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药理学
人物 | 人文 | 历史 | 社科 | 社会 | 地理 | 自然 | 科学 | 技術 | 更多...
药理学
药理学(英語: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有機體(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既研究药物对生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也研究药物在提提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动学)。药理学是以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
精选传记
艾伯特·霍夫曼(Albert Hofmann,1906年1月11日-2008年4月29日),瑞士化学家。
霍夫曼出生于1906年1月11日,在苏黎世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及植物结构内的化学成分,在蟹壳质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果而得到博士学位,后加入制药研究部门,从事于研究真菌、麦角等生物内部成分对幻觉产生的原因。1938年,意外合成了LSD,后于1943年发现其致幻效果。
他至今已完成了100篇以上的科学作品及大量书籍,其中最著名的为描述自己发现LSD经历的《LSD, My Problem Child》。在2006年百岁生日上,就LSD对今日带来的系列伦理和道德问题,他发表了如下讲话: “我认为LSD是人类进化史上最有必要被发现的物质之一,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工具,让我们回归到了本性之中而已”(更多...)
特色图片
特色条目
阿司匹林(英語:Aspirin),也称乙酰水杨酸(英語:acetylsalicylic acid),是水杨酸类药物,通常用作镇痛药、解热药和消炎药。 阿司匹林也能防止血小板在血管破损处凝集,有抗凝作用。长期低剂量服用可预防心脏病、中风与血栓。在心脏病发作后立即低剂量服用可降低下次心脏病发作或心肌梗死的风险。该药还可有效预防多种癌症,特别是直肠癌。
阿司匹林的主要副作用是引起消化道溃疡、胃出血及耳鸣,尤其在高剂量服用时;不建议用于治疗青少年或儿童的流感样症状或病毒性疾病,因为这会增加患瑞氏综合征的风险。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但作用机制与其他同类药物并不相同。虽然它们都有名为水杨酸的类似结构,作用相似(解热、消炎、镇痛),抑制的环氧化酶(COX)也相同,但阿司匹林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抑制作用不可逆,而且对环氧化酶-1(COX-1)的抑制作用比对环氧化酶-2的(COX-2)更强。
阿司匹林衍生自柳树皮中发现的化学物质。早在2400年前柳树皮就用来治病,希波克拉底就用它来治头痛。1763年,在牛津大学的沃德姆学院,爱德华·斯通首次从柳树皮中发现了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为水杨酸。 1897年,德国拜耳公司的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首次成功合成了阿司匹林。它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每年的消费量约4万吨。阿司匹林(Aspirin)是拜耳公司的注册商标,在此商标已被该公司注册的国家中,其通用术语为“乙酰水杨酸”。该药已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是最重要的基本健康药物。 (更多)..
你知道吗?
分类
维基计画
维基媒体

- 東亞文化圈(中國 - 朝鮮半島)
-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区:河北 - 山西 - 江苏 - 浙江 - 山东 - 安徽 - 福建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云南 - 新疆 - 江西 - 贵州;城市:北京 - 天津 - 上海 - 南京 - 苏州 - 广州 - 武汉 - 西安 - 宁波 - 青岛 - 重庆 - 台州 - 惠州 - 肇庆;其他:香港 - 澳門 - 东北地区 - 天津滨海新区)
- 中華民國(廣域:臺灣 - 福建;縣市:臺北 - 基隆 - 桃園 - 苗栗 - 臺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臺南 - 高雄 - 澎湖 - 宜蘭)
- 日本(東京 - 琉球)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大韓民國
- 東亞文化圈(中國 - 朝鮮半島)
- 美洲
- 大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