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题
歡迎打开時間之門!

从左上角顺时针开始:沙漠中的英联邦军队;被日本士兵活埋的中国平民;冬季攻势中的苏军;载人的日本飞机准备起飞;在柏林作战的苏军;一艘受到攻击的德国潜艇。
从左上角顺时针开始:沙漠中的英联邦军队;被日本士兵活埋的中国平民;冬季攻势中的苏军;载人的日本飞机准备起飞;在柏林作战的苏军;一艘受到攻击的德国潜艇。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至1945年)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過規模最龐大、傷亡最慘重、破壞性最廣泛的全球性戰爭,交戰雙方分別是以中國美國英國法國蘇聯等國組成的同盟國,以及由德國日本義大利軍國主義國家所組成的軸心國集團,在戰爭進展到最為激烈時全世界有近61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其中。這次戰爭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整整有超過1億多名軍事人員被動員並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並且估計有19億以上的人口因而被捲入戰爭之中。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部總計造成將近5,000萬至7,200萬人因而死亡,佔了當時世界總人口(約19億7千萬)3.18%左右的比例,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此外根據估計在戰爭期間導致近13,850億美元的錢財損失,並且造成大量房屋、工廠、農莊、鐵路和橋樑則受到程度不一的破壞。

儘管在戰爭爆發前由於主張軍國主義之軸心國集團的舉動各地便爆發不少軍事衝突,這包括衣索比亞與義大利爆發的殖民地戰爭、以及中國與日本展開的軍事衝突等,但絕大多數學者仍然以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導致歐洲戰場爆發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端。戰火立刻遍及到歐洲、亞洲美洲非洲以及大洋洲五大洲,同時交戰雙方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最後一直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而宣告結束,由同盟國集團獲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戰爭結束後蘇聯美國分別發展成為超級大國,進而造成之後長達45年的冷戰,而為了避免之後爆發這類大規模軍事衝突使得世界各國一同成立了聯合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自決風氣也促使亞洲與非洲展開許多非殖民化運動,但另一方面歐洲則開始追求各國之間的緊密合作

特色條目

馬歇爾計劃二戰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遠的影響。二戰歐洲戰場勝利後,美國憑藉其在二戰後的雄厚實力,为幫助其歐洲盟國恢復因世界大戰而瀕臨崩潰的經濟體系,並同時抗衡蘇聯和共產主義勢力在歐洲的進一步滲透和擴張而提出此計劃。該計劃因時任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而得名,但事實上真正提出和策劃該計劃的是美國國務院的眾多官員。該計劃於1947年7月正式啟動,並整整持續了4個財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

軍事衝突

波蘭戰役
波蘭戰役

波蘭戰役納粹德國斯洛伐克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行動,該戰役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展開進攻,德軍分作北、南、西三個方向以兩翼包圍的方式夾擊集結於邊境地帶的波軍主力部隊,波軍損失慘重。9月中旬,德軍兵臨華沙,波軍將大部分僅存的主力集結,於布楚拉河一線反擊德軍,一度逼迫後者抽調兵力應付。但最終德軍將波軍主力包圍殲滅,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9月17日,東方的蘇聯根據《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協議而入侵波蘭,開闢了第二戰場。10月6日,最後一批波蘭軍隊於科克戰役被擊潰,德蘇兩軍佔領波蘭全國。


義大利攻防戰
義大利攻防戰

義大利攻防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深入義大利內陸及包圍德軍義大利軍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作戰時間從1943年9月到1945年長達兩年;參戰盟軍司令部策劃所有在地中海盟軍登陸義大利作戰,自西西里島登陸戰役到義大利本土直到1945年5月德軍在德國宣佈投降後戰爭才結束,攻防戰才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共同結束。這場戰役雙方傷亡皆慘重,根據估計在1943年9月和1945年4月期間義大利戰場上盟軍士兵死亡90,000人、德軍死亡110,000人,相對地在西歐戰場傷亡失蹤人數反而不像義大利這場戰爭的慘重。另外原本作為獨立國家的聖馬利諾梵蒂岡也因為位處義大利國土內,在作戰期間部分地區設施也遭到破壞。

武器裝備

74號反坦克手榴彈
74號反坦克手榴彈

74號反坦克手榴彈俗稱粘性炸彈,是一款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設計和生產的手榴彈。它是其中一種為英國陸軍國土警衛隊而開發的反坦克武器。由於英軍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時,失去了大量的反坦克炮,它此時便成為一項替代品,以解決反坦克炮數量不足的問題。74號反坦克手榴彈由第一防衛司設計,它內部有一個盛載硝酸甘油的玻璃球,其表面被糊上了強力粘合劑,用以固定於金屬外殼上。該手榴彈的設計有幾處缺陷。當使用者拉出手榴彈手抦上的針,外殼會一分為二而露出玻璃球,另一支針將啟動爆炸機制。使用者然後需要將它放上敵方坦克或其他載具,亦必需用少許力以打破玻璃球。測試時,它不能粘附佈滿灰塵泥土的坦克。再者如果使用者不小心拉出它手抦上的針的話,玻璃球很容易就會粘上制服。它的主要使用者是國土警衛隊,但在北非的英國和英聯邦軍隊亦有使用,在新幾內亞戰役亦有被澳大利亞陸軍採用。法國游擊隊亦有使用。

