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討論:命名常規/存檔16

各類影視相關各年列表命名規範

先前討論,現擬修訂Wikipedia:命名常規#具體命名如下:

現行條文

(略)

(底部)

提議條文

(略)

影視相關各年列表

以下各類影視相關各年列表應將年份置前,以「XXXX年(列表名)」的方式命名:

  1. 電影相關各年列表(如:各年某地電影列表、各年某語種電影列表、各年某地電影一周票房冠軍列表);
  2. 電視劇相關各年列表(如:各年某地電視劇列表、各年某電視台電視劇列表);
  3. 電視節目相關各年列表(如:各年電視台節目列表)。

(底部)

以上。SANMOSA SPQR 2021年1月5日 (二) 06:14 (UTC)

(+)支持 影視相關各年列表條目命名將年份置前符合中文語序,表述更為清晰,便於讀者搜尋。--Joker Twins留言2021年1月5日 (二) 07:01 (UTC)

這種問題我覺得還是要ping一下相關用戶,@Tw dramaMusicinsummerD7777Air7538Bxxiaolin:歡迎各位一同參與。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1月6日 (三) 14:40 (UTC)
  • (-)反對:跟以前理由一樣,再三強調,年份置前只是字眼上的飾修,工作量無限大其次(涉及全世界所有的列表),如將來又要改名怎辦? 這令讀者更難搜尋,加上,這對維基完全沒有什麼共獻,不如花多點時間建設帖子或改善編輯帖子才重要。--Tw drama留言2021年1月6日 (三) 16:18 (UTC)
    @Tw drama:留重定向的話,理論上和技術上不可能「令讀者更難搜尋」。統一命名格式有便利維護的作用,不可能「對維基完全沒有什麼共獻」。「工作量無限大」不成立:經檢查,只有兩岸三地和日韓馬的各年電視節目列表受影響,因為中文維基百科只存在兩岸三地和日韓馬的各年電視節目列表,其他地方的對應列表根本沒有建立,「工作量無限大」的聲稱屬於誇大其詞。SANMOSA SPQR 2021年1月7日 (四) 02:14 (UTC)
@Tw drama: 我贊同Sanmosa意見。首先闡明一點,影視相關各年列表命名格式並不統一,各年電影列表採取將年份置於條目名稱之首的命名方式,如:XXXX年中國大陸上映電影列表XXXX年台灣電影列表XXXX年香港電影列表XXXX年華語電影列表XXXX年美國電影列表XXXX年韓國電影列表XXXX年中國內地一周票房冠軍,各年電視劇、電視台節目列表採取將年份加括號後份置於條目名稱末尾的命名方式,如:中國大陸電視劇列表 (XXXX年)台灣劇集列表 (XXXX年)ViuTV電視劇集列表 (XXXX年)ViuTV電視劇集列表 (XXX0年代)ViuTV電視節目列表 (XXXX年)ViuTV電視節目列表 (XXX0年代)翡翠台電視劇集列表 (XXXX年)翡翠台電視劇集列表 (XXX0年代)翡翠台電視節目列表 (XXXX年)翡翠台電視節目列表 (XXX0年代)無綫電視劇集列表 (XXX0年代)無綫電視劇集收視列表 (XXX0年代)
Sanmosa本次方針提案就是要統一影視相關各年列表條目命名格式,一律將年份置於條目名稱之首。你本人也是主張統一影視相關各年列表條目命名格式的,只是主張一律將年份加括號後份置於條目名稱末尾(別說你沒說過這話,你在[1]可明明說的是格式最好是統一, 參考 ViuTV電視劇集列表 (2020年),翡翠台電視劇集列表 (2020年) 等)。當初要統一影視相關各年列表條目命名格式的是你,現在說統一影視相關各年列表條目命名格式只是字眼上的飾修從而加以反對的也是你,這正好反映出你面對同一問題前後立場不一、搞雙重標準。
如果Sanmosa本次方針提案得以通過,影視相關各年列表條目命名格式將一律把年份置於條目名稱之首,這樣既不必再度更名(命名格式統一了還更什麼名),又符合中文語序(中文命名各年列表條目時一般習慣於將年份置於條目名稱首位,如:2000年美國電影列表英語命名各年列表條目時一般習慣於將年份置於條目名稱末尾,如:en:List of American films of 2000),還使條目名稱表述清晰明了(將年份置於條目名稱之首可保證看到條目名稱開頭時立即識別年份,將年份加括號後置於條目名稱末尾則使讀者直到看完整個條目名稱才識別出年份,表述孰優孰劣一目了然),這樣自然符合中文讀者搜尋習慣,方便搜尋。
Sanmosa本次方針提案,各年電影列表命名方式因已採取將年份置於條目名稱之首的命名方式而無需改動(這些各年電影列表地域範圍包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美國、韓國,範圍遍布全世界),各年電視劇、電視台節目列表採取將年份加括號後份置於條目名稱末尾的命名方式,其命名方式需改為將年份置於條目名稱之首的命名方式(這些電視劇、電視台節目列表地域範圍包括中國大陸、台灣,以及香港ViuTV、翡翠台、無線電視等電視台,範圍僅限兩岸三地),這就是說依Sanmosa本次方針提案,需要改動的各年電視劇、電視台節目列表目前僅限兩岸三地。可見你為反對Sanmosa提出的本次方針提案,竟肆意誇大改動範圍,真是用心良苦啊。
綜上所述,你的反對理由全都不成立,僅是為反對而反對而已。既然你執意反對Sanmosa提出的本次方針提案,還請你先好好動腦想出站得住腳足夠靠譜的反對理由再說。--Joker Twins留言2021年1月7日 (四) 02:32 (UTC)
(勘誤)影響範圍是兩岸三地和日韓馬,不是只有兩岸三地。說話的語氣不一定要用得這麼重。SANMOSA SPQR 2021年1月7日 (四) 02:37 (UTC)
@Sanmosa: 感謝您的指正。咱們都是要反駁Tw drama反對本次方針提案的錯誤觀點,這方面咱們意見是一致的。再怎麼說改動範圍也是有限的(目前僅限各年兩岸三地電視劇列表、電視節目列表,地域範圍逃不出漢字文化圈),改動範圍無限大純屬Tw drama誇大其詞。當然Tw drama所有反對理由也跟這條一樣禁不起推敲,咱們也已一一指明其錯處。--Joker Twins留言2021年1月7日 (四) 02:54 (UTC)
@Tw drama: 我和Sanmosa都認為你聲稱依Sanmosa本次方針提案改動工作量無限大的言論是誇大其詞,因為事實就是需要改動的條目終歸有限。我和Sanmosa在反駁你的反對理由時均逐一做出正當合理解釋,得出你給出反對理由全都不成立的一致結論,一切均是基於事實,並未對你人身攻擊,請你為你自己所做指控負責。由此可見你認為我和Sanmosa對你進行人身攻擊純屬不實指控,這才是真正的人身攻擊,應予反對和譴責。另外我的維基用戶名為「Joker Twins」,不是「Joker」,維基用戶名帶有「Joker」字樣的為數不少,不稱全名只會讓別人徒增困惑,根本不清楚你具體說的是誰,請時刻注意正確稱呼別人姓名(這裡是維基用戶名)是最基本的禮節。我每次ping你時都稱你的用戶名全稱「Tw drama」,請你同等對待我,稱呼我的用戶名全稱「Joker Twins」,這是最基本的相互尊重。最後正告你不要離題討論,這裡只是討論Sanmosa提出的本次方針提案這一正題的地方,不是你無端指控別人並讓別人為此浪費時間精力的地方,還請你擺正自身位置,注意自身言行。--Joker Twins留言2021年1月7日 (四) 09:52 (UTC)
  • (=)中立:我的意見很簡單就是統一,既然目前有統一格式(有嗎?)那麼再花費時間顯然沒有必要,要知道處理這種名稱變換的條目其實也很麻煩。不過這些事情也不是我做,建議有相關的配套措施再執行。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1月7日 (四) 10:45 (UTC)
@Milkypine: 目前影視相關各年列表命名格式並不統一,各年電影列表採取將年份置於條目名稱之首的命名方式,各年電視劇、電視台節目列表採取將年份加括號後份置於條目名稱末尾的命名方式,這才有了Sanmosa提出的將各年影視列表命名方式統一為年份置於條目名稱之首的方針提案,因為將年份置於條目名稱之首符合中文語序,表述更為清晰,便於讀者搜尋,統一各年影視列表命名方式方便維護管理,Sanmosa提出的本次方針提案實在是益處良多。目前影視相關各年列表命名格式不統一的現實情形我已在這裡以及先前討論反覆提及,還請你對Sanmosa提出的本次方針提案發表評論前先詳加了解。Sanmosa提出的本次方針提案一旦通過處理起來並不麻煩,由管理員批量移動相關頁面即可(移動頁面時自動創建頁面重定向,不會妨礙讀者搜索)。--Joker Twins留言2021年1月7日 (四) 11:30 (UTC)
@Milkypine:我可以做一個列表出來,方便屆時的移動工作。SANMOSA SPQR 2021年1月7日 (四) 14:34 (UTC)
能妥善當然好,但這件事情還是希望其他人也能發表意見。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1月8日 (五) 14:21 (UTC)

各位想問一下,日本ACG作品有日本的官方英文名和美國本土化英文名,應該優先用哪個的英文名?

各位想問一下,日本ACG作品有日本的官方英文名和美國本土化英文名,應該優先用哪個的英文名?某人亂用權限要求必須「本地化名稱應優先考慮,名從主人。」請問有沒有了解的?航站區留言2021年1月25日 (一) 06:41 (UTC)

命名常規補充:新聞條目命名格式

問題背景 在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爆炸事故時,發現新聞條目命名五花八門,但命名常規沒有規定。
我的觀點 建議為新聞條目的命名加入常規。
我的解決方案
  1. 以【*年事件名稱】命名

--Wiki emoji | 😷🅔🅜🅞🅙🅘🅦🅘🅚🅘😷 祝百毒不侵~ 2021年1月18日 (一) 01:53 (UTC)

現時大多條目不都如此命名嗎?只差在格式手冊和命名常規沒有明確定義而已。-- 2021年1月18日 (一) 07:29 (UTC)

建議您先釐清您現在到底是要規定「新聞動態的敘述方式」還是「新聞條目的命名」(因為新聞動態是不能命名的,它們都是完整的敘述句,而不是一個單獨的名詞)。-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1月18日 (一) 07:38 (UTC)
@克勞棣: 新聞條目的命名--Wiki emoji | 😷🅔🅜🅞🅙🅘🅦🅘🅚🅘😷 祝百毒不侵~ 2021年1月18日 (一) 11:47 (UTC)
(-)反對:固定新聞條目命名格式會妨礙新聞條目使用常用詞為條目名,而且並非所有事件條目都需要在前面加年份(年月日)。SANMOSA SPQR 2021年1月19日 (二) 07:39 (UTC)

大陸鐵路命名可能要改變了,**線和 **高速線的叫法可能成為歷史,維基百科一大堆**鐵路的叫法可以維持了!

《鐵路線路、車站、橋渡隧名稱管理辦法(鐵發改〔2020〕196號)》https://mp.weixin.qq.com/s/_6gymmRrdVAcv9MYqdE7vQ 建議觀望一年,一切明朗後在改。 --Qa003qa003留言2021年1月26日 (二) 05:42 (UTC)

在下認為毋須完全依照官方命名,民間習慣名稱亦可作為條目標題。Yangwenbo99 2021年1月26日 (二) 13:56 (UTC)
這是好事,我們肯定不用動,但命名原則及慣例又能多符合幾個了。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9日 (五) 04:39 (UTC)

一些葉尼塞語系語言的命名問題

今日在下將愒語鵒語秳語等數個重定向提刪,原因是這幾個名稱系不合理的原創譯名,截止在下在此發文,討論區兩票保留一票刪除,顯然還沒有達成共識。除去這幾個被提刪的頁面外,中文維基百科乃至中文互聯網上到處都有此類名稱,這些條目命名的問題顯然並非刪除或者保留重定向就可以解決的。

根據編輯記錄,「愒語、鵒語」等頁面最早由User:柳漫於2007年8月建立,此後維基百科許多地方也出現了此類名稱。根據在下的檢索,2008年之前,中文互聯網上還不存在愒人、愒語、鵒語等稱呼,這些稱呼在2012年左右開始在網絡上出現,時間上是在柳漫君創建之後,有充足的理由說明,中文互聯網上的「愒語、鵒語」等說法是受到了柳漫的譯名的誤導。

在下認為,愒語、鵒語、秳語等名稱的翻譯屬於徹頭徹底的、荒唐的、不負責任的原創研究,應當徹底從維基百科中清除。依照常識,譯名應該以當代語音為準,用儘可能常見的字,但是柳漫君反其道而行之,用諸如「愒、鵒、秳」一些平時很難見到的生僻字音譯,而且音譯的標準是中古漢語,這讓人很是費解。

上文也已經提到,這些譯名問題十分嚴重,因為這些原創譯名已經通過維基百科影響到了中文互聯網,這些譯名已經荼毒了中文互聯網14年,如今中文互聯網上到處都是愒語、鵒語之類的說法,不過好在學術材料尚未受這些名稱的污染。

面對這種出圈的民科譯名,我們是否應該予以糾正,或者因為如今民科界廣泛使用之而保留重定向?希望大家能夠參與討論,達成共識,這對以後可能出現的類似問題也有借鑑意義。

在此ping曾參與相關討論以及一些活躍於語言學專題的維基人。@12З4567SanmosaFireflyICWolfchNeux-Neux虞海DaltSuzukaze-c幻光尘柳漫:、@七个点三猎UjuiUjuMandanalmsevKalicine730TongcyDaiK.Y.K.Z.K.Solvyn洗腳盆收購站長:。如有打擾尚祈見諒。

參考頁面:正在進行的存廢討論Talk:凱特人。 --Ŋguls 2021年2月2日 (二) 15:49 (UTC)

如果未有WP:R#DELETE之理由,出於WP:R#KEEP之二、社群對重定向便利度之重要性的認可,我認為無需提刪已被廣泛使用的名稱。如果在可靠來源中出現了對這些誤稱的介紹,則更無需提刪,並可在條目中闡述。--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2日 (二) 16:01 (UTC)
這個稱呼僅在微博、知乎、貼吧等用戶生成內容平台存在,學術材料中還沒有出現。在下認為這些重定向或許符合WP:R#DELETE之八,新造的或非常晦澀的同義詞。--Ŋguls 2021年2月3日 (三) 01:44 (UTC)
2007-08-02T13:52:50版本的「泰舍特」條目中就有出現愒語。另外, 我對是否刪重定向比較沒有意見(若以正確性來說,刪除似乎比較合理,不過刪除之後也不一定會糾正民科界的譯名,反倒是要修正一些這名譯名的鏈入頁面)--Wolfch (留言) 2021年2月2日 (二) 16:03 (UTC)
  • 違反基本內容方針,支持刪除重定向,並清理其他鏈入。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1年2月2日 (二) 16:07 (UTC)
    (*)提醒 重定向不是條目。廣為使用的誤稱是收錄範圍。--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2日 (二) 17:28 (UTC)
    維基百科條目質量缺陷造成的誤稱重定向也要保留的話,就是在正當化違背基本內容方針的行為了。更何況廣為使用這件事還有待商榷。只要埋雷埋得深就會堂而皇之獲得支持?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1年2月3日 (三) 02:21 (UTC)
    這些稱呼來自維基百科、是誤稱,似乎尚未得到共識,不排除是提案者的原創研究。且「因為這些原創譯名已經通過維基百科影響到了中文互聯網,這些譯名已經荼毒了中文互聯網14年,如今中文互聯網上到處都是愒語、鵒語之類的說法」令我有懷疑和擔心,這些「誤稱」有多大影響力和使用率。--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3日 (三) 02:31 (UTC)
    先不倫重定向是否刪除,這裡參與討論的人除了條目建立者沒有一個人認為這些是合適的譯名,誤稱基本屬於共識。想要確定是否為維基百科自創名稱也很簡單,谷歌搜索限定時間為條目創立前,關鍵詞加""進行精確搜索,但這幾個譯名沒有一個通過這個測試。--Neux-Neux留言2021年2月3日 (三) 03:42 (UTC)
    我不知道您為什麼會以為「尚未得到共識」。目前很明顯共識就是這些名字屬原創研究。還是說你覺得創作者柳漫一個人反對就是無共識?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1年2月3日 (三) 08:30 (UTC)
    因存廢討論也有支持,且提案說誤稱已被廣泛使用。重看了討論,似乎反對意見均得到回應,柳漫也已因文獻贊成修改,那麼贊成訂正。如果名稱無價值得到共識,不反對刪重定向,可參考頁面月瀏覽量。--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3日 (三) 17:20 (UTC)
(-)反對學界已經開始研究羯人愒人Ket的關系:https://www.academia.edu/28673935/WHO_WERE_THE_KJET_%E7%BE%AF_AND_WHAT_LANGUAGE_DID_THEY_SPEAK 用「愒」音譯挺好,符合梵漢對音、漢藏對音的原則。也啓發了語言學家和人類學家。憑什麼你@Ngguls:支持的、晚出現七八年的「凱特」就不叫民科譯名?特朗普和川普、堅昆和吉爾吉斯,哪個算民科譯名?就隨你這知識貧乏的人扣帽子?正確處理方法應該是改回「愒、鵒、秳」!--柳漫留言2021年2月2日 (二) 20:53 (UTC)
  • ket暫時翻譯成凱特還是克特還是其他什麼東西都還可以商榷,但是至少都比生僻的、不符合今音的「愒」靠譜的多。梵漢對音、漢藏對音都是歷史語言學研究的材料,維基百科是百科全書,是寫給現代人看的,閣下基於梵漢對音、漢藏對音進行翻譯是什麼意思?給古人看麼?--Ŋguls 2021年2月3日 (三) 01:51 (UTC)
  • 把這些條目的名稱和內容以及鏈接到這些條目的其它條目內容改正就好了,這些重定向刪不刪除倒無所謂,重定向對搜索引擎的搜索結果好像沒什麼影響。特朗普(大陸正式譯名)和川普(台灣正式譯名)、堅昆(《漢書》)和吉爾吉斯(今譯)跟這裡討論的譯名完全是兩碼事。這些用字古怪的譯名但凡有一丁點文獻依據也不會有人質疑。生僻字已經是個問題了,更何況這裡還有貶義字:「愒」字有貪、荒廢之意;「鵒」是鳥名,和舊時代那些獠、獞之類的字眼沒什麼區別。這些都是中國地名研究所向聯合國地名專家組提交的地名漢字譯寫簡介明文反對的。除非能從古書裡找到出處,否則不應使用這些字眼。「愒」字在語音學上未必站得住腳,「凱特」至少是一個符合語音學和用字規範的譯名,詳見Talk:凱特人。另外,沒聽說語言學家和人類學家要靠譯名來啟發的。羯人和凱特人的聯繫在2000年就有學者提出了,難道他是受到維基百科中文譯名的啟發?--Neux-Neux留言2021年2月2日 (二) 22:49 (UTC)
    @Neux-Neux:留意《地名漢字譯寫簡介》僅中國大陸採用,其他中文圈地區通常不跟隨,如香港仍用「蜑家」稱艇戶。SANMOSA SPQR 2021年2月3日 (三) 00:28 (UTC)
    @Sanmosa:蜑家是約定俗成,而且不是譯名,和這裡討論的問題是兩碼事。我不知道維基對於原創研究的定義是什麼。理論上在維基上新造的譯名都可以算原創研究,但如果不存在通用譯名(官方擬定或已經廣泛使用),只要發音接近、用字符合習慣(不管是大陸還是港澳台新馬的習慣),我覺得新造譯名也是可以接受的。維基這類條目很多,也沒人提出改名或刪除。這裡討論的幾個譯名的問題是它們的用字在任何一個使用中文的地區都不合常規。貶義字或許在香港會用在譯名中(比如「奴」),但是我沒見港澳台新馬的譯名用過生僻字。我贊同將這些譯名從維基百科上抹除,但對於重定向刪不刪除我沒意見。--Neux-Neux留言2021年2月3日 (三) 01:26 (UTC)
我認為此處最大的問題是在於原創研究。該五個重新導向及對該五詞的一切應用均為原創研究,為維基百科所不容。我認為對該五詞的應用可能會在該五詞於維基百科消失後消減。SANMOSA SPQR 2021年2月3日 (三) 00:28 (UTC)
  • (1)Ket和Kott兩種語言的中文名,1982年中國社科院民族所語言室《阿爾泰語文論文選譯(續集)》裡譯為凱特語和科特語(從俄語譯來)。1980至90年代,翻譯出版《不列顛百科全書》時也用的這兩個名稱。Heinrich Werner的Die Jenissej-Sprachen des 18. Jahrhunderts里,對應的詞用IPA分別記作/kɛʔt/(ʔ是超音質符號)和/kottuen/。這兩個名稱於音無錯,沿用沒有問題。在學界已經有譯名的情況下不應繼續原創譯名。(2)Yugh語因為長期被看成是Ket的一個方言,過去少見中文名稱。按照Heinrich Werner的Das Jugische (Sym-Ketische)的說法,juɣen'(複數,單數juɣ)是凱特人對他們的稱呼;這個稱呼在Yugh語中轉述為d'ugɨn(/ɟugɨn/,複數,[單數應該是d'uk,因為/g/不用在尾上]);他們自稱kʌnaskɛt(單數,複數kʌnd'ɛŋ/kʌnɟɛŋ/)。這個語言的譯名可以擱置再討論,暫時用拉丁字母。若中譯時/ɟ/可參捷克語d'列。(3)基於中古擬音和僻字的原創譯名不應保留,重定向頁也不建議保留(或只保留重定向,清理所有鏈入)。(3.1)用中古擬音純屬胡鬧。擬音只是理解音系和音變的工具,不能繼續發展為其他實際用途。(3.2)漢語的表音功能不典型,因此音譯名需使用常見、通用的譯名用字,以表明這是音譯。「特朗普」和「川普」雖然是不同譯法,但都不違反這一點。因此一般音譯是一個類似於轉寫的過程,不屬於原創研究。使用非常見譯名用字,甚至使用辟字,則附帶過多信息,屬於原創研究。(4)「原創研究」的舉證責任不在單方,反對「原創」研究者應舉出在維基百科之前的正式出版物用例為證。——三獵留言2021年2月3日 (三) 06:21 (UTC)
    • 再補充一下,Ket因為是一個現存的、有一定規模的族群,所以其中文資料很多,多譯作「凱特人」,至少在1957年翻譯出版的《蘇聯史》第二卷第一分冊里就已出現。Yugh在1993年翻譯出版的《世界各民族神話大觀》的《凱特神話》中有提到,譯作尤格人。又:1987年《民族詞典》譯作「克特人」,語言分「伊姆巴特」和「尤格」兩類。——三獵留言2021年2月3日 (三) 09:24 (UTC)
    • 那麼按照已出版資料,選擇凱特人/凱特語、科特人/科特語、尤格人/尤格語作為條目名稱。--Neux-Neux留言2021年2月3日 (三) 15:28 (UTC)
  • 看來大家在愒語、鵒語、秳語等名稱是否合適的問題上已有共識。在下已經將站內的愒語、秳語等字樣更改為凱特語和科特語。--Ŋguls 2021年2月4日 (四) 09:04 (UTC)
  • 這個討論串的主要問題相信已經解決,討論可以關閉;但是我覺得提案人提出的另一個問題同樣值得各位思考。zhwp在Google的搜索排名非常靠前,不合方針的內容一旦產生,如果不及時處理,短期內的影響都可能已經非常巨大了(比如破壞者篡改條目被媒體報道,以及「特朗普熔斷」重定向事件),如果不合方針內容對站外產生了「誤導」,或是有一些歷史遺留問題,「我們是否應該予以糾正,或者因為如今廣泛使用之而保留」這些內容?其實這個問題應該也不是第一次提出了,最早是維百的內容被可信來源搬運再出口轉內銷,相信這種事件以後還會發生。不過這個問題可能已經偏離提案者的原意了,不多廢話。—MintCandy♫ 歡迎參加浙江專題 台州專題 2021年2月4日 (四) 14:24 (UTC)
  • 歡迎大家繼續參與相關存廢討論。--Ŋguls 2021年2月7日 (日) 10:35 (UTC)
  • 凱特語科特語尤格語等條目內的{{暫定名稱}}模板目前均已移除。--Ŋguls 2021年2月10日 (三) 08:43 (UTC)

法國高速鐵路的命名

現有的法國境內的高速鐵路均以「法國高速鐵路XXX線」命名,然而該系列名稱似乎不符合中文常規用法(現階段世界各地高速鐵路的普遍命名形式為「XXX高速鐵路」或者「XXX線」),其原文「LGV」(ligne à grande vitesse)當中也沒有「法國」字樣。此外,在現有命名中,「阿爾卑斯」、「萊茵河」、「布列塔尼」等並非鐵路所連接的城市,因此使用連字號「-」比連接號「-」更為恰當。由此,本人建議優化法國高速鐵路條目的命名,並提供部分備用名稱作為參考。

下表顯示了全部的更名方案:

法語原名 現用名稱 擬用名稱 備用名稱
LGV Atlantique 法國高速鐵路大西洋線 大西洋高速鐵路
LGV Bretagne-Pays de la Loire 法國高速鐵路布列塔尼-羅亞爾河線 布列塔尼-羅亞爾河地區高速鐵路
LGV Est européenne 法國高速鐵路東線 東歐高速鐵路 東部高速鐵路
東部-歐洲高速鐵路
LGV Interconnexion Est 法國高速鐵路互聯東線 東部互聯高速鐵路 東互聯高速鐵路
LGV Méditerranée 法國高速鐵路地中海線 地中海高速鐵路
LGV Nord 法國高速鐵路北線 北方高速鐵路 北部高速鐵路
LGV Rhin-Rhône 法國高速鐵路萊茵河-隆河線 萊茵河-隆河高速鐵路 萊茵-隆高速鐵路
LGV Rhône-Alpes 法國高速鐵路隆-阿爾卑斯線 隆-阿爾卑斯高速鐵路
LGV Sud-Est 法國高速鐵路東南線 東南高速鐵路
LGV Sud Europe Atlantique 法國高速鐵路南歐大西洋線 南歐大西洋高速鐵路

類似的,荷蘭高速鐵路南線可能也需要修改。

除此之外,其餘以城市命名的高速鐵路則已符合命名常規,如都靈-里昂高速鐵路等。另需注意「尼姆-蒙彼利埃繞道」當中的「繞道」一詞不符合大陸環境,可能需要地區詞轉換。 --Patriotard 2021年2月17日 (三) 11:56 (UTC)

  • 大致(+)支持。——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2月17日 (三) 12:39 (UTC)
  • 這個要與@Bigbullfrog1996:共商 ?--Temp3600留言2021年2月17日 (三) 15:07 (UTC)
  • (!)意見 翻譯時沒必要太literally,譯詞也沒必要太calque,就好像KLM就沒必要非要譯成「皇家航空公司」。同理,沒必要非得把「法國」二字摳了,像「布列塔尼-羅亞爾河地區高速鐵路」還可以,但「東南高速鐵路」、「北部高速鐵路」不加「法國」看着屬實難受了。另外,「Hogesnelheidslijn Zuid」要改的話就成「南高速鐵路線」了,跟LGV Nord、LGV Sud-Est混一塊完全分不出來。--Bigbullfrog1996留言2021年2月17日 (三) 22:14 (UTC)
    • (:)回應 僅以地理範圍命名的北/東/東南/南高速鐵路在全世界範圍目前都是唯一存在的,即使今後某國修建了該國的北方高速鐵路,那麼也僅需使用北方高速鐵路 (法國)這種消歧義形式即可,不存在「完全分不出來」的情況。--Patriotard 2021年2月17日 (三) 22:31 (UTC)
      • @AirScott:其實我之後又補充了一段,但是發晚了出現了編輯衝突,我補發一下:「……另外,「Hogesnelheidslijn Zuid」要改的話就成「南高速鐵路線」了,跟LGV Nord、LGV Sud-Est混一塊完全分不出來。所以我的意見是,有地名的鐵路線可以不加「法國」,但沒有任何地名只有方位的鐵路線需要加「法國」。此外,「東歐高速鐵路」屬於嚴重翻譯錯誤,法國有東邊跟其他國家接壤的東西加形容詞「européen」的尿性,比如「Collectivité européenne d'Alsace」,所以「Est européenne」真正指的意思差不多是「歐洲式的(法國)東部」、「歐洲性的(法國)東部」(由於漢法語言差異甚大不太好表述,意思自己get一下),確實不太好翻譯,譯成「東歐」就太離譜了,東歐都到哪兒了,捷克波蘭匈牙利烏克蘭,而「東部-歐洲」翻譯的意思也不對,所以譯成「法國東部高速鐵路」就挺好。」 --Bigbullfrog1996留言2021年2月17日 (三) 22:45 (UTC)
認同要更名,但也認同上方的部分擬用名稱有問題(東歐高速鐵路是肯定有問題的,南歐大西洋高速鐵路不肯定)。SANMOSA SPQR 2021年2月18日 (四) 07:17 (UTC)
  • 從漢語環境來講,「法國東部高速鐵路」並無不妥,但是按照維基習慣,國家或地區名一般不出現於交通線命名中(城市軌道交通除外),即使是不含有任何地名的線路,如新幹線或者南北高速公路等;若出現歧義時才考慮使用消歧義處理,如1號高速鐵路 (英國),所以此處還是應該優先使用「東部高速鐵路」。至於LGV Est européen,「européen」是16年二期開通以後才加上去的,儘管是官方名稱,但此修飾詞在鐵路系統中並無實際意義,如同法甲因為贊助商而被稱為「Ligue 1 Uber Eats」一樣。所以,單獨的「東部高速鐵路」是可以接受的;「南歐」(Sud Europe)在原文中則並非以形容詞形式出現,所以不應該也無法省略,不過可以考慮使用「南歐-大西洋」這樣的形式。--Patriotard 2021年2月18日 (四) 09:16 (UTC)
    • @AirScott:小疑問,「南歐」真的可以用「Sud Europe」嗎?法語中「南歐」一般都是用「Europe du Sud」,沒見過有用「Sud Europe」的,而且其他的各種「南XXX」也都是「XXX du Sud」,但是
       
      這張由法語母語者做的圖上「Sud Europe」又對應「South Europe」,不過英語裡「南歐」應該是「Southern Europe」,所以「Sud Europe Atlantique」會不會是「南部、歐洲、大西洋」三個詞並列?--Bigbullfrog1996留言2021年2月19日 (五) 12:19 (UTC)
      • (:)回應@Bigbullfrog1996:不完全準確,雖然該鐵路在法國鐵道系統中常被簡稱為LGV SEA,但是此處的Atlantique實際上為形容詞(名詞形式為Atlante),所以如果要完全按照原意翻譯成漢語就是「大西洋沿岸的南部與歐洲」或者「(法國)南部與大西洋沿岸的歐洲」,而不應該是「南部-歐洲-大西洋」。並且,與LGV Est不同,此鐵路並非由LGV Sud更名衍生而來,故無法簡化為「南部高速鐵路」。另外,從譯名習慣上來講倒是沒必要這麼咬文嚼字,如同巴黎北站,此處的「Nord」來源於其建設者法國北部鐵路公司,而不是因為其地處巴黎的北面,所以「巴黎北站」和「北京北站」/「瀋陽北站」在含義上有着天壤之別,但並不影響其相同的漢語命名形式。同理,此處若使用完整的「南部-歐洲-大西洋」反而詞不達意,還不如簡化為「南歐大西洋」或者「南歐-大西洋」--Patriotard 2021年2月19日 (五) 13:30 (UTC)
        • @AirScott:呃,Atlantique是名稱形容詞同形,Atlantique就是大西洋,Atlante是大西洋人。不過經我繼續考證,這裡的Atlantique確實是形容詞形式,因為確實有個區域叫「Europe Atlantique」看該條目右下圖這條線路完全對應淺綠色的「Europe Atlantique」區域,所以破案了,這裡的「Sud Europe Atlantique」其實是把「Sud」和「Europe Atlantique」放在了一起,應該譯作「南部-大西洋歐洲高速鐵路」。--Bigbullfrog1996留言2021年2月19日 (五) 14:04 (UTC)
          • (:)回應@Bigbullfrog1996:嚴格來說這條鐵路本質上是LGV Atlantique的延長線,所以我一直認為Sud Europe是「大西洋」的補充部分。不過鑑於法漢語言文化的差異以及「無需逐字逐句翻譯」的原則,「南部-大西洋歐洲高速鐵路」這個名字也還是可以接受的。--Patriotard 2021年2月19日 (五) 14:37 (UTC)
荷蘭高速鐵路南線之名是我很久以前聽從某位人士的意見而採納的,可惜的是我已經忘記他是誰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1年2月18日 (四) 10:27 (UTC)

初步討論共識

根據前文的初步方案以及上述討論結果,現將擬更名方案在下表中列舉,若無異議相關條目將於一周後進行界面移動。

法語原名 現用名稱 擬用名稱
LGV Atlantique 法國高速鐵路大西洋線 大西洋高速鐵路
LGV Bretagne-Pays de la Loire 法國高速鐵路布列塔尼-羅亞爾河線 布列塔尼-羅亞爾河地區高速鐵路
LGV Est européenne 法國高速鐵路東線 東部高速鐵路
LGV Interconnexion Est 法國高速鐵路互聯東線 東部互聯高速鐵路
LGV Méditerranée 法國高速鐵路地中海線 地中海高速鐵路
LGV Nord 法國高速鐵路北線 北方高速鐵路
LGV Rhin-Rhône 法國高速鐵路萊茵河-隆河線 萊茵河-隆河高速鐵路
LGV Rhône-Alpes 法國高速鐵路隆-阿爾卑斯線 隆-阿爾卑斯高速鐵路
LGV Sud-Est 法國高速鐵路東南線 東南高速鐵路
LGV Sud Europe Atlantique 法國高速鐵路南歐大西洋線 南部-大西洋歐洲高速鐵路
Hogesnelheidslijn Zuid 荷蘭高速鐵路南線 南部高速鐵路

--Patriotard 2021年2月26日 (五) 23:06 (UTC)

新建的條目名稱包含標點符號

躲不開的括號用全角括號——ClayM300(留言討論🧐) 2021年2月27日 (六) 08:22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我準備新建幾個中文期刊雜誌的條目,但是因為有冒號,括號,不知如何命名。比如:

  • 括號: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金屬加工(冷加工)、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課堂內外(初中版);
  • 冒號:中國科學:數學、中國科學:地球科學、光:科學與應用、東方寶寶:保育與教育;
  • 匯總了各種情況的縫合怪: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A輯:應用物理與工程、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1. 有的雜誌除了中文版就是英文版,這種情況或許可以勉強合在一個條目,忽略後面的括號。不過學報的中英文內容貌似完全不一樣吧。
  2. 但是像大學學報的自然科學版與社會科學版內容完全不一樣,或者行業雜誌,像《金屬加工》雜誌分成了冷加工與熱加工兩類,互相之間沒有關係。條目名稱必須要帶括號,這種情況下一定要用半角括號嗎?(Wikipedia:命名常規#括號的使用
  3. 期刊名稱里冒號與括號類似,不能省略,條目名稱使用冒號的時候應該是全角冒號(:)還是半角的冒號(:)?我沒有找到使用方法。

--ClayM300(留言討論🧐) 2021年2月16日 (二) 05:31 (UTC)

可以參考Wikipedia:命名常規#括號的使用AHEXP留言2021年2月16日 (二) 05:41 (UTC)
之前看到了,但是並沒有解決冒號的問題。--ClayM300(留言討論🧐) 2021年2月16日 (二) 06:16 (UTC)
1. 不能省略括號嗎。發布方和其他文章介紹是否始終用括號形式。2. 不是消歧義不應該用半角括號吧。3. 半角冒號是否有技術問題,且出版一般是用全角標點吧。--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16日 (二) 05:42 (UTC)
1.如果沒有別的意見,我傾向於省略括號內容直接使用名稱做條目名,不過中英文版雜誌內容不一樣還是很常見的,這種情況不知道怎麼辦。2與3:如果全角符號(特別是冒號)不會導致bug,那就統一用全角符號。--ClayM300(留言討論🧐) 2021年2月16日 (二) 06:15 (UTC)
我的意思是「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課堂內外初中版」這樣可否,簡明。「金屬加工(冷加工)」不大好辦,好像不少是用半角括號,不過也看到有「金屬加工·冷加工」這樣寫的。半角符號更容易出技術bug。--YFdyh000留言2021年2月16日 (二) 18:00 (UTC)
我個人覺得,像是「XX大學學報」就不用留着「自然科學版」的字樣了,高校的學報往往還會有社會科學版,合併放在一個條目里吧。但是「課堂內外」、「金屬加工」好像不行。我曾經想過用「·」把標題分隔開,但是課堂內外雜誌列表里有「·」與括號混用的情況。我過會兒看看郵政是怎麼處理的。--ClayM300(留言討論🧐) 2021年2月17日 (三) 11:39 (UTC)
中國郵政網上營業廳搜索「學報」,搜索到的期刊名稱既有全角括號,又有半角括號。既然半角符號容易出錯,名稱包含的括號統一用全角的吧。--ClayM300(留言討論🧐) 2021年2月17日 (三) 14:30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關於Wikipedia:命名常規#使用外文命名時的專門要求,請問音樂作品名稱是否能算是專有名詞?

近日我和用戶U:KodokunaSmile在外文名稱條目上有不同意見。對於〈HANN (Alone)〉,我表示「按照常用習慣」應該命名為〈Hann (Alone)〉,而KodokunaSmile大則表示「音樂標題應也可以視為專有名詞」,認為應該命名為〈HANN (Alone)〉,歡迎各位維基人參與討論,覺得音樂條目的命名是否該被視為專有名詞。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2月6日 (六) 11:32 (UTC)

作品標題理應是「專有名詞」,而不可能是「普通名詞」。--【和平至上】支持通過港區國安法💬 2021年2月6日 (六) 20:11 (UTC)
  • 不認為音樂作品的標題是專有名詞,專有名詞的意思是專有獨一的,如果音樂作品的標題使用的都是既有的英文字或不存在必要全部大寫的特殊意義,則不應該使用這種所謂的藝術字體,應該按照首字母大寫其他字母小寫規範使用。——Leehsiao留言2021年2月7日 (日) 03:00 (UTC)
「HANN (Alone)」/「HANN」是完整的專有名詞,前者的「(Alone)」非出於消歧義而為之。我認為作「HANN (Alone)」或「HANN」也可。SANMOSA SPQR 2021年2月7日 (日) 03:52 (UTC)
鑒於現在意見膠著,看來是時候請其他音樂發燒友發表一下意見,@Zhaoweizhi0325MoonLight3650HXXXXPunkhippieLouis0921geePeace 621WhykittyAT:@YumetoMoonshimmer93GracellleeTreasureBabe325Hijk910Jacklamf1d14EasterliesNaveradSoftyu夜来南风起:@Pseudo Classes生米一粒百战天虫SammypanTw dramaShingkeiTombus20032000Kriz Ju:,究竟各位覺得音樂作品名稱是不是專有名詞?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2月7日 (日) 15:27 (UTC)

傾向贊同Milkypine的看法--Tom......留言2021年2月7日 (日) 15:40 (UTC)

