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頭邨
東頭邨(英語:Tung Tau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之一,曾分為東頭(一)邨及東頭(二)邨,後於2014年因餘下的第22座徙置大廈拆卸,東頭(一)邨僅餘的大廈消失,只剩下二邨(但因在公契中已註冊屋邨名稱為「東頭(二)邨」,故此不能略去二邨字樣),位於新蒲崗和九龍城之間,屬黃大仙區。屋邨管理方面, 東頭(二)邨是由東頭(二)邨業主立案法團負責。 由於房署為易於管理東頭邨,就把原來的東頭邨分拆東頭邨(1~21座重建)及東匯邨(22~23座重建)。原東頭(一)邨現為東匯邨(英語:Tung Wui Estate)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黃大仙區;而原第22座及23座則是原東頭(一)邨,重建後分別成為東匯邨第二期和東匯邨第一期,當中東匯邨第二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將於2020年提供1033個單位。
東頭邨 | |
---|---|
![]() 東頭邨全貌
| |
房屋機構 | ![]() |
所屬地區 | 黃大仙區 |
地址 | 東頭村道183號[1] |
屋邨類別 | 租者置其屋計劃 |
入伙年份 | 1982年(第一期) 1985年(第二期) 1987年 - 1993年(第三期) |
樓宇座數 | 20 |
單位數目 | 2,000(不包括已於租者置其屋計劃出售的單位) |
單位面積 | 145 - 700 呎(ft²) |
住戶數目 | 2,000(不包括已於租者置其屋計劃出售的單位) |
認可人口 | 4,500(不包括已於租者置其屋計劃出售的單位) |
屋邨網站 | http://www.hscare.com |
東匯邨 | |
---|---|
![]() 東匯邨匯仁樓及匯心樓
| |
房屋機構 | ![]() |
所屬地區 | 黃大仙區 |
地址 | 樂善道28號[2] |
屋邨類別 | 租住屋邨 |
入伙年份 | 2012年 2020年 |
樓宇座數 | 3(第3座興建中) |
單位數目 | 1,300(現時) 2,333(2020年) |
單位面積 | 151 - 427 呎(ft²) |
住戶數目 | 1,300(現時) 2,333(2020年) |
認可人口 | 2,700(現時) |
簡介编辑
東頭邨重建前為徙置屋邨,於1959年10月建成啟用,擁有全港首批第二型徙廈(第1-21座)及兩幢第四型徙廈(第22及23座)。與第一型徙廈一様,這些第二型徙廈大多數均分為兩翼,但它們除透過兩翼中間的廁樓相連外,每翼兩端也設通道通往另一翼,其樓梯亦改設在每翼兩端中間位置,因此俯瞰外觀會呈「日」字型,只有第9及11座使用單幢式設計,其樓梯設在樓宇中間突出的位置。另外,本邨部分位置於重建時仍在飛機航道之下,樓宇高度受限制,所以本邨部分樓宇只興建了15層(住宅層數14層),部分甚至只興建了8-13層(住宅層數7-12層)。
所有第二型徙廈於1982-1988年清拆重建(當中最後清拆的14-18座居民指定接收屋邨為竹園北邨),當中第五至七期重建後與鳳德邨一併成為慈雲山邨重建接收屋邨。2002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推行租者置其屋計劃,東頭(二)邨為目標屋邨之一。屋邨於2004年正式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物業管理。
邨內兩座第四型徙廈均牽涉在26座問題公屋醜聞當中,其中第23座石屎強度只有約10MPa,遠低於標準,原訂在2001年5月31日騰空,但最後因居民不滿安置條件,延誤兩年至2003年清拆,所在地則變成東匯邨一期。
而第22座更於1987年8月被揭發石屎強度只有約7MPa,遠低於標準,原本打算在1992年重建。但由於機場高限限制地盤只能重建為僅16層高的和諧三型大廈,不能發揮土地最大效益,加上原訂安置屋邨-竹園北邨「第16座」後來改作居屋出售,故此當時房委會改為動用了3000萬用來翻新該大廈,並建鋼架用來支撐大廈;與此同時,為配合安置單身長者及新移民政策,第22座連同一些當時有結構問題並經過重修的公屋樓宇,撥予上述人士居住(當中22座重修後主要編配予單身長者),惟此政策備受批評。2008年1月15日,香港房屋委員會表示,經過全面勘察及評估成果效益後,認為第22座在結構上雖然安全,但必須耗資4,600萬港元(以當時造價計)進行維修,才可繼續使用15年,並會對受影響居民構成滋擾,故此在2010年決定於2013年清拆第22座,居住於22座的住戶,將獲遷徙至於2012年落成的東匯邨,以及黃大仙區內其他公屋。至於與第22座相連的獻主會溥仁小學則會保留。房委會將與教育局及校方成立聯絡小組,確保在工程進行期間,學校環境安全及減少工程對學校造成的滋擾。[3]但是,由於溥仁小學原來的後梯與22座共用,需進行改建及加建工程才能符合消防要求,故此樓宇實際上延至2014年才開始清拆工程。
