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

{{/header}}

澳洲原住民部族·語言的音譯問題

編輯

{{存檔至|Talk:澳大利亞原住民}} 目前澳大利亞原住民部族和語言的名稱似乎完全沒有官方、正式的音譯,音譯環境十分粗放。

如{{link-en|Yolngu|Yolngu|「Yolngu」}}這個詞本人就曾見到過「雍古」「陽穀」「約隆古」三種叫法;{{link-en|Nyungar|Nyungar|「Nyungar」}}也包含了「恩永甘」「努干」「努恩嘎」等各種各樣的翻譯;並且以上音譯基本沒有考慮過原住民語言的音系特徵(如ŋ經常被拆解成N+G)。

有一篇知乎文章對澳洲語言進行了一些簡要介紹,其中提出了一套基於中古漢語的對澳洲語言音譯方式。這套翻譯方法尚未被推廣,也沒有官方認可(這一系列音譯就從來沒有過官方的漢文音譯),直接利用恐觸犯WP:OR,但這在目前中文環境內應該是唯一成體系的翻譯邏輯。是否可以參考納粹德國軍銜列表引用Bilibili視頻作為音譯標準的先例,將此知乎文章扶正為中文維基百科對澳洲語言地名/族名/語名的標準? 以上只是一個建議。--朱雀紫仁留言) 2022年5月15日 (日) 06:22 (UTC)

記得今年1月,有IP用戶提出將南美洲土著語言/地區移動到按中古漢語音系取的譯名,結果跟其他用戶吵了兩個月就存檔了,現在還能看到這些譯名的痕跡。你們用不用我沒意見,但是你們提出意見前不妨可以去看那邊的討論頁。--ItMarki探討人生 2022年5月15日 (日) 09:35 (UTC)
如果實在不行,就按照英語的譯音表來翻譯就行。--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5月15日 (日) 15:28 (UTC)
補充:英語對這些專有名詞的稱呼也在儘量遵從符合原音的原則——如Yolngu英語發音是[ˈjuːlŋʊ]——甚至還經常會有Yolŋu這樣的拼寫;但漢譯卻直接將其拆解為「雍古」這種明顯拆解原音的情況。
這個討論和那薩語凱特語的情況不同:
  1. 上述兩者皆是有共識翻譯的情況下唐突出現怪譯,但中文環境下基本見不到澳洲語言的學術文獻,很難說存在「共識翻譯」;
  2. 可以注意一下我上面列舉的文章,其作者的翻譯實際上只是對一些難以區分、難以翻譯的音素(如ŋɲ)以及容易混淆的因素(如rrr、l)採取中古漢語(或不同譯字)的翻譯邏輯,整體仍然遵照普通話的發音方式。
  3. 上述兩者明顯違背中國大陸地名漢字譯寫簡介的「易認易寫」原則。但我列出文章里的翻譯標準並沒有使用生僻字,如「瓦賈黎」對應{{link-en|Watjarri|Wajarri language}}(僅舉例子,這個詞中文維基百科已經有了「瓦加利」這個翻譯),這套譯名個人認為並未違背該原則。
以及,修改我的建議想法。辜古依密舍人提維人等已經流傳較廣的詞條不需要強制修改;但仍希望這個翻譯法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它確實沒有被任何學術文獻使用,但除了它之外目前找不到合適的標準。--朱雀紫仁留言) 2022年5月17日 (二) 04:32 (UTC)
我是反對用中古音來翻譯的。--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12:21 (UTC)
如果沒有通用/慣用/常用中文音譯,也無法達成合理翻譯共識,那不如用認知度最高且國際通行的拉丁字母名字。中古漢語並不適合。——C933103(留言) 2022年5月28日 (六) 12:40 (UTC)
我覺得提議很合理,尤其補充說明的部份。翻譯應優先使用現代標準漢語中最接近原本語言的發音,只有當遇到一對多、多對一、生僻字或難以對應時,才進一步用方言或中古漢語區分。另外在內文提及的部份我也支持保留原文的做法,這對看慣原文的人(例如學者或澳洲居民)可能更方便。--C9mVio9JRy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2:21 (UTC)

建議中文維基百科內的商場及購物中心條目停止收錄內裡商店列表

編輯

現在正收錄商店列表的條目例子:ac (商場)

建議:除非個別商店在一個商場內,對於該商場或該商場所在地域而言有着顯著的重要地位(判斷標準依靠商場自身宣傳或第三方來源聲稱,不接受商店自稱),否則不應寫出來。

提案原因為:

  1. 商場內現有或曾有什麼商店,難以查證。
  2. 維基百科不是目錄。寫下一家商場裡有KFC和麥當勞和某某理髮店和某某銀行之類的記錄,難以說是符合百科全書性質的內容。要查找及儲存商場內商店的資料可以使用OpenStreetMaps及OpenHistoricalMap等其他項目。
  3. 難以確保商店名單更新及時,並因此難以保證商店列表內容準確。

。--——C933103(留言) 2022年5月17日 (二) 11:05 (UTC)

{{SP}}--。->>Vocal&Guitar->>留言 2022年5月17日 (二) 13:00 (UTC)
{{反對}}:商場內現有或曾有什麼商店,部分可以依靠條目內的圖片和商場的官方指南/網頁得知。一些大型和特別租戶近年也有媒體報導。對於中小型商場/公屋商場而言,寫下一家商場裡有KFC和某某理髮店也是有參考價值,要知道不是每一個人都會使用OpenStreetMaps及OpenHistoricalMap這些部分地區仍然不太普及,非常少人使用的項目,搜查器也不會容易找到。個人擔心有關的刪除對整個中文維基有非常大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對香港的條目,只有非常片面資料是大家想要的嗎?個人反而認為杏花新城內的商戶列表才是不太理想的做法。--Wpcpey留言) 2022年5月17日 (二) 13:22 (UTC)
提案中有「除非個別商店在一個商場內,對於該商場或該商場所在地域而言有着顯著的重要地位」此一除外標準,因此大型或特別租戶依然可以作為例子列出。--——C933103(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04:51 (UTC)
{{SP}}。不是維基導遊,不應從第一手來源自行總結這些瑣碎信息。--YFdyh000留言) 2022年5月17日 (二) 22:28 (UTC)
{{question}}:該商場所在地域只有2家麥當勞,其中一家就在該商場內,這算不算對於該商場所在地域而言有着顯著的重要地位呢?-游蛇脫殼/克勞 2022年5月18日 (三) 15:43 (UTC)
不算,有或沒有對麥當勞、該地域、該商場都無關緊要。--YFdyh000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16:36 (UTC)
咦!閣下莫非是住在麥當勞分布密度頗高的地域?-游蛇脫殼/克勞 2022年5月18日 (三) 17:02 (UTC)
單純分布率實在算不上特別地位,xx市唯一一家xx小吃/快餐,所以這家店就應該寫在大廈/商場的條目里?且如果店鋪搬家呢,條目能保證更新嗎。如果裝修特別而被來源提及,則或許有寫上去的價值。--YFdyh000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17:31 (UTC)
「條目能保證更新嗎?」請問不能保證又如何?-hiJK910 走先喇 係咁先喇 下次再玩吖 2022年5月28日 (六) 12:24 (UTC)
如果收錄的理由是因為這對某些人有用,那麼就必須保證資料有一定的正確性,否則這個收錄理由就不成立。--C9mVio9JRy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2:31 (UTC)
我認為要視乎來源怎樣寫。如果那商場自己介紹的時候,或者有其他來源介紹該商場時,說有麥當勞在那個商場內是個特色,或者是對於所在地域有象徵意義或者特別價值,那就值得寫進去。--——C933103(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22:03 (UTC)
{{支持}}:本身沒有符合可供查證的可靠來源證實商場內的商店資料。商場官網只是一手來源。--HK5201314留言) 2022年5月28日 (六) 14:50 (UTC)
Wikipedia:可靠來源#公司和組織的網站作為一手來源並非不可靠來源,只是並不中立,因此使用時需要留意其中偏差。--——C933103(留言) 2022年5月29日 (日) 08:36 (UTC)
{{中立}}個人以為應該彈性處理這種內容,有一些包含的店鋪如果可能具備單獨關注度的話將其列出感覺還是有一定必要的,恕我直言桝形商店街就是一個最起碼的特例(令我驚愕的是連日語維基百科和去年剛建站的日語維基導遊都沒寫,這玩意在11區地位這麼低麼)。--Liuxinyu970226留言) 2022年6月3日 (五) 07:54 (UTC)
{{支持}},而且我認為應該更嚴格,「顯著的重要地位」不能接受商場的說法,只接受第三方。--C9mVio9JRy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2:31 (UTC)

關於「漢城」與「首爾」的用法

編輯

{{存檔至|Talk:首爾特別市|Talk:金九|Talk:京城府}} 向各位請教,用戶「User3204」在「金九」,「京城府」條目中將當時的中文名稱漢城改為首爾,[1][2],我認為不妥將其退回但又被其撤銷,因為當時中文使用地區並沒有使用(서울)這一韓文固有詞類似音譯名稱,而是繼續沿用朝鮮王朝時期「漢城」這一漢字名稱,而直到2005年韓國才正式宣布使用「首爾」作為中文正式譯名,所以我認為相關內容應使用當時的中文名稱漢城而不是當時並不存在的首爾。大家認為呢?--Kenny023留言) 2022年5月17日 (二) 14:07 (UTC)

吐槽一下「「,果然繁體中文在這方面優勢明顯orz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5月17日 (二) 15:33 (UTC)
標點已改正。--Kenny023留言) 2022年5月17日 (二) 16:00 (UTC)
{{ping|Ericliu1912}}請再回復下,因為剛才修改了標題造成頁面無法自動跳轉到這裡。--Kenny023留言) 2022年5月17日 (二) 16:10 (UTC)
基本上,在中文語境中,我認為若無特殊需求,2005年以前應使用「漢城」之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88年漢城奧運,不會有人矯枉過正地寫成「1988年首爾奧運」。——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5月17日 (二) 20:18 (UTC)
對於歷史政區條目,當時應稱為漢城(最好加上參考來源)。但現時說明的方式容易使中文讀者誤以為韓國當局直接把市名改成對應漢字「漢城」的韓文,建議修改行文。——C933103(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05:01 (UTC)——C933103(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07:11 (UTC)
對於「葡萄牙」這個中文譯名出現以前的{{lang|pt|Portugal}},是不是不應以「葡萄牙」,而應以「佛郎機」等稱之(引用除外)?--紺野夢人 2022年5月18日 (三) 06:26 (UTC)
佛朗機泛指洋人,本義就是法蘭克,只不過葡萄牙占領澳門之後這個名字就給葡萄牙人了。--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11:12 (UTC)
佛朗機等外來語譯名不屬漢字文化圈,兩者性質截然不同。個人和Ericliu1912的看法一樣,再舉個例子中國人民志願軍占領漢城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占領首爾,哪個符合當時的中文語境?很顯然是前者,漢城是當時海峽兩岸間政府對該地的一致叫法,而不是那個不存在的音譯名。--Kenny023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12:06 (UTC)
就類似劉宋的首都是「建康」,而不是南京市嗎?-游蛇脫殼/克勞 2022年5月18日 (三) 15:47 (UTC)
情況不同。如文中所述,當時的城市現今已不再存在,現在的南京只是後來者在原有土地上新建一座新城市。類似情況有伊斯坦布爾、加里寧格勒、南薩哈林斯克。
首爾只是城市更改譯名(城市本身的存續和市民活動並沒有中斷,甚至城市名稱在原文和其他語言都沒有變動),情況類似北京的英文名從Peking更改成Beijing。城市依然繼續存在並依然是北京,改變的只是譯名。--——C933103(留言) 2022年5月19日 (四) 10:03 (UTC)
「漢城奧運」這種專用名詞的確是不應該改,其它情況個人認為也沒必要死板地把2005年前的都改成漢城。說實話這個詞我幾乎都忘記了,只知道韓國有個首爾,不清楚漢城是個啥。釘釘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08:02 (UTC)

個人傾向沒有正式宣布使用首爾的時間點(即2005年以前)統一稱作漢城(除非特殊情況)。--🔨留言) 2022年5月28日 (六) 03:39 (UTC)

可以考慮使用「漢城(今譯首爾)」這種表述。--大化國史館從九品筆帖式留言) 2022年5月29日 (日) 16:24 (UTC)
應該是漢城(今首爾),沒有字。因為「漢城」不是譯名,而是用漢語取的另一個名字。就像「符拉迪沃斯托克」(譯名)和「海參崴」(漢名)一樣。--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日 (三) 07:14 (UTC)
「海參崴」是漢語對滿語的翻譯。--——C933103(留言) 2022年6月1日 (三) 10:37 (UTC)
這只是另外一層罷了。我只想表明「漢城」不是翻譯而是漢語裡的名字。--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日 (三) 12:37 (UTC)
首爾特別市條目所言,「漢城」也是來自韓文的漢字詞呀,只是這所對應的是該市19世紀前的舊名,而非20世紀起採用的新市名的翻譯--——C933103(留言) 2022年6月8日 (三) 09:52 (UTC)
或用「今名首爾」,明確指出只是名稱改變。——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1日 (三) 13:38 (UTC)

