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题
歡迎打开時間之門!

从左上角顺时针开始:沙漠中的英联邦军队;被日本士兵活埋的中国平民;冬季攻势中的苏军;载人的日本飞机准备起飞;在柏林作战的苏军;一艘受到攻击的德国潜艇。
从左上角顺时针开始:沙漠中的英联邦军队;被日本士兵活埋的中国平民;冬季攻势中的苏军;载人的日本飞机准备起飞;在柏林作战的苏军;一艘受到攻击的德国潜艇。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至1945年)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過規模最龐大、傷亡最慘重、破壞性最廣泛的全球性戰爭,交戰雙方分別是以中國美國英國法國蘇聯等國組成的同盟國,以及由德國日本義大利軍國主義國家所組成的軸心國集團,在戰爭進展到最為激烈時全世界有近61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其中。這次戰爭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整整有超過1億多名軍事人員被動員並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並且估計有19億以上的人口因而被捲入戰爭之中。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部總計造成將近5,000萬至7,200萬人因而死亡,佔了當時世界總人口(約19億7千萬)3.18%左右的比例,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此外根據估計在戰爭期間導致近13,850億美元的錢財損失,並且造成大量房屋、工廠、農莊、鐵路和橋樑則受到程度不一的破壞。

儘管在戰爭爆發前由於主張軍國主義之軸心國集團的舉動各地便爆發不少軍事衝突,這包括衣索比亞與義大利爆發的殖民地戰爭、以及中國與日本展開的軍事衝突等,但絕大多數學者仍然以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導致歐洲戰場爆發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端。戰火立刻遍及到歐洲、亞洲美洲非洲以及大洋洲五大洲,同時交戰雙方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最後一直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而宣告結束,由同盟國集團獲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戰爭結束後蘇聯美國分別發展成為超級大國,進而造成之後長達45年的冷戰,而為了避免之後爆發這類大規模軍事衝突使得世界各國一同成立了聯合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自決風氣也促使亞洲與非洲展開許多非殖民化運動,但另一方面歐洲則開始追求各國之間的緊密合作

特色條目

PQ-17船團
PQ-17船團

PQ-17船團第二次世界大戰北冰洋戰區中的盟軍援助蘇聯物資的一支船團,裝載有美國加拿大英國戰略物資與軍事裝備的PQ-17船團在1942年7月駛往蘇聯,而在途中亦有英國驅逐艦、護衛艦、掃雷艦以及武裝漁船等船隻協助防衛。但是在航行中仍然遭到德國海軍與空軍持續一星期的大規模進攻,船團的34艘船中有22艘沉沒,蘇聯失去的軍物資足以武裝一個軍團,且之後盟軍的北極船隊延到夏季結束才繼續啟航。攻擊行動中,雖然德國水面艦隊發起跳馬行動,企圖與盟軍直接交戰,但因為種種問題而沒有接戰,大部份的商船是由潛艇飛機所擊沉,水面艦則僅有作為存在艦隊的影響力。

軍事衝突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也被稱為瓜達爾卡納爾島戰事或簡稱瓜島戰役,代號為瞭望台行動,是同盟國部隊(盟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區中,於1942年8月7日和1943年2月9日期間在瓜達爾卡納爾和周圍的島嶼進行的戰役。這是盟軍戰略計劃的一部分,以保護美國澳洲新西蘭之間的運輸航線,也是盟军在太平洋反攻的开始。這是在科科達小徑戰役實施數個月後,盟軍對大日本帝國實施的第2個主要攻勢。瓜达尔卡纳尔是中途岛之后日本的再次失败,也是日本从战略优势走向劣势的转折点,从世界范围来看,1942年底盟军在瓜岛的反攻和胜利,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一起,成為同盟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的開始。


雷伊泰島戰役
雷伊泰島戰役

雷伊泰島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菲律賓美國澳大利亞軍隊在麥克阿瑟將軍領導下,於1944年10月17日12月31日進攻位於菲律賓中部雷伊泰島之戰役,以消滅由日軍山下奉文大將指揮的日本軍,此戰役為解放整個菲律賓群島、建立菲律賓之民主及結束日本在菲律賓3年多之統治拉開敘幕。雷伊泰島戰役是美國人解放菲律賓的第一步及決定性的行動,美軍在此戰役付出了損失15,584人的代價,其中3,593人死亡。日軍在此戰役中估計付出了80,000人之代價,損失極其慘重。總之,日本在雷伊泰島戰役的損失是決定性的,日本被趕出菲律賓群島令盟軍能切斷日本的外來資源供應,盟軍結束太平洋戰爭的希望快將實現。

武器裝備

恩尼格玛密码机。
恩尼格玛密码机。

恩尼格玛密码机是在密码学史中一种用于加密与解密文件的密码机。确切地说,恩尼格玛是一系列相似的转子机械的统称,它包括了一系列许多不同的型号。恩尼格玛在1920年代早期开始被用于商业,也被一些国家的军队与政府采用过,在这些国家中最著名的主要使用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纳粹德国。德国使用的军用版“德国防卫军恩尼格玛机”是恩尼格玛密码机所有版本中最常被人们提到的版本。尽管此机器的安全性较高,但盟军的密码学家们还是成功地破译了大量由这种机器加密的信息。1932年,波兰密码学家马里安·雷耶夫斯基杰尔兹·罗佐基亨里克·佐加尔斯基根据恩尼格玛机的原理破译了这种机器的密码。1939年中期,波兰政府将破译此密码的方法告知了英国和法国。盟军的情报部门将破译出来的密码称为ULTRA,这极大地帮助了西欧的盟军部队。

