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大韓民國/存檔1

由146.96.147.137在話題韓國條目開頭描述南朝鮮和南韓的爭議上作出的最新留言:4 年前

位置

  • 韓國不是在渤海北部阿,是在黃海北部,因為渤海並沒延伸出山東和遼寧的沿海
    • 對,朝鮮西海就是黃海。麻煩更正~ :-) 218.188.0.150 09:25 2003年10月30日 (UTC)

朝鮮關係

「中國的韓國和朝鮮半島的韓國有着某種微妙的聯繫,唯沒有確切」
我 覺得這句話有點不負責任,因為現在的韓國只是翻譯的問題才叫韓國的,原來叫南朝鮮,正式的名稱是大韓民國,英文是Republic of Korea,一般叫south korea,朝鮮是: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一般叫north korea,美國的電台常它叫北韓,可見korea一詞跟諸侯的韓國關係不大,並且沒有證據的推測好像不該出現在百科全書裡面. 04:48 2003年10月30日 . . Jobinson

同意, 已將這句話除去. kt² 06:01 2003年11月28日 (UTC)
完全沒關係吧?最靠近的衛滿朝鮮的衛滿是燕人。-Menchi 06:06 2003年11月28日 (UTC)

開始移動

"近年有考古學家及歷史學家指出,中國的韓國和朝鮮半島韓國有着某種微妙的聯繫,認為韓大夫是來自遼東的人,唯沒有確切的證據去支持。"

結束移動

請將有關資料來源或證據表明, 因為這句話有點勉強. kt² 06:07 2003年11月28日 (UTC)

南韓國名的使用

處 於跟北朝鮮的區別,韓國還是叫南韓比較好,繁體中文也是這麼叫的,而且英文中也基本使用SOUTH KOREA,這樣叫更為貼切. 而且出於使用習慣,不適合也不需要應用其全名,英國中文就叫英國,也沒有動不動就大不列顛....云云,有趣的是小國都喜歡自己在自己名字前面加個大字, 可能是自卑的緣故吧,日本原來就喜歡自己叫大日本,現在學乖了,不叫了,南韓怎麼就學不會呢.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Irie對話貢獻)加入。

討論請簽名!用4個~。題外話,我剛才看你還說自己是大中華呢!--虎兒 16:41 2005年1月23日 (UTC)
反對。別國的國名又不是中國決定的,不要太中國中心。--minghong 18:20 2005年3月30日 (UTC)
反對無效,如果真的是用中國中心的想法來看待的話,不會是韓國了,應該是東夷。--JERRY
Minghong, 你說「別國的國名又不是中國決定的」,那每個國家都沒有權利用自己的語言來稱呼別的國家。換言之,中國不能叫南韓,英語系國家也不能叫中國 China、叫德國 Germany (因為德國的德文是 Deutchland)、叫比利時 Belgium (因為比利時的法文是 Belge)。每個國家、每個語言都有對各地的稱呼,有的相同,有的相異,本來就天經地義。--郭襄 0:13 2007年12月25日 UTC
反對郭襄!
反對理由:根據中國地名委員會制定的《外國地名漢字譯寫通則》第三條規定,各國地名的漢字譯寫,以該國官方文字的名稱為依據。
英文、德文翻譯到中文都是「意譯」,但韓文翻譯到中文是可以直譯的。

Traditionally,Korea is a colony of China. We should rule Koreans who never know culture and have manners.

南韓

中國的韓國也叫南韓嗎? 看不明白呀... Wshun 01:53 2005年4月7日 (UTC)

扶牆一下。麻煩翻閱下歷史書,歷史上也有一個韓國。估計要翻譯,也就是Kingdom of Han,不是現在的Korea。-♥愛死維基人♥@火星常駐地球總領事館 2008年12月14日 (日) 11:07 (UTC)

什麼大韓民國,韓國就是韓國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Gzyeah(留言)於2008年8月17日 (日) 05:41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只是名字,沒關係吧,況且「中國」也有世界中心的意思。-- Stewart|惡龍 (講講講!) 05:59 2006年1月25日 (UTC)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Gzyeah(留言)於2008年8月17日 (日) 05:41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大韓民國是正式名稱

那我也可以說: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啊,什麼中華啊,中國就是中國,井底之蛙。
請不要以大中華的主觀論事,這裡必須以客觀的角度發言。

"大"韓民國

我看全世界也只有韓國敢自稱"大",他們大在哪裡?他們有種就把他們的英文國名譯為:Republic of Great Korea。
以前中國朝代自稱大唐、大明等等,但在正式國名都沒有自稱大,日本後來自稱大日本帝國,現在正式國名也是日本國。
連以前的"大不列顛"、"大英帝國"現在都只是"聯合王國"也就是United Kingdom。
所以在二戰後的世界敢自稱大的我看也只有自慰程度第一高的韓國!
洛城小四 07:20 2005年12月28日 (UTC)洛城小四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Gzyeah(留言)於2008年8月17日 (日) 05:41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Gzyeah(留言)於2008年8月17日 (日) 05:41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這是他們的正式名稱

您抱怨也沒辦法,難道您有辦法讓他們改名字嗎?
這是他們規定的正式名稱,所以百科全書必須寫出事實。
要是某天韓國不滿中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了,理由是因為他們會變成東夷,
那他們也能夠擅自改變他國名稱嗎?
還有,英國的正式名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依然是大不列顛。 ---Ham82

對, 英文是Great Britain-- Stewart|惡龍 (講講講!) 05:59 2006年1月25日 (UTC)
英國自稱大不列顛是因為還有個小不列顛存在,不過世界上貌似沒有小韓的存在--220.168.44.226 04:58 2006年3月10日 (UTC)

法國的bretagne被稱為小不列顛,還有利比亞 也叫做大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 ,但是他們的稱呼是各種語言裡都翻譯出這個大字,既然韓國只有在其母語和中文或者日文中有『大』的表達,似乎的確不太妥當。況且借用的大字來源於漢字,在解釋有韓文意義也是不妥吧。

66.7.131.199 (留言) 2009年5月12日 (二) 20:29 (UTC)

我們沒有抱怨,只是取笑而已

"中國"、"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沒有任何自我膨脹的含意,韓國在明朝時被定名為朝鮮,早已不是東夷,再說東夷本來就是他們的古稱,不想要也不行,因為這是歷史。
你這麼替他們那自卑轉而自大的行為說話,讓我感到可悲和可笑!
還有,英文的正式名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但一般人僅稱其為England,正式一點就稱United Kingdom。
我的觀點是,韓國人自稱"大"韓民國,為何英文國名不是Republic of Great Korea?
怎麼就不見你Ham82對此做出回應?
洛城小四 07:19 2005年12月30日 (UTC)洛城小四

回復 洛城小四:

在英語裡面,英國省略稱法一般為「UK」或「Britain」。把英國稱為「England」的做法,往往出自是那些洋不洋土不土的「中國式英語」。

還有,你不要取笑人家韓國人了。相比之下,更喜歡自誇自大的是中共〔註:我說的是中共,不是中國〕。


維基百科不是戰場
每 個用戶都應該以文明、冷靜、抱持合作精神的態度,來與其它用戶交流。不要侮辱、騷擾或恐嚇意見與您相反的人。您應該用您的智慧來處理問題,禮貌地進行討 論。某用戶假若行為不文明、不冷靜、不合作,又侮辱您、騷擾您、恐嚇您,這不是以牙還牙的機會(「不關我的事,是他開始的!」)。請以事論事、針對對方發 言的客觀事實而進行討論,並無視他的主觀語調。您甚至可以完全無視他的發言。
另外,請不要破壞維基百科來闡明觀點。換句話說,不要為了證明某種做法不好而故意大肆去做。不要用維基百科來對維基百科、維基人、維基媒體基金會進行法律上或任何方式的威嚇。維基百科有其他方法處理法律問題,絕對不會容忍恐嚇行為。恐嚇行為可能會導致用戶封禁。--Jasonzhuocn...._交流 21:56 2006年1月7日 (UTC)
這個沒什麼好爭論,這裡也不是政治討論區,不過一兩句也是可以的,不要再爭議了-- Stewart|惡龍 (講講講!) 05:59 2006年1月25日 (UTC)

各方論述,除了少量的事實之外,特別張顯意識型態,或個人情緒。 「大」不會永遠大,但亦不可能永遠不大。某處可大,不可能處處大。 人總是要活在自尊之中,才算健康吧。 幫助他人健康活著是一件好事喔!

軍費

我把軍費刪掉了 有誰知道是多少 趕快填上去 但絕對不會是原來的611億美金!! 想嚇死美國啊 呵呵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Gzyeah(留言)於2008年8月17日 (日) 05:41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南朝鮮最高峰位於濟州島上吧

南朝鮮最高峰位於濟州島上吧

最古的太極旗現世

宗教的問題:關於信仰基督的韓國人和非信仰基督的韓國人

不信仰基督教的一名韓國人通常是一名好的韓國人。我從一些人尤其聽說了它從中國人和日本人。我獲悉很多韓國人是基督徒或者對基督教有利。我是一個自然神論者,或者或許半個無神論者。我很對在信仰基督的韓國人之間的差別有興趣和非信仰基督的韓國人。我猜想這文章沒有涉及這重要的問題。 ~Arnoldsey (留言) 2008年9月22日 (一) 02:07 (UTC)

領土爭議 蘇岩礁/離於島

這板塊里的內容完全是偏向中方的說法!無語~

可以加入平衡的觀點。--石添小草 (talk to me) 2008年10月9日 (四) 14:11 (UTC)


"另外,韓國政府於上世紀70年代,曾在馬羅島立大韓民國最南端之碑,後掩蓋之。" 這個說法不正確!事實是,"大韓民國極南端"碑至今仍然樹立在濟州島附近的馬羅島上。

韓國的一些基本評價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kegns於2009年2月19日 (四) 17:26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世界上第一個克隆狗由韓國研製。為什麼加入研製小組的主要科學家黃禹錫的時候每次都被刪除呢?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5月11日 (一) 23:30 (UTC)

「韓國」是歧義詞,為什麼定向到大韓民國?

為什麼?--Berthe (留言) 2009年10月11日 (日) 23:20 (UTC)berthe

主從消歧義。今天,「韓國」用於指大韓民國比其他用法要多很多,「韓國」所以定向到大韓民國。--蒙人 ->敖包相會 2010年1月27日 (三) 04:56 (UTC)

我不認為應該這樣定向 , 畢竟查文明歷史的人不可能無視北韓 . 維基應該列出完整資料 , 而不是順著哈韓族的興趣去修改 . [NIJER.2010年7月24日05:29(UTC+8)]

韓國是世界經濟第十大政治體

英文版那邊好像是寫第十五大耶?還是不一樣的排名?Trunone (留言) 2010年3月28日 (日) 14:07 (UTC)

2010年在廣州亞運跆拳道49公斤以下八強戰,對決越南武氏厚在首輪以9比0領先時,卻突然遭到韓裔菲律賓籍的審判委員洪性天以「電子襪不符資格」為理由,判決楊淑君失格、直接取消參賽

韓國人自以為把跆拳道推廣到全世界,就能控制跆拳道的比賽。

把詞條「韓國」永久性指向「大韓民國」是否合適

管理員瓜皮仔Canton認為本人曾定向詞條「韓國」到非「大韓民國」的詞條屬於破壞行為,本人不敢認同。

在 中國,「韓國」這個詞從2400多年前到十幾年前年前都是特指中國的古代諸侯國,諸侯國韓國是赫赫有名的戰國七雄,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中 國稱呼南朝鮮為韓國也就是這十幾年的事,況且此南朝鮮「韓國」還只是「大韓民國」的簡稱。管理員採取了將「韓國」永久性指向「大韓民國」的措施,並給予本 人警告。本人認為這有違公允,不尊重歷史,強加於詞條。

個人建議將詞條「韓國」指向韓國 (戰國)韓國 (消歧義)更合適一些,希望看到大家的意見。如果贊成本人建議的請投(+)支持,不贊成的請投(-)反對,謝謝。

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11:44 (UTC)