從語言學意義上講,音樂作品名稱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專有名詞。英文維基專有名詞和普通名詞英語Proper and common nouns的intro第一句話就講了,專有名詞用來辨認和指明單個實體,具體例子是倫敦、木星、沙拉或者微軟,而與之對應的是普通名詞,用來辨認和指明一類實體,比如一座城市的「城市」、另一個星球的「星球」、這些人的「人」、我們的公司的「公司」。那麼按照這條標準,音樂作品名稱可以是專有名詞,也可以是普通名詞。專有名詞的情況下,這個音樂作品名稱必須只有一個實體,通俗點說就是只有一首用這個歌名。常見的,比如說各國的國歌,肯定是專有名詞了吧,因為國歌是一個國家的代表形象,很少有人會創作和國歌重名的樂曲,所以這類歌曲是專有名詞;另外,諸如《命運交響曲》、《威風堂堂進行曲》等有廣泛認知度經典古典音樂可能也屬於專有名詞,現代的樂曲很少會和這些名曲重名。至於流行樂曲,歌名重複的作品太多,單單以「火」作為曲名的歌曲就有幾十首英語Fire_(disambiguation),所以絕對不是專有名詞,而前面提到的《命運交響曲》的正式名稱《第5號交響曲》也肯定不是專有名詞了。不過,需要注意到的是,上述的分析只是在音樂作品範圍內進行,因為很多時候有些音樂作品的名稱會出現在其他領域。最明顯的,「馬賽曲」除了是法國國歌以外,還可以指法國的一幢同名摩天大樓英語La Marseillaise (skyscraper)。所以,如果沒有明確證據顯示作品的名稱只用在音樂方面,只有一支音樂作品使用,否則無法判斷它到底是不是專有名詞。有鑑於這個問題的判定有難度,我主張曲名不是專有名詞,除非有證據證明這個曲名只有唯一一支作品在使用。所以問題提到的那首歌曲應該命名為《Hann (Alone)》,《HANN (Alone)》只是風格化表現手法,有誇張、強調的效果,英文版也寫了「stylized as "HANN (Alone)」。--百戰天蟲留言2021年2月7日 (日) 16:54 (UTC)
敝人無甚創建音樂條目,僅以個人意見參照相關資訊思索一陣後,認為爭議頗大。後認同天蟲閣下之分析和理據:作品字體之風格化表達不等於該字詞為專有名詞,而現有方針內規範的用意應該是期許編者盡可能在命名時抱持「以中文優先、還原英文一般行文慣例次之」的思維。竊以為「HANN」應該是韓文(한)的音譯寫法,如果英文中沒特別規定的話(個人沒研究),按方針所言「部分語言在羅馬化後沒有對於大小寫的規範,此時參照英文的規則處理。」,所以可能寫成「Hann」即可。不過個人較偏好把作品名稱大小寫按其原樣呈現就是了(忽略一切規則的原創方針?),如此或也最少爭議且能直接為讀者所熟悉(不論視覺或查找時的熟悉感),只是現有方針似乎並非如此。
個人認為在日常生活中,平時遇到作品名稱應視為專有名詞,原文怎麼寫就該怎麼寫,而現有方針規範和條文字面設定範疇似容易造成眾熱心編者適用和解讀不一(究竟何為「專有名詞」?)。--Kriz Ju留言2021年2月7日 (日) 18:22 (UTC)
中維沒有音樂命名常規,現行的方針也沒有明確規定。拿我上面提到的例子來講,More (K/DA歌曲)是副詞而Ddu-Du Ddu-Du是...形聲字?這兩個名稱不管怎麼樣都不是「專有名詞」,但如果將範圍套用到作品上,這些名稱只要「剛好是」作品名稱就可以被視為專有名詞,但問題是副詞不是專有名詞,現有方針也沒有這樣的規定,直接認定「作品名稱等於專有名詞」算不算原創研究。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2月8日 (一) 04:06 (UTC)
算的,敝人的原創研究(笑,沒啦)。那些「單字」常常不是專有名詞,而作品的命名呈現其實在現行規範中已有大致的習慣了,所以純粹是竊以為個人於日常生活中偏好原汁原味呈現作品名稱爾,不過這跟維基百科現況不一樣。所以就看眾熱心編者平時逕依現行方針命名即可,或是要特別提議修改規範(自然較費工,如柳橙閣下所言目前這兒沒有特別通用的音樂作品命名規範)。其實就是命名的習慣偏好吧,個人意見爾(若沒人要提新案其實依慣例應該最簡便 ---> 懶散的維基態度)。--Kriz Ju留言2021年2月8日 (一) 16:42 (UTC)
不認同百戰天蟲的說法,否則人名都不能是專有名詞;但要注意專輯封面上的大小寫不一定是歌曲名稱本身,應以Plain text裏的用法為準。(例如音樂播放網站的標題等);若大小寫未統一則另說,但若統一或者用法頻率懸殊,應依照原來的大小寫寫法。--【和平至上】支持通過港區國安法💬 2021年2月11日 (四) 15:02 (UTC)
  • 看下來覺得兩邊都有道理啊。然後再看了下油管官方用的是HANN(Alone),中間沒有空格,亞馬遜用的是HANN (Alone),中間有個空格,還有用HANN之後括號里沒有Alone只有韓文的。所以這樣就把問題更加複雜化了。然後看了下別的語言中這個條目名稱的用法,發現除了泰語是翻譯成當地語言之外,別的都是用的Hann (Alone)。所以,如果用HANN(Alone),就是跟官方命名的用法保持一致(但是官方本身用法就有歧義)。如果用Hann (Alone),就是跟維基別的條目的風格保持一致。我現在傾向於跟別的維基條目的風格保持一致的用法Hann (Alone)。 生米一粒留言2021年2月7日 (日) 19:30 (UTC)
    • 就一般情況下,將韓文羅馬化會用Hann表示(例如billboard和applemusic不寫成HANN而是Hann[2][3]),之所以會有大寫也主要是官方youtube名稱的關係。按現行方針,條目名稱主要根據常用名稱,但這裡的常用名稱是兩個都有。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2月8日 (一) 04:06 (UTC)
不認為是專有名詞。 2021年2月8日 (一) 04:46 (UTC)
其實無論是否是韓國音樂作品,許多音樂作品其條目命名都有大小寫未統一的情況,有些是根據英維的規範有的是根據官方使用,所以希望這部分有個明確規範出來,方便後來者有個依循。立ち直り中 2021年2月8日 (一) 05:02 (UTC)
不應該是專有名詞,該小寫就小寫。--東風留言2021年2月9日 (二) 02:34 (UTC)
統計一下目前大家的意願。根據Ohtashinichiro大的發言,我將其算在「認同」,Sanmosa大主要是討論該案例所以列在「不清楚」。這裡在邀請一次沒回應的人@Zhaoweizhi0325MoonLight3650HXXXXPunkhippieLouis0921geePeace 621WhykittyAT夜来南风起Fake12345:@YumetoMoonshimmer93GracellleeTreasureBabe325Hijk910Jacklamf1d14NaveradSoftyuSickManWPSammypan:@Tw dramaShingkei李新阳羊羊32521CHih-See Hsie卡達Pv163JoJo_append:希望能早點達成共識解決。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2月11日 (四) 13:30 (UTC)
傾向認同 傾向反對 不清楚/無傾向
Ohtashinichiro和平至上 MilkypineLeehsiaoTombus20032000百戰天蟲Pseudo ClassesEasterlies生米一粒Kriz Ju SanmosaKodokunaSmileBigbullfrog1996
題外話,不管是官方名稱還是常用名稱都必須依照Wikipedia:命名常規。哪怕官方名稱是「大寫」也會因為不屬於「專有名詞、部分縮寫等總是大寫的詞」而按照「參照英文的規則處理」。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2月11日 (四) 13:30 (UTC)
柳橙閣下,您好像搞錯了吧....。敝人的意思應該是偏向反對,畢竟目前沒人提案修改。--Kriz Ju留言2021年2月11日 (四) 13:33 (UTC)
而生米閣下也是傾向反對,Smile閣下看似期待新提案;目前如果沒人有更多想法,看起來是依原方針解讀命名。--Kriz Ju留言2021年2月11日 (四) 13:44 (UTC)
我的意見是遵照官方寫法,官方寫法因為語言等問題顯得不明確的話,那應該依從常用名稱的寫法,仍然無法判斷的情況下則頭文字大寫,其他小寫就好。--AT 2021年2月11日 (四) 13:44 (UTC)
意見(▲)同上。--🍫巧克力~✿ 2021年2月12日 (五) 00:38 (UTC)
(▲)同上 Konno Yumeto 恭賀新春 2021年2月12日 (五) 05:15 (UTC)
@AT卡達YumetoSickManWP:以官方發表的名稱優先是個很好的方法,但遇到像〈HANN(Alone)〉這樣的例子應該如何處理?我這邊列出幾個官方、Youtube還有幾個音源網站。
雖然我有列出官方網站,但符合嚴格條件的只有〈YESTERDAY LOVE〉〈HANN(Alone)〉,〈you broke me first〉是新聞稿而〈willow〉是官方推特。另外不是許多唱片公司都有作品清單,Youtube遇到沒有出MV的歌曲會失去參考價值,音源網站除了Apple比較多元其他都有地區性。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2月12日 (五) 14:12 (UTC)
請問該以哪個官方發表名稱為優先度
官方名稱\作品名稱 you broke me first willow YESTERDAY LOVE HANN (Alone)
官方網站 you broke me first[4] willow[5] YESTERDAY LOVE[6] HANN(Alone)[7]
官方Youtube you broke me first[8] willow[9] YESTERDAY LOVE[10] HANN(Alone)[11]
Apple Music you broke me first[12] willow[13] YESTERDAY LOVE[14] Hann (Alone)[15]
Spotify you broke me first[16] willow[17] 不支援 HANN (Alone)[18]
mora you broke me first[19] willow[20] YESTERDAY LOVE[21] HANN (Alone)[22]
我不清楚韓國是否不會隔空格,否則我認為沿用HANN(Alone)沒有什麼問題,如果韓國是不會隔空格的話,那可以用HANN (Alone)。--AT 2021年2月12日 (五) 14:21 (UTC)
@Milkypine:容我  吐槽一下,閣下如果是要參閱韓樂相關的話,應該找的會是Genie音樂MelonSoribada英語Soribada等平台吧?--🍫巧克力~✿ 2021年2月12日 (五) 14:23 (UTC):::
@卡達:我沒有寫Genie、Melon、Soribada、Bug、Flo甚至Gaon是因為《HANN(Alone)》都用韓文表示,而使用韓文肯定不符合,所以我才列出日本。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2月13日 (六) 07:51 (UTC)
我認為這一情況,應該為音樂專輯或歌曲的命名規則訂立一個特別的指引。我認為有些特殊情況(例如官方發表的名稱是完全細草,而命名空間不支0持小草開頭)可以例外,將第一個字改成大草,利用Displaytitle將名稱顯示為小草。至於以上的命名意見,本人意見同AT。--SickManWP歡迎參與♥️邊緣人小組的活動·✏簽到發表於 2021年2月12日 (五) 15:01 (UTC)
@SickManWP:介紹一個模板:{{lowercase}}。-hiJK910 七一七二一 2021年2月16日 (二) 18:15 (UTC)
我個人認為命名的次序應該以官方發表的名稱優先。在命名此類條目前,需要了解音樂/歌曲的名稱是否有背後的意義。以HANN為例,這首單曲的官方名稱為全部大草,因此我認為應該以「HANN (Alone)」為條目的名稱。至少是否專有名詞,我認為音樂類的條目應以特別方式處理,應該視為專有名詞。--SickManWP歡迎參與♥️邊緣人小組的活動·✏簽到發表於 2021年2月11日 (四) 13:47 (UTC)
抱歉,在下比較熟悉古典音樂,對現代音樂不是很了解。竊以為歌曲名稱是專有名詞,但這種故意寫成大寫的應該「打回原形」。 ——羊羊 (留言|貢獻|維貓報|古典音樂專題) 2021年2月12日 (五) 06:38 (UTC)
當然屬於專有名詞。這個屬於著作人格權,不應該被某些維基的規定覆蓋,更沒有在此討論的必要。--E.A.Crowley666✍️ 2021年2月13日 (六) 05:36 (UTC)
某些鬼畜的條目名稱可以處理,比如(tItLE,如果真的有人用)但displaytitle必須改--E.A.Crowley666✍️ 2021年2月13日 (六) 05:58 (UTC)
雖然不知道甚麼是「鬼畜」,但你覺得chAngE行不行?-hiJK910 七一七二一 2021年2月16日 (二) 16:02 (UTC)

音樂條目命名選擇方向

按照目前討論的方向,最後有兩個選擇,第一「音樂作品不屬於專有名詞」,第二「命名時已官方名稱為優先」,「音樂作品屬於專有名詞」這個選項應該是不用再出現了,畢竟我們已經從討論「音樂作品是否屬於專有名詞」變成討論「音樂作品命名方針?」,已官方名稱為優先剛好可以順便解決以前的老問題(包括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標點符號#用浪紋線表示範圍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冊/標點符號)。鑒於先前我的判斷錯誤,這邊我邀請各位在下方表示各自的選擇與意見。@Ohtashinichiro和平至上LeehsiaoSanmosaTombus20032000百战天虫Kriz Ju生米一粒Pseudo ClassesKodokunaSmile:@EasterliesAT卡達YumetoSickManWP羊羊32521EdwardAlexanderCrowleyZhaoweizhi0325MoonLight3650HXXXX:@PunkhippieLouis0921geePeace 621WhykittyMoonshimmer93夜来南风起Fake12345TreasureBabe325Hijk910Jacklamf1d14:@Ericliu1912NaveradSoftyuSammypanTw dramaShingkei李新阳CHih-See HsiePv163JoJo_append:@LopullinenAnYiLinYel D'ohanTemp3600Bigbullfrog1996陳寅恪TenhumantenokPrince of EreborK.Y.K.Z.K.Arivgao: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2月16日 (二) 14:06 (UTC)

音樂作品不屬於專有名詞

選擇這條後,音樂條目的名稱只要不屬於專有名詞、縮寫等條件,就不能使用全大寫、全小寫等風格樣式。這邊參照Wikipedia:命名常規#使用外文命名時的專門要求來處理。
  1. (+)支持。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2月15日 (一) 17:36 (UTC)
  2. (+)支持。--Tom......留言2021年2月16日 (二) 14:29 (UTC)
  3. 我認為大小寫和簡繁體類似,更偏向一個名稱的兩種字體,而非兩個不同的名稱。就像繁體中文區的事物不強求使用繁體中文命名那樣;對於西文字母大小寫的問題,中文維基百科有理由使用自己的格式規範。--洛普利寧 2021年2月16日 (二) 16:13 (UTC)
  4. (+)支持。--東風留言2021年2月16日 (二) 16:23 (UTC)
  5. (+)支持。--Leehsiao留言2021年2月16日 (二) 22:08 (UTC)

命名時以官方名稱為優先

選擇這條後,音樂條目的名稱將根據官方名稱命名(但是具體該根據什麼的「官方名稱」還須另外討論)。
  1. 支持。—AT 2021年2月16日 (二) 14:23 (UTC)
  2. 支持。-hiJK910 七一七二一 2021年2月16日 (二) 14:32 (UTC)
  3. 支持。--孤山王子查閱馬薩布爾之書 2021年2月16日 (二) 15:18 (UTC)
  4. Mısaka Mikoto 悼自由 2021年2月16日 (二) 15:24 (UTC)
  5. 支持。請注意著作人格權在加拿大的案例,連為雕塑綁上紅絲帶都是侵犯著作人格權,何況是寫錯名字?須知,一些「現代藝術作品」名字是很重要的。故對所有作品都應儘量保持原文,除非作品名包含不正常的組合(如特殊Unicode、大小寫、侮辱性詞語)。至於繁簡體則視為字體變化,不受約束。--E.A.Crowley666✍️ 2021年2月16日 (二) 15:34 (UTC)
  6. (+)支持,希望能藉此解決相關爭議,並方便將來創建條目的編者適用(而且盡可能不用動腦,竊以為原方針有點太複雜,涉及太多一層層下來的判斷問題)。個人建議直接以作品(專輯或單曲)封面樣式優先即可。--Kriz Ju留言2021年2月16日 (二) 15:57 (UTC)
  7. 支持。 紺野夢人 恭賀新春 2021年2月16日 (二) 16:01 (UTC)
  8. (+)支持。--SickManWP歡迎參與♥️邊緣人小組的活動·✏簽到發表於 2021年2月16日 (二) 16:35 (UTC)
  9. (+)支持。--K·Y·K·Z·K 2021年2月16日 (二) 18:02 (UTC)
  10. 參官方網站寫法。但有一點要顧慮的是WP:COMMONNAMEWP:名從主人的優先性。SANMOSA SPQR 2021年2月16日 (二) 23:52 (UTC)
  11. (+)支持。--夜來南風起留言2021年2月17日 (三) 10:33 (UTC)
  12. (+)支持。--【和平至上】支持通過港區國安法💬 2021年2月17日 (三) 18:28 (UTC)
  13. (+)支持 2021年2月18日 (四) 05:51 (UTC)
  14. (+)支持🍫巧克力~✿ 2021年2月18日 (四) 09:15 (UTC)
  15. (+)支持。-- 天秤P Iūstitia | Spēs
  16. (-)反對,應該常用名優先--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1年3月3日 (三) 01:41 (UTC)
    @Shizhao:嚴格來說這裡的投票的不會影響到Wikipedia:命名常規#使用常用名稱。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3月3日 (三) 05:10 (UTC)
  17.   支持。——BlackShadowG留言維基百科20歲生日快樂! 2021年3月6日 (六) 16:22 (UTC)

意見

Milkypine意見:我個人選擇第一條(音樂作品不屬於專有名詞)。「官方名稱」是個很容統的稱呼
  1. 以官方網站為主:並非所有唱片公司都有網站,就算有也不一定都有作品列表,更甚至有已經關門的公司(沒錯,我就是再說你EMI)
  2. 官方Youtube為主:並非所有官方Youtube都會上傳作品,如果遇到沒有的作品可能無法適用(不過通常沒Youtube也很大機會不符合關注度)
  3. 商業平台為主(這裡是指Apple Music、Spotify、Amazon和tower等提供串流與販賣音樂的平台):平台百百種,該如何抉擇?
如果真的選擇這條,我希望大家可以想想該使用何者為「官方名稱」基準。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2月15日 (一) 17:36 (UTC)
提名musicbrainz,先找官方網站再找元數據。不過我不太清楚哪個網站的元數據靠譜。--E.A.Crowley666✍️ 2021年2月13日 (六) 09:22 (UTC)
我認為像musicbrainz、Discogs這類與維基同樣有使用者貢獻的內容優先度最低,話說不符合三項條件的機會好像也很低...。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2月13日 (六) 11:03 (UTC)
M君上述提出的三點對我而言是杞人憂天。首先,沒有官方網站的音樂作品必然佔少數,絕大多數的音樂作品也有官方網站,不存在官方名稱不明確的問題,也就是說可能產生這類問題的音樂作品只佔條目中的極低比重。其次,官方Youtube對我而言也是官方網站的一環,其他平台也一,正常來說如果是官方名稱,不同的官方平台也理應一致,就算有差異也只是極少數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其三,串流網站確實五花八門,因此我認為這是沒有官方平台的時候才應該拿來參考。最後,就因為有些音樂作品可能沒有官方平台就要依從命名常規來將其他符合名從主人的名稱一併改成符合外文規定的名稱是於理不合,這已經是接近原創研究的行為,況且對於那些少數沒有任何官方平台的音樂作品,我認為使用最常用名稱就好,沒必要牽拖有官方名稱的音樂作品。以上。—AT 2021年2月16日 (二) 14:34 (UTC)
的確「不存在官方名稱不明確的問題」,但如果說要用「官方網站」來舉證,許多老歌或是非三大音樂集團的作品很可能沒辦法。就我上述提到的兩首英文歌就是有官方網站但官網並不存在音樂作品的情況(和日韓文歌相比,這兩首明顯沒有作品列表這類明確的官方網站)。
不過這邊我應該會等之後確定好再來討論。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2月16日 (二) 16:41 (UTC)
上面Kriz Ju說得好,看封面不就好了?官方網站只是其中一種舉證方法而已。那些老歌或非主流作品沒有明確的官方名稱的時候,那跟從外文規定當然沒有問題。問題就在於當有官方名稱的情況下,還要受到外文規定的影響,改到不倫不類的話,那就是本末倒置。很多日韓歌您要是硬把它們改成小寫的話,說真的非常奇怪,一來不常用,二來不名從主人,只用外文規定是一種非常差的篩選方式。--AT 2021年2月16日 (二) 17:11 (UTC)

反對依從英維做法。一、英文人跟中文人對英文的看法不一樣是很自然。英文人的英文是母語,對其更有規範是自然;對中文人來說是外語,自然會多些玩心。二、就本人活躍的J-POP動畫歌曲條目而言,本人編輯時尚未試過對「官方名稱」為何有爭議。日本人玩英文名稱大小寫,一直玩得頗為一致。-hiJK910 七一七二一 2021年2月16日 (二) 14:16 (UTC)

沒辦法(´_ゝ`),命名常規這樣寫,有這種情況也是在所難免(要怪就怪當時的人,小的我也只是奉命行事)。事實上你看中維的音樂條目,日韓文歌以官方名稱為大宗,而英文歌則是按照常規走,甚至目前中維的條規也是如此。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2月16日 (二) 16:41 (UTC)
那你帶的討論方向完全錯誤,問題是「外文名大小寫應否跟隨官方」,歌名裏面用的字當然會有不是專有的名詞啊。-hiJK910 七一七二一 2021年2月16日 (二) 17:08 (UTC)
第二,我認為在「在以某外語(如日文、韓文,甚至中文)處理英文時,『該語言通常行文的規範』應以該某外語作考慮」。例如在日文歌(或者其他作品名稱)以英文作歌名時,『該語言』指的是日文,在日文中歌名的大小寫是怎樣,就是怎樣;因為「在日文通常行文的規範」中,那東西就是這樣表達的。-hiJK910 七一七二一 2021年2月16日 (二) 17:14 (UTC)
@Hijk910:我也說了一開始官方名稱不在考慮範圍是因為不管官方名稱如何都需要依照命名常規。說到底我依照命名常規做事我有理,你們用不成文的規定指責我才該念你們,怎麼好像一副我對不起你們的樣子。冤有頭債有主,不要罵我,罵當初寫Wikipedia:命名常規#使用外文命名時的專門要求的人。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2月16日 (二) 17:22 (UTC)
所以我第二句留言你有沒有看到?-hiJK910 七一七二一 2021年2月16日 (二) 17:23 (UTC)
你的留言我有看到,但我身為被告也該要解釋自己的行為動機,總不能你說我討論方向完全錯誤,我就乖乖吞下。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2月16日 (二) 17:30 (UTC)
如果你因為我忽視你的第二句留言感到冒犯,那我這邊跟你說聲抱歉,我並沒有想要忽視,只是對我而言我該為自己辯護。至於詳細的內容,則可以等到投票結束後再來討論。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2月16日 (二) 17:39 (UTC)
我沒感到冒犯,還ok。我只是重申,我有理解你的想法了。還有想問問你對我的詮釋有何看法。-hiJK910 七一七二一 2021年2月16日 (二) 17:57 (UTC)
另外,談一點討論方向的問題。1. 「一開始官方名稱不在考慮範圍」是錯誤前設,因為命名常規本身是可以改的。定下豁免是其中一個做法。加入詮釋(如我對「外文規範」、這個討論對「專有名詞」的理解等等)也是一個做法。2. 我發現很多人(包括我)說「歌名是專有名詞」。歌名當然是專有名詞,但不是你想討論的。這是因為我們沒有理解到,你是想指出前人定下的規則跟現況有衝突;也是因為你沒有在討論中直接引述原文。這裏個個都很忙,沒有/不想投入很多時間參與討論。就我而言,「最想維持原狀」「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 it」「別那麼煩」「一切從簡」「官方名稱也很規範」「韓文大小寫不統一跟日文歌名屁事」。大家第一眼看到「歌名不是專有名詞」如此白痴的陳述句,也只能反對閣下的提議了,你說是不是?-hiJK910 七一七二一 2021年2月16日 (二) 17:57 (UTC)
你想說的是「若構成非英文區作品名稱的英文詞語如非專有名詞,應跟從『英文』規範,即(條文說的那樣)」,而非「音樂作品不屬於專有名詞」「命名時以官方名稱為優先」就兩項簡陋的陳述句。順帶一提,再重申,我認為「若構成非英文區作品名稱的英文詞語如非專有名詞,應跟從『該非英文區使用的語言』規範,即直接跟隨官方名稱」。-hiJK910 七一七二一 2021年2月16日 (二) 18:06 (UTC)

「名稱」是專有名詞,屬於人、事、物、地所專用的名稱。不會因為名稱中用了些普通詞語,就讓名稱變成不專有的詞語;也不會因為讀音相同就用寫作所謂規範英文。正如Hunter × Hunter不會因為中間的×不發音,而去刪去中間的×。這個討論完全沒有常識。-hiJK910 七一七二一 2021年2月16日 (二) 14:31 (UTC)

個人沒有特別意見,以後哪條通過了我就會遵循哪條。--Bigbullfrog1996留言2021年2月17日 (三) 07:09 (UTC)

總結

經過長久的討論與一個禮拜的投票,許多維基人皆認為在命名音樂條目時該根據官方名稱命名。當然維基並非依據投票數做決定,這邊也再次詢問支持「音樂作品不屬於專有名詞」與其他維基人的意見Ohtashinichiro和平至上LeehsiaoSanmosaTombus20032000百戰天蟲Kriz Ju生米一粒Pseudo ClassesKodokunaSmileEasterliesAT卡達YumetoSickManWP羊羊32521EdwardAlexanderCrowleyZhaoweizhi0325MoonLight3650HXXXXPunkhippieLouis0921geePeace 621WhykittyMoonshimmer93夜來南風起Fake12345TreasureBabe325Hijk910Jacklamf1d14Ericliu1912NaveradSoftyuSammypanTw dramaShingkei李新陽CHih-See HsiePv163JoJo_appendLopullinenAnYiLinYel D'ohanTemp3600Bigbullfrog1996陳寅恪TenhumantenokPrince of EreborK.Y.K.Z.K.ArivgaoGracellleeTjmjKahnballackFredYYooApple v 。如果沒有問題,那麼將其公示。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1年3月1日 (一) 18:06 (UTC)

某條目名非該事物在任何地區的常用名,且該事物「名無主人」時,處理方式是什麼?

電影《The People vs. Larry Flynt》當前的條目名為「公訴拉里·弗蘭特」,但該名稱疑為自擬(若是自擬,擬的也不恰當,Larry Flynt的通行譯名為「拉里·弗林特」,Flynt讀/flɪnt/不讀/flaɪnt/)且並非任何地區常用名(大陸的常用名是《性書大亨》,搜「公訴拉里·弗蘭特」結果僅有幾個網頁,且結合時間應該均採用自維基百科)。而該電影由於尺度問題,或是片方並未打算將該片引入中國大陸,所以該片未在中國大陸發行,也沒有片方給出的大陸官方譯名,且大陸官媒也沒有報導過該電影,因此該電影(在大陸)可以說是「名無主人」,而大陸目前的民間常用名為《性書大亨》。在這種情況下,「先到先得」是否還管用?該條目名是否應該移動?--Bigbullfrog1996留言2021年3月5日 (五) 23:14 (UTC)

依方針,WP:COMMONNAME高於先到先得,已移回性書大亨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6日 (六) 05:26 (UTC)
@Bigbullfrog1996。我先請求移動保護好了。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6日 (六) 05:47 (UTC)


臺灣原住民族人條目命名

Y0529543將一些臺灣原住民族人條目從中文名(包括漢式姓名、音譯)移至拉丁字母表示的原住民族語言名。此擧似乎比較草率:原先標題也是本人姓名,符合名從主人慣例;移動後的標題不符合Wikipedia:命名常規使用中文原則,有的還不符合使用常用名稱原則。以往討論Talk:谷辣斯·尤達卡未有定論。 紺野夢人 肺炎退散 2021年3月11日 (四) 14:40 (UTC)

@Yumeto:使用中文一段的條文:「惟若原文名稱比中文翻譯的名稱在中文中更加常用,或如果不存在中文翻譯的名稱,則應使用原文名稱」,這樣做未必不符合使用中文原則。如果不符合使用常用名稱原則的話,那自然是另一回事。建議列一個列表出來看看受影響條目的範圍。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1日 (四) 15:57 (UTC)
漢式姓名和音譯都好說,但是不能接受姓名用拉丁字母命名。中文維基百科不能假定讀者認識拉丁/斯拉夫/阿拉伯字母之類。--Lt2818留言2021年3月11日 (四) 16:14 (UTC)
迷惑行為,難不成川普還要移動到Donald Trump嗎……--Br2 2021年3月12日 (五) 13:35 (UTC)
《姓名條例》
  • 第1條第1項:中華民國國民,應以戶籍登記之姓名為本名,並以一個為限。
  • 第2條第1項:辦理戶籍登記、申請歸化或護照時,應取用中文姓名,並應使用辭源、辭海、康熙等通用字典或教育部編訂之國語辭典中所列有之文字。
  • 第4條第1項:臺灣原住民及其他少數民族之傳統姓名或漢人姓名,均得以傳統姓名之羅馬拼音並列登記,不受第一條第一項規定之限制。
所以臺灣原住民不論是要採用傳統姓名或漢名辦理戶籍登記,都必須以中文呈現;但與臺灣漢人不一樣的是,可以選擇要不要並列傳統姓名的羅馬拼音,如果並列,則中文名與羅馬拼音都是本名。也就是說,臺灣原住民未必有羅馬拼音的本名,但一定有中文的本名。希望在下沒有理解錯誤。因此,谷辣斯·尤達卡不僅僅是中文翻譯,這就是她身為中華民國國民的本名,難道她不是中華民國國民?-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3月13日 (六) 10:23 (UTC)

命名常規擬議修訂

原標題為:調整命名常規中「名從主人」及「先到先得」規則的強度

原案

以分案代替:
以分案分開處理具爭議性和不具爭議性的提議。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4日 (三) 07:58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現擬修改命名常規,以調整其中「名從主人」及「先到先得」規則的強度如下:

現行條文

中文用詞差異的處理

由於不同的人的用詞習慣皆有不同,且上述原則和慣例間有機會存在矛盾,因此命名時常出現有衝突的情形。當條目描述的主題在中文圈有多個名稱時,應使用地區詞轉換使用詞根據使用者設置的轉換模式而變化,且應當在首段註明所有這些名稱(如果是單純異體字所產生的命名差異,則依異體字相關規定處理)。但是,條目的標題只能選取一個,因此有以下原則:

先到先得(時間優先)

選擇條目第一個重要版本所採用並符合本方針的標題作為條目的主要命名方式,而其他命名方式都重新導向到這個主要標題上。當標題僅繁簡用字不同時,則無需建立重新導向,系統會自動處理。

但是,當有符合上述「名從主人」慣例的名稱時,有以下處理方式:
  1. 當一個事物的名稱符合「名從主人」的慣例,且在全部的中文使用地區皆為常用名稱時,應當使用該名稱。
  2. 當一個事物的名稱符合「名從主人」的慣例,但只在某一個或多個中文使用地區為常用,而在其它的中文使用地區並不常用時,仍應當使用符合「名從主人」命名原則確立的名稱,而不應當繼續使用「時間優先」命名原則確立的首個常用名稱。
  3. 當一個事物的名稱符合「名從主人」的慣例,但在全部的中文使用地區皆不常用時,應當繼續使用「時間優先」命名原則確立的首個常用名稱,而不應當使用符合「名從主人」命名原則的名稱。
  4. 當一個事物的名稱不符合「名從主人」的慣例時,可以用其它命名規則代替。
提議條文

中文用詞差異的處理:先到先得(時間優先)

由於不同的人的用詞習慣皆有不同,且上述原則和慣例間有機會存在矛盾,因此命名時常出現有衝突的情形。當條目描述的主題在中文圈有多個名稱時,應使用地區詞轉換使用詞根據使用者設置的轉換模式而變化,且應當在首段註明所有這些名稱(如果是單純異體字所產生的命名差異,則依異體字相關規定處理)。

然而,由於條目的標題只能選取一個,因此應選擇條目第一個重要版本所採用,並符合本方針其他命名原則的標題作為條目的主要命名方式,而其他命名方式都重新導向到這個主要標題上。當標題僅繁簡用字不同時,在未有建立簡繁/繁簡重新導向的情形下,系統可自動處理並跳轉頁面,而在已建立簡繁/繁簡重新導向的情形下,則以重新導向的方式跳轉頁面。

「名從主人」及「先到先得」規則的適用優先性

在一個事物存在符合「名從主人」命名慣例的名稱(下稱「該名稱」)時,應按以下辦法處理:

  1. 如該名稱在全部的中文使用地區皆為常用名稱,在同時符合其他命名原則的前提下,條目應當移動至該名稱。
  2. 如該名稱只在某一個或多個中文使用地區為常用名稱,而在其它的中文使用地區並不常用:
    • 條目應當以地區詞轉換的方式使其在該一個或多個中文使用地區顯示該名稱,而在其它的中文使用地區維持顯示其常用名稱。
    • 如條目原本使用的名稱為該一個或多個中文使用地區的原地區詞,並在所有的該一個或多個中文使用地區被該名稱完全取代,則在同時符合其他命名原則的前提下,應當移動至該名稱。否則,條目應當繼續使用「時間優先」命名原則確立的首個常用名稱。
  3. 如該名稱在全部的中文使用地區皆不常用,則應當繼續維持使用「時間優先」命名原則確立的首個常用名稱。

以上。此修訂意在減少因「名從主人」而產生的頁面移動,並盡可能改以設置地區詞轉換代替,以更大程度上尊重初始條目標題所選定的地區詞的「先到先得」權利,並避免違反地區詞破壞方針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2日 (一) 11:48 (UTC)

@Googol19980904:我的理解是「無需」非「禁止」,而且有時候有技術需求。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4日 (三) 00:47 (UTC)
(-)反對,目前新的提議其實是強化了大陸與香港的整體對等性,即14億人使用的定義與0.06億人(或者加上台灣0.2億人)的使用一旦衝突,那麼會導致0.26億人的小眾說法可以超過了14億的大眾說法。我建議按照使用地區的人口作為主要的參考因素。Walter Grassroot留言2021年3月24日 (三) 01:46 (UTC)
會產生地域歧視問題,另一方面也無視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方面的用詞。此意見相等於完全否定現行的字詞轉換系統,並對中國大陸以外的用戶進行整體性的地域歧視,恕我無法接納為正當合理的意見。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4日 (三) 02:11 (UTC)
容許我舉一個例子:「FOX」在中國大陸翻譯為「福克斯」,在臺灣和新加坡翻譯為「福斯」,在香港翻譯為「霍士」。假設條目的初始用名用到「福斯」,根據Walter Grassroot上方的理論,條目會毋庸置疑地需要移動至「福克斯」,我認為這屬於對所有臺灣和新加坡用戶的不尊重和地域歧視(香港反而沒甚麼關係,反正都是轉換才出得來「霍士」)。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4日 (三) 02:30 (UTC)
另一方面,考量到現行地區詞破壞方針,我認為Walter Grassroot的提議直接違反現行方針,而相關方針可廢除的機率極小,就可行性而言亦不大。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4日 (三) 02:33 (UTC)
有關「建議按照使用地區的人口作為主要的參考因素」,有明顯地域歧視問題,恕我反對。--Wolfch (留言) 2021年3月24日 (三) 02:25 (UTC)
@Wolfch:就此事,我已提報至WP:ANM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4日 (三) 02:30 (UTC)
這裡只是在一個叫維基百科的網站上說條目名稱的異同。但,顯然沃爾特草根是在說「你港台因為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不能在其他部分蓋過中國」。然而要注意的是這裡不是在決定中國領土法理的問題。維基百科不可能決定這種問題,任何維基百科上的人也沒法有這種能力。--𢿃𠫱留言2021年3月24日 (三) 02:32 (UTC)
@松照庵:他最大的問題是他還想凌駕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用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很明顯不是任何定義上的中國的一部分。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4日 (三) 02:35 (UTC)
先後兩版條文都不好讀。(試圖)簡而言之,提議的條文是如果名從主人的名稱完全變更完成才更名,否則就時間優先?感覺這在變更於某些地區未落定時也會引致爭議。--YFdyh000留言2021年3月24日 (三) 03:03 (UTC)
@YFdyh000:(1)有沒有改善語句的提議?(2)「簡而言之」部分的理解正確(可能可以加一個{{nutshell}})。(3)移動本來就不應該輕率進行。如果會引發爭議的話,根據現在的做法是走討論程序,討論期間應該不能進行移動戰(不然就請管理員實施移動保護)。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4日 (三) 03:09 (UTC)
考量@Googol19980904AINH的意見後,於2021年3月24日 (三) 03:09 (UTC)對提案進行輕微的字眼調整,不影響條文大意。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4日 (三) 03:09 (UTC)
Ping錯,應是@Googol19980904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4日 (三) 03:10 (UTC)
現版本可以接受,不然「無需」 兩個字就會讓一些人質疑重建繁簡重定向的行為。--Googol19980904留言2021年3月24日 (三) 03:21 (UTC)
+1 某人 2021年3月24日 (三) 03:25 (UTC)
(-)反對,原本的名從主人條文沒有實質問題,條文修改提案沒有明顯的好處,地區詞「先到先得」也不是值得尊重的做法,只是沒有命名共識時的權宜之計,屬於最終應當解決的問題,試圖用先到先得凌駕於名從主人根本沒有道理。退一萬步講,大陸14億人使用的定義如果和香港0.06億人的稱呼非要同等對待,這等價於在維基百科,一個香港人代表的「民意」等同於大陸233個人代表的「民意」,這顯然才是明目張胆的地域歧視。我在此(!)強烈抗議提案人在本頁面和ANM頁面進行的地域歧視言論,並呼籲管理員正視並進行妥善處理。--
 
2021年3月24日 (三) 06:27 (UTC)
@WolfchAINH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4日 (三) 06:46 (UTC)
  • (-)反對:出於對百科全書嚴謹性的考量,我認為適合使用WP:名從主人的主體事物應使用官方中文名稱。--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3月24日 (三) 06:40 (UTC)
    @DavidHuai1999:你是我認為第一個發表了合理反對意見的人。就你的意見,我以以下多點回應:(1)現行名從主人的規定似乎難以迴避地區詞破壞方針的影響,如果要某程度上維持的話,可能需要為地區詞破壞方針設置例外條款,這點我開放討論。(2)國名是否適用名從主人的規定這點我深感懷疑,例如消歧義括號內標註的國名,應該不適用名從主人的規定(即不強制將所有「南韓」改為「韓國」,不強制將所有「北韓」改為「朝鮮」,也不強制將所有「斯威士蘭」改為「史瓦帝尼」),否則我認為有矯枉過正之嫌。因此如果現行名從主人的大體規定確實不宜在實際意義上有所更動,我認為可行的替代做法是單獨將國名(國家本身的條目除外)剔除適用名從主人的規定。(3)現行名從主人的規定是「它的擁有者或代表者的官方中文資料裡有出現到該事物的中文名稱的」,然而有時候不同官方中文資料間,甚至同一官方中文資料內自己也會打架(出現一名多譯的情形)。這是老問題,和是次修訂的關係其實不那麼大,但是這裏也給一個方向討論可以如何完善名從主人的規定。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4日 (三) 07:11 (UTC)
    我認為我上面的留言有回應到遊魂的留言的上半部分(遊魂的留言的上半部分也是可以的),故副知@游魂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4日 (三) 07:21 (UTC)
    @Sanmosa:不行的話先把方針裡面繁簡重定向那裡改了,這一點目前還沒人有反對意見。--Googol19980904留言2021年3月24日 (三) 07:50 (UTC)
    Googol19980904 完成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4日 (三) 07:58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分案1

由分案1A取代:
分案1A取代。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6日 (五) 13:43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收到意見要求分開處理較不具爭議性的部分,故進行分案,以下為分案1。分案1僅調整繁簡重新導向和「名從主人」及「先到先得」規則的適用優先性相關文句的表述,以使條文更為清晰,而不會更動「名從主人」及「先到先得」規則的強度。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4日 (三) 07:58 (UTC)

現行條文

中文用詞差異的處理

由於不同的人的用詞習慣皆有不同,且上述原則和慣例間有機會存在矛盾,因此命名時常出現有衝突的情形。當條目描述的主題在中文圈有多個名稱時,應使用地區詞轉換使用詞根據使用者設置的轉換模式而變化,且應當在首段註明所有這些名稱(如果是單純異體字所產生的命名差異,則依異體字相關規定處理)。但是,條目的標題只能選取一個,因此有以下原則:

先到先得(時間優先)

選擇條目第一個重要版本所採用並符合本方針的標題作為條目的主要命名方式,而其他命名方式都重新導向到這個主要標題上。當標題僅繁簡用字不同時,則無需建立重新導向,系統會自動處理。

但是,當有符合上述「名從主人」慣例的名稱時,有以下處理方式:
  1. 當一個事物的名稱符合「名從主人」的慣例,且在全部的中文使用地區皆為常用名稱時,應當使用該名稱。
  2. 當一個事物的名稱符合「名從主人」的慣例,但只在某一個或多個中文使用地區為常用,而在其它的中文使用地區並不常用時,仍應當使用符合「名從主人」命名原則確立的名稱,而不應當繼續使用「時間優先」命名原則確立的首個常用名稱。
  3. 當一個事物的名稱符合「名從主人」的慣例,但在全部的中文使用地區皆不常用時,應當繼續使用「時間優先」命名原則確立的首個常用名稱,而不應當使用符合「名從主人」命名原則的名稱。
  4. 當一個事物的名稱不符合「名從主人」的慣例時,可以用其它命名規則代替。
提議條文

中文用詞差異的處理:先到先得(時間優先)

由於不同的人的用詞習慣皆有不同,且上述原則和慣例間有機會存在矛盾,因此命名時常出現有衝突的情形。當條目描述的主題在中文圈有多個名稱時,應使用地區詞轉換使用詞根據使用者設置的轉換模式而變化,且應當在首段註明所有這些名稱(如果是單純異體字所產生的命名差異,則依異體字相關規定處理)。

然而,由於條目的標題只能選取一個,因此應選擇條目第一個重要版本所採用(並符合本方針其他命名原則)的標題作為條目的主要命名方式,而其他命名方式都重新導向到這個主要標題上。當標題僅繁簡用字不同時,在未有建立簡繁/繁簡重新導向的情形下,系統可自動處理並跳轉頁面,而在已建立簡繁/繁簡重新導向的情形下,則以重新導向的方式跳轉頁面。

「名從主人」及「先到先得」規則的適用優先性

在一個事物存在符合「名從主人」命名慣例的名稱(下稱「該名稱」)時,應按以下辦法處理:

  1. 如該名稱在全部的中文使用地區皆常用,在同時符合其他命名原則的前提下,條目應當使用該名稱。
  2. 如該名稱只在某一個或多個中文使用地區常用,而在其它的中文使用地區並不常用:
    • 條目應當以地區詞轉換的方式使其在該名稱常用的地區模式下顯示該名稱,而在該名稱不常用的地區的模式下維持顯示相關地區的常用名稱。
    • 在同時符合其他命名原則的前提下,條目應當使用該名稱。
  3. 如該名稱在全部的中文使用地區皆不常用,則應當繼續維持使用「先到先得」規則確立的首個常用名稱。

以上。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4日 (三) 07:58 (UTC)

通知所有參與討論者:@Googol19980904Walter GrassrootWolfch松照庵@AINHYFdyh000游魂DavidHuai1999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4日 (三) 08:09 (UTC)
(-)反對:換湯不換藥,優先性2還是在弱化名從主人,不知道這怎麼叫較不具爭議性。我質疑提案人的誠信程度。--
 
2021年3月25日 (四) 05:23 (UTC)
@游魂:請指出如何「弱化」,我自己是真的看不出來,但我很願意參照意見再調整語句。不過請留意現行方針有「命名原則優先於主要命名慣例」的規定,因此如果你說的是「在同時符合其他命名原則的前提下」那一句的話,我只是在重複上方的規定,那是方針本來就有的東西,那一句話根本不會影響「名從主人」規則的強度;如果硬要說是影響了的話,那就是加入「命名原則優先於主要命名慣例」的規定當時已經被影響了。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5日 (四) 05:38 (UTC)
如果3日之內沒回應的話,我會假定他接受我的解釋。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5日 (四) 09:16 (UTC)
如果我是真的有心瞞騙大家的話,我也沒必要把所有參與討論的人都ping過來,我亦不是做這種無聊的事的人。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5日 (四) 05:50 (UTC)
我調整了一處標點。(+)支持章節的調整,但(-)反對提議條文中改動的內容。新增的「繁簡重新導向」部分僅僅是對事實的描述,而原先的條文立意為阻止創建無意義的繁簡重新導向。另外,原文的「應當使用該名稱」更加準確,假如原先的名稱本來就是對的,為何「應當移動至該名稱」?--Lt2818留言2021年3月25日 (四) 07:15 (UTC)
@Lt2818:(1)「阻止創建無意義的繁簡重新導向」此點先前受社羣反對(這裏容許我請@Cdip150過來),而且實際上本站也完全無力阻止。(2)「應當使用該名稱」的部分是我沒留意,已調整。(3)不反對你進行的標點調整。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5日 (四) 07:38 (UTC)
原文也沒有硬性阻止,我覺得「無需創建」的表述很合適。--Lt2818留言2021年3月25日 (四) 07:47 (UTC)
上方@Googol19980904AINH等用戶認為原條文會產生誤解,而且原條文可能會阻撓因技術需求而建立的重新導向。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5日 (四) 07:51 (UTC)
@Lt2818:沒有達到無需創建的地步,我前面也說了,會有重建條目的問題。Sanmosa修改後的條文明顯更好。--Googol19980904留言2021年3月25日 (四) 08:13 (UTC)
應當通過技術手段阻止這樣的情況出現。方針不是用來寫現狀的,而是給編者提供行為指導。--Lt2818留言2021年3月25日 (四) 08:36 (UTC)
@Lt2818:容易誤中副車。有時候跳轉不到的話,仍然需要建立重新導向。另外,有時繁簡未必完全對應(例如「綜合症」和「综合征」)。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5日 (四) 08:41 (UTC)
@Lt2818:也請你評論一下我這個提案究竟有沒有「『弱化』名從主人」,我自己是真的看不出來。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5日 (四) 07:51 (UTC)
這一段不管新舊條文都難以讀懂,需要更加清晰的表述。--Lt2818留言2021年3月25日 (四) 08:13 (UTC)
@Lt2818:嘗試改寫了一下。或許我舉一個例子:「FOX」在中國大陸翻譯為「福克斯」,在臺灣和新加坡翻譯為「福斯」,在香港翻譯為「霍士」,該公司的官方譯名同臺灣和新加坡翻譯。在這種情況下,條目的名稱應該是「福斯」,但在中國大陸和香港模式下應該分別顯示「福克斯」和「霍士」。這也是中文維基百科的現狀。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5日 (四) 08:30 (UTC)
方針中上文已經提過地區詞轉換,這裡重複提及就有點奇怪。提議條文中「常用名稱」和「該名稱」也混雜不清。我建議在原方針條文基礎上去除冗餘文字即可。--Lt2818留言2021年3月25日 (四) 08:45 (UTC)
2019年加入「命名原則優先於主要命名慣例」和「條目命名的地區詞轉換亦按以上方法處理(按地區詞所屬地域,如適用)」的規定的原因就是因為當時有用戶誤以為命名常規中應用名從主人的名稱不能使用地區詞轉換,因此我認為有重複提及的必要。「常用名稱」和「該名稱」是有分別的:前者是《命名常規》「使用常用名稱」章節中所指的常用名稱(提議條文有給章節連結),後者是符合「名從主人」命名慣例的名稱(提議條文有明確說明後者)。我再額外調整一下。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5日 (四) 09:06 (UTC)
@Lt2818:所以我的提案沒有「『弱化』名從主人」?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5日 (四) 09:09 (UTC)
@Sanmosa:沒有,現在我重新看了一下,含義與原來等同,不仔細看確實難以理解。不用理會上面針對個人的評價質問,我知道並非如此。--Lt2818留言2021年3月25日 (四) 11:18 (UTC)
感謝你的意見。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5日 (四) 11:53 (UTC)
我就問兩個很簡單的例子「新疆職業培訓中心」應該叫什麼?「新冠肺炎」應該叫什麼?--MINQI留言2021年3月25日 (四) 09:49 (UTC)
@MINQI:在原本的規定下應該叫甚麼,在新規定下完全一樣,因為此修訂不會更動「名從主人」及「先到先得」規則的強度(我也不預期會動到強度)。如果就後者特別而言,由於WP:CONCOVID-19的額外限制,條目名稱會是「2019冠狀病毒病」。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5日 (四) 10:03 (UTC)
我也補充一下就前者特別而言好了:「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在中國大陸的常用名稱是「教培中心」/「轉化所」(限新疆)【WP:COMMONNAME:「一般情況下,常用的名稱也是較為簡短的,可以避免條目名稱過於冗長」】,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常用名稱是「新疆再教育營」。由於此修訂不會更動「名從主人」及「先到先得」規則的強度,根據原有規則,「當一個事物的名稱符合『名從主人』的慣例,但在全部的中文使用地區皆不常用時,應當繼續使用『時間優先』命名原則確立的首個常用名稱,而不應當使用符合『名從主人』命名原則的名稱」,條目應當繼續維持現狀,使用「時間優先」命名原則確立的首個常用名稱。條目本身現在也已經配置了地區詞轉換,所以即使適用了新規則,也不會對該條目的現狀有任何變更。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5日 (四) 10:09 (UTC)
(就前者特別而言)如果你認為現狀並不符合現時的命名常規,那現狀也自然不符合新的命名常規。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你提出移動請求,看看社群的想法,但注意相關機構的官方正式名稱是「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5日 (四) 10:52 (UTC)
如果你喜歡的話,你還可以多問幾個例子,反正在原本的規定下應該叫甚麼,在新規定下完全一樣,我要回答的話也很容易。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5日 (四) 10:17 (UTC)
好的,那我說明下吧。1.「新疆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在大陸常用簡稱「教培中心」,大陸以外常用名稱是「新疆再教育營」,然而閣下想必也知道另一個常用稱謂「集中營」。現在就有一個衝突:「新疆再教育營」這稱謂是如何得來的?如果是從英語或其他非中文媒體而來,那麼這個事物名稱就變中文-》外文譯者理解—》中文譯者再理解,這其中會有偏差,這是一個例子;蛇果是另一個,它就是蘋果,只不過商人噱頭稱為蛇果(伊甸園蛇給亞當和夏娃的就是蘋果)。2.由於WP:CONCOVID-19的額外限制所以稱為「2019冠狀病毒病」,然而之前該條目因為台灣常用「武漢肺炎」所以條目叫這個過吧。現在台灣媒體及香港部分媒體也在使用「武漢肺炎」吧?那麼如果沒有WP:CONCOVID-19是不是條目就叫「武漢肺炎病毒」?是這樣的話,是不是不太合理?3.自行反坦克炮,大陸其實稱之為「坦克殲擊車」(Tank destroyer,英語Tank destroyer中文直譯,也更常用),台灣稱之為「驅逐戰車」,來自日語對英語Tank destroyer的翻譯。很明顯這樣的再次翻譯有了第一點中的偏差,同樣也使不同閱讀者一頭霧水。個人意見是儘量名從主人,因為創造這個事物的人必定有發言權,而常用名應作為補充即轉換等操作,常用新名的首個稱呼者或原名翻譯者的理解、見解有些是有益的就像不同菜在不同地區會有改良以適合當地人口味,但要把菜名改了作為這菜的條目(官方)名有些不妥。--MINQI留言2021年3月25日 (四) 14:33 (UTC)
@MINQI:(0)先說明:分案1沒打算「『弱化』名從主人」,Lt2818在上面也是認同的(但我現時會推薦Lt2818下方的提案)。(1)但你無法否定其常用名稱的地位。如果刻意消除,會引起社羣強烈反彈,之前就「朝鮮」和「北韓」這事情上已吵過一遍,我認為沒必要再就其他名稱重複本質相同的爭論。因此,相關的偏差程度應在容許範圍內。或許這樣說:在事物本身的條目走「名從主人」規則可以理解,但僅消歧義括號內的名稱(非條目主體)還走「名從主人」規則則屬矯枉過正(當然,如果那個符合「名從主人」的慣例的名稱在全部的中文使用地區皆為常用名稱的話,走「名從主人」規則自然不是矯枉過正),就後者我會另提規則處理,不知意見如何。(2)雖然說由於WP:CONCOVID-19的額外限制,條目名稱會是「2019冠狀病毒病」,但移動至「2019冠狀病毒病」名稱的操作是2020年2月的事(我好像還主導過移動一下),那時候WP:CONCOVID-19根本未出現。常用名稱往往不只一個(就像「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在中國大陸的常用名稱已經有兩個一樣),而2019冠狀病毒病條目的初始名稱已是「2019-nCoV急性呼吸道疾病」(武漢肺炎當時是另一個頁面),移動至「2019冠狀病毒病」是出於常用名稱變更的情形而為的(我個人並不否定「2019冠狀病毒病」為常用名稱),並不需要依靠「名從主人」規則。(3)「Tank destroyer」本來就沒有符合「名從主人」規則的名稱,因為它根本沒有「主人」,因此這個例子舉得不太恰當。另一方面,同(1),如果刻意消除個別的常用名稱,會引起社羣強烈反彈,因此僅消歧義括號內的名稱(非條目主體)不應走「名從主人」規則(除非其他規則支持)。我就你的意見調整了Module:CGroup/Military的內容。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6日 (五) 01:29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分案1A:簡化行文

