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媒體亂象

台灣解嚴後商業媒體利用違反媒體倫理的手段增加收視率或報刊發行量的現象
(重定向自台灣媒體爭議

台灣媒體亂象主要指台灣於1980年代解嚴後,由於商業媒體(特指新聞媒體)利用暴力、血腥、煽情、炒作與捏造新聞等違反媒體倫理的手段,增加收視率或報刊發行量之現象。該亂象亦促使部份人士,成立媒體批評團體並對媒體進行監督和批判[1]。如1999年成立之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2000年八掌溪事件後成立之「與媒體對抗」運動及2002年成立之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等。媒體批評團體有些偏向要求媒體內容淨化、有些側重人民媒體素養之提昇、有些則偏向批判商業化之媒體環境並要求健全公共媒體空間[3]

歷史概要 编辑

日治時期,台灣媒體受到日本政府管制,在地精英創立的台灣民報等時受壓迫。抗日戰爭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不僅刊印文字、內容受到嚴格管制,甚至最後多個報社被迫合併。臺灣戰後時期,台灣媒體開始出現由國民黨執政之特許的新聞媒體(譬如老三台),用以監控異議份子與宣傳意識型態、乃至於言論管制之工具。當時的媒體監督機構主要也只單純地探討媒體內容,而從未針對媒體結構進行批判[4]。以下僅探討台灣自戰後以來的新聞媒體(不包括公民新聞)亂象。

此與對商業媒體「腥羶色」(血腥、煽情、色情)的批判有所不同,主要指戒嚴時代之時,媒體成為統治者打擊及遂行,而當時的媒體監督機構主要也只單純地探討媒體內容,而從未針對媒體結構進行批判[5]

1987年解嚴之後,各類媒體大量增多[note 1],昔日之平實報導風格已未能確保留住閱聽人;於是各種爭議性報導逐漸成為主流版面。2000年民主進步黨執政後,新聞局的改造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成立使政府控制媒體的情況不再,據無國界記者組織的世界評比,台灣於2007年在新聞自由排名上首次超美國日本,2015年排名是亞洲第一名[6]自由之家2005年的評比報告就稱台灣媒體雖自由,但像在2004年總統選舉的報導,台灣人卻多認為媒體內容過於煽腥、商業化,政黨色彩過重[note 2][7]。《洛杉磯時報》在一篇敘述台灣媒體現狀的報導中,將標題訂為「他們不能處理事實」(They Can't Handle the Truth)[8]

此外,2000年開始執政之民進黨政府,因對媒體控制力較為減少,導致各媒體主觀化、私有化。因此多個重要媒體均由兩方政黨把持或立場各偏向泛藍泛綠,既有勢力不斷放棄特權,新勢力利用執政優勢積極去佔有新發言權;因此部分台灣民眾認為自此階段開始,「媒體的客觀性幾乎等於無。」[9]。在此認知下,台灣部分學者興起了媒體對抗運動並試圖解決此亂象[10]

2006年10月,愛德曼公關公司公布「2006年十大亞洲國家利益關係人報告以及對台灣企業之影響」,對亞太地區包含台灣等十個國家調查中,台灣媒體被信賴的程度敬陪末座,比對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的信賴度都低。對媒體信賴程度,最高的印度比重達50%,台灣只有1%。愛德曼公關公司亞太總裁Alan Vandermolen認為台灣媒體因競爭過度,偏向煽色腥走向等,也導致台灣媒體形象不佳之主因。另據法國無疆界記者組織於2006年10月24日發布之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最新年度評比,台灣由前一年之51名進步為43名,排名較日本之51名、美國之53名為高[11]

2008年11月,以中國大陸為其事業版圖核心的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12][note 3],斥資百億台幣買下中時集團旗下《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時報周刊》、中天電視中視等多家媒體,成為旺中媒體集團,使台灣社會產生疑慮中國政府開始直接或透過代理人間接影響台灣人民的言論思想(例如刪除特定事件的相關新聞)[13][14],亦造成國安問題[15][16]。期間曾一度引發社會運動,包括2012年的拒絕中時運動、2019年3月「拒看中天」等反旺媒的運動[17][18][19][20][21]、6月的「拒絕紅色媒體、守護臺灣民主」遊行活動等等。

2014年2月20日,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路版的一篇報導指稱台灣媒體腥羶色、欠缺國際觀,並刊登曾在台灣工作的記者福克斯(Chris Fuchs)報導有關台灣媒體現象的長篇專文。專文內容指出台灣民眾受夠猥褻、圍堵式的報導。以收視掛帥的台灣媒體普遍內向發展,對於國際事務之深入探討則缺乏興趣。

類型及實例 编辑

亂象類型大致列舉如下:

  1. 為特定政黨粉飾形象的新聞作假行為,這種類型即使是在兩大黨分治的臺灣也是不易為公眾所察知的。例如:不論國民黨民進黨的選舉亂象,媒體都只是選擇性報導,淪為政客利用的工具之一,例如:三立電視製作的《228走過一甲子》特別報導,在2007年5月8日,將國共內戰時國民政府軍隊在上海處決投機商人或中國共產黨黨員以及德國希特勒殘殺猶太人的片段當成二二八事件的紀實片段,參見三立二二八報導爭議
  2. 原本受到政府嚴格管制的報導方式,以台灣蘋果日報壹週刊由香港引進台灣的部分採訪、報導方式受到最多批評,包括在報導中過度詳細地呈現血腥、暴力事件,使用過於煽情的辭彙,以及醜化政府行政效率等。
  3. 為增加收視率、發行量而炒作,甚至捏造新聞的行為。有多家媒體曾被發現此類案例。例如:東森新聞記者王育誠的腳尾飯事件、以及某電視台31歲女記者在台北西門町被發現與18歲的巴西混血青少年當眾親吻[22],疑似炒作新聞。
  4. 對特定政黨(主要是泛藍泛綠)相關新聞處理上一面倒的認同或批判,明顯偏離中立的立場。
  5. 各家新聞台不斷重複報導某些facebook社团的文章內容,引起部分學者不認同此方式[23]
  6. 使用模糊不明確新聞標題 :類似於第3項,尤其是網路發布的新聞為了增加點閱率而衍生的台灣網路新聞亂象,例如:為了反制不戴口罩,某某部長『決定這麼做』。某某里長,『用了這辦法』讓鄰里內的犯罪率降低。如果要正確預防心血管疾病,『你不應該這麼做』然而近二年此亂象比重有近乎十則網路新聞內就有八則,涵蓋各種層面類型新聞,此亂象有急劇惡化的趨勢。
  7. 喜歡用一些情緒性字眼,諸如「嗆」、「譏」、「諷」、「淚訴」、「反嗆」、「酸」等,來強化政治立場、製造更引人注目之標題來吸引收視,然而這些字眼可能並非新聞當事人所表現出來之情緒,卻會因這些新聞標題而導致原意遭扭曲。

以下僅探討台灣自戰後以來的傳統新聞媒體(包括一些公民新聞記者)的亂象。台灣記者因市場競爭激烈,各家電子媒體為獲得較為聳動、刺激的畫面,以換取較高收視率,造成媒體的採訪行為本身亦成為新聞事件並引發社會爭議,亂象實例可以分為:

記者專業度 编辑

  • 成立網搜小組,蒐集網路上熱門貼文或影片,經常引用或直接翻攝YouTube影片、批踢踢實業坊、或者是爆料公社等各大網路論壇的內容,並習慣用「網曝真相」、「網揭真相」、「網傳...」當作標題,內容通常為複製貼上。
  • 記者發問不當,導致公司網站被塞爆[24]
  • 嚴重翻譯錯誤:2016年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在社群網站上發文:「Interesting how the U.S. sells Taiwan billions of dollars of military equipment but I should not accept a congratulatory call.」。此句的翻譯關鍵在於Interesting有反諷的意味在,因此應該要翻譯為:「美國銷售了數十億美元的軍事武器給台灣,我卻連接一通台灣賀電都不應該,真是有趣!」,然而聯合報與中國時報的翻譯卻出現大大的漏洞[note 4][25]。甚至記者對於社群網站出現的英翻中翻譯功能都不甚了解,看到中文還誤認為川普在社群網站上秀中文。又或是在2017年12月日籍職業棒球好手大谷翔平與天使隊簽約時,媒體將英文「international signing pool」(國際簽約金之意)翻譯成「國際游泳池資金」等令人費解的內容[26]

記者侵犯行為 编辑

  • 與採訪對象發生爭執:如2004年9月,台灣媒體與英國著名歌手艾爾頓·強桃園機場爆發口角衝突[27]。如:前總統陳水扁的女兒陳幸妤曾經在國立陽明大學畢業典禮跟媒體口角衝突。
  • 妨礙公務:1997年8月19日,警方與白曉燕命案兇手發生槍戰。部分台灣媒體闖入警方架設之第一道封鎖線,於一定程度上妨礙警方攻堅,被認定為另二名歹徒(高天民陳進興)順利逃逸之因(遭當場擊斃之林春生除外)。
  • 隱私問題:隱私權於西方為普遍人權之一,而侵犯隱私造成之媒體殺人不僅戕害社會,甚至造成司法救濟機制完全無法發揮監督績效。於此種直接的人體侵擾轉化為抽象的道德式侵害的概念下,甚至可將媒體歸為公害[28]各家媒體新聞使用當事人照片時,很多時候沒有統一馬賽克處理;透過管道取得當事人地址與電話進行現場與電話中訪問,打擾當事人及親友、鄰居等相關人士,不理媒體提問還會一直追問,被放大檢視。在相關人士心理已受創的情形下不斷提問可能對其造成二次傷害。如2007年1月許瑋倫車禍以及2008年11月星光三班黎礎寧自殺事件,2012年1月日本東京都台東區小島二丁目兩名女性殺人事件[29]
  • 著作權爭議:部分台灣電視媒體常使用抄襲平面媒體、網路或書上的內容來充當訪問內容,此作為被部分學者認為侵犯著作權。也有媒體未經影片者同意授權,就挪用私人影片作新聞報導[30]。例如中天新聞台報導公共電視製作之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時使用盜版的片源作為新聞畫面,公視對此表示已立即通知請對方下架,並呼籲觀眾及媒體不論觀看或是散布都屬盜版行為,公視已循法律途徑解決[31]。其他還有抄襲《遠離生活中的毒物》[note 5]、中國斬首計畫報導[note 6]及1998年同志紀錄片爭議[note 7]