請不要一上來就投票。Liangent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11:52 (UTC)
現在有多少人會提到戰國時韓國,又有多少人會提到現在的韓國?維基百科應該按照常用,而不是歷史長短來命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6月24日 (四) 12:08 (UTC)
韓國始終還有北韓南韓的歧義存在,所以按wp:命名常規來判斷(依從合理的通稱而不是將官方全名搬到標題上來),「大韓民國」應該移動到「南韓」,這是我觀點上的客觀低歧義常用名,韓國本身就用作為消歧義頁。-- 同舟 (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12:23 (UTC)
(+)支持,韓國應該指向戰國時的韓國,因為那個是全名。韓國指向呆韓民國會造成誤會,因為朝鮮半島歷史上還有一個日本傀儡呆韓帝國,而這個國家目前又分為兩個獨立的國家。--玖巧仔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14:17 (UTC)
建議使用消歧義。--快龍後會有期 2010年6月24日 (四) 14:24 (UTC)
(-)反對現在最常用的韓國就是指大韓民國,而不是戰國時代的韓國(而且比例很懸殊)而且他們官方指定希望其他國家用的簡稱是韓國,而不是南韓。北韓稱韓國的機會就更少了,連北韓都可以算是誤用(國名連個韓字都沒有)--ffaarr (talk) 2010年6月24日 (四) 14:49 (UTC)
(+)支持,韓國指向戰國時的韓國。 Evawen (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17:01 (UTC)
(-)反對:同User:Ffaarr。--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17:02 (UTC)
(-)反對:同Ffaarr。Luuva (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18:59 (UTC)
(!)意見:英文WP都是用en:North Koreaen:South Korea做標題,所以命名規則不是官方說了就算的,雖然在中文圈中不是絕對主流,但在許多現代人的認知中「韓國」就是指地理上的北韓+南韓,已經說明了現代的「韓國」本身就存在很高歧義。-- 同舟 (留言) 2010年6月24日 (四) 22:00 (UTC)
(-)反對,「北韓」是在有「南韓」的基礎上才成立的。而戰國的韓國更是不常用的事情。--達師147228 2010年6月25日 (五) 03:27 (UTC)
(-)反對:通指南韓。—Rocking Man !! 舌戰 2010年6月25日 (五) 04:14 (UTC)
(-)反對:在中國,「東京」這個詞從北宋到一百幾十年前通常是指「東京開封府」,是不是又要把「東京」指向汴梁東京 (消歧義)?--Mewaqua 2010年6月25日 (五) 12:56 (UTC)
(+)支持,「韓國」永久性指向「大韓民國」不合適,消歧義好點。 Gzhao (留言) 2010年6月25日 (五) 17:02 (UTC)
(-)反對戰國的韓國消失已久,單就使用的次數而言,較常指朝鮮半島的38度線之南的那國,若說戰國七雄的韓國,也只在學術場合提到,但是建議可加上消歧異模版><>金☧肅≽◕≼§§ 2010年6月25日 (五) 20:21 (UTC)
(+)支持-不贊同同舟意見,「在許多現代人的認知中「韓國」就是指地理上的北韓+南韓」,現代人怎麼會連朝鮮和韓國是兩個國家都不知道。況且您使用南韓北韓是否有違中立,在下認為北朝鮮和南韓比較合適。或言我用北朝鮮和南朝鮮您能贊同嗎?
即使戰國時期的韓國已經消失,但是它在歷史上的意義不能磨滅。Ciked (留言) 第八次動員令 2010年6月26日 (六) 02:05 (UTC)
世界盃都是用南北韓的名字,雖然兩國人都反對這個名字,但這是我們這個語言圈確實存在的用法。朝鮮(en:Joseon)代指北韓而非朝鮮半島及其文化恐怕是中國政府按照北韓的正名要求吧,但至少在香港還沒有這種普遍認知。--同舟 (留言) 2010年6月26日 (六) 02:34 (UTC)
(-)反對,意見同Mewaqua。--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6月26日 (六) 02:14 (UTC)
(+)支持,消歧義就是把相同名稱的不同條目條目分開嗎,戰國的韓國和朝鮮半島的韓國名字簡稱都一樣,應該用消歧義--Ksyrie(Talkie talkie) 2010年6月26日 (六) 13:09 (UTC)
(+)支持, 雖則在現代語境下韓國指代大韓民國是比較常見的事情,但關注戰國時韓國的人群也同樣是不可忽視的。更何況眼下人們還有對這個國家不同的稱呼,直接把韓國強 制定向為大韓民國是不符合一部分人的搜索目的的。出於對一個相當規模人群的搜索照顧和出於嚴謹的考慮,我認為還是定向至消歧義更為合適。--Youmin Wang (留言) 2010年6月26日 (六) 19:12 (UTC)
你說的這種情況應該使用非對稱消歧義。不要總以弱者為藉口強迫大多數人讓步,實際上對弱勢群體的照顧只能以affirmative action的方式進行。--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6月27日 (日) 00:56 (UTC)
這 里不涉及到弱者和所謂讓步的問題。關注戰國歷史的人群也不在少數,所以才會有眼下這個爭論,正是有了這樣的聲音才值得引起討論。進入一個消歧義頁對於大多 數人來說並不見得是怎樣一個讓步,多經過一個嚴謹的選擇「大韓民國」的點擊就會讓維基使用者覺得學究氣和不可理喻麼?相反給不同關注的人一個選擇才是更為 科學和尊重的體現。--Youmin Wang (留言) 2010年6月27日 (日) 06:26 (UTC)
(-)反對,非對稱消歧義即可。—Chief.Wei 2010年6月27日 (日) 05:42 (UTC)
(+)支持,非常同意Youmin Wang的觀點。從本討論就能看出大家對「韓國」的認識是多維度的,這十年來「大韓民國」的確進入大家視野,但每個中國人對戰國七雄都是耳熟能詳的,每個中國學生課本上的出現的「韓國」更大多是戰國韓國,使用消歧義最合適。—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7日 (日) 10:23 (UTC)
(-)反對,1、繁體和簡體的「韓國」在google上的搜索結果絕大部分都是指「大韓民國」,只有少數是指戰國時的韓國。2、韓國的一些中文網站,也是以「韓國」作為「大韓民國」的常用簡稱,如大韓民國駐中國大使館(簡體)、韓國觀光公社(繁體)。3、不能以英文名稱的常用性來選擇中文名稱的消歧義方式,而應該只根據中文名稱的常用性來選擇消歧義方式。--長夜無風 (留言) 2010年6月27日 (日) 15:30 (UTC)
google搜索和前面有人提到的常用詞都不代表一切,google上搜索「棒子」的結果絕大部分都指向韓國人,目前中國民間對這個詞的第一反應也是這樣,按這樣的思路是否應該把「棒子」這個詞條直接指向「高麗棒子」?—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7日 (日) 16:08 (UTC)
google上搜索「棒子」的結果絕大部分都指向韓國人?以下是google:棒子的前20項結果:
  1. 高麗棒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 「棒子」一詞的由來- 社會聚焦- 鐵血社區
  3. 為什麼叫韓國人棒子?_百度知道
  4. 日職/巨人隊黃志龍吞首敗阪神林威助棒子燙敲2安打
  5. 棒子批發商-棒子製造商-阿里巴巴
  6. 不要臉的高麗棒子!!!(1)_悠悠電子圖書網
  7. 帝國反抗君- PowerOp:她說棒子,我說胡蘿蔔:雜談遵守GPL規範- 樂多日誌
  8. 棒子老虎雞_騰訊娛樂
  9. 日職/林威助棒子燙掃2支二壘安打阪神9比4勝養樂多| 頭條新聞| NOWnews
  10. Videos for 棒子
  11. 金字塔(2):阿基米德的棒子-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udn部落格
  12. 閹割→棒子
  13. 棒子老虎雞(豆瓣)
  14. 【文青大賽6.27】拜託,別再叫韓國為棒子好嗎?_網易體育論壇
  15. 賀歲喜劇大片《棒子老虎雞》_影音娛樂_新浪網
  16. 文章倉庫- 李敖.〈老年人和棒子〉
  17. 【分享】肌肉棒子西藏雙修夜夜歡@ •。:.* Meow House *.:。• :: 痞客邦
  18. 棒子老虎雞
  19. 為什麼將韓國人叫做「棒子」? - 問版主(繁體)
  20. 中國評論新聞:老人與棒子:李敖半生幾個經典時刻(組圖)
20項結果中只有第1、2、3、6、14、19項與韓國有關。--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6月27日 (日) 17:09 (UTC)
首先我要聲明我認為這種跟帖的方式占用版面太大,也沒有太大必要,但為了對比我不得不向您學習用這種方式來回應對比。您確認搜索結果準確?剛剛(北京時間2010/6/28 11:45AM)我用google搜索「棒子」,以下是以下是google:棒子的前20項結果:
  1. 「棒子」一詞的由來- 社會聚焦- 鐵血社區(下面緊跟4個與韓國有關的副標題)
  2. 為什麼叫韓國人棒子?_百度知道(韓國相關)
  3. 棒子批發商-棒子製造商-阿里巴巴
  4. 棒子的圖片搜索結果(不用點擊,首頁顯示的4個縮略圖中前三個與韓國有關,分別是韓國電影、韓國人主張世界地圖、亞冬會舉牌事件)
  5. 笑翻看看日本鬼子和韓國棒子的經典對話(圖)_絕對笑翻了看各國閱兵極度 ...(韓國相關)
  6. 賀歲喜劇大片《棒子老虎雞》_影音娛樂_新浪網
  7. YouTube - 可憐的棒子歌(韓國相關)
  8. 棒子老虎雞_騰訊娛樂
  9. 棒子老虎雞(豆瓣)
  10. 棒子_互動百科
  11. 棒子傳奇_在線視頻觀看_土豆網視頻棒子傳奇土豆攝線/娛樂/視線優酷網 ...(韓國相關視頻)
  12. 棒子的資訊搜索結果:南非日記十一:老虎棒子雞‎(關於世界盃上的韓國足球)
  13. 棒子老虎雞_百度百科
  14. 棒子 - 論壇內容搜索(韓國相關)
  15. 北京地鐵暴打棒子事件-CC聯播網(韓國相關)
  16. 賀歲喜劇棒子老虎雞_視頻_娛樂
  17. 火箭有望摘下左撇子射手肌肉棒子亨利強於馬丁_網易體育
  18. 棒子老虎雞劇情介紹- 電視貓
  19. 老虎棒子雞- 視頻- 優酷視頻- 在線觀看
  20. 棒子優酷視頻(韓國相關)
以 上第1、2、4、5、7、11、12、14、15、20都是與韓國相關,算上副標題則更多,如果採樣率進一步擴大的話比率會進一步改變。另外用中國市場占 有率最高的搜索引擎baidu搜索的話比率會更高,其中「百度知道」里用「棒子」搜索的結果中與韓國相關的內容幾乎100%,還有alex統計排名最高的 幾個中國論壇如tianya、貓撲等上用「棒子」搜索相關主題,出現與韓國相關的結果的比率都會非常高。—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04:01 (UTC)
我搜索的結果和Symplectopedia相同相近,而和Marvelgalaxy不同。Liangent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04:19 (UTC)
雖然很老土:但敬請注意WP:搜索引擎測試。--同舟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04:20 (UTC)
如果需要可以提供截圖,也歡迎大家用搜索引擎測試。不知道為什麼Symplectopedia和Liangent會和本人搜索結果不同。—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05:55 (UTC)
和Marvelgalaxy和搜索結果一樣,[1]--玖巧仔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06:58 (UTC)
我 看錯了,我的和Symplectopedia相近而不完全相同(但和Marvelgalaxy不那麼接近)。另外,右上角出現了View customizations鏈接,點入後提示「One or more items in your Web History were used to improve search results.」,不知道有多大影響。Liangent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07:43 (UTC)
您就說您的搜索結果與Symplectopedia和我的都不同就行了,何必繞那麼大圈子...—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08:07 (UTC)
無意對此議題發表意見, 不過搜索測試時顯然需要登出Google賬號以排除個人偏好的影響吧 --Rat2.Call me Remy 2010年8月11日 (三) 08:53 (UTC)
(+)支持,既有歧義,理應指向消歧義。— WiDE 懷德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08:24 (UTC)
那請考慮解決比起「棒子」更為相似的東京北宋首都的問題。--達師147228 2010年6月28日 (一) 09:11 (UTC)
北宋首都與曰本首都的名稱問題沒什麼多大爭議吧,東京這個名詞歷史上使用過多次,而東京只是北宋首都名中的一部分,習慣都是用汴梁或開封。--玖巧仔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09:36 (UTC)
同意玖巧仔的意見。—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13:22 (UTC)
(!)意見:用google搜尋,不省略重複者,"韓國"+"陽翟"有5000多項,"韓國"+"新鄭"有2000多項,"韓國"+"首爾"有83萬多項,"韓國"+"漢城"有14萬項,"韓國"+"平壤"有39萬多項,"韓國"+"秦國"有8000多項,"韓國"+"美國"有679萬項。--Mewaqua 2010年6月28日 (一) 12:13 (UTC)
同樣用google搜索「韓國 戰國」有2020萬條結果之多。我也不知道您的搜索結果怎麼來的,我用google搜索「韓國 新鄭」有431萬條結果。另外,關於搜索引擎的使用,請看前面同舟 的提示:注意WP:搜索引擎測試。—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13:22 (UTC)
(:)回應:用您的搜尋方法,「國韓 鄭新」也有306萬項結果,「員理管」有9620萬項,「盃界世」有3520萬項。--Mewaqua 2010年6月28日 (一) 13:45 (UTC)
(:)回應:看明白了。用您的方法,google搜索"韓國"+"秦國"仍然有1180萬條結果。另外還是提醒請看前面同舟 的提示:注意WP:搜索引擎測試。—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13:59 (UTC)
1. 要在搜尋目標加 " " ,例如「"韓國" "趙國"」,否則「韓國 趙國」會把一些不相干的也計入;2. 如果把某一詞語寫成「全繁體」、「全簡體」、「繁簡混合」去搜,不同的組合得出的結果有時會有相當大的差異。「"韩国" "阳翟"」(簡)有7000多,「"韓國" "陽翟"」(繁)有5000多;「"韩国" "新郑"」有8萬多,「"韓國" "新鄭"」有2000多;「"韩国" "首尔"」有344萬,「"韓國" "首爾"」有80萬多;「"韩国" "汉城"」有75萬,「"韓國" "漢城"」有近14萬;「"韩国" "平壤"」有65萬,「"韓國" "平壤"」有39萬。--Mewaqua 2010年6月28日 (一) 15:40 (UTC)
(!)意見: 我覺得大家不必要在細枝末節上爭論到這樣的地步,很多東西憑常識是可以判斷的。戰國韓國和現代韓國的受關注和可能歧義程度顯然比北宋東京和日本東京來的 大。這從有多少人提出這個問題並希望改進就可以看出。另外再補充一個意見:韓國是大韓民國的簡稱,卻是戰國韓國的正式稱謂,大韓民國直接指向現代韓國的條 目我們毫無異議,但在簡稱的情況下都要讓戰國韓國委屈到消歧義都不給恐怕太吝嗇了吧。要論多數少數,要論搜索結果,中國在現代語境下絕大多數時候指向中華 人民共和國,維基上兩個條目還不一樣呢,為什麼就不能給人在其它不同條目之間的選擇權呢。--Youmin Wang (留言) 2010年6月28日 (一) 20:42 (UTC)
請注意戰國的「韓國」並不是什麼「正式稱謂」,史書上大部分是以「韓」來稱呼這個國家,韓國僅僅偶一提之。只是後代的人一般通稱韓國以免歧義。--ffaarr (talk) 2010年6月29日 (二) 04:25 (UTC)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非善意推定,已由Zhxy 519(聯繫啊)於2010年8月29日 (日) 06:07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 戰國的「韓國」當然是正式稱呼,只不過史書中常略寫簡稱而已,這也不妨礙人們的普遍認識,所謂後人為免歧義才稱「韓國」也不成立。比如「晉景公十四年,吳 季札使晉,曰:「晉國之政卒歸於韓、魏、趙矣。」」這裡既有正式稱呼「晉國」,也有簡稱「韓」、「魏」、「趙」。這種不是問題的問題沒必要再糾纏下去。—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05:30 (UTC)

