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

{{/header}}

澳洲原住民部族·语言的音译问题

编辑

{{存档至|Talk:澳大利亚原住民}} 目前澳大利亚原住民部族和语言的名称似乎完全没有官方、正式的音译,音译环境十分粗放。

如{{link-en|Yolngu|Yolngu|“Yolngu”}}这个词本人就曾见到过“雍古”“阳谷”“约隆古”三种叫法;{{link-en|Nyungar|Nyungar|“Nyungar”}}也包含了“恩永甘”“努干”“努恩嘎”等各种各样的翻译;并且以上音译基本没有考虑过原住民语言的音系特征(如ŋ经常被拆解成N+G)。

有一篇知乎文章对澳洲语言进行了一些简要介绍,其中提出了一套基于中古汉语的对澳洲语言音译方式。这套翻译方法尚未被推广,也没有官方认可(这一系列音译就从来没有过官方的汉文音译),直接利用恐触犯WP:OR,但这在目前中文环境内应该是唯一成体系的翻译逻辑。是否可以参考纳粹德国军衔列表引用Bilibili视频作为音译标准的先例,将此知乎文章扶正为中文维基百科对澳洲语言地名/族名/语名的标准? 以上只是一个建议。--朱雀紫仁留言) 2022年5月15日 (日) 06:22 (UTC)

记得今年1月,有IP用户提出将南美洲土著语言/地区移动到按中古汉语音系取的译名,结果跟其他用户吵了两个月就存档了,现在还能看到这些译名的痕迹。你们用不用我没意见,但是你们提出意见前不妨可以去看那边的讨论页。--ItMarki探讨人生 2022年5月15日 (日) 09:35 (UTC)
如果实在不行,就按照英语的译音表来翻译就行。--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5月15日 (日) 15:28 (UTC)
补充:英语对这些专有名词的称呼也在尽量遵从符合原音的原则——如Yolngu英语发音是[ˈjuːlŋʊ]——甚至还经常会有Yolŋu这样的拼写;但汉译却直接将其拆解为“雍古”这种明显拆解原音的情况。
这个讨论和那萨语凯特语的情况不同:
  1. 上述两者皆是有共识翻译的情况下唐突出现怪译,但中文环境下基本见不到澳洲语言的学术文献,很难说存在“共识翻译”;
  2. 可以注意一下我上面列举的文章,其作者的翻译实际上只是对一些难以区分、难以翻译的音素(如ŋɲ)以及容易混淆的因素(如rrr、l)采取中古汉语(或不同译字)的翻译逻辑,整体仍然遵照普通话的发音方式。
  3. 上述两者明显违背中国大陆地名汉字译写简介的“易认易写”原则。但我列出文章里的翻译标准并没有使用生僻字,如“瓦贾黎”对应{{link-en|Watjarri|Wajarri language}}(仅举例子,这个词中文维基百科已经有了“瓦加利”这个翻译),这套译名个人认为并未违背该原则。
以及,修改我的建议想法。辜古依密舍人提维人等已经流传较广的词条不需要强制修改;但仍希望这个翻译法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它确实没有被任何学术文献使用,但除了它之外目前找不到合适的标准。--朱雀紫仁留言) 2022年5月17日 (二) 04:32 (UTC)
我是反对用中古音来翻译的。--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12:21 (UTC)
如果没有通用/惯用/常用中文音译,也无法达成合理翻译共识,那不如用认知度最高且国际通行的拉丁字母名字。中古汉语并不适合。——C933103(留言) 2022年5月28日 (六) 12:40 (UTC)
我觉得提议很合理,尤其补充说明的部分。翻译应优先使用现代标准汉语中最接近原本语言的发音,只有当遇到一对多、多对一、生僻字或难以对应时,才进一步用方言或中古汉语区分。另外在内文提及的部分我也支持保留原文的做法,这对看惯原文的人(例如学者或澳洲居民)可能更方便。--C9mVio9JRy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2:21 (UTC)

建议中文维基百科内的商场及购物中心条目停止收录内里商店列表

编辑

现在正收录商店列表的条目例子:ac (商场)

建议:除非个别商店在一个商场内,对于该商场或该商场所在地域而言有着显著的重要地位(判断标准依靠商场自身宣传或第三方来源声称,不接受商店自称),否则不应写出来。

提案原因为:

  1. 商场内现有或曾有什么商店,难以查证。
  2. 维基百科不是目录。写下一家商场里有KFC和麦当劳和某某理发店和某某银行之类的记录,难以说是符合百科全书性质的内容。要查找及储存商场内商店的资料可以使用OpenStreetMaps及OpenHistoricalMap等其他项目。
  3. 难以确保商店名单更新及时,并因此难以保证商店列表内容准确。

。--——C933103(留言) 2022年5月17日 (二) 11:05 (UTC)

{{SP}}--。->>Vocal&Guitar->>留言 2022年5月17日 (二) 13:00 (UTC)
{{反对}}:商场内现有或曾有什么商店,部分可以依靠条目内的图片和商场的官方指南/网页得知。一些大型和特别租户近年也有媒体报导。对于中小型商场/公屋商场而言,写下一家商场里有KFC和某某理发店也是有参考价值,要知道不是每一个人都会使用OpenStreetMaps及OpenHistoricalMap这些部分地区仍然不太普及,非常少人使用的项目,搜查器也不会容易找到。个人担心有关的删除对整个中文维基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香港的条目,只有非常片面资料是大家想要的吗?个人反而认为杏花新城内的商户列表才是不太理想的做法。--Wpcpey留言) 2022年5月17日 (二) 13:22 (UTC)
提案中有“除非个别商店在一个商场内,对于该商场或该商场所在地域而言有着显著的重要地位”此一除外标准,因此大型或特别租户依然可以作为例子列出。--——C933103(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04:51 (UTC)
{{SP}}。不是维基导游,不应从第一手来源自行总结这些琐碎信息。--YFdyh000留言) 2022年5月17日 (二) 22:28 (UTC)
{{question}}:该商场所在地域只有2家麦当劳,其中一家就在该商场内,这算不算对于该商场所在地域而言有着显著的重要地位呢?-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5月18日 (三) 15:43 (UTC)
不算,有或没有对麦当劳、该地域、该商场都无关紧要。--YFdyh000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16:36 (UTC)
咦!阁下莫非是住在麦当劳分布密度颇高的地域?-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5月18日 (三) 17:02 (UTC)
单纯分布率实在算不上特别地位,xx市唯一一家xx小吃/快餐,所以这家店就应该写在大厦/商场的条目里?且如果店铺搬家呢,条目能保证更新吗。如果装修特别而被来源提及,则或许有写上去的价值。--YFdyh000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17:31 (UTC)
“条目能保证更新吗?”请问不能保证又如何?-hiJK910 走先喇 係咁先喇 下次再玩吖 2022年5月28日 (六) 12:24 (UTC)
如果收录的理由是因为这对某些人有用,那么就必须保证资料有一定的正确性,否则这个收录理由就不成立。--C9mVio9JRy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2:31 (UTC)
我认为要视乎来源怎样写。如果那商场自己介绍的时候,或者有其他来源介绍该商场时,说有麦当劳在那个商场内是个特色,或者是对于所在地域有象征意义或者特别价值,那就值得写进去。--——C933103(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22:03 (UTC)
{{支持}}:本身没有符合可供查证的可靠来源证实商场内的商店资料。商场官网只是一手来源。--HK5201314留言) 2022年5月28日 (六) 14:50 (UTC)
Wikipedia:可靠来源#公司和组织的网站作为一手来源并非不可靠来源,只是并不中立,因此使用时需要留意其中偏差。--——C933103(留言) 2022年5月29日 (日) 08:36 (UTC)
{{中立}}个人以为应该弹性处理这种内容,有一些包含的店铺如果可能具备单独关注度的话将其列出感觉还是有一定必要的,恕我直言桝形商店街就是一个最起码的特例(令我惊愕的是连日语维基百科和去年刚建站的日语维基导游都没写,这玩意在11区地位这么低么)。--Liuxinyu970226留言) 2022年6月3日 (五) 07:54 (UTC)
{{支持}},而且我认为应该更严格,“显著的重要地位”不能接受商场的说法,只接受第三方。--C9mVio9JRy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2:31 (UTC)

关于“汉城”与“首尔”的用法

编辑

{{存档至|Talk:首尔特别市|Talk:金九|Talk:京城府}} 向各位请教,用户“User3204”在“金九”,“京城府”条目中将当时的中文名称汉城改为首尔,[1][2],我认为不妥将其退回但又被其撤销,因为当时中文使用地区并没有使用(서울)这一韩文固有词类似音译名称,而是继续沿用朝鲜王朝时期“汉城”这一汉字名称,而直到2005年韩国才正式宣布使用“首尔”作为中文正式译名,所以我认为相关内容应使用当时的中文名称汉城而不是当时并不存在的首尔。大家认为呢?--Kenny023留言) 2022年5月17日 (二) 14:07 (UTC)

吐槽一下““,果然繁体中文在这方面优势明显orz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17日 (二) 15:33 (UTC)
标点已改正。--Kenny023留言) 2022年5月17日 (二) 16:00 (UTC)
{{ping|Ericliu1912}}请再回复下,因为刚才修改了标题造成页面无法自动跳转到这里。--Kenny023留言) 2022年5月17日 (二) 16:10 (UTC)
基本上,在中文语境中,我认为若无特殊需求,2005年以前应使用“汉城”之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88年汉城奥运,不会有人矫枉过正地写成“1988年首尔奥运”。——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17日 (二) 20:18 (UTC)
对于历史政区条目,当时应称为汉城(最好加上参考来源)。但现时说明的方式容易使中文读者误以为韩国当局直接把市名改成对应汉字“汉城”的韩文,建议修改行文。——C933103(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05:01 (UTC)——C933103(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07:11 (UTC)
对于“葡萄牙”这个中文译名出现以前的{{lang|pt|Portugal}},是不是不应以“葡萄牙”,而应以“佛郎机”等称之(引用除外)?--绀野梦人 2022年5月18日 (三) 06:26 (UTC)
佛朗机泛指洋人,本义就是法兰克,只不过葡萄牙占领澳门之后这个名字就给葡萄牙人了。--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11:12 (UTC)
佛朗机等外来语译名不属汉字文化圈,两者性质截然不同。个人和Ericliu1912的看法一样,再举个例子中国人民志愿军占领汉城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占领首尔,哪个符合当时的中文语境?很显然是前者,汉城是当时海峡两岸间政府对该地的一致叫法,而不是那个不存在的音译名。--Kenny023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12:06 (UTC)
就类似刘宋的首都是“建康”,而不是南京市吗?-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5月18日 (三) 15:47 (UTC)
情况不同。如文中所述,当时的城市现今已不再存在,现在的南京只是后来者在原有土地上新建一座新城市。类似情况有伊斯坦布尔、加里宁格勒、南萨哈林斯克。
首尔只是城市更改译名(城市本身的存续和市民活动并没有中断,甚至城市名称在原文和其他语言都没有变动),情况类似北京的英文名从Peking更改成Beijing。城市依然继续存在并依然是北京,改变的只是译名。--——C933103(留言) 2022年5月19日 (四) 10:03 (UTC)
“汉城奥运”这种专用名词的确是不应该改,其它情况个人认为也没必要死板地把2005年前的都改成汉城。说实话这个词我几乎都忘记了,只知道韩国有个首尔,不清楚汉城是个啥。钉钉留言) 2022年5月18日 (三) 08:02 (UTC)

个人倾向没有正式宣布使用首尔的时间点(即2005年以前)统一称作汉城(除非特殊情况)。--🔨留言) 2022年5月28日 (六) 03:39 (UTC)

可以考虑使用“汉城(今译首尔)”这种表述。--大化国史馆从九品笔帖式留言) 2022年5月29日 (日) 16:24 (UTC)
应该是汉城(今首尔),没有字。因为“汉城”不是译名,而是用汉语取的另一个名字。就像“符拉迪沃斯托克”(译名)和“海参崴”(汉名)一样。--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日 (三) 07:14 (UTC)
“海参崴”是汉语对满语的翻译。--——C933103(留言) 2022年6月1日 (三) 10:37 (UTC)
这只是另外一层罢了。我只想表明“汉城”不是翻译而是汉语里的名字。--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日 (三) 12:37 (UTC)
首尔特别市条目所言,“汉城”也是来自韩文的汉字词呀,只是这所对应的是该市19世纪前的旧名,而非20世纪起采用的新市名的翻译--——C933103(留言) 2022年6月8日 (三) 09:52 (UTC)
或用“今名首尔”,明确指出只是名称改变。——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6月1日 (三) 13:38 (UTC)