原方針及上述提案行文太過複雜,我自己讀了半天才讀懂。現合併Sanmosa君提案中我能接受的部分,簡化方針行文,詳列差異如下,供大家討論。該方案之文意與原先無差別。

現行條文

主要命名慣例 除上述命名原則之外,尚有以下命名慣例,一般情況下應遵守這些慣例:

使用全稱 ……

名從主人 ……

中文用詞差異的處理

由於不同的人的用詞習慣皆有不同,且上述原則和慣例間有機會存在矛盾,因此命名時常出現有衝突的情形。當條目描述的主題在中文圈有多個名稱時,應使用地區詞轉換使用詞根據使用者設置的轉換模式而變化,且應當在首段註明所有這些名稱(如果是單純異體字所產生的命名差異,則依異體字相關規定處理)。但是,條目的標題只能選取一個,因此有以下原則:

先到先得(時間優先)

選擇條目第一個重要版本所採用並符合本方針的標題作為條目的主要命名方式,而其他命名方式都重新導向到這個主要標題上。當標題僅繁簡用字不同時,則無需建立重新導向,系統會自動處理。

但是,當有符合上述「名從主人」慣例的名稱時,有以下處理方式:
  1. 當一個事物的名稱符合「名從主人」的慣例,且在全部的中文使用地區皆為常用名稱時,應當使用該名稱。
  2. 當一個事物的名稱符合「名從主人」的慣例,但只在某一個或多個中文使用地區為常用,而在其它的中文使用地區並不常用時,仍應當使用符合「名從主人」命名原則確立的名稱,而不應當繼續使用「時間優先」命名原則確立的首個常用名稱。
  3. 當一個事物的名稱符合「名從主人」的慣例,但在全部的中文使用地區皆不常用時,應當繼續使用「時間優先」命名原則確立的首個常用名稱,而不應當使用符合「名從主人」命名原則的名稱。
  4. 當一個事物的名稱不符合「名從主人」的慣例時,可以用其它命名規則代替。
提議條文

主要命名慣例 除上述命名原則之外,尚有以下命名慣例,一般情況下應遵守這些慣例:

使用全稱 ……

名從主人 ……

中文用詞差異的處理:先到先得

各地區的用詞習慣不盡相同,命名時常出現有衝突的情形。當條目描述的主題在中文圈有多個名稱時,應使用地區詞轉換根據使用者設置的轉換模式而變化,且應當在首段註明所有這些名稱(如果是單純異體字所產生的命名差異,則依異體字相關規定處理)。

然而條目的標題只能選取一個,因此應維持條目第一個重要版本所採用的標題(須符合本方針其他命名規則),而其他命名方式都重新導向到這個標題上。

但是,若存在符合「名從主人」慣例的名稱,且其在至少一處中文使用地區為常用名稱時,本節「先到先得」的規則不適用,此時條目標題應當使用符合「名從主人」慣例的名稱。

--Lt2818留言2021年3月25日 (四) 12:52 (UTC)

可接受(我自己的分案1其實是為了日後的修改空間,但我現在一想,現在好像也不用預留),但容許我稍為微調一下。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5日 (四) 13:00 (UTC)
補充:原文的「無需繁簡重新導向」本來也只是附加說明,我閱讀了上面的討論後,同樣刪除了這一句。--Lt2818留言2021年3月25日 (四) 17:31 (UTC)
容許我再代調整兩處。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6日 (五) 01:31 (UTC)
我覺得沒必要加NFM/FCFS這樣的快捷方式。這裡只是簡單說明先到先得規則不適用的情況,今後也可能添加與「名從主人」無關的條件。--Lt2818留言2021年3月26日 (五) 02:05 (UTC)
@Lt2818:但重新導向頁面就已經一早預先建立了,現在的情況很尷尬……移除也可。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6日 (五) 02:08 (UTC)
事後提刪不妨。提議條文的三段話其實能夠任意調整順序,把適用「名從主人」的情況提前說也是可以的,這樣的話此類快捷方式就不合適。--Lt2818留言2021年3月26日 (五) 02:17 (UTC)
我看看有沒有其他地方需要捷徑,然後再改一改名和用途就好了。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6日 (五) 02:24 (UTC)
目前的新方案,我覺得可行。--MINQI留言2021年3月30日 (二) 12:33 (UTC)
公示7日。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4月11日 (六) 06:56 (UTC+8)

將「青島」、「中國青島」或「山東青島」改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青島」是否有必要

近日有不少更改是將城市名改為類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青島」的詳細行政區劃名。其中單個使用者一兩日內(初步估計)過百次類似編輯,所以應當訂立規定。舉例如下:

  1. 陳倩 (游泳運動員)
  2. 范學偉
  3. 任永順
  4. 青島市區道路新舊名稱對照表
  5. 埃琳·派齊
  6. 李通 (足球運動員)

此等做法是否存在必要性?我不相信有中文維基百科使用者會不知道青島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亦不相信會有人無法輕易查得青島屬於山東省。另外,在下對把機器人們帶走的存在感給搶回來的行為相當欣賞。

就將「中國」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事,可能是相關編者受Wikipedia:格式手冊/兩岸四地用語#使用「中國」一詞中「在1949年之後的相關條目中,應儘量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等全稱」的影響。但是Wikipedia:格式手冊/兩岸四地用語#指定樣式表便違背了Wikipedia:格式手冊/兩岸四地用語#使用「中國」一詞的建議,要求特定人士使用「  中國」而非「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註國籍。可見,「在1949年之後的相關條目中,應儘量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等全稱」之不可實踐性。

就應當以何種形式在文中提及城市,似乎 (a) 以行政區劃全稱和 (b) 直接以城市名提及,兩者未能增減文章可讀性。在二者間進行更改似乎建設性不強。而維基百科似乎缺乏相關規定。

以上--Yangwenbo99 2021年4月18日 (日) 00:22 (UTC)

就「使用『中國』一詞」的權宜修正

現行條文

此外:

……

提議條文

此外:

……

  • 對於不存在主權、治權爭議之地理概念,仍舊可逕作「中國」而無需使用置頂宣言。具體以何種形式書寫,依照先到先得之原則處理。

以上。--Yangwenbo99 2021年4月18日 (日) 00:53 (UTC)

就提及兩岸四地之下級地區作出規定

參考Wikipedia:命名常規#地名,提下列提案。

現行條文

下級行政區劃 若非描述法理狀況(de jure),在描述兩岸四地下級行政區劃所屬的國家時,應以事實論述(de facto)為主。

提議條文

下級行政區劃 若非描述法理狀況(de jure),在描述兩岸四地下級行政區劃所屬的國家時,應以事實論述(de facto)為主。

在不引起歧義的情況下,在文中提及兩岸四地任何知名城市時,通常應當直接不加前綴地直接使用該城市名(如:「青島」或「青島市」)。在會產生歧義時,應當使用能夠區分的最上級行政區劃名消歧義。在不違背本規則的前提下,具體以何種形式書寫,依照先到先得之原則處理。

以上。--Yangwenbo99 2021年4月18日 (日) 00:53 (UTC)

惠州解放後,東湖旅店曾被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惠陽專區武裝部的辦公場所。2000年代,東湖旅店的產權被以數百萬人民幣的價格售予私人買家。之後,相關人士在不早於2009年8月對該旅店進行了修繕,並令其回歸私人住宅用途。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人民政府將其確定為不可移動文物。2014年11月,東湖旅店被闢為一間名為「水東院子」的休閒咖啡吧。
2017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召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指出將抓好包含東湖旅店在內的多幢歷史建築的修繕工作。次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人民政府以人民幣750萬元的價格收購了旅店的產權。2018年3月3日,上述咖啡吧於社交網絡發布停業裝修的公告,隨後於當月25日正式宣布結業轉讓。
以上。--Yangwenbo99 2021年4月18日 (日) 12:23 (UTC)
請問現在究竟是僅討論地名的條目命名,還是擴及地名「在文中」的使用?-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4月18日 (日) 15:51 (UTC)
只討論在正文中的使用。條目命名已有相關規定,即只能使用「青島市」這一種形式。--Yangwenbo99 2021年4月18日 (日) 17:04 (UTC)
(-)反對,理由如下:
  1. 就前者:『但是Wikipedia:格式手冊/兩岸四地用語#指定樣式表便違背了Wikipedia:格式手冊/兩岸四地用語#使用「中國」一詞的建議,要求特定人士使用「  中國」而非「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註國籍。可見,「在1949年之後的相關條目中,應儘量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等全稱」之不可實踐性。』是錯誤描述。指定樣式表的規範屬於Wikipedia:格式手冊/兩岸四地用語#使用「中國」一詞的規範的例外條文,而且僅限於國籍,是依據國籍的國際標準表示方式而行,不存在「違背」和「不可實踐」的情形,我要求提案人立即收回其錯誤表述。
  2. 就後者:完整的行政區劃和單稱在條目內的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使用,不可能在一個條目內的所有地方都完全只用完整的行政區劃或單稱。一般來説,資訊框和正文首次提及時會使用完整的行政區劃(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濟南市」、「德國北萊茵-西法倫州(代特莫爾德行政區棉登-呂貝克縣)棉登」),然後正文其餘地方使用單稱(例如「濟南」、「棉登」)。
綜以上,提議修訂屬矯枉過正,我不可能支持。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4月19日 (一) 01:21 (UTC)
補充説明:WG對埃琳·派齊條目的修改是完全錯誤的,1939年的青島是院轄市,不受山東省管轄。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4月19日 (一) 01:31 (UTC)
補充説明2:香港和澳門比較特別,通常不會把(任何形式的)國名和「特別行政區」五個字寫進去(因為嚴格上「十八區」不算是行政分區),因此基本上不會使用完整的行政區劃(唯一表達式:「中華人民共和國XX特別行政區」)。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4月19日 (一) 01:38 (UTC)
另外請各位關注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1/04/16中對Template:QDCTTemplate:QDCTemplate:QDS的提刪。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4月19日 (一) 01:50 (UTC)
循例請一下@K.Y.K.Z.K.Cxbats過來好了。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4月19日 (一) 01:58 (UTC)
就新事項再通知一次@Itcfangye痛心疾首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4月19日 (一) 02:00 (UTC)
這樣子,就是在目前青島市治權還在山東省的情況下,加山東省毫無問題。等未來N年後有機會光榮直轄(要是到時候我死了就在討論頁@我一下),再改也不遲。我本來就在用戶頁里說了:「除內文必須要提及山東外,僅需要在條目序言提一次山東即可。」
條目里該是山東還是山東,但我永遠不會承認自己是山東人。當然,造成這一原因的不是山東人民,而是山東省政府和山東與青島之間的文化差異性。--K·Y·K·Z·K 2021年4月19日 (一) 05:36 (UTC)
真要想成為中國的直轄市,廣州和深圳不比青島更有資格?--Googol19980904留言2021年4月19日 (一) 09:42 (UTC)
即使青島在20AA年成為直轄市,也不能否認其在1949-20AA年間是地級市。 ——羊羊 [ 留言 貢獻 維貓報 古典音樂專題 ] 2021年4月19日 (一) 15:33 (UTC)
那麼,單純地依據「先到先得」如何?--Yangwenbo99 2021年4月19日 (一) 10:25 (UTC)
仍反對,我的理由2仍適用。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4月20日 (二) 04:44 (UTC)
支持--Newbamboo留言2021年4月24日 (六) 02:00 (UTC)

頁面命名一致性的通用(普遍性)條文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暫時不太想得到該怎樣寫。我可能要再看一看英文維基百科的對應規定,7日內應該能夠寫好。各位如果有其他的草案提議,也可以直接提。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3月29日 (一) 11:35 (UTC)

  • 引入一致性之後,一致性和常用(同主條目一致=主條目命名時的常用)會有衝突的問題。 --達師 - 370 - 608 2021年4月13日 (二) 16:37 (UTC)
    如果是說條目的話,確然,因此若確立命名一致性規定,可能需要就個別條目的命名再進行討論,但實際操作上通常會依照主條目常用名作命名一致性處理,因此發生衝突的機會可能沒想像中大。如果是說條目以外的頁面的話(我會將對條目以外的頁面的規定分開處理,不放入命名常規),則未必。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4月14日 (三) 13:14 (UTC)
暫時有這個條文草稿:
  • 就其他非條目頁面命名(另開頁面):
  1. ^ 1.0 1.1 1.2 使用地區詞處理至一致也算作一致。

以上。@hat600MilkypineYFdyh000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4月19日 (一) 06:24 (UTC)

支持讓子命名常規處理該類條目的命名的格式的規範。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4月20日 (二) 07:05 (UTC)
其實技術上不可能反對,因為已經有子命名常規這樣做了。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4月21日 (三) 08:59 (UTC)
公示上案7日。就條目命名的部分寫入Wikipedia:命名常規#技術要求,就其他非條目頁面命名的部分寫入Wikipedia:非條目頁面命名;三部分均作方針。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4月30日 (五) 06:08 (UTC)
建議參英文版放命名原則。此與技術要求相差較遠。 --達師 - 370 - 608 2021年5月3日 (一) 04:32 (UTC)
@hat600:容許我問一下:「技術要求」的定義是甚麽?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3日 (一) 08:40 (UTC)
補充:我認為「括號的使用」也屬於頁面命名一致性的一種情況,因此頁面命名一致性可以視為已具備作為「技術要求」的條件。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4日 (二) 05:51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User:Sanmosa:技術要求是指:條目的標題應當遵從的,首要理由是技術性的限制。其中技術性的應被認為屬於信息系統的技術或文字的規範。被限制的做法符合以下三種描述之一:1) MW系統無法實現;2) 能實現但帶來很大技術上的麻煩;3) 能實現但沒有實質區別。技術要求雖然列於後面,但是具有更高的強制性,因為技術問題做不好,麻煩的是社群自身,而不是讀者。因此技術要求應該儘可能不與其他要求相矛盾。
上方討論似乎從技術性的角度出發來談論一致性。這當然是合邏輯的,但一致性不是一個純技術因素,有影響正常命名操作的可能性。
隨便找個例子,比如南海仲裁案:由於中文來源壓倒性的數量,此條目按常用原則毫無疑問應該定名為「南海仲裁案」;但若採用一致,則類似訴訟仲裁案件通常以A訴B為條目名稱,此條目將被更名為「菲律賓訴中國仲裁案」或類似名字。
此外也有諸如車站(X站或X車站)、公司(是否寫全稱)如此等等的問題,如果有人以一致為由擴大適用將帶來很大的麻煩。因此將其定為命名原則並確定它和其他原則的衝突處理方式,可能更為合適。
力有不逮,無法及時追蹤相關討論,本人意見如上。 --達師 - 370 - 608 2021年5月16日 (日) 14:10 (UTC)

提議:廢除條目命名一致性非條目頁面命名一致性

JarodalienSuper Wang安憶YumetoHijk910Ericliu1912Milkypine悔晚齋Temp3600 根據上次的討論結果,Sanmosa直接忽視了Hat600合理意見,強行通過了該案。

複製粘貼Hat600閣下的意見如下:

不止一位編輯者提出了類似的困惑

首先聲明,我並不完全同意Hat600的觀點。本人認為,對於分類的命名一致性是為了確保模板的正常運轉,對於方針指引的命名一致性尚且屬於為了確保嚴肅性,但針對條目的命名的一致性根本不可能屬於技術要求,而是屬於內容要求。因此,命名的一致性根本不需要具備任何實行上的優先性。請設想一個場景:難道我不按這個要求去命名,會出現什麼技術性問題嗎?說誇張一點——服務器會爆炸嗎?完全不會。

命名一致性是好的嗎?假如你站有好的命名常規,那有可能會是好的。但顯然在你站不是這樣。其一,命名常規並不完善,加上還有人整天試圖胡亂解釋及修改命名常規,加上還有人要用「命名一致性」去壓別人遵守你站某些較為離譜的命名常規或者根本就是在胡扯的、對於方針的錯誤理解(例如某些用戶認為現有方針應解釋為「條目標題中不能有書名號」,其離譜性跟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書桌上不能放書本差不多),其潛在負面效應將大於正面效應。此外,「命名一致性」還會對其他的命名原則如「常用名稱」「先到先得」等產生衝突。

至於非條目頁面命名一致性,那更加好笑了。恕我不文明的問幾句,各位可以考慮一下這個非條目頁面命名方針對方針嚴肅性的消解有多嚴重

  1. 命名常規已經規定過了,方針指引命名已經規定過了,為何非得要規定非條目頁面命名一致性?
  2. 承上所述,上述頁面通常只有編輯者關注,難道非條目頁面命名不一致會對讀者產生什麼後果嗎?
  3. 別人寫用戶論述,叫什麼名字關你什麼事?
  4. 別人搞小組頁面,叫什麼名字關你什麼事?
  5. 別人搞維基專題,叫什麼名字關你什麼事?
  6. 別人寫用戶頁面,叫什麼名字關你什麼事?
  7. ……

鑑於這兩項方針的問題過於明顯,本人提議:1.在命名常規臻於完善前,廢除條目命名一致性;2. 徹底廢除非條目頁面命名一致性。--痛心疾首 2021年5月20日 (四) 06:24 (UTC)

(=)中立:卡,先看大家怎麼想。雖然我本人傾向於統一名稱,但要按命名一致性執行也是槽點滿滿,尤其是「應與其他同類條目的命名的格式一致」這點。分類下有無數的條目,而分類之上還有分類,還沒查證完我都要放棄討論了。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5月20日 (四) 06:37 (UTC)
不是很明白說的是啥,但看了WP:命名一致性WP:非條目頁面命名,感覺說的基本都是廢話,和什麼都沒說沒啥區別。另外,不明白技術限制怎麼會和命名無關?技術限制的例子: C♯應該是C#才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1年5月20日 (四) 06:54 (UTC)
技術限制和命名有關,但和命名的一致性無關。--痛心疾首 2021年5月20日 (四) 07:58 (UTC)
另外,維基百科:命名常規 (技術限制)說「此頁是英語維基百科的指引,但是中文維基百科尚無採納共識。」也很奇怪。這個頁面自始至終都不是翻譯自英文版的,為何要說這個頁面是英語維基百科的指引?--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1年5月20日 (四) 07:10 (UTC)
🙄先猜這段也是複製的。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5月20日 (四) 07:26 (UTC)
「此頁是英語維基百科的指引」這種顯然是複製粘貼的,沒啥意義。--痛心疾首 2021年5月20日 (四) 14:36 (UTC)
不對條目的部分表示意見,但(-)反對廢除非條目的部分(可以限縮適用範圍),像是這次提到的方針命名常規,有子頁面形式,有消歧義形式,還有繁簡不協調是怎樣www-- Sunny00217  2021年5月20日 (四) 13:52 (UTC)
我提出要徹底廢除非條目的部分,是因為相關方針內容存在過度干涉用戶個人行為自由的可能,且現存部分純屬脫褲子放屁。--痛心疾首 2021年5月20日 (四) 14:12 (UTC)
Hat600是大陸人,所以「不是合理意見」,「不明白為什麼不能用noteTA」,「太麻煩」,「步驟太多」。看方針這裡轉來轉去的都是哪些人就知道了,十多年來一直如此。--7留言2021年5月20日 (四) 14:24 (UTC)
@Jarodalien:你這段對討論沒有幫助的留言可以自刪嗎= =,要抱怨可以去其他地方抱怨。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5月20日 (四) 14:38 (UTC)
我對您的這個論點表示(!)抗議,「大陸人種、語言、文化退化,只用他們認可的漢語」是沒有根據的猜測。--Milky·Defer 2021年5月20日 (四) 14:38 (UTC)
去除其中情緒化部分,我理解為,您認為某幾位在客棧活躍的用戶並非在此共構百科全書(NOTHERE),以地域性偏見忽略部分正當合理的意見。我對此深感贊同。另外,希望閣下不要這麼激動。--痛心疾首 2021年5月20日 (四) 14:42 (UTC)
恩,傳說這裡是「方針帝」的地盤。--7留言2021年5月20日 (四) 15:06 (UTC)
感覺技術限制指的是對各種標點符號使用的限制,不是對漢字怎麼排列組合的限制,當然如果會影響到機器人運作之類的也應該歸於技術方面。個人認為方針公示期間達師的文字屬於異議,因為他提到了「此與技術要求相差較遠。」傾向於暫時將這段方針凍結,討論出無問題的結果再重新公示。--東風留言2021年5月21日 (五) 01:41 (UTC)
中日韓字符沒有任何技術問題,有問題的只有特定的幾個英文字符(/、#、$等),它們會和路徑和數據庫衝突。故請不要再拿技術問題說事。--安憶Talk 2021年5月21日 (五) 02:09 (UTC)
我還是不明白,討論的是命名一致性,技術問題造成的限制不就影響到了命名的一致了嗎?應該是C#卻因為技術限制需要寫成C♯,這不就不一致了嗎?--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1年5月21日 (五) 03:14 (UTC)
可能是我說得太絕對又不清晰。補充一下:因技術問題而導致不一致的情況可以算作特例,數量極少,完全可以單列出來。討論進度不必因這點停滯或糾結過久。--安憶Talk 2021年5月21日 (五) 03:34 (UTC)
專挑C#出來說事完全沒有必要,人家原來就叫C-sharp(C升),並只是因為技術限制才寫成升號。--痛心疾首 2021年5月21日 (五) 04:49 (UTC)
我認為提案人是在就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修改WP:命名常規#書名號一事通過提出此案進行WP:POINT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1日 (五) 09:50 (UTC)
本人反對上述指控,並認為「頁面命名一致性」的某提案人故意忽略Hat600的合理反對意見,純屬WP:POINT痛心疾首 2021年5月21日 (五) 09:56 (UTC)
我不認為當時他的意見真的是「反對意見」,而只是「一般性意見」(我沒有膚淺到要看{{oppose}}模板來分辨,我是靠文意來判斷的)。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1日 (五) 10:19 (UTC)
我不得不ABF的是,你很可能連他的文意都沒看。--痛心疾首留言2021年5月23日 (日) 16:30 (UTC)
我再次聲明:我有看,我確定他的意見沒有到「反對意見」的程度。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4日 (一) 00:56 (UTC)
「異議」不一定必須是反對意見。--東風留言2021年5月24日 (一) 01:10 (UTC)
抓字眼沒意思,我我當時認為兩者等義。換句話説,我確實不認為他的意見有到「異議」的程度。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5日 (二) 01:34 (UTC)
不是,為什麼不直接請他來說明一下,在這裡空揣測沒什麼意義啊。——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5月24日 (一) 03:47 (UTC)
(✓)同意撤銷。新通過之規定實施難度大,且無比要,並和其他規則存在潛在的矛盾。例如C語言Java依照現行方針指引,不可能統一。--Yangwenbo99 2021年5月23日 (日) 09:07 (UTC)
不認同「和其他規則存在潛在的矛盾」。前例已明確證明不確保命名一致性會引起維護問題。另外,條文亦指明「部分專題已經設定適用於該專題的子命名常規,並已在其中包含對該類條目的命名的格式的規範」,因此適用於該專題的子命名常規的適用優先性通常高於母命名常規。「實施難度大」不代表「不應實施」,而且已顧慮字詞轉換的情形,再加上子命名常規,真正要以《命名常規》中的命名一致性條款處理的條目在少數,因此我認為「實施難度大」的描述有誇大其辭之嫌。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3日 (日) 15:51 (UTC)
本人發起討論時,已經強調「對於分類的命名一致性是為了確保模板的正常運轉」是本人所認同,本次討論也從未要求廢除分類命名一致性。我要求樓上停止混淆。--痛心疾首留言2021年5月23日 (日) 16:28 (UTC)
然而道理是相通的,上面的書名號問題也可見一斑(你要考慮導航模板的連結設置問題)。而且,上面是有人主張連分類命名一致性也要廢掉,因此我還是需要出面説明。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4日 (一) 00:52 (UTC)
究竟有多少Naxbox導航模板是自動生成鏈接的?據我所知,基本沒有,這是一個手動加入鏈接的問題。自動加入分類倒是有很多。因此我認為閣下所提出的前者更像是偽命題。--痛心疾首留言2021年5月24日 (一) 03:11 (UTC)
C語言Java的例子是屬於「具體命名」的「語言」部分。這個本來就是屬於符合規定的情況,應該是考慮對已符合原有規則的例外的調整。——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5月25日 (二) 00:51 (UTC)
@痛心疾首:系統性生成連結的Navbox模板有很多,國際關係相關的、政府部門相關的基本都有,這不能單從手動調整目標模板的連結能處理的,我之前才處理過幾個相關的編輯請求,全部都不能只調整目標模板的連結處理。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5日 (二) 01:34 (UTC)
是編輯者和讀者適應機械的模板,還是讓模板適應實際條目撰寫?維基百科編輯者幾乎都是活人,不是機械手。--痛心疾首留言2021年5月26日 (三) 07:21 (UTC)
但部分通過模式生成鏈接名稱的對應條目的情況是存在的,為了更好地管理條目的創建,對於系列新的條目命名一致性是合理的考慮。例如俄羅斯標準時間這個重定向就在{{亞洲題目|標準時間}}創建出來後發現有問題再修正過去的。——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5月26日 (三) 09:18 (UTC)
我認為「一致性」是為了解決一些具有系列性的條目命名(例如常見的「XXX登場角色列表」等一類的)的問題,這個想法可以,但可能更具體性和針對已有規則符合的豁免。另外非條目的一致性,我認為好像分類更為迫切,其他類型或命名空間並不迫切。又如之前有提議方針和指引命名必須帶「方針」或「指引」後綴,但實際上一大堆老規則命名沒有這些後綴,這些應該作為豁免部分。——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5月25日 (二) 00:59 (UTC)
Wikipedia:非條目頁面命名:「方針及指引頁面的命名的格式由《方針及指引》頁面的相關條文指定」。方針及指引頁面的命名的格式(以及例外等)並非Wikipedia:非條目頁面命名指引的處理範疇。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5日 (二) 01:36 (UTC)
命名一致不過是追溯過往的「先到先得」,實際效果就是最開始建立的人用什麼文字,後來者也一定要用。至於對於前人用的是否通順、恰當,哪怕因為地區詞差異導致的不同,後來者也一定要接受。我從最初看到就無法理解所謂「依國家來做的分類」,按大陸語法應該是「按國分類」。但按所謂命名一致的原則,大陸人覺得「按X分類」通順無關緊要,必須遵守「依XX來做的分類」格式,實在可笑。《新聞聯播》聽過無數次「定居點」,我從來沒見過大陸文獻使用「聚居地」,如果不是維基百科,我也從沒有見過哪篇新聞、文章、報告裡面說「XX列表」,但又能怎麼樣呢。如此方針無視漢語遠比英語靈活百倍的本質,強迫每個英語單詞對應唯一的漢語用詞;更誇張的是,居然以為或者看錯「19世紀50年代」是「1950年代」,所以不應該用這種理由都能堂而皇之地廣而告之,原來看錯、誤解都可以成為否認漢語的藉口。長期有人說我翻譯英語條目是把漢語維基當成英語翻譯版,那上述行徑又算什麼?7留言2021年5月25日 (二) 12:28 (UTC)
這只是你自己的個人見解。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5日 (二) 23:56 (UTC)
我認為你說的這些問題很重要,但似乎和這個討論沒啥關係?--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1年5月26日 (三) 02:09 (UTC)
您可以去翻翻存檔,這些問題其實是某個人開始瞎搞「頁面命名一致性」的源頭。--痛心疾首留言2021年5月26日 (三) 04:08 (UTC)
所以我才在説你是在進行WP:POINT。這東西根本不是我第一個跳出來說要實行的,「瞎搞」只是你的個人觀感,我無意處理意識形態問題。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6日 (三) 15:04 (UTC)
所以我才在說你是在進行WP:POINT。[來源請求]我無意處理你扣給我的帽子。--痛心疾首留言2021年5月27日 (四) 03:51 (UTC)

條目名稱、譯名問題

我在寫探險活寶:遙遠的秘境的時候,一直被譯名問題困擾,不確定要如何處理這塊;雖然基本上我幾乎是唯一編輯那個條目的人,但是我還是想聽聽看,如果遇到類似這種問題,一般可以如何處理。簡單來說,就是官方中文名幾乎沒人用,而粉絲從英文原名直譯的名稱更常用,絕大多數粉絲交流、寫文章、發影片的時候都用直譯而不用官方譯名,因此我不確定整體命名需不需要考慮「直譯」名稱。

我先講一下這個條目所說的劇的一些前因後果:

  • 2010年探險活寶(Adventure Time)在美國播出,2018年完結;雖然在台灣有卡通頻道播出,但是後來由於翻譯名稱、播放不規律且比美國慢播等等的問題,大多數看完全劇的粉絲,不是看好色龍的部落格(台灣)就是康復中心字幕組(大陸),而且季數越後面越是如此。
  • 2019年,Adventure Time: Distant Lands要上線的消息公布,消息傳回兩岸後,出現各種五花八門的翻譯名稱。「探險活寶」前面不變,後面常被翻譯成「遙遠的土地」、「遙遠大陸」、「遙遠之地」等等。在這之後超過一年,台灣卡通頻道完全沒有任何相關消息,因此一般都以為只有美國獨家才有。
  • 2020年6月25日,Distant Lands在美國正式播出第一集;半年後11月左右,台灣卡通頻道才公布譯名是「探險活寶:遙遠的秘境」。我確定這個名稱後,才決定創建這個條目。

這個節目每一集的英文名稱早在2019年就已經四個一次全部公布,所以中文圈粉絲就直接直譯以便理解交流;而在台灣的官方翻譯,是要某一集在電視播出前才在FB或YouTube發布。不過已經離美國播出時間已經相隔太久,所以通常發布了也反應冷淡。而且因為所謂「創譯」的習慣,官方名稱常跟直譯相差很遠,前三集是這個樣子:

  • 第一集:BMO→嗶莫
  • 第二集:Obsidian(黑曜石)→最強姊妹花
  • 第三集:Together Again(再次相遇/再續前緣)→猴塞雷大回歸
  • 第四集:Wizard City(魔法之城)——(目前尚未推出)

是以現在YouTube的劇情解說/翻譯影片(如瘋狂老爹、8e0),還有ptt的討論文章,還是常繼續沿用之前的直譯,這些名稱比較常用。然而從版權角度來說,這些解說影片、粉絲作品/分析或者字幕組,當然通通都站不住腳,應該不能用在參考來源。只不過是不是要顧及哪一種名字比較常用,而不是只用官方名稱?畢竟探險活寶條目之前曾有好幾年被移動到直譯名稱,後來我才移回來。想要聽聽看意見,謝謝。——George6VI留言2021年6月18日 (五) 03:24 (UTC)

NFM 的含義

WP:NFM 應該是 name follows master 或 name from master 的縮寫,即名從主人。我先前產生了這個疑問,故將現在的理解寫在這裏,因爲未來有人可能產生同樣的疑問。 — XComhghall留言2021年6月29日 (二) 18:56 (UTC)

命名常規 § 名從主人 NC:NFM 的 NFM 是什麼意思?

問題已解決:
(Sanmosa在2021年7月5日 (一) 02:07 (UTC)的補充説明:克勞棣和XComhghall的解法是原本的用意。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7月5日 (一) 02:07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請問 NFM 是什麼的縮寫?Stands for 什麼?謝謝!--XComhghall留言2021年6月27日 (日) 17:52 (UTC)

Name from master.--曾晉哲反對五個一留言·Q2021年6月28日 (一) 01:45 (UTC)
我倒覺得是Name following master。-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6月28日 (一) 10:22 (UTC)
Thanks,應該是 Name follows master。 — XComhghall留言2021年6月29日 (二) 18:50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命名常規(方針) § 括號的使用


Bus FollowerIokseng、與我就以下條目的命名在 User_talk:Iokseng#錯誤的重新導向衍生的問題 展開了一場討論。

Iokseng 君稱:「不論您覺得這些括號的使用是不是消歧義,它們在維基百科的定義就是消歧義」。然而,上述條目沒有相同或相似名稱的條目,因此「沒有消歧義命名的必要」,不應使用括號。

我認爲,因爲上述條目沒有歧義,所以沒有消歧義的問題,使用括號也與消歧義無關。法無禁者即可爲,方針與指引沒有禁止,亦即,允許在除了消歧義外的情況使用括號。

根據 Bus 君的調查,上述條目使用括號,是數年前通過討論形成的共識決定的、命名常規允許的、例外的括號的使用。之所以說「例外」,是因爲命名常規僅對「用作消歧義的括號」進行了規定,沒有對其他情況使用的括號作規定。沒有規定、沒有禁止,法無禁者即可爲。根據 Bus 君的調查,數年前關於上述條目命名的討論形成的共識爲,在上述條目的標題中,在括號內標明公車線路的停駛年份,以表明該線路已停駛。

一個類似的例子是 1990年廣州白雲機場劫機相撞事件。該事件的常用名稱爲「10·2空難」,不包含年份 1990 年,亦不包含地點「廣州白雲機場」或對事件簡單的描述「劫機相撞」。「1990年廣州白雲機場劫機相撞事件」這個名稱,雖然不符合命名常規的「使用常用名稱」原則,但是符合命名常規的「易於識別」原則,方便讀者「識別條目主題」。

我認爲,「台中市公車16路 (2016年)」等稱呼同樣符合「易於識別」原則。在括號內加上年份,能夠明確條目主題爲已停駛的公車路線,方便讀者識別,不至於誤解條目主題爲仍在運行中的路線。

本互助客棧頁面要求「提出或討論維基百科政策、方針」。本討論目的雖然並非提議修改命名常規(方針),但是討論命名常規及對命名常規的理解,且可能引發關於補充或修改命名常規的討論。

Iokseng 君於 2021年7月13日 (二) 00:23 (UTC) 亦要求稱:「應該要提到WP:VPP讓所有用戶有機會討論,並將結果公告後寫進命名規範中。這是唯一的辦法」。

謝謝!

XComhghall留言2021年7月13日 (二) 02:27 (UTC)

識別是否仍在運行中的路線理應是在正文,而不是標題。使用這種標題違反了使用常用名稱的要求。除非是有號碼重用而需要消歧義,不過這一般都是以開辦日期作消歧義。--【和平至上】💬 2021年7月13日 (二) 12:52 (UTC)
命名常規已經明確了半角圓括後綴是用於消歧義,也沒有留意到其他使用的討論,所以這樣的命名會給人認為是消歧義的作用。因此,我認為除非因為消歧義,不應該這樣使用半角圓括後綴寫法,除非能找到相關的討論。——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7月14日 (三) 02:25 (UTC)
就算是Category_talk:台中市公車路線#廢線條目名稱,一來討論得不太徹底,二來現有命名規則對此用法是有限制的,所以除非符合規則所要求的,否則不太認同提出的用法。——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7月14日 (三) 08:43 (UTC)
應該這樣說:如果存在兩個條目名稱相同都是「XXX」,則兩個頁面都需要進行消歧義處理,格式為「XXX (YYY)」,一般情況這兩個因素都是充分必要的。所以如果出現「XXX (YYY)」,但實際上並不存在兩個同為「XXX」的事物條目,也就是不需要消歧義處理,則不應該使用「XXX (YYY)」。——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7月14日 (三) 08:57 (UTC)
@和平至上君:我在上文舉了 1990年廣州白雲機場劫機相撞事件的例子。該條目同樣不符合命名常規的「使用常用名稱」原則。該事件的常用名稱爲「10·2空難」,不包含年份 1990 年,亦不包含地點「廣州白雲機場」或對事件簡單的描述「劫機相撞」。其他常用名稱包括「廣州10.2空難」、「「10.2」劫機大空難」、「白雲機場「10·2」特大空難」、「1990年廈航客機空難」、「1990年廣州白雲機場「10·2」空難」、「1990年10·2廣州白雲機場空難」。條目首句列出的常用名稱「廣州白雲機場劫機相撞事件」不包括年份。
條目使用的名稱「1990年廣州白雲機場劫機相撞事件」,雖然不符合命名常規的「使用常用名稱」原則:

一般情況下,常用的名稱也是較為簡短的,可以避免條目名稱過於冗長

但是符合命名常規的「易於識別」原則,方便讀者「識別條目主題」。
我認爲,「台中市公車16路 (2016年)」等稱呼同理,雖然不免冗長,但是符合「易於識別」原則。在括號內加上年份,能夠明確條目主題爲已停駛的公車路線,方便讀者識別,不至於誤解條目主題爲仍在運行中的路線。
@DreamerBlueMilkypine 君:目前多數的意見看上去是反對使用括號標明停駛年份。我的想法是,「台中市公車16路 (2016年)」等條目名使用括號根本不是消歧義,僅是出於命名常規的「易於識別」原則:在括號內加上年份,能夠明確條目主題爲已停駛的公車路線,方便讀者識別,不至於誤解條目主題爲仍在運行中的路線。
先前的討論在Category_talk:台中市公車路線#廢線條目名稱
@Sakamotosan 君:了解您的意見了。感謝您參與討論。
關於「這樣的命名會給人認為是消歧義的作用」,我理解維百編者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印象。我的想法是,對於讀者而言,只是出於命名常規的「易於識別」原則,明確條目主題,與仍在運行中的公交線路區分而已。
關於「現有命名規則對此用法是有限制的」,我認爲命名常規僅對「用作消歧義的括號」進行了規定,沒有對其他情況使用的括號作規定。沒有規定,沒有禁止,亦沒有限制,所以法無禁者即可爲。
關於先前的討論,固然討論並不長,「不太徹底」,但參與討論的 5 位編者:
辛庚己戊Neillin1202UgnJimmy40326福克大叔
均贊成停駛公交路線的條目名稱中加入停駛時間。其中最後發言的三位編者明確表示支持僅標註年份,不標註月份或日期,其他二位編者或許是默許。
台中市公車22路確有分歧義的必要。台中客運、仁友客運均運營過同名的不同路線。我將作出分歧義處理。
謝謝! — XComhghall留言2021年7月15日 (四) 03:12 (UTC)
若考慮命名易於識別的原則,是否可以將「台中市公車16路 (2016年)」改為「台中市公車16路 (2016年停駛)」?畢竟對不常編輯公車條目的人而言, 看到年份不太容易聯想到是停駛的年份。--Wolfch (留言) 2021年7月15日 (四) 03:44 (UTC)
作為消歧義的話,可以這樣選擇,但既然沒有同名消歧義的需要,用更簡短的名字,在可區分事物的情況,應該更好。——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7月15日 (四) 03:50 (UTC)
一般情況下,規則是以適配編輯的判斷而非讀者的判斷,或者說讀者的判斷可能有錯誤的,不可依靠。「易於標識」僅限於原名(也就是我提及例子的「XXX」的部分),半圓括後綴寫法一直是作為同名事物消歧義命名的處理方法,也沒有允許過其他的使用,除非引用IAR,不過上面也提及到這些額外信息可以在正文中體現,因為這種另類用法會影響編輯的判斷(也就是如之前處理的Iokseng所說,會認為存在事物同名的消歧義情況,但實際上並沒有)。僅在一個分類討論頁(分類討論頁一般是冷門的,除非其作用僅限於該分類的頁面,不包括歸於該分類的頁面)的「共識」是不充分,這是影響整個維基項目的頁面命名規則,建議擴大討論(例如方針版),可以引述該次討論然後作為命名規則針對特定題材條目的命名規則來處理。不過,我不太看好這個討論。免禮。——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7月15日 (四) 03:48 (UTC)
另,關於常用名稱,另參看下面還有關於使用全稱的說明。也就是為什麼使用美國而不是美利堅合眾國英國而不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IBM而不是國際商業機器公司1990年廣州白雲機場劫機相撞事件的例子可能不太恰當?——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7月15日 (四) 03:54 (UTC)
@Wolfch:多謝您的建議。
@Sakamotosan:亦多謝您的建議。
「沒有允許過其他的使用」,準確地說是沒有規定,沒有禁止過其他的使用,所以實際上是允許其他的使用(當然討論、共識也很重要)。如果「沒有允許就是禁止」,是不是有點有罪推定舉證責任倒置了?「法無禁止即可爲」是引用中國大陸的法律思想,但我想這點是世界各國還有這裏的大家都有共識的。另外,如果說「沒有允許過」的話,「『易於標識』僅限於原名(也就是我提及例子的『XXX』的部分)」這種話,也是命名常規沒有允許過的解釋。可見您也是 liberally 自由地理解方針,只不過我是以方針爲最低標準,您卻把方針的標準又拔高了許多,禁止了方針允許、沒有禁止的行爲。
分類討論頁的討論自然是只影響該分類的,不會「影響整個維基項目的頁面命名規則」。如同同樣沒有共識,方針暫時沒有規定、沒有禁止的全形括號一樣,個別情況個別討論,我認爲是再恰當不過的。討論這個個別情況,從來就沒有將最後達成共識的決定施加於全部情況的意圖。
「建議擴大討論(例如方針版)」我們現在不就是在方針版嗎?
  1. 使用全稱是慣例。易於識別是原則。根據命名常規,原則高於慣例。
  2. 「1990年廣州白雲機場劫機相撞事件」不是全稱(官方名稱)。上文引述的常用名稱是中國大陸官方的名稱。「1990年廣州白雲機場劫機相撞事件」更冗長,但實際上是維基百科編者採納或創造的非常用名稱、非全稱、非官方名稱。
  3. 「美國」易於識別,「英國」易於識別,'IBM' 易於識別,「10·2空難」(全稱,官方名稱)不易於識別,所以維基百科編者創造了一個易於識別的非常用名稱、非全稱、非官方名稱:「1990年廣州白雲機場劫機相撞事件」。
  4. 同理,「台中市公車16路 (2016年)」、「台中市公車16路 (2016年停駛)」易於識別,「台中市公車16路」不免使人與其他運行中的公教線路混淆、分辨不清。
百科全書自然是爲讀者寫的。我們編輯的原則、規則應當是爲了讀者獲取、理解信息更加方便、快捷。WP:NOTPAPER 有提到這點。但就像市場中的供需雙方一樣,不可能只有讀者,沒有編者,所以 WP:NOT 開篇就表明了,我們的社群是「對建立和使用高品質百科全書感興趣的人們」,也就是,編者及讀者。我們編輯的原則、規則同樣要考慮到使編者編輯、維護維基百科更加便捷,但是不可能只考慮編者的感受,不考慮讀者的觀感。Wikipedia:IP用戶都是人#我們的讀者也是IP用戶這篇論述就表達了我們對讀者的關心。
謝謝各位參與討論! — XComhghall留言2021年7月15日 (四) 13:26 (UTC)
@XComhghall: 方針規定了半角圓括後綴寫法就是用於處理同名消歧義的問題,也就是已經有規定可依,而且這對於大部分的編輯而言,「半角圓括後綴寫法就是用於處理同名消歧義」就是充分必要的,也就是如果見到「半角圓括後綴寫法」,就會認為存在了同名消歧義的情況,既然沒有這種情況的話,那就不應該這樣寫,這不是某些編輯自己認為「這不是消歧義」所能解決的,而且如果不是為了消歧義,將這些額外狀態記錄在條目名稱中是沒必要的,因為這都可以在正文中體現,而且你如何知道讀者或編者一定是按着你設想的這些記錄在條目名稱中「狀態」的是什麼意思?而且易於識別的核心應該在於事物在名字上的區分,而不是事物內的特定屬性的狀態。另外,即使是個別專題確定的討論所確立的「共識」,也應該在命名常規中體現(也方便其他編輯留意到),如其下面大量針對特定專題的命名規則的適配,管理員也不可能全部了解這些藏在角落的討論結論。所以我認為按照現在WP:命名常規的指引下,管理員的處理是合適的,當然共識是可以改變,但至少在一個更普遍的場合,因為這對於命名常規方針有着明顯的影響。——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7月16日 (五) 00:42 (UTC)
@cwek:舉個例子:Wikipedia:命名常規 (人名),對比:Wikipedia:格式手冊/兩岸四地用語
「半角圓括後綴寫法就是用於處理同名消歧義的問題」、半角括號只能用於同名消歧義,真的是毫無根據。方針從來沒有說過這種話。
所有貓都是動物,但你不能反過來說所有動物都是貓。方針規定所有消歧義都用半角括號處理,但你不能反過來說所有半角括號都是消歧義。方針從來沒有規定過後者,你不能憑空創造方針沒說過的話啊。