東匯邨编辑
東匯邨重建前為東頭邨第22及23座,屬第四型徙置大廈,分別在2013及2003年清拆,並分別屬東頭邨重建第八及九期計劃。由於當時東頭(一)邨已列入重建計劃,而東頭(二)邨則已列入租者置其屋計劃,故此為方便管理,遂把新建的東頭邨重建第八、九期分拆出來,還設置獨立的屋邨辦事處,並易名為東匯邨,而房屋署在第九期發展計劃(東匯邨一期)內興建了一所社區中心,以象徵式租金租予民政事務總署,但該社區中心仍維持名為「東頭社區中心」,而此邨亦是黃大仙區最南端邊緣,周邊建築設施大多已踏進九龍城區了。
東匯邨有兩幢101至112米高的公屋樓宇,匯仁樓高35至38層,匯心樓則高29至34層,共提供1,333個住宅單位,單位面積由14至39平方米。為確保獅子山的山脊不被遮擋,更特別採用拾級而下的設計。兩幢公屋樓宇的鄰翼亦會留空地下部份空間,形成約高6米,闊7米樓層的空間,增加空氣對流及日照。
香港政府於2015年8月3日公佈新一輪驗水結果,結果顯示東匯邨有4個水辦超標,數值介乎12.3至17微克,超出世衞標準2.3至7微克。[4]
而前東頭邨第22座地盤,亦重建為東匯邨第二期(於2019年中定名爲匯智樓),已於2019年中平頂,並將於2020年落成,提供1033個單位,主要為鄰近即將清拆的美東邨居民提供遷置資源(預計撥出618伙,已扣除提前遷置往其他屋邨的14伙,但選擇購買居屋戶數不詳),有剩餘單位才會編配予正在輪候公屋人士。
屋邨資料编辑
現存樓宇编辑
東頭(二)邨编辑
樓宇名稱 (座號) | 樓宇類型[5] | 落成年份 | 層數[6] |
---|---|---|---|
康東樓 | 舊長型 | 1982年 | 13 |
裕東樓 | 單工字型 | 25 | |
耀東樓 | 1986年 | ||
富東樓 | 雙工字型 | 1985年 | 28 |
泰東樓 | 25 | ||
欣東樓 | 相連長型第一款 | 1988年 | 12 |
逸東樓 | |||
盈東樓 | |||
盛東樓 | 1989年 | ||
茂東樓 | |||
偉東樓 | 1990年 | ||
榮東樓 | |||
柏東樓 | |||
彩東樓 | 1993年 | 26 | |
興東樓 | 相連長型第三款 | 24 | |
祥東樓 | |||
安東樓 | 1988年 | 12 | |
旺東樓 | |||
振東樓 | Y4型 | 1991年 | 29 |
貴東樓 |
東匯邨编辑
樓宇名稱 (座號) | 樓宇類型 | 落成年份 | 層數 |
---|---|---|---|
匯仁樓(第1座) | 非標準設計大廈 (Y字型) |
2012年 | 38 |
匯心樓(第2座) | 34 | ||
匯智樓(第3座)[7] | 非標準設計大廈 (其他類型) |
2020年 | 29 |
東匯邨匯仁樓、匯心樓由保華建築營造有限公司承建[8],而在建的東匯邨匯智樓則由新福港承建。此外,東匯邨各樓宇名稱取自「二」、「三」的廣東話諧音,以反映此等樓宇前身為東頭(一)邨22及23座的歷史。
電梯方面,東頭邨最早期重建大廈採用Falconi升降機;富東樓及泰東樓採用美善高升降機;耀東樓、旺東樓及安東樓使用Sabiem產品;茂東樓、盛東樓、欣東樓、逸東樓及盈東樓採用快而安升降機;其他樓宇使用富士達升降機。東匯邨匯仁樓、匯心樓採用東芝公司製升降機,而匯智樓則採用通力製產品。 [9][10]
歷代樓宇编辑
重建前的東頭邨 | ||||||
---|---|---|---|---|---|---|
樓宇名稱 | 原座號(英文字母) | 樓宇類型 | 落成年份 | 拆卸年份 | 重建後原地所屬的樓宇 | 安置屋邨 |
第1座 | P | 第二型 | 1959年 | 1985年 | 茂東樓 | 黃大仙下邨 |
第2座 | O | 盛東樓 | ||||
第3座 | H | 欣東樓 | ||||
第4座 | D | |||||
第5座 | C | 逸東樓 | ||||
第6座 | Q | 柏東樓 | ||||
第7座 | R | 偉東樓 | ||||
第8座 | S | 榮東樓 | ||||
第9座 | X | 1961年 | 1982年 | 貴東樓 | (同一屋邨) 康東樓 裕東樓 | |
第10座 | T | |||||
第11座 | W | 振東樓 | ||||
第12座 | U | 富東樓 泰東樓 | ||||
第13座 | V | 1964年 | 1984年 | 耀東樓 | 竹園南邨 | |
第14座 | A | 1987年 | 彩東樓 | 竹園北邨 | ||
第15座 | B | 旺東樓 | ||||
第16座 | E | 興東樓 | ||||
第17座 | F | 1988年 | ||||
