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条目探讨

本頁面是條目模板主題相關的探討。与条目是否符合中立的观点有关的问题,亦可在此探讨。

  • 發表任何問題或討論前,請先參閱常見問題解答 · 帮助信息 · 新手入門及搜索舊討論記錄。
  • 任何條目或模板的交流應考慮先在其討論頁發表,而若無人加入討論才可在此發起。
  • 提議將條目删除,請至維基百科:頁面存廢討論提出。
  • 提报对条目的破坏,请至维基百科:当前的破坏提出。
  • 發起討論時,請使用{{存档至}}模板設定討論結束後應存檔到哪個條目或模板的討論頁,以便日後翻查相關討論。
  • 从其他页面移动过来的讨论,请在移出的页面使用{{移动至}}模板标出讨论的去向,并在本页面使用{{移动自}}模板标出讨论的来源。


請注重礼仪、遵守方針與指引,一般問題請至互助客棧其他區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公告欄
# 💭 話題 💬 👥 🙋 最新發言 🕒 (UTC+8)
1 黃帝族 15 6 JNO1 2023-03-16 22:49
2 條目名稱爭議 43 6 JNO1 2023-03-16 22:45
3 维基百科现有年份计算法中自相矛盾的点 27 3 虹色分子 2023-03-19 02:17
4 准备批量清理Category:2022年中国大陆2019冠状病毒病聚集性疫情的条目 18 7 百战天虫 2023-03-14 12:18
5 德國地名問題 13 7 PexEric 2023-03-19 00:11
6 清理Module:RailSystems 1 1 Jimmy-bot 2023-03-23 00:14
7 香港流行曲派台紀錄(近年) 12 4 Milkypine 2023-03-19 19:00
8 3月7日首页展示DYK问题有误 5 4 Lopullinen 2023-03-19 12:01
9 要求漢族條目更名 1 1 Jimmy-bot 2023-03-23 16:14
10 中華民國的info框的「官方文字」 1 1 Jimmy-bot 2023-03-23 00:14
11 杨向彬词条缺少关注度 1 1 Jimmy-bot 2023-03-23 08:14
12 NoteTA的問題 4 4 Cwek 2023-03-15 10:15
13 嘩變?譁變? 7 5 LuciferianThomas 2023-03-15 13:24
14 “化学反应”一词在中文中可否形容两人间的关系? 5 5 Longway22 2023-03-19 18:35
15 台中市公車200、500、700、900路跳蛙公車 2 2 LuciferianThomas 2023-03-14 22:47
16 “大麻哈鱼”还是“大马哈鱼”? 3 3 Sermayde 2023-03-23 16:04
17 什麼是「無法完成世代更替」? 3 3 克勞棣 2023-03-15 18:55
18 Mariupol之譯名 18 7 Sean0115 2023-03-23 16:20
19 JFFT的條目內容 3 2 MilkyDefer 2023-03-16 12:17
20 四馬雙輪戰車 9 6 Nostalgiacn 2023-03-22 21:54
21 怎么区分电影节奖项的提名、入围和参展? 6 2 生米一粒 2023-03-22 02:13
22 關注全民造星系列條目內容大幅度被刪除 16 6 Benevolen 2023-03-20 11:06
23 建議合併: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國立嘉義大學 3 2 Kolyma 2023-03-18 03:29
24 建議維基百科可以開發time-cond模板 5 4 Lopullinen 2023-03-19 19:27
25 電影海報上把演員說是「特別介紹」到底是否列明在列表 1 1 Nickice 2023-03-19 16:55
26 多個台灣政府部門標誌在commons被刪除 1 1 Ericliu1912 2023-03-22 04:45
27 英雄联盟的位置名称问题 5 5 Dewadipper 2023-03-22 13:28
28 冰岛语地名音译 2 2 Longway22 2023-03-21 17:25
29 维多利亚时代建筑 3 3 Longway22 2023-03-22 20:10
30 关于波兰地名相关词条不正确的译名 1 1 Sermayde 2023-03-23 15:59
發言更新圖例
  • 最近一小時內
  • 最近一日內
  • 一週內
  • 一個月內
  • 逾一個月
特殊狀態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手動設定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黃帝族编辑

出現命名爭議,原條目為黃帝族,編緝主張應該命名中立,被他強制移動到黃帝 (上古人群)。但這並不符合常規。以下為理由:

  1. 原本命名是學者有使用的黃帝族,在條目開頭,也將其他類似用語也列出來,但編輯強制把條目名稱移動到沒人使用的名稱上,反而造成條目的混淆。
  2. 編輯的確有列出其他名稱,但如理由一,他最後選擇了只有他個人使用的條目名。
  3. 編輯相當執意他個人的意見,並在多個條目中注入他的立場,與他立場不同的內容,都會遭到刪除或重寫,不尊重原始來源。

維基慣例,以最多人使用的為條目名稱,其次則是尊重先創條目的編輯,這位編輯並沒有尊重慣例。 在此提出討論。--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23年2月18日 (六) 13:39 (UTC)回复[回复]

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您维什么事都能搞出争议……?--Ghren🐦🕙 2023年2月18日 (六) 14:24 (UTC)回复[回复]
「XX族」是現代民族、部落分類用的稱呼,古代部落的話應該用「XX氏族」「XX部族」比較準確。--D留言) 2023年2月19日 (日) 02:14 (UTC)回复[回复]
支持,其實稱呼在沒有文字時代的人群時採用氏族、部落更合理。--康族留言) 2023年2月19日 (日) 07:25 (UTC)回复[回复]
這個命名一建立就出現是不是民族的爭議,Alfredo ougaowen早先建立的條目「貉族」就出現爭議,之後在爭議未解决之前又採用類似的命名建立「黄帝族」、分類「貉族」,顯然編輯Alfredo ougaowen才是相當執意他個人的意見,沒有尊重他人意見在先,並在多個條目中注入他的立場,與他立場不同的內容,都會遭到刪除或重寫,以部分原始來源取代其他原始來源,之後Alfredo ougaowen多半亦會繼續建立這種爭議的命名。
條目還有其他命名,如「黄帝部落」、「黄帝氏族」,但為了中立,改用不涉及是否民族爭議的消歧義詞(上古人群),是比較中立的標題,而慣例在「特定的情況下可能不適用」,「百科式的條目標題應能表現出最高程度的中立性。條目可以在儘量少用感情詞彙的情況下涉及相同的內容,或為了確保中立觀點而涉及更多的內容(例如將「對毒品的批評」修改為「毒品在社會觀感」)。」,相反,「黄帝族」建立的第一天就已經出現中立爭議,這個標題容易誤導大多數中文使用者以為有一個族稱黄帝的黄帝民族存在,不易於識别,容易混淆。--康族留言) 2023年2月19日 (日) 07:21 (UTC)回复[回复]
黄帝部落的名字不应该是有熊氏或者轩辕氏吗?现在这个名字反而像内容拆分或者不严谨表达。--Cat on Mars 2023年2月19日 (日) 16:05 (UTC)回复[回复]
可改為有熊氏或者軒轅氏--康族留言) 2023年2月26日 (日) 12:41 (UTC)回复[回复]
與來源不合,可以自行建立新條目。--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23年3月2日 (四) 14:00 (UTC)回复[回复]
指同一事物,早於「黄帝族」的建立--康族留言) 2023年3月2日 (四) 15:47 (UTC)回复[回复]

提供一下來源吧,給出學者名字,著作。條目裏都給了這麼多來源,說明學界很多人在使用,就一編輯不停的在吵,在對條目破壞。--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23年3月7日 (二) 13:51 (UTC)回复[回复]

非黄帝族的命名早就放在討論頁,以「吵」來形容可見Alfredo ougaowen無意平心氣和討論--康族留言) 2023年3月7日 (二) 14:45 (UTC)回复[回复]
你提出來的名稱在條目都寫了,最後你移動到一個根本沒在用的名稱,連可靠來源都不用附。--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23年3月7日 (二) 15:38 (UTC)回复[回复]
你提出來的名稱在條目就沒有寫了?「黄帝」名稱沒有可靠來源用?命名不應採用「黃帝族」是因為你提出來的名稱「黃帝族」命名容易與蒙古「族」、朝鮮「族」、琉球「族」、藏「族」的民族混淆--康族留言) 2023年3月7日 (二) 15:43 (UTC)回复[回复]
以「上古人群」為消歧義後綴略顯繁冗,是否可以縮短?——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3月16日 (四) 12:42 (UTC)回复[回复]
最短了--康族留言) 2023年3月16日 (四) 14:49 (UTC)回复[回复]

條目名稱爭議编辑

在此討論,我創建的一系列條目,如貉族夏民族黃帝族等,都遭到一位編輯以不中立為理由,不停移動條目名稱到沒什麼人用的名稱上。在這邊希望跟管理員討論:

  1. 條目名稱原本以最通用為主,其次為先建先得。當我已經提供很多來源說明,努力補充內容,不停被遭到編輯戰干擾,很難再繼續編寫
  2. 條目名稱應該以可查證來源為準,一直被移到原創名稱上,這不符合維基規範
  3. 條目應該呈現現有研究,以來源為準。編輯一直注入自己意識型態,把不符合他想法的刪掉,不管來源,構成原創研究。

維持維基規範應讓是管理員責任,在這邊提出討論。--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23年2月19日 (日) 17:08 (UTC)回复[回复]