在疾病相關條目中使用「疫情」、「地區性流行」、「大流行」和「爆發」等詞的問題

編輯

{{存檔至|WikiProject talk:醫學|Talk:2022年猴痘爆發}} 我在編寫2022年猴痘爆發條目時與用戶{{ping2|百戰天蟲}}就條目命名和用詞遇到了一些矛盾,百戰天蟲堅持認為條目的標題應當為「2022年猴痘疫情」,且內文中所有的「爆發」都應當被修改為「疫情」。而我無法認同這一觀點。

我認為「疫情」一詞應當在疾病是傳染病時屬於「流行」、「爆發」等詞的上位傘式術語,是一種籠統而不精確的描述,而且也不適合疾病的傳染性未知的情況。而在編寫維基百科條目時應當始終使用更準確的「地方性流行」、「地區性流行」、「大流行」、「爆發」等詞,以利於讀者理解疾病傳播的情況與形態。但是顯然我與這位用戶無法達成共識,因此到互助客棧來以求獲得更廣泛的討論與共識。

--raichuP [·] 2022年5月20日 (五) 15:14 (UTC)

爆發breakout在中文裡一般不作為名詞而是動詞吧。--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5月20日 (五) 15:35 (UTC)
我認為在這裡爆發是和前面的疾病組合成了新的詞組,而不應該進一步分解看待,可以參考「2019冠狀病毒病爆發」、「禽流感爆發」等用法。--raichuP [·] 2022年5月20日 (五) 15:45 (UTC)
{{mute|The Puki desu}}動詞名詞化在中文很常見吧!?資料審查、環境保護、電器維修、程式設計、內容擴充、版面調整、來源請求、種族滅絕.....,不勝枚舉。-游蛇脫殼/克勞 2022年5月20日 (五) 18:06 (UTC)

{{補充}}:此外我認為「疫情」一詞還有另一種使用的情況,就是和「大流行」等詞組合使用,因為疫情一詞的本意是「疫病的發生和發展情況」,因此在描述某種疾病的流行情況時可以說例如「X疾病大流行疫情」,「X疾病大流行」是指X疾病發生的大流行,而加上疫情一詞就是描述這種疾病在大流行中的具體情況。但無論如何我都無法理解單獨使用「疫情」一詞的情景。——raichuP [·] 2022年5月20日 (五) 15:38 (UTC)

「疫情」概念應該很清晰,只要有傳染病活躍就是疫情,可以單獨冠在任何病名後。相反「流行」或者「爆發」則要在一定時間空間範圍內達到某個水平才合適。你提到傳染性未知的情況,更不應該使用「爆發」這類在目前明顯屬於主觀臆斷的詞彙。->>Vocal&Guitar->>留言 2022年5月21日 (六) 00:04 (UTC)
{{反對}}:在中國大陸的一些地區,肝炎和一些寄生蟲病可稱得上地方性甚至地區性流行,但我想絕對不會有人稱這些為「疫情」。--raichuP [·] 2022年5月21日 (六) 14:40 (UTC)
[3][4]。->>Vocal&Guitar->>留言 2022年5月22日 (日) 01:14 (UTC)
我是真的想問,這種情況下叫做「疫情」有問題嗎?Ebola也在西非流行了至少十多年了,但毫無疑問地仍然是「疫情」。Sanmosa Χαίρε, ω χαίρε, Ελευθεριά! 2022年5月26日 (四) 04:43 (UTC)

「爆發」偏向於動詞和形容詞,我不認為適合作條目名稱,且除非是「xxx的爆發」,否則很像沒頭沒尾的陳述句。如果尚未達到「疫情」程度,建議折衷命名2022年猴痘流行事件,類似條目2022年不明病因兒童肝炎流行事件。正文同上。--YFdyh000留言) 2022年5月20日 (五) 18:19 (UTC)

結尾用爆發應該是可以的。應該討論是用爆發、疫情、還是流行?--Kethyga留言) 2022年5月21日 (六) 11:24 (UTC)
「爆發」太主觀了,難以衡量什麼程度算爆發。意見不變。「疫情」同Vocal&Guitar意見。--YFdyh000留言) 2022年5月21日 (六) 12:52 (UTC)
「疾病爆發在流行病學上是指某種疾病在一段時間內患病人數超過該地區或該季節的正常預期。」[1][2] --raichuP [·] 2022年5月21日 (六) 14:49 (UTC)

記得以前有用戶說用「爆發」不對應該用「暴發」……--🔨留言) 2022年5月24日 (二) 01:25 (UTC)

User:MintCandy/爆發。--紺野夢人 2022年5月24日 (二) 05:07 (UTC)
以前看過這篇論述,不過中國大陸以外地區部分的描述不太記得了……--🔨留言) 2022年5月24日 (二) 15:09 (UTC)
有什麼必要一定得在標題中強調「爆發」嗎?無法理解為何堅持不使用中性的「疫情」一詞,徒生爭議。——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5月25日 (三) 03:51 (UTC)
我覺得是理解問題。「疫情」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完全沒問題。Sanmosa Χαίρε, ω χαίρε, Ελευθεριά! 2022年5月26日 (四) 04:44 (UTC)
參考疾病爆發,一般來說英文維基會按照流行規模來命名條目,如Outbreak(爆發)、Pandemic(大流行)等,這樣會讓讀者了解到疾病的流行規模如何。例如一開始英文維基的條目名會用「COVID-19 outbreak」,後來WHO宣布大流行後改成了「COVID-19 pandemic」,從英文來看用哪些詞可能遵循一定的規範,不知道中文對這些用詞的定義是不是和英文一樣。去看{{tl|Epidemics}}模板,很多疾病都存在不同的後綴,說明中文維基存在命名混亂的問題。我從翻譯的角度假設一下,假如我要翻譯「xxx outbreak」/「xxx pandemic」這種題目,是要翻譯成「xxx爆發」/「xxx大流行」還是全都翻譯成「xxx疫情」,還是別的什麼,如果我參考中文維基現有的條目,那麼它會給我相互衝突的答案。--Vozhuowhisper 2022年5月26日 (四) 17:56 (UTC)
條目不是一個人寫的,相互衝突很正常。--Txkk留言) 2022年5月27日 (五) 06:46 (UTC)
我覺得應該藉這個機會討論出某種可供社群遵循之共識。——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5月28日 (六) 14:41 (UTC)
  • epidemic是一種影響社區、人口或地區內大量人群的疾病。
  • pandemic是一種蔓延到多個國家或大陸的流行病。
  • outbreak是地方病病例數量的增加超出預期。它也可以是一個新地區的單一案例。如果不能迅速控制,outbreak可能會變成epidemic。
(來源:[3]
目前中維條目似乎不會區分pandemic和epidemic,都翻譯成疫情/大流行,outbreak畢竟定義上不同,個人認為翻譯成「爆發」為宜。--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5月29日 (日) 09:02 (UTC)
如果按照WHO的標準來改寫也未嘗不可。--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日 (三) 07:11 (UTC)
鄙人沒有找到WHO區分這三個流行規模的標準,我覺得寫條目時大概還是主要參考英文版是怎麼區分的吧。--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6月8日 (三) 12:43 (UTC)
共識未滿前,個人不反對指引或論述,但不建議強求命名,並建議多加參考中文可靠來源的用法。比如pandemic,中文對應分類是分類:瘟疫,裡面有疫情、疫潮‎、大瘟疫等命名,「大流行」之命名並不主流。--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9日 (四) 00:05 (UTC)

{{reflist-talk}}

將日本行政區劃的信息框的當地地圖改為OpenStreetMap地圖

編輯

現所有日本一級行政區劃條目的信息框都會放一張當地地圖,然此類條目的有介紹行政區劃的章節,也會放上一張類似的地圖,顯得有些多餘。因此建議將當地地圖改為OpenStreetMap,OpenStreetMap地圖為交互式地圖,讀者可點進去查看更詳細的地理位置信息。由於會影響所有日本一級行政區劃的信息框,故來此討論。

東京都的信息框為例: {{HideH|改前}} {{Infobox settlement | name = 東京都 | image_map = Map of Japan with highlight on 13 Tokyo prefecture.svg | map_caption = 東京都在日本的位置 | image_map1 = Map of Tokyo Ja.svg | map_caption1 = 東京都當地地圖 }} {{HideF}} {{HideH|改後}} {{Infobox settlement | name = 東京都 | image_map = Map of Japan with highlight on 13 Tokyo prefecture.svg | map_caption = 東京都在日本的位置 | image_map1 = {{maplink|frame=yes|frame-width=250|frame-align=center|plain=yes|type=shape|stroke-width=2|stroke-color=#000000|zoom=8|frame-lat=35.68|frame-long=139.41|id=Q1490}} }} {{HideF}} ——BlackShadowG Pray for Ukraine 2022年5月21日 (六) 12:23 (UTC)

感覺沒有什麼必要改。--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5月21日 (六) 13:42 (UTC)
這樣改的話會看不到都區部和各離島。——C933103(留言) 2022年5月21日 (六) 17:19 (UTC)
OpenStreetMap中是有離島的,下級行政單位在「行政區劃」章節有詳細的介紹,私以為無需放在信息框。--BlackShadowG Pray for Ukraine 2022年5月22日 (日) 01:42 (UTC)
是否可以在保留當地地圖的基礎上增加OpenStreetMap地圖呢,這樣信息會更多一些。--ydcok留言) 2022年5月21日 (六) 17:22 (UTC)
可以的,見下方,但三張地圖可能導致信息框有些過長。

{{HideH|三張地圖版本}} {{Infobox settlement | name = 東京都 | image_map = Map of Japan with highlight on 13 Tokyo prefecture.svg | map_caption = 東京都在日本的位置 | image_map1 = Map of Tokyo Ja.svg | map_caption1 = 東京都當地地圖 {{maplink|frame=yes|frame-width=250|frame-align=center|plain=yes|type=shape|stroke-width=2|stroke-color=#000000|zoom=8|frame-lat=35.68|frame-long=139.41|id=Q1490}} }} {{HideF}}

——BlackShadowG Pray for Ukraine 2022年5月22日 (日) 01:47 (UTC)
@BlackShadowG:還是英維的infobox比咱們先進,它提供多個地圖但有單選框,你可以選擇你想看的那一個。--Txkk留言) 2022年5月27日 (五) 06:35 (UTC)
我忘記是在哪個條目看到的了。--Txkk留言) 2022年5月27日 (五) 06:39 (UTC)
{{noping|Txkk}}en:Statue of Liberty-游蛇脫殼/克勞 2022年5月28日 (六) 07:04 (UTC)
@克勞棣:我認為可以借鑑過來。--Txkk留言) 2022年5月31日 (二) 14:08 (UTC)
涉及en:Module:Location_map/data/USA/doc#Location_map,_three_maps_and_three_captionsen:MediaWiki:Gadget-switcher.jsModule:Location_map p.main。適配和改寫T:Infobox settlement感覺有點難度。--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3日 (五) 09:25 (UTC)
所以第一步應該是創建MediaWiki:Gadget-switcher.js吧,這樣可先使{{tl|Switcher}}可用。--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6月8日 (三) 13:18 (UTC)
自己用F12-控制台運行JS代碼就可看到效果和調試模板,有共識前可能不會啟用全局小工具。--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8日 (三) 23:56 (UTC)
在zh-hk、zh-tw下的infobox的OpenStreetMap地圖許多時沒有灰色一塊,與在zh-cn下顯示的地圖略有不同。--Mewaqua留言) 2022年5月27日 (五) 17:14 (UTC)
用zh-hk和zh-tw試了一下,似乎是未點開時沒有陰影部分,但點開後都是有的。--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5月28日 (六) 02:22 (UTC)
{{支持}}不僅日本的要改,很多國家條目的這東西也應該跟進。--Liuxinyu970226留言) 2022年6月3日 (五) 01:51 (UTC)
{{opinion}}:可是OpenStreetMap的行政區域邊界是很粗略的折線,而不是曲線呢!如果把它放大,會變成放大了的粗略的折線,而不是比較精細的折線。簡言之,界線非常不精確,而且無法藉由放大圖形來改善。-游蛇脫殼/克勞 2022年6月3日 (五) 07:56 (UTC)
@克勞棣:這應該只是個別的問題吧,京都市的OpenStreetMap地圖(en:Kyoto)的邊界就是精確的曲線啊。--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6月8日 (三) 13:08 (UTC)

請求關注Talk:中國航空集團的討論

編輯

{{save to|Talk:中國航空集團|Talk:中國航空}} 中國航空集團條目此前不當地將其所謂「前身」公司的內容寫入條目當中,因此我進行了兩次分拆操作,然而兩次操作均被Patlabor Ingram強行回退,而Patlabor Ingram更故意牽扯其他條目的情況以意圖威脅不同意其意見者放棄自身想法,使相關條目的正確性嚴重受損。請各位密切關注並參與Talk:中國航空集團的討論。Sanmosa Νεκρα 2022年5月22日 (日) 14:03 (UTC)