公器私用 编辑

  • 濫用採訪機會:如2006年8月,《聯合報》記者丁萬鳴趁採訪之便高喊「阿扁下台」[32]

商業目的 编辑

問題現象 编辑

照片或畫面使用 编辑

為了追求效果,報紙或電子媒體常將血腥、煽情的照片、畫面置於頭版或重要時段,例如:白曉燕命案[note 9]。2003年,進入台灣市場之《蘋果日報》也常將傷者及屍體等照片放於頭版,故常被批評不尊重當事人,例如2006年11月發生的台中市長胡志強夫人邵曉鈴車禍重傷事件[note 10][63],以及2007年4月12日高雄市壽山動物園鱷魚咬斷人臂事件[note 11]

另外案例還有:林正杰在電視節目毆打金恆煒事件[64][note 12]邱小妹事件[note 13]八掌溪事件[note 14]。1990年時任立法委員陳水扁爆發掀桌子、砸椅子等嚴重肢體衝突。[65]

除血腥、煽情照片或畫面外,媒體也時常使用模擬畫面或合成照片來造假[66][67][68][note 15][69][note 16],或者使用其他事件的照片來冒充。例如2013年4月,英國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逝世,中天新聞台在報導時卻使用英國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畫面[70]。或是2013年4月,中國時報誤將死刑犯槍決的新聞報導,使用與陳東榮同名的前民進黨立委的照片。[71]

未經查證 编辑

未經查證的結果容易產生媒體主觀錯誤;而台灣媒體未經查證或造成主觀錯誤的主因或動力,為過份強調或淡化某些事實及遺漏相關資訊[72]。除此之外,台灣媒體常未經查證之弊亦源於收視率及時效壓力,台灣媒體並無法做出下列查證流程。而缺乏此查證過程為媒體亂象之主因。[73]

  • 新聞刊登後,把新聞剪下來,寄給新聞中的消息來源,請消息來源指出新聞中的錯誤
  • 新聞刊登前,向消息來源查證相關事實及直接引述是否正確的查證流程。[72]

台灣未經查證之新聞報導大致可分下列數種:

  1. 引用網路資料、爆料公社與各大論壇的文章製作假新聞,未經查證。如少林棒球事件[note 17][74]、南非華工事件[note 18]、 外星人與超自然現象[75]、《世界新聞周刊》惡搞文章、與孫中山為韓國人、西施為韓國人事件等韓國起源論假新聞...等。
  2. 引用論壇投書或片面訊息,未經查證。如烏龍舔耳案[note 19]、台灣高鐵與日本新幹線性能比較[note 20][76]、誤報許效舜妻亡事件[note 21][77]、力士老婆事件[note 22]、玉山兵推報導[note 23]、「沙鹿高工學生惡作劇爆料事件」[note 24][78]、「中華民國教育部下課時間改為五分鐘事件」[note 25]
  3. 引用基層記者未經查證資料或完全造假。如:瀝青鴨[note 26]、潘美辰事件[note 27]、女法官劫囚事件[note 28]腳尾飯事件[note 29]周政保影帶事件[note 30]、「趙建銘賣鑽石事件」[note 31][79]2010年廣州亞運電子襪判罰爭議[80]
  4. 專業知識不足。例如中國時報批評空軍一號將中華民國國旗之國徽移至右上角,是「錯亂滿地紅」。但事實上是國際慣例順風旗[81]
  • 2011年1月24日,蘋果日報獨家頭版處理「夢時代」發生逃生出口少女被性侵事件,經「記者查證」被「業者矢口否認」後,仍認定事發屬實。在大篇幅報導後,警方表示案發地點並非於賣場內,據悉是附近公寓大樓,「看得到夢時代的地方」或有行經夢時代。報導內容明顯加油添醋,對性侵案一事下定論「購物中心對此事狀況外」,還推斷「安全梯成為治安死角」,「五萬人出入無人察覺」,「監視器不足」等缺失。事發後蘋果日報急撤換網頁頭版新聞,並對夢時代道歉。但是錯誤報導的傷害已經造成。[82]
  • 2013年4月8日,中天電視台誤用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及演員梅麗·史翠普影像當作剛過逝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女夫人。此一事件造成國外多家媒體報導包括德國、芬蘭、葡萄牙[83][84][85][86][87]等等。
  • 2020年7月28日,NOWnews今日新聞搶先發布國家退任元首李登輝已過世的錯誤新聞,之後台灣團結聯盟、李登輝重要幕僚王燕軍相繼於7月29日凌晨否認李登輝過世,指出這是假訊息。NOWnews今日新聞於數小時後道歉,把訊息指向「系統被駭客入侵」,並將該新聞下架。[88]

災難 编辑

由於災難事件最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災難事件的新聞報導是各家電子媒體的必爭之地,其報導常引起的爭議,包括:反覆播放災難畫面,例如2000年7月12日所發生的八掌溪事件;未能即時批判政策不當,例如和平醫院SARS封院事件[note 32];誇大災情,例如2004年9月11日,台灣發生嚴重水災,中天電視記者遭《自由時報》指出故意「蹲在水裡連線」,造成「水淹及胸」假象之畫面播出[89]。2010年颱風季節,各家媒體記者依舊是到風大雨大的景點做連線,甚至進入風洞,當場體驗強風威力 [90]

缺乏客觀性 编辑

台灣媒體亂象與台灣當今政治文化有相當程度的關係。例如有關不同立場的消息,並無具體證據,有許多無法證實亦無明確的消息來源[91]。媒體在報導這些消息時,即使是絲毫無任何惡意或是媒體經營者、新聞工作者因其政治意識型態而來的故意作為都直接造成此亂象[92]

以此觀點,台灣媒體出現的政治化亂象極為嚴重,如網站首頁出現鼓勵動亂字眼[note 33]台灣拒聖火事件[note 34]三立二二八報導爭議[note 35]、電子媒體2004總統大選灌票」事件[note 36]、「沒支持變成有支持」事件[note 37]、南線專案事件[note 38]、廢除清明節報導[note 39]、「中國豬」事件[note 40]、《經濟學人》去蔣化報導[note 41]、「S.H.E捧中國的LP」報導[note 42]、《「二二八事件及戒嚴時期政府違法責任追究特別條例」》「誅九族」事件[note 43][93]

大量引用「網友」的消息來源以及意見[94][95][96][97],甚至有疑似記者自己偽裝成網友發表意見再引用為報導的案例。[來源請求]

造神現象 编辑

有些媒體為了討好其支持者,甚至有將部份政治人物「神化」的舉動,從最早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利用媒體將自己神化,如今造神運動不只針對政治人物,也對某些特定對象進行包裝和美化。如中國富豪陳光標來台期間,各家媒體不停報導其行善、捐款事績,甚至捏造無中生有之「過世貧農家中蔬菜全買」事件。[98],亦可能是造神現象的一種表現。[99][100] 或是在運動報導上對王建民、陳偉殷等知名旅外球員的相關新聞大吹特吹,以及娛樂版面上的新聞對2015年到韓國發展的臺灣藝人周子瑜,標題下得過於聳動,後續甚至也導致有臺灣青少年到韓國發展,都會冠上 “某某第二” 的頭銜等。

中天新聞台TVBS新聞台等媒體,在2018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及2020年中央公職選舉中,大幅提升先後參選高雄市市長中华民国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報導量,間接影響選舉結果。中天新聞台多次遭NCC開罰,但其報導韓氏數量仍未下降,最終不獲NCC續照,只能在網路平台放送。

涉嫌扭曲原意 编辑

  • 2010年3月,外資券商里昂證券發表「The KMT as its own worst enemy」,自由時報翻譯所寫新聞標題卻是「里昂證券:馬二○一二會敗選」,政大英語系教授陳超明審閱。但被其他媒體指控扭曲原意。原文的首句為「We maintain the view we proposed last June, that the 2012 Presidential election is the KMT's to lose. 」。2010年3月26日,中天新聞的「新台灣星光大道」節目,與陳教授進行英語翻譯的問題提出討論。針對是同樣為陳教授審議的同一篇翻譯,為何聯合報與自由時報的內容大不同?[101][102][103]
  • 2013年2月2日,中天新聞台於一段專訪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教授諾姆·杭士基的報導中有部分錯誤或遺漏的翻譯內容,經觀眾以比對畫面的方式重譯後公開[104]。2013年2月4日,中天新聞台發表聲明表示:「確有口白與翻譯字幕配合上的疏失,內部將會進行檢討改進,謹此致歉。」[105]諾姆·杭士基教授本人則對此報導內容表示遺憾。
  • 2013年11月11日,中國時報刊載一位中國大陆在台學生講述張懸國旗事件的投書,卻被網友抓包、指控報章內容與原文大相逕庭,遭竄改、添加其他文字,甚至直接加上「可以說,秀國旗是她的慣用伎倆。」等字句,引發網友批評從原來的理性對話,被竄改成偏激文。[106]
  • 2015年9月11日,《聯合報》以「美智庫學者:下任台灣總統 須接受九二共識」為題報導,引發言論被引用的學者葛來儀(Bonnie Glaser)極度不滿,甚至在其臉書上以「這是哪個白癡寫的」(Which idiot wrote it?)激烈言詞表達。[107]事實上,葛來儀此言係推測習近平習會中可能提出的內容,並非其主張,因此被認為有刻意誤導之嫌。雖然《聯合報》之後更改標題為「美智庫學者:歐習會 可能觸及九二共識議題」[108],但葛來儀認為,在不用付出任何成本的情況下,《聯合報》還是會繼續這樣做,因此不排除提告。[109]9月13日,《聯合報》登報向葛來儀及讀者致歉,但並不認為當天標題是刻意誤導。[110]