我想秉持「常用名稱」及「先到先得」原則沒有什麼問題的才是。——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2月20日 (一) 02:04 (UTC)回复[回复]
問題是此處的「族」到底是指甚麼?其明顯並非現代意義下的「國族」(nation)及「族裔」(ethnic group),稱之為「族」是否會造成混淆?--Mosowai留言) 2023年2月20日 (一) 02:09 (UTC)回复[回复]
那個族是「氏族」,也有少數書籍將「黃帝族」等說成民族。總之,只要條目將話說得清清楚楚,其實根本不會有混淆的問題,學者將「XX族」、「XX部落」、「XX氏族」混用的情況經常都有,雖然這些嚴格來說是不等價的,學者又不是很在乎。那些「夏民族」、「黃帝族」在知網上搜索率會高一點點,但不是很多。--Ghren🐦🕚 2023年2月20日 (一) 03:46 (UTC)回复[回复]
有問題,第一是這個「族」、「民族」反映出不中立的觀點,誤導他人將其與現代民族共同體混淆,並非僅僅命名字詞差異,第二,「貉族」命名的次日就出現命名爭議,之後該編輯在爭議沒有得到解决前又用XX族的命名建立「黃帝族」,於是又多一個條目捲入爭議,先到先得是不是可以不理中立性爭議?,夏人(上古人群)的消歧義穩定了2年,不知為何突然移動至夏民族,明顯是該編輯發起編輯戰。--康族留言) 2023年2月20日 (一) 05:00 (UTC)回复[回复]
看不出來哪裡中立或不中立,條目內文解釋清楚不就得了?單憑條目標題根本詮釋不出什麼內涵。當然我理解氏族或民族概念需要澄清,但也不至於如此取名就搞得不中立,內容多半才是問題所在。——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2月20日 (一) 09:32 (UTC)回复[回复]
內涵?蒙古族、朝鮮族、琉球族、藏族等族,誰會第一眼看到上述名詞就認為是指蒙古氏族、朝鮮氏族、琉球氏族、藏氏族而不是蒙古民族、朝鮮民族、琉球民族、藏民族?「黄帝族」的命名亦一樣,是不中立標題,反之消歧義上古人群就不涉及氏族或民族爭議--康族留言) 2023年2月20日 (一) 12:28 (UTC)回复[回复]
同意中立問題之說不準確,但直接稱之為「族」不便於與現代民族區分。另此處並非地區詞差異,不宜適用「先到先得」的原則。(&)建議使用「夏氏族」、「商氏族」等。--Mosowai留言) 2023年2月21日 (二) 01:00 (UTC)回复[回复]
不同意沒有中立問題,「X族」這種命名一般都被視為民族而不是氏族,哪裏中立?不如使用「X人」,但認同使用「氏族」--康族留言) 2023年2月21日 (二) 08:44 (UTC)回复[回复]
不需要考慮和現代民族區分的問題。內容寫清楚就行了。這完全不是命名常規應該考慮的範疇。--Ghren🐦🕓 2023年2月21日 (二) 09:23 (UTC)回复[回复]
這是標題中立性問題,標題中立那內容就不需要為此作出解釋--康族留言) 2023年2月21日 (二) 12:16 (UTC)回复[回复]
引用NC:ID應更為合適。「條目標題應該易於識別,尤其是對於條目主題有一定認識者應該能夠識別條目主題為何。」
相比起「XX氏族」,「XX族」作為古代族群的名稱識別度較低。--Mosowai留言) 2023年2月21日 (二) 14:49 (UTC)回复[回复]
NC:ID不清楚具體要怎樣執行,一直都感到莫名其妙。不過從字面上來說,這個規則看來是考慮「對於條目主題有一定認識者」的易於識別,而不是考慮一般人眼中的所謂「易於識別」。--Ghren🐦🕖 2023年2月21日 (二) 23:40 (UTC)回复[回复]
( ✓ )同意「XX氏族」--康族留言) 2023年2月22日 (三) 15:45 (UTC)回复[回复]
(註:我並不是支持特定命名,只是指出不應該濫用「中立」概念,具體條目命名還是應當以可靠來源為準)——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2月20日 (一) 09:35 (UTC)回复[回复]
可靠來源也可能違反中立,不存在所謂濫用「中立」概念,反而是濫用「先到先得」,在「貉族」這個X族命名爭議未解决前就建立分類「貉族」、「黄帝族」,這才是濫用「先到先得」,該編輯大概還會繼續X族、XX族的命名--康族留言) 2023年2月20日 (一) 12:39 (UTC)回复[回复]
因為Alfredo ougaowen的貉族、夏民族、黃帝族等命名明顯誤導人這些都是民族共同體,要説「常用名稱」,X人較X民族更常用,而且X人本來是古籍上的稱呼,加上消岐義(古代人群)才不會產生誤導。而且Alfredo ougaowen的編輯才「一直注入自己意識型態,把不符合他想法的刪掉,不管來源,構成原創研究。」--康族留言) 2023年2月20日 (一) 03:22 (UTC)回复[回复]
(!)意見有熊氏轩辕氏黄帝族应该指代同一氏族,并且黄帝族内文来源也有体现,现在指向并不一致。----Cat on Mars 2023年2月20日 (一) 05:09 (UTC)回复[回复]
的確,有熊氏、轩辕氏的建立也較黃帝族早,應該以有熊氏或轩辕氏命名,黃帝族為重導向。--康族留言) 2023年2月20日 (一) 07:38 (UTC)回复[回复]
要不然調整命名為「某 (氏族)」,例如「貉 (氏族)」、「夏 (氏族)」,如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2月24日 (五) 02:50 (UTC)回复[回复]
( ✓ )同意--康族留言) 2023年2月24日 (五) 08:53 (UTC)回复[回复]
不需要這樣。除了古籍這樣用之外,沒有當代學者會這樣說話。--Ghren🐦🕖 2023年2月24日 (五) 11:19 (UTC)回复[回复]
如果不是「族」、「民族」之類不中立的命名就沒有需要--康族留言) 2023年2月26日 (日) 12:30 (UTC)回复[回复]
要不然您建議怎麼辦?我前面提的「常用名稱」原則,有人說「不中立」。——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2月26日 (日) 14:35 (UTC)回复[回复]
根本沒有「不中立」的問題,您自己也說得很清楚,我也同意您的說法。--Ghren🐦🕚 2023年2月27日 (一) 03:48 (UTC)回复[回复]
黃帝「族」與蒙古「族」、朝鮮「族」、琉球「族」、藏「族」的「族」容易混淆,出現爭議,有標題直接用「民族」,明顯不是中立標題,不中立的問題是存在的--康族留言) 2023年2月27日 (一) 07:57 (UTC)回复[回复]
我倒是不在意什么族,按照费孝通的讲法,中文中的「族」「民族」本身也不会和外语的「nation/国族」「种族」存在对应关系,指代范围相对广泛,所以按照这种理论并没有所谓不中立、不准确的争议。不过我觉得所谓「黄帝族」更像是衍生概念,或者说黄帝的族、黄帝的部落、黄帝的氏族,或者说黄帝的所属群体问题(包括夏是一个多氏族部落联盟还是某一氏族,我觉得都值得怀疑,所以并不能以夏氏族笼统概括),再或者可以说黄帝的真实性、存在性问题(例如原本的黄帝族条目就本质上是质疑黄帝真实性的一种理论假说,但它并非唯一解释这一问题的学说,如果真的按照条目命名讨论「黄帝族」(黄帝族属),单单讲这一理论则并不完整)。不管现代研究如何,通俗来讲一般也是有「有熊氏」「轩辕氏」这样子的传统称呼,我觉得对于多数人接触会比较多。----Cat on Mars 2023年3月1日 (三) 08:15 (UTC)回复[回复]
但按照多數中文使用者對蒙古「族」、朝鮮「族」、琉球「族」、藏「族」等稱謂中「族」的理解都是指民族共體,「X族」或「X民族」不會是指氏族或部落,所以黃帝「族」與上述各「族」會產生對應關係,令標題成為不中立觀點。文字也沒有的史前時代,哪來民族?用「氏族」也勝於用「族」、「民族」,夏是某一氏族部落較合理,多氏族部落联盟應該是夏王朝,相比之下,「上古人群」消歧義是中立描述,不涉及「民族」的爭議,不過採用傳統稱呼「有熊氏」或「軒轅氏」命名亦是可以--康族留言) 2023年3月1日 (三) 13:11 (UTC)回复[回复]
有熊、黄帝既是族号,又是名号,这样用会分不清的。「黄帝族」倒確實是近代的一種衍生概念,但是黃帝族的條目其實不應寫成質疑黃帝真實性的條目,那些內容其實應該寫到黃帝去比較好。另外,「夏人」結果真的不多,知網上「黃帝族」結果上是最多的;「夏人」在Google結果確實較「黃帝族」為高,但是這只是因為連「西夏人」、「赛夏人」的結果都算進去而已。--Ghren🐦🕒 2023年3月2日 (四) 07:43 (UTC)回复[回复]
「黃帝族」比「黃帝」少,也應該併入黄帝條目,Google有多少條「西夏人」、「賽夏人」的結果?扣減後也比「夏民族」多;不會分不清的,有「氏」就能夠區分開來,也能夠與蒙古「族」、朝鮮「族」、琉球「族」、藏「族」等稱謂中的「族」區别。--康族留言) 2023年3月2日 (四) 12:23 (UTC)回复[回复]
條目名稱應以可靠來源為主,次為先建先得。這是維基方針。用無人使用的名稱,為原創研究。名稱後加括號,主要是用來消歧義使用,沒有歧義不需要使用。如果要使用其他名稱,也應該提供來源,用來源來說明為什麼這是好的名稱。--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23年3月2日 (四) 14:19 (UTC)回复[回复]
條目名稱首先不能違反中立,氏族、民族不是含義相同的用詞差異,黄帝「族」容易與蒙古「族」、朝鮮「族」、琉球「族」、藏「族」等稱謂中的「族」混淆,不是「大多數中文用戶最容易理解、最不容易混淆的文字」,不屬於先到先得的范圍内,採用消歧義正可以將黄帝的名號與人群稱謂互相區别,至於Alfredo ougaowen所稱的其他名稱,在條目討論頁已有,不會產生與蒙古「族」、朝鮮「族」、琉球「族」、藏「族」等稱謂中的「族」混淆的情況--康族留言) 2023年3月3日 (五) 04:48 (UTC)回复[回复]
  1. 「貉族」、「夏民族」、「黄帝族」這些命名容易誤導,早先建立的條目「貉族」就出現爭議,之後在爭議未解決之前閣下又採用類似的爭議命名建立「黃帝族」、分類「貉族」,注入自己意識意態並發起編輯戰的是閣下。
  2. 論通用,夏人比夏民族常用多,命名原則還有易於識别與防止歧義,慣例在「特定的情況下可能不適用」,加上中立原則,閣下的命名存在問題。
--康族留言) 2023年2月27日 (一) 07:43 (UTC)回复[回复]

統一回答:

  1. 依照维基百科:命名常规:条目命名应该尽量使用可靠来源中人、物或事项的常见的名称。在條目中,已經提供可靠來源,說明條目名稱是被學界慣常使用的,有著名學者以及教科書等級書名使用。至於其他使用名稱,也都已經列出,並提供來源。
  2. 編輯執意要移動的條目名稱,沒有提供具體來源,為個人原創研究。內容應以可靠來源為準。
  3. 編輯的擔心,沒有具體可靠來源可以支持。
  4. 由編輯回覆,可知這些編輯都是針對我的編輯進行追蹤,之後對條目發動破壞,利用編輯戰,阻止條目改善到較佳狀況。

以上,這些爭議都是未遵循維基方針進行編輯,是具有破壞性的行為。如果編輯希望他的作法能夠被接受,應該先提出改變方針。

再者,依照命名爭議,為了避免反覆回退,應該先保持原本條目名稱,以先到先得原則,在討論後選擇比較好的名稱,編輯是直接動手進行反覆回退。破壞慣例。

維基管理員的責任是維護方針及慣例。希望管理員能夠善加處理爭議,維護方針。--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23年3月2日 (四) 13:59 (UTC)回复[回复]