屬於、不屬於,拆分、合併寫,都非中立觀點。建議闡明「主張」並簡述歷史、章節中{{tl|see}}前身。另外,該版本的消歧義我認為無可讀性。--YFdyh000留言) 2022年5月22日 (日) 14:23 (UTC)
我覺得應該要先釐清一下這一批條目的編輯歷史,目前這樣實在無法解析各種合併或拆分操作的合理性如何,難以正確置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5月22日 (日) 14:43 (UTC)
閱,Patlabor Ingram說得很有道理。既然中航自稱其歷史始於1930年,且沒有其他任何來源反對這一聲稱,那麼就應該把中航歷史追溯到1930年。否則,就是原創研究而已。Fire Ice 2022年5月25日 (三) 15:10 (UTC)
利用參見功能也能完全達到相同的目的。此外,目前條目各時期篇幅比重明顯不均,並非理想狀態。——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5月26日 (四) 13:05 (UTC)
查了一些資料後我的看法改變了,認為該條目應從2002年寫起。中國大陸資料都以2002年為正式成立。Fire Ice 2022年5月26日 (四) 15:22 (UTC)
{{回應}}:2002年是原中航總公司與中國西南航空合併重組為中航集團的時間。與中航集團將歷史追溯到1930年不矛盾。可參見香港中聯辦的描述PATLABOR 英格拉姆Akina 40th Talk 2022年6月3日 (五) 03:17 (UTC)
我覺得將國府中航視為「中航集團」之前身與否,不影響維基百科根據條目內容篇幅進行拆分。比方說中央杭州飛機製造廠,遷往雲南後,即使名稱未變,以其歷史之豐富,仍然可以拆出一個時期的獨立條目。重點是透過參見等功能,將國府中航與今日之「中航集團」兩條目連結起來,並在其中以適當篇幅描述對方,而不割捨二者精神上的承繼關係。——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3日 (五) 06:36 (UTC)
若參照中央杭州飛機製造廠 (壘允時期)之往例,我願作妥協:以中國航空{{Small|(內容包含民國與共和國時期)}}為主條目,拆分出中國航空公司 (民國時期){{Small|(或命名為中國航空公司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我同意這樣的拆分。PATLABOR 英格拉姆Akina 40th Talk 2022年6月7日 (二) 04:37 (UTC)
個人舉出上述例子只是表明拆分的合理性。就標題而言,我是認為拆分成中國航空集團跟中國航空比較好。——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12日 (日) 10:41 (UTC)
{{聲明}}:Sanmosa聲稱本人「更故意牽扯其他條目的情況以意圖威脅不同意其意見者放棄自身想法」,Sanmosa指控本人「意圖威脅」之說法嚴重違反WP:禮儀指引,在此表達強烈抗議,並保留提報的權利。
Sanmosa的拆分從未經過任何討論及共識,反倒打一耙,本人深表遺憾。PATLABOR 英格拉姆Akina 40th Talk 2022年6月3日 (五) 03:17 (UTC)
我覺得就算是隨便一個正常人去看你的留言,都能夠正常推斷你就是在做這樣的事情,畢竟我在幾年前開始就已經看過這種語調了,我認為我的判斷不會有錯。如果你不認為那是「威脅」,那就是你的問題,並請你認知到這種情況確實是「威脅」且不被容許。我認為整個討論從一開始其實就只有你一個人在堅持只能有一個條目,越是這樣討論下去,我就越有一種你在死纏爛打的感覺,這種情況叫作「傾向性編輯」,當然你也不是第一個有這樣的情況的人就是了。Sanmosa Χαίρε, ω χαίρε, Ελευθεριά! 2022年6月3日 (五) 13:48 (UTC)
(1)原來維基人對條目編輯持有看法都算作「威脅」啊?我反對閣下這樣的人身攻擊。從幾年前開始您就是這樣,我一直認為,您這種人身攻擊對討論的正常開展沒有任何幫助。(2)「我覺得就算是隨便一個正常人」?您如何能代表公眾的觀點?民意調查?參考文獻?(3)若說到「傾向性編輯」,我只傾向於參考文獻,也希望閣下拿出參考文獻一起交流。PATLABOR 英格拉姆Akina 40th Talk 2022年6月6日 (一) 00:50 (UTC)
我覺得你説的話確實帶有威脅發起編輯戰的意思,畢竟這種事情不是沒有先例,Jarodalien老這樣做了,這點你大可以去找他的封鎖紀錄,而且我深信我一直以來已經盡可能克制自己的用語。如果說實話屬於「人身攻擊」的話,那維基百科不可能有文明,但事實並非如此。無論如何,你確實是到了現在還在堅持要把兩段不相干的歷史寫在一起,而且在其他人都提出了不同的來源證明你的主張有誤的情況下仍然如此,並從未考慮過讀者被誤導的問題。恕我仍然無法認可你的討論態度,不然我也用不著在這裏開討論求關注。Sanmosa Χαίρε, ω χαίρε, Ελευθεριά! 2022年6月6日 (一) 06:21 (UTC)
對於他說「則需要檢討……」,我不認為算是「也必須修改」其他條目的威脅破壞,而只是提醒參考其他條目的做法(不論是否為闖紅燈)。另對於您在客棧該議題及原公告中的行文語氣,我認為欠妥、中立性不足,希望您推定善意。--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06:52 (UTC)
不好意思,但我是在對相關措辭比較感冒,畢竟如我所説,借這個名頭來威脅發起編輯戰並非沒有先例。Sanmosa Χαίρε, ω χαίρε, Ελευθεριά! 2022年6月6日 (一) 08:16 (UTC)

總結

編輯

總結Ericliu1912等的討論,現本人建議參照中央杭州飛機製造廠 (壘允時期)之往例,以中國航空{{Small|(內容包含民國與共和國1930-2022各時期)}}為主條目,並拆分出中國航空公司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Small|(着重敘述1949年以前之歷史)}}。現予公示。PATLABOR 英格拉姆Akina 40th Talk 2022年6月12日 (日) 03:59 (UTC)

怎麼看都是拆分成「中國航空集團」跟中國航空比較好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12日 (日) 10:39 (UTC)
本人認為有一個主條目敘述中航1930—2022年各時期的歷史。不論是輪船招商局系列條目模式,還是中央杭州飛機製造廠系列條目模式,都有一個主條目承載整體歷史。拆分成中國航空集團跟中國航空兩個條目,現存經營主體反而被擠到一邊,個人認為不妥。因此為避免割裂歷史,依據類似條目情況,我認為本條目有兩種解決辦法,供各位商榷:
  1. 「壘允模式」(將某一特定歷史時期拆分為獨立子條目):
    中國航空{{Small|(內容包含民國與共和國1930-2022各時期)}}為主條目,並拆分出中國航空公司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Small|(着重敘述1949年以前之歷史)}};
  2. 「招商局模式」(按法人主體拆分、一主多子):
    中國航空{{Small|(內容包含民國與共和國1930-2022各時期)}}為主條目,並拆分出中國航空公司 (1949—1952年){{Small|(着重敘述1949—1952年之歷史)}}、中國航空總公司{{Small|(着重敘述1988—2002年之歷史)}}、中國航空集團{{Small|(着重敘述2002年以後之歷史)}}。PATLABOR 英格拉姆Akina 40th Talk 2022年6月12日 (日) 12:19 (UTC)
現在的問題就是,以前那中國航空跟現在這「中國航空(集團)」,能算是一個東西麼?是不是不一定要存在一個「主條目」,而中國航空與「中國航空集團」這倆頁面其實本來就都各是自身的「主條目」呢?——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13日 (一) 10:06 (UTC)
中國航空作消歧義不好嗎,作主條目,恐怕有歧義、演變成航空業、航空工業等內容的概述性條目。個人建議各條目的序言或小章節簡述+內鏈。--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15:51 (UTC)
這也是一個選項,拆分成「中國航空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與「中國航空集團」,消歧義頁面還可以容納其他義近條目,並將「中國航空公司」等亦有歧義之頁面重新導向至此。我覺得十分可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15日 (三) 03:17 (UTC)
  • 暫時{{反對}}公示。查看上方討論後還是不理解。先解釋為什麽要做兩種拆分?比如招商局模式拆分成4條目?就目前看來似乎沒有大幅擴充的可行性。另外,我反對以「中國航空公司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這樣的稱呼,有更好的代稱。--貝塔洛曼外交公務箱 2022年6月15日 (三) 11:54 (UTC)
既然臺灣時期無同名組織,消歧義字眼用中華民國就行。--紺野夢人 2022年6月15日 (三) 12:08 (UTC)

{{存檔至|Talk:標量 (物理學)|Talk:標量|Category talk:純量 (物理學)}} 「標量」在數學和物理學中有雙重含義,數學方面已另有條目單獨介紹,但原條目「標量」主要介紹物理方面內容,故提議移動至「標量 (物理學)」並參照en:Scalar創建消歧義頁面。 --PexEric留言) 2022年5月28日 (六) 13:05 (UTC)

{{ping|PexEric}}已經移動該條目,並建立消歧義頁面。——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5月30日 (一) 14:07 (UTC)
非常感謝,另外也請幫忙修正一下Template:線性代數內的鏈入鏈接。--PexEric留言) 2022年6月3日 (五) 06:10 (UTC)
{{noping|PexEric}}已經處理相關內部連結,請確認修改是否妥當。——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3日 (五) 07:34 (UTC)
還煩請閣下在wikidata:Q2291395添加一下中文消歧義頁的鏈接。另外,我認為wikidata:Q181175的中文名稱應當改為「標量物理量」或「物理標量」,這個可以再商討一下。
另另外,關於「分類:標量」,英文將其拆分為了物理數學兩方面的分類,我認為中文也可以效仿。--PexEric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15:19 (UTC)
{{noping|PexEric}}維基數據相關連結已經處理完畢。至於分類,我暫時先把現存的頁面消歧義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13日 (一) 12:38 (UTC)

能將臺灣譯名改成聶伯嗎

編輯

{{存檔至|Talk:第聶伯羅}} 如題,能將聶伯城臺灣譯名改稱聶伯嗎?--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5月29日 (日) 05:29 (UTC)

台譯聶伯城似乎是要和聶伯河區別開來,相較而下陸譯為第聶伯羅就不會有與第聶伯河混淆的問題因而沒有加「」。話說這種叫法是偏英語的習慣吧,中文倒是不必遵循。--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5月29日 (日) 06:41 (UTC)
我認為直接叫聶伯並不會和聶伯河混淆--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5月29日 (日) 08:45 (UTC)
還有一個原因是原文名字裡並沒有城市同義詞
(如-pol,-hrad)--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5月29日 (日) 08:55 (UTC)
伏爾加聶伯?--Liuxinyu970226留言) 2022年6月3日 (五) 01:43 (UTC)
你是指有直接使用「聶伯」這個詞的情況嗎?--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6月8日 (三) 10:32 (UTC)
要看可靠來源都怎麼說。上次講過了,我們維基百科不搞「正名」運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5月29日 (日) 12:45 (UTC)
這算可靠來源嗎? 聶伯(聶伯城、葉卡捷里諾斯拉夫)-Dnipro(Dnipropetrovsk;Ekaterinoslav)--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5月31日 (二) 04:27 (UTC)
此為可靠來源。但本站看的是整體可靠來源,而非單一來源。簡略來說,即是取最常用者。——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9日 (四) 14:13 (UTC)

模板:Country data Indonesia: 建議將「印尼」改成「印度尼西亞」

編輯

{{存檔至|Template talk:Country data Indonesia}} 如題。這個模板經常使用在各種列表、表格中(例如:島嶼國家列表),使用印尼這種過於簡單的簡稱非常突兀和不正式,和其他國家明顯不同。很多年前也討論過但是似乎沒有了下文。--Fireattack留言) 2022年5月29日 (日) 11:32 (UTC)