這 不是雞蛋裡挑骨頭,而是既然要討論正式稱謂就請認真來討論(我個人並不贊同要用是不是正式稱謂來決定消歧義的先後)請問「當然是正稱稱呼」的根據為何?不 要因為有這樣稱呼存在(我前面就說了,韓國有出現,但出現的次數很少),就可以理所當然這樣認為是正式稱呼。就我的認知,「韓」是正式國號,韓國是存在的 一般稱呼。並不是你說韓是簡稱。(類似的例子,「漢」是國號,「漢朝」是一般稱呼,孫權國號是吳,通稱「吳國」,國號「大清」,通稱清朝)--ffaarr (talk) 2010年6月29日 (二) 06:37 (UTC)
我給的例子你視而不見?再看一個,「陳軫曰:「...秦韓並兵而伐,此秦所禱祀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國必伐矣。」」這裡既有「楚」又有「楚國」,「楚」是「楚國」的簡稱,「楚」當然也是「楚國」的國號,這有何問題?後者怎麼不是正式稱呼了?古人行文崇尚簡練,常以簡稱指代,這不存在任何問題。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非善意推定,已由Zhxy 519(聯繫啊)於2010年8月29日 (日) 06:07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07:14 (UTC)
你 舉的例子完全不能說明「楚國」是正式國號。只能證明,當時有人用「楚國」來稱呼「楚」,其實就像現在有人用「韓國」來稱呼「大韓民國」是一樣的東西。你只 是以你現代人角度以為一個字就是簡稱,字數多的才能是正式稱呼,事實上根本就不是這樣。還有我認真跟你討論,我也認為你是認真跟我討論,請不一直用「糾 纏」這種惡意推定的話好嗎?--ffaarr (talk) 2010年6月29日 (二) 07:24 (UTC)
好 吧,我個人覺得這個問題沒有什麼可以質疑的,史書上的例子很多我也給了,我相信也符合大多數人的理解。如果您覺得有必要,建議您到考古或歷史核心期刊發表 如「論「楚國」不是「楚」的正式稱謂」這樣的文章,或許會有學術界專業人士支持您的觀點。但對於這個分話題,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再引申下去。—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08:00 (UTC)
「楚的國號是楚」這又不是我的新發現,有什麼值得投期刊的。你要是能翻案證明「楚的國號叫楚國」,這才值得刊登在期刊上。--ffaarr (talk) 2010年6月29日 (二) 08:14 (UTC)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非善意推定,已由Zhxy 519(聯繫啊)於2010年8月29日 (日) 06:07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我從未說過楚不是楚國的國號。我前面提到「這裡既有「楚」又有「楚國」,「楚」是「楚國」的簡稱,「楚」當然也是「楚國」的國號,這有何問題?」—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08:31 (UTC)
所以你認為一個朝代或國家同時可以有兩個正式國號?這個要是能證明的話鐵定又是中國史學界另一個轟動的大發現。另外,光你說的「楚」是「楚國」的簡稱」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非善意推定,已由Zhxy 519(聯繫啊)於2010年8月29日 (日) 06:07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ffaarr (talk) 2010年6月29日 (二) 08:37 (UTC)
我沒說過的話我不會回答的。史書上,「楚」就是「楚國」的簡稱,「陳軫曰:「...秦韓並兵而伐楚,此秦所禱祀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國必伐矣。」」——我給的是《史記》上的原文,您認為這是文史上的超級大翻案請去指責司馬遷好了,我擔當不起。這個話題打住吧,沒有繼續的意義了,我不再跟帖您的這個話題。—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08:50 (UTC)
不能打住。再舉戰國之後的歷史講,哪個唐朝人、宋朝人自稱「唐國人」「宋國人」了?—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3日 (二) 09:52 (UTC)
你還在拿這些使用的例子啊,不要把司馬遷扯進去,這段話那裡說到楚國是正式國號了?那裡說楚是楚國的簡稱了?你這樣的推論好像在google上查到韓國指大韓民國,就說韓國是正式國號一樣,你覺得要打住話題就請打住吧。--ffaarr (talk) 2010年6月29日 (二) 09:03 (UTC)
楚世家只提到9次「楚國」,還有至少一次「國」字指「國都」。--達師147228 2010年6月29日 (二) 10:05 (UTC)
無 論「韓國」是否戰國時代韓國之官方稱謂,至少中國人皆認同「韓國」係其千百年來中國戰國時期之韓國「通稱」。「韓國」則是當今(中文)世界對「大韓民國」 常用之「簡稱」。有鑑於戰國時期之韓國其條目後綴括號不利搜尋,個人傾向「韓國」指向消歧義,以利使用者便於搜尋。「韓 國」離「大韓民國」不過滑鼠一鍵之距離,離「韓國 (戰國)」卻可能讓不熟維基的使用者喪失找到資料的機會。— WiDE 懷德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08:02 (UTC)
(!)意見; 那你們請把「中國」一併討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都是「中國」,是否也要把他們定向為「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國(中華民國)」 呢?然而「韓國」以及「朝鮮」在國際上都不是用「南韓(South Korea)」、「北韓(North Korea)」;而是用「韓國(Korea)」及「朝鮮(DPR Korea)」。—TINHO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09:49 (UTC)
又見信口開河。CNN上關於「大韓民國」的新聞歸類條目都是south korea[2]。英文維基上korea詞條是north koreasouth korea的總稱,而south korea才指向Republic of Korea,你先去改了英文維基吧。—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15:02 (UTC)
中國作為代表中國大陸上幾千年來各民族國家籠統稱呼,已有完整條目表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大陸上曾經建立的兩個歷任政府,此一提議並無意義。— WiDE 懷德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10:27 (UTC)
(!)意見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非善意推定,已由Zhxy 519(聯繫啊)於2010年8月29日 (日) 06:07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為何「Category:韓國政治人物」沒有申不害?「Category:韓國河流」沒有黃河?「Category:韓國城市」沒有陽翟、新鄭呢?--Mewaqua 2010年6月29日 (二) 12:50 (UTC)
真是細心,您顯然發現了中文維基的不完善之處,同樣沒有「Category:楚國河流」、「Category:秦國河流」等啊,等您來完善。—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15:17 (UTC)
這是一個重大的問題,李明b,李承w,這些人要放入呆韓民國政治人物分類才是正確的。申不害等人才應該屬於韓國政治人物分類。--玖巧仔留言 2010年6月29日 (二) 15:46 (UTC)
(!)意見:姑且不論韓國二字之意,敢問用呆韓稱呼特定國家,合不合乎文明相關的方針?><>金☧肅≽◕≼§§ 2010年7月2日 (五) 00:49 (UTC)
您指責的在理,但這個說法實際也並沒有多少惡意的成份,純粹因為「大」有一個讀音dai和呆相同,算是惡搞吧。相較之下某個傢伙的反映可真大,以前就看此人在互助客棧攻擊別人,想不到現在還是惡性不改,到處噴人,隨便給人分類。--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04:23 (UTC)
(!)意見,有個問題,沙特是國家和某個學者的消歧義頁,為什麼韓國不是大韓民國和其它國家的消歧義。不明白維基的標準。--Berthe (留言) 2010年7月9日 (五) 19:53 (UTC)
(:)回應,從前「中國」指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為啥不給「中國」主條目消歧義?--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0日 (六) 14:58 (UTC)
(:)回應,請你看看「中國」這個詞條,根本就沒有指向最常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是「歷史與文化意義上的中國」。--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12日 (一) 10:09 (UTC)
本來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是最常用的。我知道有很多人搞甚麼反對韓科化,反對的話阻止始作俑者User:KEIM及其傀儡、以及部份VANK的人的不良編輯就行了。不要自己矯枉過正。—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2日 (一) 13:14 (UTC)
可有證據說明當代「中國」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最常用的?--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03:20 (UTC)
中華民國的存在,不是拿google搜索或聯合國甚麼就能否定重要性的。這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對等的。提議人如果自己也說當代,那可有證據說戰國韓現在很常用?—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3日 (二) 09:52 (UTC)
請仔細看前面的爭論,他們才是拿所謂常用性來作為唯一標準的,而我並未持類似觀點。希望對待「韓國」與「中國」,您不是雙重標準。--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13:43 (UTC)
我看得很清楚了,你再捋一捋我的意思就行。不過還是可以說得再清楚一點: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仍是對等,均不足以代表整個中國,所以才用更大的文化含義作為中國的主條目。但是南韓和戰國韓相比,明顯是前者現時更常用。前者足矣成為韓國的主條目。--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3日 (二) 15:44 (UTC)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非善意推定,已由Zhxy 519(聯繫啊)於2010年8月29日 (日) 06:07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雖然「中國」在今天更多指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我仍然支持「中國」詞條指向目前的「歷史與文化意義上的中國」。但我要提醒諸位,這個問題上一些人口中所謂的常用規則失效了。--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15:58 (UTC)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非善意推定,已由Marvelgalaxy(留言)於2010年9月6日 (日) 06:27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另外就

我仍然支持「中國」詞條指向目前的「歷史與文化意義上的中國」

誰不支持?有人看不明白話,只能表示無語。--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4日 (三) 14:14 (UTC)

人身攻擊?你不是這麼敏感吧,哪一句人身攻擊你了?如果你感到被受人身攻擊了那我表示同情和慰問。另外有人看不懂我的話,我也很無語。題外話,看到你在提醒別人注意版面,你也能稍微注意下嗎?--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14:41 (UTC)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非善意推定,已由Marvelgalaxy(留言)於2010年9月6日 (日) 06:22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而且你不遵守維基禮節的行為上面言論已經太多了,隨便說人家「信口開河」、「雞蛋裡挑骨頭」等等,這是善意推定否?至於版面的問題早就修完了,你可以查歷史。—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4日 (三) 15:08 (UTC)
我 不認為「雙重標準」是人身攻擊,你在前面針對「中國」詞條現狀時說不是拿google搜索什麽的就能確定重要性的,後面針對「韓國」詞條情況又拿是否常用 作為標準,我的理解這就是雙重標準,這隻是這種體會的客觀描述。如果你認為這是人身攻擊,我也只能說對不起。我也不是隨便說前面信口開河,你可以自己去看 是不是。版面修完了?恕我沒看出來...--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15:47 (UTC)
沙特應該立刻改成非對稱消歧義。--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7月11日 (日) 13:08 (UTC)
的確,學者「讓-保羅·薩特」的提及率遠低於沙特阿拉伯,而詞條「沙特」是指向消歧義的。--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12日 (一) 10:09 (UTC)
(+)支持,韓國還是指向戰國時的韓國,然後加消歧義。否則:
1.從整齊的情況考慮,戰國七雄的另外條目就不統一了;
2.考慮先來後到,加之這裡是中文維基,韓國還是應該屬於中國歷史範疇。考慮維基特點,來維基搜索韓國應該有一定數量是衝着戰國史來的;
3.考慮正式名稱,國外都是用南北朝鮮,"韓國"僅僅作為大韓民國的簡稱,並非正式名稱,不能獨占歷史上戰國韓國的位置,何況戰國韓國已是正式名稱。
4.很奇怪這麼多人在談戰國韓國與大韓民國哪個常用。問題是戰國之韓國迄今都是有意義的,並非死詞。歷史、文學教學中提及韓國,教師不會強調"這個是戰國的韓國,別弄錯了",哪怕同堂同時講今韓國文學。
據3,"東京"一例不能作為反例。中國歷史上的"東京"並非汴梁或開封的本名。而日本"東京"已經是其正式名稱。--林卯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09:20 (UTC)
上 面第二條:中文維基是用中文解釋介紹條目(的名字),不是用來做中文名稱規範,更不能中國中心。上面第三條:拿英語等外文以偏概全,korea、 coree等等不能一概翻譯成「朝鮮」。如果按照這個理論。美國祗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簡稱,也不能用了。同類詞上面據第三條:越南東京地區長期作為一個 保護國的正式名稱存在。—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3日 (二) 09:52 (UTC)
是,當然不能"中國中心"了,但我表達的是"中文中心",不應存在哪種語言的維基能且需要避免該語言為中心。在中文裡,"韓國"這個詞造出來起初就是作為戰國一國的含義,而不是造出來爲了作"大韓民國"譯文——的簡稱(如果傳出"居然有種語言文字爲了譯文把本意拋棄了",這似乎不妥……),這個我似乎還沒有在其它語言維基看到過先例。加消歧義應該不是問題。
在之前若沒有國家正式名稱是美國的話,美利堅是可以直接用此轉向。
在英文裡是作Han_(state)與Korea,並不衝突,我舉英文作例子是說明譯文這點(在非中文維基下沒有這樣的問題),應該沒有舉錯。--林卯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16:28 (UTC)

在中文裡,"韓國"這個詞造出來起初就是作為戰國一國的含義

不能肯定。另外這個並不是我要說的重點,重點還在於非正式名稱的簡稱合著都做不來條目名了?再有,請你在補充意見時另開一行。現在這麼看著很費勁。—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4日 (三) 14:24 (UTC)
當然可以肯定。在戰國,「國」已是確指國家了,「韓國」出現在戰國,就是指戰國七雄之一。--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16:35 (UTC)
1)在WP最求一個系列的條目標題統一是純碎的不切實際。--同舟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14:19 (UTC)
= =|||你是說"純粹"嗎……
就算不切實際,但也不表示就不應該發表這個意見(能整齊就儘量整齊,不好嗎……)。當然這第一條只是相當於基礎分滿了再加分的意見。--林卯 (留言) 2010年7月13日 (二) 16:28 (UTC)
關 於所謂「正式名稱」「本名」,我前面講很多了,戰國時代「韓國」並不是正式名稱也不是本名,「韓」才是它的本來名稱。「韓國」就像宋朝的東京一樣,只是個 後出的一般稱呼。(國在上古原本是指城而不是現在的「國家」,後來才借代為諸候國的意思)要支持那個方式都可以,但至少不要在事實上犯錯。ffaarr (talk) 2010年7月14日 (三) 14:32 (UTC)
沒有證據表明「韓國」不是正式名稱,如以前給出《史記》中的例子陳軫曰:「...秦韓並兵而伐楚,此秦所禱祀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國必伐矣。」」,「楚」與「楚國」是並存的,當然這與本題主旨無關。但需要指出的是,韓國是戰國出現的國家,而發展到戰國,「國」已確指國家了,特別是國前加上國別如「韓國」那一定是確指戰國七雄之一的這一國家而不是任何一個城市。--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16:35 (UTC)
這與「中國中心」沒有一點關係。倒是Withclear屢次將「朱元璋是朝鮮人」這種不著邊際的話添到相關詞條里,請不要以情緒化看待一切涉「韓」問題,也不要搞「韓國中心」。--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23日 (五) 02:41 (UTC)
(!)意見這 里可能談不上中國中心的問題。這應該是中文維基特有的"中文中心"問題,只要使用的是中文(哪怕是文字上摻用漢字的韓國人)就不能避免。考慮中文維基自身 定位是解釋詞條,特別是解釋中文,韓國在中文裡直接作為"大韓民國"解,似乎是反中國中心反到矯枉過正(另外漢字文化圈特有的"朝鮮-韓國名稱問題"本來 就不是投票能解決)。個人見解--林卯 (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06:07 (UTC)
就算韓國本名是「韓」[來源請求],但「韓」這字卻不只是指「韓國」,他也是地名和姓氏名稱。就好比「西漢」、「東漢」和「蜀漢」他們本名都是「漢」,是後世為避免歧義才改的。朝鮮半島南邊的那個國家很明顯用全稱就能避免歧義了,有些人卻老是想來個「鳩占鵲巢」。這難道不是大韓民國中心主義嗎?--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14日 (三) 15:19 (UTC)
主 題目消歧義頁本來就是看一個字詞明顯常用的用法與法為何。跟那個事物是那國的根本無關。(用「鳩占鵲巢」一詞來形容真的是中國中心,為何非中國的東西就是 鳩中國的東西就是鵲?這裡是中文維基不是中國維基)甚至我認為何者為主,跟是本名正式名稱是什麼也無什麼關係。(但因為有人要用本名正式名稱什麼的來理 由,我才會提出韓國不是戰國時代韓國的正式名稱。)「用全稱就能避免歧義」所以韓國的主條目名是大韓民國,省去加括號的麻煩,這點沒錯,但我們的指引並沒 有說因為這樣就要把常用簡稱讓出來。