造謠爭議 编辑

  • 《台視新聞》以聳動的標題「深夜第三波驅離 警民火爆對峙 鎮暴警放催淚彈 強行逮現行犯 飆車族鳴笛聚集 趁亂鼓譟」,與《自由時報》於2008年11月7日頭版以聳動的標題「夜戰圓山 警噴水放催淚彈驅離」。但當時在場的所有媒體(包含台視與自由時報在內),只拍到警方使用水柱或警棍進行驅離,皆未曾拍到足以證明警方有放催淚彈的畫面或照片。[111][112]
  • 未經查證大量援引中國大陸網路論壇或網路媒體的惡搞文章。這些文章多半皆為「韓國剽竊中華文化」等消息。如:孫中山王建民為韓國人、四大發明為韓國人發明等惡搞韓國文化的文章。。韓方的朝鮮日報對此表示譴責[113][114],強烈抗議台灣媒體與中國大陆網路媒體。
  • 《中國時報》報導盧貝松在台拍攝時被《自由時報》狗仔惡意挑釁,還報警找來警方,導致壓垮最後一根稻草,擬提早離台。[115]盧貝松澄清這是完全錯誤的報導,從來沒有這種想法。他也指出,是有幾個狗仔對劇組的騷擾很嚴重,但他們發現這些狗仔是來自香港。[116]
  • 《三立Set 驚報新聞線》報導中國製造不是假就是毒!? 中國"黑心米"嚼勁好竟然咬不爛! 竟然是3D列印"紙做的"![117]黃安反酸打臉王瑞德。[118]

關說影響 编辑

新店救護車阻擋事件嫌犯蕭明禮之父母為資深媒體人,其父蕭師言是前任華視製作人與現任中共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環球時報台灣政治記者,其母孫香蘭是現任《中華日報》政治記者與專欄中心主任,事發之後,2010年12月28日,部分媒體人指稱蕭為合理讓道,並非惡意阻擋救護車。TVBS《新聞夜總會》節目中,主持人李艷秋指稱蕭「第一時間他(中指蕭)是做了一個讓的動作。」[119],來賓朱學恆則質疑蕭是否有讓道的意思或可能躲錯方向,媒體人兼名嘴唐湘龍在節目中指出,蕭擋救護車的行為其實是在「讓」救護車,以及可能是躲錯地方[120]。名嘴江岷欽在談話性節目中指出,蕭男可能是做錯選擇,在移動車輛間被紅燈擋住,且後方救護車按喇叭要求讓開,致使怒氣攻心[121]

名嘴關於合理讓道之言論甫出,播出後即刻引起輿論嘩然。且名嘴說法僅著墨蕭男阻擋(或讓道)的部分,但影片證明蕭男尚有豎中指之行為。媒體人到了隔日(2010年12月29日)旋即改口,僅唐湘龍仍堅持己說。

數日後媒體即傳出蕭父蕭母私下關說名嘴之新聞,唐湘龍亦坦承20年前他曾和蕭母一起跑過新聞,並坦承事發後曾與蕭母兩度通電話,兩通時間加起來約5分鐘,電話中唐湘龍多次詢問蕭母,蕭當時的態度究竟是無意還是故意,但蕭母始終不願意說明。唐湘龍表示,蕭母不願意通話內容被轉述,但可以感覺到的是,他們家還是不願意站出來面對,而蕭母也在電話中有「特別謝謝他的體諒。」 [122]

立法委員邱毅更透露表示,其實26日晚間他也有接到蕭明禮母亲孫香蘭的電話,痛罵他們在節目上講得不對。

關說消息傳出後,資深媒體人陳揮文29日晚間就在政論節目上砲轟蕭父:「認識幾個媒體記者了不起喔!囂張什麼?」更向蕭父喊話:「再讓我逮到你企圖利用媒體喬,我就全部公布出來!」[123]

煽動輿論、媒體公審 编辑

於2012年1月,發生於日本東京都台東區小島二丁目的台灣女留學生殺人事件,事件發生後,警視廳還未做出發表,臺灣媒體已將張姓嫌疑人的姓名,Facebook照片等等資料發布出去,許多網友則直接到嫌疑人社群網站留言,當由消息指出某個姓張的嫌疑人在大阪出現並帶回東京,還未驗明正身時,臺灣媒體又立即報導出,張姓嫌犯已在大阪落網等,立即又有網友在網路留言「判死刑吧!」、「去死一死」等不雅字眼,但後來只是虛驚一場,最後警方疑似在名古屋附近查到有手機電波,最後在名古屋要帶回警局時,因張姓嫌疑人可能受到各界媒體及社會的壓力下,趁警方不注意而自殺。

由於台灣媒體的收視率導向、以及立場過於鮮明的情況普遍存在,因而對於某些爭議性極大的事件例如前總統陳水扁諸多案件、友寄隆輝毆打台灣計程車司機事件旺中案走路工事件李宗瑞迷姦案、台鐵客廳車性愛趴事件[124]、媽媽嘴八里雙屍案八仙樂園彩色派對火災等,皆有長期密集報導、立場一致、企圖主導輿論的現象。以後者為例,長期的密集報導使部份閱聽人感到不耐、並懷疑可能排擠到其他新聞的報導時間[125]

此外還有媒體公審的案例,包括在維冠金龍大樓倒塌事故之後懷疑大樓倒塌是因為「籃太太」私自拆除一樓隔間所造成,不僅對其發動起底,甚至聲稱「籃太太」正使出延長戰術脫產,事後雖被臺南地檢署還以清白,烏龍爆料卻已造成當事人身心俱疲。

2016年5月爆料公社上傳一張(張姓司機)相關新聞,被一位匿名著引述不實資料,管理員“許世子,李艾莉”帶頭風向直留言:你是不是想X人家而不排除提告[126][127]

2018年9月燕子颱風襲擊大阪導致關西機場關閉,因游姓男大生在PTT表示中國大使館派車至關西機場接受困的中國公民,導致台灣媒體及人民將批評湧至大阪辦事處,大阪辦事處的蘇姓外交官自殺以捍衛自身名譽,事後證實游姓男大生所述是假消息。 [128]

2019年1月,新北市蘆洲區一名林姓男子為了一顆不加辣的肉圓而涉嫌對妻兒家暴。林男家暴過程被妻子用智慧型手機錄下,影片在爆料公社曝光後受到輿論撻伐[129][130]。此事經過媒體披露以後並引起外界嘩然[131],網路紅人「館長」陳之漢亦於個人直播平臺聲明相關事件之經過[132]。1月16日,女方於律師陪同下前往新北地院遞狀離婚申請[133]。1月31日,林姓男子被依傷害與強制罪嫌起訴,全案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偵查終結[134]

2021年初,台中市北屯區一名Foodpanda女外送員準備為客人送餐。因不耐久候多時,而被店家拖延點餐時間要求退單、最終引發雙方口角。女外送員不堪對方出言羞辱恐嚇並揚言提告,之後便將監視器檔案上傳至臉書社團爆料公社,一度引發網友公審。唯有短短幾小時不到的時間,該店被網友打上負評。七天後,該餐廳涉事店員並於律師陪同之下到案說明,同時在所有採訪媒體記者面前公開道歉[135][136]

其他問題 编辑

錯別字與錯用成語 编辑

台灣的電子媒體經常出現錯別字等技術性錯誤,有人認為出現頻率過高。如2007年5月6日,三立新聞台之民進黨2007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黨內初選特別報導的跑馬燈字幕上,根本沒辦理黨內初選的高雄市第四選區前金區新興區苓雅區)竟出現姚文智(經協調後已轉戰高雄市第一選區)得3002票、黃昭輝得3001票,總得票數已超過該區黨員選舉人數五千多人。[137]三立新聞部經理余朝為說,是因為面板更改時電腦當機所致,但只有幾秒鐘,事後已立即更正。[138] 壞根本沒有關係。(這個成語通常是指一個對象過度悲傷。)

獨家新聞現象 编辑

廣電基金接獲民眾檢舉表示,2006年8月23日《東森新聞》報導含有黑道份子參與的「天使護衛隊」[139]及《三立新聞》報導台灣內部因政局因素,近期辦理外國移民之人數驟増等二則「獨家」新聞,……明顯係空穴來風,只見媒體的主觀臆測、評論,卻缺乏具體的佐證數據[140]

廣電基金與財團法人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簡稱新防會)2006年7月23日聯合召開記者會,針對TVBS報導趙建銘自行施打類固醇及東森電視台報導陳幸妤曾赴精神科門診等「獨家」新聞,表示其侵犯隱私、違反人權的做法對當事人並不公平[141]