相關討論參見此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5月29日 (日) 12:32 (UTC)
基本上,我覺得這倆詞彙大概就是「澳洲」與「澳大利亞」的差別。——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5月31日 (二) 13:55 (UTC)
「澳洲」也許可以指代「大洋洲」,但「印尼」就是指「印度尼西亞」。
我覺得這裡的問題單純是簡稱正式不正式的問題吧。
大概是「南韩」與「大韓民國」的關係。--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日 (三) 00:53 (UTC)
「印尼」的常用程度應該是超過「南韓」。大概跟「韓國」是同一等級?——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1日 (三) 02:14 (UTC)
因為「南韩」和「印尼」一樣不太正式,一般會在正式文本里寫成「大韓民國」和「印度尼西亞」。「韩国」的話感覺就和「美國」差不多,就算在正式文本里也是可以接受的。--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日 (三) 07:09 (UTC)
我覺得應該偏向地區詞問題。在我這邊,「印尼」跟「美國」是同一類型的詞彙。——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1日 (三) 13:40 (UTC)
  • 有可能「印度」、「印尼」差點有一點點一樣。我覺得還可以。--Sim Chi Yun留言) 2022年5月30日 (一) 14:22 (UTC)
  • 我覺得可以使用「印度尼西亞」。就很像「馬來西亞」也是一樣Template:Country data Malaysia。馬來西亞全部有叫做「印度尼西亞」。--Sim Chi Yun留言) 2022年6月1日 (三) 09:51 (UTC)
  • 美國條目也不是「美利堅合眾國」。--C9mVio9JRy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1:47 (UTC)
{{支持}}。--東風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1:49 (UTC)
{{支持}},可與條目名稱一致。--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6月7日 (二) 11:52 (UTC)
{{支持}}--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2年6月9日 (四) 14:16 (UTC)
  • 請問{{ping2|Fireattack}},您對該草稿版本有無任何異議?反正都沒有人有反對意見嘛,直接問了吧,編輯請求放在那邊都放了5天了。--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3:29 (UTC)
  • 中文版唯一可比的例子是{{tl|Country data United Arab Emirates}},之前曾被改為全名,之後又改回簡稱。雖然香港也不是沒有人知道印尼和阿聯酋的全稱是甚麼。但民間一般以簡稱作為這兩個國家的通稱。「大韓民國」有官方簡稱「韩国」,「南韓」是港澳台的俗稱(但MOS:COR建議{{tl|Country data South Korea}}使用alias,大陸簡體模式作「韩国」,其餘模式作「南韓」),情況有點不一樣。「大馬」之類的之於「馬來西亞」就完全是俗稱了,不可比。我當年的立場是從可讀性出發,而非正式與否,而且認為保留簡稱較好識別(至少從繁體使用者的角度出發;但體育、國際組織會籍等除外,這些想不到用簡稱的理由),到今天也沒怎麼改變過。當然,如果我拗不過你們,就照做囉,不過如果有個不知道是蠢還是壞的傢伙把印度尼西亞當作印度就不是我們的責任了。--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22年6月16日 (四) 13:39 (UTC)

Cardiff譯名問題

編輯

{{存檔至|Talk:加的夫}} 目前英國地名的公共轉換組裡顯示為大陸:加的夫;香港:卡迪夫;臺灣:卡地夫;繁體:加地夫,身在大陸發現加的夫並非常見用法,而陸港台似乎也都沒有一個穩定常見的用法,car譯為加或卡還好說、問題主要是出在di總共出現了三種譯法,的、迪、地,再和前兩種排列組合,總共可能出現6種情況,導致其他條目不熟悉的編者出現困擾,或者是Cardiff相關的新創條目時出現連結不到位的問題。想來社群討論一下各位意見,以便合理修改字詞轉換。--🇸🇴🇫🇲評論已關閉) 2022年5月31日 (二) 17:02 (UTC)

貌似「加的夫」是指地名,「卡迪夫」是指大學。按照讀音對着譯音表來翻譯的話,應該是「卡迪夫」。
(的字習慣上不用作翻譯用字,的黎波里還好,波羅的海就會有問題,所以新的翻譯就不用了)
話說誰能找到一本《外國地名譯名手冊》就好了。--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日 (三) 00:48 (UTC)
感覺加和的比較符合粵語的音譯習慣。也可能是歷史上翻譯群體遺留的原因。-🇸🇴🇫🇲評論已關閉) 2022年6月1日 (三) 02:38 (UTC)
我甚至還發現了「加帝夫」的譯法。--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日 (三) 07:04 (UTC)
中華民國的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譯加地夫;中國大陸的《世界地名翻譯大辭典》譯加的夫,《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譯卡迪夫。--紺野夢人 2022年6月1日 (三) 03:24 (UTC)
感覺好混亂。為什麼會整出這麼多不統一的翻譯。-🇸🇴🇫🇲評論已關閉) 2022年6月1日 (三) 16:58 (UTC)
可能這是一個相對不知名的地名,所以沒有統一標準;況且香港和加的夫都被英國管治,所以香港有對其專門翻譯也不奇怪。--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2日 (四) 05:32 (UTC)
找到了一個威爾士政府中文官網的鏈接里譯為卡迪夫,不知道這種是否適用於名從主人?-🇸🇴🇫🇲評論已關閉) 2022年6月1日 (三) 17:06 (UTC)
大陸搜索引擎搜「卡地夫」往往提示「已為您顯示「卡迪夫」的搜索結果。」而「加地夫」則提示「已為您顯示「加迪夫」的搜索結果。」,bing限制在.cn域:加的夫(68,900)<加帝夫(237,000)<加迪夫(516,000)<卡迪夫(530,000)<卡帝夫(571,000)<加地夫(790,000)<卡地夫(844,000)<卡的夫(979,000)--Liuxinyu970226留言) 2022年6月3日 (五) 01:01 (UTC)
搜索引擎顯示的數量結果可能只能做參考。卡的夫結果最多也是出乎意料,似乎並不是最常見的來源。本人認為威爾士政府的官方中文網適用於名從主人,但能表明港台最常用的譯法的證據暫不明確,傾向將公共轉換組修訂為「大陸:卡迪夫;繁體:加地夫」。-🇸🇴🇫🇲評論已關閉) 2022年6月3日 (五) 15:56 (UTC)
香港一般用卡迪夫,例如卡迪夫城。--AT 2022年6月4日 (六) 12:09 (UTC)
那設置為「大陸:卡迪夫;香港:卡迪夫;臺灣:加地夫」應該可以吧。-🇸🇴🇫🇲評論已關閉) 2022年6月4日 (六) 15:00 (UTC)
大陸加的夫,可能會更常見些。
那個中文官網快五年沒更新了,看起來是威爾士一時興起找國內企業搞的項目,已經失去維護了。--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5日 (日) 02:02 (UTC)
不過官方微博倒是一直在更新。-🇸🇴🇫🇲評論已關閉) 2022年6月8日 (三) 01:21 (UTC)

{{存檔至|Talk: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系列角色列表|WikiProject talk:電子遊戲}} {{移動自|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sign=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6日 (一) 15:03 (UTC)}} 目前本人將分類commons:Category:Art by Andy-roo78中的圖片插入到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系列角色列表中,但不知道這樣做是否有侵權和失當等問題,特來客棧向電子遊戲專題的諸位請教。--Joe young yu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08:40 (UTC)

歡迎關注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系列的各位用戶前來發言!{{ping|Sponge123|Vakrieger|Davidzdh|百戰天蟲|Ericliu1912|Lopullinen|BlackShadowG|MilkyDefer}}(雖然不知道被Ping的各位算不算該系列愛好者{{囧}})——Joe young yu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11:32 (UTC)

不能將同人圖片作「圖片」吧,會有誤導。已有條目內鏈,感覺不放為好。--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08:56 (UTC)
{{mute|YFdyh000}}問題在於官方圖是有版權的,肯定不能放在條目里。個人感覺commons:Category:Art by Andy-roo78的圖片比較準確地反映了角色特徵,所以認為放進去應該不會造成太大誤導。至於條目內鏈我可以想辦法清除。——Joe young yu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11:12 (UTC)
去相應條目看合理使用更準確,同人圖肯定是不一樣的,風格和特徵等方面有差異、不統一。對於不了解的讀者肯定會產生誤導。--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11:53 (UTC)
同意上述觀點,不建議使用同人圖,我覺得可以比照英文條目,加上官方大亂鬥角色全圖即可。這也是我第一次被ping 的說,但感謝您的提醒因,我的確是本系列的愛好者,但很久沒幫忙編輯了。Sponge123留言)2022年6月6日 (一) 11:46 (UTC)

關於中文條目配主學的正確性

編輯

{{存檔至|Talk:以物配主}} 我在翻譯有關印尼信仰的文章[Kejawèn](暫訂條目為[科賈文信仰])途中,英文版中論及這種信仰傳播到馬來西亞,而被馬來西亞當局宣布為syirik(Shirk (Islam)),我發現對應的中文條目為配主學。我在網上搜尋這個名詞相關訊息,找不到,倒是在一篇[伊斯蘭古蘭聖經(al-Qur』an)之基本教義]文章中(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AN/an133228.pdf)中把這個字用[多神信仰]來表達,我覺得是正確的表達。我建議是否有把所謂配主學修改的必要?ThomasYehYeh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08:41 (UTC)

這個詞在中文伊斯蘭教文獻中通常譯為「以物配主」,或音譯為「什爾克」。譯作「多神信仰」也可,但似乎不是那麼確切,因為這個詞不僅指信仰別的神靈,還包括對除了真主之外一切事物、偶像的崇拜。「配主學」的譯法確實不妥,估計是仿造「認主學」自創的。--Stevenliuyi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10:37 (UTC)
我將這個條目移動到了以物配主。--立日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21:15 (UTC)
{{noping|ThomasYehYeh}}PS. Kejawèn這個詞本來是由詞綴ke-...-n和詞根jawa(爪哇)組成——爪哇話和馬來話是「親戚」,我以前翻譯爪哇王公條目的時候,是把這個概念翻譯為「爪哇教」,也有人翻譯為「爪哇本土/傳統信仰」(因為它不是嚴格的宗教,而是類似於華人傳統文化體系以及信仰),甚至有音譯的,個人認為意譯比較能凸顯這個概念的特色,不過伊斯蘭專題不少條目都傾向音譯,最後如何命名就你決定了。--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22年6月16日 (四) 13:56 (UTC)

將標題「烏克蘭東部攻勢」改為「東烏克蘭攻勢」

編輯

{{存檔至|Talk:烏克蘭東部攻勢}} 我提議將標題「烏克蘭東部攻勢」改為「東烏克蘭攻勢」以符合內文--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3:21 (UTC)

似乎沒有「東烏克蘭」這樣的專有名詞。感覺「東烏克蘭」並不是像「東耶路撒冷」或者「東帝汶」一樣有明確邊界的地區名,而只是「烏克蘭東部」這一泛泛之稱的同義詞。--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5:19 (UTC)
其實還不如「頓巴斯」。--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5:20 (UTC)
中文維基有東烏克蘭這個條目--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6月8日 (三) 05:27 (UTC)
二者同義,未見更名之必要。——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9日 (四) 14:11 (UTC)
我是希望更名,因為查詢烏克蘭東部時出現的是東烏克蘭這個條目--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6月9日 (四) 14:34 (UTC)
查了тлумачний словник(詞典),Східна Україна 涵蓋兩種意思,不用特意更名,又可以叫Донеччина(頓涅茨克)或Донбас(頓巴斯)--折毛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09:19 (UTC)
若據當地地緣,烏克蘭東部和東烏克蘭可能不太一樣,本地更名不一定把握得準——東烏克蘭本地收錄條目似乎範圍也和追溯回去的關聯範圍不太一樣。據載的話最早分東西是由於立陶宛大公國喪失的(東)「烏克蘭」開始算去,「東烏克蘭」即是聶伯河左岸,與莫斯科大公國瓜分波蘭之後獲取的聶伯河右岸相對應。現在主要交戰的頓巴斯還不算是整個「東烏克蘭」,如果像之前俄軍還一齊圍攻基輔的話倒可能擦點「東烏克蘭」邊(立陶宛公國被分走聶伯河左岸時包括基輔),實時波及範圍僅說東部的話應該是比較準確點。--約克客留言) 2022年6月12日 (日) 09:49 (UTC)

台灣行政區條目的人口資料

編輯

{{存檔至|Wikipedia talk:維基百科不是什麼|Talk:鳳山區|Talk:苓雅區|Talk:前鎮區}}

{{quote|text=這是百科全書,我覺得有些需要保留,以供需要者查詢之功用。像歷年的人口;或每五到十年的人口數可以保留 |by=Zu3612403|source=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存檔/2020年6月#人口資料}}

並請參閱User talk:Zu3612403#各行政區的人口段落
  • 希望社群提供意見,例如在這個版本的人口段落中,哪些資料可以保留?
  • 我認為僅需要保留行政區成立時的人口數字及最新的人口數字,加上足夠的說明文字簡要概括必要的數據,其他圖表均依WP:RAWDATA移除。

{{Cquote|bgcolor = #FFFFF0|width=700px|quote=過度統計清單。漫長而龐大的統計清冊混淆讀者並降低條目的可讀性和整潔。此外,條目應該包含足夠的說明文字把統計資料所蘊含的來龍去脈介紹給一般讀者。在某些情況可能需要這些內容(例如2012年美國總統選舉全國民意調查),可以考慮使用表格來提升冗長數據列表的可讀性。而在主條目2012年美國總統選舉不需要這麼做,略去過度的統計和簡要概括必要的數據。}} --CaryCheng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3:31 (UTC)