海上軍艦

胡蜂號航空母艦
胡蜂號航空母艦

胡蜂號航空母艦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十號艦,亦是美軍第九艘以胡蜂為名的軍艦。胡蜂號在1942年開始建造,起初命名為“奧里斯卡尼”,但在數個月更改,以紀念於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沉沒的胡蜂號。1943年胡蜂號下水服役,並在1944年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戰後胡蜂號退役停放,並在1949年進行SCB-27A現代化改建。改建完成時,韓戰已爆發一年多,但胡蜂號仍留在大西洋及地中海一帶執勤。1952年胡蜂號被重編為攻擊航母,並在1955年進行SCB-125改建。1956年胡蜂號再重編為反潛航艦,多次參與北約的海上演習,亦曾多次回收雙子座計畫的太空艙。胡蜂號在1972年退役除籍,並在1973年出售拆解。

航空武器

B-17轟炸機
B-17轟炸機

B-17轟炸機美國波音美國陸軍航空軍制造的四引擎重型轟炸機。美軍在1930年代提出200架轟炸機的生產合約,當時參與競爭還有道格拉斯格倫·L·馬丁,最終波音設計的機型勝出,甚至比陸軍航空軍原先要求的規格更好。B-17的原型機在一次時墜毀令合約取消,但陸軍航空軍對波音的B-17設計印象深刻並訂購了13架,其後陸軍航空軍恢復全面量產,包括衍生型B-17A至B-17G。它是一種多用途的飛機,除了在美國陸軍航空軍中作為轟炸機服役及在皇家空軍中作炸彈運輸機外,其他國家亦有採用。在二次世界大戰之中,B-17是美國陸軍航空軍對德國工業和軍事目標進行日間戰略轟炸的主力機種。戰後因為結構堅固,有不少被使用為森林消防機,直到1980年代美國還有一批B-17消防機在使用。

二戰拾遗

二戰历史上的今天

同盟國傳記

A·J·P·泰勒20世紀其中一位最著名和最具爭議性的英國歷史學家1927年,泰勒從牛津大學畢業。自1938年1964年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擔任研究員。泰勒是一位多產的作家,有達廿多本著作,以及數百篇文章和書評。他在1961年發行的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一書,至今仍引起不少爭論。泰勒之治史方法近於民粹主義,覺得歷史是開放給所有人的。正因如此,他常因為人們稱呼他為「眾人的歷史學家」和「每一人的歷史學家」而感到欣慰。泰勒支持反偉人論,並不相信「英雄造時勢」,反而相信歷史是由一大群愚人所建構而成的。他的著述之描述手法充滿諷刺幽默之餘,而具備資料性。特別的是,他更時常從特別的角度出發研究歷史,反駁其他人認為是至關重要的論點,所以有人以「泰勒主義」形容他機智、簡練精闢,甚至於神秘的特點。

軸心國傳記

安妮·法蘭克為出生於德國猶太人,15歲死於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她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為奧圖·法蘭克一家的么女,家中還有母親艾迪斯和姐姐瑪格特。由於當時納粹德國排斥猶太人風氣日盛,父親奧圖便放棄於德國的事業而將家庭移至荷蘭阿姆斯特丹,一家過著較為平順的生活;但是1940年5月後,荷蘭為德國攻占之後,荷蘭的新統治者英夸特也將排猶法律於荷蘭執行,1941年夏天安妮姐妹也因此轉入猶太人學校就讀。這段期間安妮開始寫日記。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於有人告密而被德國和荷蘭警察逮捕。數日後所有人被轉送到荷蘭的威斯第包克集中營。之後,安妮與姐姐又被轉送到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1945年3月姐妹都因傷寒死於營中。安妮於躲藏期間所寫的日記,被公司的女職員梅普·吉斯發現並保存下來,直至戰後梅普又轉交給幸存下來的安妮父亲奧圖,兩人合力於1947年將《安妮的日記》出版,成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二戰分類

分类拼图
分类拼图

其他主題

目前中文維基百科共有1項主題首頁。
人文
娛樂與體育
地理
漢字文化圈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区:河北 山西 江苏 浙江 山东 安徽 福建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云南 甘肃 新疆 江西 贵州;城市:北京 天津 上海 南京 苏州 福州 广州 武汉 西安 宁波 青岛 重庆 台州 惠州 肇庆;其他:香港 澳門 东北地区 天津滨海新区
中華民國(廣域:臺灣 福建;縣市:臺北 基隆 桃園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臺南 高雄 澎湖 宜蘭
日本東京 琉球群島
朝鮮半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韩国
越南 新加坡 馬來西亞 泰國 菲律賓
西歐:德國 荷兰 比利时 法国 西班牙 英国倫敦) 瑞士 奥地利;北歐:芬兰 瑞典;南歐:義大利 梵蒂岡 希腊;東歐:亞美尼亞 白俄羅斯 立陶宛 波兰 俄羅斯 烏克蘭;跨洲國家:土耳其
  • 美洲
美國阿拉巴馬州 阿拉斯加州 亞利桑那州 阿肯色州 加利福尼亞州 愛荷華州 堪薩斯州) 加拿大 巴西 苏里南 阿根廷
  • 大洋洲
澳大利亚
埃及 安哥拉 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