在疾病相关条目中使用“疫情”、“地区性流行”、“大流行”和“爆发”等词的问题

编辑

{{存档至|WikiProject talk:医学|Talk:2022年猴痘爆发}} 我在编写2022年猴痘爆发条目时与用户{{ping2|百战天虫}}就条目命名和用词遇到了一些矛盾,百战天虫坚持认为条目的标题应当为“2022年猴痘疫情”,且内文中所有的“爆发”都应当被修改为“疫情”。而我无法认同这一观点。

我认为“疫情”一词应当在疾病是传染病时属于“流行”、“爆发”等词的上位伞式术语,是一种笼统而不精确的描述,而且也不适合疾病的传染性未知的情况。而在编写维基百科条目时应当始终使用更准确的“地方性流行”、“地区性流行”、“大流行”、“爆发”等词,以利于读者理解疾病传播的情况与形态。但是显然我与这位用户无法达成共识,因此到互助客栈来以求获得更广泛的讨论与共识。

--raichuP [·] 2022年5月20日 (五) 15:14 (UTC)

爆发breakout在中文里一般不作为名词而是动词吧。--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5月20日 (五) 15:35 (UTC)
我认为在这里爆发是和前面的疾病组合成了新的词组,而不应该进一步分解看待,可以参考“2019冠状病毒病爆发”、“禽流感爆发”等用法。--raichuP [·] 2022年5月20日 (五) 15:45 (UTC)
{{mute|The Puki desu}}动词名词化在中文很常见吧!?资料审查、环境保护、电器维修、程式设计、内容扩充、版面调整、来源请求、种族灭绝.....,不胜枚举。-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5月20日 (五) 18:06 (UTC)

{{补充}}:此外我认为“疫情”一词还有另一种使用的情况,就是和“大流行”等词组合使用,因为疫情一词的本意是“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因此在描述某种疾病的流行情况时可以说例如“X疾病大流行疫情”,“X疾病大流行”是指X疾病发生的大流行,而加上疫情一词就是描述这种疾病在大流行中的具体情况。但无论如何我都无法理解单独使用“疫情”一词的情景。——raichuP [·] 2022年5月20日 (五) 15:38 (UTC)

“疫情”概念应该很清晰,只要有传染病活跃就是疫情,可以单独冠在任何病名后。相反“流行”或者“爆发”则要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达到某个水平才合适。你提到传染性未知的情况,更不应该使用“爆发”这类在目前明显属于主观臆断的词汇。->>Vocal&Guitar->>留言 2022年5月21日 (六) 00:04 (UTC)
{{反对}}:在中国大陆的一些地区,肝炎和一些寄生虫病可称得上地方性甚至地区性流行,但我想绝对不会有人称这些为“疫情”。--raichuP [·] 2022年5月21日 (六) 14:40 (UTC)
[3][4]。->>Vocal&Guitar->>留言 2022年5月22日 (日) 01:14 (UTC)
我是真的想问,这种情况下叫做“疫情”有问题吗?Ebola也在西非流行了至少十多年了,但毫无疑问地仍然是“疫情”。Sanmosa Χαίρε, ω χαίρε, Ελευθεριά! 2022年5月26日 (四) 04:43 (UTC)

“爆发”偏向于动词和形容词,我不认为适合作条目名称,且除非是“xxx的爆发”,否则很像没头没尾的陈述句。如果尚未达到“疫情”程度,建议折衷命名2022年猴痘流行事件,类似条目2022年不明病因儿童肝炎流行事件。正文同上。--YFdyh000留言) 2022年5月20日 (五) 18:19 (UTC)

结尾用爆发应该是可以的。应该讨论是用爆发、疫情、还是流行?--Kethyga留言) 2022年5月21日 (六) 11:24 (UTC)
“爆发”太主观了,难以衡量什么程度算爆发。意见不变。“疫情”同Vocal&Guitar意见。--YFdyh000留言) 2022年5月21日 (六) 12:52 (UTC)
“疾病爆发在流行病学上是指某种疾病在一段时间内患病人数超过该地区或该季节的正常预期。”[1][2] --raichuP [·] 2022年5月21日 (六) 14:49 (UTC)

记得以前有用户说用“爆发”不对应该用“暴发”……--🔨留言) 2022年5月24日 (二) 01:25 (UTC)

User:MintCandy/爆发。--绀野梦人 2022年5月24日 (二) 05:07 (UTC)
以前看过这篇论述,不过中国大陆以外地区部分的描述不太记得了……--🔨留言) 2022年5月24日 (二) 15:09 (UTC)
有什么必要一定得在标题中强调“爆发”吗?无法理解为何坚持不使用中性的“疫情”一词,徒生争议。——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25日 (三) 03:51 (UTC)
我觉得是理解问题。“疫情”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完全没问题。Sanmosa Χαίρε, ω χαίρε, Ελευθεριά! 2022年5月26日 (四) 04:44 (UTC)
参考疾病爆发,一般来说英文维基会按照流行规模来命名条目,如Outbreak(爆发)、Pandemic(大流行)等,这样会让读者了解到疾病的流行规模如何。例如一开始英文维基的条目名会用“COVID-19 outbreak”,后来WHO宣布大流行后改成了“COVID-19 pandemic”,从英文来看用哪些词可能遵循一定的规范,不知道中文对这些用词的定义是不是和英文一样。去看{{tl|Epidemics}}模板,很多疾病都存在不同的后缀,说明中文维基存在命名混乱的问题。我从翻译的角度假设一下,假如我要翻译“xxx outbreak”/“xxx pandemic”这种题目,是要翻译成“xxx爆发”/“xxx大流行”还是全都翻译成“xxx疫情”,还是别的什么,如果我参考中文维基现有的条目,那么它会给我相互冲突的答案。--Vozhuowhisper 2022年5月26日 (四) 17:56 (UTC)
条目不是一个人写的,相互冲突很正常。--Txkk留言) 2022年5月27日 (五) 06:46 (UTC)
我觉得应该藉这个机会讨论出某种可供社群遵循之共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28日 (六) 14:41 (UTC)
  • epidemic是一种影响社区、人口或地区内大量人群的疾病。
  • pandemic是一种蔓延到多个国家或大陆的流行病。
  • outbreak是地方病病例数量的增加超出预期。它也可以是一个新地区的单一案例。如果不能迅速控制,outbreak可能会变成epidemic。
(来源:[3]
目前中维条目似乎不会区分pandemic和epidemic,都翻译成疫情/大流行,outbreak毕竟定义上不同,个人认为翻译成“爆发”为宜。--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5月29日 (日) 09:02 (UTC)
如果按照WHO的标准来改写也未尝不可。--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日 (三) 07:11 (UTC)
鄙人没有找到WHO区分这三个流行规模的标准,我觉得写条目时大概还是主要参考英文版是怎么区分的吧。--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6月8日 (三) 12:43 (UTC)
共识未满前,个人不反对指引或论述,但不建议强求命名,并建议多加参考中文可靠来源的用法。比如pandemic,中文对应分类是分类:瘟疫,里面有疫情、疫潮‎、大瘟疫等命名,“大流行”之命名并不主流。--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9日 (四) 00:05 (UTC)

{{reflist-talk}}

将日本行政区划的信息框的当地地图改为OpenStreetMap地图

编辑

现所有日本一级行政区划条目的信息框都会放一张当地地图,然此类条目的有介绍行政区划的章节,也会放上一张类似的地图,显得有些多余。因此建议将当地地图改为OpenStreetMap,OpenStreetMap地图为交互式地图,读者可点进去查看更详细的地理位置信息。由于会影响所有日本一级行政区划的信息框,故来此讨论。

东京都的信息框为例: {{HideH|改前}} {{Infobox settlement | name = 东京都 | image_map = Map of Japan with highlight on 13 Tokyo prefecture.svg | map_caption = 东京都在日本的位置 | image_map1 = Map of Tokyo Ja.svg | map_caption1 = 东京都当地地图 }} {{HideF}} {{HideH|改后}} {{Infobox settlement | name = 东京都 | image_map = Map of Japan with highlight on 13 Tokyo prefecture.svg | map_caption = 东京都在日本的位置 | image_map1 = {{maplink|frame=yes|frame-width=250|frame-align=center|plain=yes|type=shape|stroke-width=2|stroke-color=#000000|zoom=8|frame-lat=35.68|frame-long=139.41|id=Q1490}} }} {{HideF}} ——BlackShadowG Pray for Ukraine 2022年5月21日 (六) 12:23 (UTC)

感觉没有什么必要改。--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5月21日 (六) 13:42 (UTC)
这样改的话会看不到都区部和各离岛。——C933103(留言) 2022年5月21日 (六) 17:19 (UTC)
OpenStreetMap中是有离岛的,下级行政单位在“行政区划”章节有详细的介绍,私以为无需放在信息框。--BlackShadowG Pray for Ukraine 2022年5月22日 (日) 01:42 (UTC)
是否可以在保留当地地图的基础上增加OpenStreetMap地图呢,这样信息会更多一些。--ydcok留言) 2022年5月21日 (六) 17:22 (UTC)
可以的,见下方,但三张地图可能导致信息框有些过长。

{{HideH|三张地图版本}} {{Infobox settlement | name = 东京都 | image_map = Map of Japan with highlight on 13 Tokyo prefecture.svg | map_caption = 东京都在日本的位置 | image_map1 = Map of Tokyo Ja.svg | map_caption1 = 东京都当地地图 {{maplink|frame=yes|frame-width=250|frame-align=center|plain=yes|type=shape|stroke-width=2|stroke-color=#000000|zoom=8|frame-lat=35.68|frame-long=139.41|id=Q1490}} }} {{HideF}}

——BlackShadowG Pray for Ukraine 2022年5月22日 (日) 01:47 (UTC)
@BlackShadowG:还是英维的infobox比咱们先进,它提供多个地图但有单选框,你可以选择你想看的那一个。--Txkk留言) 2022年5月27日 (五) 06:35 (UTC)
我忘记是在哪个条目看到的了。--Txkk留言) 2022年5月27日 (五) 06:39 (UTC)
{{noping|Txkk}}en:Statue of Liberty-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5月28日 (六) 07:04 (UTC)
@克劳棣:我认为可以借鉴过来。--Txkk留言) 2022年5月31日 (二) 14:08 (UTC)
涉及en:Module:Location_map/data/USA/doc#Location_map,_three_maps_and_three_captionsen:MediaWiki:Gadget-switcher.jsModule:Location_map p.main。适配和改写T:Infobox settlement感觉有点难度。--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3日 (五) 09:25 (UTC)
所以第一步应该是创建MediaWiki:Gadget-switcher.js吧,这样可先使{{tl|Switcher}}可用。--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6月8日 (三) 13:18 (UTC)
自己用F12-控制台运行JS代码就可看到效果和调试模板,有共识前可能不会启用全局小工具。--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8日 (三) 23:56 (UTC)
在zh-hk、zh-tw下的infobox的OpenStreetMap地图许多时没有灰色一块,与在zh-cn下显示的地图略有不同。--Mewaqua留言) 2022年5月27日 (五) 17:14 (UTC)
用zh-hk和zh-tw试了一下,似乎是未点开时没有阴影部分,但点开后都是有的。--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5月28日 (六) 02:22 (UTC)
{{支持}}不仅日本的要改,很多国家条目的这东西也应该跟进。--Liuxinyu970226留言) 2022年6月3日 (五) 01:51 (UTC)
{{opinion}}:可是OpenStreetMap的行政区域边界是很粗略的折线,而不是曲线呢!如果把它放大,会变成放大了的粗略的折线,而不是比较精细的折线。简言之,界线非常不精确,而且无法借由放大图形来改善。-游蛇脱壳/克劳 2022年6月3日 (五) 07:56 (UTC)
@克劳棣:这应该只是个别的问题吧,京都市的OpenStreetMap地图(en:Kyoto)的边界就是精确的曲线啊。--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6月8日 (三) 13:08 (UTC)

请求关注Talk:中国航空集团的讨论

编辑

{{save to|Talk:中国航空集团|Talk:中国航空}} 中国航空集团条目此前不当地将其所谓“前身”公司的内容写入条目当中,因此我进行了两次分拆操作,然而两次操作均被Patlabor Ingram强行回退,而Patlabor Ingram更故意牵扯其他条目的情况以意图威胁不同意其意见者放弃自身想法,使相关条目的正确性严重受损。请各位密切关注并参与Talk:中国航空集团的讨论。Sanmosa Νεκρα 2022年5月22日 (日) 14:03 (UTC)