  • 倘若我是讀者,想要瞭解某地的人口訊息,就會想要知道當地人口現況、人口密度、男女人數、戶數以及歷年人口變化等「基本訊息」,其中前面四者應用文字敘述,一行文字即可勝過一堆圖表;歷年人口變化則是以圖形化呈現,一張圖就能一目瞭然其趨勢,或者用表格列出代表年份(如人口普查的年份)即可。那些「過於詳細的人口數據」,對於一般讀者而言是無法從中迅速得知想要的訊息,自然而然就不會想去瀏覽,最合適的方式則是在合適段落標註參考文獻,引導有興趣的讀者去探究。
  • 就以鳳山區的版本,本人瀏覽後認為歷史數據只需保留右側的歷史人口模板(或是僅用下方的歷年人口趨勢圖),「鳳山區人口指標」這張包含當前人口總數、男女人數、戶數之等資訊,以文字來描述即可,其餘表格則是過於詳細,一般讀者通常不太會去瀏覽,因此無須列出,僅留參考文獻給有興趣的讀者去深入瞭解即可。--Steven |_-。) 2022年6月7日 (二) 15:46 (UTC)
同意Steven的第二段。「鳳山區人口指標」圖表無意義,且未列時點和來源。「歷年人口變化」過於詳細、濫用顏色,眼花繚亂。--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8日 (三) 03:39 (UTC)
  • 沒什麼差別吧,例如鳳山區條目裡面一堆根本都是瑣碎資料。維基百科不是不經篩選的資訊收集處,根本都可以加上{{tl|Trivia}}模板了,不只是一個人口指標問題而已。在「警政消防」、「市場/購物商場」、「場館設施」和「郵政」段落都可以砍;「公車客運」就算要寫也不用寫的那麼密密麻麻吧?可能整個條目至少二分之一都得砍掉重寫,假設以後真有人想評什麼FA或GA啦。--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2年6月9日 (四) 14:25 (UTC)
同意閣下的看法,台灣300多個行政區條目,過去幾年在許多編者努力之後,變成現在這般堆積瑣碎資料的樣子,實在積重難返,我只能一步一步進行,先從特別花俏的段落開始。--CaryCheng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06:39 (UTC)
{{ping|CaryCheng}}給個良心建議,除非真的有要考慮上面提到的想評FA或GA,不然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刻意去改寫內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能還比較實在點。總之就是擺爛不理嘛,要獨自一人將條目全部重寫的難度太高了。--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11:57 (UTC)
{{Thank you}}--CaryCheng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12:46 (UTC)

整理討論共識初稿如下,請各位提供意見。

台灣行政區條目人口段落共識

編輯

{{exampleH}} 在人口段落中通常有四個表格資料,共識如下:

  1. 歷史人口模板 {{tl|Historical populations}}:保留。
  2. 人口指標表格:刪除,改以文字描述。
  3. 年度人口變化表格:刪除。
  4. 歷年人口變化表格:刪除。

{{exampleF}} --CaryCheng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06:39 (UTC)


🕗 公示7日,2022年6月21日 (二) 02:48 (UTC) 結束:已數日無新留言,目前無反對意見,進入公示期。--CaryCheng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02:48 (UTC)

  • 講實在話,這有無共識也沒什麼差別。如果還是擺爛不想更新,就算過了也沒有什麼意思啊。如果要譬喻的話,以前的什麼協作計劃在熱潮過了以後就變成坑了。那麼這種行政區則可以說是天坑,不知道什麼時候、誰寫成這樣的。--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10:01 (UTC)
感謝閣下的建議。--CaryCheng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14:46 (UTC)

{{ping|CaryCheng}}台灣行政區是指一級行政區(縣市)、二級行政區(縣轄市鄉鎮區)還是一級+二級?--Cmsth11126a02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11:41 (UTC)

  • 歷年人口變化可以部分保留,刪除增加量、成長率,方便讀者。--Cmsth11126a02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11:41 (UTC)
  • 行政區包含一級及二級。
  • 請參閱WP:RAWDATA,以及上方U:StevenK234及U:YFdyh000的意見。歷年人口變化表格應該刪除,如果讀者需要各年度人口資料,應該逕至內政部網頁查詢。--CaryCheng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14:46 (UTC)
  • 按這套邏輯,歷史人口模板是否也可刪除(反正可在內政部網頁查詢)?--Cmsth11126a02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02:43 (UTC)
是的,我個人的意見是應該刪除,但是討論中多數意見希望保留,所以我妥協以達成共識。--CaryCheng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03:23 (UTC)
所謂討論中多數,只有StevenK234明確要求刪除歷年人口變化表格,當作2:1;但邀請Zu3612403的話,可能2:2。({{ping|Zu3612403}})--Cmsth11126a02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5:30 (UTC)
  • 閣下漏看U:YFdyh000的意見:「同意Steven的第二段。……『歷年人口變化』過於詳細、濫用顏色,眼花繚亂。」
  • U:Zu3612403的意見:「像歷年的人口;或每五到十年的人口數可以保留」,我將U:Zu3612403的意見視為二擇一。
  • WP:DEM:「這裏尋求共識的主要方法是討論,而不是投票。」一定要數票的話,看起來是4:1或是3:1。
  • WP:RAWDATA,歷年人口變化表格就是過度統計清單,依照方針與指引應該刪除。--CaryCheng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6:04 (UTC)

關於條目「格魯烏」及「格魯烏 (蘇聯)

編輯

{{存檔至|Talk:格魯烏|Talk:格魯烏 (蘇聯)}} 我希望將這兩個條目的名稱分別改為「俄羅斯聯邦軍隊總參謀部情報總局」及「總參謀部情報部 (蘇聯)」

有關於其縮寫,簡體中文版使用「格魯烏」,繁體中文(尤其是台版)則用「GRU」--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4:07 (UTC)

另外的,這兩個條目的內容幾乎沒區別。--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5:30 (UTC)

請教熟悉智利、西班牙文地名的朋友

編輯

我發現洛斯阿拉莫斯自然保護區洛斯弗拉門科國家自然保護區似乎描述同一個保護區,且後者的命名符合Wikipedia:外語譯音表/西班牙語,但因不熟悉西班牙語、手邊沒有《世界地名譯名詞典》不確定何者為是,請熟悉智利、西班牙文地名的朋友指點,謝謝。--迴廊彼端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5:18 (UTC)

感覺是和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相混了。--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5:26 (UTC)
「洛斯阿拉莫斯」明顯誤譯,且地表上並無Los Alamos National Reserve這座保護區(但有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我想該編者應該是被這個詞彙混淆)。該國家公園名稱的詞源為紅鶴,西班牙語為Flamenco,Flamencos為其複數。《世界地名譯名詞典》與《外國地名譯名》皆有收錄Flamenco之譯名,中國大陸翻「弗拉門科」,而台灣則翻「夫拉曼科」。--Steven |_-。) 2022年6月7日 (二) 16:16 (UTC)
感謝User:The Puki desuUser:StevenK234回應,再冒昧請教兩位能幫忙合併並提刪錯誤譯名嗎?我手上有其他事情待辦一時抽不出手。--迴廊彼端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13:48 (UTC)
看起來應該是要反向合併,之後再行移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16日 (四) 06:35 (UTC)

建議將{{China Expwy Name}}、{{中國國道名}}與{{jct}}合併

編輯

{{存檔至|Template talk:China Expwy Name|Template talk:中國國道名|Template talk:Jct|Template talk:|Template talk:}} 如題,兩個模板與jct功能非常相似,如果能合併的話也許可以減少一些維護模板的工作量。--忒有錢🌊塩水あります🐳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7:56 (UTC)

功能相似,但參數能否兼容。暫時意見WP:沒壞不修。{{tl|中國國道名}}源碼簡單,{{tl|China Expwy Name}}有本地化設計,{{tl|jct}}用法晦澀、模塊:Road data/strings/CHN可能不全。--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8日 (三) 03:33 (UTC)

新疆再教育營營中人數的問題

編輯

此來源對營中人數的提及被新疆再教育營條目視為一次單獨的人數估算,然而此來源並不是一次調查報告,而是中國政府在ORCHR上就新疆問題接受審查時的記錄,對營中人數的提及來自Gay McDougall的一項提問: {{Cquote|GAY MCDOUGALL, Committee Co-Rapporteur for China, raised concern about the numerous and credible reports that in the name of combatting 「religious extremism」 and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the State party had turned the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into something that resembled a massive internment camp shrouded in secrecy… The Co-Rapporteur noted reports of mass detention of ethnic Uyghurs and other Turkic Muslim minorities, and estimates that upwards of a million people were being held in so-called counter-extremism centres and another two million had been forced into so-called 「re-education camps」 for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ndoctrination…}} {{Cquote|中國問題聯合報告員蓋伊·麥克杜格爾, 對許多可信的報告表示強烈關注,這些報告顯示締約國以打擊「宗教極端主義」和維護「社會穩定」的名義,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變成了一個類似於大規模秘密拘留營的地方…… 聯合報告員注意到關於大規模拘留維吾爾族和其他突厥穆斯林少數民族的報告,並估計有超過100萬人被關押在所謂的反極端主義中心,另有200萬人被迫進入所謂的「再教育營」接受政治和文化灌輸……}} 此來源對此也有記錄: {{Cquote|麥克杜格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成員以及其他被認定為穆斯林的成員,正被視為國家的敵人,這樣做只不過是基於他們的民族宗教身份。一些報告顯示,維吾爾族和其他突厥穆斯林少數民族遭到大規模拘留,估計有100多萬人被關押在所謂的反極端主義中心,另有200萬人被迫進入所謂的「再教育營」,接受政治和文化灌輸……}} 從場合及上下文來看,麥克杜格爾更像援引先前報告中的說法,雖然他沒有指明是誰的報告,因此可能不適合列為一次單獨的人數估算報告--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討論〉 2022年6月6日 (一) 18:45 (UTC)

另外,先前不是已有標題轉換的共識了,怎麼現在又推翻了--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討論〉 2022年6月6日 (一) 18:45 (UTC)
我先前在閱讀對於新疆再教育營的反應條目時,注意到一個營中人數數據可追溯至鄭國恩的論文,被寫成了論文作者自已獨立調查的結論(大概是太相信新聞來源的真實性了),於是我查了查新疆再教育營#營中人員有沒有類似的問題,幸好是沒有,但是注意到有這個問題。這個我比較沒把握,所以想先在討論頁了諮詢其他人的意見,但是過了快兩天都沒動靜,所以移來這裡,我還以為這條目關注度挺高的……-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討論〉 2022年6月8日 (三) 14:38 (UTC)
註:此留言已被原作者(User:車智賢)移除。2022年6月8日 (三) 15:09 (UTC)
就我的觀點來看,新疆的維吾爾族也就一千多萬,按1000k 2000k這兩個數據來說,這意味着五分之一的人受過強制措施,這有點不符合常理。畢竟如果有這麼大規模的人被關押,只有零星半點的所謂視頻被公布是不太可能的。--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0日 (五) 15:23 (UTC)
我也不信啊,幾個來源里只有鄭國恩給出了估算方法,但仔細一看這方法也不靠譜。可現在的重點不是信與不信,是麥克杜格爾說的話算不算是一獨立的調查報告,還是只能算對他人的引用(事實上我認為如果要嚴謹一點話,營內人數這部份除鄭國恩和官方以外的來源都不能留,但這樣作爭議太大了)--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討論〉 2022年6月11日 (六) 09:11 (UTC)
我發現鄭國溫18年引用同年1月25日衛報報道的論文,指稱其有180萬,但是我看衛報的報道又是「有報告指出」。您能找到有論據的論文嗎?--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15:27 (UTC)
我能查到符合你這個說法只有{{doi|10.1080/02634937.2018.1507997}},但是裡面寫的是12萬人。衛報上提了12萬,引用的是人權觀察調查員王松蓮和紐約時報採訪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的報告[4][5][6]{{block|真TM繞口}},但其實這兩來源里都沒提到數字。你是想說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嗎,我個人是覺得無論常見與否,在這種上下文中提出的結論無論如何都不能作為單獨的調查報告,可貿然移除有來源內容很容易引戰的--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討論〉 2022年6月11日 (六) 16:13 (UTC)
我只想看到他到底是怎樣估算的,而不是一堆文章相互引用。--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2日 (日) 03:00 (UTC)
啊!方法我已經簡短的寫進新疆再教育營的條目里了,在營中人員一節,你也可以點進來源在頁里搜「4.5 rmb」就能查到對應段落(上下兩段)更早以前我不知道他是如何估算的,不過我倒是有看見有人引用了上述論文,給出的數字卻是「80萬到200萬」的情形--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討論〉 2022年6月12日 (日) 05:55 (UTC)

{{reflist-talk}}

關於陝西省圖書館一條目的資料問題

編輯

{{存檔至|Talk:陝西省圖書館}} 目前此條目的相關資料我已盡力於知網萬方數據維普等多個資源庫查詢,但目前由於本人能力有限所以已無法查詢更多資料,且資料對比FA條目寧波圖書館尚有不足之處。所以麻煩社群有可提供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於館藏、館務等方面的資料)者請在下方提供或發送電郵郵寄,我將不勝感激。--紹💓煦意見箱 · sign 2022年6月8日 (三) 20:09 (UTC)

電影條目的特別播映

編輯

{{Infobox film | name = 捍衛戰士:獨行俠 | released = {{Film date|2022|5|18|坎城影展|2022|5|25|台灣、新加坡|2022|5|26|香港[註 1]|2022|5|27|美國、日本、馬來西亞}} }}

個人在編輯電影條目時遇到一個問題,還請有經驗的前輩們指教。

電影條目的發行欄位,常見註記的特別播映,通常有首播和國內外影展的特別參展或競賽。請問若是該電影參展的影展和活動較多(不限國內外),內容擴充會有取捨嗎?若有取捨,該怎麼挑選?

另外遇到參展較多影展和活動的電影,請問用表格列出參展活動較為理想?還是直接文字敘述不用表格比較ok?