回應:
  1. 命名常规寫有「名慣例部分雖然是社群長期以來約定俗成,並且獲得共識成文的做法,應該對絕大多數條目有效;但它在特定的情況下可能不適用。」,以來源而論「X人」較「X族」、「X民族」多,該編輯的「黄帝族」命名只是其中一種論呼,尚有「黄帝部落」、「軒轅氏」等稱謂,來源見討論頁,「黄帝族」只是一方觀點,而「X族」、「X民族」的命名是將其視為蒙古「族」、朝鮮「族」、琉球「族」、藏「族」等稱謂中「族」的理解,從該編輯的移動可知該編輯都是將「族」視為「民族」,「X民族」、「X氏族」的含義不同,是氏族還是民族有爭議,並非用詞習慣的差異,先到先得不應適用,所以「黄帝族」的命名有違中立,也與命名原則NC:易於識別有矛盾。
  2. 根據中立的觀點條目的命名寫有「中立的條目標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能確保文章的主題出現在合適的上下文中。因此,百科式的條目標題應能表現出最高程度的中立性。」,加上消歧義(上古人群)並非原創研究而是修正原來不中立的標題。
  3. 條目標題爭議顯然不是破壞,反而該編輯早先建立的條目「貉族」就出現爭議,在爭議未解決之前編輯又採用類似的爭議命名建立「黃帝族」、分類「貉族」,發起編輯戰,並不停回退其他改善内容的編輯,強行維持在自己的版本,是將自己建立的條目視為自己所有。
  4. 按命名爭議,為了避免反覆回退,應該先保持原本條目名稱,而貉族命名並没有移動,但該編輯不理會命名爭議,在「貉族」間題未解決之前該編輯又採用類似的爭議命名建立條目,有理由認為該編輯很可能不理會爭議,還會繼續建立類似「黄帝族」爭議的條目命名,擴大爭議條目,而命名爭議説「使用條目符合命名方針的最初使用名稱(即將條目名稱恢復為爭議發生或移動戰之前的狀況)」,以先到先得而言,「有熊氏」、「軒轅氏」早於「黄帝族」,「黄帝族」的命名不符合易於識別及中立的方針,而「黄帝族」名稱本身是爭議中心,不是「爭議發生或移動戰之前的狀況」。

該編輯一邊說討論,另一邊卻在污蔑誣告本編輯,可見該編輯只是希望有偏見的管理員封禁如本編輯般的異議者,强行維持在該編輯認可的命名版本上,無意對爭議命名進行討論或修改--康族留言) 2023年3月2日 (四) 15:35 (UTC)回复[回复]

已提出方針討論,如果維基同意這個方針,我也無話可說。--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23年3月7日 (二) 13:52 (UTC)回复[回复]

條目內已經充份提出可靠來源,說明學者廣泛使用這些名稱。呂思勉,郭沬若都是成名學者,他們的著作被教科書引用,也有學術論文,通過同行審閱。這些來源都不能算數,由一網隨便登錄就拿到編輯資格的人,他們決定呂思勉郭沫若的說法不正確不能用,不夠格寫到維基,要用他們的說法來決定條目名稱跟內容。請問維基還剩下什麼?--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23年3月7日 (二) 14:03 (UTC)回复[回复]

被呂思勉,郭沬若採用的名稱就是唯一?曹定雲、沈長雲等學者採用的其他名稱就被「由一網隨便登錄就拿到編輯資格的人」隨便抹殺,條目是條目建立者的一言堂?一字不能改?--康族留言) 2023年3月7日 (二) 15:02 (UTC)回复[回复]
你選的條目名稱也不是這個兩學者用的名稱啊,大哥。這兩個學者也沒說過黃帝族不能用,他們也引用了我列出來的書目,至少你也看看他們寫了什麼文章再來戰,你連引用他們內容都引用錯了,還浪費我時間幫你訂正,之後你又回退掉。--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23年3月7日 (二) 15:34 (UTC)回复[回复]
要看的是你,都說了「黄帝族」一名不中立易混淆,可以改為「黄帝氏族」、「軒轅氏」等等其他命名,你提的學者也沒有說只能用「黄帝族」,非得「黄帝族」不可?你又因為我反對「黄帝族」命名而中傷我--康族留言) 2023年3月7日 (二) 15:48 (UTC)回复[回复]
另外,若要進行消歧義,後綴應用「民族」、「氏族」、「族群」抑或「古代人群」等?——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3月16日 (四) 12:41 (UTC)回复[回复]
「民族」不適合已說過,「氏族」或「上古人群」較好--康族留言) 2023年3月16日 (四) 14:45 (UTC)回复[回复]

维基百科现有年份计算法中自相矛盾的点编辑

21世纪里声称21世纪为2001年至2100年,2000年代又说2000年代属于21世纪第一个年代,那么这么算的话,请问2000年是不是既属于21世纪,但是又不属于21世纪?查了下其他语言版本,似乎都没解决这个bug。--游客中心 2023年2月21日 (二) 18:21 (UTC)回复[回复]

就很單純2000年代寫錯了而已,應該是「2000年代(2000年除外)属于21世纪第一个年代」。
  • 2000年代:2000年1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
  • 21世紀:2001年1月1日到2100年12月31日
-游蛇脫殼/克勞 2023年2月21日 (二) 23:55 (UTC)回复[回复]
现行公历里,没有0年、0世纪、0千纪,却有0年代。元年元世纪元千纪均被命名为1年、1世纪、1千纪,而元年代却没有被命名为1年代。
有人为了保证每个世纪均有100年,每个千纪均有1000年,采用了2001年为21世纪元年和3千纪元年的表示法,但是却没想到要保证每个年代(decade)均有10年,0年代和前0年代成了只有9个年份的“ten years”--游客中心 2023年2月22日 (三) 00:29 (UTC)回复[回复]
相關討論於Wikipedia:知识问答#令人无语的“千禧年问题”2000年代肯定是寫錯,2000年代在數學上顯然並不屬於21世紀。--西 2023年2月23日 (四) 05:47 (UTC)回复[回复]
@LuciferianThomas:要从数学视角看的话,2000年可以视为2000年代的一个子集,2000年代是21世纪的一个子集,根据子集的传递性,2000年当然也是21世纪的子集。所以阁下说的2000年在数学上不属于21世纪是什么意思呢?--游客中心 2023年2月28日 (二) 15:21 (UTC)回复[回复]
除非将2000年视为1990年代的最后一年,或者将2000年代视为20世纪的最后一个年代,否则2000年就不可能既属于2000年代然后又不属于21世纪,这样在数学上也不成立,一个集合的真子集的真子集不可能不属于该集合。--游客中心 2023年2月28日 (二) 15:28 (UTC)回复[回复]
在下覺得您這樣類似說「2是質數,質數是奇數的一個子集,根據子集的傳遞性,2當然也是奇數」。然而,質數並不是奇數的子集,「2以外的質數」才是奇數的子集;類似的,2000年代並不是21世紀的子集,「2000年以外的2000年代」才是21世紀的子集。一個集合的真子集的真子集當然屬於該集合,所以「2000年以外的2000年代」有哪一年不是21世紀嗎?-游蛇脫殼/克勞 2023年3月4日 (六) 12:44 (UTC)回复[回复]
@克劳棣:阁下完全没有讨论2000年是不是属于2000年代的问题,而且似乎在偷换概念,拿本来就不成立的子集传递性来反驳可以成立的子集传递性,阁下也说了质数是奇数的子集本身就是假命题,前提都是假的,当然也不可能得出2是奇数的结论。
按阁下的这个说法,2000年不属于2000年代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呢,阁下为什么要强调抠出2000年的2000年代属于21世纪,但是却忽视2000年属于2000年代本身并不是假命题。--游客中心 2023年3月14日 (二) 12:44 (UTC)回复[回复]
2000年屬於2000年代,但不屬於21世紀。2000年代實際不屬於21世紀,而是橫跨兩個世紀的年代。查英文版本無「2000年代是21世紀的第一個年代」的說法,以相同處理移除。--西 2023年3月14日 (二) 14:46 (UTC)回复[回复]
@LuciferianThomas:这就还是那个矛盾点,c∈b,b∈a,但是结论c又∉a,就好像说浦东属于上海,上海属于中国,但是浦东不属于中国。--游客中心 2023年3月14日 (二) 14:57 (UTC)回复[回复]
?2000年 ∈ 2000年代、2000年 ∉ 21世紀、2000年代 ∉ 21世紀,你哪來看到兩個∈?--西 2023年3月14日 (二) 15:02 (UTC)回复[回复]
2000年代∉21世纪,那难道是∈20世纪吗--游客中心 2023年3月14日 (二) 15:10 (UTC)回复[回复]
@虹色分子
年代 世紀
1999年 1990年代 20世紀
2000年 2000年代
2001年 21世紀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00年代並不是21世紀的子集(但也不是20世紀的子集),就好像質數不是奇數的子集,也不是偶數的子集。不曉得閣下為什麼一定要把2000年代歸入某個世紀的子集呢?-游蛇脫殼/克勞 2023年3月14日 (二) 15:12 (UTC)回复[回复]

@LuciferianThomas:并不是我要求归入某个世纪,是年代本身就可以归入某个世纪,就好像年份本身都可以归入某个年代,如果这个问题本身是不需要归类的话,是不是就好像在说月份为什么一定要归入某个年份?年份为什么一定要归入某个年代?世纪为什么一定要归入某个千纪?如果不是因为归类存在争议,那怎么还会有千禧年之争?阁下如果认为2000年代不需要归入某个世纪,那么阁下为什么一定要把2000年归入20世纪呢。——游客中心 2023年3月14日 (二) 15:21 (UTC)回复[回复]