我引用一下指引「如果各種定義中有一個是明顯地較普遍的,我們會保留該名稱,而在該頁的最頂加入往其它定義的鏈接,或者往XXX (消歧義)的鏈接(如果有很多其它定義的話),例如天花。或者可以每個定義有自己的特定名稱,列入XXX (消歧義)頁,然後把主條目XXX重定向到最明顯的普遍使用的意義,並在該意義頁面頂部說明,如邢臺」。當然這不是正式方針你不一定要贊同,但我認為根據指引認為應該這樣作是合理的。 ffaarr (talk) 2010年7月14日 (三) 15:58 (UTC)

首先要明白,消歧義是在沒有其他選擇之時才不得不採用的一種方法,最常用在重名。但韓國這個名稱明顯是可以避免消歧義的,戰國時代的韓國至少在現代是除卻「韓國」外,再其他稱謂;而朝鮮半島南部的國家是有其國名全稱的,大韓民國才是他的完整名稱。--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15日 (四) 15:15 (UTC)
韓國這個詞要怎麼避免消歧義?一個有複數意思的詞,消歧義頁的存在是必然的吧,怎能避免?就算你把「韓國」的條目給了戰國的韓國,一樣還是要有消歧義頁啊。可否說得更明白些?ffaarr (talk) 2010年7月15日 (四) 15:30 (UTC)
消歧義肯定是要用的,但不需要占據整個條目名稱。上面舉過幾個例子是想說明,在明明可以避免名稱爭議的時候,就儘量優先採用不存在爭議的名稱,更何況那個是他的正式全稱。--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15:13 (UTC)
為什麼把韓國的名稱給戰國的韓就能避免爭議?給大韓民國就有爭議?(不就是因為二者都有爭議所以大家才會討論這麼久嗎?)抱歉我還是不了解你的意思。ffaarr (talk) 2010年7月17日 (六) 08:11 (UTC)
我在前面已經說過了。至少在現代,戰國時的韓國除了「韓國」這一名稱外,並沒有其他名稱了。而韓民國有簡稱和全稱兩種,甚至還可以叫南韓,這些名字都不會有歧義。

現在韓國是定向到韓民國,所以才有了爭議,因為韓國可以指同兩個不同的國家。如果將朝鮮半島上的那個放到他的全稱就沒有歧義了,因為韓民國只指朝鮮半島南部的國家。而且也不用擔心讀者搜不到他,試問現在有多少人不知道那個國家的全稱呢? --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15:13 (UTC)

我 比較了解了,你的意思是,因為某種用法只有一個名稱,所以該名稱應當歸屬該名主條目,這當然可以是你的意見,但至少從我未在任何指引方針看到這樣說過,而 且這樣作並不能如你所說的解決歧義以及爭議,主要的好處也只是讓戰國的韓國條目少一個括號以及比較容易查到而已。(以及讓大韓民國比較難查到)這是你的意 見或喜好我尊重,但我覺得並沒有什麼一定要這樣作的理由,反倒是這樣作是和目前的指引可能相衝突。

至於現在大韓民國的條目本來就是放在全稱,而「試問現在有多少人不知道那個國家的全稱」我想不知道韓國全名是大韓民國的人多到數不完吧。而且這也不該是這個討論的重點,百科的查詢並不應該去預設讀者都應該知道什麼。

另外提醒,不管你有多麼討厭「大韓民國」這四字,請不要刪改其他人的發言內容。ffaarr (talk) 2010年7月18日 (日) 02:53 (UTC)

就是我們存在分歧的地方,可能是您將維基的讀者年齡定義的較低,他們在網絡上的獲取知識的第一來源就是維基百科;而我是將讀者層定義為青少年或成年人,他們上維基的目的是為了深入全面客觀的了解某些東西。這或許是因為我們所處地區不同的關係吧。

從中立的角度來看,將韓國直接定向到戰國時的韓國或是朝鮮半島南部的大韓民國都會造成不便。那麼,我認為直接將「韓國」設定為消歧義頁面較為合適。--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18日 (日) 15:13 (UTC)

我並沒有特別定義維基的讀者。但成年人就知道全名?我想並沒有很多,至少就我身邊或網上遇到的人來說,不知道的大有人在,大多是把那個國家認知為韓國或南韓,而不知道大韓民國。但我覺得這個不是重點。如我前面所說,不需要去猜想讀者知道不知道什麼東西。
韓國設為消歧義是可能的作法,至少我認為比偏向戰國的韓合理的多。我覺得這個就是視你覺得,韓國一詞的各種用法的使用量是否有明顯差距,如認為無明顯差距就支持設消歧義很合理,我個人認為有明顯差距,所以支持定向到大韓民國。
另外,任何主條目消歧義,當然都會造成查其他用法比較不便,但這並不能因此我們就完全不使用主條目消歧義。所以不能說把名字變消歧義,讓大家一樣齊頭平等方便才是中立。ffaarr (talk) 2010年7月19日 (一) 01:09 (UTC)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非善意推定,已由Zhxy 519(聯繫啊)於2010年8月29日 (日) 06:07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7月15日 (四) 06:45 (UTC)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人身攻擊,已由Zhxy 519(聯繫啊)於2010年8月29日 (日) 06:07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7月16日 (五) 02:19 (UTC)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人身攻擊,已由Zhxy 519(聯繫啊)於2010年8月29日 (日) 06:07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04:23 (UTC)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人身攻擊,已由Zhxy 519(聯繫啊)於2010年8月29日 (日) 06:07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7月17日 (六) 09:11 (UTC)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人身攻擊,已由Zhxy 519(聯繫啊)於2010年8月29日 (日) 06:07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15:13 (UTC)

          • 不知道維基禮儀,善意推斷都哪兒去了?—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7月17日 (六) 14:28 (UTC)
            • 您說得非常對。但有些人根本就是惡意推斷,甚至是因其民族原因[來源請求]來 攻擊持不同意見者,那對這種人來說,維基禮儀只是擺設而已。他先主觀的將與其意見不同的人分類,再以有爭議的語言予以攻擊,其行為未免可笑。使用皇漢、憤 青這種令人不快的詞語,完全已經將其身份彰顯無疑。試問誰會無緣將持不同意見者定義為皇漢呢?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不久之前在互助客棧將一群崇尚自己本民族 服裝的女性定義為皇漢,並極盡攻擊之能事的正是這傢伙。

--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17:05 (UTC)

  • ( ✓ )同意 韓國一詞本身的消歧義成分太高,就像「中國」也沒有直接導向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樣。真正想查詢「大韓民國」的人就應該用正確的稱謂或「南韓」填入搜尋攔,所以我支持導向至韓國的消歧義頁面-TW-mmm333k (留言) 2010年7月17日 (六) 09:06 (UTC)
    • 樓上的這個例子極不恰當,戰國時的韓國是兩千年前已經滅亡的國家,大韓民國是現實中仍存在的國家;而「中國」可以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可以指中華民國,而這兩個國家目前都存在——不論政治上如何,至少北京和台北分別掛着這樣的牌子。況且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都簡稱中國,這件事情上兩岸是有淵源的,而戰國韓和大韓民國完全是兩回事。至少在大陸,提「韓國」而沒有特殊語境,就是指大韓民國。--達師147228 2010年7月21日 (三) 06:18 (UTC)
      • 我 覺得這個例子挺恰當的,最初有人說就應該遵循最常用原則,可不少用戶列舉出與之相背離的例子,包括這個。詞條指向誰不是以實體是否消亡為原則,戰國韓國雖 然消亡,可每個受過教育的中國人都會知道戰國「韓國」,這個詞不但沒有死,相反兩千多年來一直「活」在各種史書和人們的心中,其歷史地位不可謂不重要。而 南朝鮮「韓國」這個詞在中國流行不過十幾年,在歷史與文化意義上是無法與戰國七雄一起比較的。對於這個案例,強烈建議給予戰國「韓國」以必要的歷史與文化 上的尊重,特別是對於大量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興趣的人群來說,這很重要,不是一句輕描淡寫的「常用原則」就能抹殺的。--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21日 (三) 12:15 (UTC)
這 不是輕描淡寫,而是中文維基百科目前使用主題目消歧義就是以普遍性為原則。(請參照目前指引)你說的什麼用了兩千年、「歷史文化意義」、「對中國傳統文化 有興趣的人」「必要的歷史與文化上的尊重」,這些都是你的看法,而不是目前的原則,你當然可以跟社群提議中文維基全面改變目前的原則,加進你認為應有的原 則,但這就不是韓國這個例子的問題了。

中國的例子和韓國的例子有個明顯差別。不論在中國大陸或台灣,韓國最常用之處就是指 大韓民國。(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興趣的人,那畢竟是少數人,而且就算我是歷史研究生,我也認為我在用到韓國一詞時指大韓民國的機會比較多,當然如果有人是上 古史專家或是戰國史迷,用到戰國韓的機會會比較高,但中文維基真的需要為各種興趣的特定族群打特別定規矩嗎?那如果我是宋史迷的是不是就該把東京從日本搶 回來)但中國就很難說。在台灣,就算不談兩岸問題爭議或是國號就是中華民國。一大堆日常生活都會接觸到的名字:中國人壽、中國石油、中國信託銀行、中國時 報、中國電視台、中國廣播公司、中國國民黨、中國文化大學、中國科技大學…。都是中國開頭,就算有些人討厭中國,不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認為對岸中 華人民共和國才是中國,但也不能否認中國這個字在台灣,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情況到處都是,而且這些都是一般人平常都會接觸到的,而不只是「特定興趣」 的族群。這跟戰國韓國的例子有明顯的差別。ffaarr (talk) 2010年7月22日 (四) 01:27 (UTC)

不同意這個邏輯。在當前整個「漢語」大環境中,提到「中國」絕大多數都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意指「中華民國」是一小部份,這也不妨礙詞條「中國」不指向「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指向了歷史與文化意義上的中國。從全世界範圍來看,提到「china」主要指「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而非「Republic of China」,而「china」這個詞條同樣沒有指向「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而指向了歷史與文化意義上的china。--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22日 (四) 02:24 (UTC)


韓國名稱爭議,很容易令人聯想到「馬其頓國號問題」,亞歷山大的那個馬其頓也是已經滅亡了兩千多年。

中國這個名稱是不能和韓國名稱歧義做比較的,因為戰國時的韓國和朝鮮半島的那個是完全沒有關係的的國家。提到china所指問題,這則完全是政治原因了,是絕對不可以用來舉例的。--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22日 (四) 03:10 (UTC)

首 先,拿英語來講並不重要,因為那是英文維基不是中文維基。其次,在中文維基,在命名考慮「常用」的時候會考慮各地區的差異是慣例。而不是純粹拿使用總數來 說(否則中國大陸以外的用法會被忽略)。更何況中國用來指涉廣義的中國的時候也並不少。(這裡很多時候語境很難確定明確指涉,因為廣義文化上的中國和中華 人民共和國的實際內涵,很多部分其實是重疊的,我上面舉的台灣使用中國二字的例子,很多也是偏向指廣義文化上的中國,而不特指是中華民國)ffaarr (talk) 2010年7月22日 (四) 03:03 (UTC)
既 然不是純粹拿總數來說,既然你關注不同群體的差異,那麼一個漢語文化圈盡人皆知的戰國「韓國」,被漢語文化圈關心了兩千多年的「韓國」,在中國人群心中有 很高地位、當今社會也常常被人提起的戰國七雄,恰恰不應該是被中文維基詞條指向所輕視的對象,在維基詞條上更不應被一個完全不相關的朝鮮半島國家所遮蔽。 所以,我建議用消歧義,這對各方都公平。--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22日 (四) 04:32 (UTC)
中 文維基目前尊重不同地域的常用詞差異(配合繁簡和字詞轉換),但個別愛好的族群就沒辦法(因為這種群體有無數多,不可能都照顧到)。至於「各方都公平」 「輕視」「心中有很高地位」「兩千多年」這種話,前面已經說過了,建議你再把消歧義指引看一下吧,主條目消歧義就是看常用普遍性,何牽涉到輕視和什麼心目 中地位(為什麼要把這種主觀情感的東西牽涉進去,想太複雜了吧)。如果非得要都做到「各方都公平」就得完全取消主條目消歧義這樣的東西了(也就是宋朝東京 這麼少用的詞也一樣和日本東京設平等消歧義)我覺得只是齊頭式的平等。

ffaarr (talk) 2010年7月23日 (五) 00:55 (UTC)

請注意一點,韓國 (戰國)在幾乎所有其他語言維基的條目名稱都是「韓」(Han),而不是「韓國」,包括文言、日語和朝鮮語維基,只有中文維基用的是「韓國」。前面也有人提到了,「韓國」並不是戰國時韓的正式稱謂,不過是現代人的習慣稱呼,並不比大韓民國的簡稱名正言順多少。

韓國在大多數人心裡到底指的是什麼,隨便做個調查不就清楚了。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非善意推定,已由Zhxy 519(聯繫啊)於2010年8月29日 (日) 06:07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Chief.Wei 2010年7月22日 (四) 03:10 (UTC)
就事論事,反對這種帶有非善意揣測的言論。--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22日 (四) 04:35 (UTC)
前面已經提過很多次了,韓比韓國歧義更多。如果按這種邏輯,西周,東周(春秋,戰國),西漢,東漢,蜀漢,北漢,南漢都有問題。
「在幾乎所有其他語言維基的條目名稱者是『(han)』」,這證明不了什麼。因為不同語言間的差異是巨大的,如希臘,德國,在本民族語言中的寫法就和其英文名不一樣。不論怎樣說,在現代沒人會這樣說話:「商鞅是衛人,他後去了秦」

--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22日 (四) 03:15 (UTC)

單說「韓」這個字的話其實沒什麼歧義,姓氏的條目是韓姓,唯有蛇夫座ζ也稱為韓。直接將韓國 (戰國)移至也未嘗不可,而且更為正式。當然按照這裡很多人的邏輯,恐怕這蛇夫座ζ也必須得和它來個平等消歧義了吧。
西周東周、東漢西漢什麼的,不過是古人用來區分的,換句話說就是消歧義。而中文維基把韓稱為韓國,非但不能消歧義,反而讓歧義越增越多了。
在下看來,這裡支持消歧義的很多人要麼是完全沒分清平等消歧義和不平等消歧義的概念和區別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非善意推定,已由Marvelgalaxy(留言)於2010年9月6日 (日) 06:24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Chief.Wei 2010年7月22日 (四) 03:27 (UTC)
首先,反對「某種情緒在作祟」這樣的非善意揣測言論。其次,糾正你的錯誤理解,「韓國」是先秦史書上就有的,並不是現代人的發明稱呼,史書上「韓國」與「韓」都指韓國這個國家,「韓」是韓國的簡稱。而「大韓民國」才的的確確是南朝鮮的全稱。--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7月22日 (四) 04:21 (UTC)
事實上,韓國之所以名為韓,是因為建立者韓氏的封地在韓,也就是說古籍中的韓其實可以說是指「韓地」
這樣稱呼戰國時代的韓國不是維基百科的發明。正是如果你所說,是古人用來區分的。

對於韓或韓國兩者來說,很明顯是韓國的歧義比韓來得小。本人已累述多遍,韓國就將名稱限制為國家範圍內了,而韓可以指姓氏、地名和國家種種。

蛇夫座ζ也稱為韓」,這個真的很難解決?金星,也就是傳統所稱的啟明星,本名是啟明;那蛇夫座ζ 叫韓星不行?