謝謝指教!--Nieve留言) 2022年6月10日 (五) 02:47 (UTC)

{{noping|Nieve}}Template:電影信息框上「上映日期」寫著「影片在各地的公映日期」,雖說只要是上映就能寫,但有些事項須注意。以下用《捍衛戰士:獨行俠》當範例
  1. 順序方面:根據首發時間排序,影展>影院>串流(有些人會寫上DVD藍光,但嚴格來講這不算上映)。目前是沒看過影展擺在後面的。
  2. 地點方面:影展僅列首映影展、串流僅列首映平台,影院則列出原產地和以中文為官方語言的地方(至於為何日本會列進來,這你可能要請教當事人)。
  3. 首映會好像不會特別列出{{來源請求}},但當電影有優先場、口碑場、點映時,優先顯示該日期,是否註記則看各位編輯需求
基本如上,但鄙人畢竟是路過,Infobox的部分可以等更資深的來。關於「請問用表格列出參展活動較為理想?」,文字敘述即可,列表留給提名與獲獎。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6月10日 (五) 12:30 (UTC)
好的,謝謝解惑!--Nieve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02:16 (UTC)

關於Запоріжжя的譯名

編輯

我在Talk:扎波羅熱問過這個問題,烏克蘭有很多地方叫Запоріжжя,中文維基百科上有條目的大部分的翻譯叫扎波里日扎,比如扎波里日扎_(博布羅維齊亞區)扎波里日扎_(希羅克區)扎波里日扎_(大列佩季哈區)扎洛里日扎(盧甘斯克州的Запоріжжя),請問這些是如何處理的?--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6月10日 (五) 03:10 (UTC)

本人長期研究烏克蘭史,根據我所知中國大陸統一譯作扎波羅熱,也許要問這些條目的原作者Trymybestwikipedia為什麼不用常用譯名的原因。--折毛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03:06 (UTC)
按「表」轉換並用機器人批量創建的,至於轉換是否正確,未經嚴格審核。--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05:17 (UTC)
只能說發音接近,但不是常用譯名,如同沃洛迪米爾之於弗拉基米爾。差異沒大到聽不出來,翻成漢字有不同而已(當然有些蘇聯政治人物命名的地方和故意改名的是例外)。前陣子有維基人將烏克蘭地名改成烏克蘭語音譯,我的看法是哪種常用用哪種漢語譯法。如台灣維基人覺得以數量決定,可能會不中立,那在轉換中可以繁體寫烏克蘭版本。我個人的立場,烏克蘭地名不要為正名而正名。--折毛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09:07 (UTC)
就算是烏克蘭在微博上使用的譯名也是原本俄語來的譯名,只要不是根本改變只是發音略微不同就不要改吧。--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2日 (日) 15:03 (UTC)

建議將維基百科所有「校友列表」全部刪除

編輯

{{saveto|Wikipedia talk:獨立列表|Category talk:校友列表}} 兩個原因,一是校友的收錄標準不明確,二是「維基百科不是目錄」,而且可以用分類代替。此前已有類似討論(Talk:姓氏)。--12З4567留言) 2022年6月10日 (五) 09:41 (UTC)

en:Wikipedia:Stand-alone lists#Lists of people對人物列表的收錄標準大致為:1、符合關注度 2、有可靠來源報道。此外本地WP:獨立列表非指引,可否以此大致確定本地人物列表收錄標準?--東風留言) 2022年6月10日 (五) 10:48 (UTC)
看看華夏科技大學校友列表的存廢,就知道FoolPiasar的提刪很合理。假如硬是要創建什麼學校的校友,分類真的就能搞定了。--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2年6月10日 (五) 16:43 (UTC)
如果只討論華夏科技大學校友列表的存廢,刪除理由可包含
  1. WP:維基百科不是什麼#維基百科不是目錄
  2. WP:生者傳記
  3. WP:關注度 (人物)
下面的文字與這個標題討論沒有直接相關
zh.wikipedia.org許多方針/指引原始內容來自en.wikipedia.org,相關內部連結也被建立,但像是WP:格式手冊/列表WP:獨立列表都紀錄此頁是英語維基百科的格式指引,但是中文維基百科尚無採納共識。查閱論述頁面,維基百科:是《是英文維基說的!》說的!維基百科:是英文維基說的!可能阻礙zh.wikipedia.org形成規則,使相關內容缺乏方針/指引規範。
{{建議}}方針/指引依其它相對完整的wikipedia.org內容建立完整後再討論要更改、新增或刪去的部分。--Rastinition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10:48 (UTC)
  • 分類:校友列表,近百個條目,直接「全部刪除」可能難成共識,但值得檢討收錄指引並大幅清退。
  • 紅鏈或不列來源我認為是有問題的,如果條目本身能提供內容的來源,那麼納入列表的內容本身只是條目的複述而低價值,分類方式和必要性可能存在爭議,且列表不重複列明來源可能不妥。
  • 主教學院校友列表有英語、法語條目,可參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校友列表無來源,單純羅列基本信息。中國傳媒大學校友列表無來源,羅列了一些主觀選擇的信息和用詞,頻繁使用如「著名」「最資深」,應該是違反方針的。--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05:15 (UTC)
  • 好奇問問,那有要考慮「消歧義」頁面嗎?--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11:17 (UTC)
    消歧義頁按規定不能放引用。如果實在需要,我會放入HTML注釋。--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11:26 (UTC)
支持全數刪除,分類可以取代。-KRF留言) 2022年6月12日 (日) 06:06 (UTC)
如果像華夏科技大學校友列表只羅列人名及資料沒整理成表格的話我傾向支持刪除或合併回相關學校的章節「著名校友」,但若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友列表整理成表格分成人物、經歷、來源等等類別的話我傾向支持保留。--D留言) 2022年6月12日 (日) 12:45 (UTC)
後者的xx班我想是瑣碎信息。然後,兩者的有效內容沒有明顯區別,未見表格起什麼作用。後者的目錄劃分方法也有待商榷,比如跨界人士。--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12日 (日) 13:00 (UTC)
首先,我認同@東風提到『符合關注度』跟『可靠來源報導』對於人物收錄的觀點。
但如果單純因為一個非常糟糕到難以挽回的內容,就要刪除所有相似的條目,這將會是一個非常不負責任的審核過程。如果未就個別條目的內容做出討論與審核,就執行這樣的提案,那可能對維基百科的創作精神造成傷害。
我有一個觀點想在這提出,那就是『目錄並非索引』,『索引』是一種查找的方式,例如HTML超連結可能成為一種索引;一般性的定義而言,目錄則是按序列出的章節物件,一般出現在書本章節正文之前。在維基百科不是目錄的說明中也有提到,維基百科也會為了方便讀者翻查,而建立適當的參考列表或表格。在我瀏覽過將近10個以上『校友列表』條目後,我認為雖然不少可能需要在與創建者溝通後消除或重做,但有些條目只要經過適當修正,則可以達到標準,並符合百科精神。
我建議原提案人修正這個條目提案討論,我不贊成『全部刪除』,但有方針的刪除是一個相對較合理的方向。--Y.Chang留言) 2022年6月12日 (日) 23:27 (UTC)
那也只能說對於6月6日所提出的存廢感到遺憾,但也正好再次證明社群的提刪標準不一,看看那6月6日一堆人喊{{保留}}的。如果真的保留,那這串討論串也不用玩了啊,沒意義啊。--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10:05 (UTC)
除了符合快速刪除標準的條目與內容,提存廢是需要更深入的努力的。如果真的感到遺憾,那不如想出辦法產生共識並訂出方針。我理解這會花上很多時間與精力,但總比用強制性的認定,或是一竿子打翻的做法來的有效,現在這樣的討論非但不是產生共識的方式,還容易產生反效果。--Y.Chang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02:46 (UTC)
反正講了那麼多,社群就是不可能承認提刪標準不一的事實,還說是反效果。請問要用條目表示或者用分類表示也這麼難嗎?那就真的可以別寫條目了。而且別忘了,校友列表硬要寫可以數不完。--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06:47 (UTC)
您是維基上的積極參與者,我想您肯定能理解,投票或討論是嘗試在灰色或是某些觀念晦澀的地帶,找出當前主流的認知,之後才採取合適的行動,並非一定要為達成某種目的為前題才能開始討論。當您發現某種理由如此難以說服其他創作者(或審核人員),而有『難道就這麼難嗎?』想法的時候,我能理解您的挫折,我希望您也能理解,站在您對面,持反對意見的人也是有類似的想法的。從討論中我們已經可以知道在這同類型條目的問題上,要決議出一個方針,強迫使用條目跟分類的確是相對困難的,社群上一直都不乏很多類似問題,即使有些後來能寫成態度建議,卻也間接代表的這類狀況要產生共識的困難度的確不低。的確,校友列表『硬要寫』可以數不完,但這並不能成為將『所有「校友列表」全部刪除』的理由。對於我先前留言中提到的『反效果』說法,那是我對於當前動議方式,與之後發生的一系列討論的主觀判斷,僅是希望提廢除動議的人可以用更佳的方式去產生共識,從而引導方針建立,我並無覺得不妥,但如果該說法造成您的閱讀不適,請您直接忽略就好。--Y.Chang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2:45 (UTC)
可在個人看來寫出來的內容實在跟廣告沒有兩樣。為了能讓這個獨裁社群能夠檢視,所以留份沙盒測試內容,畢竟這也明顯超過50字了。--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5:04 (UTC)
Special:Diff/59610378Special:Diff/59610517Special:Diff/59656559:畫地自限¯\_(ツ)_/¯。--寒吉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03:13 (UTC)

關於高定禮服品牌Movous的熱度及標題問題

編輯

目前Susu couture繭跡已經決定創建(還不確定Susu couture的熱度是否足夠),但還有一個叫Movous的品牌不知道熱度是否足夠,而且該直接用「Movous」並在條目裡面寫上「慕弗」還是標題寫「慕弗」並在條目里寫「Movous」--彩色琪子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07:23 (UTC)

吐槽一下,好歹也要進名單才說自己高定吧。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6月15日 (三) 04:53 (UTC)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目中圖片著作權問題

編輯

{{存檔至|Talk: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目中的身份證樣式圖片背景中的長城等圖案顯然達到了獨創性標準,除非其屬於《著作權法》第五條所指官方文件或其在前述官方文件中能夠被找到則其受著作權法保護。注意到除File: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sident identity card (SAMPLE).png外,身份證樣式圖片均以「自己的作品」上傳。如果沒有前述所指官方文件的支持,則這些圖片的授權協議顯然有問題且這些圖片應在維基共享資源中被刪除,屆時中文維基百科可以考慮以合理使用方式使用這些圖片。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身份證樣式受保護,對受著作權保護的圖像的沒有獨創性的翻拍顯然不能構成新的作品,以CC等協議發布之是對原作品的侵權。

幾番搜索,我不能找到身份證樣式屬公有領域的證據,故在此尋求大家的幫助。

{{ping|Wcam}}順帶打擾徵詢您的意見和幫助。--Teetrition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16:59 (UTC)

憑藉一般粗淺的理解,居民身份證是中國政府簽發的證件,認為其屬於具有行政性質的文件應該問題不大?其他的說法我贊同,以「自己的作品」上傳CC等協議發布身份證圖片是不當的。--Wcam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17:07 (UTC)
我在GA 448-2013強制性國家標準中找到了證件式樣圖片,根據s:模板: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性國家標準,這個圖像不受保護,因此二代身份證式樣可以認為屬於公有領域。
但非二代證式樣仍然存在問題。
我目前不太贊同您證件屬於具有行政性質的文件的看法。否則,人民幣式樣是否也可以用同樣的邏輯認為:因為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所以它也是具有行政性質的文件?--Teetrition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17:16 (UTC)
先聲明我的觀點沒有法律依據,只是根據常識做出的直覺判斷。身份證件是證明身份用的文件,英文是Identity document,其本質是document。舉美國的例子,某些聯邦身份證件具有表格編號(而表格是「document」的一種),例如綠卡I-551,就業授權文檔I-766等。而紙幣主要是用於流通的,其document的屬性低於身份證件,相對而言較難將其視為具有行政性質的文件。--Wcam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18:53 (UTC)
從常識上推斷,個人認為國家級證件屬於「行政文件」不成問題,為一種身份證明文件。如果內容有著作權,製作複印件及譯本或將侵犯「複製權」,這與常識不符。鈔票、郵票等有價票證與「行政文件」本身應有區別,頂多算行政文件的附件的衍生品,而附件的版權似乎更不清晰。--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0:54 (UTC)

Sandwich、三明治及相關的概念

編輯

{{存檔至|Talk:三明治}} 條目夾饃與夾麵包的建立者認為sandwich的概念已無法用中文的「三明治」一次概括,雖然三明治最初是sandwich的翻譯,但現已與英文sandwich的意思有所不同。這其中有一些問題,有待社群討論。請移步Talk:夾饃與夾麵包參與討論。--Tiger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20:37 (UTC)