因為2000年本質上及定義上確實是20世紀的最後一年,而2000年代並不「屬於」而是「橫跨」兩個世紀啊。年代本身就可以歸入某個世紀[原創研究?]--西 2023年3月14日 (二) 15:26 (UTC)回复[回复]
懂了。所以阁下的结论是,日期可以归入某个月份,月份可以归入某个年份,年份可以归入某个年代,年代不可以归入某个世纪,世纪可以归入某个千纪。年代就是最特殊的一种存在,世纪不可以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年代,好神奇哦--游客中心 2023年3月14日 (二) 15:34 (UTC)回复[回复]
誰說年代不可以歸入某個世纪的?2010年代、2020年代、2030年代等等都可以歸入21世紀啊!只是2000年代比較特殊,不是任何世紀的子集罷了。21世紀也擁有2010年代、2020年代、2030年代等等完全屬於自己的年代啊!
還有曆法本來就有很多不一定。請問2023年是歸入癸卯年還是壬寅年?距今最近的癸卯年是歸入2023年還是2024年?事實是,顯然癸卯年與2023年有很大的交集但互不包含。但2023年2月、2023年3月、2023年4月、......、2023年12月、2024年1月又完全屬於癸卯年。這會很難想像與理解嗎?一點都不神奇!-游蛇脫殼/克勞 2023年3月14日 (二) 15:58 (UTC)回复[回复]
农历公历之间本来就是错位的,本来就没有需求,也没有谁会需要算谁归入谁这种问题。阁下举的例子根本没有可比性。
而公历里这种归类的错位并不是一开始就出现的,就是因为有人在算2000年是20世纪还是21世纪时,偏要把2000年算入20世纪才导致一系列矛盾问题的出现。--游客中心 2023年3月14日 (二) 16:43 (UTC)回复[回复]
XX年代跟XX世紀、千紀也同樣本來就是錯位的。X年代(數學定義第幾個十年,如第201年代,即2001至2010年)跟XX年代(社會為方便而忽略個位年份,如2000年代,即2000至2009年)本來就是完全不對等的概念,跟農曆公曆之間的錯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你能理解將農曆和新曆兩個完全不同意義的東西不能互相從屬,但為何無法理解將數學定義的「XX世紀」跟社會上非數學定義的「XX年代」認為必須互相從屬?你一直堅持將數學上及社會上都正確的資訊硬掰說是錯的,是「偏要」、「誰說」、「好神奇哦」,完全無助於閣下自己的理解和長進知識。--西 2023年3月16日 (四) 01:55 (UTC)回复[回复]
你在你 2023年2月22日 (三) 00:29 (UTC) 的留言當中寫下「現行公曆里,沒有0年、0世紀、0千紀,卻有0年代。元年元世紀元千紀均被命名為1年、1世紀、1千紀,而元年代卻沒有被命名為1年代。」正確而言,公曆的「1年」「1世紀」「1千紀」是公元的「1年」「1世紀」「1千紀」(也是「1年代」的第一年),而「XX年代」如「0年代」則是在後來為了便利去掉個位年份而定義。拿數學定義的年代、世紀、千紀來跟社會定義的年代比較、從屬是毫無意義的。--西 2023年3月16日 (四) 02:04 (UTC)回复[回复]
维基数据里【21世纪】的“可分为”包含了2000年代,但是2000年不属于21世纪,所以是不是可以去掉2000年代呢。要不然不就还是2000年属于2000年代,但是又不可以被21世纪包含的矛盾出现--游客中心 2023年3月16日 (四) 13:19 (UTC)回复[回复]
什麼時候給你維基百科和維基數據是可靠來源的觀念了?--西 2023年3月17日 (五) 15:32 (UTC)回复[回复]
就是因为这种自相矛盾的奇葩问题太多了也没办法去解决,就只能诉诸反正维基百科是不可靠来源,对吧--游客中心 2023年3月18日 (六) 13:44 (UTC)回复[回复]
我想先請教一點:您確定1900年左右的世人全部都把1900年算做20世紀、1800年左右的世人全部都把1800年算做19世紀、1700年左右的世人全部都把1700年算做18世紀......嗎?如果這是一個錯誤,2000年左右的一部份人是始作俑者,還是蕭規曹隨?您如何肯定是2000年才有的鍋(如果這是一個鍋),而不是更早之前的?-游蛇脫殼/克勞 2023年3月18日 (六) 16:09 (UTC)回复[回复]
2000年左右的一部分人是始作俑者,还是萧规曹随?我认为是这还需要分情况讨论,至少在中国是21世纪才开始讨论这个问题,因为1900年中国并没有广泛使用基督的纪年法,而当时使用基督这套纪年法的人们是如何庆祝20世纪到来的,我去查了资料,发现西方在一百年前就已经为这件事争论过一次了,尤其是美国的主流意见是认为1为开始,还认为如果不这样办,否则美国的公路也都要从0开始编号,这里既然是美国的网站,使用美国人的意见也就不足为奇了。--游客中心 2023年3月18日 (六) 17:52 (UTC)回复[回复]
還有在下想先強調:強迫症不是壞習慣,但也不是好習慣,因為它根本不是習慣,而是疾病,疾病,疾病!請您不要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被強迫症所害,還感激它讓您的生活有一致性、井井有條。它對您所苛求的「一致性」並不是合理的科學思維,因為不論現實或科學,它們就是可能有許多例外與不一致。-游蛇脫殼/克勞 2023年3月18日 (六) 16:20 (UTC)回复[回复]
( π )题外话 关于疾病的断定,我认为强迫症并不是需要治愈、改变、感恩的症状,但是需要评估强迫症对生活带来的具体负面影响的大小,大多数情况下我没有觉得强迫症给我生活带来了多少一致性或者整洁性,我的强迫症可能更像是一种当察觉到时某些不合理事物时的应激机制,而不是强迫症本身让我察觉到各种各样不合理的事物。这种机制在触发期间,我会去试图改变或者抛弃让内心觉得不合理的事物。此外我其实不需要让自己的想法得到苟同,因为我觉得科学思维本身应该是鼓励基于正确逻辑的合理怀疑,而非不谈逻辑的无端服从。回顾这次的讨论,我只觉得像是在看一个才疏学浅的人夸夸其谈,也许这才是强迫症对我生活最大的负面影响:浪费时间在那些对生活质量没有任何帮助的事情。--游客中心 2023年3月18日 (六) 18:17 (UTC)回复[回复]

話說一個世紀或一個年代一定有規定要是完全是10進制嗎?PS:我一直以為1世紀是1~99;2世紀是100~199

无共识:
暂时搁置,先讨论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建议将WP:EVENT升格为社区正式指引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我记得之前有类似的条目被人以WP:NOTIINFO提删过,但是不知为何没有获得通过。现在中国当局已经完全放开疫情管控政策,这类条目不会有新增,私认为这是解决这个老问题的好时机。再加上当中部分条目呈现了确诊病例的身份信息,有泄露个人信息之虞,故在此和大家探讨。--百战天虫留言) 2023年2月26日 (日) 11:51 (UTC)回复[回复]

這樣的條目在所有的維基都有很多,包括各國疫情也差不多是這樣,為什麼不一起清理?其中有一些的確是單純羅列病例,有一些不是。條目如果以政策、影響、爭議為主的應該不用動太多。--日期20220626留言) 2023年2月26日 (日) 13:03 (UTC)回复[回复]
還有你要想清理,是不是應該把條目創作者一起叫出來討論一下?--日期20220626留言) 2023年2月26日 (日) 13:06 (UTC)回复[回复]
有些比较具体的个人信息应该清理掉。--Kethyga留言) 2023年2月27日 (一) 14:09 (UTC)回复[回复]
个人支持清理掉那些影响相对有限,重要性偏小的聚集性疫情条目,同时对各国各地疫情条目等进行系统性整理,清理掉那些流水账、过度细节内容,正如我去年在一次DYK评选当中所说的那样,不少疫情相关条目写作质量相当糟糕,当然这一系列条目真要清理起来并非易事。--🔨留言) 2023年2月28日 (二) 11:06 (UTC)回复[回复]
现在就是需要一个具体的清理方案。--百战天虫留言) 2023年3月2日 (四) 06:33 (UTC)回复[回复]
更具体一些的话,要说的东西可不少,比如某一次聚集性疫情的每日新增感染情况,用统计图表即可,内文部分应该对于新增感染的趋势做个大致总结,而非流水账式的写“x月x日0-24时,新增x例无症状感染病例”之类的(比如2022年4月杭州市2019冠状病毒病聚集性疫情确诊时序一节就是很明显的流水账,2022年4月北京市2019冠状病毒病聚集性疫情条目的疫情时间轴章节也是一样)。至于个人隐私的清理我没什么要说的,唯独就是注意一下个别相对比较重要的病例的处理(例如指示病例、超级传播者等)。防疫措施方面,我看到有些条目以小区作为单位列出低、中、高风险区划定的时间(比如2022年7月西安市2019冠状病毒病聚集性疫情#反应及应对措施),个人也觉得有可以精简的空间。还有就是有的影响相对有限的聚集性疫情条目(比如说感染病例相对较少,且对当地居民生活影响相对有限的),应该合并到2019冠状病毒病中国大陆疫情或者2022年中国大陆2019冠状病毒病聚集性疫情列表这样的总览条目当中,不过具体如何认定,不同人有不同标准,而且WP:EVENT目前也并非正式指引,这里不方便更具体地展开。--🔨留言) 2023年3月3日 (五) 05:31 (UTC)回复[回复]
没有异议的话,涉及个人信息的内容先清理了。--百战天虫留言) 2023年3月3日 (五) 03:58 (UTC)回复[回复]
Category:2019冠狀病毒病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省疫情里面也有不少流水账,不如把聚集性疫情的那些条目合并进去改写。--PexEric 💬|📝 2023年3月12日 (日) 05:37 (UTC)回复[回复]
把聚集性疫情条目处理了再说吧。--百战天虫留言) 2023年3月12日 (日) 08:20 (UTC)回复[回复]
照你这么说,这么多历史条目,都要直接去除?--Q1234532留言) 2023年3月12日 (日) 14:33 (UTC)回复[回复]
按照你這個說法,折毛寫的都算是「歷史條目」,不應該直接刪掉?--SunAfterRain 2023年3月12日 (日) 15:15 (UTC)回复[回复]
真实发生和虚假发生能一样吗?--Q1234532留言) 2023年3月12日 (日) 17:05 (UTC)回复[回复]

应该把WP:EVENT提升为正式指引编辑

其实也不好清理,本来是想RD4删除,但是发现来源通报都没有删除,不好搞,其他问题的处理更是毫无章法。故个人觉得应该把WP:EVENT正式提升为中维的指引,按照这个指引来处理这批条目。--百战天虫留言) 2023年3月7日 (二) 07:47 (UTC)回复[回复]

这个建议另开话题,因为会影响到的范围不止聚集性疫情条目。--🔨留言) 2023年3月8日 (三) 07:04 (UTC)回复[回复]
WP:EVENT雖然沒有成為正式指引,但實際上就是按照這個來處理的。某個無重大影響的事件條目在發生一段時間後沒有被媒體等提及,被掛上關注度後大概率就會被刪除。--日期20220626留言) 2023年3月8日 (三) 07:14 (UTC)回复[回复]
請另外開一個討論串,麻煩您--SunAfterRain 2023年3月12日 (日) 15:13 (UTC)回复[回复]
@Liu116SunAfterRain讨论串已开,这个话题暂时  擱置。--百战天虫留言) 2023年3月14日 (二) 04:18 (UTC)回复[回复]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德國地名問題编辑

已解決
模組:CGroup/DE Places与.naer.edu.tw均已改为黑森。——PexEric 💬|📝 2023年3月18日 (六) 16:11 (UTC)回复[回复]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德國的地名如黑森不知道為何在tw版變赫森--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3年2月27日 (一) 13:16 (UTC)回复[回复]

