前就有說過,不管依照中文或是英文維基的慣例,都是用「颱風XX」來做消歧義的,移動到「颱風XX」並沒有問題。會造成目前這個情況,是因為某位不太會編輯的用戶吹皺一池春水,隨便建立了錯誤的颱風命名,為了處理掉這些錯誤命名,所以用重定向及消歧義處理,結果因為應當建立的名稱被錯誤命名,導致強烈熱帶風暴黑格比不能移到颱風黑格比這種情形,所以才有人請求管理員移動,其實只要移到颱風黑格比就解決了這個問題,Kevinhksouth兄再移到熱帶氣旋黑格比,脫離原來的編輯模式,並不適當。如果沒有人處理,我就只好再開一次了。未命名 (留言) 2008年9月26日 (五) 13:37 (UTC)
- (+)支持--完全贊成未命名和altt311的說法,Kevinhksouth的解釋令我有點噴...什麼?有兩隊曼聯,不如將曼聯建成消岐義頁?!—Jacky~無聊IQ題~哪支西甲球會是假貨? 2008年10月6日 (一) 10:07 (UTC)
- 對不起,本人其實甚少留意此頁。若非有人通知我,我也不知道移動有爭議。既然頁面名稱有慣例,我絕對支持移回慣例的名稱,並已進行有關移動。我也想提醒各位,除了我之外還有其他管理員,如果大家討論過後認為需要另一次移動,可以請任何管理員執行移動,而不需要一定要由我進行(我之前一直未有被知回移動決定有爭議,所以才沒有留意到這個討論)。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10月6日 (一) 11:02 (UTC)
- 處理結果:由於過去已有強烈熱帶風暴黑格比,加上未來不排除可能出現另一個颱風黑格比,因此這兩個名稱均已被重定向到熱帶氣旋黑格比這個消歧義頁。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9月21日 (日) 11:45 (UTC)
2008年9月22日
高麗→高丽王朝
2008年9月24日
明紹宗→隆武帝
隆武帝為常用名稱,古今史書都用此名稱。明紹宗則極為少見。Kleistan (留言) 2008年9月24日 (三) 06:22 (UTC)
補充說明,在google搜尋「明紹宗」,僅得出677項符合的結果,其中不少還是維基、百度的貢獻[8];「隆武帝」則有13300項符合的結果[9]。Kleistan (留言) 2008年9月25日 (四) 02:05 (UTC)
2008年9月24日
Category:李氏朝鲜 → Category:朝鲜王朝
朝鲜王朝是李氏朝鲜的标准名称。“朝鲜王朝”在中国是普遍使用的名词,比“李氏朝鲜”的使用频率高。这有google的搜索结果为依据。[10][11](朝鲜王朝584,000 查询结果;李氏朝鲜437,000查询结果)也有人认为李氏朝鲜具有羞辱性,因此也不应为Category名称。Aueak (留言) 2008年9月24日 (三) 17:31 (UTC)
已手動移動完成。-Alberth2-汪汪 2008年12月24日 (三) 02:17 (UTC)
明安宗→弘光帝
弘光帝為常用名稱,古今史書都用此名稱。明安宗則極為少見。Kleistan (留言) 2008年9月24日 (三) 06:26 (UTC)
補充說明,在google搜尋「明安宗」,僅得出301項符合的結果[12];「弘光帝」則有13900筆[13]。Kleistan (留言) 2008年9月25日 (四) 02:05 (UTC)
2008年9月25日
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医学部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已经有8年多了,应使用目前的正式名称作为条目名。Shogunzhu (留言) 2008年9月25日 (四) 04:03 (UTC)
2008年9月26日
國家籃球協會 → NBA
合併編輯歷史。—Iokseng(留言) 2008年9月26日 (五) 02:40 (UTC)
料理鼠王 (電影) → 料理鼠王
2008年9月27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 → 最高苏维埃
合併編輯歷史。—Iokseng(留言) 2008年9月27日 (六) 01:51 (UTC)
中國維權運動 → 中國大陸維權運動
所谓的“中國維權運動”,只是指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民主运动,而并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将“中國維權運動”作为词条名,带有明显的“大陆中心”色彩。宜改为“中國大陸維權運動”。
(+)贊成:我个人认为这个移动请求的理由还是蛮充分的,怎么没人搭理呢?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都落句话好吗? ——自由華夏 (留言) 2008年9月29日 (一) 05:37 (UTC)
中国民主运动 → 中国大陆民主运动
所谓的“中国民主运动”,只是指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民主运动,而并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将“中国民主运动”作为词条名,带有明显的“大陆中心”色彩。宜改为“中国大陆民主运动”。
(+)贊成:我个人认为这个移动请求的理由还是蛮充分的,怎么没人搭理呢?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都落句话好吗? ——自由華夏 (留言) 2008年9月29日 (一) 05:37 (UTC)
- (-)反对不涉及两岸议题上完全可以大胆用中国。--刻意 2008年10月14日 (二) 12:27 (UTC)
- 未完成:停止討論已超過一個月,且未有共識,此外,移動已被回退。-Alberth2-汪汪 2008年12月24日 (三) 02:19 (UTC)
2008年9月28日
冰上曲棍球 → 冰球
合併編輯歷史。—Iokseng(留言) 2008年9月28日 (日) 03:05 (UTC)
朝鲜语 → 韩语
- 未完成:停止討論已超過一個月,且未有共識。-Alberth2-汪汪 2008年12月24日 (三) 02:2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