「sandwich」不就是三明治?現在的標題連帶內容怎麼看都是原創研究。相關內容再怎麼樣也應該放在三明治條目裡面說明,二者顯然要合併。——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14日 (二) 08:58 (UTC)
請移步集中討論,避免討論分散,謝謝!如果該討論的最後兩張圖甚至肉夾饃割包您認為都是三明治,那在下會去建議您參拜中山國母。--173.68.165.114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09:13 (UTC)
我不理解為什麼要強行組成一個條目來描述這些東西。即使要解說中英文三明治名詞的不同,也是在三明治條目裡面講就行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15日 (三) 03:06 (UTC)
挺有意思的。我也認為『三明治』就是Sandwich,那個夾饃與夾麵包條目的內容根本就是三明治混合漢堡,可以稍微提取後融入至各自條目,完全不需要另立條目。標題真的...蠻原創的,或許是我孤陋寡聞,但『夾麵包』怎麼看都像是動詞,或是某個做菜方式的描述。在下久居美國,在不同文化的餐廳看到的三明治千奇百怪,甚至有人點三明治不夾肉只塗薄薄的奶油也算三明治。說件跟討論無關但有趣的事情分享。有名的花生果醬三明治如果點不加花生醬跟奶油,根本就是兩片有烤過的白麵包,很多老外都是這樣點,花生醬跟奶油不是不夾入,而是放在小碟自己加,有人會用沾的。所以如果這個條目討論下去,連配菜的點法吃法是不是也需要連帶討論,呵呵。(拜託別讓我移步去那個討論區,那個討論頁已經有點光陸怪奇,根本不知如何插嘴,我就純來打個醬油。)Y.Chang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02:41 (UTC)
  • {{ping|Ericliu1912|Yungyeh}}回答二位為什麼這件事我要選擇「小題大做」:參見我2022年6月15日 (三) 04:19 (UTC)「回應@2001:B011:380E:3B58:B467:223C:F881:1759:」那串的第五點和第六點。第五點說明了我不能接受肉夾饃所在的數據項作為三明治所在的數據項的子分類(這點Tiger君也接受不了),第六點說明了為何麵包-bread模式無法應用於三明治-sandwich上。--173.68.165.114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0:27 (UTC)
  • 至於Y.Chang提出的標題問題,參見我2022年6月14日 (二) 02:36 (UTC)的發言(位於頁首):
    • 「考慮到饃(維基數據項:饅頭)包含了大多蒸製麵食(如白吉饃),麵包(維基數據項:bread)涵蓋了大多烤制麵食(如烤饢),權且使用夾餡饃和夾餡面包涵蓋整個分類(但在正文中我還是強調夾饃與夾麵包以確保不被誤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 以及Tiger先生的「其中一個選項就是使用原文sandwich,原因上面也寫了。討論的關鍵點不是發明中文詞彙的問題,而是先考慮sandwich這個詞的廣義用法要不要獨立成條目。建立者173.68.165.114並沒有堅持要用夾饃與夾麵包的說法,而是表示他認為無法用「三明治」來表達「sandwich」的廣義用法。」--173.68.165.114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0:27 (UTC)
  • 引述這幾句話不是為了在這裡討論,而是為了給新到者一個索引。如果二位像針對維基數據子分類問題的處理方法給出意見,或者如果YC有更好的命名方式,歡迎移步討論區給出高見,當然不願意的話也不強求。--173.68.165.114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0:27 (UTC)

投票:肉夾饃、驢肉火燒與荷葉餅是否屬於三明治範疇之中國大陸區

編輯

鑑於IPv6君給出了一個來源證明中國大陸區有人將三明治(而非夾餡類)作為肉夾饃驢肉火燒荷葉餅的上級分類,但這與Tigerzeng君和在下的中文語感不符(但有此來源在下不再能認為我們的語感像孫中山是男性那樣顯然),因此在此諮詢意見,限中國大陸維基人參與(考慮到台灣維基人CaryCheng表示從未曾聽說過有人將割包稱作三明治,亦無來源表明台灣人會將「三明治」一詞用作割包等一切夾限類的上級分類的常用名稱,孫中山是男性依然適用,可由三明治主張方提出投票)。這裡只做投票,為防止討論分散請移步Talk:夾饃與夾麵包參與討論。

 
肉夾饃
 
驢肉火燒
 
荷葉餅/虎咬豬
  1. 你認為荷葉餅夾肉(虎咬豬)、肉夾饃驢肉火燒是否是三明治?
    是 否
  2. 你認為煙肉蛋麥滿分
     
    煙肉蛋麥滿分
    、麥香雞
     
    麥香雞
    、麥香魚
     
    麥香魚
    是:
    A.漢堡
    B.包
    C.三明治
    AB.三者都同時屬於漢堡和包
    BC.三者都同時屬於包和三明治
    AC.三者都同時屬於漢堡和三明治
    ABC.三者都同時屬於漢堡、包和三明治
    D.三者類別不同或某些不屬於上述任何一分類。

--173.68.165.114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22:44 (UTC)

投票區
討論區

那個來源是自媒體,非可靠來源;進一步搜索來看,內容來自譯言網的網友翻譯[5][6],歸類應出自外國人。如果非要如此歸類,按此來源澎湃新聞轉載評議《赫芬頓郵報》美食專欄文章),肉夾饃是中國漢堡包、世界上第一種漢堡包,但條目(如漢堡包)能這樣講嗎。排除誤解或有意開玩笑,應該極少有人將這些稱呼及歸屬為「三明治」,做此斷言應引用高度可靠來源,如辭典或專業性文章,避免原創總結。--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0:38 (UTC)

  • 所以閣下也認同漢語三明治一詞不應廣義化?台灣IPv6堅持它是來源我認為這也至少是個合格語料(雖然質量不佳),能夠證明當下有人這麼用。為避免討論分散,請移步Talk:夾饃與夾麵包參與討論。目前幾位台灣用戶均認為漢語「三明治」一詞應當廣義化,就像英語sandwich一樣(我在那裡列出了可靠來源證明荷葉餅、肉夾饃屬於sandwich,放心,都是正規出版物)。--173.68.165.114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0:57 (UTC)
    是。那邊討論過於繁雜,我實在無心閱讀。條目名稱和基本定義不該廣義化,不應在介紹中國食物時基於外文圈的不規範定義,稍作提及可能可以。比如許多人也分不清漢堡和三明治[7],以及將不同食物混為一談,心中概念是有差別的。--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1:39 (UTC)

{{存檔至|Talk:中央美術學院}} 前段時間,我在小紅書上看到有該校的學生認為此前在條目中的標誌並非該校校徽且基本上從未在其物料中出現(這每個該學校的師生都知道),僅有純文字校名(最近還出現灰色CAFA字樣),而且互聯網檔案館查了從2004年至今的央美官網沒有出現過這個,但該標誌傳聞在2001年啟用卻有可能實際未用且存在爭議,雖然早已刪除文件,要不要把這個標誌原來的位置替換成灰色「CAFA」字樣或純文字「中央美術學院」甚至刪除原位置--彩色琪子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13:56 (UTC)

官網上未能找到該校徽,視覺系統中也沒有出現。我已換上官網上的中文+英文標識。--Kcx36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7:25 (UTC)

兩棲類Echinotriton 與堅頭類Acanthostega 中文都譯為棘螈

編輯

@Zhangmoon618 @蕭漫 : 有無更好的中文譯法? --Zhenqinli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23:48 (UTC)

雖然不在ping中,但Acanthostega已有中文翻譯名棘被螈。棘被螈(屬)Acanthostega--赤羽蒼玄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2:58 (UTC)
兩棲類Echinotriton在《中國動物志》和昆明動物研究所創辦的「中國兩棲類」網站上都稱為「棘螈屬」,這個看來至少是大陸學術界公認的,沒有改動的餘地。Acanthostega好像是希臘語「spiny roof」的意思,我沒有找到大陸這邊古生物學術界的主流稱呼,我認為可以參照上面台灣方面的稱呼。--zhangmoon618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1:43 (UTC)
謝謝@赤羽蒼玄 @Zhangmoon618 做出的建議和更正! 又及 @Zhangmoon618 :大陸學者對Acanthostega新近的中文譯名看來是棘石螈,感覺條目之中可標註。 --Zhenqinli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4:55 (UTC)
{{支持}}此更改。另外還請注意棘螈屬的鏈入頁面,似乎都應指向 Acanthostega(棘背螈屬),而非現存的 Echinotriton(棘螈屬),後續需要逐一修正。--蕭漫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5:11 (UTC)

非中文作品名中的半形標點符號是否應該修改成全形

編輯

今年1月發現有用戶在大量條目將非中文歌曲名中的標點符號由半形改成全形,比如將「Yeah (Round And Round)」改成「Yeah(Round And Round)」[8],還聲稱「括號全形是維基化」,誰要是回退他的編輯就是在破壞。但MOS:PUNCT中寫道:「輸入非中文內容時則應使用該語言規定的標準標點符號」,請問這句話在什麽情況下才適用?以「維基化」為理由,將英文中的半形標點符號改成全形,我認爲是顛覆常識的行爲。直到6月這位用戶還在我行我素繼續「維基化」,再這樣下去恐怕連Category:美國音樂專輯裡的條目都會被他一一改成全形。--1.162.90.235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04:32 (UTC)

我認為這種行為就是無意義的破壞,就像台和臺一樣。除非社區打算對其作出明確的共識。--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5:02 (UTC)
如此修改無必要。請指明繼續修改發生在哪些條目。如果括號內非原文自帶內容,改為全形可能無問題,如此版本的將團體名括號改為全形。--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6:49 (UTC)
的確外語該用外語格式,但對方改為全形也無可厚非,上方告示自古沒人看。條目名稱是不用擔心,音樂命名方針有闡述全形半形的應用。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6月16日 (四) 04:59 (UTC)

/* 來源 */ 增加或調整參考來源

編輯

--餘姚楊氏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05:20 (UTC) 匯頭楊氏字條,不能添加信息來源,請幫助完善該字條框架,謝謝!

{{原標題|關於新疆種族滅絕指控}} {{存檔至|Talk:新疆種族滅絕指控}} 關於該條目名英語、日文使用大屠殺,粵語、俄文、印尼文、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使用種族滅絕,法語使用文化滅絕,德文使用迫害,僅中文使用模稜兩可種族滅絕指控,如以中立為由不稱種族滅絕,那是否此九種語言維基皆為不中立,還是中文維基須將該條目拆分為「新疆種族滅絕」及「對新疆種族滅絕的反駁」兩條目--夜月辰星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3:34 (UTC)

WP:ENWPSAID {{block|話說就真的沒幾個人關心我提的問題就是了}}--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討論〉 2022年6月15日 (三) 13:57 (UTC)
那亞美尼亞種族滅絕亦被土耳其反駁,以及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俄羅斯亦稱特別軍事行動是否應比照辦理。--夜月辰星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4:01 (UTC)
性質不一樣,見Talk:新疆種族滅絕指控/存檔2#建議改名:「維吾爾族種族滅絕」→「維吾爾族種族滅絕指控」。另外,我想有必要提醒一下,有這麼一份文件,和新疆公安文件一樣,也是由「知情人洩漏」的,也是沒有受被指控方的承認,那份文件叫錫安長老會紀要--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討論〉 2022年6月15日 (三) 14:13 (UTC)
已閱畢,不過還是有疑問,即是否可依八二三砲戰條目依地區轉換,因本人所屬地區此名十分冷門以至於幾乎沒有使用。--夜月辰星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5:35 (UTC)
應該不能,討論中的支持意見是認為有歧義,而且是很明顯的歧意。這名稱之所不常見,我在該討論中(U:風紀股長是我的舊號)也提到了原因:「種族滅絕」和「指控」很少連成一短語使用,通常都是「誰指控誰種族滅絕」加上其他訊息形成一長串句子(我引用了自由亞洲電台的兩句話作例子),但是標題應該要儘量精簡,所以因為變成了現在這樣。-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討論〉 2022年6月15日 (三) 16:18 (UTC)
感謝告知,已知悉原委。--夜月辰星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7:06 (UTC)
  • {{意見}},問樓上各位。既然這樣,再提一次改名動議如何?--貝塔洛曼外交公務箱 2022年6月15日 (三) 17:30 (UTC)
  • {{意見}}:直接參照德文就可以,但德文說的是壓制與教育。新疆對部分少數民族存在超出法律範疇的壓制與強制教育是公認的(包括中國國內),本來不需要討論,但反中派一定要使用種族滅絕等政治詞彙(絕大多數國家均未承認新疆存在「種族滅絕」),那就怪不得親中派再在後面加上指控二字了。我認為這個條目應該分割出種族滅絕指控和壓制兩個條目,前者只討論個別國家對新疆的種族滅絕指控並與英文維基百科相連,後者討論新疆廣泛存在的壓制並與德文條目相連,同時分割維基數據項。--173.68.165.114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23:05 (UTC)
  • 從上次更名到現在,可信狀態沒太大改變,沒必要再提改名。
  • 這個主題主要是圍繞在鄭國恩等人所作的指控上,這些指控都是未證實的,基本上是羅素的茶壺,而不是像173.68.165.114所訴的只是認定問題。--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討論〉 2022年6月16日 (四) 03:24 (UTC)
改名提議是因多家西方媒體刊登「新疆警察檔案」,有感可能被公認是事實。--貝塔洛曼外交公務箱 2022年6月16日 (四) 06:41 (UTC)
西方國家是早就公認了,就連理性維基也把它當事實寫。不過是不是事實和公不公認是兩回事,維基百科,或者任何的百科全書(無論網上的還是實體的)都需要聽取但不應過多的受公眾輿論影響。--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討論〉 2022年6月16日 (四) 10:14 (UTC)
首先「屠殺」肯定是沒有得到公認的(也沒啥這方面的指控),不過「壓迫」、「迫害」、「人權危機」、「人權問題」似乎都是可選項?無論如何我強烈建議將這個條目和教育營條目的相當一部分內容拆一個新疆人權出來,這兩玩意兒都太長了。--🎋🍣 2022年6月16日 (四) 11:06 (UTC)