條目有加入德國地名的公共轉換組,所以相關詞彙會轉變。--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2月27日 (一) 13:53 (UTC)回复[回复]
該詞的轉換值得商榷。印象中 Hessen 在台灣大多譯成「黑森」,剛才在 Google 搜尋結果,該譯名在 .tw 遠多於「赫森」。--Kolyma留言) 2023年3月4日 (六) 03:46 (UTC)回复[回复]
@Hierro:請說明一下修改理由(special:diff/76108285)。--Kolyma留言) 2023年3月4日 (六) 04:27 (UTC)回复[回复]
猜测可能用的乐词网(国教院)的翻译,Hessen, Land(Hesse)。--Kethyga留言) 2023年3月4日 (六) 09:54 (UTC)回复[回复]
即使在國家教育研究院的網址(.naer.edu.tw)下搜尋,「黑森」也是遠多於「赫森」。--Kolyma留言) 2023年3月4日 (六) 12:23 (UTC)回复[回复]
@Kolyma:樂詞網下搜尋「黑森」,出現黑森鯰、黑森鯰屬、黑林山 (黑森林),但無黑森邦,原因即此。還有一堆貝格、伊萬,印象中在台灣開始大量從中國購買版權簡轉繁以前,台灣大多譯成「伯格」「伊凡」,但是大家好像習慣成自然,我改了就被退,隨便你高興就好。--Hierro 2023年3月5日 (日) 12:27 (UTC)回复[回复]
我說的是國家教育研究院的網址搜尋結果,亦即在 Google 以「"黑森" site:.naer.edu.tw」搜尋,結果第一頁全部都是「黑森邦」,而且都是正式的公文書或研究報告。至於「樂詞網」,據我所知,只是一個委外的網站,舊稱「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剛才查了一下,2021年標案名稱為「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網站改版案」,由「飛資得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得標。其譯名與國家教育研究院的正式公文書或研究報告不同,頗為奇特。--Kolyma留言) 2023年3月8日 (三) 20:13 (UTC)回复[回复]
樂詞網之內容,除了擷取自各種出版品,另可由使用者手動申請修改;前者可以視為可靠來源,後者則尚有商榷之虞。——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3月16日 (四) 12:39 (UTC)回复[回复]
原本想去函「樂詞網」要求修改,不過剛才發覺已經改為「黑森」了,修訂日期就是今天。不曉得是有維基人提報,還是該網站工作人員平日就有在看維基百科?不論如何,從善如流,都該按個  。--Kolyma留言) 2023年3月9日 (四) 05:52 (UTC)回复[回复]
外交部網站(mofa.gov.tw)也是使用「黑森邦」。--Kolyma留言) 2023年3月8日 (三) 20:52 (UTC)回复[回复]
使用 Google 搜尋結果,「"黑森邦" site:.tw」有9,060項,「"赫森邦" site:.tw」僅有149項,很明確在台灣「黑森」較為常用。剛才看了一下公共轉換組模組:CGroup/DE Places,tw用詞已經被改回「黑森」,建議關閉討論。--Kolyma留言) 2023年3月9日 (四) 05:23 (UTC)回复[回复]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香港流行曲派台紀錄(近年)编辑

上次的舊時期派台紀錄探討: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存档/2023年1月#1990年代香港歌手派台成績的準確程度
近來開始注意派台與榜單來源,終於明白@Milkypine君以前說的是什麼意思。現在香港歌手派台的編輯完全不重視來源引用,而官方來源是需要積極備份的。

  • 五台周榜來源與備份
新城勁爆流行榜:網頁[1]只紀錄一年之內的榜單,是選單式,Internet Archive備份時只能備份當前最新一周的內容,如果更新了就恐怕備份不到之前的內容,因此有必要每周去Internet Archive按Save Page Now確保它每周都備份。新城facebook也有[2],但需要登入,似乎不能成功備份。
903專業推介:網頁[3][4],會每年清掉舊紀錄,也是選單式,情況同新城。但在另一網頁[5]保留有更舊的紀錄,每周一個網址[6],現在備份亦不為晚。
中文歌曲龍虎榜:網頁[7],每周一個網址[8],可補回備份。
勁歌金榜:似乎官方文字紀錄只見於facebook[9],情況同新城facebook。
Chill Club 推介榜:似乎官方文字紀錄只見於facebook[10],情況同新城facebook。
  • 到底哪些歌有派到哪個台?
似乎只有新城[11]和商台(903)[12]網頁有完整的派台歌名單。其他三台只能依靠民間收集。
有時我們會有些不謹慎的編輯或討論觀點,源於某些歌手、某唱片公司不會(或會)派歌到某台的認知。不謹慎的層次有兩種,第一種是那個印象根本不是事實,例如見過有人說張天賦林家謙不會出現在TVB;第二種是那個認知通常正確,但也不要太過想當然,例如旗下有歌手的TVB(勁歌)和ViuTV(Chill)不會互相派歌,雖然兩個台都沒承認,但大家都知道一般情況下可以這樣預設,不過破例情況還是有的[13];還有反過來的例子,大家只想著盧瀚霆翻唱張國榮《偷情》[14]不會派到T、炎明熹翻唱張國榮《今生今世》[15]不會派到V,但事實是至今這個系列所有歌,不論是盧還是炎,都沒有派到兩個電視台的紀錄,包括中維自己的Chill_Club#派台歌曲紀錄勁歌金曲#派台歌曲紀錄。--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3月6日 (一) 15:09 (UTC)回复[回复]
@StevencocoboyBenevolenApple vTw drama李李一CyrussKK1230:--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3月6日 (一) 15:25 (UTC)回复[回复]
之前还真未注意到FB来源不能正确备份。。留名看懂技术的编辑者建议解决办法。--Benevolen留言) 2023年3月6日 (一) 15:56 (UTC)回复[回复]
903推介的存檔好像只到2017,另外FB、IG可以用archive.todayFreezePage存,但是要注意來源要加模板:Cbignore,避免機器人補檔失誤。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3年3月6日 (一) 18:36 (UTC)回复[回复]
原來如此。--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3月7日 (二) 00:46 (UTC)回复[回复]
@Milkypine我試用archive.today、FreezePage備份Facebook,還是不行,哭。另外,原來商台的派台歌網頁[16]都是難以備份的。--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3月19日 (日) 04:55 (UTC)回复[回复]
@Factrecordor::我是可以啦[17][18]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3年3月19日 (日) 11:00 (UTC)回复[回复]
(:)回應:@Factrecordor:一併在此回應。目前為止,TVB與ViuTV兩間電視台的旗下歌手(包括星夢愛爆音樂/TVB Music Group、MIRRORERRORCOLLAR),甚至P1X3L(與ViuTV有經理人合約,為ViuTV旗下藝人),都不能派台至對家電視台。至於Factrecordor君講的情況「戴祖儀與環球唱片的涂毓麟合唱歌《我們再不講再見》就有派到ViuTV」,我印象中記得2021年時有報導指出ViuTV曾經接受過如果首歌其中一位主唱者並非TVB旗下歌手的話也可接受派台,但只限合唱歌,且TVB旗下歌手的個人單曲統統不能派台至ViuTV。所以查了一下記錄在該年度有兩首合唱歌曾經派台至ViuTV(涂毓麟戴祖儀《我們再不講再見》及吳業坤Cousin Fung《難得你和我》),涂毓麟Cousin Fung並非TVB旗下歌手,所以可成功派台,然而以上兩首合唱歌最終也未能登上Chill Club推介榜。其後ViuTV亦已改變了玩法,派台歌若有TVB旗下歌手的話統統不能派台(包括內有非TVB旗下歌手的合唱歌),而此後再無任何TVB旗下歌手的歌能派台至ViuTV(補充一點涂毓麟2022年已與TVB簽下藝員合約,故在該年度起的所有派台歌都不能派台至ViuTV)。至於日後會否再改變玩法未知,但目前為止,TVB與ViuTV兩間電視台的旗下歌手都不能派台至對家電視台。Stevencocoboy 2023年3月7日 (二) 06:03 (UTC)回复[回复]
參考:
  • [19]原文:記者訪問ViuTV製作部副總裁金廣誠時,對方曾表示不介意播放TVB及星夢旗下作品,更示意曾發邀請信,希望對方能參與,可惜未獲回覆......ViuTV果然言出必行。事關在節目中最後推介的一首作品《呼吸有害》,其實是TVB熱播劇集《飛虎之雷霆極戰》的香港區主題曲,雖然莫文蔚並不是星夢歌手,而《呼吸有害》亦非星夢旗下作品,不過ViuTV敢於推介友台熱播劇集的主題曲,實在令人無可訾議。
  • [20]原文:焦點落在王君馨(Grace)身上,皆因新歌《Casada》繼成為「903專業推介」亞軍歌後,本周亦躋身「Chill Club推介榜」第10位。對TVB藝人而言,音樂作品能順利登陸友台音樂龍虎榜,打破既有規限,確實非常難。......記者曾向《Chill Club》監製葉子文了解,被問到Grace派歌前是否已得到TVB批准,她未有正面回應,只表示:「『Chill Club推介榜』原則上歡迎全港所有唱片公司及獨立音樂人/公司派歌參與,只要相關歌手/唱片公司派歌予『Chill Club推介榜』,而且歌曲質素夠好,就有機會上榜。」
  • [21]原文:志偉重申非常歡迎MIRROR及ERROR出席《勁歌金曲》等音樂節目,而《聲夢》學員亦可以上ViuTV的《Chill Club》互相交流。
--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3月8日 (三) 16:10 (UTC)回复[回复]
(:)回應:@Factrecordor:似客氣說話居多,現實終歸現實。王君馨2020年推出派台歌《Casada》時是以獨立歌手身份推出,並非星夢歌手。不過當時與TVB尚有經理人合約關係,此舉算是ViuTV的一個少少突破。但此案例不多,且王君馨現已離巢TVB,而兩台現似乎已打回原形,有各自的遊戲規則,所以目前估計兩間電視台的旗下歌手都不能派台至對家電視台。Stevencocoboy 2023年3月9日 (四) 04:19 (UTC)回复[回复]
更新訊息,上述提及的致敬張國榮翻唱,到昨天3月18日TVB《勁歌金曲》才一併公布環球及TVB旗下歌手的四首歌派台,而Viu系歌手確是沒份。但我們處事仍應避免WP:原創研究WP:水晶球。--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3月19日 (日) 05:04 (UTC)回复[回复]
發覺商台(903)的派台歌網頁難以備份,但它保留較久,似乎近6年。新城的派台歌網頁現時則只保留到2021年,新城是較有用的,其一它列有具體派台日期,其二它有時還包含對歌曲的介紹文章。所以,希望大家能習慣加來源及手動操作Internet Archive備份新城。--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3月19日 (日) 05:24 (UTC)回复[回复]

3月7日首页展示DYK问题有误编辑

3月7日当前首页DYK栏目中金娘的问题有误,金娘的封号应为“一品柱国夫人”,当前问题和内文都误作“一品国柱夫人”。参考故宫文物月刊屏东县政府文化处国家图书馆台湾记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史研究所研究生论文

再次质疑这样的DYK支持投票有何意义?--NVMENOR留言) 2023年3月7日 (二) 06:56 (UTC)回复[回复]