属于、不属于,拆分、合并写,都非中立观点。建议阐明“主张”并简述历史、章节中{{tl|see}}前身。另外,该版本的消歧义我认为无可读性。--YFdyh000留言) 2022年5月22日 (日) 14:23 (UTC)
我觉得应该要先厘清一下这一批条目的编辑历史,目前这样实在无法解析各种合并或拆分操作的合理性如何,难以正确置评。——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22日 (日) 14:43 (UTC)
阅,Patlabor Ingram说得很有道理。既然中航自称其历史始于1930年,且没有其他任何来源反对这一声称,那么就应该把中航历史追溯到1930年。否则,就是原创研究而已。Fire Ice 2022年5月25日 (三) 15:10 (UTC)
利用参见功能也能完全达到相同的目的。此外,目前条目各时期篇幅比重明显不均,并非理想状态。——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26日 (四) 13:05 (UTC)
查了一些资料后我的看法改变了,认为该条目应从2002年写起。中国大陆资料都以2002年为正式成立。Fire Ice 2022年5月26日 (四) 15:22 (UTC)
{{回应}}:2002年是原中航总公司与中国西南航空合并重组为中航集团的时间。与中航集团将历史追溯到1930年不矛盾。可参见香港中联办的描述PATLABOR 英格拉姆Akina 40th Talk 2022年6月3日 (五) 03:17 (UTC)
我觉得将国府中航视为“中航集团”之前身与否,不影响维基百科根据条目内容篇幅进行拆分。比方说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迁往云南后,即使名称未变,以其历史之丰富,仍然可以拆出一个时期的独立条目。重点是透过参见等功能,将国府中航与今日之“中航集团”两条目连结起来,并在其中以适当篇幅描述对方,而不割舍二者精神上的承继关系。——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6月3日 (五) 06:36 (UTC)
若参照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 (垒允时期)之往例,我愿作妥协:以中国航空{{Small|(内容包含民国与共和国时期)}}为主条目,拆分出中国航空公司 (民国时期){{Small|(或命名为中国航空公司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我同意这样的拆分。PATLABOR 英格拉姆Akina 40th Talk 2022年6月7日 (二) 04:37 (UTC)
个人举出上述例子只是表明拆分的合理性。就标题而言,我是认为拆分成中国航空集团跟中国航空比较好。——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6月12日 (日) 10:41 (UTC)
{{声明}}:Sanmosa声称本人“更故意牵扯其他条目的情况以意图威胁不同意其意见者放弃自身想法”,Sanmosa指控本人“意图威胁”之说法严重违反WP:礼仪指引,在此表达强烈抗议,并保留提报的权利。
Sanmosa的拆分从未经过任何讨论及共识,反倒打一耙,本人深表遗憾。PATLABOR 英格拉姆Akina 40th Talk 2022年6月3日 (五) 03:17 (UTC)
我觉得就算是随便一个正常人去看你的留言,都能够正常推断你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毕竟我在几年前开始就已经看过这种语调了,我认为我的判断不会有错。如果你不认为那是“威胁”,那就是你的问题,并请你认知到这种情况确实是“威胁”且不被容许。我认为整个讨论从一开始其实就只有你一个人在坚持只能有一个条目,越是这样讨论下去,我就越有一种你在死缠烂打的感觉,这种情况叫作“倾向性编辑”,当然你也不是第一个有这样的情况的人就是了。Sanmosa Χαίρε, ω χαίρε, Ελευθεριά! 2022年6月3日 (五) 13:48 (UTC)
(1)原来维基人对条目编辑持有看法都算作“威胁”啊?我反对阁下这样的人身攻击。从几年前开始您就是这样,我一直认为,您这种人身攻击对讨论的正常开展没有任何帮助。(2)“我觉得就算是随便一个正常人”?您如何能代表公众的观点?民意调查?参考文献?(3)若说到“倾向性编辑”,我只倾向于参考文献,也希望阁下拿出参考文献一起交流。PATLABOR 英格拉姆Akina 40th Talk 2022年6月6日 (一) 00:50 (UTC)
我觉得你说的话确实带有威胁发起编辑战的意思,毕竟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先例,Jarodalien老这样做了,这点你大可以去找他的封锁纪录,而且我深信我一直以来已经尽可能克制自己的用语。如果说实话属于“人身攻击”的话,那维基百科不可能有文明,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论如何,你确实是到了现在还在坚持要把两段不相干的历史写在一起,而且在其他人都提出了不同的来源证明你的主张有误的情况下仍然如此,并从未考虑过读者被误导的问题。恕我仍然无法认可你的讨论态度,不然我也用不着在这里开讨论求关注。Sanmosa Χαίρε, ω χαίρε, Ελευθεριά! 2022年6月6日 (一) 06:21 (UTC)
对于他说“则需要检讨……”,我不认为算是“也必须修改”其他条目的威胁破坏,而只是提醒参考其他条目的做法(不论是否为闯红灯)。另对于您在客栈该议题及原公告中的行文语气,我认为欠妥、中立性不足,希望您推定善意。--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06:52 (UTC)
不好意思,但我是在对相关措辞比较感冒,毕竟如我所说,借这个名头来威胁发起编辑战并非没有先例。Sanmosa Χαίρε, ω χαίρε, Ελευθεριά! 2022年6月6日 (一) 08:16 (UTC)

总结

编辑

总结Ericliu1912等的讨论,现本人建议参照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 (垒允时期)之往例,以中国航空{{Small|(内容包含民国与共和国1930-2022各时期)}}为主条目,并拆分出中国航空公司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Small|(着重叙述1949年以前之历史)}}。现予公示。PATLABOR 英格拉姆Akina 40th Talk 2022年6月12日 (日) 03:59 (UTC)

怎么看都是拆分成“中国航空集团”跟中国航空比较好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6月12日 (日) 10:39 (UTC)
本人认为有一个主条目叙述中航1930—2022年各时期的历史。不论是轮船招商局系列条目模式,还是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系列条目模式,都有一个主条目承载整体历史。拆分成中国航空集团跟中国航空两个条目,现存经营主体反而被挤到一边,个人认为不妥。因此为避免割裂历史,依据类似条目情况,我认为本条目有两种解决办法,供各位商榷:
  1. “垒允模式”(将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拆分为独立子条目):
    中国航空{{Small|(内容包含民国与共和国1930-2022各时期)}}为主条目,并拆分出中国航空公司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Small|(着重叙述1949年以前之历史)}};
  2. “招商局模式”(按法人主体拆分、一主多子):
    中国航空{{Small|(内容包含民国与共和国1930-2022各时期)}}为主条目,并拆分出中国航空公司 (1949—1952年){{Small|(着重叙述1949—1952年之历史)}}、中国航空总公司{{Small|(着重叙述1988—2002年之历史)}}、中国航空集团{{Small|(着重叙述2002年以后之历史)}}。PATLABOR 英格拉姆Akina 40th Talk 2022年6月12日 (日) 12:19 (UTC)
现在的问题就是,以前那中国航空跟现在这“中国航空(集团)”,能算是一个东西么?是不是不一定要存在一个“主条目”,而中国航空与“中国航空集团”这俩页面其实本来就都各是自身的“主条目”呢?——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6月13日 (一) 10:06 (UTC)
中国航空作消歧义不好吗,作主条目,恐怕有歧义、演变成航空业、航空工业等内容的概述性条目。个人建议各条目的序言或小章节简述+内链。--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15:51 (UTC)
这也是一个选项,拆分成“中国航空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与“中国航空集团”,消歧义页面还可以容纳其他义近条目,并将“中国航空公司”等亦有歧义之页面重新导向至此。我觉得十分可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6月15日 (三) 03:17 (UTC)
  • 暂时{{反对}}公示。查看上方讨论后还是不理解。先解释为什么要做两种拆分?比如招商局模式拆分成4条目?就目前看来似乎没有大幅扩充的可行性。另外,我反对以“中国航空公司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这样的称呼,有更好的代称。--贝塔洛曼外交公务箱 2022年6月15日 (三) 11:54 (UTC)
既然台湾时期无同名组织,消歧义字眼用中华民国就行。--绀野梦人 2022年6月15日 (三) 12:08 (UTC)

{{存档至|Talk:标量 (物理学)|Talk:标量|Category talk:标量 (物理学)}} “标量”在数学和物理学中有双重含义,数学方面已另有条目单独介绍,但原条目“标量”主要介绍物理方面内容,故提议移动至“标量 (物理学)”并参照en:Scalar创建消歧义页面。 --PexEric留言) 2022年5月28日 (六) 13:05 (UTC)

{{ping|PexEric}}已经移动该条目,并建立消歧义页面。——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30日 (一) 14:07 (UTC)
非常感谢,另外也请帮忙修正一下Template:线性代数内的链入链接。--PexEric留言) 2022年6月3日 (五) 06:10 (UTC)
{{noping|PexEric}}已经处理相关内部链接,请确认修改是否妥当。——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6月3日 (五) 07:34 (UTC)
还烦请阁下在wikidata:Q2291395添加一下中文消歧义页的链接。另外,我认为wikidata:Q181175的中文名称应当改为“标量物理量”或“物理标量”,这个可以再商讨一下。
另另外,关于“分类:标量”,英文将其拆分为了物理数学两方面的分类,我认为中文也可以效仿。--PexEric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15:19 (UTC)
{{noping|PexEric}}维基数据相关连结已经处理完毕。至于分类,我暂时先把现存的页面消歧义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6月13日 (一) 12:38 (UTC)

能将台湾译名改成聂伯吗

编辑

{{存档至|Talk:第聂伯罗}} 如题,能将聂伯城台湾译名改称聂伯吗?--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5月29日 (日) 05:29 (UTC)

台译聂伯城似乎是要和聂伯河区别开来,相较而下陆译为第聂伯罗就不会有与第聂伯河混淆的问题因而没有加“”。话说这种叫法是偏英语的习惯吧,中文倒是不必遵循。--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5月29日 (日) 06:41 (UTC)
我认为直接叫聂伯并不会和聂伯河混淆--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5月29日 (日) 08:45 (UTC)
还有一个原因是原文名字里并没有城市同义词
(如-pol,-hrad)--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5月29日 (日) 08:55 (UTC)
伏尔加聂伯?--Liuxinyu970226留言) 2022年6月3日 (五) 01:43 (UTC)
你是指有直接使用“聂伯”这个词的情况吗?--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6月8日 (三) 10:32 (UTC)
要看可靠来源都怎么说。上次讲过了,我们维基百科不搞“正名”运动。——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29日 (日) 12:45 (UTC)
这算可靠来源吗? 聂伯(聂伯城、叶卡捷里诺斯拉夫)-Dnipro(Dnipropetrovsk;Ekaterinoslav)--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5月31日 (二) 04:27 (UTC)
此为可靠来源。但本站看的是整体可靠来源,而非单一来源。简略来说,即是取最常用者。——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6月9日 (四) 14:13 (UTC)

模板:Country data Indonesia: 建议将“印尼”改成“印度尼西亚”

编辑

{{存档至|Template talk:Country data Indonesia}} 如题。这个模板经常使用在各种列表、表格中(例如:岛屿国家列表),使用印尼这种过于简单的简称非常突兀和不正式,和其他国家明显不同。很多年前也讨论过但是似乎没有了下文。--Fireattack留言) 2022年5月29日 (日) 11:32 (UTC)

相关讨论参见此处。——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29日 (日) 12:32 (UTC)
基本上,我觉得这俩词汇大概就是“澳洲”与“澳大利亚”的差别。——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5月31日 (二) 13:55 (UTC)
“澳洲”也许可以指代“大洋洲”,但“印尼”就是指“印度尼西亚”。
我觉得这里的问题单纯是简称正式不正式的问题吧。
大概是“南韩”与“大韩民国”的关系。--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日 (三) 00:53 (UTC)
“印尼”的常用程度应该是超过“南韓”。大概跟“韓國”是同一等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6月1日 (三) 02:14 (UTC)
因为“南韩”和“印尼”一样不太正式,一般会在正式文本里写成“大韩民国”和“印度尼西亚”。“韩国”的话感觉就和“美国”差不多,就算在正式文本里也是可以接受的。--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日 (三) 07:09 (UTC)
我觉得应该偏向地区词问题。在我这边,“印尼”跟“美国”是同一类型的词汇。——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6月1日 (三) 13:40 (UTC)
  • 有可能“印度”、“印尼”差点有一点点一样。我觉得还可以。--Sim Chi Yun留言) 2022年5月30日 (一) 14:22 (UTC)
  • 我觉得可以使用“印度尼西亚”。就很像“马来西亚”也是一样Template:Country data Malaysia。马来西亚全部有叫做“印度尼西亚”。--Sim Chi Yun留言) 2022年6月1日 (三) 09:51 (UTC)
  • 美国条目也不是“美利坚合众国”。--C9mVio9JRy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1:47 (UTC)
{{支持}}。--东风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1:49 (UTC)
{{支持}},可与条目名称一致。--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6月7日 (二) 11:52 (UTC)
{{支持}}--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2年6月9日 (四) 14:16 (UTC)
  • 请问{{ping2|Fireattack}},您对该草稿版本有无任何异议?反正都没有人有反对意见嘛,直接问了吧,编辑请求放在那边都放了5天了。--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3:29 (UTC)
  • 中文版唯一可比的例子是{{tl|Country data United Arab Emirates}},之前曾被改为全名,之后又改回简称。虽然香港也不是没有人知道印尼和阿联酋的全称是什么。但民间一般以简称作为这两个国家的通称。“大韩民国”有官方简称“韩国”,“南韓”是港澳台的俗称(但MOS:COR建议{{tl|Country data South Korea}}使用alias,大陆简体模式作“韩国”,其余模式作“南韓”),情况有点不一样。“大马”之类的之于“马来西亚”就完全是俗称了,不可比。我当年的立场是从可读性出发,而非正式与否,而且认为保留简称较好识别(至少从繁体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但体育、国际组织会籍等除外,这些想不到用简称的理由),到今天也没怎么改变过。当然,如果我拗不过你们,就照做啰,不过如果有个不知道是蠢还是坏的家伙把印度尼西亚当作印度就不是我们的责任了。--春卷柯南-发前人所未知 ( ) 2022年6月16日 (四) 13:39 (UTC)

