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撤銷的典範條目第二次世界大战曾屬典範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優良條目落選第二次世界大战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新條目推薦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04年10月11日典範條目評選入選
2008年7月4日典範條目重審撤銷
2010年3月18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12年6月10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12年8月26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13年6月9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13年8月10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16年1月4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2年8月16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典範條目;其後評選優良條目亦落選
    基础条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属于维基百科歷史主题的基礎條目。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军事专题 (获评乙級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军事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军事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纳粹德国专题 (获评乙級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纳粹德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納粹德國相關主題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中国专题 (获评乙級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中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中国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欧洲历史专题 (获评乙級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欧洲历史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欧洲历史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历史专题 (获评乙級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历史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历史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跨语言维基专题 (获评乙級
    维基百科跨语言维基专题小组确认第二次世界大战阿拉伯语阿斯图里亚斯语希伯来语克罗地亚语挪威语葡萄牙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阿尔巴尼亚语塞尔维亚语瑞典语越南语维基百科中的典范条目。您可以参考这些语言的维基条目进而改进本条目的中文版。感謝您的參與合作。
     乙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Untitled

    编辑

    看着像是从别处复制来的,但是我没有找到来源。谁能知道这篇文章是否侵权?--Shizhao 2003年6月25日 14:00 (UTC)

    条目开头的部分很像是历史书的内容。--张立强 00:54 2006年3月20日 (UTC)

    我以人格保证,这是我刚才花了二十分钟的原创,尽管昨天我因为不知道规则而粘贴了其他侵犯版权的材料,但是今天看到后,我想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如果有人找到和我这篇一模一样的原文,那么这将是我最后对这个我非常喜欢的网站的贡献。谢谢——————佚名

    谢谢您对Wikipedia的贡献,我们欢迎您继续参与这项工程。
    Wikipedia有一项中立观点原则:虽然二战的轴心国的确为人带来了灾难,但作为一个百科全书,我们希望尽量以客观的角度去描写这段历史。 --Lorenzarius 2003年6月25日 16:32 (UTC)
    实在是对不起--Shizhao 2003年6月26日 00:38 (UTC)

    一点问题

    编辑

    关于东三省事变,不能说日本为防止张学良投向南京而发动的,因为9.18的时候东北已经完成易帜.--肉丝跑蛋 18:45 2004年10月8日 (UTC)

    补充

    编辑

    埃尔温·隆美尔,本身并没有直接参与刺杀希特勒的行动中。这一点,仍然是历史学家争论的问题。希望作者注意。 --Kevintess 00:21 2004年10月26日 (UTC)

    《二战的指挥官》第三集最后说的是隆美尔在刺杀活动当中只是受到牵制而已。后来希特勒逼迫他在自杀和叛国罪公审中选择。隆美尔选择服氰化物自杀。 --张雨涵

    战争的策源和其他国家的立场可以单独分栏

    编辑

    战争的策源和其他国家的立场可以单独分栏,因为战争的策源不但止要算上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其他国家的纵容包括美国苏联和民国政府都有责任,所以,应该单独分栏。--冰封沙漠 要发飚请找我:-) 07:33 2005年6月11日 (UTC)

    关于当时苏联的面积排名

    编辑

    关于苏联在当时世界上的面积,我手头有一本民国时期出版的地图,确实如Kiger兄所说的排名第三。上面写:第一是大英帝国,第二是法兰西共和国,而第三才是苏俄。谢谢Kiger的指正,其实我在开始编辑的时候也曾经犹豫了一下,但考虑到英国和法国的领土主要属于海外领地和殖民地,而英国的自治领(例如当时的南非、澳大利亚、埃及、新加坡等地,而印度是大英帝国的直属领地,归英皇直接管辖,而不归联合王国管辖)其实按大英帝国的说法,是和联合王国(就是现在的英国)的地位是平行的,虽然联合王国是英国的本土,但都是大英帝国(注意,这是大英帝国,而不是联合王国)的领土。法国也是相似的。而苏联则是真正的采取联邦形式的国家。所以我还是把苏联的领土列为第一了。既然按当时的实际占领面积,就按Kiger兄所说的,排名第三吧。--冰封沙漠 要发飚请找我:-) 10:09 2005年8月12日 (UTC)

    编辑有感

    编辑

    在编辑了这么久二战条目后,我有一些感触

    1. 强权就是公理,没有强大的国力保证,任何国家都会任人宰割,只有国家强大,才有发言权;
    2. 任何将自己打扮得完美的国家(美国、英国等)都是以维护自身利益为前提的;
    3. 当世界不太平时,民主国家显现出来的软弱是有目共睹的,战时必须得有一个强硬的、强有力的政府;
    4. 世界并非只有黑白两色,很多时候黑白是会颠倒的,即使从全局上看是错的,但在很多方面也未必是错的。纳粹在其被修饰得非常不堪的时候,依然有其独有的魅力,在德意志民族中有非常强的感召力,只是失败了而已。苏维埃帝国是红色的,他也透着黑色的血液。英法是自私的,最后只有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美国是昏庸的,如果不是日本打他一巴掌,他还在做着孤立主义的美梦呢。中国是软弱的,但那是旧中国,新中国很强硬。日本是可憎的,现在还没从皇国美梦中惊醒。

    国际时事就是这样,从来就没有绝对真理,只有利益。--冰封沙漠要发飙请找我 06:32 2005年9月28日 (UTC)

    現在的中國政府很強硬?呵呵。。。。。。 明陽明 12:12 2006年8月3日 (UTC)

    1. 基本同意,所以才那麼多華人排隊拿綠卡,因為他們不想當被宰割的一群
    2. 國家本來就該以自身利益為重,為了民族大義要自己消滅主權的不是叛國賊就是不懂國家意義的政治盲
    3. 你的意思是納粹跟日本帝國是正確的囉?
    4. 台灣不想當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奧地利,跟只想討一口民族怨氣的狂熱份子統一只是下一場大戰的導火線
    1. 纳粹和日本帝国是否正确得看他是否最后赢得战争,如果他们赢得战争,后人则会认为他是统一的功臣(例如成吉思汗)。可惜连这个基本条件都没有实现,所以他们不正确。另外,日本想对中国下手,就注定他是要失败的,所以,日本没有成功的可能,换句话说,他的举动就没有被认为正确的可能。德国也如此,他惹上了更加强悍,更加蛮不讲理的俄国人,结果他失败了,当然,他有机会成功,所以,虽然他可能是正确的,但历史给了他不正确的标签。
    2. 台湾和奥地利不一样。台湾以前是(清朝、民国),现在也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将来还是中国的一部分,奥地利则从未和德意志帝国合并过。故此,德国合并奥地利叫吞并,而中国就叫统一,你的了解,楼上的数字兄?
    3. 统一国家是正义的事业,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经阶段,不是狂热分子讨一口民族怨气而头脑发热的举动,也不是大陆愤青一厢情愿的想法。大陆不管是不是共产党执政,必将会以实现国家统一作为己任的(其实理性的共产党执政还推迟了这个步骤的实现)。而想搞独立则会永远被中华民族钉在耻辱柱上。故此,想独立的人士如果认清局势,则应该知道该怎么办!
    4. 政治话题是次要的,获得知识是主要的。如果连我的一些偶得都被政治化,则是可悲的做法。--冰封沙漠要发飙请找我 15:41 2005年9月28日 (UTC)
      • 二戰歸二戰,請不要講統獨放進來。現在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不表示未來要和紅色中國統一,你所認知的正義未必是別人眼中的正義。如同你所說,獲得知道比較重要,那就請不要對別人強調你所認為的正義是別人也該認同的。--cobrachen 17:16 2005年9月28日 (UTC)
    • 请楼上的注意这句话:大陸不管是不是共產黨執政,必將會以實現國家統一作為己任的(其實理性的共產黨執政還推遲了這個步驟的實現)。你们痛恨的红色中国是否真的这么可憎?如果现在中国实行所谓“民主”,我相信台独人士依然不会希望和大陆统一的。这就是他们的想法,在这个时候,就不要管什么正义不正义,道理不道理了。--冰封沙漠要发飙请找我 02:21 2005年9月29日 (UTC)


    • 那麼也請你思考一下,這種單方面宣稱的正義性對另外一方有什麼必然的成立性?如果美國人認為維持他們的安全是必然的正義性而出兵,請問有多少人認同這個正義的必然成立?同樣的道理,統一在你的眼裡形成的正義性有什麼絕對性的標準必然要被其他人接受?為了生存?為了強大?為了富足?無論是哪一種理由,歷史上多少可以找到其他國家這樣的宣稱彈市不被其他人所接受,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日本。你要說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目標,這個相信是很多人可以接受和明白的,但是,要把這個目標和正義放在一起,又需要所有的人都接受的時候,那就不合理了。

    --cobrachen 18:05 2005年9月29日 (UTC)

    国庆长假回来了,楼上应该也差不多到国庆了吧?先不争论什么政治话题,如果有兴趣,你可以追溯一下“双十国庆”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不是在中国?一个需要独立的“国家”国庆都在他“对立”的国家里发生的,是不是很奇怪?这就是说,除非他把这些所谓国庆都改了,那台湾就真不是中国的了。
    没错,中国统一、中国强大、中华的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目标,但同样是中国人的目标,即使中国大陆其他政党执政,这些也肯定会是他们的目标。我看过不少国外的文章,相信也是全球大部分华人的目标。我们现在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正义”这个词汇,从来是有地域性和局限性的,除非很明显的是非问题,要不然就是成王败寇。也就是说,正义的诠释往往局限于某个民族和某些政治团体。本·拉登所做的很多人认为他们是非正义的,但很多阿拉伯人却愿意为他献身,为什么?因为正义的解读不一样,站在什么人什么立场看问题又不一样。所以我说的正义是指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正义的,而对中华民族是正义的事情对我们就是正义的,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当然有台湾人不承认,那是他的事情,但这确实是事实,不管他们怎么说,他们都是“华人”)。当然也有台湾人认为统一是非正义的……所以后面我加了一句“在这个时候,就不要管什么正义不正义,道理不道理了”,因为这个世界什么人都有,不管什么时候,都会有不同意见的,就当这是不同意见吧。
    强拧的瓜不甜,看中国历史就知道,中国人从来就不是那种逞能斗狠的民族,喜欢“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民族,但中国人很久没能闪现出血性来了。统一之路很漫长,共产党现在也不急于立刻统一,只是防止台独而已,而且统一最好是和平的且考虑到大多数台湾民众的利益,我们相信,中华民族的统一终有一天会实现,而且不会太远!
    台独是条不归路,这其实很多台独分子也了解,只是不说而已。对统一“正义”二字的非议也主要来源于他们,既然自家人都不认,没共同语言啦……
    我相信很多台湾人会反对我的言论的,因为我触犯了他们,没关系,这只是争论而已,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站在真理一方的时候,是不会害怕其他声音的。--冰封沙漠要发飙请找我 07:38 2005年10月8日 (UTC)