  已修复 --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3年3月7日 (二) 11:02 (UTC)回复[回复]
這篇條目問題不明顯,不懂行的人即使對照參考資料都未必能注意到。平心而論,讓我檢查我大概也注意不到。
PS:這樣的DYK(以及GAN、FAC)投票能攔掉一些(不是全部)有明顯問題的條目,不能說是完全沒有意義。我認爲社群當前的目標就是「以衝數量爲主,選出總體印象不錯的條目;不要把人手浪費在檢查細枝末節上」。所以,是不是您(和部分比較嚴謹的用戶)對評審的定位與社群對評審的定位有分歧? --洛普利寧 2023年3月7日 (二) 14:35 (UTC)回复[回复]
如果繼續抱這種想法,第二次折毛事件指日可待。--Maccomcre留言) 2023年3月15日 (三) 12:57 (UTC)回复[回复]
Maccomcre所以说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问题。只不过「国柱」站内就有人指出,而折毛事件的发现者在站外。而且折毛引用资料又是纸媒又是俄语,如果不拉领域专家来把关,说实话这个问题无解。--洛普利寧 2023年3月19日 (日) 04:01 (UTC)回复[回复]

要求漢族條目更名编辑

中華民國的info框的「官方文字」编辑

杨向彬词条缺少关注度编辑

NoteTA的問題编辑

測試了幾個條目,Template:NoteTA中的參數「T」似乎無法判讀。--Sa Young Sun留言) 2023年3月13日 (一) 05:44 (UTC)回复[回复]

先前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目录影响部分条目标题显示提出。--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3月13日 (一) 14:58 (UTC)回复[回复]
那这个问题有解决的时间表吗?还是打算弃用NoteTA模版的T字段?--2600:387:15:15:0:0:0:4留言) 2023年3月14日 (二) 19:26 (UTC)回复[回复]
放着先,在修。——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3月15日 (三) 02:15 (UTC)回复[回复]

嘩變?譁變?编辑

我看很多條目在敘述上都有用這二種詞彙:嘩變、譁變,可是只有 「譁變」會被用在條目命名上,例如:凱恩號譁變1917年法軍譁變。請問嘩變、譁變,此二者是否相通,可以替換的嗎?如果不可,我們是否有必要將每個條目調整,統一只使用一種?

此外,我會注意到這個問題,其實是看到吳鴻源嘉義縣會戰使用「嘩變」,後來查詢才發現,嘩變、譁變都有人使用,所以我不確定是否因為嘩變為動詞,才會只出現在敘述上,這需要請中文造詣良好的人協助說明。--2001:B011:A401:5227:A55C:46AF:DE0E:86FD留言) 2023年3月13日 (一) 09:49 (UTC)回复[回复]

「譁」是正字,「嘩」是後起字,《說文》只有「譁」,沒有「嘩」字。兩字意思相通。--Ghren🐦🕙 2023年3月13日 (一) 14:51 (UTC)回复[回复]
嘩變。這個有人討論過了,但不是很深入。-游蛇脫殼/克勞 2023年3月13日 (一) 15:04 (UTC)回复[回复]
  吐槽克勞棣君您留言開首的連結比起給提問者連結至維基詞典更像是說那個是對的((--西 2023年3月14日 (二) 14:50 (UTC)回复[回复]
(:)回應:不太確定您的意思,閣下是要說「……個是對的」還是「……個是對的」?如果是後者,那麼我要表達的是「這是英文維基辭典的『嘩變』的頁面,這個頁面說『嘩變』是『譁變』的變體」,而不是「『嘩變』是對的」。-游蛇脫殼/克勞 2023年3月14日 (二) 16:33 (UTC)回复[回复]
我能理解您的意思,而是說你的留言可能造成他人誤會而已。--西 2023年3月15日 (三) 05:24 (UTC)回复[回复]
  • 好像只有繁体有这问题,简体都是“哗变”,口字旁。--MINQI留言) 2023年3月14日 (二) 16:40 (UTC)回复[回复]

“化学反应”一词在中文中可否形容两人间的关系?编辑

英维的这篇条目写道“the chemistry between Pascal and Ramsey for praise”,直译过来是“[人名]与[人名]间的化学反应得到赞扬”,我最开始认为“chemistry”只是英文中用来形容两人间的关系的词汇,但后来注意到有中文来源也直接称之为“化学反应”[22][23],因此想请教在中文维基百科的这种语境下“chemistry”一词如何翻译为佳?谢谢。--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3月13日 (一) 15:47 (UTC)回复[回复]

  • 這個詞好像要不直譯(雖是歐化中文,但畢竟用的人也開始多了),或者可作"互動關係"一類形容相處的詞語?--Temp3600留言) 2023年3月13日 (一) 17:34 (UTC)回复[回复]
这在中文是比喻,我觉得这种东西接受度并不高,不建议直接翻译。「他俩之间的感情互动为人所乐道」就差不多了----Cat on Mars 2023年3月13日 (一) 17:46 (UTC)回复[回复]
中文有比喻,不過本站作為百科全書,非直接引用時還是平實一些為好。--紺野夢人 2023年3月15日 (三) 06:16 (UTC)回复[回复]
化學反應基於在條目語境內之體現,並非不能直譯——如否決直白地表示英文隱含之神韻,而轉而以系統偏好改寫實則原創意思,這一著實為有違常識之體現。--約克客留言) 2023年3月19日 (日) 10:35 (UTC)回复[回复]

台中市公車200、500、700、900路跳蛙公車编辑

請看以下四個條目:

我想請問:

  1. 搜尋整個維基百科,似乎只有台中市公車條目命名會帶有「跳蛙」二字,「跳蛙公車」是何意?像蛙一樣會跳動的公車?
  2. 前面就有「公車」二字,後面又出現,這種命名方式是否適合?如果不適合,是否應該改成「台中市200路公車、台中市500路公車、台中市700路公車、台中市900路公車」?

--2001:B011:A401:1645:ACBB:6635:F0B3:E262留言) 2023年3月14日 (二) 06:54 (UTC)回复[回复]

https://ebus.gov.taipei/ProjectBus/LeapfroggingBus,你大可自己google:跳蛙公車谷歌搜尋一下。--西 2023年3月14日 (二) 14:47 (UTC)回复[回复]

“大麻哈鱼”还是“大马哈鱼”?编辑

看到大麻哈鱼条目的内文一会用“大马哈鱼”,一会用“大麻哈鱼”,有些令人困惑。诚然二者都是正确名称,但选择一个更符合可靠来源的(如学术界的权威论文、政府的水产品规范文件?),然后其他的别名在首段中指出,是否更好?--2600:387:15:15:0:0:0:4留言) 2023年3月14日 (二) 19:32 (UTC)回复[回复]

生活中/民间应该更常用“大马哈鱼”。--东风留言) 2023年3月16日 (四) 14:10 (UTC)回复[回复]
(+)支持:我建议是大马哈鱼。实际上在生活中几乎没人说“大麻哈鱼”(仅限大陆),更何况由于你懂我懂大家懂的原因,“大麻”二字也被本能的替换掉了。--Sermayde留言) 2023年3月23日 (四) 08:04 (UTC)回复[回复]

什麼是「無法完成世代更替」?编辑

少子化條目中的右邊有一張圖寫道:

2020年世界生育率,逐漸下降下多數主要經濟體呈現藍色和綠色,意味著或將無法完成世代更替。

「無法完成世代更替」這句話是想表達意思是什麼?--2001:B011:A401:5589:FDC4:F7F1:F255:3A3A留言) 2023年3月15日 (三) 08:58 (UTC)回复[回复]

这个语境里,指的大概是“人口不下降”,也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能保持在0以上。参见总和生育率#世代更替水平。在搜索引擎上查询,这种表述在第三方来源存在,并非原创研究。
( π )题外话世代更替当前在维基百科被重定向到了世代交替,但这个条目显然和上文所说的常用意思完全不对应。恐怕需要商量一下怎么调整。英维是重定向到Total_fertility_rate#Replacement_rates英语Total_fertility_rate#Replacement_rates,或许可以参照,重定向到总和生育率#世代更替水平?--樱桃纳米粉留言) 2023年3月15日 (三) 10:15 (UTC)回复[回复]
「可以完成世代更替」表示「每對夫妻至少生下兩個子女」,將來這對夫妻皆死亡後,多了兩個人又少了兩個人,總人口不減。相反地,「無法完成世代更替」表示「平均一對夫妻生不到兩個子女」,將來這些夫妻陸續亡故後,人口就越來越少了。-游蛇脫殼/克勞 2023年3月15日 (三) 10:55 (UTC)回复[回复]

Mariupol之譯名编辑

本人與維基人U:Twistinez-Taiwaner正在探討關於馬里烏波爾之台灣譯名。T君主張台灣常用「馬立波」作為譯名,而本人主張「馬里烏波爾」同樣也常用,並且不會有譯名失真的問題。(討論在這裡
@Bigbullfrog1996:@TuhansiaVuoria::打擾了,請各位賜教。--Sean0115 2023年3月15日 (三) 10:36 (UTC)回复[回复]

谢谢点名!台湾用词不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因此不对此发表具体的意见,只是泛泛的意见。译名的解决方法主要是权威度和使用频率。台湾用词主要的权威依据是什么?然后就是查出现的频率哪个更高。不过作为来自中文地区之外的编辑,我希望各地用词能尽量统一。--万水千山留言) 2023年3月15日 (三) 11:56 (UTC)回复[回复]
謝謝~--Sean0115 2023年3月15日 (三) 12:53 (UTC)回复[回复]
維基的話可能是習慣,樂詞網或Cna--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3年3月16日 (四) 05:41 (UTC)回复[回复]
感觉上Bigbullfrog1996也是比较关注大陆用词的。最近乌克兰地名有很多讨论,管理员@Ericliu1912应该比较关注。--万水千山留言) 2023年3月15日 (三) 14:22 (UTC)回复[回复]
國家教育研究院編「外國地名譯名」最新版本作「馬里烏波爾」;中央通訊社則多使用「馬立波」。我個人拿不準應該使用哪一個稱呼,不過若考慮到繁簡譯名通用方便,似乎可以採用「馬里烏波爾」。——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3月16日 (四) 12:34 (UTC)回复[回复]
(!)意見以个人观看台媒节目的经验来看,应该是「馬立波」要多于「馬里烏波爾」,但要说在中维内“zh-tw”统一公共转换成哪一个,烦请诸位台湾维基人进行商讨。--Bigbullfrog1996𓆏) 2023年3月16日 (四) 18:23 (UTC)回复[回复]
我希望其他地區的譯名也可以順便討論一下--Twistinez-Taiwaner留言) 2023年3月18日 (六) 02:19 (UTC)回复[回复]
大陆简体我认为用“马里乌波尔”,不会有任何争议。--樱桃纳米粉留言) 2023年3月19日 (日) 01:44 (UTC)回复[回复]
(:)回應:抱歉前面寫錯了,這裡討論的是台灣譯名。--Sean0115 2023年3月19日 (日) 03:46 (UTC)回复[回复]
其實「塞凡堡」與「塞瓦斯托波爾」差不多也是如此。——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3月19日 (日) 05:15 (UTC)回复[回复]
(!)意見:台媒較少看到使用「塞瓦斯托波爾」的。--Sean0115 2023年3月19日 (日) 13:55 (UTC)回复[回复]
其實縮寫音節也不是什麼壞事,但會破壞地名翻譯一致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3月22日 (三) 16:13 (UTC)回复[回复]
建议同时讨论索萊達爾的翻译问题。--Liuxinyu970226留言) 2023年3月22日 (三) 09:18 (UTC)回复[回复]
(!)意見:索萊達爾、蘇勒達爾、蘇勒答爾三種都有,就本人意見的話我覺得蘇勒達爾是比較常用的。--Sean0115 2023年3月22日 (三) 10:59 (UTC)回复[回复]
中央社用「蘇勒答爾」,我覺得還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3月22日 (三) 16:13 (UTC)回复[回复]
「答」字用在斯拉夫地名怪怪的,除了加爾各答我是想不到什麼地名有答字的。--Sean0115 2023年3月23日 (四) 08:20 (UTC)回复[回复]
百度的话:“索列达尔”4000万、“索莱达尔”1800万、“苏勒答尔”1100万、“苏勒答尔”771000、“索勒达尔”244000、“苏莱达尔”45000、“左列达尔”8个、“佐列达尔”3个[開玩笑的]--Liuxinyu970226留言) 2023年3月23日 (四) 01:44 (UTC)回复[回复]
(!)意見:簡體是索萊達爾沒問題,台灣就是蘇勒達爾、蘇勒答爾兩個比比看--Sean0115 2023年3月23日 (四) 08:24 (UTC)回复[回复]