Cardiff译名问题

编辑

{{存档至|Talk:加的夫}} 目前英国地名的公共转换组里显示为大陆:加的夫;香港:卡迪夫;台湾:卡地夫;繁体:加地夫,身在大陆发现加的夫并非常见用法,而陆港台似乎也都没有一个稳定常见的用法,car译为加或卡还好说、问题主要是出在di总共出现了三种译法,的、迪、地,再和前两种排列组合,总共可能出现6种情况,导致其他条目不熟悉的编者出现困扰,或者是Cardiff相关的新创条目时出现连结不到位的问题。想来社群讨论一下各位意见,以便合理修改字词转换。--🇸🇴🇫🇲评论已关闭) 2022年5月31日 (二) 17:02 (UTC)

貌似“加的夫”是指地名,“卡迪夫”是指大学。按照读音对着译音表来翻译的话,应该是“卡迪夫”。
(的字习惯上不用作翻译用字,的黎波里还好,波罗的海就会有问题,所以新的翻译就不用了)
话说谁能找到一本《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就好了。--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日 (三) 00:48 (UTC)
感觉加和的比较符合粤语的音译习惯。也可能是历史上翻译群体遗留的原因。-🇸🇴🇫🇲评论已关闭) 2022年6月1日 (三) 02:38 (UTC)
我甚至还发现了“加帝夫”的译法。--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日 (三) 07:04 (UTC)
中华民国的国家教育研究院双语词汇、学术名词暨辞书资讯网译加地夫;中国大陆的《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译加的夫,《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译卡迪夫。--绀野梦人 2022年6月1日 (三) 03:24 (UTC)
感觉好混乱。为什么会整出这么多不统一的翻译。-🇸🇴🇫🇲评论已关闭) 2022年6月1日 (三) 16:58 (UTC)
可能这是一个相对不知名的地名,所以没有统一标准;况且香港和加的夫都被英国管治,所以香港有对其专门翻译也不奇怪。--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2日 (四) 05:32 (UTC)
找到了一个威尔士政府中文官网的链接里译为卡迪夫,不知道这种是否适用于名从主人?-🇸🇴🇫🇲评论已关闭) 2022年6月1日 (三) 17:06 (UTC)
大陆搜索引擎搜“卡地夫”往往提示“已为您显示“卡迪夫”的搜索结果。”而“加地夫”则提示“已为您显示“加迪夫”的搜索结果。”,bing限制在.cn域:加的夫(68,900)<加帝夫(237,000)<加迪夫(516,000)<卡迪夫(530,000)<卡帝夫(571,000)<加地夫(790,000)<卡地夫(844,000)<卡的夫(979,000)--Liuxinyu970226留言) 2022年6月3日 (五) 01:01 (UTC)
搜索引擎显示的数量结果可能只能做参考。卡的夫结果最多也是出乎意料,似乎并不是最常见的来源。本人认为威尔士政府的官方中文网适用于名从主人,但能表明港台最常用的译法的证据暂不明确,倾向将公共转换组修订为“大陆:卡迪夫;繁体:加地夫”。-🇸🇴🇫🇲评论已关闭) 2022年6月3日 (五) 15:56 (UTC)
香港一般用卡迪夫,例如卡迪夫城。--AT 2022年6月4日 (六) 12:09 (UTC)
那设置为“大陆:卡迪夫;香港:卡迪夫;台湾:加地夫”应该可以吧。-🇸🇴🇫🇲评论已关闭) 2022年6月4日 (六) 15:00 (UTC)
大陆加的夫,可能会更常见些。
那个中文官网快五年没更新了,看起来是威尔士一时兴起找国内企业搞的项目,已经失去维护了。--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5日 (日) 02:02 (UTC)
不过官方微博倒是一直在更新。-🇸🇴🇫🇲评论已关闭) 2022年6月8日 (三) 01:21 (UTC)

{{存档至|Talk: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系列角色列表|WikiProject talk:电子游戏}} {{移动自|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sign=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6月6日 (一) 15:03 (UTC)}} 目前本人将分类commons:Category:Art by Andy-roo78中的图片插入到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系列角色列表中,但不知道这样做是否有侵权和失当等问题,特来客栈向电子游戏专题的诸位请教。--Joe young yu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08:40 (UTC)

欢迎关注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系列的各位用户前来发言!{{ping|Sponge123|Vakrieger|Davidzdh|百战天虫|Ericliu1912|Lopullinen|BlackShadowG|MilkyDefer}}(虽然不知道被Ping的各位算不算该系列爱好者{{囧}})——Joe young yu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11:32 (UTC)

不能将同人图片作“图片”吧,会有误导。已有条目内链,感觉不放为好。--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08:56 (UTC)
{{mute|YFdyh000}}问题在于官方图是有版权的,肯定不能放在条目里。个人感觉commons:Category:Art by Andy-roo78的图片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角色特征,所以认为放进去应该不会造成太大误导。至于条目内链我可以想办法清除。——Joe young yu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11:12 (UTC)
去相应条目看合理使用更准确,同人图肯定是不一样的,风格和特征等方面有差异、不统一。对于不了解的读者肯定会产生误导。--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11:53 (UTC)
同意上述观点,不建议使用同人图,我觉得可以比照英文条目,加上官方大乱斗角色全图即可。这也是我第一次被ping 的说,但感谢您的提醒因,我的确是本系列的爱好者,但很久没帮忙编辑了。Sponge123留言)2022年6月6日 (一) 11:46 (UTC)

关于中文条目配主学的正确性

编辑

{{存档至|Talk:以物配主}} 我在翻译有关印尼信仰的文章[Kejawèn](暂订条目为[科贾文信仰])途中,英文版中论及这种信仰传播到马来西亚,而被马来西亚当局宣布为syirik(Shirk (Islam)),我发现对应的中文条目为配主学。我在网上搜寻这个名词相关讯息,找不到,倒是在一篇[伊斯兰古兰圣经(al-Qur’an)之基本教义]文章中(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AN/an133228.pdf)中把這個字用[多神信仰]来表达,我觉得是正确的表达。我建议是否有把所谓配主学修改的必要?ThomasYehYeh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08:41 (UTC)

这个词在中文伊斯兰教文献中通常译为“以物配主”,或音译为“什尔克”。译作“多神信仰”也可,但似乎不是那么确切,因为这个词不仅指信仰别的神灵,还包括对除了真主之外一切事物、偶像的崇拜。“配主学”的译法确实不妥,估计是仿造“认主学”自创的。--Stevenliuyi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10:37 (UTC)
我将这个条目移动到了以物配主。--立日留言) 2022年6月6日 (一) 21:15 (UTC)
{{noping|ThomasYehYeh}}PS. Kejawèn这个词本来是由词缀ke-...-n和词根jawa(爪哇)组成——爪哇话和马来话是“亲戚”,我以前翻译爪哇王公条目的时候,是把这个概念翻译为“爪哇教”,也有人翻译为“爪哇本土/传统信仰”(因为它不是严格的宗教,而是类似于华人传统文化体系以及信仰),甚至有音译的,个人认为意译比较能凸显这个概念的特色,不过伊斯兰专题不少条目都倾向音译,最后如何命名就你决定了。--春卷柯南-发前人所未知 ( ) 2022年6月16日 (四) 13:56 (UTC)

将标题“乌克兰东部攻势”改为“东乌克兰攻势”

编辑

{{存档至|Talk:乌克兰东部攻势}} 我提议将标题“乌克兰东部攻势”改为“东乌克兰攻势”以符合内文--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3:21 (UTC)

似乎没有“东乌克兰”这样的专有名词。感觉“东乌克兰”并不是像“东耶路撒冷”或者“东帝汶”一样有明确边界的地区名,而只是“乌克兰东部”这一泛泛之称的同义词。--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5:19 (UTC)
其实还不如“顿巴斯”。--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5:20 (UTC)
中文维基有东乌克兰这个条目--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6月8日 (三) 05:27 (UTC)
二者同义,未见更名之必要。——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6月9日 (四) 14:11 (UTC)
我是希望更名,因为查询乌克兰东部时出现的是东乌克兰这个条目--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6月9日 (四) 14:34 (UTC)
查了тлумачний словник(词典),Східна Україна 涵盖两种意思,不用特意更名,又可以叫Донеччина(顿涅茨克)或Донбас(顿巴斯)--折毛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09:19 (UTC)
若据当地地缘,乌克兰东部和东乌克兰可能不太一样,本地更名不一定把握得准——东乌克兰本地收录条目似乎范围也和追溯回去的关联范围不太一样。据载的话最早分东西是由于立陶宛大公国丧失的(东)“乌克兰”开始算去,“东乌克兰”即是聂伯河左岸,与莫斯科大公国瓜分波兰之后获取的聂伯河右岸相对应。现在主要交战的顿巴斯还不算是整个“东乌克兰”,如果像之前俄军还一齐围攻基辅的话倒可能擦点“东乌克兰”边(立陶宛公国被分走聂伯河左岸时包括基辅),实时波及范围仅说东部的话应该是比较准确点。--约克客留言) 2022年6月12日 (日) 09:49 (UTC)

台湾行政区条目的人口资料

编辑

{{存档至|Wikipedia talk:维基百科不是什么|Talk:凤山区|Talk:苓雅区|Talk:前镇区}}

{{quote|text=这是百科全书,我觉得有些需要保留,以供需要者查询之功用。像历年的人口;或每五到十年的人口数可以保留 |by=Zu3612403|source=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存档/2020年6月#人口资料}}

并请参阅User talk:Zu3612403#各行政区的人口段落
  • 希望社群提供意见,例如在这个版本的人口段落中,哪些资料可以保留?
  • 我认为仅需要保留行政区成立时的人口数字及最新的人口数字,加上足够的说明文字简要概括必要的数据,其他图表均依WP:RAWDATA移除。

{{Cquote|bgcolor = #FFFFF0|width=700px|quote=过度统计清单。漫长而庞大的统计清册混淆读者并降低条目的可读性和整洁。此外,条目应该包含足够的说明文字把统计资料所蕴含的来龙去脉介绍给一般读者。在某些情况可能需要这些内容(例如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全国民意调查),可以考虑使用表格来提升冗长数据列表的可读性。而在主条目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不需要这么做,略去过度的统计和简要概括必要的数据。}} --CaryCheng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3:31 (UTC)