    雙十國慶固然發生在過去的中國大陸,那是地點,不是國家。現在你慶祝的是雙十國慶?既然不是,那麼,既然現在的中國慶祝的國慶不是雙十,兩方就不是一個國家,即使不改,都已經不是。
    中國強大,怎麼強大,怎麼復興,怎麼樣走,那可未必是所有華人的目標,講現實一點,期待中國強大的族群是不會大排長龍的等著拿綠卡,也不會是在90年代後期到新世紀的初期,年年都要綠卡排期的。每個人想要的不相同,你可以認為你的希望是一個正確的走向,是一個你認為其他人也街售的共通點,但是,那終究是你認為的,不見得是其他人都普遍接受的。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就表示一定要在同一個國旗或者是政府底下?不用管未來是不是共產黨執政,現在是,短期內也是,那麼,不想和共產黨在同一個屋簷下就是很多人認為的正確走向,是他們想要的正義,是你無法抹滅的事實。共產黨有什麼不好?這個問題請回顧共產黨的黨史吧。
    既然你都說強擰的瓜不甜,那麼,非要統一就不是強擰?丟了飛彈就不是強擰?統一在共產黨之下就一定是所有人的最大幸福的歸宿?很抱歉,你還是將你所認為的正義強加在別人身上,太中國中心觀點了。
    當一個人認為自己是站在真理的一方,這句話實在讓我感到很阿Q。你可以不用害怕其他的聲音,但是在每個人表達的自由之外,尊重是建立互信的基礎,尊重是不該有認為自己是真理而別人不是的。--cobrachen 02:56 2005年10月10日 (UTC)
    既然你认为两岸不是一个国家,那请问先生,有哪个国家的国庆是来源于另外一个“国家”的?雙十國慶固然發生在過去的中國大陸,那是地點,不是國家,我实在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那个地点既然被认为是另外一个国家的,那地点和国家又有什么区别?中国大陆还有过去的和现在的不同啊?过去叫中国,现在就不叫中国了啊?扯谈!朝鲜和韩国,也过不同的国庆,国家制度都不一样,但他们民族几乎每个都要统一(以我掌握的资料来看,至少绝大部分),而且几乎每个朝鲜族人都认为自己和另一半是同一个国家,我觉得他们的民族才是真正有骨气的民族,想想自己民族的某些人,唉……
    你说的没错,我没说所有华人都希望中国强大,我也没让所有华人接受中国强大的事实,请看这句话“相信也是全球大部分华人的目标”,我没说我所指的正义都要被中华民族所有人接受,请看这这句话“这个世界什么人都有,不管什么时候,都会有不同意见的,就当这是不同意见吧”。既然我都有言在先了,你对我的指控又有什么根据?而且我也没强迫别人接受,爱国不爱国是他的事情,爱不爱这个民族也是他的事,关我什么事?不过,我想引用英国卫报对引渡前南“战犯”的评论:“一个连国家和民族都敢出卖的人,还有什么不能出卖?”海伦曾经说过:“爱国不但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
    没错,不管什么时候都有很多人要排队拿绿卡,我不能指控人家不爱国,更不能说人家不爱共产党(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即使人家去了美国,也不能说人家非得要脱离中国啊,也不能说人家目标就是奔着“自由民主”而去啊,也不能说人家是憎恨共产党啊,也不能说人家摆着自己的民族不管,而去投奔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啊!说不定人家要离开中国是为了谋求更多的银子,说不定人家要去美国就是为了离开自己的伤心地,说不定人家去美国就为了镀金,然后希望在国内受到更好的待遇?太多原因了。你怎么就知道人家就不喜欢共产党?就在维基,我还见到不少国外的人支持共产党的呢!这又如何解释?
    要不要回顾共产党党史这么严重啊?要不也回顾一下民国历史?共产党历史是有其黑暗的一面,民国历史那不更黑暗吗?你现在是代表民国说话,我怎么就不能代表共产党说话?民国过去黑暗就不代表现在黑暗,这个道理同样使用共产党!而且共产党现在即使黑暗也未必他将来就黑暗,退一步说,即使他现在黑暗,中国也不能离开他。现实就这样残酷。台湾人在几代国民党加民进党的妖魔化宣传下,终于认定共产党不是东西,不是人。现在国民党,亲民党,新党都来过大陆了,看过共产党统治的大陆什么样了,他们也没话说了啊,不是吗?相信你没来过大陆吧,^_^。
    统一就一定是受到共产党统治吗?如果你还有精力的话,可以看看现在的香港是不是受到共产党统治。楼上一定要以董建华来反驳我,但现在的特首干得也还行啊。香港的共产党都不见踪影,只有所谓“亲中人士”。香港的所有东西都没变。最值得强调的是,香港人的中国认同非常强烈,很少人说自己只是香港人,而不是中国人的,但这种情况在台湾却截然不同。可见,台独比殖民更可怕。
    我所说的真理是我认为,我没强迫人家认为什么是真理!请不要乱扣帽子!不过我承认我是个民族主义者,但我没有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到谁的头上,而是在这辩论,既然辩论,就没有谁强加给谁的道理。
    总之,我没把我所认为的真理和正义强加到每个中国人头上,甚至每个华人的头上。你对我的指控毫无道理可言。
    这是二战的讨论页,讨论这些太离题了,如果还有什么问题,请到我的个人页上说,行吧?--冰封沙漠要发飙请找我 04:13 2005年10月10日 (UTC)


    中華民國的國慶的發生點在中國大陸,中國大陸是個地點,不是政府。中華民國的國慶和中華人民共合國有什麼關係?一點關係都沒有。你將中國的政治與地理代表當作是一體的時候,當然會有這樣的混淆。既然中華民國的國慶和中華人民共合國的國慶沒有關係,只有地緣的因素,兩者算是一個國家?
    共產黨過去的歷史需要妖魔化嗎?如果你認為台灣沒有比較公正性的中國共產黨的書籍,那麼你需要多看一下,這更不用說大陸的出版品也是多的很。文革,三面紅旗,三反五反,這需要妖魔化才存在的嗎?國外的共產黨當中有多少和中國共產黨過去的作為可以比較的呢?又有多少支持共產黨的人是生活在一個可以自由選擇執政黨的國家當中呢?他們支持的共產黨又和過去的共產黨相差多少?這些都是有差異的,不是一概而論的。
    香港的事情讓香港人自己說吧,他們最清楚什麼變了,什麼沒變。台灣過去有自己的政府,有自己的選擇,和香港一樣嗎?是被殖民嗎?能這樣比較嗎?
    我還是一樣的立場:不要大中國中心的基礎來自於對不同聲音的尊重,而不是告訴別人我相信的才是真理。--cobrachen 13:59 2005年10月10日 (UTC)
    请注意,我没有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同于中国,是你自己不愿意统一中国而偏要将中国等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当然,我主观愿望如此,但我没有说是这样)。西德统一东德的时候,明知道是个亏本买卖,但他们都义无反顾地统一同属于自己民族的东德,现在德国人都还得缴纳统一税,但他们都没说什么,因为这是他们的民族大义。我也举过朝鲜民族的例子了,看看人家吧……唉,心啊,拔凉拔凉的啊!
    我不怀疑台湾有比较公正的评价共产党的书籍,但你会去看吗?从你的言论来看,视统一为共产党统治,将统一为再次落入共产党虎口,要把台湾变成第二次文革实验场(大致如此吧,但愿我没胡说),不是这样吗?至少从你写的这些文字来看,就对共产党的看法不公正。
    “文革,三面紅旗,三反五反”又怎么了?那是以前的共产党,现在共产党有骨气,有志气,有能力,我就支持他!再者说,共产党以前有罪又怎么样?民国时期的局面就比这些好吗?内战连天,盗匪猖獗,军阀割据,中央毫无权威。蒋家王朝统治中国的时候内不能解决忧患,外不能抵抗外侮,没上台多久就把整个东北送给了日本人,面对别国咄咄逼人,国内烽火连天的态势却说自己有什么“黄金十年”!我都不好意思说出口。民国时期人民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而到了共产党执政后,却一下子上升到七十多岁,这不很说明问题嘛?注意,这些可不都是共产党的宣传,而是客观事实!要不民国怎么会在大陆失去民心而混不下去?这么一个曾经破败不堪的民国,而现在你不照样为曾经暗无天日的民国说话?既然你可以支持中华民国,你凭什么就对支持共产党的人看不起?请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老盯着人家过去,你又怎么能看到人家的未来?
    又有多少支持共產黨的人是生活在一個可以自由選擇執政黨的國家當中呢?那美国共产党、法国共产党(不知道你听过有这些政党没有,法国共产党还曾经是执政党之一)就别活了,因为他没有支持者。另外,给你一个很简单的事实,虽然中国大陆现在还不能自由选择政党,但抱歉地告诉你,缺少了他,谁都玩不转!别指望有什么外国支持的“民主人士”会有这么大的能耐,他们只是国外反华的棋子而已,就更别指望想搞垮中国的民进党之流了。
    台湾过去被荷兰、日本殖民过,但中国去收复他们的时候都没遇到什么困难,因为,那时候台湾民众都还有民族情结,结果现在台独势力甚嚣尘上,祖宗可以不认了,国家也不认了,这是不是台独比殖民可怕啊?
    对你的最后一段我看得很不舒服,因为我不尊重谁了?理性的辩论就是不尊重你的声音了?太奇怪了。首先这个问题是你挑起来的,我只是随便写了一些与两岸关系无关的编辑有感而已,而并非我好斗主动挑起的辩论;其次,我从未说过我相信的才是真理这样的话,是你给我加上的,我只是相信自己所信仰的是真理,而没说自己的才是真理,更不用说将自己的信仰“强加给”谁了;再次,我不以大中国中心好啊,请不要以台湾为中心,大家都为自己的政权说话,什么谁中心不中心的。
    最后,不就是不想统一嘛,不就是想台独嘛,好办,不辩论总该可以了吧?说得口干舌燥也不能挽回你们想独立的心啊,没有任何现实意义,何必操这份心呢?还搞得互伤和气。什么正义不正义,真理不真理的,一句话,强权及公理(Might is right! 现在的美国就信奉这样的格言)!还有什么话可以到我个人讨论页说,至少别在这里辩论了,算我求你了,好吧。--冰封沙漠要发飙请找我 15:03 2005年10月10日 (UTC)


    上面各說各話的部分可以不用再提,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己還不是用西方的兒童節婦女節勞動節當節日,台灣多個双十又算個啥事,說到統一,其實本質就是侵略併吞其他國家,如此而已,中國人想知道統一對或錯很簡單,因為當初日本說穿了也不過是想統一中國而已,想一想當初你們被統一時是什麼心情,自然就知道統一到底是對或錯。114.26.17.211留言2014年6月19日 (四) 16:13 (UTC)回复

    軍艦也開始成為重要的武器?