濫用民意調查 编辑

濫用民調是台灣媒體普遍出現的問題,且準確度不高,其原因可能包括:

  1. 媒體因其表現而被上色,因此相反顏色的民眾中有一定比例會拒訪,另一定比例的受訪者也會在民調中惡搞該媒體;例如聽到是某一家民調就故意說謊,即機構效應;而實際上民調機構只要看到拒訪率過高就可以知道民調無效,而解決方法也非常簡單,換個名字進行民調(但多數民調機構不願意採取此方法解決)。
  2. 民調問題具有暗示性、主觀性強,往往缺少同理心,不僅易造成答案失真,且可能淪為假借民意的多數暴力[142]

置入性行銷 编辑

台灣媒體普遍存在置入性行銷問題,即由政府機構、工商團體支付酬金,請媒體記者撰寫、製作宣傳性「新聞報導」,俗稱「業配」;一般認為政府購買置入性行銷可以是合理的(例如推廣禁菸、酒駕危害宣導、宣導新的衛生知識及反詐騙等),但也有很多置入性行銷是公器私用。2010年12月12日,前中國時報記者黃哲斌為了抗議媒體置入性行銷情況嚴重,決定辭職以示抗議[143],並在個人部落格發文說明緣由[144]。此一事件引起社會大眾對長久以來媒體業配問題的關注[145][146][147]

民間反應 编辑

於八掌溪事件發生當年8月,媒體批評網站與媒體對抗成立[148]

2005年3月6日發生《中國時報》陳洛薇「新二二八事件」,一群PTT網友在台北車站前呼口號,要求《中國時報》一週內道歉,口號訴求為:「媒體要道歉,記者要反省;拒絕無知抄襲,要求媒體自律。閱聽人,站出來![149]」同年10月,台北捷運淡水線發生大學生強吻十二歲少女事件,該大學生可能因誤信媒體報導:「檢察官加重起訴,祭出重罰。」而上吊自殺[150]

到了2006年8月18日,發生王建民拒絕台灣媒體事件,有網友準備串聯發起學生運動,於9月1日台灣記者節當天走上街頭,向媒體抗議。8月22日,被視為即將登場的「91反台媒學運」前奏曲「822挺建民嗆TV」行動展開。