  • 倘若我是读者,想要了解某地的人口讯息,就会想要知道当地人口现况、人口密度、男女人数、户数以及历年人口变化等“基本讯息”,其中前面四者应用文字叙述,一行文字即可胜过一堆图表;历年人口变化则是以图形化呈现,一张图就能一目了然其趋势,或者用表格列出代表年份(如人口普查的年份)即可。那些“过于详细的人口数据”,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是无法从中迅速得知想要的讯息,自然而然就不会想去浏览,最合适的方式则是在合适段落标注参考文献,引导有兴趣的读者去探究。
  • 就以凤山区的版本,本人浏览后认为历史数据只需保留右侧的历史人口模板(或是仅用下方的历年人口趋势图),“凤山区人口指标”这张包含当前人口总数、男女人数、户数之等资讯,以文字来描述即可,其余表格则是过于详细,一般读者通常不太会去浏览,因此无须列出,仅留参考文献给有兴趣的读者去深入了解即可。--Steven |_-。) 2022年6月7日 (二) 15:46 (UTC)
同意Steven的第二段。“凤山区人口指标”图表无意义,且未列时点和来源。“历年人口变化”过于详细、滥用颜色,眼花缭乱。--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8日 (三) 03:39 (UTC)
  • 没什么差别吧,例如凤山区条目里面一堆根本都是琐碎资料。维基百科不是不经筛选的资讯收集处,根本都可以加上{{tl|Trivia}}模板了,不只是一个人口指标问题而已。在“警政消防”、“市场/购物商场”、“场馆设施”和“邮政”段落都可以砍;“公车客运”就算要写也不用写的那么密密麻麻吧?可能整个条目至少二分之一都得砍掉重写,假设以后真有人想评什么FA或GA啦。--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2年6月9日 (四) 14:25 (UTC)
同意阁下的看法,台湾300多个行政区条目,过去几年在许多编者努力之后,变成现在这般堆积琐碎资料的样子,实在积重难返,我只能一步一步进行,先从特别花俏的段落开始。--CaryCheng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06:39 (UTC)
{{ping|CaryCheng}}给个良心建议,除非真的有要考虑上面提到的想评FA或GA,不然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刻意去改写内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能还比较实在点。总之就是摆烂不理嘛,要独自一人将条目全部重写的难度太高了。--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11:57 (UTC)
{{Thank you}}--CaryCheng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12:46 (UTC)

整理讨论共识初稿如下,请各位提供意见。

台湾行政区条目人口段落共识

编辑

{{exampleH}} 在人口段落中通常有四个表格资料,共识如下:

  1. 历史人口模板 {{tl|Historical populations}}:保留。
  2. 人口指标表格:删除,改以文字描述。
  3. 年度人口变化表格:删除。
  4. 历年人口变化表格:删除。

{{exampleF}} --CaryCheng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06:39 (UTC)


🕗 公示7日,2022年6月21日 (二) 02:48 (UTC) 结束:已数日无新留言,目前无反对意见,进入公示期。--CaryCheng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02:48 (UTC)

  • 讲实在话,这有无共识也没什么差别。如果还是摆烂不想更新,就算过了也没有什么意思啊。如果要譬喻的话,以前的什么协作计划在热潮过了以后就变成坑了。那么这种行政区则可以说是天坑,不知道什么时候、谁写成这样的。--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10:01 (UTC)
感谢阁下的建议。--CaryCheng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14:46 (UTC)

{{ping|CaryCheng}}台湾行政区是指一级行政区(县市)、二级行政区(县辖市乡镇区)还是一级+二级?--Cmsth11126a02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11:41 (UTC)

  • 历年人口变化可以部分保留,删除增加量、成长率,方便读者。--Cmsth11126a02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11:41 (UTC)
  • 行政区包含一级及二级。
  • 请参阅WP:RAWDATA,以及上方U:StevenK234及U:YFdyh000的意见。历年人口变化表格应该删除,如果读者需要各年度人口资料,应该迳至内政部网页查询。--CaryCheng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14:46 (UTC)
  • 按这套逻辑,历史人口模板是否也可删除(反正可在内政部网页查询)?--Cmsth11126a02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02:43 (UTC)
是的,我个人的意见是应该删除,但是讨论中多数意见希望保留,所以我妥协以达成共识。--CaryCheng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03:23 (UTC)
所谓讨论中多数,只有StevenK234明确要求删除历年人口变化表格,当作2:1;但邀请Zu3612403的话,可能2:2。({{ping|Zu3612403}})--Cmsth11126a02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5:30 (UTC)
  • 阁下漏看U:YFdyh000的意见:“同意Steven的第二段。……‘历年人口变化’过于详细、滥用颜色,眼花缭乱。”
  • U:Zu3612403的意见:“像历年的人口;或每五到十年的人口数可以保留”,我将U:Zu3612403的意见视为二择一。
  • WP:DEM:“这里寻求共识的主要方法是讨论,而不是投票。”一定要数票的话,看起来是4:1或是3:1。
  • WP:RAWDATA,历年人口变化表格就是过度统计清单,依照方针与指引应该删除。--CaryCheng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6:04 (UTC)

关于条目“格鲁乌”及“格鲁乌 (苏联)

编辑

{{存档至|Talk:格鲁乌|Talk:格鲁乌 (苏联)}} 我希望将这两个条目的名称分别改为“俄罗斯联邦军队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及“总参谋部情报部 (苏联)”

有关于其缩写,简体中文版使用“格鲁乌”,繁体中文(尤其是台版)则用“GRU”--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4:07 (UTC)

另外的,这两个条目的内容几乎没区别。--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5:30 (UTC)

请教熟悉智利、西班牙文地名的朋友

编辑

我发现洛斯阿拉莫斯自然保护区洛斯弗拉门科国家自然保护区似乎描述同一个保护区,且后者的命名符合Wikipedia:外语译音表/西班牙语,但因不熟悉西班牙语、手边没有《世界地名译名词典》不确定何者为是,请熟悉智利、西班牙文地名的朋友指点,谢谢。--回廊彼端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5:18 (UTC)

感觉是和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相混了。--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5:26 (UTC)
“洛斯阿拉莫斯”明显误译,且地表上并无Los Alamos National Reserve这座保护区(但有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我想该编者应该是被这个词汇混淆)。该国家公园名称的词源为红鹤,西班牙语为Flamenco,Flamencos为其复数。《世界地名译名词典》与《外国地名译名》皆有收录Flamenco之译名,中国大陆翻“弗拉門科”,而台湾则翻“夫拉曼科”。--Steven |_-。) 2022年6月7日 (二) 16:16 (UTC)
感谢User:The Puki desuUser:StevenK234回应,再冒昧请教两位能帮忙合并并提删错误译名吗?我手上有其他事情待办一时抽不出手。--回廊彼端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13:48 (UTC)
看起来应该是要反向合并,之后再行移动。——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6月16日 (四) 06:35 (UTC)

建议将{{China Expwy Name}}、{{中国国道名}}与{{jct}}合并

编辑

{{存档至|Template talk:China Expwy Name|Template talk:中国国道名|Template talk:Jct|Template talk:|Template talk:}} 如题,两个模板与jct功能非常相似,如果能合并的话也许可以减少一些维护模板的工作量。--忒有钱🌊塩水あります🐳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7:56 (UTC)

功能相似,但参数能否兼容。暂时意见WP:没坏不修。{{tl|中国国道名}}源码简单,{{tl|China Expwy Name}}有本地化设计,{{tl|jct}}用法晦涩、模块:Road data/strings/CHN可能不全。--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8日 (三) 03:33 (UTC)

新疆再教育营营中人数的问题

编辑

此来源对营中人数的提及被新疆再教育营条目视为一次单独的人数估算,然而此来源并不是一次调查报告,而是中国政府在ORCHR上就新疆问题接受审查时的记录,对营中人数的提及来自Gay McDougall的一项提问: {{Cquote|GAY MCDOUGALL, Committee Co-Rapporteur for China, raised concern about the numerous and credible reports that in the name of combatting “religious extremism” and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the State party had turned the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into something that resembled a massive internment camp shrouded in secrecy… The Co-Rapporteur noted reports of mass detention of ethnic Uyghurs and other Turkic Muslim minorities, and estimates that upwards of a million people were being held in so-called counter-extremism centres and another two million had been forced into so-called “re-education camps” for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ndoctrination…}} {{Cquote|中国问题联合报告员盖伊·麦克杜格尔, 对许多可信的报告表示强烈关注,这些报告显示缔约国以打击“宗教极端主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名义,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变成了一个类似于大规模秘密拘留营的地方…… 联合报告员注意到关于大规模拘留维吾尔族和其他突厥穆斯林少数民族的报告,并估计有超过100万人被关押在所谓的反极端主义中心,另有200万人被迫进入所谓的“再教育营”接受政治和文化灌输……}} 此来源对此也有记录: {{Cquote|麦克杜格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成员以及其他被认定为穆斯林的成员,正被视为国家的敌人,这样做只不过是基于他们的民族宗教身份。一些报告显示,维吾尔族和其他突厥穆斯林少数民族遭到大规模拘留,估计有100多万人被关押在所谓的反极端主义中心,另有200万人被迫进入所谓的“再教育营”,接受政治和文化灌输……}} 从场合及上下文来看,麦克杜格尔更像援引先前报告中的说法,虽然他没有指明是谁的报告,因此可能不适合列为一次单独的人数估算报告--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讨论〉 2022年6月6日 (一) 18:45 (UTC)

另外,先前不是已有标题转换的共识了,怎么现在又推翻了--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讨论〉 2022年6月6日 (一) 18:45 (UTC)
我先前在阅读对于新疆再教育营的反应条目时,注意到一个营中人数数据可追溯至郑国恩的论文,被写成了论文作者自已独立调查的结论(大概是太相信新闻来源的真实性了),于是我查了查新疆再教育营#营中人员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幸好是没有,但是注意到有这个问题。这个我比较没把握,所以想先在讨论页了咨询其他人的意见,但是过了快两天都没动静,所以移来这里,我还以为这条目关注度挺高的……-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讨论〉 2022年6月8日 (三) 14:38 (UTC)
注:此留言已被原作者(User:车智贤)移除。2022年6月8日 (三) 15:09 (UTC)
就我的观点来看,新疆的维吾尔族也就一千多万,按1000k 2000k这两个数据来说,这意味着五分之一的人受过强制措施,这有点不符合常理。毕竟如果有这么大规模的人被关押,只有零星半点的所谓视频被公布是不太可能的。--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0日 (五) 15:23 (UTC)
我也不信啊,几个来源里只有郑国恩给出了估算方法,但仔细一看这方法也不靠谱。可现在的重点不是信与不信,是麦克杜格尔说的话算不算是一独立的调查报告,还是只能算对他人的引用(事实上我认为如果要严谨一点话,营内人数这部分除郑国恩和官方以外的来源都不能留,但这样作争议太大了)--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讨论〉 2022年6月11日 (六) 09:11 (UTC)
我发现郑国温18年引用同年1月25日卫报报道的论文,指称其有180万,但是我看卫报的报道又是“有报告指出”。您能找到有论据的论文吗?--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15:27 (UTC)
我能查到符合你这个说法只有{{doi|10.1080/02634937.2018.1507997}},但是里面写的是12万人。卫报上提了12万,引用的是人权观察调查员王松莲和纽约时报采访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的报告[4][5][6]{{block|真TM绕口}},但其实这两来源里都没提到数字。你是想说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吗,我个人是觉得无论常见与否,在这种上下文中提出的结论无论如何都不能作为单独的调查报告,可贸然移除有来源内容很容易引战的--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讨论〉 2022年6月11日 (六) 16:13 (UTC)
我只想看到他到底是怎样估算的,而不是一堆文章相互引用。--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2日 (日) 03:00 (UTC)
啊!方法我已经简短的写进新疆再教育营的条目里了,在营中人员一节,你也可以点进来源在页里搜“4.5 rmb”就能查到对应段落(上下两段)更早以前我不知道他是如何估算的,不过我倒是有看见有人引用了上述论文,给出的数字却是“80万到200万”的情形--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讨论〉 2022年6月12日 (日) 05:55 (UTC)

{{reflist-talk}}

关于陕西省图书馆一条目的资料问题

编辑

{{存档至|Talk:陕西省图书馆}} 目前此条目的相关资料我已尽力于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多个资源库查询,但目前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所以已无法查询更多资料,且资料对比FA条目宁波图书馆尚有不足之处。所以麻烦社群有可提供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馆藏、馆务等方面的资料)者请在下方提供或发送电邮邮寄,我将不胜感激。--绍💓煦意见箱 · sign 2022年6月8日 (三) 20:09 (UTC)

电影条目的特别播映

编辑

{{Infobox film | name = 捍卫战士:独行侠 | released = {{Film date|2022|5|18|康城影展|2022|5|25|台湾、新加坡|2022|5|26|香港[注 1]|2022|5|27|美国、日本、马来西亚}} }}

个人在编辑电影条目时遇到一个问题,还请有经验的前辈们指教。

电影条目的发行字段,常见注记的特别播映,通常有首播和国内外影展的特别参展或竞赛。请问若是该电影参展的影展和活动较多(不限国内外),内容扩充会有取舍吗?若有取舍,该怎么挑选?

另外遇到参展较多影展和活动的电影,请问用表格列出参展活动较为理想?还是直接文字叙述不用表格比较ok?

