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主題首頁

歡迎來到科學主題首頁科學是研究自然現象的學問,能夠對於自然現象給出可供重複驗證的解釋與預測。科學家研究科學時,必須符合科學方法,即對自然現象的研究必須建立於收集可觀察、可經驗、可量度的證據,並且合乎明確的邏輯推理原則。另一種比較老舊,很接近的涵義表明,科學是所有可信賴、合乎邏輯與理性的知識。

古典時代以來,科學就與哲學密切連結。近代時期,在英語,科學與哲學這兩個術語有時可以交換使用。直到17世紀,自然哲學與哲學才開始有所區別。後來,為了更強調兩者不同,又將自然哲學改稱為自然科學。這種詮釋強調,自然科學專注於研究自然現象與相關自然定律,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數學天文學等領域。

將科學所倚賴的治學理論與治學精神延伸至其它領域,現代學者開展了探討人類社會社會科學。現今,科學這術語可以廣義指稱關於某論題的可信賴知識,如經濟學政治學法律學語言學等。

特色條目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東漢士大夫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科學家發明家文學家,官至太史令侍中尚書。張衡一生成就不凡,曾製作以水力推動的渾天儀、發明能夠探測震源方向的地動儀指南車、發現蝕及月蝕的原因、繪製記錄2,500顆星體的星圖、計算圓周率準確至小數點後一個位、解釋和確立渾天說宇宙論;在文學方面,他創作了《二京賦》及《歸田賦》等辭賦名篇,拓展了漢賦的文體與題材,被列為「漢賦四大家」之一。他開創了七言古詩的詩歌體裁,對中華文化有巨大貢獻。張衡為備受尊崇的偉大科學家,成就與西方同時期的托勒密媲美,其地位也为现代天文學界所肯定。

優良條目

蘭菌根蘭科植物與真菌所形成的一種菌根。蘭菌根對許多蘭科植物種子的萌發相當重要,因為許多蘭科的種子不具有任何養分儲備,完全以菌异养的方式通过蘭菌根從寄生的真菌獲取其需要的有機養分。蘭菌根是一種內菌根,真菌的菌丝進入蘭花體內后,會在蘭花根部的細胞內形成稱為菌絲團的捲曲狀構造。大部分菌根均是互利共生的關係,真菌提供植物水分與無機鹽,植物則行光合作用提供真菌有機養分,在環境中無機鹽濃度很高的情況下,無機鹽對植物的價值可能小于其付出的有機養分,使其交互作用傾向偏利共生寄生。蘭菌根則恰好相反,只有植物單方面地獲利,真菌卻無利可圖,蘭花的種子萌發與生長高度依賴真菌,但所有形成蘭菌根的真菌均可不依賴植物而獨立生長,且可能因養分損失而使其產生的子實體較自由生活的相近物種為少。有研究指出某些蘭花長出后可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養分,並提供部分有機物給真菌,也有研究認為當蘭花供給真菌的有機養分過少時真菌可能有轉為病原菌的傾象。蘭菌根可能是由叢枝菌根中有機養分流向的翻轉而演化而來,也有假說認為可能是演化自病原真菌對蘭科植物祖先的輕度感染。

每日圖片

2013年2月15日叶卡捷琳堡时间(YEKT)上午9時15分(世界标准时间3时15分)左右在俄罗斯乌拉尔联邦管区车里雅宾斯克市突然發生了一次陨石雨事件。陨石进入大气层时直径约15米,质量约7千公吨,在天空中留下大约10公里长的痕迹。

人物

摩西·冈伯格(1866年2月8日—1947年2月12日)是一位乌克兰裔美国化学家,是自由基化学的奠基人,曾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担任化学教授。

1896年至1897年间,轉赴慕尼黑大学阿道夫·冯·拜尔约翰尼斯·提艾利和在海德堡大学维克托·梅耶从事博士后研究,在这一年里,他成功制备了一直难以制成的四苯基甲烷。在尝试制备更为立体拥挤的六苯乙烷的过程中,冈伯格发现了三苯甲基自由基,成为人类首次发现可以稳定存在的自由基,因此他被认为是自由基化学的奠基人。这项研究工作后来由威廉·舒伦克(Wilhelm Schlenk)跟进。冈伯格是沃纳·巴赫曼的导师,巴赫曼继续了冈伯格的研究工作,并一同发现冈伯格-巴赫曼反应...