JFFT的條目內容编辑

本人早前多次修改並更改(補回資料來源等)JFFT條目的內容,但是被人大幅刪掉並添加一些無用的列表,現在的版本與一開始的版本相比錯漏百出,建請各位提供意見完善該條目,謝謝!希望能回復本人的版本在加上其他信息,謝謝!--Lk1021留言) 2023年3月15日 (三) 13:39 (UTC)回复[回复]

本人只是想完善條目的完整性,並無意惡意加上不符合的資料,但以不適合為由被人惡意刪掉不少有重要的資料(包括不少有注明來原的),實在令人對維基百科失望。--Lk1021留言) 2023年3月15日 (三) 14:07 (UTC)回复[回复]
虽然您现在被封锁了,但是我还是解释一下。百科全书不是记载琐碎资料和花边新闻的地方。这无关正确与否的问题,这有关值不值得写入的问题。以该团体自己发布的YouTube影片证明他们确实翻唱过某首歌曲,尽管是合理的也是正确的,但是却是琐碎的、次要的。把百科全书写成流水帐会让已经风雨飘摇的中文维基百科的信誉雪上加霜。--MilkyDefer 2023年3月16日 (四) 04:17 (UTC)回复[回复]

四馬雙輪戰車编辑

想請各位維基人協助審閱 我在四馬雙輪戰車的文章發現 原先該文章主要是介紹古羅馬的戰車 但被人加入有關中國的駟 我想請各位維基人判斷是否該將駟的這部份刪除 或者將駟的部份進行改寫 將這段寫好點--175.182.39.108留言) 2023年3月15日 (三) 16:15 (UTC)回复[回复]

我觉得这个条目能并进《双轮战车》,内容少而且没有拆分的意义。--MINQI留言) 2023年3月15日 (三) 17:49 (UTC)回复[回复]
我是注意到駟的內容在加入後有些地方並沒改寫好 所以才提出的 包括駟的名稱被直接放在羅馬化名稱的後面 這些--61.216.108.175留言) 2023年3月16日 (四) 06:55 (UTC)回复[回复]
若要把四馬雙輪戰車併入雙輪戰車又要怎改寫
目前的四馬雙輪戰車主要是在講雕塑--61.216.108.175留言) 2023年3月16日 (四) 06:59 (UTC)回复[回复]
若要把主要在講雕塑的內容併入在主要介紹該類型戰車的文章 會不會有點怪--61.216.108.175留言) 2023年3月16日 (四) 07:02 (UTC)回复[回复]
我想,写到四馬雙輪戰車时讲雕塑,这倒不是大问题。只要用“其中四馬雙輪戰車后世常见于雕塑创作中……”这样一句话过渡,就自然了(当然如果能具体考证是什么年代流行、象征意义是什么等等,就更好了)。况且,条目内容可以简省关于那个地点本身的介绍,这部分应该写到地点本身的条目里,而介绍这个战车的时候,只要说该处有就此种战车的雕塑就行了。另外该英维的内容比较丰富,可以参照翻译。--樱桃纳米粉留言) 2023年3月16日 (四) 10:33 (UTC)回复[回复]
赞同,并且中国也有引申的文化例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地点介绍倒不一定需要具体,因为很多是共通而稍有区别,例如欧洲的“鹰”文化,德意志之鹰、斯拉夫、东欧国家双头鹰起源均是罗马雄鹰。--MINQI留言) 2023年3月17日 (五) 20:00 (UTC)回复[回复]
那能否請閣下協助改寫此條目 將中國的部分改寫完成--61.216.108.176留言) 2023年3月20日 (一) 01:19 (UTC)回复[回复]
不應該刪除中國的部分,否則就是{{Globalize/West}}。英維也有不少內容是歐美中心(WP:WORLDVIEW),例如這篇園林觀光翻譯自英維,明顯忽略中國古代已經有的相關文化。--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22日 (三) 13:54 (UTC)回复[回复]

怎么区分电影节奖项的提名、入围和参展?编辑

正在自己的沙盒里编辑《花西子 (国际版)》MV获得的一些电影节MV奖项,

1. 对于提名、入围和参展的界定不是十分确定,维基有没有具体的分类指引?或者能不能帮我看一下,现在沙盒里奖项表格里的分类是否正确?

2. 凭借这些奖项,导演赵佳是否符合关注度标准,可以创建单独的条目?

3. 这些MV奖项都是颁给导演的,是否也可以写在歌手的获奖列表里(除了导演奖和摄影奖)?我看了下金曲奖MV奖项的情况,有些歌手写了,有些没写?

多谢!--生米一粒留言) 2023年3月15日 (三) 19:22 (UTC)回复[回复]

影展有競賽環節和非競賽環節,非競賽項目自然只是參展。--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3月19日 (日) 11:09 (UTC)回复[回复]
多谢。还有两个问题:1. 那些“official selections”应该怎么算? 2. “semi finalist”怎么算? 生米一粒留言) 2023年3月19日 (日) 16:31 (UTC)回复[回复]
「official selections」不知會否不同影展有不同定義,譬如[24]基本上就是所有環節的總稱,還是應按不同環節判斷。個人見解,「semi finalist」我自己會視為「提名」,而所謂「入圍(什麼階段)」只是當評選分開多個階段的情況下,對「提名」的更細緻描述。但之前就見過某香港電視台的頒獎禮發生編輯戰,因提名量較濫,有些人認為必須入圍至某個階段才算,我不知道有否什麼共識。--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3月21日 (二) 12:09 (UTC)回复[回复]
想起有些頒獎禮,例如日本電影學院獎,從多個優秀XX賞中選出最優秀XX賞,優秀XX賞實際等同「提名」,用定義較籠統的「入圍」的確較適合,現在中維稱「入圍」,英維稱「Nominee」。--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3月21日 (二) 17:54 (UTC)回复[回复]
多谢。还是有点儿复杂的。生米一粒留言) 2023年3月21日 (二) 18:13 (UTC)回复[回复]

關注全民造星系列條目內容大幅度被刪除编辑

今日有用戶在未有任何討論下,將全民造星系列條目內容大幅度刪除,包括總決賽內容。個人認為這樣盲目跟從WP:TVCONTENT指引的刪除是完全不合理,也是讓條目的內容大幅度減少,讀者得到的資料變成非常少。這樣也對過去活躍貢獻的用戶也是不公平。令人擔心其他相近的條目,如中國好聲音也會進行這樣的大幅度刪除。--Wpcpey留言──以上未附上簽名时间的留言于2023年3月17日 (五) 02:34 (UTC)加入。回复[回复]

内容大幅减少、对用户公平等等都不是需要考虑的地方。。这些列表一般不单列“可靠第三方來源”,因为作品本身就是来源。然后也不适合把这些列表简单看作“每集詳細節目內容”,因为只列了表演名称、淘汰结果,并非对表演的详细描述。所以{{Tvcontent}}的两个情况都不适用。--Benevolen留言) 2023年3月17日 (五) 05:11 (UTC)回复[回复]
我也在想這點,在DYK不時有人拿出MOS:PLOTSOURCE,在劇情和人物介紹毫無來源的影視作品,不少都通過了DYK。綜藝節目內容又該如何看待?按下述討論已能拿捏--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3月19日 (日) 08:26 (UTC)回复[回复]
Good Night Show全民造星全民造星II無提供第三方來源,無法佐證「有人想瞭解節目每集內容」一點(事件查證和關注度),且「包含表演名稱和淘汰結果」已符合WP:TVCONTENT討論時所談及的「節目內容列表」,故符合該共識的刪除條件;但我確信這兩個條目能找到充足的來源補充,但舉證責任在於恢復內容一方全民造星III全民造星IV則明顯有充足第三方來源佐證每集內容都具有關注度,故刪除這兩個條目的內容列表是顯然不合理的。--西 2023年3月17日 (五) 05:40 (UTC)回复[回复]
此处涉及的几个都是比赛节目,条目根据比赛进程而不是播出集数编写(虽然进程中有列明所涉及的集数),所以如果一定要佐证不光比赛本身有关注度、比赛中各过程也有关注度,相信应该对每一轮比赛引用第三方来源。现对Good Night Show全民造星作了来源补充,还请@LuciferianThomas:指点。--Benevolen留言) 2023年3月17日 (五) 06:13 (UTC)回复[回复]
比原先好,但仍然不足,如果能每集都有最好。我改掛其他模板了。--西 2023年3月17日 (五) 06:42 (UTC)回复[回复]
似乎這些風波是源於中年好聲音的編輯戰。--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3月19日 (日) 08:52 (UTC)回复[回复]
@Sharontse121Peter03145212LeungkaiyinWongan4614:這幾位有必要知道這後續討論的存在。--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3月19日 (日) 09:08 (UTC)回复[回复]
我冇刪全民造星內容,唔好係度誣捏--Peter03145212留言) 2023年3月19日 (日) 09:27 (UTC)回复[回复]
這討論牽涉來源是否必要,以及如何定義瑣碎內容,值得你們參考,不然以後只會不斷出現類似爭議。--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3月19日 (日) 10:08 (UTC)回复[回复]
中年好聲音的編輯戰最大問題在於節目內容只有一個在第二階段一個參考新聞,除此之外就沒有,因此判斷「據2021年6月達成的社群共識,缺乏充足可靠第三方來源」,而刪除全數內容,但@LeungkaiyinPeter03145212Sharontse121:回退本人編輯,故出現編輯戰。
其情況與全民造星系列條目內容有分別,因為本身有足夠可靠第三方來源,但@Sharontse121以同樣理由刪去全民造星內容,是為闡述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幻柘留言) 2023年3月19日 (日) 10:23 (UTC)回复[回复]
按路西法君在User_talk:Sharontse121#2023年3月提及,造星3&4來源較足,造星1&2則較缺乏,這串討論亦圍繞造星1&2的內容清理展開。近年這些選秀節目獲得傳媒極多極細緻的報道,就算被取笑收視超低的就是青春也能找到不少每集細節報道。但造星1&2比較舊,也許是當時傳媒沒那麼關注,也許是當時中維沒那麼嚴格。而中年好聲音明顯不乏來源,但各熱心者執意於編輯戰而不著力於補充來源,實屬遺憾。有什麼事還是多來討論,讓更多人參與改善為上。--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3月19日 (日) 10:48 (UTC)回复[回复]
  吐槽,找個人來源時往往被那些排山倒海的節目報道淹沒,難道大家沒這種感受嗎--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3月19日 (日) 11:05 (UTC)回复[回复]
咁聲夢傳奇呢--Peter03145212留言) 2023年3月19日 (日) 11:56 (UTC)回复[回复]
極多--Factrecordor留言) 2023年3月19日 (日) 12:13 (UTC)回复[回复]
编辑争议发生时建议向新用户介绍条目欠缺的地方、改善的方向(只拋出一个模板对新人来说不容易理解),有时就能避免出现编辑战。--Benevolen留言) 2023年3月20日 (一) 03:06 (UTC)回复[回复]

