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
油麻地(英語:Yau Ma Tei),本名油蔴地,位於香港九龍南部,行政上屬於油尖旺區,其傳統範圍北至登打士街與旺角分界,南至柯士甸道接壤尖沙咀,而甘肅街以南一帶因應地鐵興起而形成佐敦的地名,東面為何文田及京士柏,區內的廣華醫院亦是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的出生地。

歷史编辑
早年油麻地人煙稀少,清代嘉慶二十四年刊行的《新安縣志》,並沒有關於油麻地的任何記載。油麻地之名與油麻地天后廟及區內原有的海上產業有密切關係。根據天后廟內1870年(同治九年)所立碑記,當時該地稱為「蔴地」。是漁民曬船上麻纜的地方。後來到了1875年(光緒元年),不少經營補漁船的桐油及麻纜商店於區內設立,故改稱為「油蔴地」(油麻地)。根據1873年的差餉收冊中,居住油麻地的人士除了經營船隻維修、麻纜、槳櫓、鐵匠及木材外,還有經營雜貨、理髮、米店、妓院、鴉片、長生店、儀仗花橋等等。
與香港其他舊區一樣,油麻地的樓宇多數是地下和二樓為商業用途,其餘的樓層則是住宅。著名的廟街就在區內;廟街因油麻地天后廟而得名。每天晚上廟街的馬路會擺滿售賣各式各樣貨品和食品的攤檔,有如台灣的夜市。由於貨品價格比較便宜,而且街道充滿地道特式,廟街已成為旅客的旅遊點。
油麻地是歷史悠久的地區,中華電力公司早於1903年開始為人口稠密的油麻地區供電[1],香港歷史最悠久的豆製品品牌——廖孖記腐乳,也在1905年在閩街成立[2][3],於1911年成立的廣華醫院更是九龍第一所醫院。區內有不少歷史建築物,例如油麻地戲院、油麻地抽水站宿舍(俗稱「紅磚屋」)和油麻地警署,此外果欄、玉器市場和俗稱榕樹頭的油麻地休憩公園等地方都極具特色,還有舊式茶樓得如酒家(已結業)。
社區問題编辑
由於開發時缺乏城市規劃和監管,地產商在發展市區外圍的新區時,為了盡量利用昂貴的土地,一方面將新建的建築物向高空發展,另一方面將大廈與大廈之間的距離縮至最小,形成屏風樓效應,使市區內部的舊區變得有如盆地一樣。在香港其他地區如大圍、荃灣及深水埗均面對同樣問題。有油麻地居民表示,周遭興建了屏風樓宇後,使區內氣溫上升,有居民要開著空調消暑,令夏天的電費高昂。[4]
2007年環保團體環保觸覺調查發現,油麻地填海區地皮其中一幅位於油麻地海泓道、欣翔道與友翔道交界填海區的地皮(現址為御金·國峯),地積比率高達7.5倍,發展商將建成多幢130米高的住宅,堵塞區內唯一通風口,擋住光線並減慢風速,造成屏風效應,令旺角至油麻地一帶居民的生活環境變差。[5]
有研究發現油麻地的人均公共休憩空間僅得1.5平方米,低於政府訂立的2平方米標準[6]。
教育编辑
- 拔萃女書院(於1913年遷入)
- 九龍華仁書院(於1952年遷校到油麻地)
- 真光女書院(於1973年10月12日創立)
- 循道中學(於1958年11月1日創立)
- 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於1968年9月2日正式開學)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於1958年11月4日創立)
- 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於1971年11月20日創立)
- 東莞同鄉會方樹泉學校(於1970年啟用)
- 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於1968年10月啟用)
- 油蔴地街坊會學校(於1966年啟用)
- 香港理工大學西九龍校園
交通编辑
主要交通幹道编辑
- 海泓道
- 海庭道
- 窩打老道
- 碧街
- 東方街
- 彌敦道
- 砵蘭街
- 上海街
- 新填地街
- 渡船街
- 德昌街
- 麗翔道/翱翔道
- 文明里
- 澄平街
- 東莞街
- 永星里 (永星酒店)
- 石壁道
- 眾坊街 (衆坊街)
- 廟街
- 加士居道
- 甘肅街
- 中九龍幹線 (項目預計2025年)
- 廣東道 (玉器市場營業時間:09:00-18:00/玉器街)
- 炮台街 (油麻地街市營業時間:06:00-20:00)
- 欣翔道
- 北海街
- 西貢街
- 寧波街
- 長樂街
- 南京街
公共交通编辑
102 | 筲箕灣 | ⇄ | 美孚 |
|
102P | 筲箕灣 | ⇄ | 美孚 |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
102R | 跑馬地馬場 | → | 美孚 | 只限跑馬地馬場賽馬日服務
|
104 | 堅尼地城 | ⇄ | 白田 |
|
112 | 北角(百福道) | ⇄ | 蘇屋 |
|
117 | 跑馬地(下) | ⇄ | 深水埗(欽州街) |
|
118 | 小西灣(藍灣半島) | ⇄ | 長沙灣(深旺道) |
|
118P | 小西灣(藍灣半島) | ⇄ | 長沙灣(深旺道) |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
171 | 海怡半島 | ⇄ | 荔枝角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之部份班次繞經海洋公園
|
171A | 利東邨(東興樓) | → | 荔枝角 |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
171P | 海怡半島 | → | 荔枝角 |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
904 | 堅尼地城(卑路乍灣) | ⇄ | 荔枝角 |
|
905 | 荔枝角 | ⇄ | 灣仔北 |
|
970 | 數碼港 | ⇄ | 蘇屋 |
|
970X | 香港仔 | ⇄ | 長沙灣(甘泉街) |
|
971 | 香港仔(石排灣) | ⇄ | 海麗邨 |
|
N118 | 小西灣(藍灣半島) | ⇄ | 長沙灣(深旺道) | 通宵服務
|
N122 | 筲箕灣 | ⇄ | 美孚 | 通宵服務
|
N171 | 鴨脷洲邨 | ⇄ | 荔枝角 | 通宵服務
|
區議會議席分佈编辑
年度/範圍 | 2000-2003 | 2004-2007 | 2008-2011 | 2012-2015 | 2016-2019 | 2020-2023 |
---|---|---|---|---|---|---|
登打士街、東鐵綫、加士居道、彌敦道 | 京士柏選區 | 尖東及京士柏選區 | ||||
加士居道、佐敦道、渡船街、甘肅街 | 渡船角選區、佐敦選區及京士柏選區的一部分 | 佐敦選區 | 佐敦西選區及佐敦東選區的一部分 | 佐敦西選區、佐敦東選區及京士柏選區的一部分 | 佐敦北選區 | |
登打士街、彌敦道、甘肅街、渡船街 | 油麻地選區及旺角西選區的一部分 | 油麻地南選區及油麻地北選區的一部分 |
註:以上主要範圍尚有其他細微調整(包括編號),請參閱有關區議會選舉選區分界地圖及條目。
參見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 RTHK-香港故事(第19輯)03-香港之光-2012-3-05. [2013-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1).
- ^ RTHK-香港故事(第19輯)04-百年商埠-2012-3-12. [2013-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9).
- ^ 廖孖記公司網頁. [201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5).
- ^ 鏗鏘集 - 屏風樓 香港電台 2007-10-14. [2008-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4).
- ^ 團體擔憂12靚地建屏風樓 《文匯報》 2007-04-16. [2008-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2).
- ^ 油尖旺冇地方hea?研究指旺角居民只有0.6平方米休憩空間. 香港01. 2017-03-12.
外部連結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油麻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