    编辑

    一戰的時候,軍艦就已經是重要的武器,在二戰來說,變化最大的應該是戰鬥艦從海軍的主角地位退位,將位置讓給航空母艦,成為象徵海軍與國家武力投射的新象徵,因此建議修改。如果沒有意見的話,稍後會加以修正。--cobrachen 14:05 2005年10月10日 (UTC)

    這個條目需要平衡的事件很多

    编辑
    感覺起來,這個條目的內容很類似最近常看到大陸的網路上對二戰的一種翻案或者說是為蘇聯找尋地位的走向。不是說蘇聯在二戰的貢獻與狀況不應該被強調或者是有適當的描述,但是這個條目相較之下,蘇聯的部分明顯的比例過高,整個西線寫的很少,大西洋的運補,反潛,戰略轟炸可以說幾乎沒有等量的描述,這樣一來這個條目的平衡點其實又過偏了。--cobrachen 22:15 2005年10月10日 (UTC)

    总体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是在东线,也就是苏德战场,而西线在1940年后就只能写那些海空战场和间谍、密码破译这些了,而且希特勒也认为,英国由于海洋的阻隔,并未形成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西线”,所以就将其绝大部分有生力量投入到看得见摸得着的东线了。虽然西方的海空和间谍作战对最后战胜德国也起到关键作用,但从整体和全局的观点看,歼灭对方有生力量才是战争中的主轴,所以,写苏联和德国两家应该是欧洲战场的重头戏,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赞同写西线的海空战场,不过可以将大西洋运输线争夺战西线的战略轰炸合并在一个标题下,加入密码破译等内容,把英美盟军在西线发挥的作用写得更加透彻一些。--冰封沙漠要发飙请找我 03:50 2005年11月1日 (UTC)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在美國的生產線,沒有美援,中國跟蘇聯早葛屁了,講得好像美國就只在最後撿現成都不做事的樣子。

    说实话,美国的援助对苏联和中国是非常及时且是至关重要的,但没有美国的援助苏联和中国就不行吗?不一定吧?况且,即使有美国的援助至关重要,没有苏联和中国的正面牵制,这些援助有任何的实质效果吗?最后还是得让苏联人和中国人使用这些东西和德国、日本死磕,二战才有可能胜利!就单靠美国的援助,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战胜强悍的德军的,要不美国怎么就不去援助法国?让战斗力很强的法军和德军死磕?况且,战后史学家都注意到,其实,二战中,真正战斗力最强的是德军和苏军,而美军和英军的陆军战斗力很一般,美英军队的战斗力主要集中体现在海军,但没有战线的海军怎么就能摧毁拥有强大陆军的德军呢?这是不现实的。--冰封沙漠要发飙请找我 14:20 2005年11月1日 (UTC)
    • 二次大戰的主要陸戰的戰場在東線沒錯,主要的戰場在東線就錯了。認為西線在40年以後只能寫海空戰和密碼破譯所以不算什麼的,這個觀念就很奇怪了。
    • 德國的有生力量都投到東線?陸軍可以這樣說,空軍就錯了,空軍可是被逼到要把東線的飛機數量降到最低點,除非有作戰需求才會暫時調動回去。而且,要說有生力量的破壞也不是在東線,而是在戰略轟炸裡面,蘇聯在這方面的貢獻幾乎是零,不靠這些戰略轟炸,希特勒不需要把空軍調回本土,他的生產不會受到嚴重的打擊,他的物資不會無法移動和被轟炸消耗掉。一個戰爭如果只是看一堆部隊數量來決定重要性,那是外行的說法,後勤才是支持這些行動的關鍵。
    • 大西洋的運輸戰和戰略轟炸可以說是兩件事情,前者關係到蘇聯和英國,後者對於整個歐洲戰場和德國的國家生產力量有重要的作用,兩件不同的事情未必要合併在一起。而且合併在一起的理由是什麼?西線不夠重要?還是這些物資就該和蘇聯的觀點一樣去壓低?
    • 維基講求的是平衡和中立的觀點,蘇聯在二戰有他的重要性,但是不應該誇大或者是壓低其他戰區或者是國家的重要性或者是貢獻。至於美國的援助對於蘇聯的重要性,討論區多的是,請自己研究吧。這些問題大陸許多對二戰有研究的人都有起碼的共識,有些論點他們也說明過多次,這裡不是討論區,我也就不浪費篇幅去解釋。--cobrachen 15:59 2005年11月1日 (UTC)
    我们没有必要单强调苏联对战争的重要性,但更不能因为不能强调东线的重要性就强调西线比东线重要,因为事实绝非如此,不容我们否定!德军的有生力量80%被投入可怕的东线,这是德国人自己都知道的,而且德军也把被投入东线视为畏途。楼上说空军和海军几乎并未投入东线,这明显有误,其实,德空军失去战争制空权那是1943年后的事情,而那时德军在东线几乎就打不动了,1943年之前,除了北非有点战事之外,西线的海空军除了群狼出没,美军和英皇家空军偶尔对德国城市轰炸之外,几乎毫无作为(绝非贬低他),而其陆军能派的地方就只能是在缅甸那些鸟不生蛋狗不拉屎的地方了。还有,西线即使是在1944年后,打的硬仗也很少,这和东线那几次斯大林突击完全就是两码事,战争激烈程度和战术水平也相差太远。战后德国败降的签字仪式中朱可夫的地位也可以看出苏联在战争中的支配地位。
    我们用一个标题下写西线完全可以,因为要尊重WIKI的平衡性,所以东线要多写,西线要少写,而你偏偏不是这样。还说这是为了尊重平衡性和中立原则。--冰封沙漠要发飙请找我 04:16 2005年11月2日 (UTC)


    既然你連美英對德國的轟炸都不清楚,那麼我也不需要多講。該平衡的就是要去維繫,不是某些人不先了解背景就可以下斷語的。要說東線的比例不夠高那也誇張了,德蘇還有另外獨立的條目,二戰就算只講到歐洲戰場都不只有東線,不是只有人多才叫做重要`,也不是只有陸戰規模大才是重要。德國的有生力量是在他的國家機器,他的生產與動員,到了前線的已經不是有生力量,那已經是整個戰爭機器的末端了,這一點不先分清楚,只看哪裡人多,這才不是在描述這個歷史。更不要提只管部隊多寡,不管對於後勤與武力投射的實際影響,這樣也能說對於這個條目的平衡與否有所了解?--cobrachen 16:20 2005年11月2日 (UTC)
    盟军对德国的轰炸我如何不清楚?!你给我个在1944年之前盟军值得夸耀的战果给我看看!而东线在1944年前,就已经把德国打得不行了。1943年之前,包括1943年,德空军还是和盟军的空军总体是保持均势的,不存在说德军后勤就被盟国空军消耗在地面一事。也就是说,二战后期,即在1943年后,德军在盟军和苏军的联合打击下,德国才显出疲态的。而之前,苏德战场的重要性远比西线和北非战场重要,这从东西方战史你都可以清楚的了解。不是我说,要不是强悍的苏军在东线的浴血奋战,二战至少还得多打几年。1943年后,德军的疲态主要还是因为东线的致命打击,比如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等被大规模歼灭,而盟军在西方对德国的轰炸对显现出巨大作用是在1944年的事情了,而那时,不管哪条战线,德军都支持不下去了,就这,东线都还承担着德军最大规模的战斗人员配给(这里的战斗人员包括前线、后勤、军事装备和用于军事的民用设备),怎么能说单单盟军来消耗德军的后勤补给?苏军不但用游击队消耗德军的后勤补给,还从正面战场上狠狠地打击可怜的德军,这你怎么不说?诺曼第登陆前值得一提的盟军战果就是北非战场和登陆“欧洲的软腹”意大利,就这还不好意思,盟军其实打得很不怎么样。众所周知,德国的陆军是三军中最强的,谁将德国陆军击败,就是欧洲的王者,我跟你说过,德军签署投降协议的时候谁占最主要位子?是朱可夫,可见,德国人,包括英美自己也承认,主要是俄国人战胜了德国,要不这个人就不是朱可夫,而是艾森豪威尔了。历史就这么简单,需要跟你在这夸耀曾是中国的死敌苏联吗?说我无知,是因为你了解的不全面吧?苏德战争是有单独的条目,但这个条目不属于二战条目,你也可以单开一个西线条目啊……在二战条目下,当然是要分清轻重缓急,这才是真正的中立和平衡。--冰封沙漠要发飙请找我 03:22 2005年11月3日 (UTC)
    將空中作戰和陸上作戰的型態與影響直接對比,甚至是把人數或者是戰區面積大小直接作為比較的標準,已經是對戰爭與二次大戰的誤解,更不用說還要特意的壓低西線的資料來突顯自己的中立性?蘇聯在歐洲陸戰上的貢獻要呈現出來,為什麼盟軍在西線的就要被少寫?對於德國戰爭工具,軍需物資以及後勤補給最重要的事件與歷史居然被認為不重要?蘇聯在東線打的在慘烈,終究只是威脅到德國第一線以及戰區週邊的作戰環境與運輸,德國工業與運輸的破壞密切關係到德國是不是有能力恢復他的作戰能力,還是逐漸被消耗掉而無法補充。
    外行的看數字,還只看陸上作戰的數字,僅僅是這樣就要說西線該被少寫?這還不說把戰略轟炸拿來與地面的攻城掠地直接對比,這種觀念可以說是中立和平衡?這裡是維基,不是個人偏好的展現地,也不是隨意拿幾個數字就可以解釋不夠中立的觀點的地方。

    --cobrachen 21:35 2005年11月10日 (UTC)

    斯堪的纳维亚战役

    编辑

    英国在挪威未完全达成战役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失败。但是英国是在破坏了挪威港口设施、击沉数艘德国军舰后主动撤退的。根据History Channel的资料补充了细节。守夜者 23:15 2006年2月13日 (UTC)

    太长了,是不是把起因独立成一个条目: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

    编辑

    而在本条目中简要的介绍一下起因?参见美国内战起因。-无名无形 02:11:57 2006年3月16日 (UTC)

    是谁把简体全部转换成繁体的?