當事人先前已在條目討論頁發表,且已有人加入討論,故關閉此處。--Kolyma留言) 2023年3月17日 (五) 19:29 (UTC)回复[回复]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有鑑於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條目內容疑似是複製自國立嘉義大學條目內容,故提出將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條目合併入國立嘉義大學條目中。--Ketsu1213留言) 2023年3月17日 (五) 02:34 (UTC)回复[回复]

(*)提醒:頁首有規定:「任何條目或模板的交流應考慮先在其討論頁發表,而若無人加入討論才可在此發起。」--Kolyma留言) 2023年3月17日 (五) 17:23 (UTC)回复[回复]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建議維基百科可以開發time-cond模板编辑

最近留意到不少交通迷遇到煩惱,在預先加入更改路線資料時,被其他用戶以加入未發生的錯誤資訊而被視作破壞行為。但由於如此更新需要在特定時間大量更改條目內容,比較繁複,若等待路線改動當天才修改,會失去時效性,資料出現落後,甚至遺忘更新,如隧巴613A在沿線不少地方至今仍未添加。一直以來維基百科都未有正視有關問題,只是以隻眼開隻眼閉的方式(為避免現在回退後今晚或明早又要改回來而不回退)的方式處理,但亦有熱心交通迷曾因此而遭到封禁,個人認為是時候認真處理,可參考香港巴士大典的做法,新增time-cond模板,更改路線當日才自動更新內容,方便熱心用戶在不違反政策下調整有關資料,避免好心當作壞事。--123.202.104.140留言) 2023年3月18日 (六) 17:12 (UTC)回复[回复]

此類做法似乎很難「不違反政策」(WP:水晶球)。WP:V:「可供查證是維基百科內容的門檻,這意味着寫入維基百科的內容須要能被讀者在可靠來源中得到驗證」。未發生→未有可靠來源記載發生→不能在維基百科寫成已發生。不論是直接提前寫、用time-cond、設定機械人到時更新⋯⋯需要預約定時正正說明未有可靠來源記載「已發生」。另正如閣下所言,會有「遺忘更新」的情況,舉例3月18日加入{{Time-cond|3月20日|某事計劃於3月20日發生<ref>3月16日某來源</ref>|某事已發生}},但3月19日另一來源公佈該事延期到3月30日,而編者遺忘更新time-cond,到3月20日就會顯示「某事已發生」的錯誤資訊。相反,若不預先設定time-cond,更新不及時,至多衹是已過3月20日仍顯示「某事計劃於3月20日發生<ref>3月16日某來源</ref>」,屬過時資訊,但不會是錯誤資訊(的確(曾)計劃於3月20日發生),讀者在3月21日見到「某事計劃於3月20日發生<ref>3月16日某來源</ref>」理應知道是未更新而需要從其他途徑查詢,但見到「某事已發生」可能誤信事件已在3月20日發生。因此先等有可靠來源記載已發生再更新應是較「不違反政策」的做法。另(&)建議參考英維指引en:WP:As of處理易過時的資訊。—— 留言) 2023年3月19日 (日) 00:30 (UTC)回复[回复]
倘若的確有「不違反政策」的用法,中維已有{{Show by date}}。—— 留言) 2023年3月19日 (日) 00:37 (UTC)回复[回复]
我认为可以考虑引入As of的解决方案,将3月16日公布将在3月20日发生的事件的相关语句后面打上As of,建立维护分类。--MilkyDefer 2023年3月19日 (日) 05:48 (UTC)回复[回复]
话说更坑的是,3月16日的来源说事情预定于3月20日发生。但是事情延期到3月30日发生了,又找不到可靠来源和官方第一手来源,只能靠论坛用户口耳相传。--洛普利寧 2023年3月19日 (日) 11:27 (UTC)回复[回复]

電影海報上把演員說是「特別介紹」到底是否列明在列表编辑

如題在2023年香港電影作品列表,見WP:AN3相關討論,Stevencocoboy堅持特別介紹必須列出,但本人認為表格不需特別標注,在可讀性和整潔列為主演已經可以,故尋救其他維基編輯意見?--日月星辰留言簿 2023年3月19日 (日) 08:55 (UTC)回复[回复]

多個台灣政府部門標誌在commons被刪除编辑

英雄联盟的位置名称问题编辑

英雄联盟一局游戏里分为上单、中单、ADC打野、以及辅助5个位置,然而各地名称不同。维基百科存在大量英雄联盟相关条目与分类等,然而位置名称混乱,还多次被修改。--Sprt98留言) 2023年3月20日 (一) 13:09 (UTC)回复[回复]

地区译名差异可以在Module:CGroup/LOL进行编辑,但一般来说是Top laner(上路/上单)、Jungler(打野)、Mid laner(中路/中单)、Bot laner(下路/ADC/AD)、Support(辅助)。--东风留言) 2023年3月20日 (一) 14:56 (UTC)回复[回复]
條目中應該避免使用術語的(WP:VG),個人建議在電子遊戲術語列表或者《英雄联盟》更新相關術語的說明,在無法避免的情況下使用內連結到對應的說明章節。--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3月20日 (一) 17:40 (UTC)回复[回复]
参考LPL官方规则,五个位置分别是“上单/打野/中单/ADC/辅助”(Pg42)。--Aggie Dewadipper 2023年3月22日 (三) 05:28 (UTC)回复[回复]

冰岛语地名音译编辑

见英语维基百科Hveravellir,想翻译这个条目,但是条目中出现的单词如Hveravellir、Oddnýjarhnjúkur、Kjalhraun和Breiðimelur该如何音译?另外人名Bjarni Pálsson和Eggert Ólafsson该怎样翻译?--BuenosDías 2023年3月21日 (二) 02:09 (UTC)回复[回复]

可參詳本地協助表單之。--約克客留言) 2023年3月21日 (二) 09:25 (UTC)回复[回复]

维多利亚时代建筑编辑

用户:一番多鄰國建议移动维多利亚时代建筑到之前版本维多利亚式建筑,这条目最开始我写的时候是“式”,后来用户:Lord Jaraxxus从“式”挪到“时期”。

其实问我的话,感觉“式”和“时期”都是可以的,所谓的“式”有歧义是因为“哥特式建筑”这种单一建筑样式(不过其实哥特式也有很多变体)用“式”最为常见,而“维多利亚式建筑”其实说的是维多利亚时期一系列建筑风格。不过其实“维多利亚式建筑”还是蛮常用的,“式”这里从单一建筑风格作扩张解释指一些列建筑风格,其实不能说是错误,顶多就是有歧义,其实考虑到这一时期的一系列风格之间本来就有共同性,这个歧义我看也有限。

不过毕竟会有点歧义,所以移也就移了,我无所谓。一番多鄰國好像有意见,然后因为这个会涉及到愛德華時代建築喬治時代建築愛德華時代建築都铎时代建筑等多个条目,还有一些没建立的同类型条目,我还是放客栈这边看一下,存个档省得以后又有人提。--淺藍雪 2023年3月22日 (三) 05:33 (UTC)回复[回复]


感謝淺藍雪給我機會表達我自己的看法,我支持移動到“維多利亞式建築”,理由如下:
  1. 大家如果看了維多利亞時代建築的英文版維基,裡面已經明確說了“維多利亞時代前期的確沒有統一的風格,但是後期各種風格最終融合成一個明顯的維多利亞式風格”。既然它有自己的風格,那直接叫“維多利亞式建築”完全可以。
  2. 英文維基也有提到“The name represents the British and French custom of naming architectural styles for a reigning monarch.”,意思是“英國和法國的建築風格本來就會把『君主的名稱』直接叫做『這種建築風格的名稱(architectural styles)』。”人家一開始就是有明確講“風格”或“式”的,結果中文翻譯硬是為了所謂的“準確度”而翻譯成“XX時代的建築”,這反而太不客觀了。
  3. 既然哥特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有很多變體,它們都可以用簡單的“式”來代替,那為什麼英國的維多利亞式建築、愛德華式建築、都鐸式建築就不允許有變體,一定要在中文裏用“XX時代的建築”這種字數過多的名稱呢?既然能簡單說明一件事的話,那幹嘛要把它複雜化呢?
  4. 最後,我本人因為是建築學的專業,愛德華時代建築喬治時代建築愛德華時代建築都铎时代建筑這些名稱在我的建築課本上根本不存在,課本就是直接寫成“式”的。最明顯的莫過於“都鐸式建築”,大家上網搜一下就知道幾乎所有中文資料裏都是講“都鐸式建築”,而沒有什麼“都鐸時代的建築”。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啦,歡迎大家討論~--一番多鄰國留言) 2023年3月22日 (三) 05:44 (UTC)回复[回复]
粗鄙認為,關鍵點是這些建築設施之「式樣」,如依照建築專業之尺度鋪陳,固之然是依循營建法式述說標題及條目內容。而假若以多樣類型及跨世代間作尺度及其他比較,內容或亦可以時代字眼鏈接各建築整體——當且在區分流行時段和選用式樣上,分別處理術語和通常認知間轉換銜接,協助不同背景之使用者理解兩種角度間,平常認知和專業認知間存在差異。--約克客留言) 2023年3月22日 (三) 12:10 (UTC)回复[回复]

关于波兰地名相关词条不正确的译名编辑

  捂脸 我发现,不少地名被所谓的修改成了“正确的”译名。实际上很多名称并不是根据发音命名,更多的是参考约定俗成的名称。举个栗子:奥乔塔区。被人翻译成了“奥霍塔区”!我在波兰这么多年第一次听人翻译成这名字。“莫科托夫区”也被翻译成了“莫科图夫区”。简直是胡搞。--Sermayde留言) 2023年3月23日 (四) 07:59 (UTC)回复[回复]