參見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有線電視為例,經台灣政府組織、政策制訂下推展,於1991年STAR TV(即今星空傳媒)五個頻道開播之後,台灣於2003年之有線電視媒體普及率有率已高達84.8%,可謂全球第一。
  2. ^ Taiwanese believe media content is excessively sensational, commercialized, and overly partisan, as evinced by inaccurate reporting on the results of the 2004 presidential election.
  3. ^ 2019年3月「無國界記者組織」發表的《中國追求的世界傳媒新秩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報告,當中引用台灣清華大學的社會學研究所2015年碩士論文:「2008 年,90% 的營收來自中國的旺旺食品集團買下了中國時報,台灣第四大的媒體集團。……中國時報在被收購後這五年,有關中國人權問題的報導減少了三分之二,……」
  4. ^ 聯合報為:「美國賣給台灣幾十億的軍事裝備,很有意思,但他不應該接這通恭賀電話。」,中國時報為「他(覺得)不該接這通賀電,因為這好像會與美國對台灣出售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軍事武器有關。」
  5. ^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韓柏檉著作。
  6. ^ 『總統辦公桌換方位、裝防爆牆』等其他護首細節
  7. ^ 1998年11月30日,於晚間十點播出之東森綜合台驚報內幕》節目,未經任何告知或要求授權,逕將導演陳俊志所製作之同志青少年紀錄片美麗少年》移花接木,成為偷窺、剝削同志族群的色羶腥黃色新聞。陳俊志於節目播出時,立刻聯絡製作人靳秀麗及側錄《美麗少年》畫面之東森記者曹嘉玲戴志哲。起初,三人矢口否認,之後改口為「不小心誤用」。靳秀麗對陳俊志表示:「我們用了都用了,頂多在下一集打一個道歉說明,你還要怎樣?」靳秀麗更明白表示,不可能對所傷害之同志及同志家人道歉。
  8. ^ 原始名稱為馬來西亞男歌手品冠於2008年推出的國語專輯《那些女孩教我的事》
  9. ^ 被害人屍體被發現時,台灣媒體不但派SNG車至現場以現場連線直播方式報導,對屍體之慘狀描述更是鉅細靡遺。隔日各大報也以大幅版面報導並附大量現場圖片,《中國時報》甚至將屍體斷指的照片特寫放大在頭版最中央的位置上
  10. ^ 《蘋果日報》直接於頭版刊出血腥車禍照,引起政府開罰
  11. ^ 除《自由時報》對照片中斷臂處打馬賽克外,其他三大報(《聯合報》、《中國時報》、《蘋果日報》)都直接刊登鱷魚將人臂含在口中之照片,而引發社會爭議及立法委員譴責。為此行政院新聞局發函要求報紙改進,新聞頻道亦於相關新聞中以電視新聞需依廣電相關法律對某些畫面作處理,但報紙卻因《出版法》已失效故有數家不對此類畫面作處理,而遭受無法可管窘境
  12. ^ 事件發生後,各大新聞頻道皆持續不斷播出毆打畫面(2017.7.10更新畫面)。
  13. ^ 部份媒體(含公視華視)報導兒虐新聞時將受虐者相片、受虐時之叫聲等予以呈現,並遭部份社會團體(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兒少新聞妙捕手等)批判,甚至有部份民眾向廣電基金申訴
  14. ^ 發生時新聞台將災難畫面未經處理直接播出,亦遭部份學者批判,認對觀眾心理帶來負面影響(造成中央政府危機亦為其因),並因此成立網站與媒體對抗。
  15. ^ 2007年12月12日,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梵蒂岡接見台灣朝覲團代表,《自由時報》新聞記者張寧馨刊於《自由時報》2007年12月17日 D10版的引用的照片中,被用影像處理軟體將朝覲團成員之一的《聯合報》發行人王效蘭從中間刪除。據聯合報新聞報導,《自由時報》新聞記者張寧馨辯稱是為美化版面。
  16. ^ 事後,法藍瓷公關陳玉瑛亦坦承其修改過的照片是由法藍瓷公司提供,自由時報是在不知情之下刊登 法藍瓷公關 自始即未吐實 事後要記者攤責 尋求解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據同一報紙報導,《自由時報》並非第一次使用變造新聞照片的手法,2005年10月18日,《自由財經》版刊法新社照片,照片中的主角原本在看《聯合報》,但被移花接木成《自由時報》。
  17. ^ 2001年12月2日中午,一署名「小彬彬」之男性網友於第34屆世界盃棒球賽官方網站(該網站已遭裁撤)討論區中,以「小雅」的名字發表了一篇標題為〈香港《蘋果日報》:周星馳要拍《少林棒球》〉之有趣文章。此篇模仿新聞體之文章指出,周星馳本人將飾演人氣最旺的投手張誌家,與老搭檔吳孟達飾演的林華韋總教頭一起並肩作戰;《少林棒球》預定2002年春節後開拍,2002年聖誕節檔期在香港、台灣、中國大陸同步上映。文末並表示,《少林棒球》必能打破《少林足球》票房記錄,並進軍好萊塢。2001年12月3日,《中時晚報》第18版即刊登類似報導,並隨即引發了民視中天新聞台東森新聞台等媒體跟進報導。「小雅」眼見自己的這篇玩笑文章成為媒體報導對象,立刻在世棒賽官方網站上刊載道歉啟事,承認這則消息是他掰出來的,網友都不相信這則消息,卻沒想到竟然真的有媒體信以為真。他也相當質疑記者的求證工作,表示:「一看就知道是好玩的東西,記者為何不求證呢?」
  18. ^ 2002年4月1日,《中時晚報》引用南非華僑新聞報》電子版的消息,並以頭版頭條方式報導,稱南非發現華工留下資助同盟會革命活動之三箱金條,可能觸及兩岸外交角力爭取歸屬權。這引發電視媒體的跟風,一再重複播報。事後發現,這只是《華僑新聞報》一則純屬虛構的「愚人節新聞」。查證之後,可以發現,當天的《華僑新聞報》頭版僅用一似商業廣告之小方塊來提醒讀者某些文章為愚人節應景之假新聞,而不是用比較正式的「敬告讀者」、「聲明啟示」或「小啟」之類的方塊文章的形式,所以讀者不容易察覺。西方媒體有於每年4月1日刊播「愚人節新聞」之習俗,但台灣媒體並無此習俗。
  19. ^ 2002年9月30日,親民黨籍立委李慶安交給行政院長游錫堃一封檢舉信,檢舉人為台北市33歲男子鄭可榮。指稱一名疑為同性戀的官員於同年8月在KTV中對其上下其手並強舔耳朵,並懷疑此官員為行政院衛生署代理署長涂醒哲。媒體依照指證者之說詞刊出,並於各節整點新聞中一再重複播出。2002年10月5日,舔耳者證實為衛生署人事室主任屠豪麟,而非涂醒哲。屠豪麟已遭撤職查辦。
  20. ^ 《聯合報》於2006年10月23日及10月24日連續刊登兩篇報導,指出日本新幹線時速300公里狀況下於地震發生時,僅需三秒即可將列車完全停下,用以攻擊台灣高鐵之不安全性。事實上,據物理學定理若時速300公里於3秒完全停下,一質量70公斤之乘客,會受到將近200公斤重的力量拉扯整個身體,如果沒有使用特殊設計之安全帶,乘客之內臟與外表會受到嚴重的損傷。實則日本新幹線所用之地震偵測系統,為偵測傳輸較快之震波,故可於破壞力最大之表面波來臨前三秒,即可預知地震並開始煞車
  21. ^ 2005年8月4日,《蘋果日報》誤報藝人許效舜的妻子在加拿大身亡的不實消息,讓許效舜的妻子因受不了壓力而提出離婚
  22. ^ 2006年8月19日,《蘋果日報》以頭版頭條報導「直擊 國寶力士 連夜喝花酒」,跟拍到 照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並搭配『「前頭」旭鷲山等人前晚到「SELENA」,店內小姐熱情地摟著他的腰』的圖說。8月21日,東森新聞台獨家訪問到當事人旭鷲山,他表示「那小姐」是他老婆。2006/08/21 東森新聞報:太扯~相撲力士把酒店妹妹? 旭鷲山:拜託,那是我老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8月23日,《蘋果日報》再報「摟酒女 力士誆稱老婆 《蘋果》再到酒館查證 該女子仍上班」,指該女『確實是日式酒館「SELENA」內的媽媽桑』。《蘋果日報》總編輯陳裕鑫更以「其他媒體跟進報導卻未查證,才是更大的烏龍。」回批《民生報》「台灣狗仔鬧笑話 錯把旭鷲山老婆當酒女」與東森新聞台的報導。據《蘋果》報導,《民生報》報導該文記者蘇嘉祥坦承其報導只引用8月20日《日刊體育》的說法,未向旭鷲山、SELENA店家及《蘋果日報》查證,並回應「人家《日刊體育》都白紙黑字寫在上面了」。東森發言人陳正毅說,「若新聞有受到經紀人或相撲力士誤導,只要《蘋果》有提出更有力證據,他們一樣會跟進報導。」
  23. ^ 2007年4月10日,中國時報做出報導:玉山兵推政治先行:馬敗選 紅潮起 台灣大亂,後遭國安會澄清 [1]
  24. ^ 台中縣沙鹿高工有學生以手機拍下老師趴著睡覺之畫面,向《蘋果日報》投訴指出,某老師上課中要學生抄筆記,自己卻趴著睡覺。《蘋果日報》不經確實查證,於2007年5月10日以頭版頭刊登出來,對該老師造成傷害
  25. ^ 2007年8月31日,《聯合報》以頭版頭條報導教育部規定要把下課時間改為五分鐘。事後教育部部長杜正勝澄清只是下課時間勸導改為五分鐘,從來沒有規定改為五分鐘。而杜正勝表示他收集好證據,不排除要提告《聯合報》。
  26. ^ 2006年12月20日,TVBS報導「瀝青鴨」事件,指稱一位婦人檢舉吃到以瀝青脫毛的薑母鴨〈獨家〉煮鴨驚魂!民眾投訴買到「瀝青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隨後未經查證即於20日至22日間,報導一連串相關新聞 官員直擊菜場 攤販還在賣瀝青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造成鴨農生意暴跌五成 瀝青鴨迄未查獲半隻 鴨價慘跌[永久失效連結]。12月26日,公視批評:「媒體一再缺乏查證就報導爆料新聞,傷害的是自己的公信力。2006/12/26 公視:新聞不查證 爆料傷害媒體公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2月28日化驗結果證明,並無發現瀝青鴨,所謂「不明黑膠」為被碳化松脂。對此,新聞局長鄭文燦於12月31日表示,TVBS有必要向社會大眾說明清楚。TVBS隨即於2007年1月1日凌晨回應,「瀝青鴨」報導是根據民眾檢舉;被訪攤商在記者再三詢問下,承認這黑色的不明東西就是「瀝青」:且TVBS留有原始錄影帶,絕非憑空捏造,更無炒作之意(2007/01/01 中央社:〈瀝青鴨報導 TVBS:絕非憑空捏造更無意炒作〉)
  27. ^ 1992年3月間,當時的台視記者璩美鳳採訪女歌星潘美辰,並在《台視新聞世界報導》播出時,誤導觀眾以為潘美辰是同性戀者。台視董事長陳重光因此下令把《台視新聞世界報導》主播張雅琴及璩美鳳逐出台視
  28. ^ 2003年3月6日,《中時晚報》,以頭版頭條報導女法官「劫囚」,指稱女法官至警局強行帶走酒醉駕車並擔任律師之孫姓丈夫。8月10日,《中晚》在該報頭版刊登半版道歉聲明,坦承當天的報導為虛構之不實報導 2003/02/05 司法院政風新聞:報載女法官劫囚案澄清報導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7.2003/08/12 自由時報:「劫囚」案 女法官告記者 勝訴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7.
  29. ^ 2005年6月間台北市議員王育誠東森新聞S台共同引發之事件。
  30. ^ 2007年3月,TVBS一名記者協助罪犯拍攝嗆聲錄影帶,各電視台亦爭相播出該錄影帶的相關片段。被質疑此舉擾亂社會治安後,對此各界予以譴責,甚至部份同樣播出片段之電視台亦於東窗事發之後強烈批評TVBS,但並未因播出片段而道歉。TVBS在多次發表聲明向觀眾致歉之後,多名主管甚至總經理亦辭職負責。
  31. ^ 2006年8月18日,《聯合報》以頭版頭條大幅報導 2006/08/18 聯合報:台開弊案爆發後 趙建銘賣13克拉巨鑽[永久失效連結],稱台開案被告趙建銘(陳水扁之女婿)於獲得交保後,委託同案關係人蘇德建賣出13克拉之鑽石以換取現金。事後趙建銘委由律師顧立雄發表聲明,要求《聯合報》必須於8月21日前道歉,否則將提出告訴。2006年8月20日,《聯合報》在頭版左上角刊登道歉啟事,就未向蘇、趙二位當事人查證一事,向二人及讀者道歉。
  32. ^ 台灣媒體在《壹週刊》報導後,才開始批評和平醫院的不當封院政策,因此有人認為藍綠媒體都不在第一時間指責台北市政府的錯誤政策,甚至指出如果台灣媒體能在封院初期就依照常識批判不當封院政策,《壹週刊》記者的行為就沒有必要了