用作消歧義的括號,請使用半形括號「(」「)」作為標題中的括號,括號前有一個半形空格。
  ——Wikipedia:命名常規#括號的使用

不是 vice versa:「半形括號,請用作消歧義」。

我從來沒說過這話。
  ——方針

我現在真的是無語了。我看我也是說服不了您。再說下去,禮貌、文明我做得到,但我們倆就這樣雞同鴨講、互不讓步、僵死在這裏,我不得鬱悶到一口老血吐出來?我們還是別白費功夫 go in circles 了。我直接撰寫、準備、開始意見調查,確認共識好了。您也別跟我互相傷害了,真的傷不起。意見調查完了大家各回各家,各寫各條目好不好?祝
大家所有人都編安! — XComhghall留言2021年7月16日 (五) 01:31 (UTC)
Wikipedia:命名常規 (人名)等類似的正正就是因為為了區分「Wikipedia:命名常規 」同名而作為消歧義的用法,當然Wikipedia:格式手冊等各分內容也是通過討論確立使用子頁面的方法區分內容。對於兩個事項(使用半角圓括後綴 和 消歧義的作用)的關係,的確方針上並非明言,但也確定如果作為同名的消歧義需要,要使用半角圓括後綴寫法(作為充分條件),其長期使用也讓相當一部分編者確認了其也作為必要條件,所以也有一些編者會認為這樣用法不恰當。我不反對為此重新確立為普遍的共識,作為一種特例處理,如果能通過的話。我認為本質上你的想法(使用括號不代表是因為消歧義)和其他編者(使用括號是因為存在消歧義,或者按照方針的規定,因為要消歧義,所以要這樣使用括號)存在出入吧。——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7月16日 (五) 01:46 (UTC)
@XComhghall:,不過我的意見是:同名消歧義的括號使用是技術上必須的,也確立了如此處理的方式。但為了彰顯事物內的特性並且非消歧義的需要,既不必要,而且考慮本社群的與現實的交雜的氛圍,特例一開,可能帶來的問題或爭議可能超出技術所需的必要性。——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7月16日 (五) 01:58 (UTC)

消歧義是同名的不同條目,比如兩個同名的颱風。Wikipedia:命名常規 (人名)卻不是一個新的、不同的條目。維基百科只有一個命名方針,只有一個格式手冊。Wikipedia:命名常規 (人名) 在我看來實際上是使用括號作爲子頁面,而非消歧義。當然我理解或許您有不同的看法。

我以爲,同名消歧義之所以用半角括號,是因爲技術允許半角括號用於標題,是因爲標題用半角括號,沒有「花括號({ })、方括號([ ])、尖括號(< >)」那樣的技術限制,所以我會覺得,方針沒有禁止其他情況使用半角括號,那討論達成共識,允許其他情況使用半角括號了,就可以使用半角括號了。

上面 Lopullinen 君的話我借用一下:「讀者感受、編者維護」。加半角括號是爲了易於識別,一目了然。讀者一看條目名稱就知道了:哦,是過去的公交線路,編者也是啊。維基百科無非讀者、編者。對兩者都有利,自然是有百利爾無一害了。不知道技術上會有什麼限制。 — XComhghall留言2021年7月16日 (五) 02:24 (UTC)

新添一個例子:舒爾德 (匈牙利)。 — XComhghall留言2021年7月16日 (五) 02:33 (UTC)

Wikipedia:命名常規是命名的總方針,然後不同時期引入針對不同專題的命名規則,保留了同一個事物名「Wikipedia:命名常規」,但為了區別,所以才以消歧義的方式處理,如果你檢查格式手冊的子頁面的歷史和重定向,實際上格式手冊的子頁面也是使用過「Wikipedia:格式手冊」的同名並以消歧義的方式區分頁面。還你一個對應例子舒爾德 (德國)。應該說「需要確立一個普遍的命名共識,用於非消歧義的情況下針對台灣公交線路使用本身特性加圓括來作為其命名」。「易於識別」是為了兩個事物的命名差異,而非事物本身屬性。對於一條公交線路而言,「台中市公車16路」已經足夠易於識別,至於更具體的屬性例如幾時開辦或廢除,那應該是正文的內容,除非出現多個同名不同事物「台中市公車16路」,就可以並應該按照消歧義的方式區分。讀者是蠢貨,編者不要跟着變蠢貨。——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7月16日 (五) 04:39 (UTC)
光是「 (2016年)」這段就不易於辨識= =,前面許多言論都有提到「台中市公車16路 (2016年)」對大部分人來講,是「台中市公車16路 (2016年創立的路線)」而非「台中市公車16路 (2016年停駛的路線)」,況且使用條目名稱來闡述已停駛的事實,採用斯洛伐克共和國_(1939年-1945年)的做法還比較合乎常理。如果閣下不滿意,現在也可以開民調調查大家怎麼看待「 (2016年)」表示的含意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7月15日 (四) 13:01 (UTC)

個別專題內部所達成的共識,不應被顯無共識的全站性討論凌駕。

——Eric Liu,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Wikipedia:命名常規#書名號修改,2021年7月13日 (二) 08:28 (UTC)

目前討論貌似沒有什麼新觀點、新意見了,我打算就按 Milkypine 的意見,撰寫、準備、開始意見調查,確認共識好了。 — XComhghall留言2021年7月15日 (四) 23:39 (UTC)


我真的非常感謝XComhghall發起了問題及大家的踴躍討論,我是本次文章最一開始的發起者,很抱歉我在最後才發言,但我強烈建議大家都能先看完以下兩個討論再請發言
  1. 分類討論:台中市公車路線#廢線條目名稱
  2. 使用者討論:Iokseng#錯誤的重新導向衍生的問題
另請見我的討論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因為看的出來有某自豪的『資深』編者只看問題就開始他的無俚頭辯說!!!


首先,我講到快爛掉了,我先重申「這不是消歧義」而是『條目命名問題』,許多人根本搞錯重點以【消歧義】等理由「反對」,不知道在消什麼消?
請大家先同意此觀點:《維基百科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大家方便查詢》
既然大家同意此觀點,那就要從標題開始討論,請注意,若您沒有提供任何有效解決方案就不須再討論了!
講卡歹聽ㄝ,你如果沒了解這件事來龍去脈就不要來干涉!那關你什麼事?你平常也不會關注相關條目...然後只會講道理、反對也不會提供具體改進意見!看了就賭爛!我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啊!!乾脆此討論頁關掉就好了...
你看!這件事情的引發者(就是首位惡意修改條目名稱還反控訴我不當移動的Iokseng)及封禁我的蟲蟲飛沒有在這裡講半句話;也不討論啦吼!
有人就開始說命名規則巴拉巴拉什麼的,我就無言,也不想再回復:這個圈的人早於2013年就有共識知道說條目名稱寫法,這也沒違法,為什麼就一定要破壞呢?吃飽太閒?


敝請真正有興趣的人到這裡發表您的意見,當然還是感謝大家移撥時間踴躍討論!


敬祝 萬事順利 -- Bus Follower留言2021年7月16日 (五) 09:29 (UTC)


備註:為何我會態度顯得些許不佳呢?因為這些問題幾乎都是重複的!基本上以上的問題都於2013年有相同或類似的發言,詳見第一個討論。--Bus Follower留言2021年7月16日 (五) 09:40 (UTC)
關於「 (2016年)」表達的還易,我已經表達意見就不繼續講,改談其他內容。關於半括號的使用,大多伴隨著消歧義,例如Wikipedia:命名常規#括號的使用寫到「用作消歧義的括號,請使用半形括號「(」「)」作為標題中的括號,括號前有一個半形空格。」、Wikipedia:消歧義「如果那些定義擁有另外的名稱,或是更完整而又同等清晰的名稱,我們就可使用它們。若否,則我們可以在原來名稱後面加入一對半形括號,將一個消歧義詞放在括號中。」以及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括號當中的「消歧義頁面名稱的消歧義部分必須使用半形小括號包裹。」,雖說沒有規定半括號不能用於其他地方,但有不少人秉持「半括號=消歧義」表示不該使用半括號,現在想想Wikipedia:命名常規_(音樂)#括號能通過真的是奇蹟
接著是所謂的「這個圈的人早於2013年就有共識知道說條目名稱寫法」,我講過分點,沒有拿到互煮討論的共識真的就是小圈圈自嗨。前面舉出Eric Liu大的意見(話說那個網址我點開是首頁)「個別專題內部所達成的共識,不應被顯無共識的全站性討論凌駕。」,這段內容是否有方針保障?就算有,為何WikiProject:巴士看不到,需要深挖歷史資料?我建議各位趁這機會好好完善巴士專題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7月16日 (五) 14:14 (UTC)
可能通過指引時,對於「遵循事物名稱原文」這個觀點上從來沒人質疑過。——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7月17日 (六) 10:01 (UTC)
Milkypine
本人已收到您的建議,將會把握機會前往該頁面討論,多謝指教! -- Bus Follower留言2021年7月17日 (六) 08:40 (UTC)
關於本站點的目標是什麼,請看Wikipedia:關於。解決方案,已經有提過,不涉及因為同名消歧義的信息,放到正文就可以了。某個偏僻分類頁面上的討論共識和多個方針指引確立的共識那個更需要普遍的跟從,這個還需要解釋?涉及命名結構的問題是一個廣泛性的問題,一般建議在方針版過一次,好讓大部分編者知道存在這個例子,要不然即使你認為「這不是消歧義」,但對於大部分秉持「半括號=消歧義」的其他編者而言,「這就是消歧義」。——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7月17日 (六) 09:54 (UTC)


cwek及其他人:
已有正式討論,請有興趣的人移駕至此,毋需再於此討論,感謝配合! -- Bus Follower留言2021年7月17日 (六) 10:15 (UTC)

修改WP:命名常規#書名號

現擬修改WP:命名常規#書名號如下:

現行條文

書名號 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的條目名稱不帶書名號。但在條目內部書名號正常使用。

提議條文

書名號 條目名稱中凡出現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等在一般中文行文中使用書名號的名詞,無論是否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等的條目本身,在條目名稱中均不使用書名號。此條不影響條目正文中書名號的正常使用。就非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等的條目本身的條目而言,此條不影響條目中顯示的標題中書名號的使用。

以上。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0日 (一) 03:48 (UTC)

反對,條目名中不用書名號沒有任何道理可言,也與任何技術限制無關,「她獲獎名單」聽起來仿佛「誰獲獎」?萬一有個「驚天動地獲獎名單」、「石破天驚獲獎名單」就更扯,「地心引力獲獎名單」不看電影的還以為給地球頒獎,一開始的命名常規就根本是想當然。--7留言2021年5月10日 (一) 05:39 (UTC)
(-)反對。為什麼要改成不規範的形式?--2, 3, 5, 7, 11, 13, 17... 2021年5月10日 (一) 09:52 (UTC)
同上。不過,不如先說說為什麼要改。--安憶Talk 2021年5月10日 (一) 10:00 (UTC)
@JarodalienSuper Wang安忆:(1)現時此類列表多無書名號,故「『改成』不規範的形式」不成立。(2)基於現已生效的命名一致性規則,須確立同類條目統一的標題表達式。(3)原始標題若需輸入書名號則不利連結。(4)條目內顯示的標題可通過-{T|}-或{{noteTA}}的參數顯示回書名號,依上案修改該條不會限制此舉,我也不打算限制此舉(老實說,通過-{T|}-或{{noteTA}}的參數只在條目內顯示的標題顯示回書名號才是我的完整想法)。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0日 (一) 13:54 (UTC)
@SanmosaJarodalienSuper Wang安忆YumetoHijk910:我這邊幫大家整理為什麼又有這種事。
  1. jarodalien大建立了《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獲獎名單等條目,並將其提交DYK
  2. 我看到後表示「條目名稱不符合Wikipedia:命名常規#書名號
  3. Yumeto大回覆「Wikipedia talk:命名常規/存檔15#維基百科:命名常規#書名號之商榷未有定論」
  4. 我回答「上次討論沒有結果不等於命名常規#書名號會自動失效啊」
  5. Yumeto大接著說「命名常規是「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的條目名稱不帶書名號」,而無規定「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獲獎名單的條目名稱。」
  6. Sanmosa大出現並說「Wikipedia:命名常規#命名一致性
  7. Hijk910大路過。←大概是這樣
其實就目前的方針,究竟這段「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的條目名稱」是涵蓋了包含作品名稱的條目名稱,還是只針對作品本身而已。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5月10日 (一) 13:28 (UTC)
  • 我路過,大家繼續。hiJK910 I'm sorry, I couldn't hear your question, Yvonne 2021年5月10日 (一) 13:35 (UTC)
  • 「此類列表多無書名號」本身即是錯誤格式,不是占多數的一定就是正確的,此乃闖紅燈。至於命名一致,一致與否和書名號到底有什麼關係?所謂一致就是標題里不能帶標點符號嗎?我的理解是使用「名單」還是「列表」才叫一致。有關不利於鏈接,我認為正確格式比利於鏈接更重要,不能因為一時的「方便」就視《標點符號用法》為無物。海峽對岸可以不遵守GB/T,一國兩制下的香港非要不遵守我也沒辦法,但是簡體至少要符合用法。--2, 3, 5, 7, 11, 13, 17... 2021年5月10日 (一) 23:19 (UTC)
    條目內顯示的標題可通過-{T|}-或{{noteTA}}的參數顯示回書名號。「原始標題若需輸入書名號則不利連結」的意思是你加了書名號以後根本沒有人會被連到那個條目,那條目就沒人看,這不是和維基百科的宗旨背道而馳嗎。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1日 (二) 01:27 (UTC)
    中華民國《重訂標點符號手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薦性國家標準《標點符號用法》都有書名號用法。 紺野夢人 肺炎退散 2021年5月13日 (四) 14:24 (UTC)
  • 什麼一致,我準備大建特建《XXX》獲獎名單,數量超過現有不就完事,不同語種的人不要管大陸漢語,語言不通。--7留言2021年5月11日 (二) 03:55 (UTC)
    此類標題仍有違反現行WP:命名常規#書名號的可能性,你這樣是公然遊戲規則,請你留意。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1日 (二) 04:31 (UTC)
    說了語言不通,你說的規則別人理解和你不一樣。--7留言2021年5月11日 (二) 05:43 (UTC)
    我請一個管理員過來理解一下即可,但你可能要預期如上次一般又被編輯禁制。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1日 (二) 12:04 (UTC)
    那麼上次一堆人反對獲獎名單的命名也沒看你打算改啊= =。還是一句話,覺得好就提,什麼都不說誰會知道你想幹嘛。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5月11日 (二) 13:59 (UTC)
    @Milkypine:是了,依Wikipedia:命名常規#命名一致性,你可以重新提出那個話題了。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1日 (二) 22:43 (UTC)

那我的想法是修改成下面這樣:

現行條文

書名號 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的條目名稱不帶書名號。但在條目內部書名號正常使用。

提議條文

書名號 介紹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本身的條目名稱不帶書名號,但在條目內部書名號正常使用;但如果不是介紹該作品本身而是介紹與之相關事物的條目,則條目標題中仍正常使用書名號,此時可以創建不帶書名號的重定向,並使用{{書名號重定向}}標記該重定向頁

這樣既符合書名號的使用規範,也解決了「輸入書名號不便鏈接」的問題。至於什麼「命名一致性」,原文說的是「格式」一致,沒有強行規定在同類型條目里非得用什麼特定用字不可。--2, 3, 5, 7, 11, 13, 17... 2021年5月11日 (二) 08:13 (UTC)

(1)命名一致性可要求用詞一致(「條目(包括列表條目,下同)的命名的格式(包括但不限於用詞)應與其他同類條目的命名的格式一致」)。(2)不可能強制用戶必須建立重新導向,因為用戶建立條目時根本沒時間思考這些,中文維基百科也無能力自動或人工排查所有的此類條目是否有相應的重新導向,因此此提議我認為現實上不可能實行。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1日 (二) 12:04 (UTC)
難道不應該是反過來嗎?或至少不強制編者選擇哪一種格式。默認反直覺不太好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5月11日 (二) 14:00 (UTC)
(1)「難道不應該是反過來嗎?」原始標題若需輸入書名號不利連結。你加了書名號以後,根本沒有人會被連到那個條目,也沒人有時間在建立條目時思考連入問題,結果也沒有人建重新導向,後者在現實上又不可能強制,那條目就沒人看。(2)「或至少不強制編者選擇哪一種格式。」Wikipedia:命名常規#命名一致性,不能不統一格式。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1日 (二) 22:43 (UTC)
Sanmosa我就是這個意思,請看好縮排,我不是在回覆您⋯⋯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5月12日 (三) 06:55 (UTC)
@Ericliu1912:2來説的話,我自己是確實打算回覆你,因為我原本的提案就會強制編者使用特定格式命名條目。1的話你當成我重複一次補充説明好了。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2日 (三) 07:00 (UTC)
  • 支持刪除書名號章節,也支持後一種分開處理,譴責這種根本沒有任何道理的命名規則。命名常規說「使用地區詞處理至一致也算作一致」,幾地本來就是用不同的語言,同一條目在大陸人看是人物傳記,台灣人看是電影,香港人看是化學非常正常。既然香港台灣已經不用書名號,那我雙手雙腳贊成兩地版本不用。要統一那全世界核平最方便統一。--7留言2021年5月12日 (三) 12:31 (UTC)
既然香港台灣已經不用書名號[來源請求]。Super Wang的方案我給予支持,不過實際還是等更多人參與討在下結論。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5月12日 (三) 13:00 (UTC)
不能刪除書名號章節,否則會出現聖經需要被命名為《聖經》的詭異情形。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2日 (三) 23:37 (UTC)
@Super Wang:我想問一下,超犀利趴三《團團團團團》演唱會 LIVE這個條目根據Super Wang的方案該怎麼寫?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5月12日 (三) 17:04 (UTC)
@Milkypine:如果不追究演唱會的名稱為什麼用書名號表示的話,我的想法是條目標題保持現有的「超犀利趴三《團團團團團》演唱會 LIVE」,因為該條目介紹該專輯本身;而正文中,專輯的名字要打書名號,首句為「《超犀利趴三〈團團團團團〉演唱會 LIVE》(英語:Super Slipper LIVE Part 3)是收錄2012年的超犀利趴3《團團團團團》演唱會精華片段的現場專輯」。當然我這是大陸的用法,台灣可以單用〈這種書名號〉,這方面我不是很了解,但在用不用書名號的問題上我的答案是肯定的。--2, 3, 5, 7, 11, 13, 17... 2021年5月13日 (四) 01:11 (UTC)
Super Wang的方案有違反命名一致性規定的疑慮。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2日 (三) 23:39 (UTC)
我沒有強制用戶建立重定向的意思,我說的是「此時可創建不帶書名號的重定向」。請注意我用的是哪個情態動詞。--2, 3, 5, 7, 11, 13, 17... 2021年5月13日 (四) 01:11 (UTC)
我說的是條目標題,不是重新導向標題。另如不強制用戶建立重定向,提案還是回到了連入問題。另參下方AT的留言,不同地方使用書名號的習慣均不同。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3日 (四) 23:18 (UTC)
支持Jarodalien和Super Wang對相關事實的看法(不包含其中的情緒化表達),Super Wang的方案我給予支持。--悔晚齋臆語2021年5月13日 (四) 02:49 (UTC)
根據新提案,哈利·波特的創作靈感來源及相似作品的條目名稱是不是要改成「《哈利·波特》的創作靈感來源及相似作品」?--Mewaqua留言2021年5月13日 (四) 11:11 (UTC)
韓詩外傳》,《〈韓詩〉外傳》還是《〈韓《詩》〉外傳》? 紺野夢人 肺炎退散 2021年5月13日 (四) 14:24 (UTC)
單純的疑問,不加書名號有礙理解的話,為什麼就不能通過轉換之類來變更條目標題?以帶書名號名作為條目標題,之後又要創建重定向,而且可能還有單雙書名號的問題(像香港單書名號就非常罕見,結果可能又需要轉換)。因此,我認為有需要的話允許轉換標題就夠了,沒看到必須添加書名號至條目標題的充分理據。--AT 2021年5月13日 (四) 15:58 (UTC)
同上,請@JarodalienSuper Wang留意並回應,否則我考慮不視你們兩個對原提案的意見為合理反對意見。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3日 (四) 23:18 (UTC)
極其反感這種「我考慮不視你們兩個對原提案的意見為合理反對意見」的論調,好像有誰會在乎一樣。回AT,我更加看不出有任何理由要禁止書名號,你們香港人不用書名號我管不着,反過來別的地方學校教語文說應該要有書名號,也請不同地方的人管好自己的事。--7留言2021年5月14日 (五) 11:40 (UTC)
我沒有禁止書名號的意思,而是想說明為什麼不能通過轉換來將書名號反映至條目標題?將書名號加進條目的原始標題中所帶來的技術問題與添加轉換相比,後者顯然簡單得多,反之添加書名號至條目標題仍然可能需要加入轉換,還有內部連結的問題引致需要另建重定向,加上各地對於書名號理解的不一致也可能引發移動戰,也就是說如果容許書名號加進條目標題的話,那顯然之後的跟進工作要做得更多,而且重複。再者,中文維基是各地區共同參與的協作計劃,不可能說只理自己所處的地區,而不顧及其他地區,管好自己不等同於就要不理別人,讀者本身也就來自五湖四海海,因此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做法絕不可行。最後,關於添加書名號至條目標題的問題我已經說明清楚,如果劉兄有比添加轉換更佳的解決方法,歡迎提出,或是認為轉換有實際上的問題的話也歡迎指正。謝謝。--AT 2021年5月14日 (五) 12:07 (UTC)
沒有禁止那就行了,我看不出用書名號有任何「技術問題」,有問題的是人,是長期形成而且誰也不知道最開始到底有沒有理由的習慣。還是那個老例子,誰偏要用eyeglasses代指眼鏡,建立標題也用這個詞,別人管不着,但要是這人居然要說別人用glasses不對,標題就要用eyeglasses,還要立方針說不管哪個國家的條目標題都要統一用eyeglasses,我想對付的也就是這種人而已,會不會有人因eyeglasses和glasses不統一要移動我不在乎,誰移動對付誰不就完事了。你說的後面這一堆所謂加書名號會有的問題,在我看來沒有任何一個是問題,更不要說沒有任何一個就可以用來證明漢語應該放棄本身邏輯,放棄使用書名號——很遺憾,標題不(准)用也是一樣。這和簡繁轉換一樣,誰不知道統一方便?那要怎麼辦?幹嘛要搞轉換系統,把用不同語種的人種全部肉體消滅不是更徹底嗎?你說的所有問題放在簡繁地區詞差異上也是一樣,現在主張用書名號的是我們大陸人,「加入轉換,另建重定向,加上各地對漢語號理解的不一致也可能引發移動戰」,「也就是說如果容許」簡繁轉換系統,「那顯然之後的跟進工作要做得更多,而且重複」。--7留言2021年5月14日 (五) 12:58 (UTC)
既然您認為我提到的問題不成問題,那請問您是否願意去承擔這些跟進工作?--AT 2021年5月14日 (五) 13:17 (UTC)
@Jarodalien:你不會做的事情當然不是問題啊。移動對付誰不就完事了,那這次通過之後你是否該自行處理這些有書名號需求的條目?問題一開始就不在轉換身上,而是該方針到底有沒有允許讓大家可以這命名,而且就算轉換了,不符方針依舊要被刪除。統一當然方便,但這不就是閣下當初說的沒事找事做?你要知道你現在做的可不只是允許大陸人添加書名號,是自此之後維基百科創立的條目一旦有作品出現都要有書名號,反應在分類上就更多了。如果閣下有處理的決心,我絕對支持你。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5月14日 (五) 15:34 (UTC)
「考慮不視……為合理反對意見」是因為Wikipedia:共識#什麼是共識有「共識應當考慮到所有正當合理的意見」的條文,我依規為保險計應行如此宣告。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4日 (五) 12:42 (UTC)
@悔晚斋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4日 (五) 00:06 (UTC)
「《哈利·波特》的創作靈感來源及相似作品」這個標題我認為沒有問題,不加書名號不會讓人理解成哈利·波特創作了作品嗎?另外回Sanmosa,如果所有問題,包括covid-19和書名號都讓你算作地區詞問題,那我可能還真沒什麼好說的。你願意咋理解就咋理解吧。但是我要說一點,就是我如果有天寫了標題裡帶有書名號的條目,我也會創建重定向。這叫包容。--2, 3, 5, 7, 11, 13, 17... 2021年5月14日 (五) 00:58 (UTC)
這時我就要引用Jarodalien大的留言了,「只要沒有錯字,頭腦正常的人不會理解錯誤就行了」,因此我還是認為沒有必要加上書名號。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5月14日 (五) 02:40 (UTC)
你要這麼理解我OK啊,但現在的情況是有人想要禁止,「統一」,你覺得「沒有必要加」,是否等同於你覺得「有必要禁止加」呢?所以我和有些人的區別是:我有自知之明,只會agree to disagree,你們香港台灣人不用書名號寫一百萬個條目我也是不會理睬的,反過來我們大陸人用書名號寫條目也請你們保持距離。--7留言2021年5月14日 (五) 11:47 (UTC)
同上AT所言,「各人自掃門前雪」不可行。我和AT不同,我先小人後君子,你這樣我可以把你當成符合NOTHERE的情形。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4日 (五) 12:46 (UTC)
然而不同地方在書名號上的使用均有不同,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書名號已經指明了中國大陸和臺灣在書名號的使用標準上已經有差別,至於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就根本不存在書名號的使用標準,難道不能算是地區詞問題?這是很現實的事情。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4日 (五) 02:49 (UTC)
「『《哈利·波特》的創作靈感來源及相似作品』……不加書名號不會讓人理解成哈利·波特創作了作品嗎」無論是理論上抑或實務上均不可能。(理論上)「哈利·波特」是「創作靈感來源及相似作品」的修飾語(即「創作靈感來源」和「相似作品」兩者的共同修飾語)。如果你將「哈利·波特」理解為人或角色,那你可以思考的一點是人或角色本身會否被視為「作品」。這答案無疑是否定的,故在將「哈利·波特」理解為人或角色的情況下,「哈利·波特」不存「(相似)作品」,而這只有兩種可能性:(1)標題中的「相似作品」是贅語;或(2)將標題中的「哈利·波特」理解為人或角色是錯的。(實務上)如果並非該條目本身,管道連結處理即可,無須直接動頁面標題。如果是該條目本身,讀者點入條目時不會只看條目(原)標題,而會看條目的內容,此時讀者已能確定「哈利·波特」是書,而非人或角色。再退一步來說,條目內顯示的標題可通過-{T|}-或{{noteTA}}的參數顯示回書名號,因此即使條目原標題沒書名號,只要條目的原始碼有妥善處理,顯示出來的效果仍然會有書名號,因此不可能產生因不加書名號而使人誤解的情形。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4日 (五) 03:08 (UTC)
  • (-)反對,本提案簡直滑天下之大稽。就「《哈利·波特》的創作靈感來源及相似作品」的例子就足以說明問題,去除書名號後,誰知道你說的是小說系列還是虛構人物創作呢?英文和中文並不一樣,中文裡表示書名必然會用到引號、書名號、專名號,英文裡只需要一個斜體。你完全可以從編輯者的角度考慮,做鏈接的時候輸入書名號、引號還要切換輸入法;從讀者的角度考慮,Super Wang的提案才是合理的。Sanmosa閣下還是多體恤讀者情罷,求您了。--痛心疾首 2021年5月14日 (五) 13:16 (UTC)
  • (-)反對Sanmosa提案:要麼原始標題與顯示標題都用書名號(普通文章),要麼都不用(特殊體例,像消歧義用「_()」),一邊不用書名號,另一邊用魔術字、模板加上多此一舉。對Super Wang提案(=)中立紺野夢人 肺炎退散 2021年5月14日 (五) 14:41 (UTC)
  • (-)反對,per 痛心疾首。--安憶Talk 2021年5月14日 (五) 14:56 (UTC)
我認為上方各位的意見未有考量不同中文使用地區有不同的使用書名號的情形(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書名號),請上方各位重新考量,不要想當然。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5日 (六) 03:00 (UTC)
@痛心疾首YumetoAnYiLin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5日 (六) 03:07 (UTC)
補充:我質疑「中文裏表示書名必然會用到引號、書名號、專名號」一說,在中文應用的實例上,表示書名時不附任何標點符號的情況存在(你總不能說這不是中文)。請痛心疾首不要將中國大陸的讀者的習慣當成全部中文使用地區的讀者的習慣。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5日 (六) 03:25 (UTC)
僅就一些用戶宣稱香港不使用書名號一事進行事實查證:
台灣是否使用單雙書名號,大家都清楚,台教育部門重訂標準也好各種用例也好都是存在的,我不一一列舉了。
至於在不使用書名號也不會混淆的情況,我認為維基百科應力求嚴謹,不應該以這種特例抬槓。--痛心疾首 2021年5月15日 (六) 03:34 (UTC)
(1)實際使用情況和所訂立的標準可以不同,就如同我上面給出的連結一樣,即使標準存在,也不代表是強制性、必須跟隨的。而且上面(就香港)所舉出的僅為個別範疇上的標準,而非所有領域的通用標準,維基百科不是刊物、學術論文或政府公文。痛心疾首上方得出的如此結論明顯屬於以偏概全。(2)而且我上方說的並不是只有使不使用書名號的情況,還包括怎樣使用書名號的情況。有些情況下,有些地方用雙書名號,有些地方用單書名號,有些地方用引號,這裏就已經有不同了,但其他情況下又有可能一致,如果開許在標題直接使用書名號,就會產生大規模的命名紊亂情況,因為書名號在有些情況下需要轉換,有些情況下不需要轉換,還有些情況下只有一部分需要轉換。書名號使用的亂象才會真正導致讀者的困惑,這也是我跟大家說「不要想當然」的原因。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5日 (六) 03:45 (UTC)
我對標題加不加書名號沒有意見,但原始標題不加書名號的話沒必要改實際標題,可以視作特殊體例,像消歧義的「_()」也沒改成「()」;加書名號的話不同地區參維基百科:格式手冊/標點符號即可。 紺野夢人 肺炎退散 2021年5月15日 (六) 03:41 (UTC)
如果一開初就加了書名號的話,會產生轉換困難,見上。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5日 (六) 03:55 (UTC)
(✓)同意我覺得條目名稱加書名號很奇怪,如果真的想要書名號的話,可以使用手動轉換的形式即可,「就『《哈利·波特》的創作靈感來源及相似作品』的例子就足以說明問題,去除書名號後,誰知道你說的是小說系列還是虛構人物創作呢?」我是不覺得會有人把這個當成虛構人物創作的靈感來源,如果怕有人真的看不懂可以加上「哈利·波特系列的創作靈感來源及相似作品」這樣,另外我就不說上面有些人的發言真的很情緒化呢。--Fglffer留言2021年5月17日 (一) 06:08 (UTC)
@痛心疾首YumetoAnYiLinJarodalien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7日 (一) 06:57 (UTC)
不是反對不加書名號,是原始標題不加書名號的話實際標題也不用改。 紺野夢人 肺炎退散 2021年5月17日 (一) 08:21 (UTC)
@Yumeto:你稍早操作wikiplus的過程可能發生了一起MediaWiki無法識別的編輯衝突,麻煩您前來看一下,或者嘗試修復,謝謝。我不敢刪除他人留言,以免被人罵。-- 五歲抬☎️·☘️2021年5月17日 (一) 08:37 (UTC)
可笑之極,既然「可以使用手動轉換的形式即可」,那又憑什麼建立時標題不能有,不同種族、語言、文化的那些看不慣、覺得「很奇怪」的人,有誰勸阻你們用轉換把標題轉成你們覺得不奇怪的樣式嗎?你就是轉成「zh-cn:《XXX》獲獎名單;zh-hk:書名號真奇怪呀真奇怪真呀真奇怪奇怪性太強奇怪性極強太有奇怪性了;zh-tw:書名號真奇怪呀真奇怪真呀真奇怪奇怪性太強奇怪性極強太有奇怪性了」我也極力贊成。其次,反對用書名號的這都有些什麼理由:一直沒有,之前建沒有,「很奇怪」,要轉換很麻煩,說來說去這幾類吧。這些理由能不能凌駕於漢語語法裡面到底有沒有書名之上?兩岸N地簡繁、地區詞轉換麻煩不?標題裡面書名號奇怪,難道又有哪個標點符號放在標題不會有人覺得奇怪?日本ACG裡面那些千奇百怪的標題,奇形怪狀的符號也只有說因為技術限制沒有辦法顯示所以用不了,書名號完全沒有顯示不了的問題居然都很奇怪,到底是不是少見多怪?還是那句話,我講這些不期望不同種族、語言、文化的人也用書名號,但也請這些不同種族、語言、文化的人不要干涉他人用。--7留言2021年5月17日 (一) 12:11 (UTC)
「可以使用手動轉換的形式」,那我建立時為何不能有呢?另外,Sanmosa,不是我想批評,但看到支持您的觀點便廣而ping之,頗有種撿到救命稻草的味道。--痛心疾首 2021年5月17日 (一) 12:16 (UTC)
讓我按照這個提議條文來模擬一下條目標題有或無書名號下的情況
  • 無書名號
    1.添加轉換→ 完成
  • 有書名號
    2.添加轉換→建立重定向→ 完成
那很自然地我會選擇1,因為簡單直接,而且效果一樣。當然有人要選擇2的話,只要願意不厭其煩地建立重定向的話我認為也沒有問題。--AT 2021年5月17日 (一) 14:09 (UTC)
另外,鑑於目前規定仍然是不允許條目標題有書名號,因此請7停止在條目標題中添加書名號的行為,否則等同違反WP:POINT,敬請合作。--AT 2021年5月17日 (一) 14:15 (UTC)
第一、你覺得「很自然」要選擇哪個,我覺得別的任何人也管不着,同時正常人的話應該也不會在乎。第二、看不出為什麼第一種情況就一定沒有「建立重定向」這步,也無法理解為什麼第二種情況就一定要有。比如在我們大陸種族來看,帶上書名號是理所當然的,不帶才奇怪,所以應該是看到不帶的才會建立重定向,帶的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建別的。反過來也一樣,香港和台灣的種族如果覺得書名號那就是奇怪,就是不正常,然後就要建重定向,那誰也管不着啊,愛咋咋滴,這不正是世界大同之道麼?--7留言2021年5月17日 (一) 14:21 (UTC)
建立重定向當然是因為要配合內連。至於為什麼第一種不需要建立重定向,因為既然在已經轉換的情況下,那就不會還有什麼需要去建立帶書名號的重定向,一般人搜尋的時候不加書名號去找的可能性遠比加書名號要大吧?也正因如此,在標題有書名號的情況下無書名號重定向是有必要的。--AT 2021年5月17日 (一) 14:49 (UTC)
剛剛沒看到上面的另外,你這句「另外」那我就譴責一下,至少這裡我和Y、SuperWang對這句方針的理解沒有你們幾個那麼卡死,認為現有方針只針對條目名就是作品名,沒有其他文字的情況。而且你們耍的這種手段已經見得太多了,如果現在退讓,你們只需「堅持」,繼續高呼「無共識」所以不能改方針,反過來又說方針是如何如何規定禁止,他人違反方針、違反WP:POINT,進而又用這種威脅把「一直以來都是如何如何」長久穩固下去。而且這種手法還可以持續挑釁,一直採用各種手段移動,反正他們無論怎麼移動都OK,我移回來就是WP:POINT,WP:OWN等等一堆帽子。--7留言2021年5月17日 (一) 14:48 (UTC)
請AGF,覺得規定有問題可以提出,但是在尚未形成共識的情況下,不應通過以身試法來試圖證明自己的觀點,這是基本原則。您認為理所當然的東西,別人卻認為有問題的時候,就理應停止相關動作,並且展開討論。--AT 2021年5月17日 (一) 14:57 (UTC)
你族對我族扣WP:POINT、WP:OWN等帽子的時候,就不要再來說什麼AGF了。「您認為理所當然的東西,別人卻認為有問題的時候,就理應停止相關動作,並且展開討論」這話很對,請放到你族身上試試。而不是只來要求我族。--7留言2021年5月17日 (一) 15:05 (UTC)
我從來都是以這個信條來編輯,不存在只要求誰,希望您能夠配合。謝謝。--AT 2021年5月17日 (一) 15:20 (UTC)
@痛心疾首:不是救不救命的問題,而是難得有人能清楚説明我的觀點的問題,難道我就不能想辦法讓你們對我的觀點再瞭解得清楚一些嗎。另外AT算是回應了你問的東西,我想看你的回應。不過你要看成「救命稻草」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是真的能救命的,那就確實是「救命稻草」,至少比不能救命的稻草和連不能救命的稻草也沒有來得強。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7日 (一) 23:55 (UTC)
@安忆:同上,我尋求你對AT說的東西的回應。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8日 (二) 02:26 (UTC)
怎麼說呢,有書名號在我看來是正常的,沒有則是不合語法的。英語沒有書名號是因為它用斜體,我認為需要書名號是因為我這面語文就是這麼教的。希望可以考慮一下不同地區中文的差異。至於瀏覽器地址欄里那個名字帶不帶書名號,我只能說有人如果不嫌標題轉換麻煩的話,我無所謂的,頁面內容看着對就行。--安憶Talk 2021年5月18日 (二) 03:08 (UTC)
同上。--痛心疾首 2021年5月18日 (二) 04:59 (UTC)
@安忆痛心疾首: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算是我的提案也能做到這事情,因為我的提案並沒有禁止在標題進行轉換。這類型的頁面所牽涉的作品名本來在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譯名,因此那些條目本來就有標題轉換的需要,我的提案只是讓標題轉換同時負責書名號顯示的事情而已,而且這事情早就有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在做。後續工夫並不多,在轉換碼中顯示的名稱補回書名號即可(不然我在我的提案寫「此條不影響條目中顯示的標題中書名號的使用」是在做甚麽)。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8日 (二) 07:58 (UTC)
「標題轉換同時負責書名號顯示的事情而已」?標題轉換是拿來給你轉換書名號的嗎?又要來一次「武肺」「新冠」相互轉換是不?按閣下這提案,跟中維分家有什麼區別?--痛心疾首 2021年5月19日 (三) 14:42 (UTC)
@痛心疾首:如果在該範疇使用書名號的方式不同(例如單曲的名稱的表達時,簡體用雙書名號,繁體用單書名號),那「轉換書名號」的情形是確實會出現的。如果在該範疇使用書名號的方式相同的話,那「轉換書名號」的情形不會出現,情況就是所有轉換模式加入的書名號完全一樣。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9日 (三) 14:48 (UTC)
加書名號提案的影響範圍似乎包括「XX角色列表」,例如刀劍神域角色列表可能要移動至「《刀劍神域》角色列表」。--Mewaqua留言2021年5月17日 (一) 14:28 (UTC)
@Mewaqua:你說的情況太恐怖,一大推「XX角色列表」條目全要加書名號,豈不是要推翻一堆條目命名,還不如保持現狀不加書名號呢。--駐軍留言2021年5月19日 (三) 15:38 (UTC)
  • 所以說那個方案?大家都反對→但原本的方針又沒支持→建議含有書名號的名稱被移動→產生爭議。大家陷入無限循環之際,還是記得寫一下方針。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5月17日 (一) 14:37 (UTC)
    Wikipedia:共識#什麼是共識:「共識應當考慮到所有正當合理的意見」,我會想辦法處理。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7日 (一) 23:58 (UTC)
  • 意見大致同AT閣下。我認為對於這類條目,規定預設標題不帶書名號,並強制建立帶書名號的標題顯示轉換為宜。不管各地對於書名號的書面使用慣例如何,讀者自己在搜尋時基本不會帶著書名號一起搜,這是反人類惰性直覺的。某種程度上,這跟「常用名稱」與「名從主人」原則之間的關係有點類似。——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5月18日 (二) 16:38 (UTC)
    • 以常用來講,書名號打出來要很多步驟...,懶人情況下根本不會打。這邊可以調查一下各位搜尋作品得獎列表(清單)會不會加書名號,至少我沒看到有人這麼乖會打「《三體》得獎」之類的。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5月19日 (三) 13:13 (UTC)
  • 我比較認同這幾種方案:
    • 規定原始標題不用書名號→不處理實際標題[視作特殊體例,像消歧義的「_()」並不會改成「()」]
    • 規定原始標題用書名號→原始標題有單雙書名號之別則轉換,無則不處理實際標題(按一般行文處理)
    • 先到先得→原始標題有單雙書名號之別則轉換,其餘則不處理實際標題

紺野夢人 肺炎退散 2021年5月18日 (二) 16:55 (UTC)