夏朝商朝周朝等本身不也是叫「夏」、「商」、「周」嗎,分別得名於夏后氏部落,商部落和周部落。漢朝,魏國,吳國,晉朝……,真正的國號漢、魏、吳、晉等分別得名於開國君主稱帝前的封號,後世各朝代多是如此。不只是國號,龍泉劍、太阿劍、啟明星、淮河這些習慣性的叫法原本卻是直稱為。 這實際是中文,至少是現代中文的主流用法。

追其淵源不難明白,「夏」、「商」、「周」、「漢」、「魏」、「吳」,「晉」或「龍泉」、「太阿」、「啟明」和「淮」等 其實是古代的標準語——雅 言的用法,即現代所稱的文言或古文。因時間的關係,這些名字變得有歧義,一是因為所指事物變得多了起來,如:「夏」可以指「部落名」、「姓氏」、「民族」 和「朝代」。「韓」可以指姓氏、地名和國家,「淮」可以指河流或地名;二是有些名稱太過複雜,如同一種動物在幼年,成年或因為性別、種類不同都有絕然不同 的稱謂。 人們為了交流的方便,口語的語法有了改變,如:韓國,一聽即明白是指名為韓的國家;漢朝——名為漢的朝代;龍泉劍——名為龍泉的劍;小狗——幼年狗。令到雅言逐漸與口語脫節。

慢慢的,口語取代文言成為書面語。那麼,在現代標準中文環境中,韓國就是名為韓的國家,而大韓民國的韓國不也是這樣?其中的韓原先指南方的三部族,後來成為民族名,被日本人統治後,又將國號由朝鮮改為韓,其國王稱帝,所以朝鮮王國成了大韓帝國。

在現代,這種例子也有:如泰國、孟加拉國和寮國(一稱老撾),都是依民族名命名,其中的國字都是另加的。

另外,請諸位就事論事,不要製造陰謀論。每個人都有自己投票的自由,對不同意見,你可以不理解,但請尊重別人的選擇,切莫進行「道德綁架」。

--玖巧仔留言 2010年7月22日 (四) 03:56 (UTC)

(+)支持,韓國還是指向戰國時的韓國--onsf (留言) 2010年7月23日 (五) 07:01 (UTC)

個 人是傾向指向消歧異,不過不指也不是大問題,重點在於所謂正式國號是今日我們才有的觀念,「建國號曰周」,是建國。號曰。周,而非建國號。曰周,戰國時的 韓國,是諸侯國,韓是封給他的封地名,這個「國號」是隨封地而變的,所以無人會覺得《孟子》入面既梁惠王上下有任何問題,楚荊亦經常互易,而韓亦非韓國的 簡稱,為何國會指稱國都呢?因為國字本義就係城,而一般附於國名後的國字,是用來指涉前面那個名詞是在說甚麼的,所以不會有人叫自己做韓國人,但會叫自己 做韓人,因為國的功能跟人差不多,就像數雞蛋,不會有人說一個隻雞蛋吧。至於重定向,其實無可無不可,轉向消歧異會較清晰。--罰抄(罰抄會館) 2010年8月1日 (日) 18:57 (UTC)

這個討論毫無意義,因為目前韓國依舊是定向到大韓民國的。--東東狐@不要點偶 2010年8月4日 (三) 11:47 (UTC)

(+)支持,完全應該指向消歧義,而非固定指向「大韓民國」!旁枝不能霸占正統的資源,否則法-/輪一詞是否也該固定指向f-l-g?--阿拉丁燃燈 2010年8月6日

(+)支持,應該指向消歧義。--蘋果派.留言 2010年8月8日 (日) 11:50 (UTC)

  • (-)反對,請試着離開一下電腦,走到街上,試試問問人家「韓國是什麼」。--Hello World! 2010年8月18日 (三) 23:24 (UTC)
  • (+)支持,根據維基百科:消歧義, 「如該名稱明顯地有一個解釋非常重要及常用,而其他解釋只屬較窄的範疇及較少人知道,那麼我們應讓該名稱成為該主要解釋的條目名稱。」,我們無法否認「韓 國」指代「大韓民國」是常用的,但卻無法證實這個解釋是「重要」的,但是「韓國」指代古代的韓國並非屬於「較窄的範疇」,也不是只有「較少人知道」,不可 否認地一般人同時都知道「韓國」的兩種解釋,並且能夠根據語言環境進行推斷和使用,而「韓國」指代大韓民國搜索結果更多,可能是由於當今大韓民國是一個政 治上活躍的國家,廣泛出現與媒體,這是無可否認的,但是這並不等同於很少有人知道「韓國」可以指代古代的韓國,因此我認為使用主題目消歧義是不符合該指引 的。而指引中範例「天花」與之的區別在於,很多人並不知道還有「猴天花」等內容,所以使用主條目消歧義,而人們普遍知道「韓國」的兩種意義,所以個人以為 以平等消歧義為更佳。-- SamiZhan (留言) 2010年8月25日 (三) 11:16 (UTC)

我相信這個討論除了表述自己意見之外,已經無意義。它毫無共識,這是投票代替不了的。希望管理員考慮關閉討論。—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8月29日 (日) 05:53 (UTC)

  • 正因為各方意見分歧之大,這個討論才更有意義,顯然這個討論已足以說明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非善意推定,已由Zhxy 519(聯繫啊)於2010年9月5日 (日) 16:54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永久性指向某一解釋的不適宜性,如果各方意見分歧很大且達不成一致,則中立化指向平等消歧義是有必要的。另外這個討論也是管理員建議開設的,我覺得挺有必要的,激烈的觀點碰撞更表明了展開討論的必要性。--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9月5日 (日) 07:59 (UTC)
    • 沒有結果的討論在維基是無意義的。

如果各方意見分歧很大且達不成一致,則中立化指向平等消歧義是有必要的。

現在的問題恰是有人反對你所說的「中立化指向平等消歧義」。閣下把討論和自己想要的結果如此結合,恕不能苟同。—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9月5日 (日) 16:54 (UTC)

(-)反對:建議做個調查,問一下韓國給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支持指向大韓民國。--思源如寧 2010年9月6日 (一) 05:35 (UTC)

這個問題應該永遠解決不了

其實可以把上面的爭論條目化,編一個維基方針類的條目,供後來者參巧。不過這樣需要很大的人力,同時要編輯工作更中立。Ivantalk (留言) 2010年8月31日 (二) 11:49 (UTC)

上面議題可考慮先存檔,再根據最後結論繼續展開投票之類動作。--- Enco 安可 酒吧聊天 發表於 2010年9月3日 (五) 11:05 (UTC)

刪除重定向

現時韓國重定向至韓國 (消歧義),請求刪除重定向。--LG4761 (留言) 2010年11月22日 (一) 16:16 (UTC)

毀了朝鮮附屬南朝鮮地區

我在造福人間,哪個傢伙把我的文章刪掉。—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23.110.77.224對話)於2012年7月10日 (二) 16:04加入。

優良條目提名

本人對大韓民國一文質量進行了大量的改進,並已將其提名優良條目。如果各位關注此文的維基人認為文章還有那些不足之處,請幫忙改進。如果支持提名,請在此處投票。螺釘留言2012年11月17日 (六) 01:53 (UTC)

優良條目候選

以下內容移動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提名區最後修訂

大韓民國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地理 - 國家,提名人:螺釘留言2012年11月15日 (四) 02:45 (UTC)

投票期:2012年11月15日 (二) 02:45 (UTC) 至 2012年11月22日 (二) 02:45 (UTC)
  1. 引言第一行最後兩個字「南韓」是繁體,而不是簡體。
  2. 前後有「韓半島」和「朝鮮半島」兩種稱謂,中國大陸的標準稱謂是「朝鮮半島」,需要全部統一。
  3. 國名、氣候段落完全沒注釋。#有「奇蹟」「驚嘆」不中立詞語和語氣。--Fxqf·留言簿 2012年11月18日 (日) 12:26 (UTC)
  • (-)反對地理部分為何沒有自然資源方面的內容,卻出來個國立公園?另外,法律中的司法制度部分和政治中的立法機構部分重疊的可能性很大。外交部分一來一般不會放在這麼前面,二來為何獨獨沒有與非洲相關的內容?還有,全文很多章節都沒有文獻支持。再有,行政區劃部分講了一次政區劃分,在社會中為何又來講一次?另:好奇問一下,文中的(朝鮮語:대한민국 Daehanminguk/大韓民國)為什麼是灰色的文字?--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11月21日 (三) 02:03 (UTC)

何必要用「韓半島」的稱謂?

原先以為是港台或者其他的叫法,可是點到朝鮮半島裡面去一看,繁簡轉換裡面並沒有「韓半島」這一項。雖然韓國的叫法是「韓半島」,但我覺得應該在中文維基百科上使用中文通用的叫法。--如沐西風留言2012年11月29日 (四) 08:33 (UTC)

同意,反對韓國中心主義。——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2年11月29日 (四) 09:25 (UTC)

我覺得這種爭論沒有意義,就像維基百科既有中文簡體又有繁體一樣。多元化的世界。否則就中國大陸中心論了。螺釘留言2012年11月29日 (四) 11:52 (UTC)

沒看出跟什麼大陸中心論有關係。請問螺釘兄在的地區都管朝鮮半島叫韓半島嗎?--如沐西風留言2012年12月5日 (三) 14:41 (UTC)

南朝鮮

按照北朝鮮的稱謂,韓國被稱謂「南朝鮮」,在中國大陸韓國一直以來也有南朝鮮的別稱,爲何不將其列在名稱中? BYVoid留言2014年4月16日 (三) 15:35 (UTC)

中國與韓國建交後改稱其「韓國」。「南朝鮮」是歷史上叫法了,這在「國名」一段是說明的。這個詞在現代社會有貶義,不適合在開頭段使用。螺釘留言2014年4月17日 (四) 12:38 (UTC)
按照北朝鮮文化語的叫法,「南朝鮮」是沒有問題的。而且「朝鮮」條目上也列明了又名「北韓」,爲何兩者不對等? --BYVoid留言2014年6月30日 (一) 17:38 (UTC)

優良條目候選

以下內容由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後修定版本)移至 大韓民國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國家,提名人:螺釘留言2014年10月21日 (二) 13:30 (UTC)

投票期:2014年10月21日 (二) 13:30 (UTC) 至 2014年10月28日 (二) 13:30 (UTC)
  1. 腳註的位置,究竟是在標點之前還是標點之後有必要統一
  2. 開頭的英語名稱似無保留的必要
  3. 國名一節完全無參考不妥
  4. 這樣2012年之類日期鏈接早就被一致同意廢除了,文中依然存留
  5. 同一段落中大量重複的內部鏈接也無保留必要
  6. 參考文獻的日期格式應統一--淺藍雪 2014年10月22日 (三) 14:51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大韓民國中的6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09:19 (UTC)

好哇,是不是這樣就永遠也不死鏈了?感謝!螺釘留言2017年6月8日 (四) 13:21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大韓民國中的3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9月18日 (一) 07:38 (UTC)

首段應加上「南朝鮮」這一同義語

最近我曾加上這個詞,但馬上被刪掉了朝鮮條目首段乃至頂注介紹朝鮮也叫「北韓」,基於對等原則,本條目也應提及「南朝鮮」這一稱謂。--Cswquz留言2019年7月14日 (日) 13:53 (UTC)

開頭段的作用是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南朝鮮」一詞在國名段已有相關陳述。中文圈已經停止使用該名稱。在現代社會該詞帶有貶義,因此不能放在開頭段。釘釘留言2019年7月14日 (日) 14:02 (UTC)
「北韓」與「南朝鮮」對等,如果說後者帶有貶義,前者亦然。中文圈停用此稱謂也不符合事實。厚此薄彼無非是因為韓富朝窮,但如此說來就可見這有點snobbish.
話說回來,我並沒有動力與足下在本條目硬剛。個人意見已寫在這裡,供後來者參考便是。--Cswquz留言2019年7月14日 (日) 14:15 (UTC)

「北韓」的說法,閣下可以到朝鮮條目討論,不應在此。釘釘留言2019年7月15日 (一) 01:48 (UTC)

我在別處說過了,我不贊成刪去「北韓」,因此也不贊成刪去「南朝鮮」。--Cswquz留言2019年7月15日 (一) 05:14 (UTC)

後續

「南朝鮮」於2019年7月29日 (一) 05:23被用戶Hhsj加入首段,但是旋即於2019年7月29日 (一) 07:03又被釘釘刪去。這個條目似乎是在後者的努力下成為優良條目,而目前該用戶的行為像是在claim條目所有權。--Cswquz留言2019年7月29日 (一) 07:41 (UTC)