    编辑

    有繁简转换功能倒不影响阅读,但这下链到同名简体字标题条目的编辑页面的红字就多了很多,要改回来可麻烦了。Marchrius 12:02 2006年5月15日 (UTC)

    蘇俄在一戰中戰敗??!

    编辑

    「.....雖如此,蘇俄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對德戰敗),喪失了大量沙俄曾經佔領的領土(有些是蘇俄主動放棄)。加上內戰以及外國勢力的干涉,蘇維埃政權成立初期的蘇聯顯得極度虛弱......」

    以我所知,蘇俄當時剛剛成立,其政權虛弱,為求退出戰爭,故與德國簽署和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蘇俄割地賠款,但好像沒有向德國投降,而是求和。Chongtin 00:54 2006年7月31日 (UTC)

    按严格说来,德国在一战是没有战败的,因为签署的是停战协议,但从战场形式而言,德国无疑是战败的。同理,苏俄对德作战后期是及其不利的,因为德军已经兵临彼得堡城下了,而当时彼得堡可是俄国首都哦,苏俄签署停战协议应属无奈之举,且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所以,称之为对德战败是没有问题的。--冰封沙漠 10:01 2007年3月5日 (UTC)

    实际上中国共产党也是二战最大受益者之一

    编辑

    不光是美国大发战争财,中国共产党从抗日前的5万人的兵力,二战后,发展到了100万人的军队。而国民党的国军因为参与与日本军队正面对抗的战争中至少削减了100万人--Usaroc 03:41 2006年10月16日 (UTC)

    甚至可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区域二战的最大受益者,因为包括侵略者日本皇军、抵抗者国民党国军的力量都遭到了大副削弱,而外来势力中国的盟国并没有卖给中国大量武器,也没有赚到大钱,也不是大的受益者 而中共在二战中从五万人的军队一下发展到了100万人,所以只有中共这么个“中立”一直在发展自己的势力是在二战中国区是最受益的--Usaroc 03:48 2006年10月16日 (UTC)

    请问中共在二战中军事实力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是在日占区还是国民党的地盘?在敌人心脏发展壮大,我认为所谓“受益者”是全中国人。--115.60.154.237 (留言) 2009年9月25日 (五) 10:10 (UTC)回复

    無論中國共產黨是在何方獲益,都是獲益了,對吧?還有,關於所謂受益者,您應該的意思是說“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全體中國人都受益”,而不是說“中國人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受益”,因為比較戰前和戰後,全體中國人利益並沒有增加,當然,如果您的實際上是“中國共產黨的受益,就是全體中國人受益”,那我沒話說。席拉哈特 (留言) 2011年7月3日 (日) 16:18 (UTC)回复

    交战双方交代的不够好

    编辑

    看看这句话:“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华民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同盟国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 我觉得“中华民国”应该改为“中国”,否则倾向性太严重了。

    台湾人认为中共在二战基本上就是在捣乱,没有真正抗日,所以这么写并不奇怪。我不知道中共是否认真抗日,反正我家老人作为老一辈的共产党是在对日作战中付出了巨大牺牲的,我家有很多人为了掩护八路军而被日本鬼子残害。--115.60.154.237 (留言) 2009年9月25日 (五) 10:15 (UTC)回复

    抗日战争时主要是国民党出力,何况红军在抗日时代改成八路了,也就是中华民国第八路军。还有,回复上楼的 115.60.154.237,请带客观的、有礼的方式对待所有人,不要过分用词。张雨涵留言2013年11月4日 (一) 17:56 (UTC)回复

    極端缺乏資料來源

    编辑

    長達數萬字的條目竟然只有2個參考文獻?而且沒有內文同步的引用頁數註記?希望這個條目的主要編輯者盡快補齊參考的資料來源,否則我考慮申請特色條目撤銷,因為這個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實在太多了。Lecter 咖啡館♨ 11:52 2006年11月28日 (UTC)

    日本方面的戰爭指揮官

    编辑

    二戰中,日本方面的最高指揮官,條目中描述為「東條英機」,但應該是「裕仁天皇」才對吧?—dbslikacheung 2007年4月30日 (一) 09:20 (UTC)回复

    是东条英机,天皇和英国女皇地位是一样的,仅是人民心目中的一种精神领袖。而战争时指挥官类似英国首相的角色,掌权并处理各种事务。--ZhaoXun
    参见:独裁者72.52.81.35 2007年6月8日 (五) 01:07 (UTC)回复

    西藏?

    编辑

    为何地图中西藏和中国其它地方颜色不同?难道当时西藏是独立国家?这样的地图太不中立了吧?--209.90.147.223 (留言) 2008年6月21日 (六) 06:21 (UTC)回复

    这件事就没人管吗?西藏自从元朝之后就一直被中原王朝管辖,这地图明显不符合事实。希望能有人赶快更正

    首先,上面那位留言忘记签名了。

    地图上西藏的问题,现在仍旧没有解决。这样恐怕不好吧,请哪位有能力的能尽快改正地图。--历史研究 (留言) 2009年10月26日 (一) 13:51 (UTC)回复

    崛起

    编辑

    我覺得要把軸心國戰事起源縮減一下,把較詳細的資料移到模板裡的各國史,再配合主條目這樣。光是一個第三帝國實在是太長了,而且在戰爭爆發前為何要放V-2的圖? 我覺得如果要重寫,應該要以年代區分而不是地區區分,一般的歷史教材也是按時間順序的。 看要不要將二戰的起因另成一個條目?查看英文維基的其他語言連結,有不少都是這麼做的,不然實在是太長了。Ai6z83xl3g (留言) 2010年1月15日 (五) 14:09 (UTC)回复

    戰後的中國

    编辑

    為什麼沒有提到中日抗戰後中國的情形(共產黨與國民黨相戰)?Inner (talk) 2010年1月31日 (日) 04:22 (UTC)回复

    请google国共内战,这是二战条目 唐晟凇留言2016年5月3日 (二) 17:26 (UTC)回复

    优良条目候选

    编辑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后修订版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战争与军事,战争。

    • (+)支持,提名人票。内容豐富,圖文並貌—Coekon (留言) 2010年5月9日 (日) 23:41 (UTC)回复
    • (-)反对,同先前的希特勒條目,請Coekon閣下提名一定要慎重,先不提該條目在內容全面性上的缺乏與爭議,閣下不覺得其資料來源註腳太少了嗎?閣下有注意到歷史紀錄中的編輯戰嗎?閣下沒注意到錯別字、維基化不足、附外文的藍連和錯誤的內容嗎?拿內容最短的「巴爾幹半島」一節舉例好了:
    1. 「同時還攻擊了南斯拉夫」為什麼攻擊南斯拉夫?因為政變導致原本的軸心聯盟失效,原本南斯拉夫將會是軸心國成員。
    2. 「之後德國再也沒有使用傘兵攻擊」,傘兵從此變成地面部隊,而非僅作為守備隊。
    3. 該段沒有說到為什麼希特勒要南下掃平巴爾幹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即將進攻蘇聯,必須防範英國可能利用巴爾幹國家登陸反攻,從而威脅巴巴羅薩作戰之側翼。此外該節用字遣詞需加以潤飾,「希臘人反而在1940年11月14日進入了阿爾巴尼亞」,不能用「反攻」或是「希臘軍」嗎?「德國傘兵成功從英國人手中奪取了該島。但是這次行動對德國來說也不太順利」,除了不該用句號外,這樣的敘述坦白說是可有可無。而從德國打敗法國至本節,哪裡有提到義大利何時向盟軍宣戰?義大利之所以入侵希臘除了和希特勒賭氣外,也想要獲取地中海更大的勢力,但本條目幾乎無視了地中海戰場的重要性。整體敘述方式太突然也太亂了。抱歉,雖然以上說得很難聽,但本人對該條目的素質要求有一定的執著,也知道該條目要完善是極為不易,請閣下提名時一定要慎重考慮。—Ai6z83xl3g (留言) 2010年5月10日 (一) 15:01 (UTC)回复
    移动完毕木木 (发呆中) 2010年5月18日 (二) 10:15 (UTC)回复

    這段話有些含混!