我補充一點:通過-{T|}-或{{noteTA}}的參數只在條目內顯示的標題顯示回書名號也不是強制性安排(但不會強制不顯示),可以看編者的意願。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8日 (二) 23:58 (UTC)
上面幾位大陸用戶都已經說明了,看起來對於大陸種族的意見,香港和台灣種族是無法正視、理解或接受的,大陸種族在此人數又太少,所以連語言文化都要以其他種族為準。他們除了一次又一次說明、強調不同以外什麼也做不了,那就再多說一遍吧,立此存照:
  1. 對於大陸種族來說,遇到文藝作品名稱而不用書名號,首先這是根本的語法錯誤,小學語文都無法接受;
  2. 對於其他種族所謂的「惰性」、「直覺」,大陸種族無法理解,反過來很顯然大陸種族眼中的語法錯誤,其他種族也無法理解,可惜的是簡繁又總是不能分家,所以大陸種族什麼辦法都沒有。大陸種族覺得這種「一般人搜尋的時候不加書名號去找的可能性遠比加書名號要大吧」、或者「書名號打出來要很多步驟...,懶人情況下根本不會打」、或者「讀者自己在搜尋時基本不會帶著書名號一起搜,這是反人類惰性直覺的」這種意見,首先是確立在錯誤的語法基礎上,其次是確立在之前長期使用錯誤的語法大家習慣了,第三是少字(少符號)的搜索永遠比多字(多符號)要「常見」,如果來說,比爾·克林頓應該移動到克林頓;兩個布什應該分別移動到老布什和小布什,幾乎所有總統都應該移動到姓氏不要名字,因為用全名肯定更「反人類惰性直覺的」、「打出來要很多步驟...,懶人情況下根本不會打」、「只用姓氏的可能性遠比全名要大」、「讀者自己在搜尋時基本不會帶著全名一起搜」;
  3. 大陸種族不期望其他種族也按他們的習慣行事,只希望能夠按小學就教過的語法行文;
  4. 大陸種族無法理解為什麼自身意見就一定要打折扣,標題就是一定要按其他種族的要求行事,不知道香港人是否很希望智利人來教他們白話語法,台灣人會不會很樂意讓冰島人來教他們《金包銀》要怎麼唱才比蔡秋鳳對味。大陸人不是很喜歡讓不同種族、語言、文化的人來說你們在標題里用書名號是不對的,不應該用,你非要看書名號我最多可以「讓」你們用noteTA來加,不然你們太麻煩了,太反直覺了,太不讓讀者方便了,太多步驟了等等等等。--7留言2021年5月19日 (三) 14:11 (UTC)
所以你搜尋相關內容的時候會不會打書名號?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5月19日 (三) 14:13 (UTC)
請你不要説到好像只有中國大陸的那套語法才是唯一的中文語法標準(而且有些時候你的那套語法也不是中國大陸的那套語法)。讀者不會關注browser內的標題,而只會關注頁面內顯示的標題,因此我才會建議通過-{T|}-或{{noteTA}}的參數在條目內顯示的標題顯示回書名號,而且上面已經有部分之前反對我的提案的用戶表明接受這樣的處理了,請你不要把自己當成所有中國大陸用戶的代表。刻意塑造二元分立對中文維基百科社群的和諧完全無用。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9日 (三) 14:18 (UTC)
你哪個眼睛看到我任何一句話有任何地方明示或暗示「只有中國大陸的那套語法才是唯一的中文語法標準」?我自始至終強調的都是你們和我們種族、文化、語言完全不同,你們要用哪種我們管不着也不會管也不在乎。「讀者不會關注browser內的標題,而只會關注頁面內顯示的標題」這是你們種族的理解,我們種族的理解就是不管標題還是正文,文藝作品名稱沒有書名號那就是錯誤語法,小學語文都要打叉,這種也要聽你們種族的才對?「中文維基百科社群的和諧」來自於每個種族對不同種族有基本的尊重,而不是用盡一切手段要讓其他種族連自身語言、文化的根本語法、習慣都放棄。--7留言2021年5月19日 (三) 14:28 (UTC)
我重申一次:上面已經有部分之前反對我的提案的用戶(其中包括來自中國大陸的用戶)表明接受我提議的處理方式,請你不要把自己當成所有中國大陸用戶的代表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9日 (三) 14:31 (UTC)
那又怎麼樣?又有哪些人明確表態「贊成標題里無論如何都不能有書名號,不管是單文藝作品名稱,還是《文藝作品名稱》+各種描述語言文字」?你的提案無非就是要在標題禁止書名號,要求「想看到書名號」的用noteTA、displaytitle這類輔助手段來顯示,還是按照你們種族的語言,有人覺得「用noteTA、displaytitle這類輔助手段來顯示」可以接受,就完全等同於「標題里無論如何都不能有書名號,不管是單文藝作品名稱,還是《文藝作品名稱》+各種描述語言文字」?即使加上很多非大陸種族,認為「完全可以不用」的用戶,徹底主張「無論如何都不能有書名號」除了你還有誰?--7留言2021年5月19日 (三) 14:52 (UTC)
所以我應該怎樣?應該把自己當成全人類的代表說「讀者不會關注XXXX」,還是應該說upload就是上載,上傳是錯譯?--7留言2021年5月19日 (三) 16:00 (UTC)
容許我在這裏舉一個反例:中國大陸的同類百科網站的條目(詞條)頁面在browser內的標題也不會顯示書名號,那也可以證明(有相當一部分的)中國大陸讀者不會關注browser內的標題。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9日 (三) 14:35 (UTC)
《標點符號用法》(GB/T 15834-2011)#4.15.3,某些網站語文沒學好罷了。--安憶Talk 2021年5月19日 (三) 14:45 (UTC)
有官方標準卻不依循,根本的原因是不便依循,而不依循也不會讓讀者產生問題而已。Inertia的出現不是沒有原因的。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9日 (三) 14:48 (UTC)
我國實行的標準、教育界一致教授的用法被您說成「不便依循、Inertia」,我也沒什麼可說的了。沒提為什麼不實際名稱就用書名號,港台加地區詞轉換完全是因為這煮起來沒頭,說不定還會被扣個POINT,可不是讓您整什麼「不便依循」云云。您還有所克制,沒借用上面的什麼「懶人說」說事,真是謝謝您。--安憶Talk 2021年5月19日 (三) 15:00 (UTC)
這可以算作是替那些不遵循國標的網站開脫了吧。--2, 3, 5, 7, 11, 13, 17... 2021年5月20日 (四) 11:27 (UTC)
或許我這樣問:你身邊的人真的會有人這麽執著於頁面在browser內的標題嗎?有的話,是多數嗎?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9日 (三) 14:51 (UTC)
您知道為什麼用錯誤用法的網站還存在嗎?是因為暫時還沒有那麼嚴格,不是出版機構。--安憶Talk 2021年5月19日 (三) 15:03 (UTC)
不,這單純是因為技術問題不好處理而已。有些網站(中國大陸以外的)中,頁面標題顯示的標點符號在網址裏全部直接轉成hyphen。網址裏標點符號的處理從來就沒有一個所謂的「正確」的處理辦法,沒有多少中國大陸以外的網站會真的在網址裏加入全形書名號,為何中文維基百科只能跟隨中國大陸的一個沒人遵守的官方標準?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0日 (四) 00:50 (UTC)
sanmosa閣下指出的爭議,相信為本案討論之關鍵點,基於本站規例與自治運作之自行決定等脈絡,認為理應由社群內不同編輯之立足點而更多樣化處理,如引用單一外部規則恐有超界干預本站編輯之立基,有妨礙本地達成共識之公正。--約克客留言2021年5月22日 (六) 03:06 (UTC)
表示「不關注地址欄內的名字,頁面內容看着對就行」完全是一種妥協。這提案反過來可以讓我更習慣,即實際名稱就用書名號,港台加地區詞轉換,但顯然這爭下去沒頭。這妥協不是讓您去說別人「把自己當成所有中國大陸用戶的代表」的。同時,不同的意見亦非POINT。--安憶Talk 2021年5月19日 (三) 14:33 (UTC)
@AnYiLin:見上。我得出如此結論不是單憑站內妥協的,我也是講求實例的。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19日 (三) 14:35 (UTC)
讀者的惰性是不分所謂「種族」的,雖說我完全不知道為什麼這裡要提到什麼「種族」。——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5月19日 (三) 14:50 (UTC)
但語法是分地區的,大陸有統一的教育標準和應用規定。--安憶Talk 2021年5月19日 (三) 15:18 (UTC)
一個沒人遵守的官方標準,不見得能夠真的作準。即使能夠真的作準,還是回到這個問題:為何中文維基百科只能跟隨中國大陸的標準?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0日 (四) 00:50 (UTC)
因為那個標準在我方看來是對的,教材那麼教,標準那麼規定。我沒看出中文符號有什麼技術問題,又不是英文。您這個問題真的很沒意思,說了沒頭,完全可以反過來,「為什麼中文維基百科只能跟隨你香港的用法走」。--安憶Talk 2021年5月20日 (四) 01:18 (UTC)
我問「為何中文維基百科只能跟隨中國大陸的標準?」這個問題,是因為定了書名號使用的官方標準的地方不是只有中國大陸。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0日 (四) 05:20 (UTC)
不遵守標準的早被國家新聞出版署給干爛了,刊號和發行許可都給你回收了,只是你沒看到而已。--痛心疾首 2021年5月20日 (四) 01:57 (UTC)
我建議你們重新留意你們一向會留意的網站多幾次,這官方標準的執行力度遠遠沒有你們想像中的那麽大。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0日 (四) 05:20 (UTC)
畢竟GB後有/T。 紺野夢人 肺炎退散 2021年5月20日 (四) 07:23 (UTC)
所以Jarodalien大你知不知道你自己在做什麼?要加書名號沒有問題,但最後的結果就是「強制」大家一起加。怎麼,只有你可以強制我們我們不能強制你就對了?再來就是方針,閣下除了「我要加書名號」的口號外,到底有甚麼規劃?你一個規劃都沒有誰知道你要幹嘛,具體該怎麼做,還是這個時候又可以說「頭腦正常的人不會理解錯誤就行了」,那沒加書名號也不會理解錯誤啊= =。你規劃提出來我才好給予意見給予支持。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5月19日 (三) 15:06 (UTC)
這更證明我們種族不同了,我根本看不出上方任何發言有「強制」你們任何人的意思,我的主張就是要加的人能加就行了,不願意加的人關我什麼事啊?你看過任何時候我在乎其他種族怎麼寫標題嗎?無法理解為什麼你會有「只有你可以強制我們我們不能強制你」、「最後的結果就是「強制」大家一起加」的理解。--7留言2021年5月19日 (三) 15:53 (UTC)
@Jarodalien:跟種族沒關,是你沒有意識到後果。根據命名一致性,這部分當然會強制,不管你有沒有你那個意思,最終導致的結果仍是「強制」你們任何人。這就是方針。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5月19日 (三) 16:03 (UTC)
這顯然和種族、語言有關,把不帶改成可帶,或是先到先得不就完了,直接刪掉原有條文也不會強制要求一定要有或是沒有書名號。--7留言2021年5月19日 (三) 16:20 (UTC)
和種族、語言有關...,大陸人又不是盲人,你眼瞎看不到「根據命名一致性,這部分當然會強制」就別扯種族啦。話說不提命名一致性,改成可帶還有先到先得只會讓日後點開分類看到一半有加一半沒加的條目名稱,那絕對會很混亂。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5月19日 (三) 16:37 (UTC)

在書名號加與不加的問題上,不同地區理應沒啥差別。希望大家就事論事,不要強調地區身份來尋釁,對尋釁的部分也不必理會。

觀乎原條文,其本義只是「條目主體能放入書名號的話,最外側的書名號不出現在條目名稱中」(僅禁止《這樣的條目名稱》)。若有其他理解屬於誤讀,改掉原先有歧義的表述即可,無需做更多規定。--Lt2818留言2021年5月19日 (三) 15:07 (UTC)

正是因為「最外側的書名號不出現在條目名稱中」並不符合標點符號的基本用法才會招致反對,原文明明執行的好好的,現在倒是在納悶到底是誰尋釁滋事橫插一腳。什麼叫「無論是否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等的條目本身,在條目名稱中均不使用書名號」?上文討論中,大家都理解為「XX作品獲獎列表」這種不使用書名號,但這顯然不合理。再對應下文「就非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等的條目本身的條目而言,此條不影響條目中顯示的標題中書名號的使用」,他到底想幹什麼?這根本就是在互相矛盾。無論是從降低文盲率的角度還是從條文邏輯性的角度,Super Wang的修正案才是更合理的。--痛心疾首 2021年5月19日 (三) 15:15 (UTC)
「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的條目名稱不帶書名號。」這段原文根本超多槽點好不,「XX作品獲獎列表」裡面的「XX作品」難道不算「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的條目名稱」。我要改的話會是這樣「條目名稱只有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等名稱時不帶書名號,如果名稱不只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等名稱,則帶書名號。」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5月19日 (三) 15:33 (UTC)
「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的條目」跟「與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的屬性有關的條目」本身根本是兩個概念,我認為閣下的理解可能有一些偏差。--痛心疾首 2021年5月20日 (四) 02:02 (UTC)
ˊ_>ˋ)哪裡是兩個概念?就算是獲獎列表,他仍是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的條目,不會因為多了獲獎列表就不是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的條目。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5月20日 (四) 03:08 (UTC)
@Lt2818:有分別,見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書名號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0日 (四) 00:50 (UTC)
已修改措辭。--Lt2818留言2021年5月20日 (四) 01:06 (UTC)

小結

感覺討論方向愈來愈迷走,在這裡就以下問題,希望了解一下各位的立場。

  1. 書名號是否可以作為條目標題的一部分來使用?
  2. 在條目標題加書名號的對象是否包括所有媒體或文學作品的相關條目(例如XXX得獎列表)?
  3. 添加的話是有歧義的情況才加,還是都加?
  4. 能否接受轉換替代直接添加書名號至條目標題?
  5. 添加書名號至標題後是否需要同時建立無書名號重定向?(反之亦然)
  6. 無書名號的條目標題是否可以沿用?
  7. 單書名號等複合情況出現的話如何解決?
  8. 添加書名號與否是否先到先得?
  9. 如果XXX得獎列表需要加書名號來避免歧義的話,在只有XXX的時候也不加書名號的現行規定下,那XXX本身的歧義項是否可以引入至標題,改成例如「XXX得獎列表 (消歧義)」之類?
  10. XXX不加書名號與XXX得獎列表要加書名號的差異在哪裡?
    暫時以上。謝謝。—AT 2021年5月19日 (三) 16:33 (UTC)
1.是,如標題內部含書名號的作品。4.否,實際標題有否書名號最好與原始標題一致,同時有或同時無。5.是。7.字詞轉換。9.中立:有歧義的是×××而非列表,不過也可以視作本百科特有格式。像現代標準漢語的「一」跟在不同音前音調不同,這本教材按實際發音標註,《現代漢語詞典》則在「一」字頭下說明這種規律,並表示「本詞典爲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註陰平」。10.一個是作品,一個非作品。2、3、6、8.中立。 紺野夢人 肺炎退散 2021年5月19日 (三) 17:37 (UTC)
我翻到了最早加入該規定的編輯,由Zy26君作出。可以看到其目的只是便於內部連結,無意禁止書名號作為條目標題的一部分使用。書名號有時是必須的,例如項目空間的Wikipedia:是《是英文維基說的!》說的!,沒書名號蠻難辦。
當然統一用書名號也不合適,要分情況,個人認為無歧義就無需添加。一致性原則在局部有效即可,不必全局統一。--Lt2818留言2021年5月19日 (三) 17:44 (UTC)
  1. 可以作為標題一部分;當描述作品本身時,應略去最外層書名號以避免雙重書名號的特殊情況
  2. 應該包括
  3. 都加
  4. 當需要進行單雙書名號轉換時可以接受,其他情況中立
  5. 是的
  6. 中立,視本討論結果而定
  7. 當條目描述作品本身時,應略去最外層書名號以避免雙重書名號的特殊情況
  8. 中立。
  9. 中立。有歧義的是×××而非列表
  10. 描述作品本身和描述作品隨附屬性(如獲獎),二者存在區別。
--痛心疾首 2021年5月19日 (三) 18:08 (UTC)
(1、2、3)完全不加,除非遇著超犀利趴三《團團團團團》演唱會 LIVE這種情況(在省略因作為媒體或文學作品而產生的書名號後仍然有書名號,而且並非因作為媒體或文學作品而產生【標題內部本身含書名號】)這種情況,這時可以例外。(4)這本來就是我的提議,我不可能反對,但我不傾向作為強制性措施。(5)如果遇著(1、2、3)所提及的例外情況,可以不建。如果是連因作為媒體或文學作品而產生的書名號也要加入到標題中,那必須建。(6)我本來就主張無書名號的條目標題,我當然會認為要沿用無書名號的條目標題。(7)沿用無書名號的條目標題的話,基本上出現單書名號等複合情況的機率極小。如果單書名號等複合情況是遇著(1、2、3)所提及的例外情況的話,保留相關書名號。如果再牽扯到書名號使用方式的差異的話,再針對書名號進行轉換。(8)這裏不能先到先得,Wikipedia:命名常規#命名一致性具備實行優先性。(9)XXX得獎列表本身也有歧義項(同名的不同電影都有獲獎與提名的情況)的話,可以這樣建,否則完全不應該。(10)完全看不出有任何的差別。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0日 (四) 00:43 (UTC)
小婦人當例子,條目會後是變成小婦人獲獎與提名列表 (2019年電影)小婦人獲獎與提名列表 (2018年電影),要變成這樣也需要有複數條目存在才是。關於單書名號,這樣可能要變成規定有用單書名號的名稱需優先使用單書名號(剛好配合書名號轉換),不然處理雙書名號會很麻煩(當然前提是該條目直接使用簡體→雙書名號,繁體→單書名號的單純轉換)。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5月20日 (四) 03:08 (UTC)
  • (1) 當條目標題包含文藝作品時應當加入書名號(用公開出版的書籍標題舉例:《左傳》精讀),但當條目介紹文藝作品本身時不應加入書名號(左傳)。(2) 是。(3) 都加。(4) 能,但應建立相關重定向,方便內鏈。(5) 可以。(6) 可以。(7) 因文藝作品的條目本身不含書名號,單書名號幾乎不會出現。(8) 中立。(9、10) 同痛心疾首。--| 2021年5月21日 (五) 19:44 (UTC)
  1. 可以
  2. 🤔
  3. 我覺得最好都加埋
  4. 可以接受
  5. 需要
  6. 無論最後係用邊個方案都好,個格式最好盡量一致
  7. 🤔
  8. 最好唔好,你咁樣做會搞到啲 URL 好亂㗎
  9. 🤔
  10. 咁你覺得葉問《葉問》嘅分別係咩?😏
完。--<JasonHK ✉️ 📝 /> 2021年5月23日 (日) 10:49 (UTC)
我翻譯一下這幾個題目:
  1. 是否應該用方針為綱領、以指控他人違反方針、WP:POINT乃至封禁為手段,強迫用戶不准或必須在條目名稱中使用書名號?
  2. 是否應該用方針為綱領、以指控他人違反方針、WP:POINT乃至封禁為手段,強迫用戶不准或必須在條目名稱中使用書名號?
  3. 是否應該用方針為綱領、以指控他人違反方針、WP:POINT乃至封禁為手段,強迫用戶不准或必須在條目名稱中使用書名號?
  4. 想加書名號的人應該用轉換,用displaytitle或其他手段,所以是否應該在方針上還是禁止條目名稱出現書名號,進而以指控他人違反方針、WP:POINT乃至封禁為手段,強迫用戶不准或必須在條目名稱中使用書名號?
  5. 是否應該要加書名號的人必須同時建立無書名號重定向,反之亦然,否則就不要給大家添麻煩?
  6. 是否應該用方針強迫他人在標題中帶或不帶書名號?
  7. 兩岸N地對書名號規則不同,非常複雜,非常麻煩,所以你們還是放棄,用轉換吧,方針應該禁止書名號。
  8. 有些有書名號,有些沒有,不「統一」,「不便於管理」,會引發編輯戰移動戰,增加社區不穩定、不團結隱患,你們還是放棄吧?
  9. 加書名號不能解決消歧義問題,你們還是放棄吧?
  10. 在標題加書名號根本沒必要,沒差異,標題地位特殊不應該考慮語法。ACG的各種千奇百怪的符號都沒關係,但書名號實在難看,你們還是放棄吧?--7留言2021年5月25日 (二) 12:15 (UTC)
請勿蓄意破壞社群和諧。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6日 (三) 00:03 (UTC)

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

我的立場已經在上面說過了。為消除歧義,一些場景下有加上書名號的必要,但不適用於所有情況,如聖經章節加書名號則顯得畫蛇添足。而上面的討論中也提到,條目名帶書名號不便於搜索,也存在繁簡使用形式差異的問題。

看到英文維基百科使用DISPLAYTITLE為標題加上斜體。而中文不用斜體,標題也用不着加粗,因而構思了一種用CSS實現的解決方案。

約定以下語義,適用於各種能修改標題的語法。

  • 在繁體模式下,兩個撇號(等價於HTML的<i>標籤)包圍部分的兩邊顯示雙書名號。
  • 在繁體模式下,三個撇號(等價於HTML的<b>標籤)包圍部分的兩邊顯示單書名號。
  • 在簡體模式下,兩種標記無異,外層標記總顯示雙書名號,內層標記總顯示單書名號。
  • 若有嵌套使用同種標記的必要性(《《》》以及〈〈〉〉),須以HTML語法輔助,因為wiki語法無法識別。

這樣做的優點在於:

  1. 兩個撇號的語義與英文一致。
  2. 繁簡兼容。對於多數頁面,用{{DISPLAYTITLE|標題}}指定一次即可,會適應不同模式。
  3. CSS加上的書名號無法選中,便於複製標題後鏈接使用,因此消除了建立不同「書名號重定向」的必要性。

實現該功能的CSS如下。為縮短代碼長度使用了新的CSS語法,需要最新的瀏覽器才能顯示正確效果(實際應用時應擴寫以實現兼容)。保存時會提示錯誤,忽略即可。

(7月5日更新:由於存在斜體的使用場景,改用<cite>標籤表示雙書名號。)

:is(#firstHeading, #section_0) :is(cite, b) {
	font-style: inherit;
	font-weight: inherit;
}

:is(#firstHeading, #section_0) cite::before,
:is(#firstHeading, #section_0) b:lang(zh-Hans)::before {
	content: "《";
}
:is(#firstHeading, #section_0) cite::after,
:is(#firstHeading, #section_0) b:lang(zh-Hans)::after {
	content: "》";
}

:is(#firstHeading, #section_0) b::before,
:is(#firstHeading, #section_0) :is(cite, b) :is(cite, b):lang(zh-Hans)::before {
	content: "〈";
}
:is(#firstHeading, #section_0) b::after,
:is(#firstHeading, #section_0) :is(cite, b) :is(cite, b):lang(zh-Hans)::after {
	content: "〉";
}

另外對登錄用戶而言,頁面標題的lang屬性是跟用戶設置走的,此為系統bug,需更改參數設置中的語言變種才能看到其他模式下的正確效果。

--Lt2818留言2021年5月21日 (五) 04:39 (UTC)

剛剛在沙盒裡面測試了一下,最大的問題就是在選中標題時無法將書名號一併選中,複製粘貼時書名號效果就消失了。--痛心疾首 2021年5月21日 (五) 07:56 (UTC)
這正是用CSS實現的目的,複製下來的是不帶書名號的原名稱,可直接用於鏈接。--Lt2818留言2021年5月21日 (五) 08:10 (UTC)
在這種情況下,是否還需要創建帶書名號的重定向以便檢索?--痛心疾首 2021年5月21日 (五) 10:02 (UTC)
@Lt2818:理論上能做到自動跳轉的效果嗎?@痛心疾首:如果能做到自動跳轉的效果,理論上可以不用另外建立帶書名號的重新導向頁面(但可以不限制建立),否則還是需要建立。這概念大概與Wikipedia:重定向#中文繁簡體問題說的情況差不多。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1日 (五) 10:08 (UTC)
不行,要改軟件。前幾年支持了 apples 這樣形式的鏈接,正因為英文常用。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為改進中文支持做一下貢獻。--Lt2818留言2021年5月21日 (五) 10:30 (UTC)
當然可以創建,但是不必。若用字詞轉換的方式解決,直接複製標題必為紅鏈,這時就有創建重定向的必要性。--Lt2818留言2021年5月21日 (五) 11:55 (UTC)
@Lt2818:部分情況下繁體和簡體同樣使用單書名號,這是兩個撇號的部分處理的範疇嗎?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1日 (五) 10:08 (UTC)
這種應寫三個撇號。簡體按照內外層次區分單雙書名號,很容易用代碼實現;而繁體看語義,只能用不同的符號表示。我看了台灣《重訂標點符號手冊》,沒有找到書名號內外層次之別,所以在繁體模式中未禁止內層的雙書名號。如果有其他信息是我不知道的,歡迎提出。--Lt2818留言2021年5月21日 (五) 10:30 (UTC)
剛剛重寫了語義表述,應該更清晰一些。--Lt2818留言2021年5月21日 (五) 12:05 (UTC)
所以具體如何操作?——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5月21日 (五) 13:58 (UTC)
要測試的話,將以上代碼放入Special:MyPage/common.css,隨後在任意頁面寫入形如{{DISPLAYTITLE|'''逍遙遊'''和'''''中國工人'''發刊詞''}}的測試文本,標題在繁簡模式下應有不同顯示。
如果這種方案被接受的話,將上述代碼配置為站點小工具即可。--Lt2818留言2021年5月21日 (五) 15:23 (UTC)
我不反對這樣設置,但由於「在選中標題時無法將書名號一併選中,複製粘貼時書名號效果就消失了」(痛心疾首)、「複製下來的是不帶書名號的原名稱,可直接用於連結」(Lt2818),那為免造成混亂,原名稱(條目原始標題)反倒變成只能在標題內部本身含書名號的情況下保留書名號了(這種情況是遷就技術因素)。如果有甚麽理解錯的地方,請指出。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2日 (六) 02:11 (UTC)
這裡是在原始標題不寫書名號的時候,提供一種在標題顯示書名號的手段。如果選擇在原始標題里加書名號,那麼不用這個辦法即可。--Lt2818留言2021年5月22日 (六) 04:49 (UTC)
@Lt2818:這小工具還有一個問題:如果條目原始標題本身也存在地區詞,這小工具是要怎麽設置?還是直接在{{noteTA}}處理,然後小工具用不著?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2日 (六) 02:11 (UTC)
這是一個例子。--Lt2818留言2021年5月22日 (六) 04:49 (UTC)
大概理解了。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5月24日 (一) 00:46 (UTC)
由於這個討論串長期被閑置,我完全不知道究竟其他人想做甚麽,所以容許我這裏依照A2569875之前的提議,公示「應用Lt2818 CSS辦法,並將該辦法所涉及的小工具全站啓用」此提議7日。如此提議通過,會移交WP:VPT處理。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6月1日 (二) 09:28 (UTC)
@Lt2818:不好意思,你上面是不是提到「中文不用斜體,標題也用不着加粗」,但我突然想起有一種情況是要用DISPLAYTITLE對標題的一部分進行斜體操作的,例子不記得了,不過進行斜體操作的那部分不是中文,而是拉丁字母或希臘字母就是了。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6月1日 (二) 09:38 (UTC)
例子已搜索到:N-乙烯基咔唑(S)-2-羥基脂肪酸脫氫酶。若其中的斜體是必需的,則本方案不可行。
我是Lt2818,懶得登錄了。--43.129.16.24留言2021年6月2日 (三) 09:32 (UTC)
@A2569875:想請教一下意見,究竟這中文名稱裏頭的拉丁字母斜體部分是否必須斜體?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6月2日 (三) 15:19 (UTC)
化學名稱台灣這邊有些文獻有這種寫法。至於大陸那邊可能要諮詢一下@Leiem:-- [雪菲🐉蛋糕🎂] >[娜娜奇🐰鮮果茶☕](☎️·☘️2021年6月2日 (三) 15:49 (UTC)
是需要斜體(兩地好像只有用字差異,這種斜體之類的好像都是從英文IUPAC衍生來的)。但生活場合(比如飲料瓶化學添加劑)不用斜體的也能見到。--Leiem留言·簽名·維基調查 2021年6月2日 (三) 16:11 (UTC)
@Lt2818:這樣的話,我認為不宜佔用斜體作為雙書名號的位置,因此我先收回公示。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6月3日 (四) 01:02 (UTC)
同意。該功能也可以用模板實現,不過語法上就沒這麼直觀了。--43.129.16.24留言2021年6月3日 (四) 08:14 (UTC)
我建議使用<cite>元素替代一般斜體標記書名,畢竟元素做出來就是幹這個的。——Artoria2e5 討論要完整回覆請用ping 2021年7月4日 (日) 16:15 (UTC)
@Artoria2e5:剛剛用<cite>元素替換了原先<i>元素的使用場景,此為測試用例。--Lt2818留言2021年7月5日 (一) 01:33 (UTC)
上面的爭議足以說明命名常規>書名號,命名一致的理解和立場存在不可調和的根本分歧,以前「通過」所謂方針的共識已經不存在。如果「Lt2818解決方案」的代價是上述方針依然有效,部分用戶依然可以用來強迫他人建立條目時加或不加書名號,那麼我極力反對。--7留言2021年6月1日 (二) 10:16 (UTC)
這是兩個不同的提案,我拒絕Jarodalien的故意捆綁行徑。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6月1日 (二) 13:00 (UTC)

所以我說那個方案呢?

SanmosaJarodalienSuper Wang安憶YumetoEricliu1912悔晚齋MewaquaAT痛心疾首AnYiLinFglffer駐軍Longway22Lt2818瑞麗江的河水JasonHKJarodalien目前建了一大堆有書名號的條目,看起來大家好像都認同應該加書名號...對吧(還是其實是大家都裝死)。那麼有誰要那些沒有書名號的條目移動?Jarodalien大?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6月1日 (二) 17:34 (UTC)

我自己是不認同,而且現在的情況仍然是沒有書名號的條目更多。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6月2日 (三) 00:04 (UTC)
「而且現在的情況仍然是沒有書名號的條目更多」是必然,不足以為據…--安憶Talk 2021年6月3日 (四) 04:45 (UTC)
沒理由要故意增加工作量(不只是移動的工作量,還有設置書名號轉換的工作量)。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6月3日 (四) 06:41 (UTC)
我傾向於支持上文中Super Wang的方案(「介紹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本身的條目名稱不帶書名號,但在條目內部書名號正常使用;但如果不是介紹該作品本身而是介紹與之相關事物的條目,則條目標題中仍正常使用書名號,此時可以創建不帶書名號的重定向,並使用{{書名號重定向}}標記該重定向頁」),但如果是「條目標題不加書名號、加書名號的名稱予以重定向」我不反對。--悔晚齋臆語2021年6月2日 (三) 08:39 (UTC)
我支持預設不加書名號,加書名號者作為重新導向,並以小工具或魔術字調整實際顯示標題。這樣可以兼顧讀者搜尋方便(而且不必再經過一次重新導向),並滿足部分維基人對於標題顯示格式的要求。——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6月3日 (四) 05:04 (UTC)
容許我重新組織並表達一次自己的意見:考量到移動的工作量與設定書名號轉換的工作量,我只支持條目標題不加書名號、加書名號的名稱予以重新導向的方案。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6月7日 (一) 07:58 (UTC)
這裏調整一下我對於修改WP:命名常規#書名號的提案如下:
現行條文

書名號 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的條目名稱不帶書名號。但在條目內部書名號正常使用。

提議條文

書名號 條目名稱中凡出現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等在一般中文行文中使用書名號的名詞,無論是否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等的條目本身,在條目名稱中均不使用書名號。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等的標題內部本身含書名號者,僅使用標題內部本身所包含的書名號。此條不影響條目正文中書名號的正常使用。就非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等的條目本身的條目而言,此條不影響條目中顯示的標題中書名號的使用。

以上。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6月8日 (二) 03:31 (UTC)

(-)反對,所以我上面怎麼說來着,呵呵。--7留言2021年6月8日 (二) 03:37 (UTC)
然而你並沒有考慮書名號轉換的處理的工作量,這樣對於全體用戶與讀者而言是極其不負責任的。你從來都沒考慮讀者真正的需求。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6月8日 (二) 13:22 (UTC)
哇,你真了不起,真厲害,讀者編者需求、工作量、全體用戶都是你說了算。連他人的思想都清清楚楚,你就是神啊。--7留言2021年6月9日 (三) 01:28 (UTC)
請你明白譏諷他人或誘使他人作出不文明行為是不文明行為的一種。而且,我認為這些事情的turnout是很明顯可以用至為簡單的常識推斷的。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6月9日 (三) 03:31 (UTC)
我們大陸這種小地方的人思想上還不夠開化,看法還很保守。這話怎麼說呢,比如走在大街上,旁邊有人跑過碰到我,我一歪結果撞到另一邊的人,這時候按照我們這裡人的教養,我得向撞到的人賠個不是,情非得已,絕非蓄意。即便對方不爽罵我一句,也只能找前邊兒撞我的人算賬,絕對沒有以「我又不是故意的」、「是他撞我你要罵去罵他」反擊的道理。乘車時被擠到結果踩了人的腳、開車時為避讓亂跑的小孩碰到別人家欄杆都是一個道理。如果有人不這麼做,我們往往會諷刺他一句,比如北京這邊兒坐地鐵坐公車啦,要是有人踩到別人的腳卻不表示歉意,被踩的那位就會主動「道歉」:唉喲對不住您,耽擱您腳撈地了。翻譯一下這話意思就是:唉喲我這腳放得還真不是地方,導致您的腳沒能直接踩着實地,您原諒我。
對於這兩個人,我們這小地方沒有誰會覺得被人踩到腳這位不文明、諷刺他人、挑釁,只會覺得另一個人沒教養。我本以為這是人之常情,來這裡才知道並非如此。比如香港這位每句話必帶方針、必然強調文明的方針帝,他直接刪掉我提名的GAN連存檔都沒有,我過好久才意外發現;或是在條目評選頁面刪除我的留言、投票後,自始至終甚至不需要表達歉意,在我質疑他怎麼能這麼幹的時候,他可以反嗆說不要找他,去找設計某個功能的人,拿這種事來說他可以視我為挑釁等等。或者這就是香港的禮儀標準吧,畢竟種族不同,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上面有多少用戶明確表示「標題中一定不能用書名號」?書名號如此讓人不爽,ACG作品標題里那此千奇百怪的符號怎麼辦,要是不怎麼辦那這算什麼?標點符號在網址里的技術問題怎麼樣,大量網站至今不能完善支持帶有漢語的網址,維基百科要不要考慮全部用英語標題?上面明確支持「可用」書名號,甚至完全沒有強制之意,不願意加的完全可以不加又有多少位,方針帝他在乎嗎?他改來改去最後還是「在條目名稱中均不使用書名號」,上面的人聽到了嗎?你們算什麼呀,「很明顯可以用至為簡單的常識推斷」你們「並沒有考慮書名號轉換的處理的工作量,這樣對於全體用戶與讀者而言是極其不負責任的。你從來都沒考慮讀者真正的需求」。小心發言,小心他「文明」你哦,至於香港種族會覺得怎麼樣才算文明、才不算「蓄意破壞社群和諧」、不算「NOTHERE」、WP:GAME、WP:OWN,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7留言2021年6月10日 (四) 15:27 (UTC)
容許我搬在FLC的話過來:「這完全和你之前所謂的『種族』無關,所以我也說清楚好了:以後你的論調但凡再牽扯到所謂的『種族』,我一概當成無效意見處理,因為即使是和你身處同一所謂的『種族』,其他人也照樣可以和你有不同的意見。」另外,維基百科所真正面向的是讀者,因此顧及並考慮讀者的需要是應當的。試問真的有人有想過這個問題嗎?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6月12日 (六) 01:04 (UTC)
(-)反對 反對在條目名稱中禁用書名號的提案。不清楚如何能與「讀者的需要」掛鉤,未見有數據證明是「讀者」而不是個人的需要。 -- I'm Lewix.|有話好說| 2021年6月19日 (六) 16:43 (UTC)
我不懂為什麼這東西大家還可以吵這麼久沒有定論,是各位都想看當天使用書名號?一句話要還是不要用,這到底有什麼難的,「反對在條目名稱中禁用書名號的提案」所以你是支持嗎?如果不是,那幹嘛不表明支持使用書名號。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6月22日 (二) 12:52 (UTC)
  1. 你問我為什麼說「反對在條目名稱中禁用書名號的提案」?提案就是禁用書名號啊,這叫切題。
  2. 「禁用書名號」,「可以使用書名號」,「必須使用書名號」這是三個選項,不太清楚閣下為什麼一定要非此即彼?去掉一個錯誤答案?[開玩笑的]
  3. 我也很奇怪這麼簡單的東西為什麼要吵這麼久沒有定論。上面都有調查了至少一部分人認同可以用書名號,為什麼還會有認為個人的想法就是「顧及並考慮讀者的需要」?訴諸群眾請看一下?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6月25日 (五) 12:39 (UTC)
以我個人而言反對「禁用書名號」還是沒有解決「要不要使用書名號」這根本問題,反對禁用到底解決了什麼?而照目前留言看下來,說要使用的都沒有「大家都該使用書名號」的擔當,彷彿表示我爽用就用不爽用就不用。當然這是過度解讀,但各位不想禁用後該如何打算?是考慮統一使用還是希望看到有書名號和沒書名號條目林立的混亂場面。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6月25日 (五) 13:36 (UTC)
問題是"條目林立的混亂場面"也只是你自己的想象而已,我個人極其厭惡條目名和標題名不一致的情形,那我是不是更有理由可以說「XXXX的混亂情形」?
其次,我本來就沒有「必須使用書名號」的立場,為何要把我不認的「擔當」塞進來?
而且,已經有那麼多先到先得了,多這一個也不多。
最後,可用可不用也是一種一致性,就算有不一致,這也是外部標準不同造成的不一致,而非技術要求或技術限制,我不覺得強制要求一致有任何意義。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6月25日 (五) 19:30 (UTC)
(1、2)到時候維護問題的爛攤子,恐怕你們還是隨手一攤、直接拋給管理員處理,完全管也不管,而且你還要考慮到書名號本身在顯示上有時候還要再轉換一次。我的理解是處理後續維護問題的爛攤子就是Milkypine所説的「擔當」。(2、3、4)方針不支持你的看法,因此沒辦法先到先得。現在的情況是只能統一為一種樣式。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6月28日 (一) 10:46 (UTC)
其實說白了就是你們看書名號在條目名里不爽而已,你也不是管理員,為何非得說什麼「維護問題的爛攤子」、「條目林立的混亂場面」、「讀者的需要」,拿大帽子扣人?如果認為「可用可不用」,保持現狀,那麼何來的維護問題?而且閣下一直做着自行解讀方針的事,就說「命名一致性」,在Wikipedia:命名常規里,「命名一致性」是一個三級標題,上面的二級標題是「技術要求」,請問有任何技術要求或技術限制不能用書名號嗎?能不能用書名號,根本就不適用於「技術要求」這一條。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6月28日 (一) 12:42 (UTC)
@lewix:先不提哪裡可以看出我不爽,就保持現狀方面,不使用書名號才是保持現狀吧(至少回顧Jarodalien創立大量含有書名號的維基條目前)。「"條目林立的混亂場面"也只是你自己的想象而已」,Category:電影獲獎與提名列表如果是我的想像,我會輕鬆許多,但是並沒有= =。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6月28日 (一) 12:54 (UTC)
保持現狀是指「不禁用書名號」。而對於Category:電影獲獎與提名列表,恕我不能體會閣下的感受。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6月28日 (一) 13:18 (UTC)
你的解讀是有爭議的。上面不止一個人認為現狀是標題禁止使用書名號。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6月29日 (二) 01:44 (UTC)
書名號本身在顯示上有時候還要再轉換一次,這裏已經有維護問題了,因為有些時候書名號要轉換成引號,有些時候書名號要轉換成另一種書名號,有些時候書名號不轉換,同時書名號的使用就已經出現3種不同的情況,而且你還要逐個條目去看和設定書名號轉換,這裏難道你還可以説「沒有維護問題」嗎?我說的事情其實是非常現實的。我不相信任何人能把所有頁面(包括但不限於條目)的標題的書名號轉換都能設定妥當。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6月29日 (二) 01:48 (UTC)
現狀就是「沒有禁止」,上面多數人都認同這一點,不然你的提案改方針做什麼用的?
而且你怎麼把「書名號顯示」扯進來了,不管條目名禁與不禁書名號,你說的情況都存在。你的提案對此沒有任何幫助。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6月29日 (二) 02:08 (UTC)
容許我追加說明:(1)我不認為多數人認同這一點。(2)現在的情況是容許標題存在書名號,而在容許標題存在書名號的情況下,社羣卻忽略如何讓書名號正確顯示,這樣就會產生地域中心問題,然而社群完全無心考慮在容許標題存在書名號以後如何處理因標題存在書名號而產生的地域顯示差異問題,這樣是變相地鼓勵地域中心,對來自其他地域的編者和讀者造成不友善。如果標題完全不存在書名號,那即使沒有另外特別處理標題,由於標題本來就沒有書名號,因此也不存在處理書名號的問題,自然也不會衍生更多的地域中心問題。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7月7日 (三) 05:27 (UTC)
你的提案是禁用一個東西,這已經是直接鼓勵地域中心。如果你認為存在「書名號正確顯示」的問題,則不管條目名禁與不禁書名號都存在該問題,那麼請專注於顯示的問題。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7月7日 (三) 06:27 (UTC)
「你的提案是禁用一個東西,這已經是直接鼓勵地域中心」是甚麼邏輯?另:標題中書名號不正確顯示的問題是由容許標題存在書名號的情況產生的,因此如果容許標題存在書名號,則須連帶處理標題中書名號不正確顯示的問題,否則會造成日後維護困難;然而上方有個別用戶明顯是在罔顧日後的維護困難和地域中心問題,這並非維基百科社羣協作的應有態度。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7月9日 (五) 03:53 (UTC)
邏輯即是你試圖禁用的東西是某個地域的標準,上方已經有用戶做充分闡述。
很簡單的邏輯:「條目名」中若無書名號,不通過其他技術手段,則標題中必然無法顯示書名號,更遑論「正確顯示」?莫非閣下想贊成「條目名中必須包含書名號」的觀點?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7月9日 (五) 04:11 (UTC)

Wikipedia:命名常規#書名號修改公示

最近我注意到前管理員、資深編輯長夜無風的留言。這一留言充分表明,Sanmosa同志的根本不具備中文標點符號的基本常識。鑑於:Sanmosa提出的相關指引案顯然不具備任何可操作性,本討論中多為Sanmosa一案的反對者,對Sanmosa的相關觀點予以了充分反駁,並充分參考討論中出現的所有意見,考慮到現有社群共識並非在標題中禁止使用書名號,根據WP:7DAYS,現將上文中Super Wang的草案  公示7日

現行條文

書名號 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的條目名稱不帶書名號。但在條目內部書名號正常使用。

提議條文

書名號 介紹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本身的條目名稱不帶書名號,但在條目內部書名號正常使用;但如果不是介紹該作品本身而是介紹與之相關事物的條目,則條目標題中仍正常使用書名號,此時可以創建不帶書名號的重定向,並使用{{書名號重定向}}標記該重定向頁

以上。--悔晚齋臆語2021年7月2日 (五) 05:53 (UTC)