谢谢指教!--Nieve留言) 2022年6月10日 (五) 02:47 (UTC)

{{noping|Nieve}}Template:电影信息框上“上映日期”写着“影片在各地的公映日期”,虽说只要是上映就能写,但有些事项须注意。以下用《捍卫战士:独行侠》当范例
  1. 顺序方面:根据首发时间排序,影展>影院>串流(有些人会写上DVD蓝光,但严格来讲这不算上映)。目前是没看过影展摆在后面的。
  2. 地点方面:影展仅列首映影展、串流仅列首映平台,影院则列出原产地和以中文为官方语言的地方(至于为何日本会列进来,这你可能要请教当事人)。
  3. 首映会好像不会特别列出{{来源请求}},但当电影有优先场、口碑场、点映时,优先显示该日期,是否注记则看各位编辑需求
基本如上,但鄙人毕竟是路过,Infobox的部分可以等更资深的来。关于“请问用表格列出参展活动较为理想?”,文字叙述即可,列表留给提名与获奖。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6月10日 (五) 12:30 (UTC)
好的,谢谢解惑!--Nieve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02:16 (UTC)

关于Запоріжжя的译名

编辑

我在Talk:扎波罗热问过这个问题,乌克兰有很多地方叫Запоріжжя,中文维基百科上有条目的大部分的翻译叫扎波里日扎,比如扎波里日扎_(博布罗维齐亚区)扎波里日扎_(希罗克区)扎波里日扎_(大列佩季哈区)扎洛里日扎(卢甘斯克州的Запоріжжя),请问这些是如何处理的?--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2年6月10日 (五) 03:10 (UTC)

本人长期研究乌克兰史,根据我所知中国大陆统一译作扎波罗热,也许要问这些条目的原作者Trymybestwikipedia为什么不用常用译名的原因。--折毛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03:06 (UTC)
按“表”转换并用机器人批量创建的,至于转换是否正确,未经严格审核。--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05:17 (UTC)
只能说发音接近,但不是常用译名,如同沃洛迪米尔之于弗拉基米尔。差异没大到听不出来,翻成汉字有不同而已(当然有些苏联政治人物命名的地方和故意改名的是例外)。前阵子有维基人将乌克兰地名改成乌克兰语音译,我的看法是哪种常用用哪种汉语译法。如台湾维基人觉得以数量决定,可能会不中立,那在转换中可以繁体写乌克兰版本。我个人的立场,乌克兰地名不要为正名而正名。--折毛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09:07 (UTC)
就算是乌克兰在微博上使用的译名也是原本俄语来的译名,只要不是根本改变只是发音略微不同就不要改吧。--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2日 (日) 15:03 (UTC)

建议将维基百科所有“校友列表”全部删除

编辑

{{saveto|Wikipedia talk:独立列表|Category talk:校友列表}} 两个原因,一是校友的收录标准不明确,二是“维基百科不是目录”,而且可以用分类代替。此前已有类似讨论(Talk:姓氏)。--12З4567留言) 2022年6月10日 (五) 09:41 (UTC)

en:Wikipedia:Stand-alone lists#Lists of people对人物列表的收录标准大致为:1、符合关注度 2、有可靠来源报道。此外本地WP:独立列表非指引,可否以此大致确定本地人物列表收录标准?--东风留言) 2022年6月10日 (五) 10:48 (UTC)
看看华夏科技大学校友列表的存废,就知道FoolPiasar的提删很合理。假如硬是要创建什么学校的校友,分类真的就能搞定了。--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2年6月10日 (五) 16:43 (UTC)
如果只讨论华夏科技大学校友列表的存废,删除理由可包含
  1. WP:维基百科不是什么#维基百科不是目录
  2. WP:生者传记
  3. WP:关注度 (人物)
下面的文字与这个标题讨论没有直接相关
zh.wikipedia.org许多方针/指引原始内容来自en.wikipedia.org,相关内部链接也被建立,但像是WP:格式手册/列表WP:独立列表都纪录此页是英语维基百科的格式指引,但是中文维基百科尚无采纳共识。查阅论述页面,维基百科:是《是英文维基说的!》说的!维基百科:是英文维基说的!可能阻碍zh.wikipedia.org形成规则,使相关内容缺乏方针/指引规范。
{{建议}}方针/指引依其它相对完整的wikipedia.org内容建立完整后再讨论要更改、新增或删去的部分。--Rastinition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10:48 (UTC)
  • 分类:校友列表,近百个条目,直接“全部删除”可能难成共识,但值得检讨收录指引并大幅清退。
  • 红链或不列来源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如果条目本身能提供内容的来源,那么纳入列表的内容本身只是条目的复述而低价值,分类方式和必要性可能存在争议,且列表不重复列明来源可能不妥。
  • 主教学院校友列表有英语、法语条目,可参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校友列表无来源,单纯罗列基本信息。中国传媒大学校友列表无来源,罗列了一些主观选择的信息和用词,频繁使用如“著名”“最资深”,应该是违反方针的。--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05:15 (UTC)
  • 好奇问问,那有要考虑“消歧义”页面吗?--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11:17 (UTC)
    消歧义页按规定不能放引用。如果实在需要,我会放入HTML注释。--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11日 (六) 11:26 (UTC)
支持全数删除,分类可以取代。-KRF留言) 2022年6月12日 (日) 06:06 (UTC)
如果像华夏科技大学校友列表只罗列人名及资料没整理成表格的话我倾向支持删除或合并回相关学校的章节“著名校友”,但若像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校友列表整理成表格分成人物、经历、来源等等类别的话我倾向支持保留。--D留言) 2022年6月12日 (日) 12:45 (UTC)
后者的xx班我想是琐碎信息。然后,两者的有效内容没有明显区别,未见表格起什么作用。后者的目录划分方法也有待商榷,比如跨界人士。--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12日 (日) 13:00 (UTC)
首先,我认同@东风提到‘符合关注度’跟‘可靠来源报导’对于人物收录的观点。
但如果单纯因为一个非常糟糕到难以挽回的内容,就要删除所有相似的条目,这将会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的审核过程。如果未就个别条目的内容做出讨论与审核,就执行这样的提案,那可能对维基百科的创作精神造成伤害。
我有一个观点想在这提出,那就是‘目录并非索引’,‘索引’是一种查找的方式,例如HTML超链接可能成为一种索引;一般性的定义而言,目录则是按序列出的章节物件,一般出现在书本章节正文之前。在维基百科不是目录的说明中也有提到,维基百科也会为了方便读者翻查,而建立适当的参考列表或表格。在我浏览过将近10个以上‘校友列表’条目后,我认为虽然不少可能需要在与创建者沟通后消除或重做,但有些条目只要经过适当修正,则可以达到标准,并符合百科精神。
我建议原提案人修正这个条目提案讨论,我不赞成‘全部删除’,但有方针的删除是一个相对较合理的方向。--Y.Chang留言) 2022年6月12日 (日) 23:27 (UTC)
那也只能说对于6月6日所提出的存废感到遗憾,但也正好再次证明社群的提删标准不一,看看那6月6日一堆人喊{{保留}}的。如果真的保留,那这串讨论串也不用玩了啊,没意义啊。--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10:05 (UTC)
除了符合快速删除标准的条目与内容,提存废是需要更深入的努力的。如果真的感到遗憾,那不如想出办法产生共识并订出方针。我理解这会花上很多时间与精力,但总比用强制性的认定,或是一竿子打翻的做法来的有效,现在这样的讨论非但不是产生共识的方式,还容易产生反效果。--Y.Chang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02:46 (UTC)
反正讲了那么多,社群就是不可能承认提删标准不一的事实,还说是反效果。请问要用条目表示或者用分类表示也这么难吗?那就真的可以别写条目了。而且别忘了,校友列表硬要写可以数不完。--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06:47 (UTC)
您是维基上的积极参与者,我想您肯定能理解,投票或讨论是尝试在灰色或是某些观念晦涩的地带,找出当前主流的认知,之后才采取合适的行动,并非一定要为达成某种目的为前题才能开始讨论。当您发现某种理由如此难以说服其他创作者(或审核人员),而有‘难道就这么难吗?’想法的时候,我能理解您的挫折,我希望您也能理解,站在您对面,持反对意见的人也是有类似的想法的。从讨论中我们已经可以知道在这同类型条目的问题上,要决议出一个方针,强迫使用条目跟分类的确是相对困难的,社群上一直都不乏很多类似问题,即使有些后来能写成态度建议,却也间接代表的这类状况要产生共识的困难度的确不低。的确,校友列表‘硬要写’可以数不完,但这并不能成为将‘所有“校友列表”全部删除’的理由。对于我先前留言中提到的‘反效果’说法,那是我对于当前动议方式,与之后发生的一系列讨论的主观判断,仅是希望提废除动议的人可以用更佳的方式去产生共识,从而引导方针建立,我并无觉得不妥,但如果该说法造成您的阅读不适,请您直接忽略就好。--Y.Chang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2:45 (UTC)
可在个人看来写出来的内容实在跟广告没有两样。为了能让这个独裁社群能够检视,所以留份沙盒测试内容,毕竟这也明显超过50字了。--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5:04 (UTC)
Special:Diff/59610378Special:Diff/59610517Special:Diff/59656559:画地自限¯\_(ツ)_/¯。--寒吉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03:13 (UTC)

关于高定礼服品牌Movous的热度及标题问题

编辑

目前Susu couture茧迹已经决定创建(还不确定Susu couture的热度是否足够),但还有一个叫Movous的品牌不知道热度是否足够,而且该直接用“Movous”并在条目里面写上“慕弗”还是标题写“慕弗”并在条目里写“Movous”--彩色琪子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07:23 (UTC)

吐槽一下,好歹也要进名单才说自己高定吧。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6月15日 (三) 04:53 (UTC)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目中图片著作权问题

编辑

{{存档至|Talk: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目中的身份证样式图片背景中的长城等图案显然达到了独创性标准,除非其属于《著作权法》第五条所指官方文件或其在前述官方文件中能够被找到则其受著作权法保护。注意到除File: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sident identity card (SAMPLE).png外,身份证样式图片均以“自己的作品”上传。如果没有前述所指官方文件的支持,则这些图片的授权协议显然有问题且这些图片应在维基共享资源中被删除,届时中文维基百科可以考虑以合理使用方式使用这些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身份证样式受保护,对受著作权保护的图像的没有独创性的翻拍显然不能构成新的作品,以CC等协议发布之是对原作品的侵权。

几番搜索,我不能找到身份证样式属公有领域的证据,故在此寻求大家的帮助。

{{ping|Wcam}}顺带打扰征询您的意见和帮助。--Teetrition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16:59 (UTC)

凭借一般粗浅的理解,居民身份证是中国政府签发的证件,认为其属于具有行政性质的文件应该问题不大?其他的说法我赞同,以“自己的作品”上传CC等协议发布身份证图片是不当的。--Wcam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17:07 (UTC)
我在GA 448-2013强制性国家标准中找到了证件式样图片,根据s:模板: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国家标准,这个图像不受保护,因此二代身份证式样可以认为属于公有领域。
但非二代证式样仍然存在问题。
我目前不太赞同您证件属于具有行政性质的文件的看法。否则,人民币式样是否也可以用同样的逻辑认为:因为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所以它也是具有行政性质的文件?--Teetrition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17:16 (UTC)
先声明我的观点没有法律依据,只是根据常识做出的直觉判断。身份证件是证明身份用的文件,英文是Identity document,其本质是document。举美国的例子,某些联邦身份证件具有表格编号(而表格是“document”的一种),例如绿卡I-551,就业授权文档I-766等。而纸币主要是用于流通的,其document的属性低于身份证件,相对而言较难将其视为具有行政性质的文件。--Wcam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18:53 (UTC)
从常识上推断,个人认为国家级证件属于“行政文件”不成问题,为一种身份证明文件。如果内容有著作权,制作复印件及译本或将侵犯“复制权”,这与常识不符。钞票、邮票等有价票证与“行政文件”本身应有区别,顶多算行政文件的附件的衍生品,而附件的版权似乎更不清晰。--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0:54 (UTC)

Sandwich、三明治及相关的概念

编辑

{{存档至|Talk:三明治}} 条目夹馍与夹面包的建立者认为sandwich的概念已无法用中文的“三明治”一次概括,虽然三明治最初是sandwich的翻译,但现已与英文sandwich的意思有所不同。这其中有一些问题,有待社群讨论。请移步Talk:夹馍与夹面包参与讨论。--Tiger留言) 2022年6月13日 (一) 20:37 (UTC)