    编辑
    • 國共產黨在這一時期,在敵後積極建立根據地,開闢敵後戰場。1938年5月,毛澤東寫出了《論持久戰》,提出抗日戰爭應分為戰略防禦階段、戰略相持階段和戰略反攻階段。彭德懷還發動百團大戰,在此過程中,共產黨所控制的華北抗日根據地也隨之大幅度擴大為華北437個縣中的10個縣;在南方,新四軍也在蘇中地區對日軍發起大規模攻勢,使根據地得到極大擴張。對日軍交通線在一定時期內造成破壞。之後,日軍開展多次「掃蕩」和「清鄉」,但日軍仍舊沒能阻止根據地的發展,這對日軍的後方,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 簡化:中國共產黨毛澤東在1938年5月寫出了《論持久戰》,提出抗日戰爭應分為戰略防禦階段、戰略相持階段和戰略反攻階段。彭德懷發動百團大戰,控制華北437個縣中的10個縣
    • 疑問:新四軍也在蘇中地區對日軍發起大規模攻勢,使根據地得到極大擴張(具體的縣名或區域為何?)。
    • 疑問:對日軍交通線在一定時期內造成破壞(具體的路線為何???)。
    • 疑問:日軍開展多次「掃蕩」和「清鄉」(日期及區域為何???),但日軍仍舊沒能阻止根據地的發展,這對日軍的後方,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倒底造成什麼結果????)。
    • 感想:有點黨部文宣的味道!太多感性似的形容詞混在文章內無法檢驗!Encolpius (留言) 2010年11月27日 (六) 16:31 (UTC)encolpius回复

    第二次世界大戰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此條目,我將同盟國的國家按照加入同盟國順序排列,User:历史研究先認為這麼條無意義,言「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准,不应该这样单纯凭宣战时间,这样调来调去也没意义」,表達實際狀況為「其一,不设计原则的问题,应尊重原作者的理念。其二,东西方文化有差异,东方没有宣战传统,应以宣战加入为依据,是死板。」,我倒問為何我編輯不行?這並非什麼譯名類條目,為有人翻過的人名就先到為主,該用戶道:「其参考一些其他战争条目,比如国共内战条目关于修改模板的讨论,就知道关于原作者理念的问题了。」我再三強調,為何調整這個順序非要同原作者理念?該用戶道此為「这是不顾维基基本道德的编辑」,我認為既然我現在編輯這個順序有個依據,為何我要依照某用戶僅是早到的編輯?在兩人互相撤銷後依照該用戶的意思,送上客棧了,還請各位發表下意見,謝謝。—Ai6z83xl3g (留言) 2010年12月6日 (一) 14:00 (UTC)回复

    維基最重要的應該是反映事實,不論次序怎樣,如果所反映的都是相同的話,在下並不會作出更改,如果原作者是在下,而別人更改的話,在下亦無異議,只要次序無礙反映事實即可。—ATRTC 2010年12月6日 (一) 15:58 (UTC)回复
    粗略看了一眼,觉得不应该分开东西方战场来排序,而应该以时间线去排序。不过对此条目兴趣不大,不参与。—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12月7日 (二) 05:00 (UTC)回复
    維基百科方針指出反對原創,來源至上,可表示出依據哪部鉅著著作的列表作排序即可,這樣就比較無可爭議了。--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0年12月7日 (二) 12:43 (UTC)回复
    其實我覺得先後次序無傷大雅,不過我很早已有一個想法,就是整個列表只填上同盟國對軸心國。以往編者可能因逐個國家填上太多(應是參考英文版做法,德語版維基甚至連列表也沒有),而只填幾個主要國家;指揮官也只幾個國家元首。不過這樣有何意義?要填指揮官的話,又豈止幾個?與其留下一些不完整的資訊,不如在引言或首段甚至內文說明(其實引言就是二戰概況。對這篇大條目而言,引言詳盡一點反而更好,最後下文很多都可以略述,交給其他主條目,包括教科書式的戰爭起因)。
    目前條目整體也不太好,所以不論如何,最理想的當然是全文重寫(相信是中文維基其一最浩大工程了)。有一處或許與現在的討論相關。比如二戰的起始時間,下的註是Edward R. Kantowicz的The rage of nations,346頁。但查看該頁,內文並非說什麼歐洲中心觀,而是二戰「沒有如一戰般的明確起點」(By the end of August 1914 most of the major countries of the world found themselves at war. World War II, however, broke out in fits and starts at widely scattered points around the globe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有幾個日期可視為開端」(A number of dates could qualify for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world catastrophe)。接著就列舉了日本侵華(包括1931及1937年,大家知道是什麼事件了);及納粹德國於入侵波蘭前的吞併。最後他說「傳統以來是以9月1日入侵波蘭為開端」(The conventional date for the beginning of World War II is September 1...),但「亞洲在1931年開始的戰事」及「希特拉在1935年開始的連串行動」可視為前奏,最終在1941年才合而為一,升級至世界大戰之列。(However, in Asia fighting had commenced in 1931, and Hitler had been conducting a cold war of nerves at least since 1935 in Europe. The Two struggle merged into a world war in 1941.)橫看直看,也看不出什麼歐洲中心觀,什麼部分史家。就算只是單一來源,參考書也說得很清晰,不強分先後,只描述基本是以1941年9月1日為始,但其前緣可上溯至1931年及1935年,至1941年就肯定合成世界大戰。
    當然,很快有人會說這參考書不好,而用另一本。這也是將來編寫會遇到的問題:資料及評述太多太多了。屆時編者大可以有來源為據來修改條目,包括次序等等的問題。故此,我認為在這條目,不應以「來源至上」來看待,就算找一本所謂的官方書/出色史家名著,也無法解決。Oneam 01:00 AM (留言) 2010年12月10日 (五) 13:34 (UTC)回复
    除了「基本是以1941年9月1日為始」,應是1939年外。基本上我認為此條目狀況真的很糟,我也有作一些小修,但整體來說還是整個寫過較好,但現在光是排序就有衝突,相信往後編輯遇到的問題更大,比方說在編輯歷史中用戶「歷史研究」就在條目中多次與他人發生編輯戰,甚至還因此保護起來,原因我認為也略有關係,請見該條目2010年8月4日至31日的紀錄,我認為該用戶有在該條目強加意識形態。—Ai6z83xl3g (留言) 2010年12月10日 (五) 15:55 (UTC)回复
    作一個比較大規模的重整和撰寫可能是必要的,而且過去10年出版的新資料有很多具有很高的重要性去澄清過去的一些事情。-cobrachen (留言) 2010年12月11日 (六) 02:15 (UTC)回复

    关于顺序的规定

    编辑

    因为最近一直有用户机械地按照宣战时间修改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板中参战国的顺序,想知道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比如模板中交战中两军位置,曾有用户告知以创建者的安排为标准。不知道关于这个问题有没有什么规定?个人认为这样机械的照搬西方的宣战传统并不合适,东方没有这种传统。莫非不宣战就不能叫处于战争状态?--历史研究 (留言) 2010年12月8日 (三) 12:49 (UTC)回复

    • 你是沒看清楚我是以「加入同盟國」的順序來改的嗎?誰跟你說用宣戰順序了?跟宣戰傳統一點關係也沒有,你一直把「中國第一個交戰就要擺在第一個」的觀點擺進來,如果要說第一個交戰,衣索比亞豈不是第一個?本來對抗軸心國的集團就是同盟國,你不把同盟國加入順序擺在眼裡,只在那裡嚷嚷別人機械式修改順序,自己又再那裡維護撤銷什麼?在撤銷編輯已經講過很多次,你前後用了「原創作者的意願」、「東方無宣戰傳統」、「实际情况」來當作藉口,我在這裡再說一遍,這類修改誰管原作者的意思?這並非譯名那類先來後到不重要的修改,若每次這種小編輯都要過問原作者,這百科還要協作嗎?乾脆每人創建的條目全部保護起來算了,現在我已擺上[1]來給他人討論,在編輯摘要裡也寫了,你直接無視眾人的意見又另起討論串。—Ai6z83xl3g (留言) 2010年12月8日 (三) 13:24 (UTC)回复
    請雙方以事論事,保持冷靜。—ATRTC 2010年12月8日 (三) 14:33 (UTC)回复
    相关用户明显言语激动,且之前并未提供他的所谓讨论的地址,自顾自说自己发表了意见。在客栈发这么一段话征求意见,又遇上这种激动言语。个人实在比较无语。--历史研究 (留言) 2010年12月9日 (四) 09:07 (UTC)回复
    「你去看過客棧條目探討的討論沒?」明顯一句話裝作視而不見你還好意思說?你管我言語激動如何,那目前為止我既不做人身攻擊也不爆粗口,我講半天你都當耳邊風,你怎麼不回應我對這個條目的想法,少在那裡針對我發言態度來模糊焦點。—Ai6z83xl3g (留言) 2010年12月9日 (四) 09:22 (UTC)回复
    (!)意見双方还是就事论事的好,个人感觉过程中双方都没有明显破坏意图,则讨论中没必要涉及谴责某人,仅就此问题中的顺序达成共识即可。

    对于这个问题本身,不知道有没有官方的文件,看看其中在介绍同盟国和协约国的时候,是如何描述的?--∰ 黑目观世界 2010年12月9日 (四) 11:07 (UTC)回复

    我认为历史研究在这里另开讨论的做法是会激怒别人的。先不管Ai6z83xl3g的不冷静,历史研究应该负挑动的责任。建议关闭该讨论,回到WP:VPD#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讨论。—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12月10日 (五) 03:46 (UTC)回复

    就常見的研究歷史來說,以時間作為內容撰寫與表達的軸線是一種經常被利用的型態,撰寫百科也應該以這種常見,可供參考的型態為出發點,而不是自己想個理由來堅持己見。历史研究過去在這方面經常是獨排眾議,非要按照他的意見來進行,對於協作來說並不是好現象。-cobrachen (留言) 2010年12月10日 (五) 12:55 (UTC)回复

    不宣而戰不能當做常態吧?如果不宣戰就可以發動實際戰爭行為,那“宣戰”這名詞是用來做什麼的?擺設嗎?席拉哈特 (留言) 2011年7月3日 (日) 16:29 (UTC)回复


    一個關於交戰各派系所佔篇幅的構想

    编辑

    現在不是為了國民黨和共產黨以及西方盟軍和蘇聯在篇幅上所佔比重爭執不休嗎?這樣好了,既然國民黨和蘇聯皆負責“正面戰線”,中國共產黨和西方盟軍皆主打所謂“後方戰場”,那麼前兩者和後兩者分別在中國戰場和歐洲戰場所佔篇幅比例一樣就好啦!