使用傀儡參與編輯戰和討論投票是破壞行為,將遭到封禁。釘釘留言2019年7月29日 (一) 07:56 (UTC)
懷疑是傀儡的話,可以到WP:HAM查詢。--Cswquz留言2019年7月29日 (一) 12:15 (UTC)
  • 基於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關於「如首爾」之精神,暫對zh-cn環境添加1992年前通稱南朝鮮一行,如有意見歡迎參加討論。--146.96.147.137留言2019年11月13日 (三) 04:34 (UTC)
    • (編輯留言:「@釘釘:參見討論頁。基於不追溯原則為照顧中老年讀者「南朝鮮」需在zhcn環境首段寫出,同時應用到一切1992年之前韓國歷史條目的zhcn環境中。如果您認為不追溯原則不妥,可前往互助客棧參與相應討論。 撤銷」)--146.96.147.137留言2019年11月20日 (三) 06:47 (UTC)
      • 「南朝鮮」和「北韓」都是冷戰時期具有極強政治傾向,目前已趨於被淘汰的名詞。這種說法只能在歷史段落描述,不適合放在文章開頭句。現今世界幾乎無人稱韓國為南朝鮮,就連北朝鮮人都用韓國一詞了。使用南朝鮮一詞的人不是年歲大了,而是心存惡意。請你在討論未達成共識之前,不要擅自添加。而且匿名IP的觀點僅能作為供參考而已。釘釘留言2019年11月18日 (一) 14:21 (UTC)
        • @钉钉沒太看懂「不是……而且……」的用法:閣下到底是想說「不僅……而且……」還是「不是……而是……」?另外閣下說這些人「心存惡意」的理由(來源)是什麼,難道使用「北韓」、「南朝鮮」一稱的人一定對朝鮮、韓國心懷敵意?誠然「北韓」、「南朝鮮」兩詞的發明具有政治傾向,所以違反名從主人,用者無罪。由於常用名稱先於名從主人的規定以及不追訴的共識,現當代史中曾經常用的名稱由於尚未推出歷史的舞台應在首段中有所反應,以照顧未來得及適應改名的人群。至於我,關注的更多的是維基相應規則的程序正義,而不是這個名稱本身是否該加。--146.96.147.137留言2019年11月20日 (三) 06:47 (UTC)

敲錯了,應該是「不是……而是……」,不過你白字也不比我少。「南朝鮮」一詞已經退出歷史舞台。維基命名中的常用名規則指的是現在常用名,不是歷史上曾常用。請你不要歪曲。釘釘留言2019年11月20日 (三) 14:34 (UTC)

  • @钉钉「歷史上曾常用」分兩種:古代史常用和當代史常用。當代史常用的依照維基慣例都是要在首段提及的(如「Mumbai, formerly known as Bombay」),另外我說的「常用名規則」不是命名規則里的常用名規則,而是尚未走入歷史的各個常用名須在首段提及,以幫助讀者,而這不受名從主人限制。沒有責怪您白字的意思,只是那個地方確實影響理解,所以問一下。--146.96.147.137留言2019年11月30日 (六) 14:04 (UTC)

維基百科不存在什麼古代史常用還是現代史常用的說法。南京古稱「金陵」。這種合適的古稱是可以出現在開頭句的。不合時宜的稱呼,是不應該放在開頭句的,這和古代現代沒關係。請你停止破壞。釘釘留言2019年12月17日 (二) 05:43 (UTC)

請注意:半島北方現在仍然稱南方為「南朝鮮」,所以並非「不合時宜的稱呼」,若再刪去將視為破壞。——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9年12月17日 (二) 06:21 (UTC)

你需要對你的這個「現在依然有大量人(包括中國人),而不僅僅是朝鮮人稱南方為「南朝鮮」」觀點提供資料來源。此外,在未達成共識前,文章應該保持在未發生爭議前的版本。釘釘留言2019年12月17日 (二) 08:30 (UTC)

(*)提醒:朝鮮(北方)人口不比港澳台人口少多少,起碼也是千萬級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9年12月17日 (二) 10:53 (UTC)

這樣吧,既然「南韓」和「南朝鮮」都有冷戰時期強烈的政治色彩,同時也是當今世界已經過時的說法,這兩個名詞全部移到國名段,並在國名段中加黑。這樣文章會更加符合維基中立原則。釘釘留言2019年12月17日 (二) 13:57 (UTC)

不好意思,前兩天VPN被封,未能及時回復。我認為不用刪去,要說強烈政治色彩這是肯定的,但別忘了朝鮮半島是冷戰「活化石」,世界上唯一還在冷戰的就是朝鮮半島,以及常用性,畢竟這兩個詞依然有人在使用,而且還是有官方使用,所以應予以保留。——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9年12月20日 (五) 07:54 (UTC)

@User:蘇州宇文宙武: 並不是要刪去,只是移動到國名段加黑而已。冷戰已經是歷史過去式,朝鮮半島南北對峙不能稱為是冷戰。否則像印度與巴基斯坦,美國與古巴都冷戰了。韓國對朝鮮是有不斷的人道主義援助的,北部政權也是一直希望引進南部資金與技術發展經濟合作,雙方關係雖對峙但不是冷戰。請不要OR或POV.

將兩個不中立的名稱移除開頭句遵循的是維基中立原則。請你給出不遵循維基這一基本原則的有力緣由。「有人在使用」不是理由。目前沒人稱南京是金陵,但這個古稱放在南京一文開頭句無人異議。維基也沒有這種如果有人使用,就必須在文章開頭句標黑醒目顯示的指導原則。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0日 (五) 13:32 (UTC)

(~)補充: 將「南韓」和「南朝鮮」這兩個冷戰思維模式的不中立強烈政治色彩過時名稱,從開頭句移到「國名」段中並加黑,是以維基百科:五大支柱之「中立」和「以禮相待、相互尊重」兩大支柱原則為依據的。朝鮮和有些人稱韓國「南朝鮮」是對韓國以及對韓國有好感讀者的不尊重。維基百科沒有什麼「有人在使用」就必須放在開頭句加黑的原則。即使有,那也應該是在遵守維基百科:五大支柱原則的前提之下。我在等兩天時間,如果反對方不能提供不遵守維基百科:五大支柱之「中立」和「以禮相待、相互尊重」兩大支柱原則的有力緣由,我將回退User:蘇州宇文宙武的編輯。如果此後再有人回退我的編輯將視為違反維基支柱原則的破壞行為。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1日 (六) 12:40 (UTC)
我也可以說,稱「韓國」那就是對朝鮮(北方)的不尊重,要真正「互相尊重」,就應該把雙方立場都寫進去。沒有「對韓國以及對韓國有好感讀者的不尊重」就不能寫在開頭句加黑的原則,這不涉及任何違反維基支柱原則的問題,這裡也不是韓國(南方)的維基百科,連韓文維基百科都不敢這樣做。如果此後再有人回退我的編輯將視為主動挑起編輯戰的破壞行為。——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9年12月22日 (日) 04:37 (UTC)

朝鮮與韓國雙方是協商後於1991年9月17日同時加入聯合國的。兩國之間不認為對方的國名是對自己的不尊重。你缺乏最起碼的國際關係常識。「南朝鮮」一詞是以朝鮮為半島唯一合法政府為理念,顯然是對聯合國主權國家的不尊重,根據維基的支柱原則,這種詞彙是應該迴避或在特定歷史環境中使用。雙方立場都寫在國名段中。開頭句子不是爭議段。原則與適用於原則的事件是有區別的。」南朝鮮」一詞是只有在韓國條目存在的事件非適用於整個維基百科的原則。此外,其它語言的維基不是維基原則,有不符合維基原則的地方應該遵循維基原則進行改進,而不是將某處沒很好遵循維基原則的事例當作另一處不遵守原則的理由。請你停止擾亂與滋事。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2日 (日) 04:53 (UTC)

同樣的情況請見改名前的北馬其頓,人家用了幾十年不見誰(除了希臘)說不尊重,就算不尊重也是要寫的,難道僅僅因為希臘反對就不寫嗎?多說無益,客棧見吧。——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9年12月22日 (日) 05:39 (UTC)

請你不要張冠李戴。馬其頓是因為希臘的反對而改了自己的國名,這個信息是放在文章開頭段的,而不是首句。這樣處理是很恰當的。這與「南朝鮮」的名稱是無關的。 韓國並沒有因為朝鮮的反對而改國名為南朝鮮。你扯得也太遠了,簡直就是歪曲事實。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2日 (日) 05:55 (UTC)

我發覺你的理解能力有問題啊,我說的是北馬其頓改名以前,並沒有因為希臘反對而放棄「馬其頓共和國」的稱呼,也尊重希臘所用的「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稱呼,所以兩個名稱一併寫在了開頭,和韓國/南朝鮮的情況很相似,為什麼不能寫呢?算了,多說無益,請至客棧吧。——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9年12月22日 (日) 06:06 (UTC)

你這不搞笑嗎。馬其頓如果沒有因為希臘反對而放棄「馬其頓共和國」的稱呼,那它現在怎麼改國名為「北馬其頓」了?朝韓問題與中國兩岸關係的問題更相像些。除台獨外,兩岸雙方都認為是一個中國,雙方對此都不感覺被不尊重。但如果台灣稱大陸為「北部中華民國」或是大陸稱台灣是「南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類,都會被對方認為是公然挑釁。海峽兩岸是南北對峙,但不是冷戰,軍備競賽哈。你這要搞清楚了,不要犯政治問題。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2日 (日) 06:28 (UTC)

  囧rz……人家已經說了「之前」,堅持了三十年不改名已經很有說明意義了,至於現在只能說明民意是隨時間變化的。雖然我並不認同馬其頓的例子但閣下的反駁實在是太單薄毫無說服力。至於「北部中華民國」,台灣並沒有這樣的稱呼,「如果」不成立。有的只是「我國大陸地區」以及「我國台灣地區」的稱呼,然而現時維基百科已有中國大陸台灣地區這兩個條目,它們才是首段承載「中華民國大陸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地區」的最佳候選,如果閣下有意添加,我十分樂見。而對於朝鮮半島,目前不存在朝鮮半島軍事分界線以北地區以及朝鮮半島軍事分界線以南地區這樣的條目,如果這兩個條目得以建立,我也十分樂見將北韓南朝鮮重定向之相應條目並在首段提及,同時將朝鮮韓國首段中的相應提及移除。--146.96.147.137留言2019年12月25日 (三) 04:38 (UTC)

@蘇州宇文宙武钉钉二位,你們的討論有點跑偏了。請(※)注意以下幾點:

  1. 朝鮮和韓國自1991年9月17日起,已經正式分裂為兩個國家,因此在「名從主人」的意義上講任何所謂「北韓」、「南朝鮮」的名字都無法定效力,因此肯定是沒有理由依照名從主人添加諸如「X韓」、「X朝鮮」之類的名稱,這也是我一向拒絕在zh-cn環境中首段出現「南韓」或在zh-tw環境中首段出現「南朝鮮」的原因。
  2. 漢語維基百科沒有zh-kp選項。如果有zh-kp選項,哪怕朝鮮只剩下一個人我也支持在zh-kp環境中將條目標題轉換為「南朝鮮」,但是如果沒有,就算朝鮮有三億漢語使用者也不足以支持在zh-cn環境下使用「南朝鮮」這一名稱(當然要真有三億那可以全環境首段提及「南朝鮮」了)。所以,這跟朝鮮人多還是港澳人多一點關係也沒有,跟「以禮相待、相互尊重」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3. 在首段中提及「南朝鮮」這一名稱的理由有且只有一個:中文維基有常用名稱標準,而「南朝鮮」在zh-cn語境中直至1992年都是常用名稱,已經固化到了老一輩人思想中。維基百科沒有權利要求或教育某個人「你不許說北韓必須說朝鮮」或「你不許說南朝鮮必須說韓國」,只能尊重習俗用法,在首段提及重要次常用名。因此,「北朝鮮」、「南朝鮮」應在zh-cn環境下在首段保留至2062年8月23日;「南韓」、「北韓」應在zh-tw環境下在首段至少保留至2061年9月16日。但這四個名稱均不應在zh-hans及zh-hans環境下出現;同時《國名》段落(非首段)中的任何名詞均不應加黑。--146.96.147.137留言2019年12月25日 (三) 04:25 (UTC)

韓國條目開頭描述南朝鮮和南韓的爭議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注意:請用不轉換模式觀看,否則可能會因為區域用詞轉換而發生誤解。

具體我就不多說了,見Talk:大韓民國#後續,各位評評理吧,我個人時間不多,還有其他更要緊的事要做(所以近年來比較少登陸維基,最多也是只看不寫),不願意在同一個問題上與不講道理的人(我個人認為的)過多糾纏。大家是否希望某些詞條被某些利益衝突者把持,就像涉韓/朝系列條目重蹈當年User:KEIM(他的「光榮事跡」請見他的編輯貢獻歷史,在此不贅述)的覆轍,也請在這裡做個了斷吧。——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9年12月22日 (日) 05:45 (UTC)

(:)回應 「南朝鮮」和「北韓」都是冷戰時期具有極強政治傾向,目前已趨於被淘汰的名詞。將這兩個名稱從文章首句移到「國名」段加黑,是以維基百科:五大支柱之「中立」和「以禮相待、相互尊重」兩大支柱原則為依據的。「南朝鮮」一詞是以朝鮮為半島唯一合法政府為理念的,顯然是對聯合國主權國家和對韓國有好感讀者的不尊重。根據維基的支柱原則,這種詞彙是應該迴避或在特定歷史環境中使用。朝韓雙方有關「南朝鮮」和「北韓」的立場都寫在國名段中,開頭句子不是處理爭議的地方。維基百科沒有什麼朝鮮和有些人在使用就必須放在開頭句加黑的原則。即使有,那也應該是在遵守維基百科:五大支柱原則的前提之下。User:蘇州宇文宙武至始至終就沒能提供出不遵守維基百科:五大支柱之「中立」和「以禮相待、相互尊重」兩大支柱原則的緣由。。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2日 (日) 06:09 (UTC)
@钉钉 「『南朝鮮』和『北韓』都是冷戰時期具有極強政治傾向,目前已趨於被淘汰的名詞。」「『南朝鮮』一詞是以朝鮮為半島唯一合法政府為理念的,顯然是對聯合國主權國家和對韓國有好感讀者的不尊重。」[來源請求] --SCP-2000 2019年12月22日 (日) 06:18 (UTC)