歡迎參與

  • 您可以……
自然科學育種 - 光電比色計 - 暴風雨 (科學) - 傅立葉效應 - 宇稱守恆 - 偽醫療 - 原子核结构英语Nuclear structure - 环神经动物英语Cycloneuralia - 颚胃动物英语Gnathifera (clade)
应用科学与技术表面效應 - 烟雾探测器英语Smoke detector - 量子糾纏實驗描述 - 热解聚英语Thermal depolymerization - 定日鏡英语Heliostat - 熔鹽
已創建待審核:稀有地球假說
  1. 創建以上請求條目。
  2. 歡迎參與科學專題,此專題是旨在為科學相關條目和相關討論協調翻譯與撰寫。
  3. 兴趣小组簽到,讓相關同好認識您並交流連絡。
  4. 改善現有條目的品質,參與科技提升計畫相關提案。
  5. 翻譯各語言維基的相關條目到中文維基,參與化學翻譯請求
  6. 參考可靠來源寫新條目,參與自然科學條目請求,或应用科学与技术條目請求
  7. 直接擴充更新科學小作品

新知

< 科學新聞動態 下列日期是新聞發布時間,而非事件發表或發現時間
2022年焦點新聞

2021年焦點新聞

2020年焦點新聞 

2019年焦點新聞 


参考文献

  1. ^ 首次 中國太空站機械臂轉位貨運太空船試驗成功. 中國時報. 2022-01-06 [2022-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6). 
  2. ^ Michael O'Riordan. David Bennett, First Transplant Recipient of a Pig Heart, Dies. TCTMD. [2022-12-18]. 
  3.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已到達最終觀測位置. BBC News中文. 2022-01-25. 
  4. ^ Solidot | 水熊虫通过坠毁的以色列飞船散播到月球表面. www.solidot.org. [2019-08-31]. 
  5. ^ Solidot | 以色列月球登陆器登陆失败. www.solidot.org. [2019-08-31]. 

你知道吗?


前次頁面更新時間為2023年12月1日 01時24分56秒 UTC,清除緩存頁面

维基主题

目前中文維基百科共有1項主題首頁。
人文
娛樂與體育
地理
漢字文化圈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区:河北 山西 江苏 浙江 山东 安徽 福建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云南 甘肃 新疆 江西 贵州;城市:北京 天津 上海 南京 苏州 福州 广州 武汉 西安 宁波 青岛 重庆 台州 惠州 肇庆;其他:香港 澳門 东北地区 天津滨海新区
中華民國(廣域:臺灣 福建;縣市:臺北 基隆 桃園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臺南 高雄 澎湖 宜蘭
日本東京 琉球群島
朝鮮半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韩国
越南 新加坡 馬來西亞 泰國 菲律賓
西歐:德國 荷兰 比利时 法国 西班牙 英国倫敦) 瑞士 奥地利;北歐:芬兰 瑞典;南歐:義大利 梵蒂岡 希腊;東歐:亞美尼亞 白俄羅斯 立陶宛 波兰 俄羅斯 烏克蘭;跨洲國家:土耳其
  • 美洲
美國阿拉巴馬州 阿拉斯加州 亞利桑那州 阿肯色州 加利福尼亞州 愛荷華州 堪薩斯州) 加拿大 巴西 苏里南 阿根廷
  • 大洋洲
澳大利亚
埃及 安哥拉 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