“sandwich”不就是三明治?现在的标题连带内容怎么看都是原创研究。相关内容再怎么样也应该放在三明治条目里面说明,二者显然要合并。——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6月14日 (二) 08:58 (UTC)
请移步集中讨论,避免讨论分散,谢谢!如果该讨论的最后两张图甚至肉夹馍割包您认为都是三明治,那在下会去建议您参拜中山国母。--173.68.165.114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09:13 (UTC)
我不理解为什么要强行组成一个条目来描述这些东西。即使要解说中英文三明治名词的不同,也是在三明治条目里面讲就行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6月15日 (三) 03:06 (UTC)
挺有意思的。我也认为‘三明治’就是Sandwich,那个夹馍与夹面包条目的内容根本就是三明治混合汉堡,可以稍微提取后融入至各自条目,完全不需要另立条目。标题真的...蛮原创的,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但‘夹面包’怎么看都像是动词,或是某个做菜方式的描述。在下久居美国,在不同文化的餐厅看到的三明治千奇百怪,甚至有人点三明治不夹肉只涂薄薄的奶油也算三明治。说件跟讨论无关但有趣的事情分享。有名的花生果酱三明治如果点不加花生酱跟奶油,根本就是两片有烤过的白面包,很多老外都是这样点,花生酱跟奶油不是不夹入,而是放在小碟自己加,有人会用沾的。所以如果这个条目讨论下去,连配菜的点法吃法是不是也需要连带讨论,呵呵。(拜托别让我移步去那个讨论区,那个讨论页已经有点光陆怪奇,根本不知如何插嘴,我就纯来打个酱油。)Y.Chang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02:41 (UTC)
  • {{ping|Ericliu1912|Yungyeh}}回答二位为什么这件事我要选择“小题大做”:参见我2022年6月15日 (三) 04:19 (UTC)“回应@2001:B011:380E:3B58:B467:223C:F881:1759:”那串的第五点和第六点。第五点说明了我不能接受肉夹馍所在的数据项作为三明治所在的数据项的子分类(这点Tiger君也接受不了),第六点说明了为何面包-bread模式无法应用于三明治-sandwich上。--173.68.165.114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0:27 (UTC)
  • 至于Y.Chang提出的标题问题,参见我2022年6月14日 (二) 02:36 (UTC)的发言(位于页首):
    • “考虑到馍(维基数据项:馒头)包含了大多蒸制面食(如白吉馍),面包(维基数据项:bread)涵盖了大多烤制面食(如烤馕),权且使用夹馅馍和夹馅面包涵盖整个分类(但在正文中我还是强调夹馍与夹面包以确保不被误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以及Tiger先生的“其中一个选项就是使用原文sandwich,原因上面也写了。讨论的关键点不是发明中文词汇的问题,而是先考虑sandwich这个词的广义用法要不要独立成条目。建立者173.68.165.114并没有坚持要用夹馍与夹面包的说法,而是表示他认为无法用“三明治”来表达“sandwich”的广义用法。”--173.68.165.114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0:27 (UTC)
  • 引述这几句话不是为了在这里讨论,而是为了给新到者一个索引。如果二位像针对维基数据子分类问题的处理方法给出意见,或者如果YC有更好的命名方式,欢迎移步讨论区给出高见,当然不愿意的话也不强求。--173.68.165.114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0:27 (UTC)

投票:肉夹馍、驴肉火烧与荷叶饼是否属于三明治范畴之中国大陆区

编辑

鉴于IPv6君给出了一个来源证明中国大陆区有人将三明治(而非夹馅类)作为肉夹馍驴肉火烧荷叶饼的上级分类,但这与Tigerzeng君和在下的中文语感不符(但有此来源在下不再能认为我们的语感像孙中山是男性那样显然),因此在此咨询意见,限中国大陆维基人参与(考虑到台湾维基人CaryCheng表示从未曾听说过有人将割包称作三明治,亦无来源表明台湾人会将“三明治”一词用作割包等一切夹限类的上级分类的常用名称,孙中山是男性依然适用,可由三明治主张方提出投票)。这里只做投票,为防止讨论分散请移步Talk:夹馍与夹面包参与讨论。

 
肉夹馍
 
驴肉火烧
 
荷叶饼/虎咬猪
  1. 你认为荷叶饼夹肉(虎咬猪)、肉夹馍驴肉火烧是否是三明治?
    是 否
  2. 你认为烟肉蛋麦满分
     
    烟肉蛋麦满分
    、麦香鸡
     
    麦香鸡
    、麦香鱼
     
    麦香鱼
    是:
    A.汉堡
    B.包
    C.三明治
    AB.三者都同时属于汉堡和包
    BC.三者都同时属于包和三明治
    AC.三者都同时属于汉堡和三明治
    ABC.三者都同时属于汉堡、包和三明治
    D.三者类别不同或某些不属于上述任何一分类。

--173.68.165.114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22:44 (UTC)

投票区
讨论区

那个来源是自媒体,非可靠来源;进一步搜索来看,内容来自译言网的网友翻译[5][6],归类应出自外国人。如果非要如此归类,按此来源澎湃新闻转载评议《赫芬顿邮报》美食专栏文章),肉夹馍是中国汉堡包、世界上第一种汉堡包,但条目(如汉堡包)能这样讲吗。排除误解或有意开玩笑,应该极少有人将这些称呼及归属为“三明治”,做此断言应引用高度可靠来源,如辞典或专业性文章,避免原创总结。--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0:38 (UTC)

  • 所以阁下也认同汉语三明治一词不应广义化?台湾IPv6坚持它是来源我认为这也至少是个合格语料(虽然质量不佳),能够证明当下有人这么用。为避免讨论分散,请移步Talk:夹馍与夹面包参与讨论。目前几位台湾用户均认为汉语“三明治”一词应当广义化,就像英语sandwich一样(我在那里列出了可靠来源证明荷叶饼、肉夹馍属于sandwich,放心,都是正规出版物)。--173.68.165.114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0:57 (UTC)
    是。那边讨论过于繁杂,我实在无心阅读。条目名称和基本定义不该广义化,不应在介绍中国食物时基于外文圈的不规范定义,稍作提及可能可以。比如许多人也分不清汉堡和三明治[7],以及将不同食物混为一谈,心中概念是有差别的。--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1:39 (UTC)

{{存档至|Talk:中央美术学院}} 前段时间,我在小红书上看到有该校的学生认为此前在条目中的标志并非该校校徽且基本上从未在其物料中出现(这每个该学校的师生都知道),仅有纯文字校名(最近还出现灰色CAFA字样),而且互联网档案馆查了从2004年至今的央美官网没有出现过这个,但该标志传闻在2001年启用却有可能实际未用且存在争议,虽然早已删除文件,要不要把这个标志原来的位置替换成灰色“CAFA”字样或纯文字“中央美术学院”甚至删除原位置--彩色琪子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13:56 (UTC)

官网上未能找到该校徽,视觉系统中也没有出现。我已换上官网上的中文+英文标识。--Kcx36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7:25 (UTC)

两栖类Echinotriton 与坚头类Acanthostega 中文都译为棘螈

编辑

@Zhangmoon618 @萧漫 : 有无更好的中文译法? --Zhenqinli留言) 2022年6月14日 (二) 23:48 (UTC)

虽然不在ping中,但Acanthostega已有中文翻译名棘被螈。棘被螈(属)Acanthostega--赤羽苍玄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2:58 (UTC)
两栖类Echinotriton在《中国动物志》和昆明动物研究所创办的“中国两栖类”网站上都称为“棘螈属”,这个看来至少是大陆学术界公认的,没有改动的余地。Acanthostega好像是希腊语“spiny roof”的意思,我没有找到大陆这边古生物学术界的主流称呼,我认为可以参照上面台湾方面的称呼。--zhangmoon618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1:43 (UTC)
谢谢@赤羽苍玄 @Zhangmoon618 做出的建议和更正! 又及 @Zhangmoon618 :大陆学者对Acanthostega新近的中文译名看来是棘石螈,感觉条目之中可标注。 --Zhenqinli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4:55 (UTC)
{{支持}}此更改。另外还请注意棘螈属的链入页面,似乎都应指向 Acanthostega(棘背螈属),而非现存的 Echinotriton(棘螈属),后续需要逐一修正。--萧漫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5:11 (UTC)

非中文作品名中的半形标点符号是否应该修改成全形

编辑

今年1月发现有用户在大量条目将非中文歌曲名中的标点符号由半形改成全形,比如将“Yeah (Round And Round)”改成“Yeah(Round And Round)”[8],还声称“括号全形是维基化”,谁要是回退他的编辑就是在破坏。但MOS:PUNCT中写道:“输入非中文内容时则应使用该语言规定的标准标点符号”,请问这句话在什么情况下才适用?以“维基化”为理由,将英文中的半形标点符号改成全形,我认为是颠覆常识的行为。直到6月这位用户还在我行我素继续“维基化”,再这样下去恐怕连Category:美国音乐专辑里的条目都会被他一一改成全形。--1.162.90.235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04:32 (UTC)

我认为这种行为就是无意义的破坏,就像台和臺一样。除非社区打算对其作出明确的共识。--The Puki desu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5:02 (UTC)
如此修改无必要。请指明继续修改发生在哪些条目。如果括号内非原文自带内容,改为全形可能无问题,如此版本的将团体名括号改为全形。--YFdyh000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6:49 (UTC)
的确外语该用外语格式,但对方改为全形也无可厚非,上方告示自古没人看。条目名称是不用担心,音乐命名方针有阐述全形半形的应用。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6月16日 (四) 04:59 (UTC)

/* 来源 */ 增加或调整参考来源

编辑

--余姚杨氏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05:20 (UTC) 汇头杨氏字条,不能添加信息来源,请帮助完善该字条框架,谢谢!

{{原标题|关于新疆种族灭绝指控}} {{存档至|Talk:新疆种族灭绝指控}} 关于该条目名英语、日文使用大屠杀,粤语、俄文、印尼文、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使用种族灭绝,法语使用文化灭绝,德文使用迫害,仅中文使用模棱两可种族灭绝指控,如以中立为由不称种族灭绝,那是否此九种语言维基皆为不中立,还是中文维基须将该条目拆分为“新疆种族灭绝”及“对新疆种族灭绝的反驳”两条目--夜月辰星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3:34 (UTC)

WP:ENWPSAID {{block|话说就真的没几个人关心我提的问题就是了}}--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讨论〉 2022年6月15日 (三) 13:57 (UTC)
那亚美尼亚种族灭绝亦被土耳其反驳,以及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俄罗斯亦称特别军事行动是否应比照办理。--夜月辰星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4:01 (UTC)
性质不一样,见Talk:新疆种族灭绝指控/存档2#建议改名:“维吾尔族种族灭绝”→“维吾尔族种族灭绝指控”。另外,我想有必要提醒一下,有这么一份文件,和新疆公安文件一样,也是由“知情人泄漏”的,也是没有受被指控方的承认,那份文件叫锡安长老会纪要--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讨论〉 2022年6月15日 (三) 14:13 (UTC)
已阅毕,不过还是有疑问,即是否可依八二三炮战条目依地区转换,因本人所属地区此名十分冷门以至于几乎没有使用。--夜月辰星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5:35 (UTC)
应该不能,讨论中的支持意见是认为有歧义,而且是很明显的歧意。这名称之所不常见,我在该讨论中(U:风纪股长是我的旧号)也提到了原因:“种族灭绝”和“指控”很少连成一短语使用,通常都是“谁指控谁种族灭绝”加上其他讯息形成一长串句子(我引用了自由亚洲电台的两句话作例子),但是标题应该要尽量精简,所以因为变成了现在这样。-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讨论〉 2022年6月15日 (三) 16:18 (UTC)
感谢告知,已知悉原委。--夜月辰星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7:06 (UTC)
  • {{意见}},问楼上各位。既然这样,再提一次改名动议如何?--贝塔洛曼外交公务箱 2022年6月15日 (三) 17:30 (UTC)
  • {{意见}}:直接参照德文就可以,但德文说的是压制与教育。新疆对部分少数民族存在超出法律范畴的压制与强制教育是公认的(包括中国国内),本来不需要讨论,但反中派一定要使用种族灭绝等政治词汇(绝大多数国家均未承认新疆存在“种族灭绝”),那就怪不得亲中派再在后面加上指控二字了。我认为这个条目应该分割出种族灭绝指控和压制两个条目,前者只讨论个别国家对新疆的种族灭绝指控并与英文维基百科相连,后者讨论新疆广泛存在的压制并与德文条目相连,同时分割维基数据项。--173.68.165.114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23:05 (UTC)
  • 从上次更名到现在,可信状态没太大改变,没必要再提改名。
  • 这个主题主要是围绕在郑国恩等人所作的指控上,这些指控都是未证实的,基本上是罗素的茶壶,而不是像173.68.165.114所诉的只是认定问题。--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讨论〉 2022年6月16日 (四) 03:24 (UTC)
改名提议是因多家西方媒体刊登“新疆警察档案”,有感可能被公认是事实。--贝塔洛曼外交公务箱 2022年6月16日 (四) 06:41 (UTC)
西方国家是早就公认了,就连理性维基也把它当事实写。不过是不是事实和公不公认是两回事,维基百科,或者任何的百科全书(无论网上的还是实体的)都需要听取但不应过多的受公众舆论影响。--I'm an ARTIST, I'm a PERFORMANCE ARTIST. 250 OK: QUEUED AS 0讨论〉 2022年6月16日 (四) 10:14 (UTC)
首先“屠杀”肯定是没有得到公认的(也没啥这方面的指控),不过“压迫”、“迫害”、“人权危机”、“人权问题”似乎都是可选项?无论如何我强烈建议将这个条目和教育营条目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拆一个新疆人权出来,这两玩意儿都太长了。--🎋🍣 2022年6月16日 (四) 11:06 (UTC)