第18座 | G | 東頭街市 | ||||
第19座 | H | 1986年 | 祥東樓 | 竹園南邨 | ||
第20座 | K | 安東樓 | ||||
第21座 | J | 1963年 | ||||
第22座 | M | 第四型 | 1965年 | 2013年 | 東匯邨匯智樓 | 東匯邨第一期 竹園北邨(7-8樓須提前遷出居民) |
第23座 | N | 1967年 | 2003年 | 東匯邨第一期 | 慈康邨 |
教育及福利設施编辑
幼稚園编辑
- 明愛啟幼幼兒學校(1986年創辦)(位於東頭邨富東樓地下)
-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幼稚園(東頭邨)(1990年創辦)(位於東頭邨欣東樓)
- 已結束
- 明愛匡幼幼兒園(位於東頭邨泰東樓一至八號地下)
小學编辑
- 已結束
|
|
|
中學编辑
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编辑
- 明愛東頭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永久失效連結](位於東頭社區中心1樓)
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编辑
- 明愛賽馬會黃大仙青少年綜合服務(位於耀東樓地下5-8號)
綜合家居照顧服務编辑
-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黃大仙綜合家居照顧服務(位於興東樓23-26號地下)
長者鄰舍中心编辑
- 明愛東頭長者中心(位於榮東樓10-16號地下)
所屬區域编辑
東頭邨位於黃大仙區的東頭(H08)和東美(H09)選區。然而,不少人認為東頭邨屬於九龍城區(甚至連東頭邨的居民在填寫自己的地址時,會寫「九龍城東頭邨」),相信是因為東頭邨鄰近九龍寨城公園。其實,東頭邨與九龍寨城公園相隔了一條東正道,這條路正是黃大仙區與九龍城區的分界線。雖然東頭邨被劃分為黃大仙區,但由於地理位置來説東頭邨被啟德河及摩士公園所分隔,其實東頭邨與九龍城的距離比黃大仙還要近。
公共交通编辑
圖像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 地址搜尋服務. 資料一站通. [2019-07-14].
- ^ 地址搜尋服務. 資料一站通. [2019-07-14].
- ^ 有關東頭邨第二十二座及福來邨的全面結構勘察計劃報告及未來路向 (PDF). 香港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CB(1)712/07-08(03)號文件. 2008年1月 (中文(繁體)).
- ^ 【鉛水恐慌】政府再驗出3屋邨出事 紅磡邨超標3.4倍(蘋果日報 2015年8月3日)
- ^ https://www.midland.com.hk/estate/%E6%9D%B1%E9%A0%AD%E9%82%A8-%E4%B9%9D%E9%BE%8D%E5%9F%8E-E00373
- ^ https://www.midland.com.hk/estate/%E6%9D%B1%E9%A0%AD%E9%82%A8-%E4%B9%9D%E9%BE%8D%E5%9F%8E-E00373
- ^ 東頭邨第八期已納入東匯邨並命名為匯智樓. cyclub.happyhongkong.com. [2019-06-24].
- ^ [1]
- ^ https://blog.xuite.net/lwy33339/hkblog/151527862-%E6%96%B0%E5%BB%88GUIDE+%2883%29+%E6%9D%B1%E5%8C%AF%E9%82%A8+%28%E8%90%BD%E6%88%90%E7%AF%87%29
- ^ http://cyclub.happyhongkong.com/viewthread.php?tid=23614
- ^ 沙中綫大圍至紅磡站 爭取2021年底或之前開通. 香港電台. 2019年7月18日.(繁體中文)
- ^ 荃灣荃灣街市街 — 黃大仙及九龍城
- ^ 黃大仙及九龍城 — 旺角先達廣場
- ^ 荃灣荃灣街市街 — 黃大仙及九龍城
- ^ 黃大仙及九龍城 — 旺角先達廣場
- ^ 黃大仙及九龍城 — 青山道
- ^ 慈雲山 — 旺角先達廣場
- ^ 慈雲山 — 佐敦道南京街
- ^ 慈雲山 — 銅鑼灣鵝頸橋
- ^ 荃灣荃灣街市街 — 黃大仙及九龍城
- ^ 黃大仙及九龍城 — 旺角先達廣場
- ^ 黃大仙及九龍城 — 青山道
- ^ 觀塘及黃大仙 — 青山道
- ^ 黃大仙及九龍城 — 青山道
- ^ 觀塘及黃大仙 — 青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