    席拉哈特 (留言) 2011年7月3日 (日) 16:37 (UTC)回复

    優良條目候選(第二次)

    编辑
    ~移动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提名區~(最后修订

    第二次世界大戰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戰爭與軍事(47)-戰爭(16):,提名人:Elohim1留言2012年6月3日 (日) 00:00 (UTC)回复

    投票期:2012年6月3日 (日) 00:00 (UTC) 至 2012年6月10日 (日) 00:00 (UTC)

    建議

    编辑

    導言應該是簡述條目主題,怎會寫到這麼長呢?--門前雪留言2012年8月12日 (日) 12:49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 哪場戰爭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目由KOKUYO讨论 | 貢獻)提名,其作者为KOKUYO讨论 | 貢獻),属于“war”类型,提名于1970年1月1日 00:00 (UTC)。
      • (+)支持Ai6z83xl3g留言2012年8月11日 (六) 06:38 (UTC)回复
      • (+)支持,已经足够长和丰盛了,应该可以优良条目了吧(前面的注脚量偏少)--路过围观人士 2012年8月11日 (六) 06:43 (UTC)回复
      • (+)支持--chaus留言2012年8月11日 (六) 07:08 (UTC)回复
      • (!)意見:个别语句描述欠佳或疑似中立性有问题,如:
        • 1、“……这包括有犹太人大屠杀以及于首次在战争中对广岛市、长崎市使用原子弹等等……”此句应改为“这包括犹太人大屠杀以及首次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等造成的大量平民死亡”;
        • 2、“尽管早在1937年时,日本便与当时作为中国代表的中华民国爆发了中国抗日战争。不过大多数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定为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这次入侵行动导致以英国为首的大英帝国与法国随即向德国宣战。”前一句有些啰嗦,改将“当时作为中国代表的中华民国”改为“中国”比较合适,后一句建议改为“不过大多数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爆发的事件是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这次入侵行动导致大英帝国与法国随即向德国宣战”;
        • 3、“……但也促使了原本几乎统辖整个欧洲地区的轴心国被迫投入大量的军力来维持优势。”建议最后改为“来维持对苏联的进攻”。
        • 4、“最后在美军投下原子弹轰炸后,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也宣布愿意无条件投降,随着亚洲战事的停息也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建议改为“美军分别在广岛市、长崎市投下原子弹,并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愿意无条件投降,亚洲战事停息,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 5、“1945年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国军胜利宣告结束”建议将“国军”改为“同盟国”;
        • 6、“与此同时过去各个欧洲大国的影响力则逐渐下降,这纷纷促使了亚洲的非殖民化(Decolonisation of Asia)与非洲的非殖民化(Decolonization of Africa)而让许多殖民地纷纷宣告独立。”建议改为“与此同时,由于原欧洲大国影响力的逐渐下降,许多在亚洲和非洲的原欧洲大国的殖民地纷纷通过非殖民化运动宣告独立。”
        • 7、“其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始时间的说法还包括有在1935年10月3日时,便因为义大利入侵衣索比亚而爆发。”建议改为“因为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开始入侵衣索比亚,也有学者将此事件列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始时间。”
        • 8、“有些人认为应是要参考如欧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胜利纪念日(1945年5月8日),以纳粹德国政府在柏林正式签订投降书的当天为基准,延伸过来将终战日期订为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停战协定那天。”建议改为“有些人认为,应参考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在柏林正式签订投降书,而被欧洲各国列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胜利纪念日,而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期定为日本正式签署停战协定的1945年9月2日。”
        • 9、“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彻底改变了战败的同盟国其政府的政治版图,这包括有奥匈帝国、德国和鄂图曼帝国等,而在1917年布尔什维克也成功夺取了俄罗斯政权。同一时间,作为战胜国的法国、比利时、义大利、希腊和罗马尼亚也纷纷获得领土。然而伴随着许多战胜国纷纷另外设立新的地方政府管理获得的土地,包括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和鄂图曼帝国都纷纷宣告瓦解。”建议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和同盟国的政治版图彻底改变,作为战胜国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希腊和罗马尼亚获得大量领土,而战败的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则纷纷瓦解。”
        • 10、“1937年7月日本发起了七七事变,随后日军便攻下中国过去作为重要首都的北京。”建议改为“1937年7月日本发起了七七事变,占领了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北京。”
        • 11、“在中国与德国结束彼此的合作关系后,苏联迅速与中国签署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同时也提供军需物资以支援中国对日作战。”此句疑似与事实不符,德结束对中国军事援助哪怕是名义上也是在1938年初,而条约签署时间却是1937年8月。
        • 12、“大元帅蒋中正也决定部署了他辖下素质最佳的部队防卫上海……”此时何以将蒋中正称为大元帅?建议改为“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也决定部署了他辖下最精锐的部队防卫上海。”
        • 13、“1938年6月,中国军队为了阻止日军继续向前推进,故意提前引导黄河泛滥。”将人为决提的事情掩盖,有疑似有违中立之嫌。
        • 14、“而在亚洲战区,尽管双方都互有发起攻势,但是在1940年时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陷入僵局。”事实上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一直是以被动防御为主,很少主动发起进攻,此处描述为“互有发起攻势”疑似不准确,给人以中日双方势均力敌之感。
        • 15、“同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华北一带发起攻势,以报复日本在占领地区对共产党党员和一般民众实施严厉的三光政策措施,同时也成功减少日军的人力和物资。”“三光政策”最早见于1941年刊行的解放日报,与三光政策有关的日本军令发布日期也是在1940年10月以后(“这次作战的目的,与过去完全相异,乃是在于求得完全歼灭八路军及八路军根据地,凡是敌人地域内的人不问男女老幼,应全部杀死。所有房屋,应一律烧毁,所有粮秣,其不能搬运的,亦一律烧毁,锅碗要一律打碎,井要一律埋死或下毒。”),因此此描述不太准确;
        • 16、“日军在6月中旬时成功攻下长沙、并在8月初占领沈阳”,此处沈阳应为衡阳;
      • 除此之外,还存在以下问题:描述亚洲战区的部分比较简略,影响部分还应包括二战后至今仍然存在的领土争端(如钓鱼岛、台湾问题等)——語句不通順不舒服斯基┣●┫不想屌我敬請留言呐親 2012年8月11日 (六) 09:00 (UTC)回复
      • 暂时(-)反对pov--CHEM.is.TRY 2012年8月11日 (六) 12:03 (UTC)回复
      • (-)反对,条目字节数增加一倍,但正文字数反而由3万字减少到2万7千字,不符合“擴充原文的2/3以上並至少擴充2000位元組”的规定。请转优良条目评选。另外,条目的原版本是从enwp翻译之后,由众多维基人重新整理并为条目中立性做了很多工作,现在的版本似乎仅仅把英文版现版本翻译出来以后替换了原来的版本,如果是这样,那么之前其他用户的努力就被归零了,这是很可惜的。--Gilgalad 2012年8月11日 (六) 12:32 (UTC)条目回复
      • (+)支持,以抵銷MtBell的票。如果你用檢視歷史,就看得出來KOKUYO增加本條目的字節數接近原文的兩倍。PORTALandPORTAL2rocks 2012年8月12日 (日) 03:21 (UTC)回复
      • (-)反对,參考資料過度翻譯及一堆英文內連紅字,回退了我兩次的修改;太長,讀者不會有閱讀的意欲--Dragoon16c留言2012年8月11日 (六) 13:12 (UTC)回复
      • (+)支持--龍威留言2012年8月11日 (六) 14:21 (UTC)回复
      • (-)反对,知道LZ不爱听,我不勉为其难了。--铁铁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8月11日 (六) 23:13 (UTC)回复
      • (-)反对,参考文献过度翻译,十分难看且不便。--MakecatTalkDC10 2012年8月12日 (日) 02:22 (UTC)回复
      • (-)反对KOKUYO有被迫害妄想症,抑或怀疑别人对他所编辑过的条目的修订均是抱有恶意的?因为个别语句翻译十分西方化,不太符合中文的语法习惯,昨晚我修饰了导言部分的个别语句,并改正了其中的一个翻译错误,但今早醒来,发现KOKUYO给取消修订了。见[2]——語句不通順不舒服斯基┣●┫不想屌我敬請留言呐親 2012年8月12日 (日) 02:41 (UTC)回复
        • (:)回應:「到了1941年12月,为了確保在東亞中南半島的優勢,佔領整個亞洲太平洋地區,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陸續襲擊了在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歐洲殖民地,並很快在西太平洋地區獲得了主導權。」原來大陸中文語法是這樣教的……--KOKUYO留言2012年8月12日 (日) 03:04 (UTC)回复
          • (:)回應:“到了1941年12月,已经加入轴心国的大日本帝国为了能够占领整个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以确保其在东亚与中南半岛的优势,陆续袭击了位在太平洋的美国统辖地区和其他欧洲殖民地,并很快地于西太平洋地区获得了主导权。”按你原句的理解,日本占领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是为了能够确保其在东亚与中南半岛的优势,你不觉得逻辑很奇怪吗?正常的逻辑因果应该是,确保在东亚与中南半岛的优势的目的,是为了占领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我将“为了……”句提前,是为了防止句子过长。--語句不通順不舒服斯基┣●┫不想屌我敬請留言呐親 2012年8月12日 (日) 03:22 (UTC)回复
            • (:)回應:美國與盟國的封鎖政策讓日本資源短缺→日本認為應該向東南亞地區獲得資源才能繼續發展→那裡是歐洲的殖民地所以要攻打→但因為美國可能會干涉所日軍必須速戰速決,設法建立一層防護圈來防衛→而美國外圍基地的珍珠港就必須給予打擊免得讓美國有反擊之力。佔領中南半島以獲得發展資源且避免他國干涉,並沒多大違背,要不要咱再改修辭也無妨。--KOKUYO留言2012年8月12日 (日) 03:37 (UTC)回复
              • (:)回應:请在最前面加上一句:为了能够占领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日本发动一系列战争→日本属岛国,战争资源极度缺乏。另外,从英文原文来看,确切的说法应该 是“为了称霸(或控制、占据)东亚和印度支那(即东南亚)”,而你现在修改后的“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確保具領導地位”,而当时日本虽然侵占了中国部分地区和东南亚部分地区,在中国部分地区也取得领导地位,但在太平洋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并未获得领导地位,你直接将当时未发生的事情描述成已经发生的事情了。当时我未看英文,也跟着你出现了同样的错误。——語句不通順不舒服斯基┣●┫不想屌我敬請留言呐親 2012年8月12日 (日) 04:15 (UTC)回复
      • (+)支持:这是新条目推荐,不是优良条目评选。作为DYK当然是合格了。DeBit留言2012年8月12日 (日) 03:19 (UTC)回复
      • (-)反对,参考文献过度翻译--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8月13日 (一) 13:13 (UTC)回复
      • (+)支持--Hikaru Genji留言2012年8月13日 (一) 23:01 (UTC)回复
      • (+)支持,非常好,期待您下一篇。--Djhuty留言2012年8月14日 (二) 07:23 (UTC)回复
      • (+)支持:新荐条目要求就不要太苛刻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2年8月14日 (二) 08:52 (UTC)回复
      • (+)支持--茶壺留言2012年8月14日 (二) 16:06 (UTC)回复
      • (+)支持--Iflwlou [ M {  2012年8月14日 (二) 17:01 (UTC)回复