  33. ^ 2006年9月6日,中時電子報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1-27. 首頁《網路主筆室》出現「不敢動亂,倒扁免談」連結。內文提及「怎麼樣才能撼動美國的決策呢?唯一的辦法,老實說,這真的是唯一的辦法,就是動亂。……不要用中產階級偽善,在那裡假裝天真,假裝文明,說我們就是要理性、要說服2006/09/06 中時電子報網路主筆室:不敢動亂,倒扁免談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1-09.《蘋果日報》2006年9月8日報導「詩人籲動亂 有罵有挺」中提到:「對此,網路上有人大罵,楊渡主張已觸及內亂及煽動罪,卻也有人附和說,不流血阿扁不會下台。」[2][永久失效連結] 事後作者楊渡辯稱「只是把情勢分析清楚,並不是鼓勵大家動亂」(2006/09/08 蘋果日報:詩人籲動亂 有罵有挺)2006年9月9日,BBC駐台北特約記者林楠森報導「台灣展開反貪倒扁"圍城之戰"」時,其內容提到:「一名資深媒體人士撰文鼓動群眾必須以動亂來引起美國介入,才能達成拉陳水扁下台的目的,也引人側目。有政論節目質疑這名媒體人士擔任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文膽,從而有可能代表馬英九想法。」2006/09/09 BBC中文網:台灣展開反貪倒扁"圍城之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6年9月17日,《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在「媒體 勿成分裂社會的元兇」中批評:「這種媒體與這種媒體人,把鼓動暴力、強調激進當成言論自由,……」2006/09/18 自由時報:媒體 勿成分裂社會的元兇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9.
  34. ^ 2007年4月28日《自由時報》報導:有台灣部分媒體指稱,國際媒體指拒聖火事件讓台灣形象受損 台灣拒聖火》外電爭相報導 賠上國際形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但實際上多數國際主要媒體(諸如:路透通訊社、美聯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英國《泰晤士報》及日本《讀賣新聞》等)報導指出,中國奧運聖火路線惹毛台灣、引起台灣反彈等,並指聖火路線已成兩岸政治議題,並引發台灣內部爭論,未有所謂形象受損等說法 國際媒體:聖火路線 中國惹毛台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由Google新聞搜尋華文新聞,以關鍵字拒絕聖火得到的 結果 可以知道,華文媒體的報導與其他語言(日語)相對中立的報導不同。也可以說,多數華文媒體在某些事件的報導很容易(故意)出錯。
  35. ^ 三立電視製作的《228走過一甲子》特別報導,在2007年5月8日,被聯合報指稱造假,將國共內戰國民政府軍隊在上海處決投機商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以及德國希特勒殘殺猶太人的片段 三立影帶/三立基隆屠殺 三來源逐一檢視, 2007年5月10日, TVBS 新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當成二二八事件的紀實片段。 三立當天發出聲明,表示沒有造假,並表示將對《聯合報》保留法律追訴權 二二八特別報導 被指移花接木 三立否認造假 國民黨考慮提告, 2007年5月09日, 自由時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7年5月9日,三立新聞台仍強調並未造假,但坦承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植畫面。對於誤植一事,總編輯陳雅琳起立鞠躬向社會大眾及提供者阮美姝道歉 228報導誤植畫面 三立道歉, 2007年5月10日, 自由時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不知情之下誤植畫面」 三立新聞道歉,2007年5月9日,《中國時報》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4年1月11日,.
  36. ^ 2004年3月20日,台灣總統大選開票,電子媒體灌票事件。當日直到下午4點54分,中選會才有票數出現。但同一時間,各個電視訊道開出的總票數已經超過800萬,中天新聞台更超過1000萬。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三立和民視是陳呂領先之外,其它商業台都是連宋領先。根據連宋總部的資料,從下午5點48分起,陳呂的票數即超過連宋。但同時TVBS、東森、中天、年代、八大、台視、華視等電視台,開出的票數已破千萬。也就是說,當中選會的票開出不到4%時,這些電視台已經開出了超過七成五的選票,而且都是連宋領先。由於各台猛灌票,加上都押寶連宋,因此六點鐘以後只好上演所謂的「翻盤戲碼」。到了晚間7點12分,年代新聞台居然出現陳呂得票數超過最後的實際得票數的畫面,票已經灌爆。當天相繼灌爆的還有東森、華視、中天、TVBS、中視、台視、民視和八大。有的台不久之後又悄悄的將票數向下調。灌票顯示出的連宋在最後關頭崩盤導致選後的一連串衝突抗爭,恰與選前319不明槍擊案亦經電子媒體與台灣地下電台強烈炒作一般;均都因媒體無自治性報導,而造成總統大選後撕裂台灣族群合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灌票之後的2004年9月,TVBS,中天等九家商業台主管共同簽署了一份公約,宣佈年底的立委開票轉播採用中選會的數字。詳見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條目
  37. ^ 2006年7月間,台北市長馬英九訪問日本,並於7月11日會晤日本外相麻生太郎。7月14日《中國時報》報導「馬英九獲得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以及外相麻生太郎有力的支持」。2006年8月3日日本《產經新聞》指出:《中國時報》對於安倍與麻生支持馬英九的報導並無事實根據,已造成二人「對此毫無事實的報導感到困擾」([//web.archive.org/web/20070325115437/http://sakura4987.exblog.jp/392529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6/08/03 日本產經新聞:〈台灣紙 「安倍、麻生氏が馬氏支持」 事實無根の報道、困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存檔
  38. ^ 2006年7月20日,《自由時報》以顯著篇幅及版面就總統府成員所涉及國務機要費案,報導中華民國政府為強化對澳洲外交關係,特別成立「南線工作」專案,將國務機要費用以進行機密外交 2006/07/20 《自由時報》:〈部分國務機要費 用於對澳工作〉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並引用不具名者發言,指稱全案在北一女門口給並進行單據簽收等工作 2006/07/20 《自由時報》:「中間人」對口官員:在北一女門口給錢並簽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其後,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於記者會中,證實並無「南線專案」一事;因此有些人認為,這是《自由時報》故意配合總統府對檢察官作偽證以逃避追查。
  39. ^ 2007年4月4日,民進黨決議建請中華民國行政院廢除蔣公逝世紀念日,而蔣公逝世紀念日經常與清明節同日,TVBS則以「去蔣!民進黨決議通過廢清明節」做為標題報導本決議 2007/04/07 自由時報讀者投書:去蔣去清明?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4-10.。而中國廣播公司原來的報導 2007/04/04 中廣:民進黨通過廢蔣紀念日 另訂言論自由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並沒有廢除清明節之說。4月9日,TVBS更正致歉,並表示在4月7日已更正有關報導 2007/04/09 TVBS:廢清明節錯誤新聞 更正致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同時TVBS開闢「更正與澄清」一欄,類似「《蘋果》被發現的錯與批評」,更正資料有錯的報導。但是目前在網路上,許多人還是遭到欺騙;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媒體也有引用此錯誤報導、卻沒有引用更正啟事;某些人士也藉此將去蔣化與破壞文化連結。也可以說,此報導屬於「中文媒體亂象」的一部份。
  40. ^ 2006年9月25日,《中國時報》頭版頭條報導之中 2006/09/25 中國時報:跳過府黨 主動出擊 蘇邀各界領袖商國是[永久失效連結],誣指『近日民進黨主席游錫堃倒扁行動展開反制,發表有關「中國豬」等刺激性言論引發黨內質疑』。當天游錫堃立即召開記者會,抨擊中國時報「惡意虛構、無中生有」,並隨即提出妨礙名譽的告訴 2006/09/25 中央社:不滿被指曾說中國豬 游錫堃控告中時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7.。2006年9月26日,《中國時報》在二版刊登小啟,向游錫堃及讀者道歉 2006/09/26 東森新聞報:中國豬風波 中時刊小啟:向游錫堃及讀者致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1. ^ 《聯合報》於2007年3月17日之A4要聞版,譯介3月17日英國《經濟學人》週刊的一篇有關台灣政府去蔣化措施報導,其中將"Cultural revolution"一詞翻譯為文化大革命,《自由時報》以"Cultural revolution" 一詞非專有名詞"Cultural Revolution"為由,抨擊《聯合報》此舉實屬移花接木之行徑,並以統媒稱之 2007/03/19 自由時報讀者投書:論聯合報文化大革命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7/03/19 自由時報:經濟學人去蔣化報導 統派媒體硬拗為文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7/03/19 自由時報社論:媒體豈可用移花接木手法污名「去蔣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7/03/19 自由時報讀者投書:<澄社評論>新聞界也需要「文化革命」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雖《牛津大辭典內所解釋 "cultural revolution" 一語,確源於1966年中國文革歷史,且沒有其他解釋。但有人表示譯文應當注意文章之前、後文意的連貫,如果"Cultural revolution" 譯成文革,但是實際上去蔣化誠與文革毫無關聯。而有人表示英國《經濟學人》此篇報導所下標題確實暗示了台灣的去蔣化和去中國化與中國文革的相似,之所以有『r』和『R』的區別,正是因為暗示的是「相似」,而不是相同。此外,亦有人提及《經濟學人》之原文針對蔣中正使用了不少負面描述(例如:dictator(獨裁者)),而對於民進黨作為最負面的形容也只有嚴重到「選舉手段」,但《聯合報》完全沒有翻譯出來。
  42. ^ 2007年5月3日《自由時報》報導:S.H.E的新歌〈中國話〉「引起不少台灣網友反彈,罵她們『捧中國LP』」,但並未標明出處。該文並引用號稱是中國大陸網友「晴山滴翠」的言論:「以前有傳聞說,S.H.E在日本訪問時,有日本記者問到:『你們是中國人嗎?』她們三個一起回答:『No!No!我們是台灣人。』現在的做法是否在學楊丞琳道歉、趙薇代言抗日遊戲,來消除自身的思想污點?還是僅僅看在錢的份上,拉民族情感為自己謀私利呢?」但也沒標明出處。2007年5月3日《自由時報》:〈S.H.E 熱臉貼中國冷屁股 遭諷為錢拉攏民族情感〉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2年7月12日,. 同日,S.H.E所屬的華研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開會,決議:不支持《自由時報》偏頗言論、不認可《自由時報》有立場的報導、不配合《自由時報》訪問、S.H.E同年5月4日上Hit FM通告和5月10日發片記者會,也都不發出採訪邀請給《自由時報》。同日,S.H.E表示:「很高興這麼多人注意到我們的歌,但也很遺憾這首歌被當做政治炒作的工具。」至於S.H.E的歌迷,已經架設一個部落格脫離政治 只要音樂 盡情PLAY,要大家「脫離政治,只要音樂,盡情play」;部分歌迷甚至號召拒看《自由時報》。對此,《自由時報》副總編輯鄧蔚偉表示:「不予置評。」台灣《蘋果日報》2007年5月4日:〈S.H.E憤遭抹紅 回轟《自由》〉台灣《蘋果日報》2007年5月4日:〈粉絲心疼三姝 拒看《自由時報》〉
  43. ^ 王幸男王拓所提之該法第四條係指依該條例所行之刑事責任起訴審判不適用《刑法不溯既往、《刑事訴訟法》關於被告死亡及《國家安全法上訴抗告權等規定,而若前項被告已死亡,為延續法律程序,被告之配偶、三等親內直系或旁系血親應代被告行使訴訟權。泛藍稱之為誅九族,實際上較接近鞭屍條款(加害者死亡仍會被告)。而台灣不少媒體(如TVBS)也未查證即呼應國民黨所謂該法案第四條為被告之子女、孫子女亦要皆受審判之說法並大肆報導