國際音標{{突出元音}}疑似有錯

編輯

閉後圓唇元音有四個特徵,包括template:圓唇元音template:突出元音;而en:Close back rounded vowel只有特徵en:template:protruded vowel

半開前圓唇元音有特徵template:圓唇元音;而en:Open-mid front rounded vowel有的是en:template:compressed vowel

我對一些音標特徵一知半解,請專業人士檢查一下。--Gqqnb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4:49 (UTC)

用戶「折毛」古羅斯條目文獻問題

編輯

User:折毛所編輯的多個古羅斯相關條目,都出現腳註中參考文獻與內文對不上的問題;且相關內容都找不到其他類似說法文獻為佐證。由於初步清查發現案例眾多,令人懷疑不是手誤,而是利用社群對俄文不熟悉刻意為之,動機不明。可能需要討論相關內容處理方式、清理受影響條目,也希望編者對其行為做出說明。 目前站外討論已認為有文獻問題的條目:

  • 卡申銀礦
  • 莫羅佐夫家族
  • 梁贊法--Reke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5:39 (UTC)
  • {{意見}},另外,簡國霖譯. 《自遠古以來的俄國史》很可能不存在--葉又嘉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5:44 (UTC)
    @折毛--老衲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5:46 (UTC)
    是這本書不存在還是書裡面不存在能證明條目的內容?《自遠古以來的俄國史》是謝爾蓋·米哈伊洛維奇·索洛維約夫的著作[9]。簡國霖翻譯倒是沒找到,不過該書是1983年出版,網上找不到也正常。--中文維基百科20021024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6:46 (UTC)
    直接是簡國霖整個人也找不到。--Ghren🐦🕑 2022年6月16日 (四) 06:56 (UTC)
    這本S.M.索洛維約夫的《自遠古以來的俄國史》可是29卷的大著作,這麼大部頭的作品且不說當時真有能力全部翻譯與否,又或者19世紀的這類著作真有如此急需優先翻譯的必要,單說當時能出版如此大部頭的著作也是挺不容易的,不可能一點痕跡都不留。另外,更早的18世紀塔季舍夫也有同名的著作,全五卷。--ydcok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8:42 (UTC)
    北京人民出版社20世紀80年代引進的學術著作(不是禁書),不可能國家圖書館找不到。--Antigng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7:00 (UTC)
    北京人民出版社成立於2008年,前身是北京古籍出版社。--老衲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7:35 (UTC)
  • 折毛創立的俄國相關條目[10]有200多條,部分還是優良條目,但有的沒有其他語言維基的連結,谷歌搜尋也搜不到,部分來源與條目內容關聯不大、對應不上。可能需要大規模清理--葉又嘉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5:49 (UTC)
  • {{意見}},根據特維爾大公國相關研究描述,嚴重懷疑相關內容是作者尚未發表的原創歷史研究,描述一個古國根本不需要這些內容--葉又嘉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7:48 (UTC)
    • 如果僅僅是當事人自己的已發表或未發表的研究,卻沒有明確引用,那問題還不算大。畢竟當事人是有能力開展相關研究、創作可靠來源的。但從上方圖書查無出處,譯者查無此人,出版社成立時間不符的狀況來看,似乎問題要更加嚴重。--Antigng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7:59 (UTC)
      • 讓我想起英文維基百科的條目「比焦利姆衝突」(Bicholim Conflict),聲稱發生在17世紀,牽涉葡萄牙人和馬拉地帝國戰爭,還附有多個參考連結,到五年後才發現是假的。--Outlookxp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8:03 (UTC)
      如果主編者是寫論文的研究生,卻在維基如此造假,真的太可怕。但是他還需要譯本的話,也有點弱。--Underconstruction00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1:42 (UTC)
      自稱是博士研究生,如果造假如此,直接永封算了。就算保證下不為例,以後藉著語言屏障偷偷造假,別人查找起來也吃力。--中文維基百科20021024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2:08 (UTC)
  • 另關於卡申銀礦,希望有維基人協助查證特維爾大公國條目中「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沃羅比夫出版了《特維爾的歷史》在書中他結合自身考古所得到的證據,將其編成數據和圖表,引入計量史學,指出卡申銀礦以及伏爾加河航運為大公國帶來莫大的利潤」的表述是否確實存在於此專著中(如果該專著存在的話)。--Antigng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8:04 (UTC)
    • {{Ping|Antigng}},你所說的《特維爾的歷史》我還在查,但相關的梁贊銀我查了所謂的分析文獻[11],是假的。--Outlookxp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8:36 (UTC)
    根據俄維,此書僅為歷史教科書。--Nebulas-Star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8:52 (UTC)
    • {{Ping|Antigng}} 卡申銀礦其實不用查,造假水平比較差。去Google、Google Books、Yandex搜俄語的「卡申 銀」搜不什麼東西,條目里附的參考資料也明顯貨不對板(看標題就有問題,而且造假用的參考資料還是網上有全文的文獻)。想查的話,《特維爾的歷史》({{lang|ru|История Тверского края}})和作者維亞切斯拉夫·沃羅比夫({{lang|ru|Вячеслав Воробьёв}})都是有的,這本書可以在網上下載到電子版,特維爾大公國的內容在第二章({{lang|ru|Глава II}}),感興趣的編者可以在書內搜索類似卡申、礦、採礦、銀之類的關鍵詞查查看。--如沐西風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0:13 (UTC)
有外語對應版本的可以全部按外語版本重譯了。--🎋🍣 2022年6月16日 (四) 09:39 (UTC)
博羅夫斯克圍城戰的英語和斯摩棱斯克圍城戰 (1286年)的俄語是他自己寫的。--GnolizX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4:04 (UTC)
所以英文和俄文維基要是搞小動作也未必能被看穿?俄維條目看到有人修改過。--中文維基百科20021024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4:11 (UTC)
無語。希望不要連遠東華人強制流配都遭殃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16日 (四) 10:32 (UTC)
可以參看遠東華人強制流配的討論頁,有人讀過條目的部分來源,可知條目並非全部虛構,但真實性有多少則未知。--中文維基百科20021024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0:42 (UTC)
像其它條目有的根本是隨便找一本古書當引用[12]。--Outlookxp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0:48 (UTC)
{{Ping|Ericliu1912|中文維基百科20021024|UjuiUjuMandan}},我查了遠東華人強制流配內容,如章節古拉格所寫「西卜拉格古拉格、別列茲尼科夫斯基古拉格(Березниковский ИТЛ)、科斯蘭斯基古拉格(Косланский ИТЛ)三個古拉格中的華人死亡率為100%;托木斯克-阿辛斯基古拉格拘禁250名華人僅存活1人緊隨其後,死亡率99.6%...」,稱引為為76的「ГУЛАГ: 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лагерей. 1918—1960.. 」[13],裡面根本沒這樣提。還有「1945年,有127人的華人囚犯被提前從古拉格釋放,但剩餘的多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繼續遭受囚禁。小部分在遠東貝加爾湖-阿穆爾古拉格(Байкало-Амурской ИТЛ)和塔木托索古拉格(Тамутосо ИТЛ)的囚犯在1945年被編入蘇聯紅軍第36軍第298步兵師,參加八月風暴行動,其中有214位華人。二次大戰結束後這兩個古拉格的囚犯」,可是引用76[14]、82[15]根本沒提。--Outlookxp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2:01 (UTC)
感謝確認。我暫時沒時間做更多確認。勞煩各位。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2年6月16日 (四) 12:14 (UTC)

緊急處理

編輯

該用戶所主編條目已有數個被質疑內容真實性,即使其本人尚未在站內回應,作為緊急處理我已經將其創建的條目全部加掛{{t|原創研究}}模板(如已有原創研究或其他對讀者更具提示性的模板,則不加掛原創研究)。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2年6月16日 (四) 12:11 (UTC)

對於此用戶的U:折毛以外的賬號所創建的條目,加掛{{t|原創研究}}的操作則{{未完成}}。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2年6月16日 (四) 12:11 (UTC)
他之前用User:折毛貓建的梁贊大公國也是主編。--Outlookxp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2:15 (UTC)
是否需聯絡跨維基計劃進一步商討?作為略有關聯並曾交互之維基人之一,期再與各有參與相關專案之維基同好等一同關注及商議後續,並請自治範疇內可釐清區別不同維基同好之付出,協作減低不必要之損耗。
在本地客棧曾與之公開交互過部分課題,包括其提出其他一些問題及答覆均記錄在案可查,如有疑慮其未能如原於本地所述而可能有礙維基計劃,期也可循其曾表達之跨社區協作方向、併一貫之社區精神等,繼續聯繫各社區計劃便利多方互助,期望此端不會令一同有參與關聯專案及付出之維基貢獻受到更多影響。--約克客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3:17 (UTC)

其實影響有點惡劣了,已提議永封折毛。--中文維基百科20021024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3:34 (UTC)

{{有條件支持}}{{封禁}},該用戶徹底交代自身行為前,支持封禁。--仁愛親誠PAVLOV 2022年6月16日 (四) 14:01 (UTC)

不謹慎的跨語言翻譯問題

編輯

近期清理某人的條目,不說具體是哪位了。

我發現了一個問題,該用戶曾經堅持一個條目在烏克蘭文有關注度,在中文維基也符合關注度的收錄標準。比如伊萬娜·弗拉基米羅芙娜·波利修克,以及維塔利·瓦西里耶維奇·帕爾霍穆克.

在隨後的檢查過程中,我發現他曾經翻譯的某些小條目也存在類似的問題,比如切列。雖然不是明顯的機械翻譯,但這類小條目在其他維基符合關注度就能豁免這裡的關注度檢查嗎?我很是疑惑。--仁愛親誠PAVLOV 2022年6月16日 (四) 10:36 (UTC)

{{ping|PAVLOV}}維基百科:關注度 (地理特徵):「法律上認定的有人居住地區可被認為典型地具有關注度,即使這一地區的人口非常稀少。甚至被廢棄的地區(鬼鎮)也可以保持具有關注度,因為關注度不是一時的。記錄並驗證政府對這些地區認可的可靠來源(例如國家人口普查)通常可證明主題的關注度。」
我把你掛的關注度模板去掉了。--中文維基百科20021024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0:39 (UTC)
地名有特殊性,上面用戶已敘述。人物不能豁免,源站的關注度準則完全可能比本站低,乃至沒有,這種現象對小語種維基非常普遍,大維基里日文站的特定主題(ACGN、公路鐵路等交通)的關注度標準明顯低於本站,甚至連英文站的某些領域關注度準則都低至不存在,如足球員,那邊認為只要打過全國比賽,數據庫里有的都收錄。--Antigng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0:45 (UTC)
  1. ^ {{Cite web|title=Principles of Epidemiology {{!}} Lesson 1 - Section 11|url=https://www.cdc.gov/csels/dsepd/ss1978/lesson1/section11.html%7Caccessdate=2020-12-15%7Cauthor=%7Cdate=2020-05-11%7Cformat=%7Cwork=%7Cpublisher=美國疾控中心(CDC)|language=en-us|archive-date=2019-06-1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615132128/https://www.cdc.gov/csels/dsepd/ss1978/lesson1/section11.html%7Cdead-url=no}}
  2. ^ {{Cite journal|title=「爆發」與「暴發」在醫學術語中的用法|author=祖述憲|url=http://www.pubhealth.org.cn/cn/magazine_data/zhyf2001/0103pdf/010340.pdf%7Cjournal=中华预防医学杂志%7Cissue=5%7Cdoi=%7Cothers=%7Cyear=2001年%7Cvolume=35%7Cpage=%7Cpmid=}}
  3. ^ {{cite web|url=https://intermountainhealthcare.org/blogs/topics/live-well/2020/04/whats-the-difference-between-a-pandemic-an-epidemic-endemic-and-an-outbreak/ |title=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andemic, an epidemic, endemic, and an outbreak? |publisher= Intermountain Healthcare |date=2020-04}}
  4. ^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8/jan/25/at-least-120000-muslim-uighurs-held-in-chinese-re-education-camps-report
  5. ^ https://www.hrw.org/zh-hans/news/2017/09/10/308725
  6.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201045707/https://www.nytimes.com/2015/08/01/world/asia/a-voice-from-chinas-uighur-homeland-reporting-from-the-united-stat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