  • (-)反對:社群不反對在條目標題中使用書名號,跟支持在標題中一定要使用書名號是兩回事。現在對於書名號問題社群實務上是實行先到先得原則,如果不能就選擇一種格式達成共識的話,那還不如維持現狀。——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LEP 2021年7月2日 (五) 07:43 (UTC)
  • (!)意見:啊這個{{書名號重定向}}是誰?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7月2日 (五) 09:37 (UTC)
  • 我認為既然因為政治正確需要簡繁不分家,那麼別的族群怎麼做我們管不着,咱們大陸人還是要容許不同族群的語言習慣,把「應用」改為「可用」就行。另外我期望能夠從實際效果層面確保不同族群的漢語版本(即中文版本)徹底分離,比如我編輯正文時就專門編輯noteTA下的zh-cn項,至於zh-tw、zh-hk這些外語我缺乏了解,就由使用這些語言的族群編寫,如果沒有人編輯,那麼這些語言的顯示留空。全文從頭到尾都這麼寫,默認選擇顯示zh-cn的,如果zh-cn項無人編輯,則條目內容為空,其他各項也一樣。不同語種間的內容不需要有任何聯繫,比如zh-cn項如果是電影明星傳記,zh-hk項完全可以是體育比賽,zh-tw項可以是黨派爭端。如果技術上難以實現,可以使用手動模式,比如zh-cn:《肖申克的救贖》是1994年的美國劇情片;zh-hk:留空;zh-tw:民進黨發言人表示,此次老婦摔掉大牙事件彰顯國民黨不管百姓死活,並提醒大家不要忘記幾個月前自民黨高層身陷黑金政治醜聞;zh-sg:留空……--7留言2021年7月2日 (五) 14:58 (UTC)
    • 先不吐槽樓上提這種大家反對的提案。光是一個條目被這樣搞,你覺得你的電腦可以一次應付這種超占空間的編輯方式嗎?334,920位元組的清朝條目編輯起來對電腦都有一定要求了,這大小*2是打算讓記憶體危機降臨嗎?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7月2日 (五) 16:50 (UTC)
    • 為什麼您動不動就要「咱们大陆人」,你是誰啊能代表全大陸的維基人,那請你開除我的中國國籍?而且根本沒有人在提強國,反倒是你自己一直上升到種族問題還賊喊捉賊--Austin Zhang留言2021年7月3日 (六) 22:17 (UTC)
  • (!)意見 「則條目標題中仍正常使用書名號」,改成「則條目名稱中仍可使用書名號」。標題顯示成什麼樣子是另外的主題,建議轉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7月2日 (五) 23:02 (UTC)
  • (-)反對刀劍神域角色列表要改成「《刀劍神域》角色列表」了。--Mewaqua留言2021年7月3日 (六) 01:25 (UTC)
鑑於上方存在對Super Wang案的明確合理反對意見,現依WP:7DAYS的「如果有新意見,請通過協商解決問題」條中止對Super Wang案的公示的程序。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7月3日 (六) 03:49 (UTC)
  捂臉你們開心就好。--💐1.2 mil Articles🎉J2068🛫PEK-GYD🛬via URC???🤦‍ 2021年7月6日 (二) 22:54 (UTC)
我請所有到現在還在主張標題可以存在書名號的人回應上方所有對容許標題存在書名號的反對觀點。如果沒有任何合理的回應的話,我只能夠假定上面的反對意見都是不合理的,因為我一直以來只看到多部複讀機不斷在複讀,而從未有真正地就事論事。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7月7日 (三) 05:31 (UTC)
不知道是他的表達有問題還是你的閱讀理解有問題。反正他是給你撐腰的。。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7月7日 (三) 06:15 (UTC)
  1. 開頭的總結很對:「本討論中多為Sanmosa一案的反對者,對Sanmosa的相關觀點予以了充分反駁,並充分參考討論中出現的所有意見,考慮到現有社群共識並非在標題中禁止使用書名號
  2. 上一節里我的意見也沒見你們回應,你們就視而不見了?
  3. 「多部複讀機不斷在複讀,而從未有真正地就事論事」? 你在說樓上某反對意見嗎?
  4. 之所以不回,情緒化的輸出總結下來就是一條「我看書名號不爽」 這叫合理的反對意見?
  5. 你不適合對該主題做總結,你已經很根深蒂固地存有某個觀點了,希望在這個話題里你可以做論述,但總結請其他人來做,你麻煩迴避。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7月7日 (三) 06:15 (UTC)
  • 如果你們認為上方太情緒化,那我冷靜下來重新說明總行了吧。
  1. 儲存條目時的內部名稱有書名號會影響排序
  2. 儲存條目時的標題有書名號會影響條目彙整工作
  3. 導航模板或一些特定的條目連結應儘量使用直接連結而非重新導向連結。若儲存條目時的內部名稱有書名號輸入將會十分不便,只少我手機還要安裝額外的輸入法才能處理
  4. 不反對「條目顯示出了包含書名號」但反對條目儲存時的內部名稱有書名號
  5. 不使用溫尼爾《多面體模型》列表是因為溫尼爾多面體模型列表想要強調溫尼爾學者提出的多面體模型,而不想強調他是書,但是那個規範導致無法這樣命名
  6. 不認為動漫角色列表需要故意再加上書名號,多此一舉
  7. 同理,科學書籍或論文研究的相關標題,加上書名號是多此一舉
  8. WorldEdit (我的世界模組)依照上方規定要變成變成「WorldEdit (《我的世界》模組)」,恕我直言,這樣套娃括號,很影響觀感;例2:血小板 (工作細胞)變成血小板 (《工作細胞》)實在多餘。
— [雪菲🐉蛋糕🎂] >[娜娜奇🐰鮮果茶☕](☎️·☘️2021年7月7日 (三) 05:53 (UTC)
這才有可以討論的基礎
你們要禁用某個東西,請提供一些更緊急,更強,而不得不這麼做的理由。2,4,5,6,7,8 總結下來還是「不符合我的習慣,我看書名號不爽」. 1.影響什麼「排序」?按照漢字排序也沒有任何意義。DEFAULTSORT請用起來。3.請用重定向。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7月7日 (三) 06:15 (UTC)
並非「看書名號不爽」,我寫條目時還是會用書名號,但認為條目內部名稱就如檔案名稱一般,一般檔案命名應該也不會有書名號吧,檔案打開再顯示書名號不是很棒嗎?為什麼連檔案名稱內部都「必需」包含書名號呢?我不理解,能否請詳細說明嗎?。—- [雪菲🐉蛋糕🎂] >[娜娜奇🐰鮮果茶☕](☎️·☘️2021年7月7日 (三) 06:24 (UTC)
  1. 消除歧義。看這些條目名吧:她獲獎名單4月3週又2天獲獎與提名列表從前,有個好萊塢獲獎與提名列表 房間獲獎列表 年輕的維多利亞獲獎名單 地心引力獲獎列表 小婦人獲獎與提名列表 小丑獲獎與提名列表。還有樓上的例子「《對〈關於...〉和〈關於...〉的意見》的社會影響」,不加分隔符的話完全不可讀。
  2. 上面已經提過的:《標點符號用法》(GB/T 15834-2011)#4.15.3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7月7日 (三) 06:39 (UTC)
我同意上方條目需要,但也有不放書名號不影響閱讀且沒有歧義的案例,例如溫尼爾《多面體模型》列表,不加書名號時還能彰顯列表的主題(多面體模型)與該等模型的提出者。因此我主張「內部名稱/文件名」有歧義時再使用書名號、無歧義「內部名稱/文件名」中之書名號可選擇省略。—- [雪菲🐉蛋糕🎂] >[娜娜奇🐰鮮果茶☕](☎️·☘️2021年7月7日 (三) 06:45 (UTC)
你的主張有一個問題是沒有一個簡單的標準來判定「有歧義」。既然已經有部分條目名需要書名號分割了,那麼推廣到「可以使用」應該是沒有任何障礙的。
而且你說的例子「溫尼爾《多面體模型》列表」恰巧是有問題的,「多面體模型」是「溫尼爾」提出?這些模型都是自然存在的,他只是將其歸類編號吧?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7月7日 (三) 07:07 (UTC)
或許我舉的例子不好,確實學術上的多面體模型與《多面體模型》不同,沒有書名號的多面體模型是幾何模型,所指之物確實自然存在,有書名號的《多面體模型》是學者溫尼爾的著作,當中確實僅列了該學者對特定自然存在的多面體模型的描述與歸類編號,因此,此例還是需要書名號做區別。雖然這個例子不好,但我還是認為會有不必加書名號的案例存在。有的必須要加並不代表「所有的」都必須要加。不認同「所有的」都必須要加。我的主張並不是要「禁用」他,而是主張不要「濫用」他。條目內文全部都要加書名號我是(+)支持,條目顯示出來必需要有書名號我也是(+)支持的,我(-)反對的是強制所有「非內文」場合都「必需」使用書名號的規定。同時習慣上我寫條目,條目的「內文」我習慣上「都會使用」書名號,根本沒有「看書名號不爽」這回事。而且我寫條目「內文」全部「都會使用」書名號,因此也沒有「使用習慣不符」一說,建議不要斷章取義。-- [雪菲🐉蛋糕🎂] >[娜娜奇🐰鮮果茶☕](☎️·☘️2021年7月8日 (四) 12:05 (UTC)
情緒化的輸出總結下來就是一條「我看書名號不爽,是誰?你才是那個情緒化的人吧,直接將反對意見打成情緒化,無理取鬧也該有個限度吧。你無法體會Category:電影獲獎與提名列表的混亂感,並不代表他不混亂。同樣地,她獲獎名單4月3週又2天獲獎與提名列表作為條目名稱有辨識問題,那《她》獲獎名單《4月3週又2天》獲獎與提名列表會不會有搜尋問題,畢竟「到底有多少人會在搜尋時打書名號」(甚至都沒有人敢說自己搜尋時會打書名號),要驗證大概跟沒有書名號造成的辨識問題一樣,除非你給出具體數據、民調或任何佐證的資料,你有資料甚至是勇敢說出我都用書名號搜尋,我肯定支持。沒有?那就不要求,採用先得先到,看大家喜歡哪個就用哪個。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7月8日 (四) 15:42 (UTC)
你跟你樓上不看他人的觀點就巴拉巴拉說一大堆,有意思咩?我何時說過「必需使用書名號」?
Category:電影獲獎與提名列表,轉述一下,不就是你看着這個分類里的書名號覺得混亂覺得不爽?別人非得要和你有相同的感受?
「搜索問題」?提案里給出了解決方法啊,你們倒是給出「辨識」「歧義」的解決辦法來啊。
「無理取鬧」?我上面一節和這一節說了這麼多「理」,就見到你們拿一點兩點說事,可曾見到你們全部的回應?
你們如果要禁用某個東西,請提供一些更緊急,更強的理由。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7月8日 (四) 16:55 (UTC)
  • (:)回應就算你沒有說「必需使用書名號」,或者「必需使用書名號」不是你說的,但是目前提案的新增條文「......而是介紹與之相關事物的條目,則條目標題中仍正常使用書名號......」,不就是擺明了要「必需使用書名號」?條目內文全部都要加書名號我是(+)支持,條目顯示出來必需要有書名號我也是(+)支持的,我(-)反對的是強制所有「非內文」場合都「必需」使用書名號的規定。強制「必需使用書名號」,基本就是「不分青紅皂白地將書名號塞好塞滿」,然而這並不妥當,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組成部分,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質和作用,標點符號應當適度使用,不是越多越好,過度使用是不好的。-- [雪菲🐉蛋糕🎂] >[娜娜奇🐰鮮果茶☕](☎️·☘️2021年7月9日 (五) 02:02 (UTC)
  • (:)回應「...你們如果要禁用某個東西...」我哪時候說我要禁用書名號了,我都說了我的生活習慣上使用書名號,同時習慣上我寫條目,條目的「內文」我習慣上「都會使用」書名號,根本沒有「看書名號不爽」這回事。而且我寫條目「內文」全部「都會使用」書名號,這樣的觀點被你說成我想要「禁用」書名號?,建議不要斷章取義。-- [雪菲🐉蛋糕🎂] >[娜娜奇🐰鮮果茶☕](☎️·☘️2021年7月9日 (五) 02:05 (UTC)
  • 我的觀點很明確,一開始就說了:「則條目標題中仍正常使用書名號」,改成「則條目名稱中仍可使用書名號」。。 Anyway,既然你不尋求禁用書名號,我向你道歉。下意識里我被情緒化的輸出誤導以及被人挑撥了,我把你的觀點和別人的混同了。。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7月9日 (五) 03:06 (UTC)
    • 我也很抱歉,我一開始用了較激烈的表達方式,一度造成雙方誤會。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傾向支持你的觀點(即「條目名稱中仍可使用書名號」的提案)。((※)注意仍對現行提案「則條目標題中仍正常使用書名號」意義為「強制需要不分青紅皂白地全面濫用使用書名號」一事持(-)反對立場)。-- [雪菲🐉蛋糕🎂] >[娜娜奇🐰鮮果茶☕](☎️·☘️2021年7月9日 (五) 05:59 (UTC)

關於上方結合DISPLAYTITLE和CSS的方案的一個想法

我個人是支持這個(三級標題所述的)方案的。上面的討論中提到不宜占用斜體標記的問題因而無果。這裡我想說兩句。

由於在中文維基百科,DISPLAYTITLE支持嵌入HTML標籤,不限於b和i。所以以下代碼是完全可行的,不會顯示出html標籤,同時於解析器輸出結果中包含該標籤:

{{DISPLAYTITLE:<span class=doublebookbracket>几何原本</span>}}

此外,DISPLAYTITLE當中是可以使用模版的。因此我認為使用模版為標題中需要書名號的部分添加span標記,再配合CSS就可以解決斜體或粗體與其他用法衝突的問題。此外,通過加class的手段,CSS腳本可以將其與其他在DISPLAYTITLE當中使用span達成「換字體換顏色」效果的用法區分開來。對於其他試圖從輸出HTML解析維基百科內容的第三方程序(如谷歌搜索)等,span也算是一個恰當的語義。 --Milky·Defer 2021年7月2日 (五) 09:09 (UTC)

  • @Lt2818MilkyDefer:或許可以考慮建立專用模板({{標題書名號}}、{{標題書名號2}}),編者輸入書名號、模板後台轉成CSS?
    鬥陣特攻角色列表:條目頂部放上{{標題書名號|鬥陣特攻}},模板自動提取標題中的詞,套上雙書名號CSS。
    對Beat It的評價:條目頂部放上{{標題書名號|Beat It|單}},模板自動提取標題中的詞,因區域分別套上單/雙書名號CSS。
    女神異聞錄3與4系列角色列表:條目頂部放上{{標題書名號|女神異聞錄3|4}},模板自動提取標題中的兩個詞,套上雙書名號CSS。
    對Beat It的評價:條目頂部放上{{標題書名號2|對〈Beat It〉的評價}},大陸用戶故意輸入單書名號,方便繁體地區正確顯示單書名號CSS(大陸界面最外層恆常顯示雙書名號CSS)。此處也可以用西文字母< ><< >>做語法標記;正好<>也是非法標題字符,標題本身也不會出現。
    女神異聞錄3與4系列角色列表:條目頂部放上{{標題書名號2|《女神異聞錄3》與《4》系列角色列表}},模板自動解析,套上書名號CSS。
  • 另外有個問題,NoteTA和DISPLAYTITLE的順序有講究的,編者亂放位置的話……。另一個問題,如果按前三個例子,編者輸入的內容和實體標題簡繁/地區詞不一致,會不會導致運作失敗?再另一個問題,DISPLAYTITLE會不會干涉不轉換界面顯示的實體標題?(我使用不轉換用字做維護,可以檢查簡繁體混用等問題,這點對我影響挺大)--洛普利寧 2021年7月2日 (五) 14:34 (UTC)
    • NoteTA一般不會和DISPLAYTITLE混合使用吧。如果有NoteTA了的話,就寫在T那裡即可T也是能插模版的。說起來真的存在能提取標題中的詞然後做出修改的模版嗎? --Milky·Defer 2021年7月2日 (五) 15:13 (UTC)
      好吧我沒分清魔術字{{DISPLAYTITLE:}}和模板{{DISPLAYTITLE}}。T參數處理很不利於維護:一是直接寫死標題、後期移動無論是否涉及地區詞移動,都要多一步手續修改T;二是要求同時打出簡繁、對編輯要求較高;三是要和1=等轉換手動同步。
      {{DISPLAYTITLE}}可以依賴NoteTA,自動處理轉換標題,至少避開了上面二和三的缺點。(例子)提取標題模塊+PAGENAME可以干,但可惜的這只能處理未轉換的標題。{{標題書名號|鬥陣特攻}}這個方法本來連問題一也能解決,但不知道或不方便看實體標題的話,就沒法用了。{{標題書名號2}}稍微差點,但是只敲一種用字就可以,還算比T=方便。--洛普利寧 2021年7月2日 (五) 16:28 (UTC)
  • 沒被ping到。MilkyDefer君的方案只需把上面的代碼調整一下即可,效果一樣。Lopullinen君的方案,{{標題書名號}}不看好,考慮標題中存在多個關鍵詞的情況,或許不是每處都要加書名號;{{標題書名號2}}可以實現,而若要書名號無法選中,也需藉助MilkyDefer君的方案。--Lt2818留言2021年7月4日 (日) 09:51 (UTC)
    @Lt2818:幾個做法不衝突。就像頂注簡單情況用{{for}}就夠,複雜情況有{{other uses}}補充,真極端情況再{{hatnote}}手寫。就是有一個元模版,再創造一批套殼模版構成快捷語法(?);編輯依據複雜情況各取所需。
    像我編輯的領域基本都「XXXX作品列表」「XXXX角色列表」這樣,一個詞重複兩次的情況幾乎不會存在。拋開實體標題問題(雖然關鍵就是拋不開這點)來說,{{標題書名號}}的語法是最實際的。
    另外我的意思是,編者輸入「《」,模組後台替換成<span class=doublebookbracket>。大眾直接輸HTML太難了。—洛普利寧 2021年7月4日 (日) 11:41 (UTC)
    舉個關鍵詞重複的例子:你不希望看到《女神异闻录3》与《4》系列角色列表 (201《4》年)吧?
    考慮到用戶各種可能的輸入,如單雙書名號不匹配、只有一邊書名號等情況,簡單替換或許不足夠,需要稍微複雜一些的匹配。--Lt2818留言2021年7月4日 (日) 12:12 (UTC)
    第二條的話,考慮用Lua實現簡單的括號匹配,發現不匹配問題就拋錯誤,同時拒絕解析,開個維護分類,什麼的……--Milky·Defer 2021年7月4日 (日) 15:26 (UTC)
    我當然不希望看到《女神异闻录3》与《4》系列角色列表 (201《4》年)。但是一方面這個例子虛構的,事實上我活躍的領域,《女神异闻录3》与《4》系列角色列表這種出現兩個書名號的標題已經是極端例子了。另一方面,就算真的有《女神异闻录3》与《4》系列角色列表 (2014年)這種標題,也可以用{{標題書名號2}}解決;{{標題書名號}}本身就是為了謀取實用和簡潔的平衡,我們不能指望它解決所有問題。
    第二段確是關鍵點,我們要考慮怎樣避免用戶犯錯。所以我才想,既然同樣都要左開右合,那和HTML和乃至('{2,3}).+?\1相比,書名號做標識已經是最直觀、最不容易犯錯的了。當然我活躍的領域(電子遊戲)沒有單雙書名號或書名號嵌套的問題,所以有些複雜的方面可能還想不周全。這裡也希望音樂類(單雙書名號)和社科類(大概會有「《對〈關於...〉和〈關於...〉的意見》的社會影響」之類的複雜標題)的編者參與,舉出一些真實的複雜例子供分析。此外,大陸用戶打單書名號不是很方便,我們能不能考慮用參數處理?總之希望99%問題都有簡潔的辦法解決。--洛普利寧 2021年7月4日 (日) 19:21 (UTC)
    想到一個判斷的方法。簡體書名號嵌套是單雙交替的,這不用管源代碼如何輸入,Lua都可以運算判定。繁體用字下根據開書名號順序,用2、3、4等參數依次指定單雙性。比如:
    • {{標題書名號2|對《一剪梅》和《雪花飄飄,北風嘯嘯》的評價|單|單}} → 對〈一剪梅〉和〈雪花飄飄,北風嘯嘯〉的評價
    • {{標題書名號2|對《論費玉清專輯〈一剪梅〉及同名歌曲〈一剪梅〉》的評價|單|雙|單}} → 對〈論費玉清專輯《一剪梅》及同名歌曲〈一剪梅〉〉的評價
    • {{標題書名號2|對〈論費玉清專輯《一翦梅》及同名歌曲〈一翦梅〉〉的評價}} → 對〈論費玉清專輯《一翦梅》及同名歌曲〈一翦梅〉〉的評價(未指定的原樣輸出)
    書名號不平衡的可以拒絕套用。書名號是正常標題一部分,又要套用本模板加虛擬書名號的,可以有nowiki包圍,Lua視為普通文字解釋。--洛普利寧 2021年7月4日 (日) 20:58 (UTC)
    書名號使用單還是使用雙,是有地區差異的。實際上可能還要考慮地區差異的問題,單純的單雙單雙指定不一定奏效。比如說,對於歌曲,中國大陸使用雙書名號,香港就是單書名號。--Milky·Defer 2021年7月7日 (三) 15:02 (UTC)
    @MilkyDefer:又想了一下,條目標題考慮兩層書名號,應該能解決絕大多數問題了;兩層以上書名號嵌套,正文我都沒見過幾次。兩層的話大陸就是外雙內單,模板自動處理即可。我上面說的事情,就是如何方便解決繁體部分——用附加參數指定單雙狀態。如果再通用一點,可以構思這樣的模板:{{標題書名號2|對《論費玉清專輯〈一剪梅〉及同名歌曲〈一剪梅〉》的評價|簡=雙單單|繁=單雙單}}。簡體通常不用手工指定,輸入的內容自動轉成外雙內單;繁體可能需要手動定義。--洛普利寧 2021年7月7日 (三) 15:59 (UTC)
  • 剛剛跟隨Artoria2e5君建議,改用<cite>元素標記雙書名號,語義上更合適。關於「簡體書名號嵌套單雙交替」,雖見過這個說法,但不見於正式標準;這裡是外推《標點符號用法》規定,將內層一律顯示為單書名號。--Lt2818留言2021年7月5日 (一) 02:34 (UTC)
    見正處於提案階段的meta:Shared Citations,他們計劃占用cite標籤。--Milky·Defer 2021年7月5日 (一) 03:45 (UTC)
    看到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了與<ref>區分開,然而<cite>為HTML元素,我認為最終不大可能改變/增加其語義。--Lt2818留言2021年7月5日 (一) 06:08 (UTC)
    但如果他們真的改變了,那事情就需要推倒重來。有沒有一些肯定不會造成衝突的代碼?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7月7日 (三) 05:33 (UTC)
    使用已知且常用的標籤(如div、span等基礎元素)加class可以保證沒有衝突。如果某個皮膚用了一個衝突的class,我們在本地直接換個class名字就行,不用麻煩別人phab。--Milky·Defer 2021年7月7日 (三) 14:54 (UTC)
    那用其他class吧。只要最後顯示出來的標題(非網址標題)的書名號顯示可以妥當處理即可。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7月9日 (五) 03:48 (UTC)
要注意:有些時候某些地方用(雙)書名號,某些地方用引號(A情況);有些時候某些地方用單書名號,某些地方用雙書名號(B情況)。比較複雜的地方大概是這兩點。參數上除了「單」和「雙」以外,應該至少還需要「引書」(A情況)和「單雙」(B情況)。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7月9日 (五) 04:01 (UTC)

Wikipedia:命名常規#書名號修改

「禁用書名號」和「必須使用書名號」的方案都社區意見頗多無法達成共識。故提出如下草案,根據WP:7DAYS,予以  公示7日

現行條文

書名號 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的條目名稱不帶書名號。但在條目內部書名號正常使用。

提議條文

書名號 介紹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本身的條目名稱不帶書名號,但在條目內部書名號正常使用;但如果不是介紹該作品本身而是介紹與之相關事物的條目,則條目名中仍可使用書名號。若條目名中使用了書名號,則需創建不帶書名號的重定向,並使用{{書名號重定向}}標記該重定向頁

以上。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7月12日 (一) 06:53 (UTC)

上面就是有些人連創建不帶書名號的重定向也不願意的情況下,堅持在標題中添加書名號。btw不帶書名號的重新導向使用書名號重新導向模板不合適吧?--AT 2021年7月12日 (一) 07:31 (UTC)
抱歉插入討論。剛剛看到Sanmosa幾天前回覆說要考慮地區間標點符號使用的差異,甚至可能牽扯到引號。請問有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假如慣用引號的地區的用戶來了,這個提案只許可了書名號,是否與先到先得有所牴觸? --Milky·Defer 2021年7月12日 (一) 15:29 (UTC)
現有方針沒有任何地方限制條目名稱使用引號,也沒有限制除書名號外任何標點符號(除非技術限制),為什麼這會是問題?難道現在的方針是必須明確說允許的才能做,沒說就不能做?如果這樣的話,維基百科的方針及制定方針的人未免太把自個兒當蔥了。--7留言2021年7月13日 (二) 14:04 (UTC)
問題在於並非所有人都認為標題中書名號的使用沒有限制。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7月15日 (四) 11:00 (UTC)
那又怎麼樣,一方是要禁止,一方是反對禁止,要禁止的不能說服對方,反對禁止也不能說服對方,這就足以說明沒有足夠理由來禁止。禁止當然要足夠壓倒的理由,莫非你們香港台灣立法規矩是沒有明確允許就算禁止?香港和台灣有立法允許在大街上呼吸嗎?--7留言2021年7月15日 (四) 14:33 (UTC)
我認為你把焦點放錯了。現在爭論的地方是「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的條目」的定義,而不是「法無禁止即許可」抑或「法無許可即禁止」。基本上只要「書、篇、報紙、刊物、歌曲、戲曲的條目」的定義明確,整件事情其實就明朗了。(至於你問香港現在的立法規矩是否沒有明確允許就算禁止,你明知我是不方便回答的。我或許真的是有不合法呼吸的疑慮。)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7月16日 (五) 13:38 (UTC)
有個問題。提案人的理由像是「禁用和必須使用書名號的方案沒有共識,所以消極性的先到先得」,而不是「社區積極達成共識,創建人自行決定是否使用書名號」。題外話:全用、全不用、有條件混用,各自都有各自的好處,誰有理按誰走。當然說「社區就是否使用書名號沒有共識」也是陳述事實,但我不贊同寫成規定無條件混用。畢竟無論是讀者感受、編者維護,隨意混用都沒有任何好處。
現行Wikipedia:命名常規_(電子遊戲)#列表第2點已有規定,「列表應命名為「××××列表」,此處遊戲名不加書名號」。對於大多數條目而言,這兩種思路執行上沒有差別。但電子遊戲條目因為已有方針,所以這裡會產生規則牴觸。如果按意思一解釋,則條文保留並按「領域另有規定的除外」解釋;如果按意思二解釋,就是社群形成了「禁止規定是否使用書名號」的新共識,電子遊戲和其他子命名常規(雖然似乎沒有其他)的類似條文廢除。如果要通過此條文,希望此處能明確立意,避免後續出現爭議,或給未來討論留下明確前提。--洛普利寧 2021年7月13日 (二) 05:16 (UTC)
個別專題內部所達成的共識,不應被顯無共識的全站性討論凌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LEP 2021年7月13日 (二) 08:28 (UTC)
這提案技術上並未進行公示({{Bulletin}}),而且一提案就立即公示也並非正當程序。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7月15日 (四) 11:00 (UTC)

命名常規(方針) § 括號的使用2

雪球關閉:
社羣共識已明確,繼續討論僅會形成冗長辯論,無助於社羣形成共識,故依據雪球法則關閉討論--Papayatrash留言2021年8月4日 (三) 11:38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舊有迷思觀念澄清:這是關於命名方式,有括號也與消歧異無關,維基百科沒有任何「條目名稱有括號=消歧義」的說明,若無具體解決方法毋須發表意見,謝謝!

由於上次的討論沒結果,故在此重新討論,希望能得到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

事發經過:Iokseng於7月7日移動22個已停駛的台中市公車頁面(且無視先前的共識)至現存的台中市公車公車路線,如下:

那我與XComhghall就以上條目的命名在 User_talk:Iokseng#錯誤的重新導向衍生的問題 展開了一場討論,詳情就不再此贅述。

雖然Iokseng不滿這些條目命名的方式,但他仍保留了「台中市公車291路 (2013年)」(此條目確實是消歧異),我覺得最莫名其妙的一點是「 (2013年)」的命名方式是從哪來的,不也是從 分類討論:台中市公車路線#廢線條目名稱 來的嗎?好,那就是他承認這樣的命名方式嘛!

再來看該管理員做出這樣的移動會造成以下情形發生:

  1. 混淆讀者:此路線是否停駛應該從條目就要看的出來,不是被動的從內文不清不楚的展現。
  2. 非常不整齊:一樣是停駛路線(不管是不是消歧異)卻有兩種命名方式,以後有停駛路線該如何命名?
  3. 未經任何討論或告知:先前有加括號的名稱都是有經過討論的,他有意見卻沒有任何告知就擅自更改。

參見

若無異議將會恢復原狀--Bus Follower留言2021年8月3日 (二) 05:34 (UTC)

半角括號通常僅用於消歧義,是在社群長期實踐當中形成的事實上的共識。這種括號的使用方式放在某專題條目中還可以試試,擴大到方針的角度就沒必要了
「此路線是否停駛應該從條目就要看的出來」——本人的理解是,從標題一眼看出來——但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似乎必要性不足。
「一樣是停駛路線(不管是不是消歧異)卻有兩種命名方式,以後有停駛路線該如何命名?」該怎麼命名怎麼命名,消歧義的關鍵詞,是要找出一個區別於主條目的特徵。
「好,那就是他承認這樣的命名方式嘛!」本人認為這是有問題的,2013年並非兩條線路的關鍵區別特徵,「2013年停駛」才是。
「先前有加括號的名稱都是有經過討論的」本人認為討論確實形成了共識,但從討論的範圍來看,這種共識僅限於台中市公車的範疇,而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共識的存在。從上次討論來看,從整個社群的角度,對於這種括號的使用方式,很多人並不買賬。--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3日 (二) 05:46 (UTC)
(-)強烈反對所謂「恢復原狀」,此所謂「共識」違反共識方針 § 共識的級別章節明確寫明:「部分編者在特定地方和時間所達成的共識,不能凌駕更廣泛的社群共識。例如,維基專題的參與者不能擅自決定某些通用的方針與指引不適用於該專題的條目,除非能說服更廣泛的社群去同意他們的見解。」有關所謂共識顯然不當地凌駕於屬於方針級別命名常規 § 括號的使用,故可被界定為無效或無效力的共識,任何用戶因遵守方針而忽略與方針存在牴觸的「共識」均不存在問題。(例:不可能在條目參與者自行達成共識「認為」一個條目存在關注度,但實際仍然違反關注度指引而保留不符合收錄條件的條目)
根據具有「更廣泛的社群共識」的命名常規方針,條目標題中括號的使用只包含作消歧義用途(或名從主人)。觀以上列出條目,大部分顯然沒有消歧義的必要(不存在同名的條目/同號的路線),故管理員Iokseng君的移動操作是顯然符合方針要求的;而相對保留台中市公車291路 (2013年)DreamerBlue再移動至台中市公車291路 (2013年停駛))則因為實際存在同名的條目/同號的路線,而非所謂「認可命名方式」,我甚至認為如沒有出現多次停駛再重新利用同號開新路線,根本無需以年份作區別(已停駛的「台中市公車291路」只有一條),只需要以「已停駛」作消歧義已經足夠,直至未來出現兩條已停駛的同號路線才有加入年份作消歧義的需要。
閣下同時提出該等移動操作存在三個問題:
  1. 混淆讀者:此路線是否停駛應該從條目就要看的出來,不是被動的從內文不清不楚的展現」——您是否看到所有沒有需要消歧義的死者條目標題全部有加上生卒年?Yumeto君也在您在巴士維基專題發起的討論中提到「琉球國 (1879年)大韓帝國 (1910年滅亡)清朝 (1636年-1912年)俄羅斯帝國 (滅亡)蘇聯 (已滅亡)」等同類型毫無必要的消歧義例子。
  2. 非常不整齊:一樣是停駛路線(不管是不是消歧異)卻有兩種命名方式,以後有停駛路線該如何命名?」——同上,是否所有人物條目,不管有無消歧義都要加上生卒年?顯然不合理,同時更對加入內部連結造成麻煩。
  3. 未經任何討論或告知:先前有加括號的名稱都是有經過討論的,他有意見卻沒有任何告知就擅自變更。」——上方已述,你提出所謂「經過討論」的「共識」並不符合方針要求,Iokseng君無責任跟從;而Iokseng君的移動操作為建基於方針的操作,將違反廣泛共識所訂立之方針的條目標題移動至正確符合方針要求的標題無需經過另外討論,因為訂立方針時已經進行過討論了;Iokseng君更沒有義務要告知你們他的操作。
同時在閱讀您在Iokseng君討論頁的留言,閣下態度顯然不當,嚴重違反了本站的文明方針或涉嫌把維基百科當成戰場,在此對閣下作出  強烈警告,若閣下再次對任何用戶作出不禮貌的行為,我或任何其他用戶均有權利將閣下的不文明行為提交至相關佈告版要求管理員處置。
以上,--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日 (二) 06:54 (UTC)
另外就閣下提出「條目名稱有括號不等於消歧義」且「此為命名方法而非消歧義」的論點,此與您所要求「區分現有及停辦路線」(您在此討論的原文:「那該怎麼區分停駛與現行路線的名稱呢」)存在顯然的矛盾,提出用以分辨(與區分同義)兩個不同的項目(存在與否)已經表示此顯然已經作為消歧義的意思了,故「這是關於命名方式,有括號也與消歧[義]無關」的說法並不成立。--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日 (二) 07:08 (UTC)
@LuciferianThomas:麻煩你把上面的第3點轉告給Jarodalien,我覺得你説得很有道理。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8月3日 (二) 07:30 (UTC)
???不明白你想表達什麼。--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日 (二) 07:32 (UTC)
「將違反廣泛共識所訂立之方針的條目標題移動至正確符合方針要求的標題無需經過另外討論,因為訂立方針時已經進行過討論了」這點我很認同,但他不認同。我當時甚至還已經盡了告知的義務。雖然上面説的是氣話,但這裏的意思是認真的。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8月3日 (二) 07:45 (UTC)
説回正題:(根據WP:CONLIMITED的規定)我認為LuciferianThomas説的話有道理,因此我並不主張Bus Follower的命名方式。甚至在撇除這些前提的情況下,Bus Follower的主張也是沒有道理的:這裏容許我類推一下:九龍巴士2號線是現在還在營運的,九龍巴士4號線則是早已停駛的,至於現在還在營運的九龍巴士5M線的編號曾經用在另一條早已停駛的巴士路綫上;然而這種命名方式從來沒有引起過任何問題,因此「非常不整齊」並不成立;如果因此把九龍巴士4號線改稱「九龍巴士4號線 (1983年)」明顯非常怪異。巴士路綫的命名一致性應該是現存的或最晚停駛的巴士路綫占用主條目的名字,其他相同編號的加消歧義括號進行消歧義。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8月3日 (二) 07:45 (UTC)
LuciferianThomas:冷靜~~我們都心平氣和地講,您無須加註「強烈反對」「強烈警告」等無助於討論的字眼,這樣的發言無助於事情解決且這裡是「互助客棧」,若您堅持留言,本人給予尊重,請您不要再僵持於這些脫離主題的事情,謝謝... -- Bus Follower留言

我受夠了喔!!就已經復原你的留言了還想怎樣啦!變本加厲的是你,先不自請來的先「警告」抨擊,還持續做攻擊,這才叫不文明吧?有什麼好抗議的?我鄭重警告你,這場無聊的紛爭已經結束,可以不要像小孩一樣一直追究於某事物嗎? 2021年8月3日 (二) 11:07 (UTC)

「我們都心平氣和地講」您沒有。——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8月3日 (二) 11:26 (UTC)
同樓上-- Sunny00217  2021年8月3日 (二) 15:05 (UTC)
(!)強烈抗議Bus Follower修改他人留言和不文明留言的舉動,此行為嚴重違反本站規則,將予以提報至管理員佈告版請求處置!--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4日 (三) 02:52 (UTC)
(!)強烈抗議(!)強烈抗議(!)強烈抗議用戶直接刪除本人沒有違反討論頁指引的言論,自己在對他人人身攻擊(12),本人按照討論頁指引予以警告竟出言不遜,行為嚴重擾亂客棧討論,已要求管理員處理!--路西法人留言 今天, 01:53 pm (UTC+8)
方針指引是大框,個別小討論也不能超出這個框架。IAR一來是創世條款之一,有其特殊性(另給予正式方針地位,也是不算久遠的事),二來只是作為爭辯的開口,但能不能買賬是看情況。——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8月4日 (三) 02:50 (UTC)
這裏如果有共識的話,通過後寫入Wikipedia:條目命名一致性決議吧,畢竟這是NC:一致性的規定。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8月3日 (二) 13:10 (UTC)
@羊羊32521:如果不是後來出現了頁面命名的亂象,用得著這樣嗎?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8月3日 (二) 14:45 (UTC)
這倒是不清楚。在下去看了英維的命名常規,確實有"Consistency"列在 「A good Wikipedia article title has the fiv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中,但說明了 The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seen as goals, not as rules. 我覺得這才是合理的狀態。 ——羊羊 [ 留言 貢獻 維貓報 古典音樂專題 ] 2021年8月4日 (三) 00:18 (UTC)
@羊羊32521:zhwiki又不是enwiki的中文版,「seen as goals, not as rules」的前提是社群有自律的意識。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8月4日 (三) 01:21 (UTC)
經歷這次討論,我大略知道大家都有「逢括號必反」的感覺(因為許多編者都認為是消歧義),好,那如果使用「沒有括號」的標題,是否就行得通呢? -- Bus Follower留言2021年8月4日 (三) 04:25 (UTC)
我猜個栗子:「台中市公車16路 2016年廢棄」,什麼意思呢?有一個事物叫做「台中市公車16路 2016年廢棄」?本質沒理解一個問題,除了因為同名消歧義的需要,為什麼在條目命名添加額外的信息,而且這些信息是條目正文就可以表達的,讀者是不是真的需要看到這些消息,或者說這只是某些編者的一廂情願或一己之利?——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8月4日 (三) 05:46 (UTC)
恭喜你猜錯了,為什麼一定要加在條目後面?我的想法是加在前面,如:「已停駛的台中市公車16路」 ,但我想這已經不牽涉到消歧義,應該是由交通圈的編者來思考,不須由全部編者討論-- Bus Follower留言2021年8月4日 (三) 06:31 (UTC)
哦這樣啊,那就請問有一個事物叫做「已停駛的台中市公車16路」?或者說參考弄個已滅亡的俄羅斯帝國已滅亡的蘇聯等。——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8月4日 (三) 07:39 (UTC)
同Cwek。容許我老實說,就算你加在前面或加在中間,其實也是有消歧義的效果的,只不過消歧義括號就只能夠加在後面而已。對標題的消歧義處理並不一定需要括號,因此現在討論的東西其實是有沒有對標題進行消歧義處理的必要,而非標題能否有括號。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8月4日 (三) 10:43 (UTC)
即使考慮小圈子的問題,一個在某個角落的分類討論得出的共識,遠不及面向全站的方針或指引頁面,或者一個面向大專題的指引或指導「靠譜」。(可以參考WP:ACGWikiProject:電子遊戲的指引等信息,甚至命名規則也同樣列出總頁面WP:命名常規之中),我認為這次的問題就在這裡,管理員不知道也不需要按照某個角落確立的討論共識,對於他而言,WP:命名常規WP:消歧義更有依照意義。如果分要考慮的話,至少在對應專題有相應的單獨指引頁或者在全站的指引或方針頁面上有列出,這樣才有更多過路處理的直到有這些討論共識的存在,才不會有意料之外的結果。——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8月4日 (三) 07:47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異體字名從發明者?

看來當時共識沒有改變。 2021年9月19日 (日) 14:41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Matt SmithSanmosaEricliu1912克勞棣Cangjie6Z7504根據2020年的共識,如果將西門路 (台南市)移動至西門路 (臺南市)不會構成繁簡破壞。想請問當時對於「名從發明者」的共識是否存在,因為現在和當時的條文好像又不同了? 2021年9月18日 (六) 05:06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Wikipedia:命名常規#命名一致性的幾點問題

如題,前段時間我就Wikipedia:命名常規#命名一致性提出了一些問題,但後續討論因無人跟進而存檔,最近有了一點時間讀了讀英文頁面,發現有以下幾點問題(矛盾),列出來供大家參考,並對命名一致性如何適用本地進行討論。

  1. 命名一致性是否該置於Wikipedia:命名常規#技術要求下:命名常規寫道:技術要求部分則對所有條目的標題都有效。,而en:Wikipedia:Article titles#Deciding on an article title在五個命名標準後寫道:These should be seen as goals, not as rules.,沒有要求必須執行,這樣與技術要求相悖。
  2. en:Wikipedia:Consistency in article titles#General description and purpose寫道:Where multiple titles are available, and where titles are equally usable in terms of recognizability, naturalness, preciseness, and conciseness, then the title to be used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itles used for similar or related topics in Wikipedia.,大意就是說如果一個條目標題符合可識別性、自然性、精確性以及簡潔性(recognizability、naturalness、preciseness and conciseness),那麼標題就要符合一致性(consistency),而以上四點均為英維命名方針規定,本地未一一對應,所以我對一致性是否能匹配本地有所疑慮。
  3. en:Wikipedia:Consistency in article titles#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istency and other considerations寫道:Consistency is only one of several title considerations, and it generally falls below several other considerations in the hierarchy of title determination.,大意為「一致性只是幾個標題考慮因素之一,通常低於標題確定層次結構中的其他幾個考慮因素。」而現有文字為條目(包括列表條目,下同)的命名的格式(包括但不限於用詞)應與其他同類條目的命名的格式一致,這一規定與英文原意不符,在引入時也未有明確說明。我給一下下方舉的例子:利比里亞議會(Legislature of Liberia),美國國會(United States Congress),按一致性要求應統一為x國議會(即Legislature of x)。所以這些類條目標題無法統一,符合常用名稱而違反命名一致性,也就代表當初提案時沒有考慮到這些因素。
  4. en:Wikipedia:Consistency in article titles#Consistent application of primary topic determinations寫道:Where a topic has been determined to be the primary topic of a term, subtopics should follow that primary topic determination.,大意是如果某個主題已確定為術語的「初級主題」,則子主題應遵循該初級主題的確定。
    1. 英文頁一例:英維共識為「中國」一詞的初級主題已定為正式名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亞洲國家,因此儘管存在同名的其他主題(中華民國),對於子主題的命名應與初級主題一致(即中國足球(Football in China),而非中華人民共和國足球)。按本地情況解讀,中國足球運動應命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足球運動,而事實上此條目包含了唐宋等朝代的足球運動,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足球」明顯不合理;而如果單按歷史地理這一概念來看,「中國足球運動」這一條目還包括了很多近現代內容,與中國條目無法對應。所以命名一致性的運作仍有問題,而且在本地來看幾乎無法解決。
    2. 英文頁第二例:英維共識為「台灣」也稱中華民國,占據整個台灣島。因此,關於此國家地理的條目標題為台灣地理(Geography of Taiwan),中華民國地理(Geograph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和台灣(Formosa)都重定向到了上方標題。其他與台灣有關的話題(如台灣交通台灣經濟等)也都不使用「中華民國」。而按本地情況解讀,幾乎所有台灣xx的條目都應移動到中華民國xx,一些歷史類條目明顯無法符合一致性規定,且也幾乎無法解決。
  5. 此外,關於爭議很大的地區詞問題,我傾向於將其類比為英文變體問題(如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英維的處理方法是We therefore do not change titles so that all consistently use one regional spelling or wording.,比如墨爾本電車(Trams in Melbourne),新奧爾良有軌電車(Streetcars in New Orleans),本地處理則傾向先到先得
  6. 對於消歧義一致性,en:Wikipedia:Consistency in article titles#Consistency and disambiguation也針對多種情況進行了規範,而本地並無此規範頁面。舉個例子,馬龍王剛頁面,消歧義文字有職業、有出生年份,並未統一。按本地情況解讀,這些條目都違反命名一致性規定,而由於一致性規定並未規定消歧義文字使用規範,所以這些條目現在都處於「違反方針,但卻無解決辦法」的情況。

@SanmosaHat600Milkypine痛心疾首ShizhaoSunny00217Jarodalien:@MilkyDefer安忆Ericliu1912Yangwenbo99Cwek:召集一下參與相關討論的用戶,一次性大量碼字可能部分措辭有誤,還望見諒。--東風留言2021年8月16日 (一) 10:27 (UTC)