国际音标{{突出元音}}疑似有错

编辑

闭后圆唇元音有四个特征,包括template:圆唇元音template:突出元音;而en:Close back rounded vowel只有特征en:template:protruded vowel

半开前圆唇元音有特征template:圆唇元音;而en:Open-mid front rounded vowel有的是en:template:compressed vowel

我对一些音标特征一知半解,请专业人士检查一下。--Gqqnb留言) 2022年6月15日 (三) 14:49 (UTC)

用户“折毛”古罗斯条目文献问题

编辑

User:折毛所编辑的多个古罗斯相关条目,都出现脚注中参考文献与内文对不上的问题;且相关内容都找不到其他类似说法文献为佐证。由于初步清查发现案例众多,令人怀疑不是手误,而是利用社群对俄文不熟悉刻意为之,动机不明。可能需要讨论相关内容处理方式、清理受影响条目,也希望编者对其行为做出说明。 目前站外讨论已认为有文献问题的条目:

  • 卡申银矿
  • 莫罗佐夫家族
  • 梁赞法--Reke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5:39 (UTC)
  • {{意见}},另外,简国霖译. 《自远古以来的俄国史》很可能不存在--叶又嘉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5:44 (UTC)
    @折毛--老衲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5:46 (UTC)
    是这本书不存在还是书里面不存在能证明条目的内容?《自远古以来的俄国史》是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索洛维约夫的著作[9]。简国霖翻译倒是没找到,不过该书是1983年出版,网上找不到也正常。--中文维基百科20021024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6:46 (UTC)
    直接是简国霖整个人也找不到。--Ghren🐦🕑 2022年6月16日 (四) 06:56 (UTC)
    这本S.M.索洛维约夫的《自远古以来的俄国史》可是29卷的大著作,这么大部头的作品且不说当时真有能力全部翻译与否,又或者19世纪的这类著作真有如此急需优先翻译的必要,单说当时能出版如此大部头的著作也是挺不容易的,不可能一点痕迹都不留。另外,更早的18世纪塔季舍夫也有同名的著作,全五卷。--ydcok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8:42 (UTC)
    北京人民出版社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学术著作(不是禁书),不可能国家图书馆找不到。--Antigng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7:00 (UTC)
    北京人民出版社成立于2008年,前身是北京古籍出版社。--老衲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7:35 (UTC)
  • 折毛创立的俄国相关条目[10]有200多条,部分还是优良条目,但有的没有其他语言维基的连结,谷歌搜寻也搜不到,部分来源与条目内容关联不大、对应不上。可能需要大规模清理--叶又嘉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5:49 (UTC)
  • {{意见}},根据特维尔大公国相关研究描述,严重怀疑相关内容是作者尚未发表的原创历史研究,描述一个古国根本不需要这些内容--叶又嘉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7:48 (UTC)
    • 如果仅仅是当事人自己的已发表或未发表的研究,却没有明确引用,那问题还不算大。毕竟当事人是有能力开展相关研究、创作可靠来源的。但从上方图书查无出处,译者查无此人,出版社成立时间不符的状况来看,似乎问题要更加严重。--Antigng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7:59 (UTC)
      • 让我想起英文维基百科的条目“比焦利姆冲突”(Bicholim Conflict),声称发生在17世纪,牵涉葡萄牙人和马拉地帝国战争,还附有多个参考连结,到五年后才发现是假的。--Outlookxp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8:03 (UTC)
      如果主编者是写论文的研究生,却在维基如此造假,真的太可怕。但是他还需要译本的话,也有点弱。--Underconstruction00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1:42 (UTC)
      自称是博士研究生,如果造假如此,直接永封算了。就算保证下不为例,以后借着语言屏障偷偷造假,别人查找起来也吃力。--中文维基百科20021024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2:08 (UTC)
  • 另关于卡申银矿,希望有维基人协助查证特维尔大公国条目中“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沃罗比夫出版了《特维尔的历史》在书中他结合自身考古所得到的证据,将其编成数据和图表,引入计量史学,指出卡申银矿以及伏尔加河航运为大公国带来莫大的利润”的表述是否确实存在于此专著中(如果该专著存在的话)。--Antigng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8:04 (UTC)
    • {{Ping|Antigng}},你所说的《特维尔的历史》我还在查,但相关的梁赞银我查了所谓的分析文献[11],是假的。--Outlookxp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8:36 (UTC)
    根据俄维,此书仅为历史教科书。--Nebulas-Star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08:52 (UTC)
    • {{Ping|Antigng}} 卡申银矿其实不用查,造假水平比较差。去Google、Google Books、Yandex搜俄语的“卡申 银”搜不什么东西,条目里附的参考资料也明显货不对板(看标题就有问题,而且造假用的参考资料还是网上有全文的文献)。想查的话,《特维尔的历史》({{lang|ru|История Тверского края}})和作者维亚切斯拉夫·沃罗比夫({{lang|ru|Вячеслав Воробьёв}})都是有的,这本书可以在网上下载到电子版,特维尔大公国的内容在第二章({{lang|ru|Глава II}}),感兴趣的编者可以在书内搜索类似卡申、矿、采矿、银之类的关键词查查看。--如沐西风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0:13 (UTC)
有外语对应版本的可以全部按外语版本重译了。--🎋🍣 2022年6月16日 (四) 09:39 (UTC)
博罗夫斯克围城战的英语和斯摩棱斯克围城战 (1286年)的俄语是他自己写的。--GnolizX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4:04 (UTC)
所以英文和俄文维基要是搞小动作也未必能被看穿?俄维条目看到有人修改过。--中文维基百科20021024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4:11 (UTC)
无语。希望不要连远东华人强制流配都遭殃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6月16日 (四) 10:32 (UTC)
可以参看远东华人强制流配的讨论页,有人读过条目的部分来源,可知条目并非全部虚构,但真实性有多少则未知。--中文维基百科20021024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0:42 (UTC)
像其它条目有的根本是随便找一本古书当引用[12]。--Outlookxp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0:48 (UTC)
{{Ping|Ericliu1912|中文维基百科20021024|UjuiUjuMandan}},我查了远东华人强制流配内容,如章节古拉格所写“西卜拉格古拉格、别列兹尼科夫斯基古拉格(Березниковский ИТЛ)、科斯兰斯基古拉格(Косланский ИТЛ)三个古拉格中的华人死亡率为100%;托木斯克-阿辛斯基古拉格拘禁250名华人仅存活1人紧随其后,死亡率99.6%...”,称引为为76的“ГУЛАГ: 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лагерей. 1918—1960.. ”[13],里面根本没这样提。还有“1945年,有127人的华人囚犯被提前从古拉格释放,但剩余的多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继续遭受囚禁。小部分在远东贝加尔湖-阿穆尔古拉格(Байкало-Амурской ИТЛ)和塔木托索古拉格(Тамутосо ИТЛ)的囚犯在1945年被编入苏联红军第36军第298步兵师,参加八月风暴行动,其中有214位华人。二次大战结束后这两个古拉格的囚犯”,可是引用76[14]、82[15]根本没提。--Outlookxp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2:01 (UTC)
感谢确认。我暂时没时间做更多确认。劳烦各位。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2年6月16日 (四) 12:14 (UTC)

紧急处理

编辑

该用户所主编条目已有数个被质疑内容真实性,即使其本人尚未在站内回应,作为紧急处理我已经将其创建的条目全部加挂{{t|原创研究}}模板(如已有原创研究或其他对读者更具提示性的模板,则不加挂原创研究)。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2年6月16日 (四) 12:11 (UTC)

对于此用户的U:折毛以外的账号所创建的条目,加挂{{t|原创研究}}的操作则{{未完成}}。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2年6月16日 (四) 12:11 (UTC)
他之前用User:折毛猫建的梁赞大公国也是主编。--Outlookxp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2:15 (UTC)
是否需联络跨维基计划进一步商讨?作为略有关联并曾交互之维基人之一,期再与各有参与相关专案之维基同好等一同关注及商议后续,并请自治范畴内可厘清区别不同维基同好之付出,协作减低不必要之损耗。
在本地客栈曾与之公开交互过部分课题,包括其提出其他一些问题及答复均记录在案可查,如有疑虑其未能如原于本地所述而可能有碍维基计划,期也可循其曾表达之跨社区协作方向、并一贯之社区精神等,继续联系各社区计划便利多方互助,期望此端不会令一同有参与关联专案及付出之维基贡献受到更多影响。--约克客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3:17 (UTC)

其实影响有点恶劣了,已提议永封折毛。--中文维基百科20021024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3:34 (UTC)

{{有条件支持}}{{封禁}},该用户彻底交代自身行为前,支持封禁。--仁爱亲诚PAVLOV 2022年6月16日 (四) 14:01 (UTC)

不谨慎的跨语言翻译问题

编辑

近期清理某人的条目,不说具体是哪位了。

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该用户曾经坚持一个条目在乌克兰文有关注度,在中文维基也符合关注度的收录标准。比如伊万娜·弗拉基米罗芙娜·波利修克,以及维塔利·瓦西里耶维奇·帕尔霍穆克.

在随后的检查过程中,我发现他曾经翻译的某些小条目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比如切列。虽然不是明显的机械翻译,但这类小条目在其他维基符合关注度就能豁免这里的关注度检查吗?我很是疑惑。--仁爱亲诚PAVLOV 2022年6月16日 (四) 10:36 (UTC)

{{ping|PAVLOV}}维基百科:关注度 (地理特征):“法律上认定的有人居住地区可被认为典型地具有关注度,即使这一地区的人口非常稀少。甚至被废弃的地区(鬼镇)也可以保持具有关注度,因为关注度不是一时的。记录并验证政府对这些地区认可的可靠来源(例如国家人口普查)通常可证明主题的关注度。”
我把你挂的关注度模板去掉了。--中文维基百科20021024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0:39 (UTC)
地名有特殊性,上面用户已叙述。人物不能豁免,源站的关注度准则完全可能比本站低,乃至没有,这种现象对小语种维基非常普遍,大维基里日文站的特定主题(ACGN、公路铁路等交通)的关注度标准明显低于本站,甚至连英文站的某些领域关注度准则都低至不存在,如足球员,那边认为只要打过全国比赛,数据库里有的都收录。--Antigng留言) 2022年6月16日 (四) 10:45 (UTC)
  1. ^ {{Cite web|title=Principles of Epidemiology {{!}} Lesson 1 - Section 11|url=https://www.cdc.gov/csels/dsepd/ss1978/lesson1/section11.html%7Caccessdate=2020-12-15%7Cauthor=%7Cdate=2020-05-11%7Cformat=%7Cwork=%7Cpublisher=美国疾控中心(CDC)|language=en-us|archive-date=2019-06-1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615132128/https://www.cdc.gov/csels/dsepd/ss1978/lesson1/section11.html%7Cdead-url=no}}
  2. ^ {{Cite journal|title=“爆发”与“暴发”在医学术语中的用法|author=祖述宪|url=http://www.pubhealth.org.cn/cn/magazine_data/zhyf2001/0103pdf/010340.pdf%7Cjournal=中华预防医学杂志%7Cissue=5%7Cdoi=%7Cothers=%7Cyear=2001年%7Cvolume=35%7Cpage=%7Cpmid=}}
  3. ^ {{cite web|url=https://intermountainhealthcare.org/blogs/topics/live-well/2020/04/whats-the-difference-between-a-pandemic-an-epidemic-endemic-and-an-outbreak/ |title=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andemic, an epidemic, endemic, and an outbreak? |publisher= Intermountain Healthcare |date=2020-04}}
  4. ^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8/jan/25/at-least-120000-muslim-uighurs-held-in-chinese-re-education-camps-report
  5. ^ https://www.hrw.org/zh-hans/news/2017/09/10/308725
  6.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201045707/https://www.nytimes.com/2015/08/01/world/asia/a-voice-from-chinas-uighur-homeland-reporting-from-the-united-stat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