    優良條目候選(第三次)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戰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戰爭與軍事 - 戰爭,提名人:KOKUYO留言2012年8月19日 (日) 04:16 (UTC)回复

    投票期:2012年8月19日 (日) 04:16 (UTC) 至 2012年8月26日 (日) 04:16 (UTC)
    • (+)支持:提名人票。大幅擴充、參考文獻豐富,認為應該符合優良條目的資格。--KOKUYO留言2012年8月19日 (日) 04:16 (UTC)回复
    • (-)反对。条目比较长,我只看了条目的战争起因和战后影响两个部分,但是仅这两个部分就有不小的问题:条目列举了二战前的很多历史事件,但是对大战爆发的深层原因没有分析;二战最深刻的影响是世界秩序的重建(冷战阵营的形成、殖民体系崩溃的开始等等),但“影响”一章里几乎没有涉及。另外还要提一下“时间”这一章,按照WP:NPOV的方针,主流观点应根据其被接受的程度占据相应的篇幅,然而条目的这一章让各种次要观点占据了最大的篇幅,这是不合理的。最后,我认为原来的版本有很多有价值的地方没有保留。实际上原版的正文比现版本长,内容组织也有可观之处,只是缺少文献。--Gilgalad 2012年8月19日 (日) 04:33 (UTC)回复
    • (!)意見,参考文献过度翻译。乌拉跨氪 2012年8月19日 (日) 08:18 (UTC)回复
    • (-)反对:许多地方翻译印痕十分明显,个别地方读后有点让人不知所云,如仅是背景部分就有下面这些错误:
        1. “在战争结束之后尽管社会开始有追求和平主义的声音,许多欧洲国家开始充斥着民族统一主义和复仇主义的民族情节越来越深化”,在战争结束后应加逗号,许多欧洲国家前应加“但是”,中文不是英文,虽然和但是一般要连用,而非像英语那样只能用一个。
        2. “特 别是德国在签署《凡尔赛条约》后明显失去丧失领土、殖民地以及经济优势,这使得德国社会就领土收复以及复仇思想上更趋强化。”主语混乱,前一句的主语是德 国,后一句的主语则是凡尔赛条约,建议改为“特别是《凡尔赛条约》的签署,让德国失去大量领土、殖民地和经济优势,使得德国社会有着强烈的领土收复和复仇 思想。”
        3. “德 国仍然失去包括德国本身以及所有海外殖民地将近13%的领土,过去德国在战争期间吞并的他国领土也被迫允许独立……”此句有翻译错误,英文原意为失去了 13%德国本土和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建议改为“德国仍然失去了13%的德国本土和所有海外殖民地,并被迫允许在战争期间吞并的他国领土进行独立。”
        4. “而与此同时俄国内战也渐趋缓和,并且另外成立了苏联。”主语混乱,建议改为“与此同时,俄国内战渐趋缓和,苏联成立。”
        5. “在1918年到1919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最终导致德意志帝国被迫解散并另外建立一个民主政府,后来又被称作魏玛共和国。”建议改为“1918年到1919年德国十一月革命期间,德意志帝国被迫解散,一个新的民主政府成立——后来被称为魏玛共和国。”
        6. “然而在战间期这段时间,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不断面临的国内右派与左派各自支持者的权力争夺冲突。”第一句理解不能,后一句建议将“不断面临”后面的“的”去掉或者改为“着”。
        7. “另 一方面同样加入协约国的意大利虽然也获得领土作为回馈,但是意大利的民族主义者则不满英国和法国1915年伦敦条约表示希望和平转移的承诺,反而因为这次 领土扩展而让意大利再度爆发军事冲突。”理解不能,从英文原意来看,是虽然意大利获得了领土,但意大利民族主义者却被1915年伦敦条约不能履行所激怒, 而且没有的到爆发军事冲突,加入相关背景后,应改为“1915年,为了争取意大利加入协约国,英、法、俄和意大利签订《伦敦条约》,条约规定在战争结束后 意大利将得到大量领土。一战结束后,意大利确实得到了一定的领土,但《凡尔赛条约》却废除了《伦敦条约》,这激怒了意大利民族主义者。”
        8. “希特勒开始提拔纳粹党成员作为政府重要领导人,开始建立以一个极权的一党制国家。”建议将后一句改为“开始建立一个极权的一党制国家。”
        9. “中 国国民党则是在1920年代中期展开北伐,期望能够清除地方军阀并且在名义上统一整个中国。”疑似翻译错误,英文原意为,20年代中期,为了能够清除地方 军阀,中国国民党开始北伐,并且在名义上统一中国。名义上统一中国不是北伐的目的,而是北伐的结果,原翻译可能会让人觉得北伐的目的是清除地方军阀和名义 上统一中国。
        10. “1931 年,大日本帝国其国家主义开始高涨,并且期望能够在中国获得长期的优势地位。为了能够让其他国家政府看见日本本身的发展并期望能够逐一撤出亚洲地区,日本 发起九一八事变作为借口进而入侵满洲,并随即另外建立作为傀儡政权的满洲国。”英文原意为1931年,大日本帝国帝国主义开始高涨,作为统治中国乃至统治 亚洲这一长期目标的第一个步骤,日本以九一八事变为借口入侵满洲,并且在当地建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
        11. “但日本在遭到国际联盟谴责入侵满洲后随即宣布退出。”建议改为“在国际联盟谴责其入侵满洲后,日本宣布退出国际联盟。”
        12. “在这之后中国与日本又一连串在上海、热河、河北等地发生数起军事冲突,一直到1933年双方签署《塘沽协定》而宣告停战。”建议改为“此后直到1933年双方签署《塘沽协定》,中国与日本在上海、热河、河北等地发生一连串的军事冲突。”
        13. “尽管阿道夫·希特勒在1923年曾尝试推翻德国政府但失败……”建议改为“尽管阿道夫·希特勒在1923年曾尝试推翻德国政府并且最终失败”。
        14. “他随机借由极高的民意宣布废除民主制度,同时借由民族主义的风潮提到要重新修正世界秩序,并很快开始大规模重整军备。”英文原意为他废除了民主制度,并且支持有激进、种族歧视色彩的世界秩序修正。
        15. “与 此同时法国为了确保意大利仍然与其同一阵线,决定支持意大利将埃塞俄比亚列为自己的殖民地。然而在获得民意支持的希特勒主导下,德国于1935年推翻 《凡尔赛条约》并加速重整军备的计划,甚至以大规模征兵的方式扩充部队兵力,而原本作为德国领土的萨尔盆地在重新接受德国统治后更加加深了希特勒的威 望。”英文原意为“与此同时,法国为了确保意大利仍然与其同一阵线,允许意大利在其一直觊觎的埃塞俄比亚放开手脚,1935年,萨尔盆地回归德国统治后, 局势进一步恶化,希特勒推翻《凡尔赛条约》,并加速了重整军备计划,开始大规模征兵。——語句不通順不舒服斯基┣●┫不想屌我敬請留言呐親 2012年8月19日 (日) 10:13 (UTC)回复
    • (-)反对,同User:浪子小李。改善后将划票。--CHEM.is.TRY 2012年8月19日 (日) 11:10 (UTC)回复
    • (-)反对:不少英文內連--Dragoon16c留言2012年8月20日 (一) 04:46 (UTC)回复
    1. 法國、比利時、義大利、希臘和羅馬尼亞獲得大量領土(這裡寫出意大利已是天大的笑話,墨索里尼掌權的首要任務是阿爾巴尼亞達爾馬西亞
    2. 各國也以賠償的名義徵收許多德國重要城鎮(如何徵收德國重要城鎮?徵收甚麼)
    3. 背景第二段未是蘇聯成立,第三段卻回到1918年
    4. 並且以民族主義與極權主義廢除了原本的代議制民主結構(民族主義不是政權模式)
    5. 1931年大日本帝國其國家主義正趨高漲(不是1931年才開始)
    6. 第5段又忽然回到1923年的歐洲
    7. 法國為了確保義大利仍然與其同一陣線,允許義大利將衣索比亞列為自己的殖民地(當時稱為阿比西尼亞)
    8. 戰前一段,中日衝突不再是衝突,而是正式的戰爭
    9. 然而這件事只自其他歐洲列強中得到一點反應(甚麼反應)
    10. 而同盟國則將德國領土分成數塊(難道不能用4塊代替數塊)--Dragoon16c留言2012年8月20日 (一) 13:58 (UTC)回复
      • (:)回應
    1. 義大利的確有拿到土地。
    2. 還有必要再寫更細嗎?
    3. 不是政權模式有問題嗎?
    4. 要不是幾年?
    5. 主句是1933年。
    6. 衣索比亞帝國
    7. 軍事衝突也包括戰爭,而且雙方並未正式宣戰。
    8. 請查閱綏靖
    9. 是四大勢力好幾塊沒錯,參閱盟軍佔領下的德國

    歡迎踴躍討論--KOKUYO留言2012年8月20日 (一) 14:26 (UTC)回复


     未能入选:2支持,5反对。--铁铁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8月26日 (日) 05:03 (UTC)回复

    優良條目候選(第四次)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战争,提名人:Labstore留言2013年6月2日 (日) 16:51 (UTC)回复

    投票期:2013年6月2日 (日) 16:51 (UTC) 至 2013年6月9日 (日) 16:51 (UTC)