看起來是個比較複雜又在條目編輯領域內的話題,我就說第一點吧。命名一致性肯定要運作在技術要求之下,這很容易理解。一個系統無法識別的命名(影響簡繁轉換、根本提交不了等)談何一致性。--安憶Talk 2021年8月16日 (一) 10:44 (UTC)
(2、4)WP:ENWPSAID。(3)「使用地區詞處理至一致也算作一致」,Liberia那個應該是欠轉換而已。我比較傾向已有一套命名規則的情況下將命名規則予以總結,並將不合理的地方調整,沒有需要調整的情況時也可以不成文規定處理(例如你不會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立法院」或「大呼拉爾」之類的條目都移動到「國會」內,需要考慮專有名詞問題)。(5)先到先得在配合地區詞處理的時候通常不會產生大問題。(6)可以不成文規定處理(當成已經符合),除非有地方調整了。這條大概的情況是有人認為有地方需要調整時討論出一個結果來,結果是調整的話立新規定確立調整。Sanmosa Outdia 2021年8月16日 (一) 11:41 (UTC)
提案的時候您也參考了英文維基百科的對應規定,如果用ENWPSAID反駁我的話,您自己的提案也會從根本上被推翻。WP:方針方針所列規範,為編者所應通常遵守;而指引則用以列出各個具體情況下標準做法為何,以資遵守方針所列規範。既然設立成了方針,就說明應該要在大多數情況下符合,如多數情況都與方針矛盾的話,說明方針問題較大或應向下考慮設立為指引。個人覺得「不成文規定處理(當成已經符合)」不是方針精神,事實上當前情況就是命名不一致,「當成已經符合」屬於掩耳盜鈴。--東風留言2021年8月16日 (一) 12:16 (UTC)
我確實是參考了英文維基百科的規定,但參考不是照搬,我自然需要選取一個較適合的本地化方式,不然會水土不服,因此我不認同我這裏的描述與當初的描述有矛盾的地方。就最後一句而言,這屬於觀念上的不同:我以普通法的概念來理解的話,習慣法雖然不成文,但仍然是有效的,因此我難以認同你的見解。Sanmosa Outdia 2021年8月16日 (一) 13:27 (UTC)
我一直不覺得ENWPSAID是個好東西,它反而容易讓人不去思考為什麼(相比之下,引用英文維基百科東西的一方往往會列出具體的例子或者理由,但引用ENWPSAID的一方往往只有這一個論述),而是看到英維來的東西就直接反對要求別人不能生搬硬套,對於整個議題以及您的其他反駁我基本一點意見都沒有,但唯獨這一點我想吐槽一下。--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8月16日 (一) 12:41 (UTC)
你可以看看我上面寫的東西:參考了英文維基百科的規定不是照搬英文維基百科的規定,當初把英文維基百科的規定引入時不進行本地化工作是不行的,因此才會出現上面Easterlies所稱現方針與英文維基百科的對應規定的差異。Sanmosa Outdia 2021年8月16日 (一) 13:27 (UTC)
  1. 同意安憶君所言,命名一致性肯定要運作在技術要求之下,也不應該歸類於技術要求之下。「These should be seen as goals, not as rules」雖然表示沒有要求必須執行,但也是目標,即儘可能達到,除非受技術限制影響而無法達到。
  2. 確需要明確「一致性」的定義,以防解讀過寬或過窄。
  3. 個人認為東風君舉出例子不妥當,該二例子均需先遵守名從主人,當地稱議會、國會就必須先跟從,此並非一致性的範圍內。
  4. 英維本身對「China」的定義與中維對「中國」的定義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以閣下提出例子en:Football in China為例,其本身與中國足球運動的連結不完全妥當,因兩方描述的範圍實際上很大程度上不相同,如果共識認為適合分拆「中國足球」和「近代中國大陸足球」兩個條目(如,基於MOS:CS4D)則應當轉移連結的條目。(註:中國足球運動下有關現代中國大陸足球運動的敘述無論如何都是需要根據MOS:CS4D編修的了)台灣地理台灣交通台灣經濟等,按照MOS:CS4D,表達不涉及政權的地理位置應用「台灣」,如此理論上台灣地理台灣交通是跟從台灣(島/群島)而非中華民國台灣經濟這些依賴政權劃分的條目則比較靠近中華民國,故個人認為三個例子中只有台灣經濟有基於命名跟隨主題而移動至中華民國經濟的需要(並可恰當對應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經濟)。
  5. 我們有自動、手工和群組轉換,除非需要名從主人(公司名之類的),否則沒有跟從當地地區詞的必要。不考慮此問題。
  6. 舉出兩個例子不妥當,消歧義應當按該標題的歧義需要而進行,一致性還是要排在正常邏輯之後。以王剛為例,一般可用不同職業的消歧義,如XXX (政治人物),但王剛有一堆政治人物,起不了消歧義作用(當然,我看到有可以用「外交官」作歧義而不使用的);職稱不適合作為消歧義項,因可變更(即不適合寫XXX (XX市長)作消歧義);理論上剩下可用籍貫和出生年(月)份作消歧義,而出生年(月)份的歧義作用應該比籍貫更清晰(國家還能理解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你籍貫細至城市地方在哪裏,但所有人都看得懂年月份了吧?)。以一致性來講,只有王剛 (1940年)王剛 (1948年)王剛 (人藝演員)須要就消歧義一致性作出調整。
就差不多先這樣了。--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16日 (一) 13:28 (UTC)
王剛的情況是部分條目沒有記載出生年月,找到來源之後自然可以移動去相應位置。本人的看法是,命名一致性如果是追求和諧統一倒也罷了,但這不應屬於技術要求。--痛心疾首留言2021年8月17日 (二) 02:09 (UTC)
技術限制要求所有條目都應遵循,理論上不應該存在例外;而CS4D屬於指引,理論上優先級不應該高於方針。--東風留言2021年8月17日 (二) 09:38 (UTC)
後者而言,CS4D有指明其規範皆基於《避免地域中心方針》〈政治〉一節,故實務上違反CS4D者必然同時違反《避免地域中心方針》;《避免地域中心方針》與命名常規應為同格。前者而言,消歧義括號內容的格式統一是可行的,建議可以另外討論;其他命名上奇怪的例外恐怕是個別用戶主張條目所有權所導致的。Sanmosa Outdia 2021年8月18日 (三) 23:43 (UTC)
命名一致無視不同種族、語種的差異強行要求統一,我極力反對。實例如下:
  1. 澳大利亞大陸叫澳大利亞,有些地方叫澳洲,按照這些人的邏輯,如果大部分條目、分類起名叫澳大利亞,那麼任何叫澳大利亞的都要移動到澳洲;
  2. 格魯吉亞有些地方叫喬治亞,所以如果大部分條目、分類叫喬治亞,那麼就應該全部移動到喬治亞不能叫格魯吉亞;
  3. 男歌手、男記者、男演員、男子游泳運動員應該移動到男性歌手、男性記者、男性演員、男性游泳運動員;
  4. 按國分類應該移動到「依國家來做的分類」;
  5. 李安的《理智與情感》有些地方叫《理性與感性》,如果該條目有幾個子條目,但《理性與感性》建立在先,所以按命名一致,《理智與情感》獲獎名單,《理智與情感》電影原聲帶都不對,應該移動。
  6. 面對地區詞爭議,主張移動方可以用「分類命名一致性是方針,繁簡處理只是編輯指引,地區詞處理甚至連指引都不是」來迫使對方屈服。
  7. 颱風名稱retired,據稱香港和台灣的譯法是「除名」,大陸譯法是「退役」,但方針帝就能以「一致」為理由一次又一次地移動,移動後再提出頁面保護阻止我移回。大陸的確有文獻譯成「除名」,就像有些大陸人會自我做賤把澳大利亞寫成澳洲,有些文獻寫「福斯」大家也知道是指「福克斯」一下,但絕大多數文獻仍然是「退役」「福克斯」,而且方針帝用來要求一致的,不過是曲曲一個條目,他認為一共兩個條目,一個條目就可以壓倒另一個。--7留言2021年8月19日 (四) 01:14 (UTC)
其他部分姑且不論,「3」的部分應該跟我有關,已在Category talk:美國男性記者回應。在這裡我也再回應一次:
根據簡體字典解釋(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編). 新華字典 第12版第6次印刷.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20. ISBN 9787100171205 (中文(中國大陸)). ):
(第350頁)男nánㄋㄢˊ (1)男性,男子,男人:~女平等|~學生。(2)兒子:長(zhǎng)~。(3)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五等:~爵。
(第361至362頁)女nǚㄋㄩˇ (1)女性,女子,女人,婦女:~士|~工|男~平等。(2)女兒:一兒一~。(3)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再來看看中國國務院網頁搜尋結果:男性女性
我想上面應該就足以解釋:男性、女性是台灣、大陸都會使用的詞彙,沒有地區差異;《新華字典》「男」、「女」列的第一個名詞就是「男性」、「女性」。你的主張沒有任何根據,純屬個人觀點。若要改變方針,請先在客棧提案,獲得社群共識後修改之,但不要為了闡釋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強加毫無根據的個人觀點於其他維基人身上,並阻礙他人執行方針(分類命名一致性)。默然留言2021年8月19日 (四) 04:39 (UTC)
我認為6+是說,「性」字是贅字,沒必要加上。男肯定是男性,男性也肯定是男。 ——魔琴 [ 喀布爾陷落 ] 2021年8月19日 (四) 05:45 (UTC)
第一,就事論事,他先主張「你們台灣愛說X性是你們的事,大陸沒這麼多性,在大陸講X性不是漢語。」因此我舉證證明沒這回事。
第二,我的立場是基於方針:「分類頁面的命名的格式(包括但不限於用詞)應與其他同類分類頁面的命名的格式一致。分類頁面的命名的格式由社群討論商定,......」若他要認真討論「男性」、「女性」的「性」是贅字,他可以在客棧討論、取得共識;只要社群有共識,我也會尊重共識,要我手工移動所有「男性」、「女性」分類都沒問題。但用情緒性言語回應、遇到爭議就嚷繁簡/地區差異,這就免了。--默然留言2021年8月19日 (四) 06:10 (UTC)
找本字典、找個網站說明大陸有「男性」這個詞?這是什麼意思,所以台灣現在已經沒有人說「女醫生」,只說「女性醫生」,沒人說「女學生」,要說「女性學生」?--7留言2021年8月19日 (四) 06:09 (UTC)
第一,這兩種用法都沒有錯,也都有人用,在兩岸都是,沒有繁簡/地區詞差異,這是我要表達的。你說「男性」、「女性」在大陸不是漢語,我也就考證了一下。
第二,你要改變分類命名一致性方針,或主張統一使用「男xx/女xx」不帶「性」字,只要社群有共識,那我就沒意見,要我手工移動全部相關分類都行。但用情緒性言語、遇到爭議就嚷繁簡/地區差異,這種討論態度就免了。--默然留言2021年8月19日 (四) 06:15 (UTC)
@默然:而且我還認為Jarodalien遇到爭議就嚷繁簡/地區(種族)差異的做法其實是在試圖給自己的原創研究爭取合法性。Sanmosa Outdia 2021年8月22日 (日) 13:37 (UTC)
默然燈火闌珊處)的首點,7實與3同。Sanmosa Outdia 2021年8月20日 (五) 00:17 (UTC)
就如同我在Talk:德國總理名單的留言:「閣下如果覺得名單更加契合,那就該項社群發表意見而不是自己搞自己的。」。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8月22日 (日) 13:05 (UTC)
立場不同而已,我反對的是統一而不是一定要用哪個詞。英語一個詞可以對應十個以上漢語辭彙。條目、分類名稱五花八門又有什麼問題,為什麼會不便於管理,甚至「管理」兩字我都不認同,難道重要的不是正誤,不是恰當,不是求同存異,而是「先下手為強」強迫不同文化、種族、語言的人種全部只能用一種行文,這叫「自由的百科全書」嗎。而且這種垃圾方針每個移動根本不需要討論,直接掛出來五個字,不管在他人看來是否通順是否恰當,都有「方針」保駕護航。如果現在誰站出來把「澳大利亞」移動到「澳洲」,說方針級別最高,港台用戶遠多於大陸,一堆人支持,誰能阻擋?這樣定下來,哪裡還有臉自稱「自由的百科全書」。--7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0:52 (UTC)
具體問題具體看待吧,某一系列的條目、分類應該使用何種命名格式,應該分開討論。因為這一系列已經建立一個頁面,就把後續的頁面按「命名一致性」的方針作為理由移動到和第一個頁面相同格式的標題,實在欠妥。就Jarodalien提到的幾個實例說兩句。澳大利亞移到澳洲、格魯吉亞移到喬治亞,這太不必了,可以用重定向、地區詞解決的問題,沒有必要在這上面糾結命名一致性。大陸用戶支持澳大利亞、格魯吉亞,港台用戶支持澳洲、喬治亞,討論不會有共識結果,應該適用先到先得,再用重定向和地區詞轉換處理各地用戶習慣問題。5、6、7同前述,地區詞問題不應該追求地區詞的命名一致性。至於3、4的語言習慣問題,3我沒有意見,是否追求命名一致性、統一為男XX還是男性XX我覺得都能接受。4「依國家來做的分類」真的很奇怪。--| 2021年8月27日 (五) 11:40 (UTC)
@瑞丽江的河水:相關方針有説明「使用地區詞處理至一致也算作一致」,他說的情況(1、2、5、6)是沒可能發生的,請不要被他誤導。我甚至懷疑他根本沒有認真看過一次相關條文。7方面我要解釋一下:如果你有看過相關討論的話,我的主張是就該條目而言相關地區詞差異已不復存在(因為中國大陸官方也已經改用「除名」,因此不再需要保留「退役」的用法),因此才會出現相關的移動情形。3我認為需要討論究竟要統一成哪個命名方式。4可能還是得另外討論。Sanmosa Outdia 2021年8月27日 (五) 13:03 (UTC)
你能證明的不過是「中國大陸官方」有幾份文件照搬異地用詞,就好像大陸也有人自我作賤非要把澳大利亞寫成澳洲、新西蘭叫紐西蘭一樣。--7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3:08 (UTC)
你不要把你對默然說的那一套也照樣搬過來這裏說事。你這套在他那邊不管用,在我這邊也一樣不管用。Sanmosa Outdia 2021年8月27日 (五) 13:37 (UTC)

一段時間沒參與了,其實我的想法是在維持命名一致性的同時讓其更適用於本地,英維用幾頁的篇幅來對方針進行解釋論述,本地三兩句帶過顯然後續會出現較多問題。我的主要問題就在於:1)是否屬於技術限制,如是,那麼所有條目名稱均需符合要求(即高於名從主人、先到先得、常用名稱等規定);如不是,可有後續討論。2)是否應制定例外,如我此前舉過的例子,帶有「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中國大陸」、「台灣」的條目是否應豁免。3)各專題統一工作,此點代議。--東風留言2021年9月4日 (六) 15:17 (UTC)

@Easterlies:[1](a)「適合使用『名從主人』原則來命名的情況」的1、2項可豁免(或在該較小的系列下另行設置命名一致性規定),3有地域中心的問題因此不能豁免,4不適用(該條規範人名名從主人)。但如果僅就1、2項的情形而言,在假定所有人都有常識的前提下,現行規定應該不需要修改。(b)所有條目應以命名一致性高於先到先得(但由於「使用地區詞處理至一致也算作一致」,僅存在地區詞差異的情形當作已達致命名一致性),或者可以說是以同一系列下的首個條目的先到先得作命名一致性處理(除非另有共識確立相反的舉措),但前提是避免地域中心。(c)這通常不應該有衝突(我想不到有衝突的例子),可以的話給個例子,我解說一下。[2]同(1a),可以按較小的系列(例如「??業」之類的)另行設置命名一致性規定(例如中國大陸的「??業」條目統一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業」格式),真不行的話可以設例外,但前提是避免地域中心。[3]不太理解你的意思,可以的話麻煩詳細解說一下。Sanmosa Outdia 2021年9月8日 (三) 12:51 (UTC)
2)中國、臺灣、中國大陸適用於各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適用於1949年起中國大陸、1997年起香港及1999年起澳門;中華民國適用於1912-1949年中國大陸、1912年起金馬及1945年起臺澎。應按頁面實際內容確定標題。--紺野夢人 肺炎退散 2021年9月8日 (三) 14:31 (UTC)
  • 命名一致性不具備可操作性。不同意「所有條目名稱均需符合命名一致性的要求」,繼而反對在命名有爭議時將「命名一致性」作為依據。

(1)條目屬於哪個系列,是否屬於同一個系列,沒有一個簡單易行的判斷標準。 (2)現有的不一致的條目如何處理誰來處理。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9月11日 (六) 00:20 (UTC)
(0)但我成功操作了。(1)基本上這是因情況制宜的,因此通常需要就情況個別討論。(2)沒有不能處理的情況,只有不願處理的情況。Sanmosa Outdia 2021年9月11日 (六) 05:15 (UTC)
(0) 你反正喜歡自己發明/解讀方針,沒有方針你成功操作了只能說你「本領大」。(1) 這不是個別情形。隨便舉個例子 全國廣播公司NBA,按照命名一致性,現有的命名方式就是要改。要麼是NBC/NBA,要麼是「全國廣播公司」和「全國籃球協會」,要麼是「國家廣播公司」和「國家籃球」。再舉個例子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國家冰球聯盟相比為什麼前者有「國家」,要改。也許可以說隨意找幾個條目你都能找到某些共同的系列,找到不一致的情形。(2) 當然沒有什麼是不能的,太陽都能消亡,但有意義嗎? 現有多少條目不一致,不一致的情形以何種為標準,有多少例外,例外要如何處理,這些有答案嗎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9月12日 (日) 03:41 (UTC)
(0)我認為這單純是你不能跳出你既有的思考範圍而已,這點我不打算和你爭論。(1、2)因此我才說「就情況個別討論」,這方針建來就是讓社羣多討論的,不要妄求在沒討論的情況下得到答案,也不要妄求阻止相關討論。Sanmosa Outdia 2021年9月12日 (日) 03:54 (UTC)
"妄求阻止相關討論"?大家都在正常討論,正常發表意見,請明示誰在妄求阻止。--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9月12日 (日) 09:57 (UTC)
這話是說給其他人聽的,之前確實有人故意阻止命名一致性方針的執行。Sanmosa Outdia 2021年9月12日 (日) 23:59 (UTC)
請明示是誰在求阻止。請拿出/發明/解讀方針支持你的「」的論斷。根據你所說的「究竟什麼情況使用命名一致性、怎樣執行命名一致性都是就做情況個別討論和實行的」都還待討論,那麼按此執行才是笑話。 --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9月13日 (一) 03:13 (UTC)
那我直接明言我說的是Jarodalien好了,他還因編輯爭議被管理員施行編輯禁制。如果你需要我證明的話,你大可以自己去看Talk:德國總理列表的移動請求討論,其中我並未參與。「究竟什麼情況使用命名一致性、怎樣執行命名一致性都是就做情況個別討論和實行的」是因為希望體諒某部分用戶系統性地域中心的情況才制定的,不然命名一致性規則剛通過的時候就應該會出現一大堆強力移動操作。Sanmosa Outdia 2021年9月16日 (四) 08:37 (UTC)
我所強調的是,這不是個別的情形。比如同為美國運動員,金伯利·羅德(這個人是我隨機找到的)不含中間名,而佐敦·歐內斯特·巴勒斯則有,如果依命名一致性,該改哪個?又比如,同為射擊運動員,埃里克·倫德奎斯特 (射擊運動員)阿爾韋托·費爾南德斯 (運動員)肖俊 (1972年)的消歧義頁不一致,又要如何改?同為明朝皇帝,朱元璋建文帝明成祖一個是姓名,一個是年號,一個是廟號,又要怎麼改 --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9月12日 (日) 10:13 (UTC)
1的話,個人認為一般人名不一定需要依從命名一致性,上方我也幾次提到「就情況個別討論」,究竟甚麼情況使用命名一致性、怎樣執行命名一致性都是就做情況個別討論和實行的。2請參見我在2021年8月18日 (三) 23:43 (UTC)的留言,我認為消歧括號內容的統一是值得討論的,但建議就此另開一個獨立討論串,畢竟不同人的想法可能不同,上方我也幾次提到「就情況個別討論」。3請參見「部分專題已經設定適用於該專題的子命名常規,並已在其中包含對該類條目的命名的格式的規範」條,在子命名常規有進行規範的情況下,會當作已經在該專題下達致命名一致性。如果你對此有意見的話,你大可以提請修訂子命名常規。Sanmosa Outdia 2021年9月12日 (日) 23:59 (UTC)
我所強調的是,這不是個別的情形。關於3,請注意並沒有此項子命名常規。1/2/3 只是我隨便找,若要將命名一致性適用於所有條目,那麼會出現就一堆問題。--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9月13日 (一) 03:19 (UTC)
我認為你把個別情形與普遍情形弄反了。3有對應的子命名常規:Wikipedia:命名常規 (人名)#中國歷代君主,請你以後發言前先做一下查證。我認為你是把現狀與真正正常的情況也給弄反了。Sanmosa Outdia 2021年9月13日 (一) 12:17 (UTC)
這三個案例是我隨機一下就找出來的,包含前面的再簡單找幾個吧:
「如果條目所屬的專門領域存在具體命名規定,應遵照該規定執行,而不再按照命名慣例的要求確定名稱;但這些條目仍需遵守技術要求一節的規定。」由此可見,「技術性要求」高於「自命名常規」。邏輯上也是對的「繁簡統一」等要求必然高於一般的命名原則,慣例和常規。--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9月18日 (六) 07:23 (UTC)
「1的話,個人認為一般人名不一定需要依從命名一致性」,我希望你有看到我這句說話。Sanmosa Outdia 2021年9月16日 (四) 08:31 (UTC)
你「個人認為」而已,甚至都不是「共識」,這個時候就不說「WP:CONLIMITED」?--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9月18日 (六) 01:15 (UTC)
「命名一致性」高於「使用中文」,「使用常用名稱」 等命名原則 就是個笑話。--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9月18日 (六) 01:17 (UTC)
這個討論里舉出了很多例子,也請你不要視而不見。--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9月18日 (六) 01:27 (UTC)
你從來都沒有認真看待我的留言,那我認真回覆又有甚麼意思?Sanmosa Outdia 2021年9月18日 (六) 05:15 (UTC)

命名一致性 修改提議

翻看Wikipedia_talk:命名常規,「命名一致性」此要求2021年5月10日制定時,未經充分討論;且此後此原則有被濫用的嫌疑;已有多人表示需要對此修改。故而提議如下:

  • 「命名一致性」為「子命名常規」推廣到一般分類的擴大版。但不宜採用兜底原則,強求一致,而應求同存異,採取白名單機制,即已有明確「子命名常規」,「決議」和「共識」方可適用。原因如下:
    • 基於事物的多樣性,條目可與多個條目分屬不同的分類,分類級別也無法比較大小。按照不同的分類去強求一致,條目的命名會有衝突。
    • 根據區域差異,條目命名不能保持一致。雖然目前的文本里有注釋稱「使用地區詞處理至一致也算作一致」,但是現有命名爭議里,許多用戶以 Category:XXX 里的條目命名不同而要求修改命名,從而使得「使用地區詞處理至一致也算作一致」成為一句空話。
    • 個人習慣不同,滿足命名原則和慣例的情況下,個人有選擇條目名的自由。
  • 將其移出「技術性要求」一節。命名是否一致與技術實現沒有關係。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9月13日 (一) 04:55 (UTC)
反對以上理由,並強烈抗議其「未經充分討論」的虛假陳述,命名一致性理當是所有條目普遍通用的,這也有助於後續各類頁面的維護。尤其是1.2點,正確的做法是提醒他們他們的理由不當,而不是以此為由削足適履。就第2點,不放在「技術性要求」節不是不可以,但必須確保「命名一致性」仍然具備同等的執行優先性。Sanmosa Outdia 2021年9月13日 (一) 12:13 (UTC)
未經充分討論是指:
  1. 討論人數不足,排除提議者之外,只有兩個人發表意見,還有其中一個人是反對意見即強行通過。而該用戶所說的「以一致為由擴大適用將帶來很大的麻煩」,現已逐步得到驗證。
  2. 對於該原則放置在「技術性要求」一節,適用範圍應限於技術限制,給人的理解亦是因為技術性限制而要求的一致,與條目名實際的意義無關係。但從這四個月的實施來看,其實際適用範圍已無限擴大到所有條目。
故而要求重新審議該「條文」。要求審議的議題包含優先級,適用範圍。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9月14日 (二) 01:36 (UTC)

這裡ping Wikipedia_talk:命名常規#頁面命名一致性的通用(普遍性)條文和本次討論的參與人員,其他未通知到的或有遺漏的,敬請代為通知。 @hat600MilkypineYFdyh000Sanmosa痛心疾首:@ShizhaoSunny00217JarodalienMilkyDefer:@安忆Ericliu1912Yangwenbo99CwekEasterlies: @Tokisaki_KurumiLuciferianThomas瑞丽江的河水默然Yumeto:。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9月14日 (二) 01:36 (UTC)

優先級 修改提議

  1. 完全刪除該條文,恢復至2021年5月10日前的文本。
  2. 放置於Wikipedia:命名常規#主要命名慣例一節,優先級低於命名原則,與其他命名慣例優先級相同
  3. 放置於Wikipedia:命名常規#命名原則,優先級與其他命名原則相同。
  4. 高於命名原則和命名慣例,但低於「子命名常規」,「決議」和「共識」等例外。
  5. 高於命名原則和命名慣例,但低於「子命名常規」。
  6. 高於「子命名常規」。

其中: 「決議」是指類似於「條目命名一致性例外」的決議頁面,「共識」是經充分討論達成的共識。

意見
「決議」是指類似於「條目命名一致性例外」的決議頁面,「共識」是經充分討論達成的共識,此舉不會違反WP:CONLIMITED,因為可以將「低於「共識」」寫入「命名一致性」的文本,成為命名常規方針的一部分。若仍有疑問,新增提供了5、6兩個選項,請澄清。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9月14日 (二) 06:57 (UTC)
對於「決議」的定義無異議(原因是這是基於既有的命名一致性規定為之)。對於「共識」的定義仍有疑問:WP:COVID-19條目共識雖然也是「共識」,但受制於WP:CONLIMITED的緣故,在不修改WP:R的情況下,重新導向的用名不能同受條目標題中對COVID-19及SARS-CoV-2的稱呼相關規定的規範;因此我認為「共識」應指經共識直接修改「條目命名一致性」規定或經共識設立或修訂「子命名常規」,如果你的理解有所不同,請再進一步澄清。【4不行的話,我次選3與5。6不是命名一致性的本意,5在「決議」與「共識」的定義得以釐清的情況下並不必要,但姑且當成備用選項好了。】Sanmosa Outdia 2021年9月15日 (三) 14:53 (UTC)
按照WP:命名常規,現狀就是6。「如果條目所屬的專門領域存在具體命名規定,應遵照該規定執行,而不再按照命名慣例的要求確定名稱;但這些條目仍需遵守技術要求一節的規定。」-- -- I'm Lewix.|I'm sorry for your loss.| 2021年9月18日 (六) 07:20 (UTC)
不,現狀是4或5。WP:CONSISTENCY有説明「部分專題已經設定適用於該專題的子命名常規,並已在其中包含對該類條目的命名的格式的規範」,你根本就沒有細看條文,而只是在自説自話。Sanmosa Outdia 2021年9月18日 (六) 11:04 (UTC)
  • 支持意見1,此條例如今實際情況已是先下手為強的有效武器,移動條目或分類前根本不需要討論直接就可以移,當他人提出異議時就以這是方針來反駁,以A移動到B,根本不需要討論A還是B哪個更合適,提出的人只需要強制推行,以至高無上的「方針」保駕護航。見上面的例子,在引起很大爭議的地區詞差異時(如格魯吉亞分類移動到喬治亞分類),主張移動方也能宣稱「分類命名一致性是方針,繁簡處理只是編輯指引,地區詞處理甚至連指引都不是」來迫使對方屈服。「使用地區詞處理至一致也算作一致」,說得好聽,沒有任何人移動時尊重過這條。所有的男XX,女XX移動到「男性XX」,「女性XX」之前到底又在哪裡有過討論,憑什麼來認定應該是男XX移動到男性XX而不是反過來。對主張移動的用戶來說,他們手持方針至高無上,任何討論都不需要,膽敢反抗就是「為了闡釋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方針帝在上面說,「正確的做法是提醒他們他們的理由不當」,敢問有任何時候、任何主張移動的用戶會覺得「理由不當」?他們手握方針,誰敢說不當,還是這個當與不當都要等你來裁定,由你說了算?假如說你的任何判斷都正確,都最合適,維基百科也不應該確立只有你才能準確把握的方針。--7留言2021年9月15日 (三) 12:25 (UTC)
德國總理列表可不是我經手處理的Sanmosa Outdia 2021年9月15日 (三) 14:55 (UTC)

適用範圍 修改提議

若上述選擇是2,3,4,即保留「命名一致性」文本,則適用範圍選項如下:

  1. 白名單機制,即已有明確「子命名常規」,「決議」和「共識」方可適用。
  2. 黑名單機制,即對所有條目適用,除非有明確的「子命名常規」,「決議」和「共識」例外。
意見
同上,要求澄清「『決議』和『共識』等例外」的含義。基本認可黑名單機制。Sanmosa Outdia 2021年9月14日 (二) 04:44 (UTC)

條目命名一致性


偶然間我在命名常規看到了這段敘述

條目[…]的命名的格式(包括但不限於用詞)應與其他同類條目的命名的格式一致(使用地區詞處理至一致也算作一致)。部分專題已經設置適用於該專題的子命名常規,並已在其中包含對該類條目的命名的格式的規範。其他條目的命名的格式由社群討論商定,並應立為子命名常規,否則應在《條目命名一致性決議》頁面予以記載。

這段敘述使我想起了今年五月份在Category:電影獲獎與提名列表看到的命名格式不一致的條目,有的帶書名號,有的不帶書名號。為了以後新創建的此類條目的命名能有跡可循,命名格式須保持一致,那麼統一的格式是帶書名號呢還是不帶呢?(據我所知,大陸官方和台灣官方關於書名號的規定還是相反的)

帶書名號的條目整理如下(為免受可能發生的地區轉換的干擾,以下不轉換,(▼)下同《为奴十二年》获奖列表 《间谍之桥》获奖名单 《逃离德黑兰》获奖名单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获奖名单 《点球成金》获奖名单 《亡命驾驶》获奖名单 《弗里达》获奖名单 《消失的爱人》获奖名单 《时时刻刻》获奖名单 《国王的演讲》获奖名单 《迷失东京》获奖名单 《美食总动员》获奖名单 《死侍》获奖名单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获奖名单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奖名单 《心灵奇旅》获奖名单 《一个明星的诞生》获奖名单 《星际迷航:暗黑无界》获奖名单 《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獲獎與提名列表 《泰坦尼克号》获奖名单 《生命之树》获奖名单 《华尔街之狼》获奖名单 《疯狂动物城》获奖名单

不帶書名號的條目整理如下:1917獲獎與提名列表 4月3週又2天獲獎與提名列表 美国骗局获奖列表 阿凡达获奖与提名列表 复仇者联盟获奖名单 蓝色茉莉获奖名单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獲獎與提名列表 可可夜總會獲獎與提名列表 贝隆夫人获奖与提名列表 冰雪奇缘获奖名单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獲獎與提名列表 地心引力获奖列表 她获奖名单 腦筋急轉彎獲獎與提名列表 小丑獲獎與提名列表 特攻聯盟獲獎與提名列表 酷寶:魔弦傳說獲獎與提名列表 樂來越愛你獲獎與提名列表 小婦人獲獎與提名列表 瘋狂麥斯:憤怒道獲獎與提名列表 乾吧!我的彩虹人生所獲榮譽列表 米纳里获奖与提名列表 无依之地获奖与提名列表 從前,有個好萊塢獲獎與提名列表 寄生上流獲獎與提名列表 房间获奖列表 理智与情感获奖名单 怒火邊界獲獎與提名列表 靈異第六感獲獎與提名列表 在云端获奖列表 V怪客獲獎與提名列表 瓦力獲獎與提名列表 進擊的鼓手獲獎與提名列表 冬天的骨头获奖名单 神力女超人獲獎與提名列表 年轻的维多利亚获奖名单

統計結果:條目總數59個,帶書名號有23個,約占總數的38.98%,不帶書名號有36個,約占總數的61%。

本討論結束後效仿Wikipedia:分類頁面命名一致性決議創建Wikipedia:條目命名一致性決議,並且將決議記錄登記在案。--Txkk留言2021年9月4日 (六) 06:54 (UTC)

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書名號:「叢書」、「文庫」、「系列」、「書系」等系列著作的選題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規定使用引號,而中華民國教育部規定使用雙書名號。

作為條目名稱,我認為可以不加標點符號。原因第一是現代用標點符號沒這麼嚴謹,不加標點符號大家基本讀得懂;第二,不加標點符號既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又不符合中華民國規定,沒有偏重哪個國家的疑慮。
最後,不反對用T語法修改標題。--Gqqnb留言2021年9月4日 (六) 14:35 (UTC)
不贊同使用T轉換修改標題,這樣不利於字詞維護:
  • T轉換要手打「冗餘文字」,容易出錯。比如T=zh-cn:《赛车总动员》获奖列表; zh-tw:《Cars》獲獎列表;。「獲獎列表」是系統可以自動搞定的,現在還要分別簡繁手敲一遍,容易出現漏字、簡繁用錯等問題。碰到三地乃至多地譯名都不一樣的,就更容易搞暈了。
  • T轉換會把標題寫死。碰到變更轉換組,或者更改標題其他部分的情況(比如「獲獎列表」改「獲獎名單」),還要額外更新T字段。
如果標題要顯示書名號,就乾脆將頁面移動到含書名號的標題。實際標題、顯示標題、轉換組三位一體,這樣維護才更方便。畢竟實體標題使用書名號與否,都沒有任何技術問題。
當然如果單從技術角度考慮,只從標題轉換角度出發,鑑於書名號差異(比如單曲和叢書),標題不使用也不顯示書名號是最簡單的。--Lopullinen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07:54 (UTC)
額外,標題轉換隻是解決了顯示的問題,但對於條目命名(也就是頁面的最終位置)並沒有作用,也還是要決定補上書名號等或不用補上。——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9月7日 (二) 02:48 (UTC)
Wikipedia_talk:頁面分類#是否應該統整維基上所有的獲獎列表條目與分類? 恩,沒意外,還是會被反對。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9月4日 (六) 14:48 (UTC)
他山:日文以『』「」標示作品,但維基百科日本語版類似頁面並不使用,顯示的標題也如此。 紺野夢人 肺炎退散 2021年9月5日 (日) 01:58 (UTC)
她獲獎名單難道對於沒看過電影或不知道大陸譯名的人來說不可能產生「誰獲獎」的疑問,相信將來還會有電影叫《愛因斯坦》,看到「愛因斯坦獲獎名單」第一直覺會是什麼?上次書名號問題的討論好不容易大陸人能加書名號了,又拿一致來說事,「使用地區詞處理至一致也算作一致」,可惜,沒人接受,唉。--7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06:08 (UTC)
疑問這方面問題不大,畢竟讀者是來讀條目的,不是看一眼標題就走人的。即使寫作「《愛因斯坦》獲獎名單」,讀者頂多也只能看出這是作品獲獎列表,依然無從得知得主是電影、傳記還是唱片。所以條目標題加不加書名號,讀者到頭都要看條目序言。標題書名號作用主要還是分詞,或者說作品標題本身帶標點時,加書名號會更好看。像「乾吧!我的彩虹人生所獲榮譽列表」 vs. 「《乾吧!我的彩虹人生》所獲榮譽列表」,前者嘆號就太過搶眼。
最後還是想說,列表也要把序言抓好。不少列表都像「愛因斯坦獲獎名單記載了《愛因斯坦》的所獲獎項。」這樣只有一句話,主題是甚麼都沒交代。這種讀者才真有疑問。--Lopullinen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07:09 (UTC)
@Temp3600:假設有一個叫張三的編者打算創建名為「XX獲獎名單」的條目,你說他給不給「XX」加書名號呢?連個規矩都沒有,這不是使人困擾嗎?--Txkk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15:22 (UTC)
中國人一定反對,應該加引號!--Gqqnb留言2021年9月11日 (六) 14:12 (UTC)

列入Category:文學角色列表的條目和子分類沒加書名號。--Txkk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15:28 (UTC)

確立按地理劃分的分類命名規則

原標題為:修改命名常規#地名一節

U:ghrenghren的提案

現行條文
地名

當存在有多個同名地名時:使用國家名稱作為消歧義關鍵詞;如若在同一國家有同名地名,則使用能夠區分的最上級行政區劃名作為消歧義關鍵詞。採用地名作為消歧義關鍵詞的其他條目,如固定設施、機構、人物等,也應按上述方法選擇消歧義關鍵詞。(註:原則上消歧義關鍵詞還應符合兩岸用語要求,但現時社群對消歧義關鍵詞的具體選擇尚無共識。)例如:「海得拉巴 (印度)」和「海得拉巴 (巴基斯坦)」等。(關於消歧義的技術規定請參見「括號的使用」一節Wikipedia:消歧義#條目的命名。)


中國大陸的行政區條目的命名需要加上「省」、「市」、「縣」等,以全稱來命名,如「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深圳市」、「陽朔縣」、「焉耆回族自治縣」、「海淀區」等,而避免用「內蒙古」、「山東」、「深圳」、「陽朔」、「焉耆」、「海淀」等來命名。除區劃條目自身以外,涵蓋某一行政區全境內情況的條目、模板、分類等,其命名均應採用區劃全稱,如「廣東省行政區劃、「山東省經濟」、「Category:北京市建築物」等,而不應使用「廣東行政區劃」、「山東經濟」、「Category:北京建築物」等來命名。

提議條文
地名

當存在有多個同名地名時:使用國家名稱作為消歧義關鍵詞;如若在同一國家有同名地名,則使用能夠區分的最上級行政區劃名作為消歧義關鍵詞。採用地名作為消歧義關鍵詞的其他條目,如固定設施、機構、人物等,也應按上述方法選擇消歧義關鍵詞。(註:原則上消歧義關鍵詞還應符合兩岸用語要求,但現時社群對消歧義關鍵詞的具體選擇尚無共識。)例如:「海得拉巴 (印度)」和「海得拉巴 (巴基斯坦)」等。(關於消歧義的技術規定請參見「括號的使用」一節Wikipedia:消歧義#條目的命名。)

中國大陸的行政區條目的命名需要加上「省」、「市」、「縣」等,以全稱來命名,如「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深圳市」、「陽朔縣」、「焉耆回族自治縣」、「海淀區」等,而避免用「內蒙古」、「山東」、「深圳」、「陽朔」、「焉耆」、「海淀」等來命名。除區劃條目自身以外,涵蓋某一行政區全境內情況的條目、模板等,其命名均應採用區劃全稱,如「廣東省行政區劃」,而不應使用「廣東行政區劃」來命名。而為了避免過長的分類、消歧義名稱,多於一個字的行政區劃名稱如非必要應該被略去,例如「Category:內蒙古建築物」不應作「Category:內蒙古自治區建築物」。也不必加上「直轄市」、「縣轄市」、「地級市」等註明其行政規劃名稱性質,略稱為市即可。已成過去歷史的地名不須加上行政區劃名稱的後綴,例如巴州 (四川)不應作巴州 (四川省)

近日見大量分類名稱被改,直接提一下修訂算了。ghren🐦吱吱吱...🔊 2021年10月19日 (二) 08:01 (UTC)

Sanmosa的提案

Wikipedia:命名常規#地名
現行條文
地名

當存在有多個同名地名時:使用國家名稱作為消歧義關鍵詞;如若在同一國家有同名地名,則使用能夠區分的最上級行政區劃名作為消歧義關鍵詞。採用地名作為消歧義關鍵詞的其他條目,如固定設施、機構、人物等,也應按上述方法選擇消歧義關鍵詞。(註:原則上消歧義關鍵詞還應符合兩岸用語要求,但現時社群對消歧義關鍵詞的具體選擇尚無共識。)例如:「海得拉巴 (印度)」和「海得拉巴 (巴基斯坦)」等。(關於消歧義的技術規定請參見「括號的使用」一節Wikipedia:消歧義#條目的命名。)

中國大陸的行政區條目的命名需要加上「省」、「市」、「縣」等,以全稱來命名,如「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深圳市」、「陽朔縣」、「焉耆回族自治縣」、「海淀區」等,而避免用「內蒙古」、「山東」、「深圳」、「陽朔」、「焉耆」、「海淀」等來命名。除區劃條目自身以外,涵蓋某一行政區全境內情況的條目、模板、分類等,其命名均應採用區劃全稱,如「廣東省行政區劃、「山東省經濟」、「Category:北京市建築物」等,而不應使用「廣東行政區劃」、「山東經濟」、「Category:北京建築物」等來命名。

提議條文
地名

當存在有多個同名地名時:使用國家名稱作為消歧義關鍵詞;如若在同一國家有同名地名,則使用能夠區分的最上級行政區劃名作為消歧義關鍵詞。採用地名作為消歧義關鍵詞的其他條目,如固定設施、機構、人物等,也應按上述方法選擇消歧義關鍵詞。(註:原則上消歧義關鍵詞還應符合兩岸用語要求,但現時社群對消歧義關鍵詞的具體選擇尚無共識。)例如:「海得拉巴 (印度)」和「海得拉巴 (巴基斯坦)」等。(關於消歧義的技術規定請參見「括號的使用」一節Wikipedia:消歧義#條目的命名。)

中國大陸的行政區條目的命名需要加上「省」、「市」、「縣」等,以全稱來命名,如「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深圳市」、「陽朔縣」、「焉耆回族自治縣」、「海淀區」等,而避免用「內蒙古」、「山東」、「深圳」、「陽朔」、「焉耆」、「海淀」等來命名。除區劃條目自身以外,涵蓋某一行政區全境內情況的條目、模板等,其命名均應採用區劃全稱,如「廣東省行政區劃」,而不應使用「廣東行政區劃」來命名。已成過去歷史的地名不須加上行政區劃名稱的後綴,例如巴州 (四川)不應作巴州 (四川省),除非有以行政區劃名稱(及其後綴)再細分不同條目的必要。按地理劃分的分類有相反的命名規則,詳見Wikipedia:分類名稱#按地理劃分的分類

Wikipedia:分類名稱#按地理劃分的分類
現行條文
按地理劃分的分類(全章節現非方針)

按照地理的不同對條目進行劃分是維基百科頁面分類的一種重要方式,命名時國家或者地區名稱在前,之後跟具體類型名稱,例如「浙江人」、「歐洲經濟」、「日本歷史」等。這種按照地理位置不同的劃分有時具有歧義性,比如「日本人」可以是「日本民族的人物」或者「具有日本國籍的人物」。一般來說,這種歧義性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有必要進行更精確的區分,可以考慮成立以國籍劃分的類別等,如「日本籍人物」、「美籍華人」等,和按照民族劃分的人物,如「俄羅斯族人」等。

當某分類中的此類子分類達至少10個後,為保持分類的清晰,可考慮成立單獨的子分類包含此類分別,名稱一般使用「各地」(或者「各地區」)、「各大洲」、「各國」、「各省」(「各州」)、「各城市」等詞彙,例如各國人物各地中國人等,詳情可參見按國家分類按中國省份分類按大洲分類等分類。

提議條文
按地理劃分的分類(通過後全章節為方針)

按照地理的不同對條目進行劃分是維基百科頁面分類的一種重要方式,命名時國家或者地區名稱在前,之後跟具體類型名稱,例如「浙江人」、「歐洲經濟」、「日本歷史」等。這種按照地理位置不同的劃分有時具有歧義性,比如「日本人」可以是「日本民族的人物」或者「具有日本國籍的人物」。一般來說,這種歧義性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有必要進行更精確的區分,可以考慮成立以國籍劃分的類別等,如「日本籍人物」、「美籍華人」等,和按照民族劃分的人物,如「俄羅斯族人」等。

當某分類中的此類子分類達至少10個後,為保持分類的清晰,可考慮成立單獨的子分類包含此類分別,名稱一般使用「各地」(或者「各地區」)、「各大洲」、「各國」、「各省」(「各州」)、「各城市」等詞彙,例如各國人物各地中國人等,詳情可參見按國家分類按中國省份分類按大洲分類等分類。

為了避免過長的分類、消歧義名稱,地名的中文如撇除行政區劃後綴後多於一個漢字,如非必要,分類名稱中的行政區劃後綴應略去(例如「Category:內蒙古建築物」不應作「Category:內蒙古自治區建築物」),除非該分類主要收錄的是行政區劃條目。分類名稱中不應加上「直轄市」、「縣轄市」、「地級市」等表示行政區劃名稱性質的,除非相關性質為正式行政區劃後綴的一部分,且該分類主要收錄的是行政區劃條目。

爲何「已成過去歷史的地名不須加上行政區劃名稱的後綴」,若某地存在時屬當時某區劃,消歧義使用該區劃沒問題,何必略去後綴。 紺野夢人 肺炎退散 2021年10月20日 (三) 02:04 (UTC)
@Yumeto:歷史上可以隸屬不同的行政區(例如:廣南東路、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廣東省)。這條不阻礙需要以行政區劃名稱的後綴進一步消歧義的情形(已就此再調整),也不阻礙加上行政區劃名稱的後綴的名稱重新導向至不加上行政區劃名稱的後綴的名稱。Sanmosa WÖRK 2021年10月20日 (三) 02:25 (UTC)

(+)支持此案,但認為做分類、消歧義時,只有一字的縣市區劃名稱應當加上(如:台北市),而多餘一字多後綴名可省略為一字多可以省略後加上(如:焉耆回族自治縣→焉耆縣)。--Nrya ✰~ 2021年10月20日 (三) 03:19 (UTC)

認為該方案尤強化地理章節分案,事實進一步混淆了建制和地理歷史等關係之、並有強化元2018年案之問題,如不解除有關強力性質維持(-)不支持本案之意向。--約克客留言2021年10月20日 (三) 04:39 (UTC)
@Longway22:不對,我的意思是分類本身收的條目主要是行政區劃時分類名才會有行政區劃後綴,不然不加行政區劃後綴,你好像把我的意思弄反了(Nrya也是)。我再調整一下。Sanmosa WÖRK 2021年10月21日 (四) 11:51 (UTC)
更改後較為清晰,本編承04:39UTC所言,因應11:51UTC後修正案版本已迴避有關混淆和強力性質、如後續無追加相衝修訂等情,即無異議本修正案具經討論收窄獲取之一定共識基礎可付諸程序約定之公示。——約克客留言2021年10月21日 (四) 12:05 (UTC)

不如我列幾個例子出來比大家評應該怎用好了:

A. Category:首爾特別市交通

  1. Category:首爾特別市交通
  2. Category:首爾市交通
  3. Category:首爾交通

B.Category:首爾特別市行政區劃

  1. Category:首爾特別市行政區劃
  2. Category:首爾市行政區劃
  3. Category:首爾行政區劃

C.會展中心站_(天津市)

  1. 會展中心站_(天津市)
  2. 會展中心站_(天津)

給題號和答案就可以了,大家方便。第一個是目前的命名。--ghren🐦吱吱吱...🔊 2021年10月21日 (四) 04:45 (UTC)

Category:首爾市交通、Category:首爾特別市行政區劃、會展中心站_(天津市)。--Nrya ✰~ 2021年10月21日 (四) 06:31 (UTC)

認為上述個案除行政區劃可用行政建制強調外,其餘交通設置個案均不需要建制強調。——約克客留言2021年10月21日 (四) 09:42 (UTC)