參考文獻 编辑

  1. ^ 管中祥; 張時健. 〈新自由主義下的台灣媒體改革運動〉. 《台灣史料研究》. 2005, (24): 196–236 (中文(繁體)). 
  2. ^ Page 18. atj.yam.org.tw. [2007-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8). 
  3. ^ 傳播學生鬥陣  » Blog Archive  » 傳學鬥電子報第二零一期. twmedia.org. [2007-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7). 
  4. ^ 林照真,《新聞學研究》60期,當前台灣近似媒體觀察組織的幾個盲點 頁171-176
  5. ^ 林照真,《新聞學研究》60期,當前台灣近似媒體觀察組織的幾個盲點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5-12-22. 頁171-176
  6. ^ BBC中文網,新聞自由度:中國倒數第五 台灣亞洲最佳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Taiwan (2005). [2009-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1). 
  8. ^ 他們無能處理事實 They Can't Handle the Truth - [HI-ON]鯨魚網站. www.hi-on.org.tw. [2006-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6). 
  9. ^ 他們無能處理事實. [永久失效連結]
  10. ^ socialforce.org - socialforce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www.socialforce.org. [2006-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30). 
  11. ^ 2006/10/25 自由時報:新聞自由排名 台灣勝日美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9.
  12. ^ 旺旺集團收中國152億補助金 財報揭露連11年領取補助. 蘋果日報. 2019-04-23 [2019-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7). 
  13. ^ 怕變成「連自己都討厭的人」--一位剛離開旺中資深記者的心內話. 2019-06-21 [2019-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7). 
  14. ^ 無國界記者:台灣是中國不實資訊主要操作目標. 中央社. 2019-03-25 [2019-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3). 
  15. ^ 紅色滲透:被中國買下的台灣新聞. 2019-03-12 [2019-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7). 
  16. ^ 拒看中天也不會倒 中正副教授管中祥:因為它的利潤不是來自收視…. 2019-06-27 [2019-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7). 
  17. ^ 小吃店只播《中天》,有線電視月減600元?日節目來台訪問 店家曝真相. 2019-06-20 [2022-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3). 
  18. ^ 台大、政大學生為什麼發起「拒看中天」運動?. 2019-03-25 [2019-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19. ^ 數據說真話!九合一選舉前兩週...中天、中視播報韓國瑜比例最高 NCC管的動嗎?. 2019-06-06 [2019-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7). 
  20. ^ 為何獨造神韓國瑜?他預言有這規劃!. 2019-03-10 [2022-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6). 
  21. ^ 觀點》轉台運動為何無法真正抵制中天?(羅慧雯). 2019-06-26 [2019-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6). 
  22. ^ 吳憶樺 舌吻 女主播 - 蘋果日報. [201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5). 
  23. ^ Bar, 維京人酒吧 Viking. 從《獨家腥聞》看台灣主流媒體:一場「即時新聞」與「爆料文化」的腥風血雨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6-04-09 [2017-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8). 
  24. ^ 2007/01/29 聯合報:記者不當發問 中天網站被塞爆.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07). 
  25. ^ 川普反諷推文 聯合報譯文遭網友打臉 - 焦點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自由電子報. 2016-12-04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26. ^ 天使隊用「國際游泳池資金」吸引大谷翔平?記者你累了嗎? - MLB - 棒球.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2017-12-09 [2024-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8) (中文(臺灣)). 天使們擁有 231.5 萬美元的國際游泳池資金給 Ohtani。這是德州遊騎兵隊和西雅圖水手隊之後的第三大游泳池 
  27. ^ 強叔爆粗口 外國媒體大肆報導 - 大紀元. 2004-09-24 [2006-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5-27). 
  28. ^ 新台灣周刊,假自由真侵擾;新聞公害猖獗.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月6日). 
  29. ^ 復興空難報導 媒改組織籲保護受難者隱私與記者心理創傷. [2014-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7). 
  30. ^ 復興撞橋畫面未經授權就用 網友罵翻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5-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5). 
  31. ^ 中天新聞引用《我們與惡的距離》盜版片源 公視回應了 - 風傳媒. [2019-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5). 
  32. ^ 嗆扁的代價! 聯合報記者丁萬鳴遭調職處分,今日新聞網
  33. ^ 影響力之戰!台灣100大網紅人氣票選 - 數位時代 BUSINESS NEXT.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34. ^ 看臉蛋挑學歷!還要肚皮夠爭氣!你知道豪門飯碗有多難捧…?【突發琪想】20190419 - 突發琪想 YouTube. [2021-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9). 
  35. ^ 豪門媳婦怎麼當?世紀合照出爐!她!收服千億鑽石王老五!靠的是清純不炫富?【突發琪想】20190503 - 突發琪想 YouTube. [2021-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2). 
  36. ^ 張國煒 活好自己 - 《商業周刊》1668期
  37. ^ 長榮大房三兄弟爭搶股權 張國煒母親成關鍵 - udn聯合新聞網.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2). 
  38. ^ 北院認證張榮發遺產全都給張國煒 大房三子張國政上訴 - udn聯合新聞網.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39. ^ 誰說YouTuber只會惡搞沒營養?不到半年訂閱破30萬!人氣最夯的10個「知識型」YouTuber - 商業週刊.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40. ^ 美妝YouTuber閨蜜反目 引爆百萬粉絲大遷徙 - 商業週刊.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8). 
  41. ^ 全球最賺錢YouTuber竟年僅9歲 富比士公布驚人年收 - 鏡周刊.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42. ^ 那些跑步教我的事 蔡明忠 星期一下午的修煉 - 今周刊.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2). 
  43. ^ 從負債2千萬到年收入3億...一個猶太富商教我的那些重要金錢觀:留住錢,遠比賺錢更重要 - 今周刊.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44. ^ 那些法國媽媽教我的事 - 今周刊.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45. ^ 一紙關鍵判決,大房兄弟得尋求二房支持 長榮兄弟鬩牆延長賽  被踢走的張國煒竟成決勝點! - 商業週刊第1725期限.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46. ^ 【潑辣帝寶貴婦1】不爽孩子的爸娶前購物專家 李珍妮怒寫「狗女人」大鬧停車場 - 鏡周刊.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8). 
  47. ^ 【潑辣帝寶貴婦2】風水老師說她桃花招少爺 嫁衣架大王卻惹李珍妮暴怒 - 鏡周刊.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8). 
  48. ^ 【潑辣帝寶貴婦3】女兒的生父曾是宣明智 貴婦鄰居酸她「把帝寶當賓館」 - 鏡周刊.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8). 
  49. ^ 【潑辣帝寶貴婦4】 真相沒讓宣明智不要「宣小妹」 李珍妮做這件事才讓他心死攤牌 - 鏡周刊.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50. ^ 【潑辣帝寶貴婦5】不甘付女兒教育費 吳春台引發小三正宮法庭大戰 - 鏡周刊.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8). 
  51. ^ 【潑辣帝寶貴婦6】臉書痛罵尪婚禮前和妹約炮 女星離婚後認愛新歡 - 鏡周刊.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8). 
  52. ^ 【潑辣帝寶貴婦7】情變撕破臉 女星求復合竟傳燒炭照 - 鏡周刊.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53. ^ 【全文】毒罵兒生父娶購物專家 李珍妮毀爛衣架大王座車 - 鏡周刊.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8). 
  54. ^ 品牌公關極其重要 - 數位時代 BUSINESS NEXT. [2021-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9). 
  55. ^ 誰敢讓媒體覺得「是在哈囉」?企業公關該怎麼做才不會踩地雷 - 數位時代 BUSINESS NEXT. [2021-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2). 
  56. ^ 新聞,多少錢?!探索置入性行銷對電視新聞的影響 - 劉蕙苓/著 - 三民網路書店. [2021-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0). 
  57. ^ 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 - 林照真/著 - 博客來網路書店. [2021-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0). 
  58. ^ 畢業出路超級廣!原來新聞系學這些!【畢業BAR】 - 私會BAR YouTube. [2021-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9). 
  59. ^ 負面新聞渲染 創造更多張彥文 - 蘋果日報. [2015-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0). 
  60. ^ 增加警力死刑嚇阻對「模仿犯」根本沒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政府應想辦法加強心理衛生的教育傳播
  61. ^ 聳動煽情 媒體無視社會後果 新聞炒作逼使當事人走上絕路. [永久失效連結]
  62. ^ 喋血事件,媒體勿過度渲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應省思台灣的家庭教育、教育體制、媒體自律,如何強化孩子的生命教育
  63. ^ 太殘忍!蘋果日報刊出邵曉鈴車禍照 北市新聞處開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東森新聞報》
  64. ^ 2006/08/24 民視新聞台:不滿講話遭打斷 林正杰毆打金恆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林正杰暴力事件-原音重現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YouTube存檔
  65. ^ [3][永久失效連結]
  66. ^ Yahoo奇摩. Yahoo奇摩. 
  67. ^ 2005/06/16 《新台灣新聞週刊》第482期:「編劇」王育誠謝謝收看 腳尾飯露馬腳.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28日). 
  68. ^ 2005/06/09 中國時報:模擬畫面栽了 電視記者還要演新聞嗎?. 
  69. ^ 自由時報新聞照片造假‧王效蘭憑空消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找找看 哪裡不一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時報聲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0. ^ 《中天》誤植英女王當柴契爾 NCC:會處置. 蘋果日報. 2013-04-09 [2013-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2). 
  71. ^ 誤成死囚「觸霉頭」 陳東榮擬告《中時》. 蘋果日報. 2013-04-21 [2013-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72. ^ 72.0 72.1 如何提升新聞的正確性:一種新查證方法的實驗設計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8-05-08.
  73. ^ 六、七月烏龍新聞 中國時報八則最多. [2007-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24). 
  74. ^ 2001/12/04 東森新聞報:烏龍「少林棒球」/網友開開玩笑 媒體「以假當真」. [2006-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17). 
  75. ^ 「龍捲風」挨轟造假新聞 記者罵:不知羞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2). 
  76. ^ 2006/10/23 聯合報 高鐵模擬地震 5公里才煞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此一錯誤在約4年後的華視新聞重演。2010/3/4 明天早上高鐵全線通車(圖片)
  77. ^ 2005/08/08 東森新聞報:烏龍報導誤報妻亡 許效舜要提告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7.