     未能入选:1支持,2反对。--Liaon98 我是廢物 2013年6月9日 (日) 13:10 (UTC)回复

    保護條目

    编辑

    衡量User:NAKFANS在近期屢次添加宣揚各人意見的評論性內容,又不顧多名不同的用戶的修改屢次回退他人編輯的狀況,我將條目暫時保護並要求有意見的用戶請先在討論頁這裡表達意見獲得初步共識後,再將條目的編輯可能解除。嚴格來說NAKFANS君已經三次將其被其他用戶刪除的敘述添加回內文中,可視為是某種程度的違反3RR,但考量中間還有別的用戶進行過編輯不是直接回退三次,所以暫時不這樣處理之,僅對條目本身進行上鎖的動作。特此說明。--泅水大象訐譙☎ 2013年6月26日 (三) 15:52 (UTC)回复

    优良条目候选(第五次)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戰爭與軍事--戰爭,提名人:JC 2013年8月3日 (六) 11:15 (UTC)回复

    投票期:2013年8月3日 (六) 11:15 (UTC) 至 2013年8月10日 (六) 11:15 (UTC)
     未能入选:9支持,4反对。--Peacezheng留言2013年8月10日 (六) 11:29 (UTC)回复

    希特勒死亡之谜

    编辑

    希特勒至今具体的死法还不明确。当时还没有 DNA 基因鉴定,被发现的只不过是一具尸体,说不定是他的替身呢?说不定他真人被同盟国秘密抓去了呢?说不定他飞去挪威乘潜艇去南美洲了呢?当时上千名纳粹党员都逃走了还何况元首?张雨涵留言2013年11月4日 (一) 18:14 (UTC)回复

    回复@SBD PM不要“说不定”,维基百科的内容应该可供查证。--Firedoge留言2023年7月9日 (日) 15:47 (UTC)回复

    編輯請求

    编辑

    {{Editprotected}} 同時德國也被要求割讓1937年版圖的四分之一領土,其中位在東部地區的西利西亞、紐馬克(Neumark)與波美拉尼亞歸屬波蘭統轄,不過東普魯士的領土分配則引起波蘭與蘇聯的爭執。 --Hoywan2留言2015年4月22日 (三) 14:19 (UTC)回复

    “割让”非中立。--Jimmy Xu 2015年4月23日 (四) 01:07 (UTC)回复

    优良条目评选(第六次)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戰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戰爭、世界等,提名人:Z7504留言2015年12月28日 (一) 02:53 (UTC)回复

    投票期:2015年12月28日 (一) 02:53 (UTC) 至 2016年1月4日 (一) 02:53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看起來已經充分介紹二次大戰且來源充足,故試試提優良條目。—Z7504留言2015年12月28日 (一) 02:53 (UTC)回复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參考來源格式不規範,出現死連,而且被保護(發生編輯戰),不符合「穩定」的條件。如果樓主不收手的話,將來和三藍一同「入冊」的時候就別吵鬧了。--春卷柯南夫子 ( ) 2015年12月28日 (一) 14:40 (UTC)回复
      • (!)意見到底哪種的才有資格提優良條目阿? 提那麼多都沒一個符合的...到底怎麼提? 如果太嚴苛乾脆少提好了--Z7504留言2015年12月28日 (一) 15:41 (UTC)回复
        • 基本上會寫出GA的主編,自己就會來提,沒提代表該主編自己也覺得還沒到GA等級。雖然沒禁止非主編提名,但非主編通常不如主編熟條目主題,遇到意見跟反對也很難幫忙改進--Liaon98 我是廢物 2015年12月28日 (一) 19:08 (UTC)回复
          • 也有情況是主編有鑑於時機不成熟而暫緩提名,或者是對有關議題有深入認識的資深編輯(新用戶即使有相關知識,不懂得規矩也是徒然),看過條目,認為夠火候,送到這裏的。雖然實踐中這種亂提名現象曾發生過,但不常見。--春卷柯南夫子 ( ) 2015年12月28日 (一) 19:22 (UTC)回复
            • 除了「參考來源格式不規範」這點我有微詞外,其他我都沒意見,反正我是放棄這條目了。--KOKUYO留言2015年12月28日 (一) 20:26 (UTC)回复
              • @Z7504,条目评选不只是条目评选,更是一个帮助条目寻找问题的平台。因而,我永远欢迎你提名新条目,不管你提名什么我都会看,因为这对条目质素的改进是有好处的。维基百科上面的某个条目并不属于某个人,因而没有“主编”一说,你也大可不必在乎上面所说的主编问题。--Antigng留言2015年12月29日 (二) 01:38 (UTC)回复
                • 在這個情況,照道理應該優先考慮同行評審,不過同行評審經常沒人理,或者樓主壓根兒就不知道有這回事,才會放到這裏的(除非對評審通過有十足把握,否則不建議直接送選GAN)。因此之前有編輯提出要重視同行評審,我舉腳贊成(只是如何執行暫時還是一個問題)。--春卷柯南夫子 ( ) 2015年12月29日 (二) 08:10 (UTC)回复
      • 可是優良條目到底跟資料參考數量多寡有沒有關係阿? 有的只有二三十個參考資料就有了阿,所以我當然想問問題是出在哪--Z7504留言2015年12月29日 (二) 12:41 (UTC)回复
        • 參考資料是要支撐條目內容的,只要條目所有內容都是有來源支持就行,多寡無關(當然若是少到個位數,可能會被認為過於依賴部分來源)。反之,條目有些地方來源很多很充分,但有些段落卻沒有來源,這樣就不行,就算那些有來源的段落來源很多也一樣。--Liaon98 我是廢物 2015年12月29日 (二) 12:57 (UTC)回复
      • (最近忙于考试,好久没来这里了,趁刚吃完晚饭时来说两句。)(&)建議提名人这段时间不要再提名条目,要提名也应该等到你对优良、特色条目的具体评选标准,导致条目质量降低的各种因素(比如来源不规范,使用不可靠来源,正文外部链接跨语言链接等等)等等有个充分的了解的时候才去提名。--№.N留言 2015年12月30日 (三) 10:19 (UTC)回复
        • 觀摩多一會,參考一下這裏/FAC的評選過程和過去當選的優良/特色條目,就會更了解甚麼叫夠格,甚麼不夠格,然而自以為是的說一句,身為條目主編/對條目主題有充分理解的人會比其他人對相關條目的火候和癥結更為理解,也往往能夠掌握評選的適當時機(雖然這並不妨礙有人打亂他們的部署,提早提名條目)。樓主避風頭與否不到我們控制,雖然我也建議樓主避風頭。--春卷柯南夫子 ( ) 2015年12月30日 (三) 10:40 (UTC)回复
          • 所以這種優良條目或是特色條目根本就是和資料來源無關,是跟對應的流暢度有關囉? 那還真不懂這個的定義要怎麼樣才算耶... 阿如果自己偷偷多投幾個滿意或者不滿意票,誰不知道又會被視為傀儡票而無效?--Z7504留言2015年12月30日 (三) 14:03 (UTC)回复
            • 優良條目標準不一定和文筆流暢一致,文筆再好,出現各種格式錯誤,又怎能啃啊,大哥。要理解優良條目標準並不能一蹴而就,我今天稍早說過怎樣學習理解這套標準,樓主不理會我管不了。至於後面,有膽子你試試看,這不會被視為濫用傀儡,而是會被連串的{{voteduph}}和{{votedupf}}撤銷,當然如果這樣的話,樓主要取消這種編輯,迫使我拼老命,請便。--春卷柯南夫子 ( ) 2015年12月30日 (三) 14:11 (UTC)回复
              • 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比如化学条目提DYK或GAN,你们主要看格式,语言,引用。我倒不在乎格式,只看内容是否准确。大概你们也看不懂条目在说什么,只好挑语病这种我认为细枝末节的问题了。所以别指望出现一个又细致又统一的优特标准。--Antigng留言2015年12月30日 (三) 14:19 (UTC)回复
    1支持,1反对,落选。--183.50.253.76留言2016年1月4日 (一) 06:11 (UTC)回复

    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语称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戰”不是汉语吗?而且汉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称呼为什么没有介绍?

    編輯請求

    编辑

      请求已拒绝

    在"參見"加入"軸心國瓜分世界的計劃" 有助於瞭解軸心國推進的路線 連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B%B8%E5%BF%83%E5%9C%8B%E7%93%9C%E5%88%86%E4%B8%96%E7%95%8C%E7%9A%84%E8%A8%88%E5%8A%83 --S25454541留言2016年10月1日 (六) 20:05 (UTC)回复

    保護理由見Talk:第二次世界大战#保護條目--林勇智 2016年10月19日 (三) 07:50 (UTC)回复
    請求已拒絕。--1233C|嚴禁互煮|T 2016年11月28日 (一) 02:33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3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08:47 (UTC)回复

    怎麼連捷克也沒寫,另外一開始只說亞洲有問題

    编辑

    Wikirrh留言2020年8月31日 (一) 11:21 (UTC)回复

    外语称呼

    编辑

    为什么首段要写出英語、法語、德語、俄語和日語的写法?或者说为什么只写这几种语言呢?--GnolizX留言2021年2月27日 (六) 06:25 (UTC)回复

    同有此问,倾向全部移除。173.75.41.7留言2021年3月22日 (一) 08:55 (UTC)回复

    編輯請求 2022-02-28

    编辑

      请求已拒绝:是Wikipedia:字词转换问题。--Steven Sun留言2022年3月13日 (日) 11:17 (UTC)回复

    将“义大利”改为“意大利”,因为这是一个拼写错误,误将“意”写成了“义”,一共有19处这样的错误。--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Carpliyz討論貢獻)於2022年2月28日 (一) 13:41 (UTC)加入。回复

    地名等级不对称.

    编辑

    标题框内, 原文"世界包括欧洲、大西洋、中华民国、太平洋、东南亚、中东、地中海、北非;短期于北美洲和南美洲" 建议将"中华民国"改为"东亚". 其它都是区域名, 只有这一个是国家名, 并列起来很奇怪--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Nnnn123456789討論貢獻)於2022年3月29日 (二) 01:44 (UTC)加入。回复

    参战方的其他轴心国国家是不是要加上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权

    编辑

    比如 汪精卫政权 越南帝国 缅甸帝国 柬埔寨 菲律宾 自由印度等等日本扶持的傀儡国--LAOLING留言2023年9月4日 (一) 07:20 (UTC)回复

    返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