Longway22的意見我理解成Category:首爾交通、Category:首爾特別市行政區劃(A)/Category:首爾市行政區劃(B)、會展中心站 (天津)。我自己的意見則是Category:首爾交通、Category:首爾特別市行政區劃、會展中心站 (天津市)。Sanmosa WÖRK 2021年10月21日 (四) 11:51 (UTC)
如何處理同名的問題(如嘉義縣市、新竹縣市)?--Nrya ✰我聽見有個聲音~ 2021年10月22日 (五) 03:38 (UTC)
有同名的時候加上就行吧--ghren🐦吱吱吱...🔊 2021年10月22日 (五) 06:28 (UTC)
同上。「如非必要」才不加,有消歧義的必要性的話就只能加了。Sanmosa WÖRK 2021年10月22日 (五) 09:52 (UTC)
那如果同名呢比如:廣州市白雲區、貴陽市白雲區,此類情形如何界定?使用「白雲區 (廣州)」還是「白雲區 (廣州市)」還是「廣州市白雲區」還是「廣州白雲」?--Nrya ✰我聽見有個聲音~ 2021年10月22日 (五) 13:09 (UTC)
韓國廣州市、中國廣州市同理。--Nrya ✰我聽見有個聲音~ 2021年10月22日 (五) 13:11 (UTC)
幾個廣州有白雲區?——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10月23日 (六) 08:35 (UTC)
同上,兩組兩級行政區分別同名的情況「古今一切無之事」。Sanmosa WÖRK 2021年10月23日 (六) 12:58 (UTC)
取決於主條目的主從消歧義方式。Sanmosa WÖRK 2021年10月23日 (六) 12:58 (UTC)
實際上我可以理解成分類的命名應該和消歧義的方式接近嗎?除了沒有括號外--ghren🐦吱吱吱...🔊 2021年10月23日 (六) 13:26 (UTC)
有些類近,不過有時候還是有括號就是了。Sanmosa WÖRK 2021年10月24日 (日) 02:33 (UTC)

Ghrenghren提案

Wikipedia:命名常規#地名
現行條文
地名

當存在有多個同名地名時:使用國家名稱作為消歧義關鍵詞;如若在同一國家有同名地名,則使用能夠區分的最上級行政區劃名作為消歧義關鍵詞。採用地名作為消歧義關鍵詞的其他條目,如固定設施、機構、人物等,也應按上述方法選擇消歧義關鍵詞。(註:原則上消歧義關鍵詞還應符合兩岸用語要求,但現時社群對消歧義關鍵詞的具體選擇尚無共識。)例如:「海得拉巴 (印度)」和「海得拉巴 (巴基斯坦)」等。(關於消歧義的技術規定請參見「括號的使用」一節Wikipedia:消歧義#條目的命名。)

中國大陸的行政區條目的命名需要加上「省」、「市」、「縣」等,以全稱來命名,如「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深圳市」、「陽朔縣」、「焉耆回族自治縣」、「海淀區」等,而避免用「內蒙古」、「山東」、「深圳」、「陽朔」、「焉耆」、「海淀」等來命名。除區劃條目自身以外,涵蓋某一行政區全境內情況的條目、模板、分類等,其命名均應採用區劃全稱,如「廣東省行政區劃、「山東省經濟」、「Category:北京市建築物」等,而不應使用「廣東行政區劃」、「山東經濟」、「Category:北京建築物」等來命名。

提議條文
地名

當存在有多個同名地名時:使用國家名稱作為消歧義關鍵詞;如若在同一國家有同名地名,則使用能夠區分的最上級行政區劃名作為消歧義關鍵詞。採用地名作為消歧義關鍵詞的其他條目,如固定設施、機構、人物等,也應按上述方法選擇消歧義關鍵詞。(註:原則上消歧義關鍵詞還應符合兩岸用語要求,但現時社群對消歧義關鍵詞的具體選擇尚無共識。)例如:「海得拉巴 (印度)」和「海得拉巴 (巴基斯坦)」等。(關於消歧義的技術規定請參見「括號的使用」一節Wikipedia:消歧義#條目的命名。)

中國大陸的行政區條目的命名需要加上「省」、「市」、「縣」等,以全稱來命名,如「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深圳市」、「陽朔縣」、「焉耆回族自治縣」、「海淀區」等,而避免用「內蒙古」、「山東」、「深圳」、「陽朔」、「焉耆」、「海淀」等來命名。除區劃條目自身以外,涵蓋某一行政區全境內情況的條目、模板等,其命名均應採用區劃全稱,如「廣東省行政區劃」,而不應使用「廣東行政區劃」來命名。為了避免過長的條目名稱,行政區劃只有在描述其行政區劃本身才有必要使用全稱,否則應使用行政區劃的略稱(例:乳源瑤族自治縣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列表應作乳源縣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列表),除非沒有常用的略稱(例:內蒙古各市盟地區生產總值列表應作內蒙古自治區各市盟地區生產總值列表)。已成過去歷史的地名不須加上行政區劃名稱的後綴,例如巴州 (四川)不應作巴州 (四川省),除非有以行政區劃名稱(及其後綴)再細分不同條目的必要。按地理劃分的分類和消歧義有相反的命名規則,詳見Wikipedia:分類名稱#按地理劃分的分類Wikipedia:消歧義#條目的命名

Wikipedia:分類名稱#通則
現行條文

(沒有)

提議條文
符號使用

在分類名稱中應盡可能減少標點符號的使用,當同一範圍的事物同時有帶括號的分類和不帶括號的分類,應改為使用不帶括號的分類。例Category:白雲區 (廣州市)Category:貴陽市白雲區兩者比較,應使用Category:貴陽市白雲區的命名方式。 (這個我不太滿意,先放下不議)

Wikipedia:分類名稱#按地理劃分的分類
現行條文
按地理劃分的分類(全章節現非方針)

按照地理的不同對條目進行劃分是維基百科頁面分類的一種重要方式,命名時國家或者地區名稱在前,之後跟具體類型名稱,例如「浙江人」、「歐洲經濟」、「日本歷史」等。這種按照地理位置不同的劃分有時具有歧義性,比如「日本人」可以是「日本民族的人物」或者「具有日本國籍的人物」。一般來說,這種歧義性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有必要進行更精確的區分,可以考慮成立以國籍劃分的類別等,如「日本籍人物」、「美籍華人」等,和按照民族劃分的人物,如「俄羅斯族人」等。

當某分類中的此類子分類達至少10個後,為保持分類的清晰,可考慮成立單獨的子分類包含此類分別,名稱一般使用「各地」(或者「各地區」)、「各大洲」、「各國」、「各省」(「各州」)、「各城市」等詞彙,例如各國人物各地中國人等,詳情可參見按國家分類按中國省份分類按大洲分類等分類。

提議條文
按地理劃分的分類(通過後全章節為方針)

按照地理的不同對條目進行劃分是維基百科頁面分類的一種重要方式,命名時國家或者地區名稱在前,之後跟具體類型名稱,例如「浙江人」、「歐洲經濟」、「日本歷史」等。這種按照地理位置不同的劃分有時具有歧義性,比如「日本人」可以是「日本民族的人物」或者「具有日本國籍的人物」。一般來說,這種歧義性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有必要進行更精確的區分,可以考慮成立以國籍劃分的類別等,如「日本籍人物」、「美籍華人」等,和按照民族劃分的人物,如「俄羅斯族人」等。

當某分類中的此類子分類達至少10個後,為保持分類的清晰,可考慮成立單獨的子分類包含此類分別,名稱一般使用「各地」(或者「各地區」)、「各大洲」、「各國」、「各省」(「各州」)、「各城市」等詞彙,例如各國人物各地中國人等,詳情可參見按國家分類按中國省份分類按大洲分類等分類。

為了避免過長的分類名稱,地名的中文行政區劃後綴應被略去。例如「Category:內蒙古建築物」不應作「Category:內蒙古自治區建築物」),除非該分類主要收錄的是行政區劃條目或有消歧義的必要性。即使有需要,分類名稱也應該簡短,分類名稱中不應加上「直轄市」、「縣轄市」、「地級市」、「某族自治縣」等表示行政區劃名稱性質的,而直接以「市」、「縣」稱之。

Wikipedia:消歧義#條目的命名
現行條文

條目的命名

我們有幾種方法命名各不同定義的條目。

如果那些定義擁有另外的名稱,或是更完整而又同等清晰的名稱,我們就可使用它們。

例:泰坦火箭(而不用泰坦 (火箭))、計算機病毒(而不用病毒 (計算機)

若否,則我們可以在原來名稱後面加入一對半角括號,將一個消歧義詞放在括號中。但請注意:條目名稱與括號間需要輸入一個半角空格,括號也必須使用半形。例如亂世佳人 (電影),而非亂世佳人(電影)亂世佳人(電影)亂世佳人 (電影)

消歧義詞可以是描述該事物的基本性質;

例:大學 (經傳)

或是該事物所屬的範疇。

例:道 (哲學)空間 (數學)

在某些時候,我們可以用形容詞來作消歧義詞,但我們應把名稱重新編排以避免使用括號。如果可以選擇使用附加語句或所屬範疇來消歧義,如數學分析分析 (數學),則使用兩者皆可,但同時要使其中一個重定向至另一個。

一個要使用到「範疇」來消歧義的特別情況是當那一個範疇指的是書籍或其它創作,例如一篇關於某小說人物的條目。

例:孫悟空 (七龍珠)

如果可以選擇利用一般性總稱或所屬範疇來消歧義,我們應該用較簡單的一個。

例:用東涌站 (昂坪360)而不用東涌站 (昂坪360纜車系統)

對同一範疇的條目,應使用同樣的消歧義詞。

請注意所使用的消歧義詞亦應符合命名常規

提議條文

條目的命名

我們有幾種方法命名各不同定義的條目。

如果那些定義擁有另外的名稱,或是更完整而又同等清晰的名稱,我們就可使用它們。

例:泰坦火箭(而不用泰坦 (火箭))、計算機病毒(而不用病毒 (計算機)

若否,則我們可以在原來名稱後面加入一對半角括號,將一個消歧義詞放在括號中。但請注意:條目名稱與括號間需要輸入一個半角空格,括號也必須使用半形。例如亂世佳人 (電影),而非亂世佳人(電影)亂世佳人(電影)亂世佳人 (電影)

消歧義詞可以是描述該事物的基本性質;

例:大學 (經傳)

或是該事物所屬的範疇。

例:道 (哲學)空間 (數學)

在某些時候,我們可以用形容詞來作消歧義詞,但我們應把名稱重新編排以避免使用括號。如果可以選擇使用附加語句或所屬範疇來消歧義,如數學分析分析 (數學),則使用兩者皆可,但同時要使其中一個重定向至另一個。

一個要使用到「範疇」來消歧義的特別情況是當那一個範疇指的是書籍或其它創作,例如一篇關於某小說人物的條目。

例:孫悟空 (七龍珠)

如果可以選擇利用一般性總稱或所屬範疇來消歧義,我們應該用較簡單的一個。

例:用東涌站 (昂坪360)而不用東涌站 (昂坪360纜車系統)

對同一範疇的條目,應使用同樣的消歧義詞。

為了避免過長的消歧義名稱,地名的中文行政區劃後綴應被略去。例如「會展中心站 (深圳)」不應作「會展中心站 (深圳市)」),除非有消歧義的必要性。即使有消歧義的需要也應簡短,不應加上「直轄市」、「縣轄市」、「地級市」、「某族自治縣」等表示行政區劃名稱性質的,而直接以「市」、「縣」稱之。

請注意所使用的消歧義詞亦應符合命名常規

再提一個版本來引戰請求意見好了。--ghren🐦吱吱吱...🔊 2021年10月30日 (六) 07:52 (UTC)

@nrya:不知道我對白雲區的問題理解得對不對?--ghren🐦吱吱吱...🔊 2021年10月30日 (六) 07:58 (UTC)
另外上了解大家對首爾特別市這種命名方法的意見,「特別」好像很多餘。--ghren🐦吱吱吱...🔊 2021年10月30日 (六) 08:00 (UTC)
行政區劃就保留「特別」,別的…我沒有意見。--Nrya ✰我聽見有個聲音~ 2021年10月30日 (六) 09:58 (UTC)
這樣北京市要變成北京直轄市嗎?我不反對保留但是要一致。--ghren🐦吱吱吱...🔊 2021年10月30日 (六) 10:14 (UTC)
不一樣,首爾特別市就是官方名,而北京市也是官方名,北京直轄市並不是官方名。--Nrya ✰我聽見有個聲音~ 2021年10月31日 (日) 03:31 (UTC)
是的,這種命名法其實與本地一貫的常用名原則是有很大矛盾,同時認為所謂「消歧義必要性」除非有清晰明文另外指明具體,否則引入有關字眼認為是會進一步被濫用並不受規管。PS.本意見僅對該案內容提出,同時無意推動該案付諸公示。--約克客留言2021年10月31日 (日) 11:04 (UTC)
要説「消歧義必要性」的話,其實我的提案也有提及,不過我的用詞是「如非必要」。我認為就地名相關的分類命名而言,界定「消歧義(的)必要性」的唯一標準就是不使用行政區劃後綴不能區分不同行政區劃的情況(通用的情況是「(方向)區」與不使用行政區劃後綴時只有單字的地名;臺灣的情況除了桃園市內有桃園區外,基本上都是縣下有同名的縣轄市;中國大陸的情況除了吉林省內有吉林市外,基本上都是地級行政區下有同名的縣級行政區,或同一地級行政區下有兩個分別除行政區劃後綴外同名的縣級行政區【我想到的情況是臨夏,可以是回族自治州、可以是市、可以是縣】)。Sanmosa Ázijská Práca 2021年11月2日 (二) 12:38 (UTC)
主要還是看主條目的消歧義方式。假若消歧義字眼可以直接連接對應條目就ok。--ghren🐦吱吱吱...🔊 2021年11月3日 (三) 03:11 (UTC)
不太同意「否則應使用行政區劃的略稱」一句,使用行政區劃的略稱可能會造成對歷史時期與政區性質的混肴。我的想法是如果條目名把行政區劃後綴寫入,而且並非專有名詞的情形,那無論如何都不能使用行政區劃後綴的略稱,而應該使用行政區劃後綴的完整稱呼(本來是「市」就是「市」,本來是「X族自治州」就是「X族自治州」),否則就完全不要加入行政區劃後綴。--Sanmosa Ázijská Práca 2021年11月2日 (二) 12:28 (UTC)
我也不反對,但是一般來說這些都是出現在一些現代的統計列表中,比較難會有歷史上的列表。不過重要還是命名一致性,現在有些全展有些不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看社群。--ghren🐦吱吱吱...🔊 2021年11月3日 (三) 03:09 (UTC)
最後一句可以解釋下是具體還有什麼要補充嗎--約克客留言2021年11月3日 (三) 13:42 (UTC)
他的意思是看看在完全不加入行政區劃後綴不能區分不同行政區劃的情況下,社羣是希望統一成全部用行政區劃後綴的完整稱呼,抑或全部用行政區劃後綴的略稱,原因是NC:一致性。--Sanmosa Ázijská Práca 2021年11月4日 (四) 00:52 (UTC)
嗯,Sanmosa說的正是我的意思。要麼定立一些規則什麼時候全展什麼時候不展,不然就通通按NC:一致性打成一個樣子。--ghren🐦吱吱吱...🔊 2021年11月4日 (四) 17:07 (UTC)
(先聲明)但我是明確反對「定立一些規則什麼時候全展什麼時候不展」的。--Sanmosa Ázijská Práca 2021年11月9日 (二) 04:57 (UTC)
我覺得,要麼全展,要麼全略,不應該違反一致性。--Nrya ✰~ 2021年11月11日 (四) 03:18 (UTC)
主要我就是看這列表(乳源瑤族自治縣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列表)名稱太長不太順眼。我不認為「瑤族自治」這幾個字有什麼作用。--ghren🐦吱吱吱...🔊 2021年11月11日 (四) 14:57 (UTC)
區別歷史時期。Sanmosa Ázijský Mesiac/Asiatischer Monat 2021年11月13日 (六) 05:15 (UTC)
我倒是沒所謂,但是怎改?--ghren🐦吱吱吱...🔊 2021年11月14日 (日) 17:09 (UTC)
我的提案版本的改法其實已經有這個效果。--Sanmosa Ázijský Mesiac/Asiatischer Monat 2021年11月15日 (一) 00:38 (UTC)

我在日內會重組一個新提案。Sanmosa Hrom a peklo, márne vaše proti nám sú vzteky! 2021年11月17日 (三) 12:13 (UTC)

靜候佳音。--ghren🐦吱吱吱...🔊 2021年11月19日 (五) 10:33 (UTC)
@Longway22@Nrya@Sanmosa就單純去掉「否則應使用行政區劃的略稱」一句行不行?--ghren🐦吱吱吱...🔊 2021年11月24日 (三) 02:38 (UTC)
可。另一方面也想把「即使有消歧義的需要也應簡短,不應加上『直轄市』、『縣轄市』、『地級市』、『某族自治縣』等表示行政區劃名稱性質的」改為「即使有消歧義的需要也應簡短,不應加上『直轄市』、『縣轄市』、『地級市』、等有表示行政區劃名稱性質的修飾語的後綴,除非該修飾語為該官方名的組成部分,如『特別市』、『廣域市』、『某族自治縣』等」,原因跟我之前反對「否則應使用行政區劃的略稱」一句的原因一樣。--Sanmosa WAM 2021年11月24日 (三) 14:18 (UTC)
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列表要改成什麼呢(如果有)?Nrya ✰沿路看風雨漫漫 2021年11月24日 (三) 05:13 (UTC)
在去掉「否則應使用行政區劃的略稱」一句的前提下,你上面的這個命名本來已經符合新的擬議規則,因此不用改。--Sanmosa WAM 2021年11月24日 (三) 14:20 (UTC)

所以目前的方案是去掉後綴,有歧義就用回原文?--Nrya ✰武漢肺炎兩週年•Xi病毒來襲 2021年12月1日 (三) 12:04 (UTC)

是的,所以東區 (仁川廣域市)現在的方案應該是東區 (仁川)。--ghren🐦吱吱吱...🔊 2021年12月4日 (六) 07:18 (UTC)
同理,仁川廣域市建築→仁川建築;仁川廣域市行政區劃就不變?這樣恐怕不一致了--Nrya ✰武漢肺炎兩週年•Xi病毒來襲 2021年12月4日 (六) 13:14 (UTC)
應該就是這樣。萬壽站 (仁川地鐵) --> 萬壽站 (仁川)之類的,行政規劃強調行政具體性質應該是有需要的,即使是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行政區劃這樣的也應該在條目中說明。ghren🐦吱吱吱...🔊 2021年12月7日 (二) 08:54 (UTC)

@AT:最近一些城市市轄區的分類改名,看到這裡提到「符號使用」修改提案,是否目前應該暫停分類的移動,先等待討論的結果。 留意到有部分市轄區分類已經細分,如Category:西湖區 (杭州市)(原「杭州市西湖區」)下面還有Category:杭州市西湖區行政區劃Category:杭州市西湖區區長Category:西湖區地鐵車站,根據分類一致性也需要移動更名的。目前還有很多類似的轄區分類有這種問題。--Nostalgiacn留言2021年12月7日 (二) 02:53 (UTC)

感謝通知,我現在才看到這個討論。關於市轄區分類,我只處理了母分類,其他子分類本來是計劃有空才一併處理,我現在會暫緩相關處理。另外,如果這個議案是僅限定中國大陸的話,那沒有問題,如果是所有國家的話(-)反對。日本不可能省略市町村後綴,這樣會造成極大的麻煩,而且官方名稱不帶一級行政區名是正常不過,如果官方名稱是XX市XX區的話,那也不應只改動分類,卻又維持條目標題不變。--AT 2021年12月7日 (二) 06:35 (UTC)
不建議用Category:西湖區 (杭州市)的命名方式。「杭州市」一詞可以作補語使用,假如以消歧義方式的話就要考慮以西湖區區長 (杭州市)還是西湖區 (杭州市)區長來命名,杭州市一詞應該是修飾西湖區一詞的,放在結尾以為同時在修飾「區長」,放中間又不美觀,現時做法即可。ghren🐦吱吱吱...🔊 2021年12月7日 (二) 08:54 (UTC)
按這個邏輯,條目標題也要更改成杭州市西湖區吧?--AT 2021年12月7日 (二) 09:44 (UTC)
視乎社區怎樣理解命名一致性的意思。主條目和其派生條目似乎未別在其定義的同類的條目內,強行保持兩者的命名不一致(西湖區 (杭州市)杭州市西湖區區長)也可。--ghren🐦吱吱吱...🔊 2021年12月7日 (二) 10:50 (UTC)
政治相關的似乎是先市後區的官方名稱,這方面我沒有異議。問題在於建築物之類的話,先市後區在添加分類來說非常不便,當然如果中國大陸的情況如此,我也不反對,但是這個規定不應擴展至其他地方,因為絕大多數地方均只採用區名,而不會將市名之類的也同時放進去當成官方名稱來使用。因此如果沒有確切的官方說法,所有市名等等應採用後綴。。--AT 2021年12月7日 (二) 11:47 (UTC)
問題其他地方的話括號應該放至消歧義後方還是整個片語的結尾?--ghren🐦吱吱吱...🔊 2021年12月7日 (二) 12:00 (UTC)
以前有人放中間,近年都是統一放最後。--AT 2021年12月7日 (二) 12:06 (UTC)

個人認為關於地方名稱的消歧義的,各地有不同規範和說法,希望法國方面的專家@AirScott:可以說一下歐洲城市消歧義時分類的處理方式。--Nostalgiacn留言2021年12月8日 (三) 06:36 (UTC)

(:)回應,法國城市條目消歧義一般遵循人口原則,當多個地方名稱相同時,人口數量最多的直接使用該名稱(如聖普列斯特),其它地名用其所屬的上一級行政區進行消歧義(如聖普列斯特 (阿爾代什省)聖普列斯特 (克勒茲省));但也有例外,如蒙特勒伊 (加來海峽省)蒙特勒伊 (塞納-聖但尼省),前者人口數量遠不及後者,但因前者政治地位(副省會)高於後者(普通市鎮),故兩者間使用平行消歧義,並將原名稱重定向至人口最多的那個。法維那邊的話更喜歡平行消歧義,如fr:Saint-Pierre;除非某地人口占有絕對優勢,如fr:Saint-Nazaire(人口7萬)與fr:Saint-Nazaire (Pyrénées-Orientales)(人口0.27萬)和fr:Saint-Nazaire (Gard)(人口0.1萬)。--Patriotard 2021年12月8日 (三) 10:33 (UTC)
感謝回應,個人認為法國城市的地名消歧義標準真的很清晰。
以人口和知名度為準繩,也充分考慮到消歧義頁編寫原則
提案者@Ghrenghren:也請考慮相關觀點,目前就是廣州市的白雲區條目名是白雲區 (廣州市),而北京市的朝陽區條目名是朝陽區。兩者都存在同一國家同名,知名度為較高,但是條目命名處理完全不一。現在連帶「分類一致性」的規範,真讓人困惑。Category:朝陽區 (北京市)應該怎麼命名。--Nostalgiacn留言2021年12月9日 (四) 05:40 (UTC)
我也不知道,最初我這個議案實在過於不謹慎,也沒有想過這方面。理論上來說這個應該和主條目相同的消歧義方式,因為有分類-條目一致性的規則存在。主要還考慮人口和知名度的問題,知名度朝陽區一定是北京的比較高(朝陽群眾),但白雲區就真的不一定。另外「蒙特勒伊」為什麼沒有被jimmy-bot R7速刪呢  囧rz……。--ghren🐦吱吱吱...🔊 2021年12月9日 (四) 11:15 (UTC)
@AT:杭州西湖分類就是這麼幹的,然而杭州西湖本身就是廣為接受的詞彙,本地人只會講西湖區,杭州市西湖區不符合語言習慣。區一級行政單位口語上基本上不會帶市(尤其是那些從縣改制來的),因此帶括號其實是遷就口語習慣,我不會支持杭州市西湖區的分類命名。就西湖區區長而言,本來就不是常用的固定詞彙,政府好像有用過「杭州市西湖區區長」(來源),統一不統一無所謂,沒有要求西湖區 (杭州市)杭州市西湖區區長命名一定要一致。
@Nostalgiacn:兩個白雲區明顯都是不同市的同級行政單位,兩個朝陽區一個是區一個是街道辦事處,街道行政級別低於區,所以朝陽區比較大,這個分類看起來是歷史產物。--方的1P留言2021年12月23日 (四) 17:31 (UTC)

公示最後一案

Wikipedia:消歧義#條目的命名
現行條文

條目的命名

我們有幾種方法命名各不同定義的條目。

如果那些定義擁有另外的名稱,或是更完整而又同等清晰的名稱,我們就可使用它們。

例:泰坦火箭(而不用泰坦 (火箭))、計算機病毒(而不用病毒 (計算機)

若否,則我們可以在原來名稱後面加入一對半角括號,將一個消歧義詞放在括號中。但請注意:條目名稱與括號間需要輸入一個半角空格,括號也必須使用半形。例如亂世佳人 (電影),而非亂世佳人(電影)亂世佳人(電影)亂世佳人 (電影)

消歧義詞可以是描述該事物的基本性質;

例:大學 (經傳)

或是該事物所屬的範疇。

例:道 (哲學)空間 (數學)

在某些時候,我們可以用形容詞來作消歧義詞,但我們應把名稱重新編排以避免使用括號。如果可以選擇使用附加語句或所屬範疇來消歧義,如數學分析分析 (數學),則使用兩者皆可,但同時要使其中一個重定向至另一個。

一個要使用到「範疇」來消歧義的特別情況是當那一個範疇指的是書籍或其它創作,例如一篇關於某小說人物的條目。

例:孫悟空 (七龍珠)

如果可以選擇利用一般性總稱或所屬範疇來消歧義,我們應該用較簡單的一個。

例:用東涌站 (昂坪360)而不用東涌站 (昂坪360纜車系統)

對同一範疇的條目,應使用同樣的消歧義詞。

請注意所使用的消歧義詞亦應符合命名常規

提議條文

條目的命名

我們有幾種方法命名各不同定義的條目。

如果那些定義擁有另外的名稱,或是更完整而又同等清晰的名稱,我們就可使用它們。

例:泰坦火箭(而不用泰坦 (火箭))、計算機病毒(而不用病毒 (計算機)

若否,則我們可以在原來名稱後面加入一對半角括號,將一個消歧義詞放在括號中。但請注意:條目名稱與括號間需要輸入一個半角空格,括號也必須使用半形。例如亂世佳人 (電影),而非亂世佳人(電影)亂世佳人(電影)亂世佳人 (電影)

消歧義詞可以是描述該事物的基本性質;

例:大學 (經傳)

或是該事物所屬的範疇。

例:道 (哲學)空間 (數學)

在某些時候,我們可以用形容詞來作消歧義詞,但我們應把名稱重新編排以避免使用括號。如果可以選擇使用附加語句或所屬範疇來消歧義,如數學分析分析 (數學),則使用兩者皆可,但同時要使其中一個重定向至另一個。

一個要使用到「範疇」來消歧義的特別情況是當那一個範疇指的是書籍或其它創作,例如一篇關於某小說人物的條目。

例:孫悟空 (七龍珠)

如果可以選擇利用一般性總稱或所屬範疇來消歧義,我們應該用較簡單的一個。

例:用東涌站 (昂坪360)而不用東涌站 (昂坪360纜車系統)

對同一範疇的條目,應使用同樣的消歧義詞。

為了避免較長的消歧義名稱,地名的中文行政區劃後綴應被略去。例如「會展中心站 (深圳)」不應作「會展中心站 (深圳市)」),除非有消歧義的必要性。即使有消歧義的需要也應簡短,不應加上「直轄市」、「縣轄市」、「地級市」、「某族自治縣」等表示行政區劃名稱性質的,而直接以「市」、「縣」稱之。

除非另有指定,所使用的消歧義詞亦應符合命名常規

由於沒有共識,故此只公示最後一案,分類命名考慮到各種細節問題,另外處理。🐦T 2021年12月18日 (六) 10:26 (UTC)

多一個市字或縣字之類就過長麼?--AT 2021年12月21日 (二) 15:39 (UTC)
此處用詞確實不當。--Ghren🐦🕚 2021年12月21日 (二) 15:57 (UTC)
不好意思,想問一下我在2021年11月24日 (三) 14:18 (UTC)的意見是否未有獲得考量。--Sanmosa Immortal 2021年12月23日 (四) 11:00 (UTC)
抱歉,看漏了。但是如何去定義官方構成的一部份呢,我能直接想到的是某區 (首爾特別市)之類的命名,但實際也不可能出現有第二個首爾市,而消歧義的方式寫得太緊,達到區分年代的作用,會容易使人誤會可能有其他以年代分別的條目。就假設是某地 (仁川廣域市)市這樣,描述了過去定為廣域市前的歷史就會變成和題名不符,也對描寫生活其間區劃名稱變更的人物帶來不便。而且,消歧義目的是解決同義詞的問題而不是再去解釋條目名稱,否則會和上文「可以選擇利用一般性總稱或所屬範疇來消歧義,我們應該用較簡單的一個。」起反差作用。--Ghren🐦🕗 2021年12月23日 (四) 12:45 (UTC)
「描述了過去定為廣域市前的歷史就會變成和題名不符,也對描寫生活其間區劃名稱變更的人物帶來不便」,這點與中國大陸地方條目命名的情況是一樣的,但既然如此命名不會產生歧義,我覺得還算是小問題。(當然,你説要把中國大陸地方條目命名予以更改不是不可以,但怎樣改也是一個大問題。)--Sanmosa Immortal 2021年12月26日 (日) 04:19 (UTC)
我覺得大陸條目的命名是一回事,能改也不是不能改回去,上次討論有個很有趣的論點就是假如名稱中包括不是這個規劃中的內容就不包括專名,就像是台北交通因為包括部份新北的內容而不作台北市交通,以此命名也無不可。我想選擇消歧義和分類時合乎命名常規的意思不是叫你將全稱作為消歧義詞使用,而是應該是在合乎命名常規下盡可能短,這是我個人見解。消歧義詞應該單純解釋條目使用,無歧義即可。--Ghren🐦🕓 2021年12月27日 (一) 08:47 (UTC)
@Sanmosa--Ghren🐦🕗 2022年1月2日 (日) 12:10 (UTC)
吐槽,東涌站 (昂坪360)還不如東涌站 (纜車)辨識度高,感覺就光顧着命名格式,完全沒有抓住消歧義辨識度問題。--方的1P留言2021年12月23日 (四) 17:38 (UTC)
這個要用專名還是用較廣的性質作消歧只是怕大家沒有定論,我見過某區 (某市)的消歧被人移至某區 (某國)的,只怕是難以定論什麼是消歧義辨識度,用較廣的詞語當然辨識度高,但是執行上比較困難  囧rz……。--Ghren🐦🕛 2021年12月24日 (五) 04:59 (UTC)
首先舉例,還不如用這個:例如南昌站 (香港),而不是南昌站 (香港特別行政區)
原有規則「如果可以選擇利用一般性總稱或所屬範疇來消歧義,我們應該用較簡單的一個。」其實具有一定延展空間。條目描述內容不涉及行政劃分變更,歷史時期不影響描述內容,消歧義使用一般性總稱即可。香港中環站建立於1980年,也不見得要分拆為「中環站(香港英治時期)」和「中環站(香港特別行政區)」。--Nostalgiacn留言2021年12月23日 (四) 18:13 (UTC)
我覺得其實目前一般性總稱或所屬範疇這個己經說的得清楚,簡單不帶的市的消歧義應該優先,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會被人這樣理解。--Ghren🐦🕘 2021年12月25日 (六) 13:32 (UTC)

討論擱置了一個星期有餘,請問這個討論現在是如何了?--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22年1月5日 (三) 09:33 (UTC)

似乎現時無法達成任何共識,而@Sanmosa也似乎沒有什麼回應。--Ghren🐦🕓 2022年1月5日 (三) 09:55 (UTC)
根據隔壁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請求恢復_Template:文物保護單位_等系列模板原有樣式的討論,Sanmosa表達他的觀點是因循WP:7DAYS的做法「為確保討論的連貫性,任何正當合理的意見(無論是否於公示前或公示後提出)若已獲提案人正當合理的回應,且自該回應起計的3日後無進一步再回應,應視為該意見已解決」,幾天後他不回應就等於默認同意你觀點了。--Nostalgiacn留言2022年1月7日 (五) 16:30 (UTC)
@Sanmosa:最後一ping。--Ghren🐦🕛 2022年1月7日 (五) 16:32 (UTC)
@Ghrenghren:我的意見如下:【1】「某非行政區劃 (仁川)」與「某行政區劃 (仁川廣域市)」並不衝突,因此確實不必要在所有需要以地名消歧義的情形在括號內包括專名。我認為以地名消歧義某事物時在括號內包括專名的情形僅限於:(1)不包括專名仍有歧義;與(2)該事物為行政區劃。我會認可「南昌站 (香港)」與「中西區 (香港)」(注意:香港的十八區不是行政區劃),但不認可「北區 (釜山)」與「北區 (大阪)」。【2】如果出現以地名消歧義某事物時需要在括號內包括專名的情形,我認為專名不應縮略或over-expand。我會認可「江北區 (首爾特別市)」與「江北區 (重慶市)」,但不會認可「江北區 (首爾市)」與「江北區 (重慶直轄市)」。Sanmosa Immortal 2022年1月8日 (六) 08:38 (UTC)
@GhrenghrenSanmosa:提議的內容應該是聚焦既有規範中「如果可以選擇利用一般性總稱或所屬範疇來消歧義,我們應該用較簡單的一個。」的說明或者說延展。反過來說,根據既有文段,地方名字較為常用的簡稱反而應該符合「較簡單的一個」,如上文舉例的「北區 (釜山)」。實際上,Category:中國各城市公司中也就只有「廣州市公司」有個市字,其他都是城市簡稱(去掉市字)。
個人認為除非描述內容在當地由於歷史上的行政劃分改變,可以拆分描述,使用的消歧義詞才需要更詳細。如上文提到的,如果中環站在不同時期有明顯不同,是可以變成「中環站(香港英治時期)」和「中環站(香港特別行政區)」兩個時期的條目。「北區 (釜山)」的「釜山」本身沒有出現其他歧義,為何不選「較簡單的一個」稱呼。--Nostalgiacn留言2022年1月9日 (日) 04:23 (UTC)
你上方又說行政規劃和一般地名的命名方式不同是違反命名一致性(2021年11月2日),現在又和我說行政規劃和一般地名可以不衝突,  囧rz……。問題就算是這些行政規劃也好,其上級的行政規劃也是可以調整的,比如說高雄縣合併至高雄市的話,就要進行調整命名其下方的村里的消歧義,帶來不便。而且村里制度是從日本保甲制度出來的,部份村里也會再記述日治時期的歷史。像北門里 (高雄市)的是在高雄縣時成立的,讀者會否認為筆者將北門里 (高雄縣)北門里 (高雄市)的時期作細分呢?而且在目前高雄時沒有歧義下,有沒有必要細分呢?而且地方是不是行政區劃有些難判斷。
「括號內包括專名的情形,我認為專名不應縮略或over-expand」是指什麼程度?比如說將(印度尼西亞)縮成(印尼)、(加利福尼亞州)縮成(加州)、算不算縮略專名?--Ghren🐦🕓 2022年1月9日 (日) 08:53 (UTC)

看到@Longway22:把「廣州市公司」分類變成「廣州公司」,目前規範WP:命名#地名是「涵蓋某一行政區全境內情況的條目、模板、分類等,其命名均應採用區劃全稱」,符合規範的反而應該是「廣州市公司」。這也是討論初期爭執的其中一個觀點。

地名命名的修改背景
2006年維基百科:投票/中國大陸行政區條目名稱投票中參考中國大百科全書,加上縣市來命名行政區,同時避免歧義。2018年Hat600根據2008年的投票結果,延展出對應分類也要加上縣市來命名行政區,同樣出於規範化和避免歧義。Special:固定鏈接/49447288#提議修改Wikipedia:命名常規#地名(其二)。事實上,分類的規範更新之後,由於執行力不足,只有少範圍由於出現歧義才進行修改。

相關討論的發起可謂很草率,個人認為規範相關的描述不清晰,修訂後執行力不足,新通過規範(命名一致性)的處理也存在片面,說明不足的地方,各方面原因就會造成混亂。個人嘗試重新梳理一下相關規範,希望有助討論進行。

命名一致性有問題,需要釐清規範執行優先級
2021年通過的條目命名規範WP:命名一致性的「應與其他同類條目的命名的格式一致」,這個規則部分規範(如WP:常用名稱)存在衝突,需要釐清規範執行優先級。已經有人提過相關問題了。命名規則的衝突問題,也由於同時通過的分類命名規範Wikipedia:分類名稱#命名一致性的「相同主題的分類和條目名稱應保持一致」,將問題帶到分類的命名上,衍生更多問題。
根據相關命名規則,條目命名不一致情況很普遍
首先WP:常用名稱,導致同類條目會存在不一致,如國家名英國印度尼西亞,賽事名NBA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等等。其次Wikipedia:消歧義,消歧義方式也有一定的自由度,「如果該主名稱明顯地有一個解釋非常重要及常用,而其他解釋只屬較窄的範疇及較少人知道,則該非常重要及常用的解釋佔用主名稱」也會導致同類條目會存在不一致,如同樣有重名的行政區,朝陽區白雲區 (廣州市),還有香港廣西壯族自治區等。
涉及的範圍其實是非常大,遠超過目前聚焦的是「地名」討論,不過還是有幾個簡單的問題,可以先明確下來:
  1. 命名一致性和「常用名稱」和「消歧義規則」之間的使用優先級。
  2. 「消歧義規則」下「用較簡單的一個」的使用方式和適用範圍。
早期分類命名和條目命名各自獨立運作
分類命名和條目命名,早期作為割裂的存在,上文提到的中國大陸地名也是相差10年時間才統一觀點,一致加上縣市來命名行政區。由於執行力不足,現在還是普遍割裂。2021年才有Wikipedia:分類名稱#命名一致性的「相同主題的分類和條目名稱應保持一致」也側面看出這一點。除了關注度夠高中國大陸分類,其實其他主題也有類似的問題,如印度尼西亞經濟Category:印尼經濟等。
中國相關分類的特殊性和混亂
目前聚焦的是「地名」討論,更多是關於中國大陸方面的描述,有必要釐清相關分類的情況。兩岸四地用語是有了,但是沒有關於分類詳細說明。也許是因為本地根本沒人關注分類問題,維基百科:分類工作小組根本就沒人(笑)。英維和中維在這方面做法不同,這邊不作橫向對比。
由於個人最近在寫電子遊戲公司,接觸了一些公司分類,對相關範疇有一定理解,這裡以經濟相關分類來說明兩岸四地,
中國經濟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中國各省經濟香港經濟/澳門經濟
中華民國方面的分類很亂,根據行政劃分,臺灣省就算虛化了,中華民國行政區劃#省與直轄市名義上還是和直轄市平級,但是目前分類上根本沒有這樣分,如Category:台灣公司實際操作上,混進了大量「台北市公司」,但是又沒有直轄市公司分類。台灣相關分類經常凌駕於中華民國分類,沒有按照行政區劃分類。根據時代劃分的分類,使用率也很低
中華民國台灣經濟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經濟
上文提到「Category:中國各城市公司」其實應該理解成「歷史上中國各城市公司」,跨越數次朝代更替的百年字號,如王老吉涼茶等,「廣州公司」實際上可以指廣州歷史上的公司,包括現在的廣州市,過去的廣州市「廣州公司」。由於相關地區實際上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跨越數個朝代的公司,現成的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屬,部分分類在實際操作上已經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分類。
中國相關分類的混亂問題,必須解決了,才能繼續討論「命名一致性」的情況:
  1. Category:中國目前作為一個地理和歷史概念的總分類,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容需要更好地釐清,相關分類也要重組
  2. 中華民國的相關分類需要重新根據行政劃分重組

(&)建議:另開一個話題,討論「命名一致性」和其他規範的衝突問題,此外維基百科:分類工作小組出來也好,管理員出來也好,希望有人帶頭對中國相關分類,特別是行政劃分進行重新梳理和重組。最好是先搞定一個省/直轄市,再以這個省/直轄市為範本,對其他省/直轄市的分類進行修改。--Nostalgiacn留言2022年1月11日 (二) 08:55 (UTC)

略微看完感覺也是根本沒有解除到原本就缺乏廣泛複雜代表度之強制規制化所引入的管制思路,簡而言之,上述所謂僅僅顯現了當前限制編輯者自主權和挑戰維基根基的現實問題,而所謂「一致性」是不應當於華文語境下、尤現行政制氛圍趨於高壓管制,是不應繼續推進的,應當是檢視有關利用大規模編輯活動所作出一統編輯話語之危害性,例如是否進一步誘使製造本地變相再陷入多個優勢政權實體相互劃分利益範圍之狀態,編輯人等必須審慎而嚴正注意。--約克客留言2022年1月12日 (三) 02:24 (UTC)
的確,個人在審視相關分類時,發現分類的命名存在一定的話語權爭奪,不過這是由來而久的事情。「命名一致性」可以說很明顯的催化劑,這些隱藏的問題總會被扯出來。
當時只是針對「年代相關分類命名統一」的討論,變成要全網其他類別的命名統一的規則,未免野心太大。--Nostalgiacn留言2022年1月12日 (三) 05:21 (UTC)
  1. 請無視這個命名的一致性的原則,這是一個永遠不可以達成的目標,請一般將其考慮於最後。@sanmosa
  2. 對於我而言,常用永遠是第一個大原則。不可能指望每一個命名的次序都可以一致,但是再詳細來說還是有特例的。消歧義來說的簡短的通名應該優先,只需要達成消歧義的效果就可以,不然的話總會有相似的消歧義的方式來表達同一個條目。
  3. 其實分類不是一個讀者向的東西,而是一個編者向東西,手機上是沒有分類的,所以其實關心的人不太多。Category:中國各城市公司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突顯出加上「市」的命名是不太好的。Category:廣州需要下管其他廣州府之類的命名,用廣州市實在太細了,不可能達成一致。--Ghren🐦🕙 2022年1月12日 (三) 14:27 (UTC)
補充:由於機器人將分類替換成「廣州市」,可以展開說一下廣州府的分類:ghrenghren說法對系統了解不夠全面
已經取消的行政劃分目前是這個分類方式的:
中國中國歷史中國各地歷史廣東歷史廣州歷史廣州行政區劃史已撤消的廣州行政區
如上文說,歷史歸歷史,行政劃分歸行政劃分。有些內容是超越當下的行政劃分概念的,同時由於相關地區實際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也等同廣州市歷史。
「廣州市」本身也有消歧義問題,除中國歷史上的「廣州市」,還有國家間同名的韓國廣州市抬槓的話,目前鎮海樓 (廣州)四牌樓 (廣州)等消歧義詞也有問題,不夠國際化和去地域中心(笑),真的要較真區別,難不成要「鎮海樓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州市)/鎮海樓 (中國廣州)」。目前實際運用上,常用名稱在使用上的優先級目前的確很高,「廣州」根據中文常用名稱是等同「中國廣州/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州市」,所以到底要規範到什麼程度@ghrenghrensanmosa。--Nostalgiacn留言2022年1月13日 (四) 02:10 (UTC)
才看到這裡有討論。我覺得要簡就全簡要繁就全繁,稍為傾向於全寫,因為有吉林省吉林市、嘉義縣嘉義市這種存在,另外消歧義後綴本身也需消歧義的情況,雖然甚少,建議用比如XX (廣東省廣州市)的方式解決,分類也是,Category:首爾特別市江東區地鐵車站。只限真有這樣需要的時候。--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2年1月18日 (二) 13:59 (UTC)
重要的是平衡點,不說分類的問題了,就算條目命名「要簡就全簡要繁就全繁」的「命名一致性」是很理想,實際上「常用名稱」的規則已經導致無法執行下去了,最近關於香港條目命名就看到了。
相關分類,感覺存在整理不佳(歷史歸歷史,行政劃分歸行政劃分),執行力不足的情況,當初提出和條目名一致性的@Hat600:,也希望加入討論。--Nostalgiacn留言2022年1月19日 (三) 16:09 (UTC)
我覺得這個時候應該用主從比較好吧。沒有必要為一個世界城市沒有必要為了一個韓國的小城市去故意改名字。--Ghren🐦🕐 2022年1月19日 (三) 17:02 (UTC)
@Nostalgiacn:抱歉,最近在忙其他的事。我看的時候是因為CAT:廣州歷史是在CAT:廣州市的下面而引申的問題。歷史當然還歷史。但是廣州市的歷史正常應該理解成中共建制後的歷史吧。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歷史就是回歸的後的歷史,英屬香港的歷史也不太會從秦朝說起,這樣不太合我個人的日常習慣。消歧義再消歧義也是一個問題,其實也有人通過以再下級的行政區,比如越秀區;或者上級行政區廣東省來作消歧義來繞過這個問題的限制。--Ghren🐦🕐 2022年1月19日 (三) 17:11 (UTC)
返回專案頁面「命名常规/存档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