  78. ^ 惡作劇過頭 誣指老師上課趴睡 高工生面臨校規處分]. [2007-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79. ^ 蕃新聞. 蕃新聞.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6). 
  80. ^ 聯合報 社論 2010年11月20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無視已被澄清電子襪未被禁用的消息,反倒要追究領隊到教練的責任。
  81. ^ 《目擊者》,第61期40頁,2007年11月,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82. ^ 蘋果日報亂報姓侵害 夢時代遭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電子報 2011年1月25日
  83. ^ 《中天》誤植英女王當柴契爾 NCC:會處置 - 蘋果日報. [2015-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6). 
  84. ^ 'Queen Thatcher is dead': Taiwan TV bosses mistake monarch for Maggie in broadcast of death...as Thailand uses Meryl Streep instead!. [2015-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6). 
  85. ^ Taiwanese tv de mist in bij nieuws Thatcher - NU - Het laatste nieuws het eerst op NU.nl. www.nu.nl. [2015-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3). 
  86. ^ Canal de TV confunde Thatcher com... Meryl Streep. [失效連結]
  87. ^ Todesmeldungspatzer: Thatcher, Queen, Streep?!. 2013-04-09 [2015-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6) –通过Spiegel Online. 
  88. ^ 【李登輝病危】糗了!超前發布「哀悼文」 網媒聲稱被駭 -- 上報 / 焦點. www.upmedia.mg. [2021-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8). 
  89. ^ 2004/09/16 《新台灣新聞週刊》:電子媒體的水災新聞誇張作假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6.,《南方快報》存檔
  90. ^ 颱風天雨中嘶吼,有必要嗎?.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08). 
  91. ^ 家族投資海霸王?蔡:別再重演宇昌案 - 焦點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5-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9). 
  92. ^ 基督徒社群對媒體失序亂象的回應—倫理與宣教的觀點.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1). 
  93. ^ 石墨工房 5.1β - 如是我聞 - 政府瘋了,還是媒體瘋了?. [2007-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6). 
  94. ^ 「網友說」代表了什麼. 蘋果日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9-16). 
  95. ^ 【插畫】我看的到底是「新聞」還是「網友說」?. 關鍵評論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30). 
  96. ^ 不當引用「網友說」 網路媒體低質化. 小世界新聞.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1). 
  97. ^ 媒體評論-我們都被網友說綁架了. 中國時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9). 
  98. ^ 您所知道的部落?!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9. ^ 三立新聞網. 血淋淋回憶錄 那些年,我被慈濟洗腦的歲月 - 名家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201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100. ^ 當疾病變成「報應」,當釋昭慧也成為婉君 - 陳夏民 - 鳴人堂. [2015-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30). 
  101. ^ NOW英文/自由時報引里昂證券報告馬英九會輸 錯了嗎. nownews. 2010-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7). 
  102. ^ 里昂證券:馬2012會敗選. 自由時報. 2010-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6). 
  103. ^ 英文教授審閱里昂證券報告/2012馬應該要贏 但可能會輸. 自由時報. 2010-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9). 
  104. ^ soican1. 2013-02-02 中天新聞獨家示範「雞同鴨講」(新增字幕更正). 2013-02-03 [2013-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5) –通过YouTube. 
  105. ^ 中天電視. 中天新聞聲明 - 中天消息 - 中天消息 - 中天電視-CtiTV.com. blog.ctitv.com.tw. [2013-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2). 
  106. ^ 網友踢爆 中時竄改中國生投書. 自由時報. 2013-11-12 [2013-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3). 
  107. ^ 曾韋禎. 標題扭曲原意 美學者葛來儀擬告聯合報. 《自由時報》. 2015-09-12 [2015-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4) (中文(臺灣)). 
  108. ^ 賴昭穎. 美智庫學者:歐習會 可能觸及九二共識議題. 《聯合報》. 2015-09-11 [2015-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3) (中文(臺灣)). 
  109. ^ 翁嫆琄. 聯合報扭曲標題 美學者怒嗆不排除提告. 新頭殼. 2015-09-12 [2015-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4) (中文(臺灣)). 
  110. ^ 聯合報編輯部. 小啟/向葛來儀女士及讀者致歉. 《聯合報》. 2015-09-13 [2015-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5) (中文(臺灣)). 
  111. ^ 許家瑜. 深夜第三波驅離 警民火爆對峙 鎮暴警放催淚彈 強行逮現行犯 飆車族鳴笛聚集 趁亂鼓譟. 台視新聞. 2008-11-07 [2008-11-07]. [永久失效連結]
  112. ^ 夜戰圓山 警噴水放催淚彈驅離. 自由時報. 2008-11-07 [2008-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09). 
  113. ^ 中媒又造謠:韓國主張菲爾普斯有韓國血統. [2010-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6). 
  114. ^ 釋迦牟尼是韓國人?台媒假新聞愈演愈烈. [2010-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7). 
  115. ^ 林怡]. 狗仔惡意挑釁 最後一根稻草. 中國時報. 2013-10-28 [201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3). 
  116. ^ 蘇詠智. 盧貝松澄清從未考慮停拍離台. 聯合報. 2013-11-01 [2013-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3). 
  117. ^ 王瑞德]. 中國製造不是假就是毒!? 中國"黑心米"嚼勁好竟然咬不爛! 竟然是3D列印"紙做的"!|【驚爆大解謎】. 三立新聞台. 2021-01-19 [202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118. ^ 蘇士亨. 名嘴曝大陸的米用紙做的? 黃安酸:說多了自己都信了. 中時新聞網. 2021-01-26 [2021-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119. ^ 玩笑開過頭!臉書山寨版「中指蕭」痛罵吳宇舒「賤女人」. 今日新聞網. 2010年12月29日 [2011年1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月1日). 
  120. ^ 謝莉慧. 蕭男「讓」救護車? 談話節目護航網友噓. 新頭殼newtalk. 2010年12月29日 [2011年1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月6日). 
  121. ^ 台大博士生狀況多 江岷欽:蕭中指反應被溺愛症侯群. 今日新聞網. 2010年12月29日 [2011年1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12月31日). 
  122. ^ 替中指蕭護航?唐湘龍:我和蕭母通了2次電話. 今日新聞網. 2010年12月30日 [2011年1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月2日). 
  123. ^ 當著李濤的面嗆李艷秋?陳揮文:置入性關說就是霸凌!. 今日新聞網. 2010年12月30日 [2011年1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月6日). 
  124. ^ 台鐵車廂性愛趴?警約談訂車男 查事件真偽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2-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4). 
  125. ^ 媒體過度報導Makiyo新聞 網友 :沒別的新聞可報了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2年2月9日,今日新聞網
  126. ^ 質疑司機「想X人家」挨批 爆料公社小編發聲明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0). 
  127. ^ 大都會司機控訴不實謠言,真相竟是乘客自己喝醉了! - 網路爆紅 - DailyView 網路溫度計. DailyView 網路溫度計. [201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0). 
  128. ^ 【錯誤】媒體報導:日本關西機場因燕子颱風重創而關閉後,中國優先派巴士前往關西機場營救受困之中國旅客?.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2021-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4) (中文(繁體)). 
  129. ^ 痛心!肉圓父家暴非首次 岳父公開新影片 - 東森新聞 CH51. [2021-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2). 
  130. ^ 批「肉圓惡爸」可惡!黃國昌呼籲修法 網友喊:應該鞭刑 - NOWnews
  131. ^ 「肉圓惡爸」惹眾怒!網友炒一鍋辣椒要餵他|三立新聞台. [2021-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9). 
  132. ^ 友上門教訓肉圓狠父 館長:替全台灣人感謝他|三立新聞台. [2021-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9). 
  133. ^ 買肉圓沒加辣遭打 妻首度露面遞狀離婚 - TVBS NEWS. [2021-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8). 
  134. ^ 肉圓未加辣家暴案 林姓男子遭起訴 - 中國廣播公司. [2021-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2). 
  135. ^ 女店員先酸人?小老闆狂飆外送員 網揪鴨肉店導火線 - 東森新聞 CH51. [2021-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2). 
  136. ^ 外送員質疑鴨肉飯拖餐太久 店員嗆:是沒被打過? - 東森新聞 CH51. [2021-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1). 
  137. ^ 立委初選》姚文智沒選 三立生出三千票, 2007年5月9日《聯合報》. [2007年5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5月10日). 
  138. ^ 〈姚文智沒選竟有票 三立又出包〉,2007年5月9日《華視午間新聞
  139. ^ 2006/08/23 東森:護施「天使隊」隊長王文宗 學甲鎮代表會主席. [2006-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28). 
  140. ^ 2006/08/24 廣電基金:譴責《東森》及《三立》製播不實「獨家」新聞聲明稿.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26). 
  141. ^ 2006/07/23 「獨家新聞的背後」記者會新聞稿. [永久失效連結]
  142. ^ 2010年8月31日,《中天新聞》民調:「為了花博,該驅逐艋舺遊民?」
  143. ^ 不滿置入行銷 《中時》記者辭職抗議.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0-12-13 [2010-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6) (中文(繁體)). 
  144. ^ 中時電子報. 部落格首頁 - 中時電子報. 中時電子報. [2015-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1). 
  145. ^ 政府置入性行銷 記協促馬道歉. [201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2). 
  146. ^ 中時電子報. 部落格首頁 - 中時電子報. 中時電子報. [2015-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3). 
  147. ^ 新聞置入行銷 林朝億:將摧毀民主支柱 - 政治. 新頭殼 Newtalk. 2010-12-16. 
  148. ^ 林朝億. 「與媒體對抗」 一個相當具規模的獨立媒體監督網站.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2022-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18) (中文(繁體)). 
  149. ^ 陳朝政. 網路力量不虛擬 網友要中時道歉. 台灣立報. 2005-03-07 [2006-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10) (中文(繁體)). 
  150. ^ 陳恩惠; 胡守得; 鄭學庸. 捷運強吻男 上吊自殺亡.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06-01-15 [2006-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14) (中文(繁體)). 

外部連結 编辑

影片 编辑

網站 编辑

評論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