海上軍艦

奧里斯卡尼號航空母艦
奧里斯卡尼號航空母艦

奧里斯卡尼號航空母艦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紀念美國獨立戰爭中的奧里斯卡尼戰役。奧里斯卡尼號在1944年於紐約布魯克林造船廠開始建造,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個月下水。海軍將奧里斯卡尼號作現代化改建的原型艦,直到1950年才正式服役。改建後奧里斯卡尼號在大西洋艦隊短暫服役,然後加入太平洋艦隊,參與韓戰。1965年,奧里斯卡尼號開始參與越戰,並在戰爭期間八次前往西太平洋巡航,直到1975年戰爭正式結束為止。戰爭結束後奧里斯卡尼號被重編為多用途航空母艦,舷號改回CV-34。1976年,奧里斯卡尼號退役,在後備艦隊封存。海軍最後將奧里斯卡尼號鑿沉為人工魚礁,成為現時世上最大型的人工魚礁。

航空武器

B-17轟炸機
B-17轟炸機

B-17轟炸機美國波音美國陸軍航空軍制造的四引擎重型轟炸機。美軍在1930年代提出200架轟炸機的生產合約,當時參與競爭還有道格拉斯格倫·L·馬丁,最終波音設計的機型勝出,甚至比陸軍航空軍原先要求的規格更好。B-17的原型機在一次時墜毀令合約取消,但陸軍航空軍對波音的B-17設計印象深刻並訂購了13架,其後陸軍航空軍恢復全面量產,包括衍生型B-17A至B-17G。它是一種多用途的飛機,除了在美國陸軍航空軍中作為轟炸機服役及在皇家空軍中作炸彈運輸機外,其他國家亦有採用。在二次世界大戰之中,B-17是美國陸軍航空軍對德國工業和軍事目標進行日間戰略轟炸的主力機種。戰後因為結構堅固,有不少被使用為森林消防機,直到1980年代美國還有一批B-17消防機在使用。

二戰拾遗

二戰历史上的今天

同盟國傳記

孫立人
孫立人

孫立人中國清末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镇人,中華民國抗日名將。歷任财政部税警总团团长、支队司令、國民政府国民革命军團、師、軍長,東北保安副司令长官、中華民國陸軍副總司令、總司令總統府參軍長等职。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孫立人参加了“八一三”淞滬會戰;後隨中國遠征軍緬甸後,取得仁安羌大捷。1943年,協助杜聿明等率軍入緬北反攻,連戰皆捷。1945年日本投降後率國民革命軍新一軍進駐中國東北,期間與中國共產黨林彪部隊發生激戰。1955年,孫立人被控以涉嫌參與郭廷亮匪諜案,企圖利用閱兵場合脅迫當局,遭撤職軟禁。孫立人被認為是國民革命軍中,具備豐富現代化作戰經驗和卓越指揮才能的將領,他非常愛護部屬,因此由他所帶領的軍隊極具向心力、非常地忠貞愛國。孫立人並且擁有崇高的國際聲望,是國民革命軍中與眾不同的一名將軍,也是國民革命軍當中極少數從美國軍校畢業的高階將領,是威權時期少數勇於提出改革建言者。

軸心國傳記

安妮·法蘭克為出生於德國猶太人,15歲死於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她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為奧圖·法蘭克一家的么女,家中還有母親艾迪斯和姐姐瑪格特。由於當時納粹德國排斥猶太人風氣日盛,父親奧圖便放棄於德國的事業而將家庭移至荷蘭阿姆斯特丹,一家過著較為平順的生活;但是1940年5月後,荷蘭為德國攻占之後,荷蘭的新統治者英夸特也將排猶法律於荷蘭執行,1941年夏天安妮姐妹也因此轉入猶太人學校就讀。這段期間安妮開始寫日記。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於有人告密而被德國和荷蘭警察逮捕。數日後所有人被轉送到荷蘭的威斯第包克集中營。之後,安妮與姐姐又被轉送到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1945年3月姐妹都因傷寒死於營中。安妮於躲藏期間所寫的日記,被公司的女職員梅普·吉斯發現並保存下來,直至戰後梅普又轉交給幸存下來的安妮父亲奧圖,兩人合力於1947年將《安妮的日記》出版,成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二戰分類

分类拼图
分类拼图

其他主題

目前中文維基百科共有1項主題首頁。
人文
娛樂與體育
地理
漢字文化圈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区:河北 山西 江苏 浙江 山东 安徽 福建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云南 甘肃 新疆 江西 贵州;城市:北京 天津 上海 南京 苏州 福州 广州 武汉 西安 宁波 青岛 重庆 台州 惠州 肇庆;其他:香港 澳門 东北地区 天津滨海新区
中華民國(廣域:臺灣 福建;縣市:臺北 基隆 桃園 苗栗 臺中 彰化 南投 雲林 臺南 高雄 澎湖 宜蘭
日本東京 琉球群島
朝鮮半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韩国
越南 新加坡 馬來西亞 泰國 菲律賓
西歐:德國 荷兰 比利时 法国 西班牙 英国倫敦) 瑞士 奥地利;北歐:芬兰 瑞典;南歐:義大利 梵蒂岡 希腊;東歐:亞美尼亞 白俄羅斯 立陶宛 波兰 俄羅斯 烏克蘭;跨洲國家:土耳其
  • 美洲
美國阿拉巴馬州 阿拉斯加州 亞利桑那州 阿肯色州 加利福尼亞州 愛荷華州 堪薩斯州) 加拿大 巴西 苏里南 阿根廷
  • 大洋洲
澳大利亚
埃及 安哥拉 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