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扬菜

地方菜系

中国菜系列
四大菜系
鲁菜 - 川菜
粤菜 - 苏菜
八大菜系
闽菜 - 浙菜
湘菜 - 徽菜
十大菜系
京菜 - 上海菜
十二大菜系
陝西菜 - 豫菜
十四大菜系
辽菜 - 楚菜
十六大菜系
津菜 - 滇菜
新八大菜系
陇菜 - 杭帮菜
吉林菜 - 辽菜
甬菜 - 陝西菜
晋菜 - 沪菜
粤菜
广州菜 - 潮州菜
客家菜 - 順德菜
苏菜
京苏菜 - 苏锡菜
徐海菜 - 淮扬菜
东北菜
东北菜 - 辽菜
吉林菜 - 龙江菜
其他菜系
宮廷菜 - 官府菜
河北菜 - 大连菜
谭家菜 - 內蒙菜
新疆菜 - 江西菜
西藏菜 - 青海菜
广西菜 - 贵州菜
福州菜 - 海南菜
台灣菜 - 眷村菜
香港菜 - 澳門菜
宗教飲食
清真菜 - 斋菜 - 道教飲食英语Taoist diet
海外中國菜
日式中國菜英语Japanese Chinese cuisine - 韩式中國菜英语Korean Chinese cuisine
馬來西亞中國菜英语Malaysian Chinese cuisine -
印尼中国菜英语Chinese Indonesian cuisine - 菲律賓中國菜英语Filipino Chinese cuisine
巴基斯坦式中國菜 - 印度中國菜英语Indian Chinese cuisine
毛里求斯中國菜英语List of Sino-Mauritian dishes - 澳洲中国菜英语Australian Chinese cuisine
英式中国菜英语British Chinese cuisine - 加拿大中國菜英语Canadian Chinese cuisine
美式中國菜 - 加勒比中國菜英语Carribean Chinese cuisine
拉美式中国菜英语Chinese Latin American cuisine
(波多黎各式中國菜英语Puerto Rican Chinese cuisine - 秘鲁中餐)

淮扬菜,一種發源自中國南方的漢族傳統飲食文化,也是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宴菜。其發源地為江苏省北部,是蘇菜中的代表,亦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

淮揚菜中“扬”即扬菜,指的是以扬州一带为代表的长江流域,而“淮”即淮菜,指的是以淮安一带为代表的淮河流域。揚州和淮安兩城市位於中國華北華南的交界處,為傳統江淮之中心,還包括鎮江盐城及其附近地域的菜肴,是江苏菜系的代表性。淮揚菜與蘇杭菜關係密切,因為江蘇省浙江省民間交流頻繁,故淮陽、蘇杭兩大菜系之間有著相當多的共同之處。

淮扬菜注重刀工,刀法细腻,口味清淡,主要菜品有红烧狮子头、软兜长鱼、平桥豆腐、开洋蒲菜蟹黄汤包

历史 编辑

在明清以前,淮安扬州都是全国有名的大都市,都有各自的饮食文化传统。而淮菜在隋唐之际便已是驰誉神州的中国四大古典菜系之一。明清以后,淮菜和扬菜开始相互渗透、逐渐融合,并糅合南北风味于一炉,从而形成了统一的菜系。另一说:明朝时候这块地区属淮安府,扬州府,故称为淮扬。淮安扬州镇江三地位于长江南北,紧挨京杭大运河,从地理上看是连接南北西东的重要交通枢纽,且自古以来就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淮安(运河漕运之都)、扬州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相当繁华,当时的淮安、扬州不仅仅是文化交流上的发达,更可以理解为淮安、扬州在那个时候便已是消费集中地带。从文献记载中淮扬菜的闻名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和淮安以及扬州的文化交流发展、鼎盛过程一样,历唐、清两个时期,且也是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达到巅峰,借势于两代皇帝的频频南巡期间,屡屡逗留淮安、扬州。到乾隆年间,苏菜系已经成为全国四大菜系之一。

特色 编辑

淮扬地处南北交汇,水陆要冲,扬州自唐宋至明清均在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列,淮安(主要是今淮安市的淮安区)亦是明清时期闻名海内的都会。因此淮扬菜具有以下特点:

  • 淮扬菜的选料尤为注意鲜活、鲜嫩;
  • 制作精细,注意刀工;
  • 口味清淡,强调本味,重视调汤,风味清鲜;
  • 菜式繁多,体系庞大;
  • 烹饪善用火候,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
  • 色彩鲜艳,清爽悦目;造型美观,别致新颖,生动逼真;

名菜 编辑

名宴 编辑

影响 编辑

圖片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