孫中山是男性這種事實是不需要資料來源的。請反韓人士不要為了盲目反韓而不擇手段。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2日 (日) 06:23 (UTC)

並不是這樣的。起碼在臺灣,「北韓」還是非常常用的,並沒有趨於被淘汰,反倒南朝鮮與北朝鮮才罕用,許多臺灣人甚至連朝鮮半島都不知道。而且這件事根本就沒有極為顯然(trivial)到與「孫中山是男性」同等級的程度,至少也有「李隆基是皇帝」的等級。-游蛇脫殼/克勞 2019年12月22日 (日) 12:08 (UTC)

(:)回應:你們要的資料來源在大韓民國#國名里都有。正是因為有人連朝鮮半島和韓國都不知道,因此文章開頭的常用名應該使用中立,不惹人煩的,而不是「南朝鮮」之類的稱呼。否則那些不了解韓國的人讀了文章後就會用南朝鮮稱呼韓國了。這正是需要將這種不中立的名稱移到國名段加黑的意義。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3日 (一) 02:17 (UTC)

香港+1。我簽名那刻的時間是 2019年12月22日 (日) 14:33 (UTC)
其實南韓(在臺灣)也還是挺常用的,跟韓國有得一拼。—— Eric Liu 編輯次數突破二萬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12月23日 (一) 00:33 (UTC)

南韓的說法是基於韓國是朝鮮半島唯一合法政權的這種冷戰思維理念的。對於User:蘇州宇文宙武這種對朝鮮有好感的讀者,這個名稱是有挑釁意味的。就像如果大陸人稱台灣是「南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樣。這是違反維基百科:五大支柱之「中立」和「以禮相待、相互尊重」兩大支柱原則的。台灣的這種稱呼文章不是不加,只是放在國名段落里加黑而已。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3日 (一) 02:06 (UTC)

「南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我覺得這比喻有小瑕疵,應該用「(南/東/小/舊)中(國)」因為稱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是北韓,而不是北大韓民國(單純覺得用全稱比喻有些怪異)Heartingvia留言2019年12月23日 (一) 16:47 (UTC)
或者說用民國與共和國(?)做比喻....Heartingvia留言2019年12月23日 (一) 03:28 (UTC)

禁止在首段介紹南朝鮮/北韓是站不住腳的。維基方針沒有禁止這麼做。在條目首段介紹「有時也被稱為南朝鮮/北韓」反而是符合方針的。然後講一下理由。

  • 維基百科:五大支柱「維基人以禮相待、相互尊重」與這裡首段表述問題是無關的。看一眼介紹,五大支柱的這一條講的是要用戶互相交流時保持禮儀與尊重,即維基百科:文明。我不知道在韓國條目首段介紹「有時也被稱為南朝鮮」如何成為了不文明的行為(可能在韓國算違法?)。
  • 五大支柱之維基百科:中立的觀點:「所有維基百科條目以及其他百科式內容必須以中立的觀點書寫,在儘可能沒有任何偏見的前提下,平等地表達出任何曾在可靠來源中發表過的重要觀點」。不承認金氏政權在站在南方的立場上,不承認首爾的政府是站在北邊的立場上。只擺一邊的觀點,不叫中立。
  • 「……顯然是對聯合國主權國家和對韓國有好感讀者的不尊重」,這並不是限制條目表述的理由。如果要考慮讀者的觀感,台灣這樣的條目就沒法寫了,冒犯大陸讀者或者冒犯台灣讀者,選哪個?(寫北韓兩個字之前,要不要考慮一下金將軍的感受?)「……顯然是對聯合國主權國家和對韓國有好感讀者的不尊重」已經接近自我審查了,不符合維基的精神和方針。
  • 關於「北韓」和「南朝鮮」的使用。就我所知,「北韓」在中國大陸從來沒有大量使用,但這是台灣等地對北方政權的稱呼,可以在首段介紹。中國大陸在給予韓國外交承認以後官方已經不能再將南方稱為「南朝鮮」,民間的使用也已減少;但是,90年代之前中國大陸出版的大量文獻將南方稱為「南朝鮮」,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現在出版的資料大概也就是朝中社之類的朝鮮中文媒體將南方稱為南朝鮮了吧。雖然在中國大陸現今的出版物中已遭淘汰,但是部分中文媒體(朝中社等)仍在使用,而且有大量的存量文獻使用這個稱呼,在首段里介紹並不過分。
  • 本來韓/한、高麗/고려/Korea、朝鮮/조선三個詞區別不大(除非要講朝鮮半島歷史,區分王氏高麗和李氏朝鮮等等),時常換用。然而,由於現代政治局勢的緣故,朝鮮這個詞與平壤政權如同捆綁在了一起。本來「南朝鮮」這個詞並不該有什麼否定、鄙視的意味。看看英文維基百科,韓國的條目在en:South Korea下,首段黑字標出正式名稱Republic of Korea;朝鮮條目是en:North Korea,首段黑字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實際上對於朝鮮人來說,將他們的國家稱為North Korea是很大的冒犯;CCTV之類的媒體在英文報道中提及朝鮮時都會用DPRK或者全稱來稱呼,避免使用North Korea。韓國並不介意South Korea這個詞(政府大概不會喜歡南朝鮮這個詞,我不知道百姓是否有意見)。但是,冒犯不冒犯並不是維基百科考慮的內容,維基百科:維基百科不是什麼#維基百科不會審查內容:「維基百科部分內容可能被一些讀者視為褻瀆或具冒犯性。維基百科不能保證條目或圖片一定適合兒童、或者符合某些社會或宗教規範」。多讀一讀方針,沒多少壞處。
  • 總而言之,方針和規則並未禁止在韓國首段提及南朝鮮,或是在朝鮮首段提及北韓。這裡已經講了支持提及的理由。上面的討論里,我沒覺得有哪一條理由有力地支持了「不許提及」的觀點。至於「在首段介紹『南朝鮮』會讓一些讀者產生誤會,從此不認『韓國』只認『南朝鮮』」這就有點荒唐了,如果在首段寫明「……中國大陸在與韓國建交前將其稱為南朝鮮」,讀者再誤會那就是閱讀能力有問題了。--如沐西風留言2019年12月23日 (一) 17:48 (UTC)

(:)回應: 這裡討論的不是在開頭句禁止使用「南朝鮮」,只是說該詞在國名段加黑要比在首句加黑更恰當,更中立和禮儀。將禮儀局限於討論頁是不正確的。讀者對於文章的閱讀,編輯者對文章的編輯都是維基社區內的交流。如果把讀者和編者都排除了,又談何維基社區呢?文章本身應避免讓讀者或編輯者感到被挑釁或冒犯。當然有些條目本身就是有關冒犯特定人群的內容,這樣的文章行文當然要中立。而韓國一文本身是有關一個無挑釁性質的聯合國主權國家。其行文就沒有必要將原本無挑釁冒犯的事物寫成有挑釁冒犯性。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4日 (二) 02:25 (UTC)

Hey everybody,我的意見是:導言可以放現代常用的中文簡稱。「南朝鮮」非現代常用的中文簡稱,自然不應放在導言,但「北韓」是現代常用的中文簡稱,放在導言理固宜然。另外,根據我對WP:5P的理解,「維基人以禮相待、相互尊重」一條是用戶間相處的規定,和條目內容完全無關,釘釘的主張甚至違反了WP:CENSOR我簽名那刻的時間是 2019年12月24日 (二) 05:49 (UTC)
  • 基本贊同如沐西風的說法,並認為「南朝鮮」和「北韓」兩者從詞源、地位和使用狀況上來說,基本是類似或等價的,處理方式上也理應同等無偏頗。另外,明確反對「北韓」比「南朝鮮」更常用的說法(反之亦然),這顯然犯了地域中心的毛病,即將個別地域的用語當作是整個中文圈的情況了。--Kezpe留言 2019年12月24日 (二) 06:24 (UTC)

(:)回應:好吧,我收回有關禮儀原則的依據。但「南朝鮮」和「南韓」是兩個帶有挑釁冒犯性質的不中立爭議名稱。這種爭議性問題就應該放在處理爭議的段落(國名段)里列出各方觀點,而不是在首句羅列。將這兩個名稱從首句移到國名段加黑是對文章中立性的Improvement。請反對方拿出阻止作這種improvement的依據。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4日 (二) 07:21 (UTC)

不同意「南韓」是帶有挑釁冒犯性質的不中立、爭議性名稱。這個詞語在ROK是獲接受的,而且港澳臺也常用之指代ROK。「南朝鮮」的現代常用性太低,不予置評。我簽名那刻的時間是 2019年12月24日 (二) 11:15 (UTC)
意見(▲)同上。—— Eric Liu 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12月24日 (二) 11:23 (UTC)
南韓應該沒有冒犯的意思。當然如果有的人非要覺得自己被冒犯了,那是個人的事情,不能拿來影響條目。如果韓國官方認為南韓這個說法不可接受,請拿出證據。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12月24日 (二) 12:59 (UTC)

總結:看來大家的共識就是將「南朝鮮」這一孤僻且有冒犯性質的名稱從首句移動到國名段加黑。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5日 (三) 03:58 (UTC)

(:)回應:不是所有人都一致才叫共識,堅持將「南朝鮮」在首句加黑的人是少數,而且還拿不出阻止他人對文章中立性進行提升的有效依據。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5日 (三) 05:11 (UTC)

  • 若將「南朝鮮」放在首段vs放在其他段落作為兩個方案比較,我不認為目前的討論能明顯得到前一方案是少數的結論,同時,不認同後一方案是對文章中立性有顯著提升的看法。本討論本質是編輯爭議,閣下將自己的編輯假定為「提升條目中立性」,而將其他方案視作阻礙,反而有違共識原則。--Kezpe留言 2019年12月25日 (三) 07:30 (UTC)
爭議的編輯應該放在爭議段落(國名段),韓國作為一個聯合國成員國家的存在是不存在爭議的。其文章的首句不應該是有關爭議的。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5日 (三) 07:44 (UTC)
爭議內容放在單獨的爭議段落或者不能放在首段,我找不到支持這種操作的規則。聯合國成員國不等於該國存在沒有爭議,見有限承認國家列表,其中即有朝鮮和韓國。--Kezpe留言 2019年12月25日 (三) 11:20 (UTC)
韓國沒和朝鮮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因此被列在有限承認國家列表中。你認為就憑這個就可以認為韓國的存在是有爭議性嗎?是不是太無聊了。根據維基中立原則,文章「必須以中立的觀點書寫」。在非爭議段落使用爭議名稱因此是不恰當的。還有你不要忽略大家所提到「南朝鮮」是非常用詞的觀點。將非常用且有爭議的名稱從首句移到爭議段中,以免誤導讀者就是提升文章質量的建設性修改。你沒有理由阻止。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5日 (三) 11:43 (UTC)

(&)建議我不會太在意北韓南朝鮮得問題你們最共識如何,只是大韓民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兩個條目相關的排版是否需一至?Heartingvia留言2019年12月25日 (三) 06:33 (UTC)

(:)回應:維基百科好像沒這種規定。我認為沒有必要把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搞成一致。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5日 (三) 07:07 (UTC)
(:)回應我的一致不是完全一致,而是部分排版,主要是我覺得兩條目中首段,簡稱和又稱的地方,像是北韓的條目就沒有又稱

題外話...而兩韓的問題比較小吧?畢竟兩韓從政府到民間應該是都很明確在爭韓國的代表吧!?.....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爭中國這點可能就有待確認了...!而如果兩邊首段!排版也要同步的話,感覺要改動的地方會都很多,那可能得另開討論吧(懶),畢竟這裡討論的是韓國的條目Heartingvia留言2019年12月25日 (三) 11:57 (UTC)

  • 南朝鮮先不說,不見得為何港澳台常見的南韓不能加粗的理由,作為一個別稱加粗是非常合理,更不要說要從首段移除了。—AT2019年12月25日 (三) 09:25 (UTC)
現在大家爭論的已經不是「南韓」了,而是「南朝鮮」的去留。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5日 (三) 11:47 (UTC)
(&)建議:「支那」是古代印度對中國的稱呼,後來成為日本民間對中國普遍的暱稱,原本並無任何貶義。但於清日甲午戰爭後,日本人對中國人的態度變得輕蔑,支那一詞逐漸有歧視之意,現今該詞被廣泛認為是一種對中國的歧視用語。從1913年到1946年間,中國政府和民間多次要求日方廢除支那一稱,1932年後,日本在外交場合中不再使用這個名詞[1]。建議釘釘可以補充「南朝鮮」或「南韓」等名稱,是類似於「支那」帶有不尊重、歧視或爭議性之來源,否則恐怕較難說服他人贊同支持您的觀點。--Xwikieditor留言2019年12月25日 (三) 12:35 (UTC)
(:)回應:是的,閣下說得很對。中國一文若是首句有這麼一句又稱支那,那顯然是不合適的。將支那從中國一文首句剔除,有什麼不對呢? User:Kezpe本人在討論中就說南朝鮮一詞「帶有戲謔或輕視的意思」,但還繼續堅持將其在文章首句加黑。顯然他的的意見就是極偏,其意見大家也就可以忽略為無效了。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5日 (三) 13:37 (UTC)
(:)回應釘釘: 我充份理解您之主張,也試著幫您找尋相關佐證來源,可惜找了幾日只找到兩條[4] [5]。我還是希望您能持續尋找佐證來源以印證自己的觀點,如此即使最終大家未能支持您的主張,也能使本討論更有價值,謝謝您。--Xwikieditor留言2019年12月25日 (三) 13:47 (UTC)
(:)回應:非常感謝閣下的幫助。閣下提供的都是新聞媒體可靠來源。這已經足夠了。如果還有人堅持反對從首句刪除南朝鮮、南韓和北韓,那就是人品的問題了,其意見也只能是作為被大家忽略的無效意見了。 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5日 (三) 13:58 (UTC)
所謂反感仍然影響不了南韓和北韓作為常見稱呼的事實,不見得單純有部分人反感就要移除,這樣還怎麼寫條目?(按您這個理論,英維可是要連條目名都要改掉啊)—AT2019年12月25日 (三) 14:23 (UTC)
沒有說移除,只是不放在首句而已。英文維基是英文維基,和中文維基不搭嘎。況且英文只有KOREA一個詞,與中文情況不一樣。懂些英文的人都知道S.N. Korea在英文環境中是沒有一絲貶義的。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5日 (三) 14:37 (UTC)
釘釘您這樣的說明感覺確實是基於尊重韓國及朝鮮人民想法的公心,但您一開始的做法應該是儘量去尋找佐證來源,證明這些在台灣或其他地區常用的說法其實是有爭議的。之後才有辦法討論到如何修改方能在維持中立性的情形下,點出類似「南、北朝鮮」,「南、北韓」會造成該國人民反感,如此可讓華語地區讀者在確保中立性接收資訊的同時,也能意識到存在這樣的問題,進而逐漸改善之。反之,如果不行動或無法尋找佐證來源,可能會給予他人只是在鬧事的印象,這也是這幾天許多參與討論者,不斷要您補充爭議來源的原因。--Xwikieditor留言2019年12月25日 (三) 16:35 (UTC)
問題就在於港澳台在用南韓和北韓的時候也是沒有貶義,這種所謂貶義是出於韓國人本身的自我認同問題,港澳台人士並沒有刻意去蔑視朝鮮民族,南韓和北韓在絕大多數港澳台人士來看都只不過是一個稱呼,而非貶稱,而且也異於支那,南韓和北韓實質上常見於港澳台的各種平台、媒體,其中香港更只是會說北韓,而不說朝鮮,這種情況下怎能移除?另外,您說南北韓在英文中沒有一絲貶義,但是上面大紀元來源卻並不是這樣說。個人認為縱使稱呼含貶義,只要是常用名稱的話,首段提及並無不可,就像中華民國也常被稱為台灣一樣,難不成又因為可能有國家反感或不正確為由來刪除嗎?—AT2019年12月25日 (三) 17:06 (UTC)
(:)回應AT:我想此討論串第一步釘釘要先能說服其他參與者,「南、北朝鮮」,「南、北韓」存在爭議,雖然證明了也不見得能達到釘釘要的提案結果,但如果無法證明就肯定無法也沒必要去做更動。至於您舉例的中華民國,如果被別國稱為中華台北或台灣,台灣內部大概會有近半有意見,但如果被稱為中國台灣,肯定就會引起極大的反感。不過此話題與主題無關,點到為止即可。--Xwikieditor留言2019年12月25日 (三) 17:50 (UTC)
我想表達的是不可能因為考慮僅一方的感受問題,而忽視實際情況。—AT2019年12月25日 (三) 17:56 (UTC)
了解您的想法。如果想要修改內容又兼顧中立性其實都只是技術問題,還是先看「國名有爭議性」是否能在此達到共識,其餘才會有繼續往下的發展。--Xwikieditor留言2019年12月25日 (三) 18:17 (UTC)
  • 依據格式手冊,正文重點不應該使用粗體,而導言添加粗體的對象包含所有常用的同義詞,並沒有所謂不中立的含義在,所以先不論南朝鮮,臺港澳至今仍然常用的南韓在導言加粗沒有問題,反而是把粗體移到正文段落才是不符合規範的。—— Eric Liu 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12月25日 (三) 23:49 (UTC)
  • 還有新的有效意見嗎?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12月26日 (四) 02:48 (UTC)
  • 南北韓的說法僅限於港台地區的部分人群。我在一開始就說了這種名稱是以冷戰思維為基礎的。韓國國名段落中也有資料來源。但現在香港、澳門已回歸,冷戰也早已成為歷史。華語圈內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界線已經是模糊的了。部分港台人放着好好的韓國、朝鮮簡稱不用而使用南北韓,這是一種很過時的做法,不是華語的主流。從整體華人數量來講,港台人口微不足道。因此將南北韓說成是常用詞是牽強的。我傾向於將「南北韓」都從首句移到國名段,但如果港台編者堅持,我也不反對將其暫留在首句。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港台人會廢棄南北韓的說法。
  • 「南朝鮮」不是常用詞這個文章國名段有資料來源。中共官方早已停用,|朝鮮也開始使用「韓國」。南朝鮮的貶義連反對方都承認的。這種名稱放在首句加黑要麼讓讀者反感,要麼誤導讀者,將其移到國名段就是對文章質量的提高。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6日 (四) 03:20 (UTC)
歸謬法:如果釘釘以上的意見是對的,那麼港台人數微不足道,中文維基百科應廢止繁體版本。這種看法已經突破社群底線了。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12月26日 (四) 06:07 (UTC)
(:)回應: 維基百科的語言版本不是依據是否常用來定的。維基還有文言文版呢。況且繁體字是港台官方文字。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6日 (四) 07:38 (UTC)
所以麻煩您整理自己的思路。你自己已經否定了你前面的論證。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12月26日 (四) 09:01 (UTC)
(:)回應: 一個詞彙是否在某種語言中為常用詞和這個詞彙是用什麼字體書寫出來的是沒有任何關係的。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6日 (四) 11:19 (UTC)
(!)意見:朝鮮(北方)當局稱韓國(南方)的全稱「大韓民國」僅僅是特定時期的權宜之計(為了緩和關係),在絕大部分正式場合下仍然使用「南朝鮮」的稱呼,比如今年4月14日金正恩在第十四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一次會議上發表的施政演說:「我要同南朝鮮當局攜起手來,把北南關係轉變成持久而鞏固的和解與合作關係,按照全民族一致的願望譜寫民族和平地共同繁榮的新歷史。」(還有很多例子,可以查看朝中社中文網,他們那裡沒有固定的網絡鏈接)。——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9年12月26日 (四) 06:18 (UTC)
(:)回應: 南朝鮮一詞是否是中文常用詞,以朝鮮當局為依據是蒼白無力的。在中國大陸,如果不是八九十歲的抗美援朝老兵,在日常會話中稱韓國是南朝鮮都會被人笑掉大牙的。閣下太偏執了。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6日 (四) 07:38 (UTC)
在中國大陸,如果不是八九十歲的抗美援朝老兵,在日常會話中稱韓國是南朝鮮都會被人笑掉大牙的。[來源請求]另,就算你說的是事實(其實並不是),大陸八九十歲的抗美援朝老兵就不是人了嗎?——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9年12月27日 (五) 05:19 (UTC)
維基百科是全世界的維基百科,不是中文世界的維基百科。況且朝鮮(北方)是唯一一個對韓國(南方)有主權追索的國家,難道對於韓國(南方)這麼重要地位的國家的聲音不允許被放在首段?至於「南朝鮮」是不是中文常用詞,上面已經有搜索結果了,再多的辯解也是無力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9年12月27日 (五) 05:25 (UTC)
  1. 「南北韓的說法僅限於港台地區的部分人群」。非也,以香港為例,南韓與韓國的使用數相約,而北韓更近乎是唯一會用的稱呼,鮮有稱作朝鮮。
  2. 「部分港台人放着好好的韓國、朝鮮簡稱不用而使用南北韓,這是一種很過時的做法,不是華語的主流。」在大陸來說可能不是主流,但是在港澳台是主流,所謂過時問題也僅僅是您個人見解,不能構成您從首段移除港澳台常用名的理據。
  3. 「從整體華人數量來講,港台人口微不足道。因此將南北韓說成是常用詞是牽強的。」沒有想到在這個年頭還看到那麼帶有地域中心的措辭,所以字詞轉換、繁簡轉換都是沒用的嗎?從整體華人數量來說,港台人當然佔少數,所以就可以視若無睹嗎?南北韓在整個華人社區來說的確可能並非常用詞,但是在港台來說是常用詞,一點也不牽強。
  4.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港台人會廢棄南北韓的說法。」那就等港台人都不用的時候,您再來提議案。
我希望釘釘在發言時可以注意一點,至少我看您這串留言的時候,覺得您完全沒有尊重到港澳台的語言習慣,只是將自己的論調強加於別人身上,希望您能夠自我檢討一下。謝謝。—AT2019年12月26日 (四) 14:28 (UTC)
(:)回應:那目前大家關於「南韓」的共識就是保留。我們就暫時將其保留首句。這個問題的討論先停止。「南朝鮮」不是常用詞將其從首句移到國名段反對方至今沒有提供有效反對依據。 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7日 (五) 01:55 (UTC)
It's fun to observe the randomness every time you try to convince people.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12月27日 (五) 02:12 (UTC)
釘釘慣於既當球員又當裁判,然而有社群在此看着,是不會得逞的。不要企圖替別人下結論。——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9年12月27日 (五) 05:19 (UTC)
不要相信他所說的話就對了,多數都是藉口。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12月27日 (五) 09:23 (UTC)

反對將「南朝鮮」一詞從首句移到國名段的一方至今沒能提出有說服力的有效依據。大多數不反對將「南朝鮮」移至國名段。如果反對方仍不能提供有效依據。我將該詞移到國名段。該詞首先不是中文常用詞;其次該詞以冷戰思維為基礎,有支持朝鮮是韓半島唯一合法政權的政治傾向,不是中立詞彙;再次韓國國名中就沒有朝鮮的字樣,南朝鮮一詞有不尊重的成分,不符合客從主的原則,並有趨勢發展成為類似「支那」這樣的貶義詞。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8日 (六) 04:25 (UTC)

抱歉!我是一個才疏學淺的臺灣人,但我還是希冀大家能聽我的一些看法。
目前臺灣人在口語上把ROK/DPRK分別稱為南韓/北韓實在與冷戰無關,也沒有對哪一方不尊重,因為臺灣人會這麼稱呼的理由很單純:我們認為ROK/DPRK都是「韓國」,只是一個在北,一個在南。有人會反駁「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國名完全沒有「韓」字,為什麼會認為它也是「韓國」呢?因為它和大韓民國曾經同屬於一個名稱帶有「韓」字的國家—大韓帝國,況且之後1910年的合併吞併的是整個大帝國,並不是只有現今ROK的國土。
類似地,萬一臺灣哪一天開始把ROK/DPRK稱為南朝鮮/北朝鮮,也沒有對哪一方不尊重的意思,原因很簡單,這兩個國家都位於「朝鮮」半島,而朝鮮是韓國的古名之一。這只是一個地理問題,為什麼要變性為殘酷的政治問題呢?
綜上,釘釘君說:「部分港台人放着好好的韓國、朝鮮簡稱不用而使用南北韓,這是一種很過時的做法,不是華語的主流。」,我猜測言下之意似乎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名不帶「韓」,所以它不是「韓」,大韓民國國名不帶「朝鮮」,所以它不是「朝鮮」,但其實這樣的思維才令我們臺灣人感到奇怪,為什麼DPRK不能是「韓國」之一,而ROK不能是「朝鮮」之一呢?如果有一天泰國也分裂成南北兩個國家,是不是北邊那個只能慣稱暹羅,不能慣稱北泰,而南邊那個只能慣稱泰國,不能慣稱南暹羅,並且暹羅這個地理名稱從此與它無關呢?-游蛇脫殼/克勞 2019年12月28日 (六) 16:58 (UTC)
(:)回應: 閣下的這種古代稱呼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就像「唐朝台灣」和「唐朝大陸」一樣的不合理。況且「韓」字源於三韓,只在半島南部,「朝鮮」源於古朝鮮,只在北部。南北韓的這種非正式稱呼不是台灣人自己起的,而是因為韓國在冷戰時期這麼說,因此和韓國站在同一資本主義陣營的台灣人才這麼說,不是因為您說的什麼原因而如此。台灣官方也是使用韓國正式名稱的,而不是南北什麼的。釘釘留言2019年12月29日 (日) 04:34 (UTC)
(:)回應:那麼請問閣下說的「半島南部」是哪個半島?這個半島的名稱是什麼?-游蛇脫殼/克勞 2019年12月30日 (一) 05:30 (UTC)
(:)回應:大陸一般是朝鮮半島,港台韓半島。但這不意味着南朝鮮與南韓是一樣的。因為除了那些與朝鮮有千絲萬縷聯繫的人或是反韓群體罵娘的時候,大陸已經停用南朝鮮一詞了。釘釘留言2019年12月30日 (一) 09:37 (UTC)
在下不是要說「南朝鮮與南韓是一樣的」,而是要問既然「「韓」字源於三韓,只在半島南部」,為什麼整個半島可以稱做「韓半島」?同樣的,既然「「朝鮮」源於古朝鮮,只在(半島)北部」,為什麼朝鮮半島叫做「朝鮮」半島?可見地名是可能擴散的,就如同中國的概念的逐漸擴大一樣。所以DPRK被臺灣人視為「位於北邊的韓國」,而在口語上稱為「北韓」並不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只有三韓的起源地才是韓國?
在下還想說的是,相同的結果可能肇始於不同的起因,縱使ROK在冷戰時期這麼說,也不代表臺灣使用南北韓是因為臺灣人「和韓國站在同一資本主義陣營」才這麼說的,臺灣人一定要支持ROK嗎?臺灣人不能有自己的理由嗎?我也可以規定閣下「每天都要攝取食物」,而您確實每天都攝取食物,請問您有沒有服從我的規定?所以臺灣人口中的南北韓未必是因為順應韓國的說法而產生,更未必是因為冷戰。-游蛇脫殼/克勞 2019年12月30日 (一) 11:30 (UTC)
這兩天VPN一直連不上去,不過我也不知道閣下在爭論什麼?南北韓是冷戰思維,大韓民國一文中有資料來源。閣下的說法毫無根據。國家的名稱不是其它人想怎麼叫就怎麼叫的。否則還應該有將韓國稱為「南高麗」的?香港和澳門人那是因為台灣給韓國起了個小名「南韓」就跟風嗎,您的意思是台灣是引領港台嗎? 釘釘留言2020年1月1日 (三) 06:00 (UTC)
①"南高麗"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只是目前事實上沒有出現而已。 ②如果臺灣無法引領港澳,大韓民國難道就能引領臺灣? ③總而言之,目前大多數臺灣人認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兩者都是韓國。-游蛇脫殼/克勞 2020年1月4日 (六) 05:41 (UTC)

初步方案

@蘇州宇文宙武钉钉UjuiUjuMandan克勞棣ATSanmosaEricliu1912如沐西风KezpeXwikieditorHeartingvia 目前似乎只有釘釘君要求將「南韓」及「南朝鮮」這稱呼從首段中移除,但未見其他編者提出同樣要求,且已討論一段時間。是故,在下(&)建議大韓民國條目保持現狀,不從首段中移除「南韓」及「南朝鮮」這稱呼。--SCP-2000 按此申訴本人判斷 2019年12月30日 (一) 06:01 (UTC)

參考資料

  1. ^ 單冠初《民國時期中國官民反對日本對華"支那"蔑稱交涉始末》,〈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5月,第31卷第3期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囧rz……你們怎麼在客棧里悄麼嘰兒地開了討論也不到條目討論頁里告示一下?--146.96.147.137留言2020年2月2日 (日) 06:53 (UTC)

返回 "大韩民国/存档1"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